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第四章课后题

合集下载

微型计算机第三,四章课后答案和题目!很全面

微型计算机第三,四章课后答案和题目!很全面

微型计算机第三,四章课后答案和题目!很全面3.53 在以DS:3301H为首地址的存储单元中,连续存放了50个无符号的字节数据,要求在其中找出最小值,并将它放在地址为DS:3300H的字节单元中。

试编写程序。

解: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START: MOV SI,3301H ;将首地址送给SI,用SI可以间接访问数组中的元素MOV AL,[SI] ;将第一个数送给ALMOV CX,49 ;50个数比较49次CYCLE: INC SI ;让SI指向下一个数CMP AL,[SI]JBE NEXT ;AL<=[SI],则判断下一个数MOV AL,[SI] ;AL>[SI],则用[SI]取代ALNEXT: LOOP CYCLEMOV DS:[3300H],AL ;编译器会认为[3300H]就是3300H,故在前面加DS:MOV AH,4CH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3.54 有100个字节的数据,连续存放在以DS:1100H的首地址的存储单元中,要求将其全部传送到以ES:2100H为首地址的单元中。

试用三种方法编写程序:(1)不使用串操作指令。

(2)使用不带重复前缀的串操作指令。

(3)使用带重复前缀的串操作指令。

解:3.57 有如下程序CLDLEA DI,[0202H]MOV CX,100HXOR AX,AXREP STOSW试分析此程序段的功能。

解:CLD 设置方向。

LEA DI,[0202H] 把0202H给DI。

MOV CX,100H CX = 100.重复次数XOR AX,AX AX = 0;REP STOSW 串操作。

把AX的值赋值到SI:[DI]。

然后DI加2.重复100次。

用两个0,填充自内存单元ES:0126H 开始的100个字单元。

3.59 试编写程序,统计以DS:8000H为起始地址的连续200个字节单元中的0的个数。

解: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START: MOV AX,0 ;用AX统计0的个数MOV CX,200 ;循环200次MOV SI,8000H ;通过SI间接访问内存DS:8000H开始的存储单元CYCLE: CMP BYTE PTR [SI],0JNZ NEXTINC AXNEXT: INC SILOOP CYCLEMOV AH,4CH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4.3 什么是指示性语句?它与指令性语句有何区别?解:(1)指令性语句指令性语句是主要由指令构成的语句,其格式为:[标号:]操作码[操作数][;注释]例如:LOP:ADD AL,[BX] 注意:标号(这里是LOP)必须用“:”结尾。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课后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课后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题参考答案3.指令格式结构如下所示,试分析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

解: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如下:①单字长二地址指令;②操作码OP可指定=64条指令;③ RR型指令,两个操作数均在寄存器中,源和目标都是通用寄存器(可分别指定16个寄存器之一);④这种指令格式常用于算术逻辑类指令。

4.指令格式结构如下所示,试分析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

解: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如下:①双字长二地址指令;②操作码OP可指定=64条指令;③ RS型指令,两个操作数一个在寄存器中(16个寄存器之一),另一个在存储器中(由变址寄存器和偏移量决定),变址寄存器可有16个。

6.一种单地址指令格式如下所示,其中I为间接特征,X为寻址模式,D为形式地址。

I,X,D组成该指令的操作数有效地址E。

设R为变址寄存器,R1 为基值寄存器,PC为程序计数器,请在下表中第一列位置填入适当的寻址方式名称。

解:①直接寻址②相对寻址③变址寻址④基址寻址⑤间接寻址⑥基址间址寻址12. 根据操作数所在位置,指出其寻址方式(填空):(1)操作数在寄存器中,为(A)寻址方式。

(2)操作数地址在寄存器,为(B)寻址方式。

(3)操作数在指令中,为(C)寻址方式。

(4)操作数地址(主存)在指令中,为(D)寻址方式(5)操作数的地址,为某一寄存器内容与位移量之和可以是(E,F,G)寻址方式。

解:A:寄存器直接(或寄存器);B:寄存器间接;C:立即;D:直接;E:相对;F:基址;G:变址补充一下,间接寻址可以表述为:操作数地址(主存)在内存中或者操作数地址的地址(主存)在指令中。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后习题答案1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后习题答案1

