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专题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审题立意课件(共32张PPT).ppt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审题立意课件(共32张PPT).ppt

类型二:关注位置
(1)在材料中:议论句、因果句、抒情句、寓意句、哲理句、老者长辈名人

所说的话
(2)在要求中:以……为主题,对……的看法
作文
实战演练
立意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
“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
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滑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4年高考题)
审题步骤: 1.单则材料,用关键词句法。 2.材料中的关键句是紫色字体的句子(议论句、结尾句)。 3.得出立意:个人、国家、甚至人类,想要走得远,都要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4.拟题:肩负 人类使命,抵达未知之境
作文 立意
实战演练
一只乌龟,西部山区的小池塘里平淡无奇地生活了10年后,突然觉得它的
一生不应该这样度过,世界很大,它应该出去走走。开始它想游向大海,感
受大海的辽阔,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200年时间,只好忍痛
放弃了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降低难度,游向长江,感受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
作文
作文复习
——审题立意
作文
立意
一、单则材料:
1.关键词句法(重点)
目 录
2.由果溯因法(重点) 3.寓意揭示法
二、多则材料:
1.异中求同
2.同中求异
3.寻关系法
作文
单则材料
立意
方法 一:关键词、句法
1.抓关键词:
材料作文中多次出现的高频词,多次重复的词,肯定是重点,是 要重点关注的,它往往就是关键词。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系列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系列课件

如:中考满分作文 点滴真情令我感动
在现实生活中,使我感动的事实在是太多了,但我
不为一件漂亮的衣服所感动,不为能住上豪华的房子所 感动,不为金钱所感动,不为名利所感动……能感动我 的只有世间那点点滴滴的真情。
一缕白发使我感动。 某日,妈妈头疼,她让我按摩按摩。当我按摩时突
然发现妈妈头上已有一缕白发,顿时,我心里像打翻了 五味瓶,一股热流冲向眼眶,泪水一滴一滴掉在妈妈背 上。妈妈啊,你刚过不惑之年,怎么就有白发?是不是 因为我不听话让你费心?是不是因为我考得不太好让你 寒心?是不是因为家庭经济拮据让你劳心?是不是…… 妈妈,为了我的成长、为了这个家庭、为了你的事业,
的赞美诗的音乐的感化,决心靠劳动过正常生活,而警察却无故 逮捕了他。
六次惹事生非都没有达到目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按说一个
人只要犯了罪就得进监狱,可苏比却欲进监狱而不能!这就是用 “曲”笔先让其“纵”。像苏比这样思想坏“投”了的人还可以 挽救吗?在赞美诗感化下,苏比决心靠劳动过正常的生活,可警 察却在这时无故逮捕了他。文章结尾终于让苏比“如愿以偿” 了——“布莱克威尔岛,个月”。
对话,可以是二者,也可以是三者,甚至更 多。关键是要做到:选准参与对话的对象;紧紧围 绕主旨;语言简洁而生动,有的地方应蕴含哲理。
、欲擒故纵式结构
平铺直叙,一眼望到底的文章,只能败坏读者的 兴致;只有波澜迭起,翻腾跌宕的文章,才能满足读 者的审美,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
欲擒故纵式结构,是指文章按“纵”和“擒”两 方面来组织材料,“擒”是指“抓住”文章的主旨, “纵”是指暂时“放弃”文章的主旨。二者看似矛盾, 其目的只有一个:“纵”是为了“擒”,既抓住文章 的主题写活、写深。“纵”的越有度,“擒”就能越 到位。
几句关心的话语叫我感动。 “小枫,中央气象台说明天要下雨,别忘了带雨

高考复习作文指导ppt[优秀课件资料]

高考复习作文指导ppt[优秀课件资料]
《良好社会风气破坏容易恢复难》 从帮助后进的角度:《下坡容易上道难》 从学习的角度:《落后容易前进难》
2、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或话题中的相关词语具 有多义性,那么这时可用具有单一语义的词语置 换具有多义的词语。
例如重庆高考作文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 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 局促;不呆板。……
许多考生写“我”想握住贫困生的手、残疾人的
手、农民工的手,都体现了“我”对弱势群体的
人文关怀,体现了“我”忧国忧民的宽广胸襟。
“我忧我思”:很多同学写屈原、杜甫、范仲 淹之忧思,“我”却不在场,自我缺失。
“我的幸福密码”----------
“让我们荡起双桨”---------
按要求--------“切合题意”第一步
中的趣味,从小时到现在,你肯定经历过许 多美好的事物,是否也领略到了其中的趣味?
• 请围绕"欣赏"写一篇文章。
欣赏
化大为小
• 永不言败的人生, • 在青春中熔炼的生命, • 努力拼搏、成就大业的英雄豪杰, • 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的心灵, • 宽容大度的精神, • 默默无闻的品格, • 温柔体贴的个性, • 风风火火、干脆利落的风格, • 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 ……
作文=题意
作文与题意交叉
作文范围大于题意
作文范围小于题意
作文范围与题意没有任何关系
她的心思你怎?懂
由表及里慢触摸
一、按要求
题型要求
显性要求
体裁要求 人称要求
字数要求
提醒:一般要写成议论文;不写诗歌;字 数900左右为宜;要有“我”的存在。

