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麻雀》教案
《小麻雀》小班教案(共7篇)

《小麻雀》小班教案(共7篇)篇:《小麻雀》小班教案活动目标:1.能从15-25厘米高处往下跳,会双脚轻轻落地。
2.能勇敢的尝试,喜欢集体游戏。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1.高低不一的小方凳(表示大树)若干,小虫子图片若干。
2.欢快的活动音乐。
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幼儿扮小麻雀,教师扮麻雀妈妈,听音乐模仿小麻雀动作:四散飞、跳一跳、吃虫、喝水等。
2.游戏“小麻雀捉虫”。
每位幼儿自由选择一棵“树”作为自己的家,爬上“树”,当听到捉虫的信号时就跳下来,“飞”出去捉虫。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多次练习。
动作指导:两脚并拢,稍蹲,轻轻跳下来。
请个别幼儿示范轻轻跳的方法。
引导幼儿去同伴的“家”做客,鼓励幼儿尝试从高低不同的椅子上跳下。
动作指导:要跳得又轻又稳。
3.游戏。
小麻雀从“树”上跳下来,四散飞,找食吃;听到的叫声,赶快飞回“树”上躲起来。
引导语:要轻轻从“树”上跳下来,别让听见。
师幼共同游戏,鼓励胆小的幼儿勇敢的参与到游戏活动中。
4.放松活动:捉小虫。
幼儿四散在地上捉“虫”,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并小结。
反思:小班孩子喜欢各种动物,用动物作为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同时根据孩子们爱模仿的特点,本节课用麻雀妈妈这一角色带领小麻雀们学习本领,使幼儿更加形象、直观。
第2篇:《小麻雀》小班教案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成长,特别缺乏这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美德。
我们班的孩子总是为了一点点小事斤斤计较,互不相让。
《爱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小故事,希望通过此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关爱别人的美好情感,帮助别人的真正快乐。
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小麻雀关爱同伴的美好情感,帮助别人的真正快乐。
2、大胆表演小动物们的对话,理解词语“又”、“继续”。
3、让幼儿快乐地参与故事表演中。
准备:自制图书、故事录音、头饰。
过程:1.引出活动,提高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小班优秀体育教案《小麻雀》4篇

小班优秀体育教案《小麻雀》小班优秀体育教案《小麻雀》精选4篇(一)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掌握游戏规则及基本技术动作。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提高学生的敏捷性和反应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游戏规则及基本技术动作。
三、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敏捷性和反应能力。
四、教学准备:1.足球、篮球等球类器材。
2.教具:橡皮筋。
五、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进行简单的跑步、拉伸等热身活动。
2.引入游戏(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小麻雀的生活习性,介绍小麻雀的特点和快速飞行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小麻雀的活泼和机敏。
3.讲解游戏规则(5分钟):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按顺序站好,排成一列。
每个小组的前面放置一个篮球或足球。
游戏开始时,第一个学生将球踢出一段距离,然后迅速跑到队伍的最后面,让下一个学生继续踢球并跑到队伍最后面,如此循环往复。
如果球停下来或出界,必须从起始位置重新开始。
比赛结束后,看哪个小组的队员先抵达终点线。
4.示范技术动作(5分钟):示范正确的踢球、奔跑和追赶动作。
5.练习技术动作(10分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正确的踢球、奔跑和追赶动作。
6.游戏实践(15分钟):分小组进行游戏,每个小组进行10分钟。
老师根据规则进行监督和记录。
7.总结分享(5分钟):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体会和感受,总结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六、教学延伸:1.增加游戏的难度:增加球的数量,增加奔跑的距离等。
2.组织小型比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小型比赛,增加竞争的乐趣。
注意事项:1.保证游戏过程的安全,学生在奔跑时要注意避免碰撞和摔倒。
2.老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激励,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小班优秀体育教案《小麻雀》精选4篇(二)主题:《快乐的小兔》教学目标:1. 通过听故事和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 CD播放器和CD音乐《快乐的小兔》。
2022年《小麻雀》教案四篇(精选)

