最新春季高考历年真题-天津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春季高考语文试卷2024

春季高考语文试卷2024

春季高考语文试卷2024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慰藉(jí)狡黠(xiá)锲而不舍(qiè)B. 炽热(zhì)稽首(qǐ)戛然而止(jiá)C. 殷红(yān)拘泥(nì)长吁短叹(xū)D. 伫立(zhù)遒劲(jìn)相形见绌(chù)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脉搏度假村甘拜下风川流不息。

B. 松弛舶来品一筹莫展再接再励。

C. 精粹明信片凭心而论世外桃源。

D. 气概候车室出奇不意声名鹊起。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的演讲______,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必须保持______,不能慌乱。

这部小说的情节______,吸引了众多读者。

A. 精彩绝伦镇定自若跌宕起伏。

B. 美轮美奂泰然自若此起彼伏。

C. 无与伦比从容不迫波澜壮阔。

D. 绘声绘色安之若素汹涌澎湃。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吸引了众多观众。

B.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望而却步,要勇往直前。

C. 他在学术研究上一丝不苟,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 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C.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D. 我们要学会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

6.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好,”他说:“可以借我一支笔吗?”B.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来参加活动?C. 今天的天气真好,阳光明媚,微风轻拂。

7.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文学家、书画家。

天津春考试题

天津春考试题

天津春考试题一、语文篇在大红色的纸屏幕上,它显得格外醒目,它叫“天津春考试题”。

在字里行间,流淌着语文的美丽和深沉,展示着学生们的智慧和才华。

这份试卷是为了检验考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而设计的,能从多个层面考察学生的中文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

一、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小明从小就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他常常看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

这让他的知识面得到了丰富,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面对各种阅读材料时,他能够轻松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也能更好地进行文章表达。

1.小明从小就有着什么习惯?A. 运动习惯B. 阅读习惯C. 写作习惯D. 听音乐习惯2. 小明通过阅读做到了什么?A. 丰富知识面B. 提高语言能力C. 进行文章表达D. A、B、C都对答案:D(2)春天是大自然的恢复和生机焕发的季节,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事物。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给屋子里的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窗外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把春的信息传递给人们。

花儿也全都绽开了笑脸,有的红艳艳地开放,有的白白净净地夹在枝条上,更有的粉红色的樱花如云彩一样飘向地面。

3. 春天给屋子里的一切披上了什么颜色的光晕?A. 金色的B. 红色的C. 白色的D. 粉色的4. 文中提到的小鸟歌唱的目的是什么?A. 传递春的信息B. 找寻食物C. 寻找伴侣D. 演奏音乐答案:A二、写作篇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1)假设你是李华,最近你的好朋友张伟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学习成绩一直下滑。

请你给张伟写一封信,帮助他换个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内容要点如下:1. 换个学习方式,避免单一的记忆;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3. 运动和休息的重要性;4. 相信自己,积极进取。

注意:1. 词数100左右;2.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3. 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2024年天津高考语文试卷

2024年天津高考语文试卷

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基础1.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汗水在他那络腮胡根上聚成了一粒粒晶亮的露珠。

②军队驻扎一个月,没有动过群众的一针一线。

③他的日历上是工作,工作,工作,从来没有节假日。

2.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A.曹禺——《雷雨》——周冲B.海明威——《老人与海》——桑地亚哥C.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D.施耐庵——《水浒传》——冷子兴3.仿照示例,运用所给三组材料仿写三个句子,要求逻辑严密,语意连贯,信息完整,句式一致,并与所给示例构成一组排比句。

示例:卧冰求鲤,叨陪鲤对,敬养母聆父训,中国人向来都不缺乏孝顺意识。

第一组:诚信建功抗争第二组:诛暴秦御外侮轻生死重然诺持金戈破巨浪第三组:立木取信闻鸡起舞军民抗倭尾生抱柱破釜沉舟击楫中流A.①借代②夸张③排比 B.①比喻②夸张③排比C.①借代②比喻③反复 D.①比喻②借代③反复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以及乐曲与你之间的故事,如《童年》让你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②不管你什么年龄,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念。