第一章课后参考答案1-1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1)实时数据采集:对被控量进行采样测量,形成反馈信号;2)实时控制计算:根据反馈信号和给定信号,按一定的控制规律,计算出控制量;3)实时控制输出,向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实现控制作用。

1-2什么是实时性?有哪些因素影响系统的实时性?硬件:1)控制器计算速度2)传感器采集速度3)执行器反应时间4)A/D、D/A转换速度软件:1)操作系统调度2)中断响应处理方式(包括定时器)3)延时函数的设置实时性:即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即时完成的,超出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控制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1-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主机、输入输出通道和外部设备。

主机:主机是计算系统的核心,通过接口向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各种指令,对被控对象进行检测和控制。

输入输出通道:输入输出通道是计算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

过程输入通道把生产对象的被控参数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收的数字信号,过程输出通道把计算机输出的控制命令和数据,转化成可以对生产对象进行控制的的信号。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外部设备:外部设备是实现计算机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简称外设,包括人机联系设备(操作台)、输入输出设备(磁盘驱动器、键盘、打印机、显示终端等)和外存贮器,其中操作台应具备显示功能,即根据操作人员的要求,能立即显示所要求的内容,还应有按键或开关,完成系统的启、停等功;操作台还要保证操作错误也不会造成恶劣后果,即应有保护功能。

1-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数据库。

系统软件是有计算机生产厂家提供的专门用来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程序。

对用户来说,系统软件只是用来开发应用软件的工具,不需要自己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网络层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

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

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3.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4.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

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5.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为ABCDE 5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习题及参考答案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是怎样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1)实时数据采集:对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并输入给计算机。

(2)实时决策:对采集到的表征被控参数的状态量进行分析,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定下一步的控制过程。

(3)实时控制:根据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2.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1)实时:所谓“实时”,是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控制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2)“在线”方式: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如果生产过程设备直接与计算机连接,生产过程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就叫做“联机”方式或“在线”方式。

(3)“离线”方式:若生产过程设备不直接与计算机相连接,其工作不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而是通过中间记录介质,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则叫做“脱机”方式或“离线”方式。

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由四部分组成。

图1.1微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1)主机:这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接口它可以向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同时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处理。

主机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按控制规律进行各种控制运算(如调节规律运算、最优化计算等)和操作,根据运算结果作出控制决策;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使之处于最优工作状态;对事故进行预测和报警;编制生产技术报告,打印制表等等。

(2)输入输出通道:这是微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

过程输入通道把生产对象的被控参数转换成微机可以接收的数字代码。

过程输出通道把微机输出的控制命令和数据,转换成可以对生产对象进行控制的信号。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4章习题答案(江西省三校生)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4章习题答案(江西省三校生)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4章习题答案(江西省三校生)第4章习题答案1. 数据类型与运算符1.1 数据类型计算机中常见的数据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布尔型等。

整型用于表示整数,浮点型用于表示带有小数点的数值,字符型用于表示单个字符,布尔型用于表示真假值。

1.2 运算符运算符是计算机中用于进行数学运算和逻辑判断的符号。

常见的运算符有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

算术运算符用于进行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关系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的大小关系,逻辑运算符用于进行逻辑判断。

2. 控制结构2.1 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指程序按照顺序执行的结构,即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每一条语句。

2.2 分支结构分支结构是指根据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

常见的分支结构有单向分支结构和双向分支结构。

单向分支结构使用if语句进行条件判断,如果条件满足则执行相应的代码块;双向分支结构使用if-else 语句进行条件判断,如果条件满足则执行if代码块,否则执行else代码块。

2.3 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指根据条件的不同重复执行某一段代码。

常见的循环结构有while循环和for循环。

while循环会在循环开始前判断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满足则执行循环体中的代码,并且在循环结束后再次判断条件;for循环会在循环开始前初始化计数器,然后在每次循环结束后更新计数器的值,直到计数器达到指定的条件才退出循环。

3. 函数与模块3.1 函数函数是指一段封装了特定功能的代码块,可以通过函数名调用并传入参数来执行函数内的代码。

函数的作用是将一段代码封装成一个独立的单位,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复用性。

3.2 模块模块是指将一些相关的函数、类或变量封装到一个文件中,供其他程序使用的文件。

模块可以通过import语句引入,并使用模块名加函数名或变量名的方式调用。

4. 文件操作4.1 文件的打开和关闭在对文件进行操作之前,需要先打开文件,使用open()函数可以打开一个文件,并返回一个文件对象。

计算机控制第四章课后题

计算机控制第四章课后题

T T2 T1 T T1 u ( k ) ( )u (k 1) e(k ) ( )e(k 1) T2 T2 T2
3.在PID调节器中系数 k p 、 k i 、kd 各有什么 作用?它们对调节品质有什么影响?