2022年《小麻雀》教案四篇《小麻雀》教案篇1教材分析:五年级语文S版上册第一课《小麻雀》,出自于高尔基的一篇童话。
主要讲述了小麻雀普季克自作聪明、天真可爱、不听妈妈的劝告从窝里掉下来,在妈妈奋不顾身地抢救下,最终学会飞的故事。
这篇童话比较适合孩子们阅读,从__中大多能够体会到那种麻雀妈妈伟大的母爱和自作聪明,最终会吃亏的道理。
学情分析联系生活,体会童话与现实的关系;品读为主,多读巧思,在读中品位小麻雀(普季克)的天真幼稚,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读中理解麻雀妈妈的苦口婆心以及为了孩子奋不顾身的伟大母爱。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本词语是怎么体现人物的内心想法的。
教学目标1.理解__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普季克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教学难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小麻雀》教案篇2活动目标:1.练习双脚向上跳,向前跳。
2.感受与老师、小伙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1.欢快的背景音乐。
2.高低不一的小方凳(表示大树)若干,小虫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热身活动:1.模仿小动物走路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学小动物走路吧!(小狗、小猫、小鸭、小兔子等等)2.一起来学小麻雀幼儿扮小麻雀,教师扮麻雀妈妈,听音乐模仿小麻雀动作:四散飞、跳一跳、吃虫、喝水等。
游戏“小麻雀捉虫”。
1. 每位幼儿自由选择一棵“树”作为自己的家,爬上“树”,当听到捉虫的信号时就跳下来,“飞”出去捉虫。
师:宝贝,现在你来当小麻雀,找一棵大树来当做你的家。
不过,你在听到捉虫信号的时候,一定要飞出去捉虫子,要不然你会饿肚子的。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多次练习。
《小麻雀》优质教案

《小麻雀》优质教案《小麻雀》优质教案篇1一、教学要求:1、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普季克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教学难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动物与人的成长过程有着相同的经历,妈妈们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着共同的做法。
高尔基就介绍了这样一只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妈妈。
今天,我们就随着前苏联大作家高尔基的笔,去体验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长过程,或许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长经验呢。
(二)新课:1、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呢,让我们到普季克的成长过程中去感受。
(1)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
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①妈妈: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
生怕孩子有危险。
②普季克: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
小普季克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
分角色朗读:同座位两个同学一个读妈妈,一个读普季克,只读两人的对话。
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读出小普季克的天真与幼稚。
指名读。
(2)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
普季克不顾妈妈的劝告,不相信妈妈解释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
终于有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
一不留神,掉到窝下去了,一只大花猫正好蹲在那里这时这对母子是怎样表现的呢?默读14——18自然段。
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妈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爱孩子超过爱自己。
从哪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妈妈的语句。
《小麻雀》教案合集7篇

《小麻雀》教案合集7篇《小麻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
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把握__的主要内容,理解__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把握__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教学难点:把握__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著名的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二、新课1、自学课文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标出自然段2、检查自学效果(1)认读生字: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2)记、写生字:蹈、瞪、舔、懊重点指导:蹈(形声字,左边表形,右边表声。
)右边部分谁认识?舀(y ǎo)你还知道哪些带“舀”字的字?(稻、滔、韬)你有什么发现?(这些字的韵母都是ao)这个字哪最容易写错?(右边容易写成“陷”的右边)。
你还知道哪个字带“陷”的右边?有什么特点?(馅。
韵母是an)开动脑筋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区分、记好“稻、滔、蹈、韬、陷、馅“?(3)词语:区分恼脑恼:生气、使生气。
烦闷脑:头。
脑筋……你能根据意思,选正确的字填空吗?懊()、大()、()袋、烦()、()人3、整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成长过程。
(1)拉出成长发展阶段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开始(),后来(),最后()(第八自然段:不相信,样样按自己的意思解释——第十四自然段:不相信,还不知道自作聪明是要吃亏的——第十九自然段:会飞了,感到高兴,但看到为自己受伤的妈妈,鼻子酸酸的)(2)根据成长阶段分段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妈妈的劝告。
小麻雀教案(优秀6篇)