③这些故事包括乐曲本身的故事,如《月光曲》与贝多芬、《二泉映月》与阿炳。

④感人的乐曲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

⑤想一想,哪一首最让你怀念,哪一支曲子最让你浮想联翩,由此你联想起怎样的故事。

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⑤①③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③⑤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擅长骑马射箭,受命在酒泉、张掖训练军队。

李广利出击匈奴时,李陵请求以少击众,率五千步卒深入单于王庭,王夫之认为这是“自炫其勇”。

B.李陵遭遇单于三万人马,奋力作战,单于震恐,召八万人围攻李陵,李陵率军杀敌数千。

对于李陵的战功,司马迁称赞他虽败犹荣,而王夫之则未置一词。

C.李陵投降后,武帝大怒,司马迁竭力替李陵辩白。

2024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

2024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

选择题:1. 下列哪个词语的拼音完全正确?A. 踌躇(chóu chú)B. 瞠目(chēng mù)(正确答案)C. 狡黠(jiǎo jié)D. 拮据(jié jūe)2. 下列哪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A.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正确答案)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寓意相反?A. 锦上添花B. 恰如其分(正确答案)C. 多此一举D. 节外生枝4. 下列哪部作品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A. 《子夜》B. 《骆驼祥子》C. 《家》(正确答案)D. 《边城》5. 下列哪个字在古汉语中常用作代词,表示“自己”?A. 吾(正确答案)B. 汝C. 彼D. 其6. 下列哪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正确答案)D.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7. 下列哪个词语与“勇敢”是近义词?A. 胆怯B. 懦弱C. 果敢(正确答案)D. 狡猾8. 下列哪部作品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且以历史为背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正确答案)D. 《水浒传》9. 下列哪个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是比喻?A. 他的话像春风一样温暖人心。

(正确答案)B. 他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C. 他的声音响彻云霄。

D.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无法被打动。

天津春季高考试题及答案

天津春季高考试题及答案

天津春季高考试题及答案中国的高考制度是世界闻名的,每年都有数百万的学生参与其中。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天津也开始实行春季高考。

春季高考试题及答案是很多考生所关注的,下面将提供一些关于天津春季高考试题及答案的信息。

一、科目与试题类型天津春季高考的科目与结构与传统的高考相似,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目。

每个科目的试题类型也比较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作文题等。

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语文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之一,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题目:请根据下面的小说片段回答问题。

小说片段:“在炎炎夏日的阳光下,小鸟儿在树上欢快地歌唱,花儿在微风中摇摆,人们纷纷出门散步,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问题: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小说片段表达的主题。

参考答案:小说片段表达了夏日阳光下的快乐与美好。

三、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数学是许多考生觉得难以应对的科目之一,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题目:请计算下列方程的解集。

2x + 5 = 15参考答案:解集为{x | x = 5}。

四、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科目,对于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题目:请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短文:Tom is _______ tall boy. He has _______ hair and _______ eyes.A. a, a, blueB. an, a, brownC. a, brown, blueD. an, brown, blue参考答案:C。

五、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政治是高考中的一门理科科目,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题目:请简要解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参考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方式之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原则。

六、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历史是一门需要记忆和理解的科目,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2024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2024春季高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慰藉(jí)炽热(zhì)锲而不舍(qiè)B. 字帖(tiè)殷红(yān)忍俊不禁(jīn)C. 稽首(qǐ)狡黠(xié)戛然而止(jiá)D. 伫立(zhù)粗犷(kuàng)鲜为人知(xiǎ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取缔烦燥颠沛流离。