系数 k p 为比例系数,提高系数 k p 可以减小偏差,但永远不会使偏差 k 减小到零,而且无止境地提高系数p 最终将导致系统不稳定。比例调节 可以保证系统的快速性。

试用双线形变换法、前向差分法、后向差分 法分别求取数字控制器D(Z)。
双线形变换法:
2 z 1 把 s 代入,则 T z 1
2 z 1 1 T1 T z 1 D z D z | 2 z 1 s 2 z 1 T z 1 1 T2 T z 1 T 2T1 z T - 2T1 T 2T2 z T 2T2
w
(9 z )( f 21 z f 22 z )
因为:
1
1
2
1 ( z ) e ( z )
所以: 1 (1 0.1111 z 1 )( f 21z 1 f 22 z 2 ) (1 z 1 ) 2 (1 f11z 2 )
比较等式两边系数得: f11=0.11
6.有哪几种改进的数字PID控制器?
有四种: (1)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 (2)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 (3)带死区的PID控制算法 (4)消除积分不灵敏区的PID控制


9.数字控制器直接(离散化)设计步骤是什么?






由广义对象的脉冲传递函数可得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可求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D(z)。 数字控制器的直接设计步骤如下: (1)根据控制系统的性质指标要求和其它约束条件, 确定所需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Φ(z)。 (2)求广义对象的脉冲传递函数G(z)。 (3)求取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D(z)。 (4)根据D(z)求取控制算法的递推计算公式。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第三版 第四章课后答案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第三版 第四章课后答案



参考答案:在教学计算机中, 为控制运算器完成指定的数据运算、 传送功能,必须给出要用的数据组合、ALU要完成的运算功能、和 对运算结果的保存及送出办法; 选择送到ALU最低位的进位信号的状态,如何处理最高、最低位的 移位信号的状态,是否保存运算结果的特征位信号等问题,都要依 据指令执行的实际需求来处理,不是运算器内部功能所能包含的, 故只能到Am2901芯片之外来解决。
4.6 运算器内的乘商寄存器的移位操作与通用寄存器的移 位操作之间应有什么样的关联关系吗?为什么会是这样?

乘除寄存器的移位操作与通用寄存器的移位操作是联合 移位,没有乘除寄存器单独移位功能。当通用寄存器本 身移时,乘除寄存器不受影响。
4.8.以教学计算机为例,说明应如何控制与操作运算器完成指定的数据运算、 传送功能,为什么必须在Am2901芯片之外解决向运算器提供最低位的进位信 号,最低、最高位的移位输入信号,以及状态位的接受与记忆问题。设计完 成如下操作功能的操作步骤和必须提供的信号:把100送入R0,R0的内容送入 R1,完成R0-R1并存入R0,R1的内容减1,R1的内容送入Q,R1和Q与C联合 右移一位。