小麻雀教案(优秀6篇)《小麻雀》教案篇一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小麻雀关爱同伴的美好情感,助别人的真正快乐。
2、胆表演小动物们的`对话,理解词语“又”、“继续”。
3、让幼儿快乐地参与故事表演中。
准备:自制图书、故事录音、头饰。
过程:1、引出活动,提高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出示图书,展示用树做的封面,并介绍故事名称。
(2)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名称猜测故事可能会讲些什么?2、理解故事内容。
(1)老师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
(2)提问:“谁住在树的最上面?”“谁住在小麻雀的下面?”“谁住在树的最下面?”(3)提问:“谁不让小麻雀唱歌?”“为什么呢?”3、师生合作讲述故事。
(1)老师一边放慢速与幼儿合作讲述故事,一边欣赏图书。
(2)幼儿有表情的模仿小动物的对话,并初步理解词语“又”、“继续”。
(3)分析讨论:小麻雀可喜欢唱歌了,现在不能唱,谁能它想个好办法!4、听录音进行故事表演。
(1)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2)小麻雀告诉家:朋友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助。
别人得到快乐,自己更快乐!5、延伸活动:小麻雀为家唱歌,家为它伴舞。
6、小麻雀依依不舍地向家告别。
小麻雀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三册第一课问声好里的学习歌曲《小麻雀》。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2.用活泼亲切的情绪表演歌曲;3.用身边熟悉的动物创编歌词,并能表演唱。
重点和难点:1.能有情感地表演歌曲;2.发挥想象创编歌词。
教学理念:1.引导学生要有爱护动物的意识;2.做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学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早上好》1.课前播放歌曲《早上好》,学生边进课室边坐好。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歌曲呢?生:《早上好》。
师:还记得怎么唱吗?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表演好吗?师生一起表演《早上好》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表演得真棒。
二、学习歌曲《小麻雀》1.放课件一:《小麻雀》。
师:这是一只小麻雀,你妈知道他们主要食物是什么吗?怎么生活的吗?生:(略)师:其实小麻雀是以谷子、小虫、野果为食物,它们白天成群地飞来飞去,寻找食物,晚上睡在树上。
小麻雀教案四篇

小麻雀教案四篇教案一:小麻雀的生活习性目标:了解小麻雀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小麻雀的外貌特征。
2. 学习:让学生观察小麻雀的生活习性,如它们在哪里筑巢、飞行方式、食物来源等。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麻雀的观察活动,可以到校园或者家附近的公园进行观察。
学生可以记录小麻雀的数量、活动方式等。
4.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让其他同学了解小麻雀的生活习性。
5. 总结:通过讨论,总结小麻雀的生活习性,并与其他鸟类进行比较。
教案二:小麻雀的饮食习性目标:了解小麻雀的饮食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小麻雀的食物来源。
2. 学习:让学生了解小麻雀常吃的食物,如昆虫、种子等。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小麻雀的食物实验,可以准备不同种类的食物,观察小麻雀对不同食物的偏好。
4. 分析: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小麻雀的饮食习性。
5. 总结:通过讨论,总结小麻雀的饮食习性,并与其他鸟类进行比较。
教案三:小麻雀的繁殖习性目标:了解小麻雀的繁殖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小麻雀的繁殖过程。
2. 学习:让学生了解小麻雀的筑巢地点、产卵数量、孵化时间等繁殖习性。
3. 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小麻雀的观察活动,观察小麻雀的筑巢、产卵、孵化等过程。
4. 讨论:学生讨论观察结果,总结小麻雀的繁殖习性。
5. 总结:通过讨论,总结小麻雀的繁殖习性,并与其他鸟类进行比较。
教案四:小麻雀的迁徙习性目标:了解小麻雀的迁徙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小麻雀的迁徙过程。
2. 学习:让学生了解小麻雀的迁徙原因、迁徙路线、迁徙时间等迁徙习性。
3. 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麻雀的迁徙研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观察实地迁徙现象。
小班体育活动优秀教案《小麻雀》4篇