B. 凛冽镶嵌大庭广众。

C. 愧作厄运妇儒皆知。

D. 霹雳竹蔑深恶痛绝。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______地站在那里,望着远方,若有所思。

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能找到这样一片______的地方,实在是难得。

她的歌声______,让人陶醉其中。

A. 默默安静清脆。

B. 静静宁静悠扬。

C. 悄悄寂静清亮。

D. 呆呆恬静婉转。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 他对工作一丝不苟,总是精益求精。

C. 面对困难,我们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能轻易放弃。

D. 老师的话如醍醐灌顶,让我恍然大悟。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C.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D. 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那熟悉的山水,那亲切的乡音。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7. 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比喻)B.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C. 他长得很像他的父亲。

(比喻)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对偶)8.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完整版)春季高考历年真题天津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完整版)春季高考历年真题天津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完整版)春季高考历年真题天津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2012年天津市高等院校春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9页,第U卷10至12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6分)注意事项: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本人考试用条形码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遒逖J(j in)苑囿(y cu)朝夕揣摩(m 6 )睚眦必报(Zi)B.圭臬(ni e )丛冢(Zh Cng)封妻荫子(y in)莘莘学子(X in)C.潜伏(qi Cn)梦魇(y岔)摇曳生姿(ye)颓壁残垣(yu印)D.期开(αo)粗糙(Zdo)腾挪跌宕(d mg)翁翁郁郁(W mg)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子的一项是()A.点缀赋丁人才倍出食不裹腹B.烟秆向往原形必露以逸代劳C.幅射谜团笔笔皆是察訂观色D.臆测奥秘剑拔弩张以德报怨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正的自助者是令人敬佩的觉悟者,他会困难,而困难在他面前也会令人奇怪地轰然倒地一一这个过程简直犹如天生相助。

②为了加快滨海新区的建设步伐,必须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___________ 特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培养更多更好的特区建设者。

③你尽可以放心,他这个人___________ 不失信,今天他一定会按照约定的要求把你的事情办好。

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市委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将会促进天津经济的更快发展,这是的。

春季高考试卷语文和答案

春季高考试卷语文和答案

春季高考试卷语文和答案**春季高考试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字的产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它不仅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语言文字的产生,使得人类能够更加有效地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积累和传承知识,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繁荣。

1. 下列关于语言文字产生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语言文字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

B. 语言文字的产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C. 语言文字的产生使得人类能够更加有效地积累和传承知识。

D. 语言文字的产生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2. 根据文本,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语言文字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B. 语言文字的产生使得人类交流更加便捷。

C. 语言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唯一标志。

D. 语言文字的产生推动了知识的积累和传承。

3. 文本中提到“语言文字的产生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3分)A. 人类能够更加有效地交流思想。

B. 人类能够更加有效地传递信息。

C. 人类能够更加有效地积累和传承知识。

D. 人类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4.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象?(6分)5. 文中“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6. 请分析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天津市高等院校春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9页,第Ⅱ卷10至12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本人考试用条形码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处。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 遒劲.(jìn)苑囿.(yòu)朝夕揣摩.(mó)睚眦.必报(zì)B. 圭臬.(niè)丛冢.(zhǒng)封妻荫.子(yìn)莘.莘学子(xīn)C. 潜.伏(qián)梦魇.(yǎn)摇曳.生姿(yè)颓壁残垣.(yuán)D. 拗.开(ǎo)粗糙.(zào)腾挪跌宕.(dàng)蓊.蓊郁郁(wě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点缀赋予人才倍出食不裹腹B. 烟秆向往原形必露以逸代劳C. 幅射谜团笔笔皆是察言观色D. 臆测奥秘剑拔弩张以德报怨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真正的自助者是令人敬佩的觉悟者,他会________ 困难,而困难在他面前也会令人奇怪地轰然倒地——这个过程简直犹如天生相助。

语文第1页(共10页)②为了加快滨海新区的建设步伐,必须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 ______特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培养更多更好的特区建设者。

③你尽可以放心,他这个人_________不失信,今天他一定会按照约定的要求把你的事情办好。

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市委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将会促进天津经济的更快发展,这是_________的。