4.13.假定X=0.0110011*211,Y=0.1101101*2-10(此处的数均为二进制)。 (1)浮点数阶码用4位移码、尾数用8位原码表示(含符号位),写出 该浮点数能表示的绝对值最大、最小的(正数和负数)数值; (2)写出X、Y正确的浮点数表示(注意,此处预设了个小陷阱); (3)计算X+Y; (4)计算X*Y。 4)计算X*Y A:阶码相加:[X+Y]移=[X]移+[Y]补=01 011+11 110=01 001 (符号位10第1位为0,不溢出;00时上溢,01时下溢) B:尾数相乘结果:0 1010110 110111 C:已满足规格化要求,不需左规,尾数不变,阶码仍为001 D:舍入处理:按0舍1入规则,尾数之后的6位110111舍去,尾数 +1=0 1010111 所以,X*Y最终浮点数格式的结果: 1 001 0 1010111,即 0.1010111*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z 1
1 z 1
d=0, q=2, v=1, j=1 , w=1 m=w+d=1, n=v-j+q=2
V-j
(1 z 1 )2 (1 f11z 1 )
w
(9 z 1 )( f21z 1 f22 z 2 )
因为: 1 (z) e (z)
所以: 1 (1 0.1111 z1)( f21z1 f22 z2 ) (1 z1)2 (1 f11z2 )
t
k
edt T e( j)
0
j0
de e(k) e(k 1)
dt
T
于是有:
u (k )
K
p {e(k )
T Ti
k e( j) Td [e(k) e(k 1)]}
j0
T
u(k)是全量值输出,每次的输出值都与执行机构的位置(如控
制阀门的开度)一一对应,所以称之为位置型PID算法。
解:广义脉冲传递函数为
q = 1 (单位阶跃输入)
10.已知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Gc
(z)
10 s(0.1s
1)
采样周期T=1s,采用零阶保持器。要求 (1)针对单位速度输入信号设计最少拍无纹波系统的 D(z ),并计算输出响应y(k )、控制信号u(k ) 和误差e(k )序列,画出它们对时间变化的波形。 (2)针对单位阶跃输入信号设计最少拍有纹波系统的 D(z ),并计算输出响应y(k )、控制信号u(k ) 和误差e(k )序列,画出它们对时间变化的波形。
dt
dt
uk 0.085uk uk 1 ek 0.17 ek ek 1
T
T
把T=0.2S代入得
1.425uk 0.425uk 1 4.5ek 3.5ek-1
位置型
uk 3.1579 ek 2.4561ek 1 0.2982 uk 1
增量型
uk uk uk 1 3.1579ek 2.4561ek 1 0.7018uk 1
1.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步骤是什么?
模拟化设计步骤: (1)设计假想的模拟控制器D(S) (2)正确地选择采样周期T (3)将D(S)离散化为D(Z) (4)求出与D(S)对应的差分方程 (5)根据差分方程编制相应程序。
2.某连续控制器设计为
Ds 1 T1s
1 T2 s
试用双线形变换法、前向差分法、后向差分 法分别求取数字控制器D(Z)。
T2
T2
T2
3.在PID调节器中系数 、 、 各有什么
作用?它们对调节品质k p有什k么i 影k响d ?
系数 k p为比例系数,提高系数 k p 可以减小偏差,但永远不会使偏差减 小到零,而且无止境地提高系数 k p最终将导致系统不稳定。比例调节可 以保证系统的快速性。
系数 ki 为积分常数, ki 越大积分作用越弱,积分调节器的突出优点是,
(1) 对于单位速度输入信号
Tz 1 R(z) (1 z 1 )2
1 eTs
10
G (z) Z[
]
s s(0.1s 1)
(1
z
1
)[
10Tz 1 (1 z 1 )
2
1 1 z1
1 (1 e10T z 1 ) ]
9z 1 z1(9 z1) 9z1(1 0.1111 z1)
z(z 1)
有保持历史位置的功能的这类装置时,一般均采用增量型 PID控制算法。
增量型PID控制算法。
与位u(k置) 算K p法{[e相(k) 比 e(,k 增1)] 量TTi 型e(kP) ITDTd 算[e(k法) 有2e(k如1下) 优e(k点 2):]} (1)位置型算式每次输出与整个过去状态有关,计算式 中要用到过去偏差的累加值,容易产生较大的累积计算 误差;而在增量型算式中由于消去了积分项,从而可消 除调节器的积分饱和,在精度不足时,计算误差对控制 量的影响较小,容易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2)为实现手动——自动无扰切换,在切换瞬时,计算 机的输出值应设置为原始阀门开度u0,若采用增量型算 法,其输出对应于阀门位置的变化部分,即算式中不出 现u0项,所以易于实现从手动到自动的无扰动切换。 (3)采用增量型算法时所用的执行器本身都具有寄存作 用,所以即使计算机发生故障,执行器仍能保持在原位, 不会对生产造成恶劣影响。
比较等式两边系数得: f11=0.11 f21=1.89 f22=-0.99
故有: e (z) (1 z1 )2 (1 0.11z1 ) (z) (1 0.1111 z1)(1.89 z1 0.99 z2 )
0.21 0.11z1 (1 z 1 )(1 0.11z 1 )
Y (z) R(z)(z) 1.89z2 3z3 4z4 5z5 ...
5.已知模拟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试写出D相s应 数11字控00.0.1制875器ss 的位置型和增量型
控制算式,设采样周期T=0.2s。
解:
Ds
U s Es
1 0.17 s 1 0.085 s
U s 0.085 SUs Es 0.17SEs
ut 0.085 dut et 0.17 det
在这种位置型控制算法中,由于算式中存在累加项,因此输 出的控制量u(k)不仅与本次偏差有关,还与过去历次采样偏 差有关,使得u(k)产生大幅度变化,这样会引起系统冲击,
甚至造成事故。所以实际中当执行机构需要的不是控制量的 绝对值,而是其增量时,可以采用增量型PID算法。当控制
系统中的执行器为步进电机、电动调节阀、多圈电位器等具
写出系统的广义对象的脉冲传递函数Gcz1 e-TsΖ
s