小班体育活动优秀教案《小麻雀》小班体育活动优秀教案《小麻雀》精选4篇(一)教案名称:小麻雀教学目标:1.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机械技能。
3. 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运动技能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 足球或者其他适合活动的球类。
2. 胶带或者其他标记器材。
教学过程:步骤一: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拉伸运动等,以准备好身体。
步骤二:组织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麻雀”的角色。
2. 在场地上用胶带或者其他标记器材划定一条中线,将场地分成两半。
3. 将球放在场地中间,并由一名学生开始抢球。
4. 麻雀的任务是在场地中来回飞跑,尽量不被其他学生抢到球。
5. 其他学生的任务是抢球并将球传到对方场地的一个指定位置。
6. 每次抢到球并传到对方场地指定位置后,抢球的学生成为新的麻雀,原来的麻雀则加入到其他学生中抢球。
7. 活动持续一段时间后,统计每个小组抢到球次数最多的学生,评选出“最佳麻雀”。
步骤三: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让学生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
步骤四: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以缓解身体疲劳。
教学扩展:1.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规则以增加活动的难度或创造新的游戏方式。
2. 可以增加一些困难因素,如增加球的数量、缩小场地等,增加活动的挑战性。
评价标准:1. 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合作意识强,尽力抢到球。
2. 学生的动作规范,身体协调性好。
3. 学生通过活动展现出自信和团队精神。
教学反思:这个教案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机械技能,达到了教学目标。
活动过程中的竞争性和挑战性让学生保持了高度的参与度和兴趣,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麻雀》教案
教学目标
1.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2.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3.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韵律;
2.能生动地歌唱《小麻雀》,歌声轻盈、跳跃,富有美感;让学生有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准确、合理地对他人的演唱进行评价,能指出演唱中的优、缺点。
2.歌曲编创和音乐的表现。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让学生复习节奏型。
(一)师生演唱问好:
(二)节奏练习:
1、读、拍基本节奏型:Xx x x —
练习方法:(1)生集体手拍节拍,口读节奏;(2)生分组读节奏;(3)师指名读节奏。
2、练习读x x x x
快快快快
练习方法:(1)师讲解此节奏的拍手方法;(2)生练习示范;(3)集体读节奏手击拍。
3、师出示节奏:
xx xx xxxx xx xx xx x —
练习方法:(1)生练习读节奏;(2)师指名示范,并指出不足;(3)集体读节奏手击拍。
简单节奏学生可以做的很好,稍复杂一点,尤其是不同的学生,理解的能力不同。
复习歌曲《小燕子》
通过《小燕子》来引入《小麻雀》
(一)跟琴演唱歌词:
1、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词。
2、师指出不足并范唱,生模唱巩固。
(二)跟录音加表演:
1、复习小燕子飞舞的动作。
2、师放录音,生边唱边表演。
学习歌曲《小麻雀》
要用语言导入《小麻雀》的歌曲形式,并坚持下去。
(一)感受歌曲:
师:下面老师示范一种伴奏方法,请你们认真看老师是怎样
做的,一会儿模仿下来。
1、师示范三拍子伴奏方法:一拍拍手,二、三拍拍肩。
2、生模仿练习。
3、生伴奏,师弹奏《小麻雀》的旋律。
4、生继续伴奏,师放歌曲录音,使学生熟悉歌曲。
师:下面我们认真听一听歌曲,感受一下它是什么情绪的?
5、生感受歌曲情绪。
6、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活泼地、快乐地……
师:接下来老师把歌曲演唱一遍,请你们听听歌曲都唱了什么内容?
7、师范唱歌曲,生听歌曲内容。
8、生复述歌曲内容:小麻雀,叫喳喳,走起路来蹦蹦跳,见了妈妈问声好呀,见了小朋友问声好。
师:小麻雀即可爱又懂事,我们应该向它学习,并应在实际生活中保护小麻雀,因为小麻雀能为庄稼除害虫,为人类做贡献。
下面我们就来用歌声赞美小麻雀。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师击拍按节奏领读歌词。
2、生按节奏读词,师加歌曲旋律。
3、生轻声演唱歌词。
4、师范唱歌曲,生默唱。
遇到欢快的节奏,学生节奏不稳,要在注意这方面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