A. 藐视构建从来毋庸置疑B. 正视构建历来无可辩驳C. 藐视修建历来毋庸置疑D. 正视修建从来无可辩驳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留意关注北宁公园的新变化,是天津市将北宁公园被列为重点改造项目开始的。

B. 大家一致认为,要把提炼总结“天津精神”的过程作为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文明素养、立柱本职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

C. 俄罗斯、法国等国的语文属于“西方古典模式”,都珍视本国文化传统,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名家名作,而读书报告、文学评论都是常用的作文形式。

D. 水资源缺乏严重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发展,能否做好水的开源节流是西部开发成功的关键。

5.下列句子中使用的标点符号都正确的一项是()A. 玛丽·居里让全世界的女子都知道:她们除了身世和门庭之外,还有更值钱、更重要的东西。

B. 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弃,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C. 提醒小心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不要受骗……提醒荣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D.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6.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②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③泪是丰碑,泪是誓言,泪是动力,雷士火焰!语文第2页(共10页)④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A. 夸张借代排比设问B. 对偶比喻排比反问C. 夸张比喻反复设问D. 对偶借代反复反问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冉有曰:“夫(f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陈力就列.(职位)颠.而不扶(跌倒)B. 则将焉用彼相.矣(辅助者)是谁之过.与(过错)C. 必为之辞.(推辞)不患寡.而患不均(少)D. 则修文德以来.之(使之来)谋动干戈于邦.内(指鲁国)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夫子欲之,无二臣者皆不欲也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A. 第①句中两个“欲”字的意思不同,第②句中两个“于”字意思相同B. 第①句中两个“欲”字的意思相同,第②句中两个“于”字意思不同C. 第①句中两个“欲”字的意思不同,第②句中两个“于”字意思不同D. 第①句中两个“欲”字的意思相同,第②句中两个“于”字意思相同语文第3页(共10页)9. 对“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我担心季孙氏的忧虑,并不在颛臾,而在鲁国的内部。

B. 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并不在颛臾,而在宫廷的影壁之内。

C. 我恐怕季孙氏所忧虑的并不在颛臾,而在他家的影壁之内。

D. 我担心季孙氏所忧虑的并不在颛臾,而在我们国君的宫门之内。

、10. 从文段内容看,不属于孔子政治主张的一项是()A.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B.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C.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D.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也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

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

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

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

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

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

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

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

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

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

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

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

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

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但是,这也不行。

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

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语文第4页(共10页)依稀可辨。

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

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

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

每天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

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

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

每天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

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

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

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

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

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

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

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在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

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

奈何,奈何!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11. 对下列文中的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

“吊死鬼”形象地写出了古藤被砍的怪异景象,写出了作者看到这一情景的无比惊诧之情。

“在风中摇曳”表现了作者怅惘与无奈的心境。

B. 他们仿佛成了失掉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以“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作比,形象地写出了被砍断了的古藤的凄凉景象:“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则写出了对人们漠视古藤的愤慨与悲哀。

C.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

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

“灵魂”、“显圣”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此句说明作者相信迷信,曲折地反映了作者为这藤的冤屈申诉,对无端砍伐者的极大的愤慨。

D. 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此句篇末点题,表明作者要永远坚持对自然、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

12.不能够成为古藤“只有哭泣”的原因的一项是()A. 无端被人杀害B. 无害人之意,对人多有奉献,感到万分委屈语文第5页(共10页)C. 投诉无门D. 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13.文中几次说到“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注定是一个渺小得人”,对作者这样说的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自己感情太丰富,连一颗古藤的灭亡都会引起心灵中的痛哭不堪,怎么能成为世俗眼中的“伟人”呢?B. 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自己只会“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一无所成,是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

C. 作者这样说,是因为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像自己这样的人是不多的,而自己恰恰“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

D. 作者这样说,是因为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像自己这样的人是不多的,而自己恰恰“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