1 s2
Z
1 eTs
1 s3
T2z-1 1 z1 2 1 z1 2
将T=1S代入,有
Gc
z
z -1 1 z 1 2 1 z 1 2
由于输入r(t)=t,则 q = 2 (单位速度输入)
THANKS!
T1 T2
T1 (T T2 (T
T1)z1 T2 )z1
T1 (T T1 )z1
T2 1
(T
T2 T2
) z 1
T2
U (z) (T T2 )z1U (z) ( T1 (T T1 )z1)E(z)
T2
T2
T2
u(k) (T T2 )u(k 1) T1 e(k) (T T1 )e(k 1)
的相应kd速度,减小超调k,d 克服振荡,消除系统惯性的影响。
.4.什么是数字PID位置型控制算法和增量型控
制算法?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为了实现微机控制生产过程变量,必须将模拟PID 算式离散化,变为数字PID算式,为此,在采样周 期T远小于信号变化周期时,作如下近似(T足够小
时,如下逼近相当准确,被控过程与连续系统十 分接近):
10 s(0.1s
1)
采样周期T=0.1s,采用零阶保持器。要求 (1)针对单位速度输入信号设计最少拍无纹波系统的 D(z ),并计算输出响应y(k )、控制信号u(k ) 和误差e(k )序列,画出它们对时间变化的波形。 (2)针对单位阶跃输入信号设计最少拍有纹波系统的 D(z ),并计算输出响应y(k )、控制信号u(k ) 和误差e(k )序列,画出它们对时间变化的波形。
数字控制器的直接设计步骤如下: (1)根据控制系统的性质指标要求和其它约束条件,
确定所需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Φ(z)。 (2)求广义对象的脉冲传递函数G(z)。 (3)求取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D(z)。 (4)根据D(z)求取控制算法的递推计算公式。
10.已知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Gc
(z)
U (z) E(z)D(z) 1 1 z1 1 z2.... 9 81 729
0.11 0.012z1 0.00137z2....
10.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采样G周c期sT=1ss12,采用零阶保持器,针对单
位速度输入函数,设计:
(1)最少拍控制器;
(2)画出采样瞬间数字控制器的输出和系统 的输出曲线。
E(z) e (z)R(z) z1 0.11z2
U (z) E(z)D(z) 0.21z1 0.1z2 0.1z3 0.1z4 ...
E(kT) 1
t
1T 2T
(2)单位阶跃输入信号
1
R(z)= 1 z1
1 eTs
10
G (z) Z[
]
s s(0.1s 1)
9z 1 z(z 1)
1 T1 1 T2
z 1
T z 1
T
T1z T T1 T2 z T T2
后向差分法:
把 z 1代入,则
s
Tz
Dz
D
s
|
s
z
1
Tz
1 T1s 1 T2s
1 T1 1 T2
z 1
Tz z 1
Tz
T1z T T1 T2 z T T2
递推控制算法
Dz
U(z) E(z)
T1z T T2 z T
6.有哪几种改进的数字PID控制器?
有四种: (1)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 (2)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 (3)带死区的PID控制算法 (4)消除积分不灵敏区的PID控制
9.数字控制器直接(离散化)设计步骤是什么?
由广义对象的脉冲传递函数可得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可求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D(z)。
双线形变换法:
把 s 2 • z 代1 入,则
D
T
z
z 1
Dz
|
s
2 T

z 1 z 1
1 1
T1 T2
2
T 2
T
• •
z
z z
z
1
1 1
1
T 2T1 z T - 2T1 T 2T2 z T 2T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