作文题“我想握住你的手” :要讲述一个属
于“我”的主动的故事,在文章中要凸显“我”。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还好洞在他们那边”作文讲解+课件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还好洞在他们那边”作文讲解+课件
本上消解漠然的心理,对自己真正负责,对他人真心关怀。”
一艘船的船尾破了一个洞,海水不断地涌入。船头二 人不断补救,船头二人却坐着看热闹,还十分庆幸洞没破在 船头。这是十分没有团队精神,没有责任心,不关爱他人, 也不敬畏生命的行为。四人同属一条船,是一个团队,应当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船破洞了,应当一起去补救,履行自 己的航海责任,发现他人有难需要帮助,应及时伸出援手, 敬畏自己的生命,也尊敬他人的生命。保护生命安全,而船 破了洞,如未及时补救,会导致水不断涌入,将船淹没,使 四人都死亡。所以,那两人不应坐着看戏,而应积极帮助补 船,保障航行顺利。
独善其身终损己,同舟共济扬帆起
毛泽东曾言道:“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 境,都会向我们投降。”人生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当 小船漏洞进水之际,危急时刻,船上的人是积极补救,协作共赢; 还是会袖手旁观,独善其身。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做法,但以我 拙见:独善其身终损己,同舟共济扬帆起。
自己的一份力量。 ——《漏水之舟,唇亡齿寒》
舟行海上,船尾漏水,二人拼命舀水,船头 二人却袖手旁观,还幸灾乐祸,庆幸漏洞不在自 己这边。殊不知唇亡齿寒,若舟覆灭,将无人生 还。“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与人之间有诸多 复杂的联系,别人的苦难可能就是你明天的痛苦。 身处集体的我们,应谨记唇亡齿寒之理。同伴有 难,相较于冷眼旁观,我们更应同舟共济,共克 时艰。
几人坐在漏水的船上,有洞的那边,人们在拼命地舀水出 去,没洞的那边,人们却袖手旁观沾沾自喜洞不在自己这边。 殊不知唇亡齿寒,若舟覆灭,将无人生还。曾看到这样一句话: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当今社会,世界联系紧密,人类正加 紧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步伐。可总有一群人,认为别人的苦难与 自己无关,遇到事情,总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但是,别人的苦难可能就是你明天的痛苦。毕竟人与人之间有 诸多复杂的联系。“一个人的不幸,就是全体人的不 幸。”“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作为新时代的 青年,我们应主动挑起国家重任,为建设和谐友爱新中国贡献

2025届高考语文语文复习: 作文拟题 课件(共22张PPT).ppt

2025届高考语文语文复习: 作文拟题 课件(共22张PPT).ppt

拟题
课堂小结
一、六字拟题法 二、添加前后缀法 三、修辞法 四、引用法 五、化用法
拟题
谢谢聆听,再见!
不“信念”,不精彩 不要忘却“信念“ 不把信念驱逐心外 不把信念流浪在外
拟题
6.“将”字拟题法:
请以“信念”为主题词,用“将”字来拟题。 例如:
将“信念”进行到底 将信念写入人生 将信念放在心上 将信念捧在手心
拟题
二、添加前后缀法
定义: 在主题词的前面或后面添加词语或短语,使主
题词变成一个短语或者短句,构成作文题目。
拟题
3.引用诗歌: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不破楼兰终不还
(3)一蓑烟雨任平生
(4)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 千磨万击还坚劲
(6)寸寸山河寸寸金
拟题
五、化用法
引用、化用的区别:化用是改变名句、诗词的某些词语, 而引用是不改变,直接用。
化用:就是化用平时接触的诗歌、古文、歌词
例如 : 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信念活水来 何以解忧?唯有信念 生命曾可贵,信念价更高
例如 :
1.引用歌词:
阳光总在风雨后(用于“不惧困难”的主题)
梦是把热血和汗水与泪熬成汤(用于“追梦”的主题)
用力的浪费,再用力的后悔(用于“珍惜”的主题)
拟题
2.引用名句:
(1)生命曾可贵,爱情价更高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天生我材必有用 (4)勤奋是成功之母 (5)天才出于勤奋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作文
拟题
作文复习
——拟题
拟题
目 录
一、六字拟题法 二、添加前后缀法 三、修辞法 四、引用法 五、化用法
拟题
拟题要求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系列课件.ppt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系列课件.ppt
——从“怎么办”的角度,运用探 寻方法来提炼分论点。
2019-11-21
谢谢阅读
14
示例④
赏识,其本质是爱。 赏识带来“发现”、“超越”、“成功”。 赏识是有原则的,学会赏识,理应包括学会 不赏识和学会面对不赏识。
——运用“追问法”来提炼分论点。
2019-11-21
谢谢阅读
15
示例⑤
赏识带来“发现”, 赏识带来“超越”, 赏识带来“成功”, 赏识带来“和谐”。
精神;

释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
精神;
内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 涵 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
精神。
——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内涵,提
炼分论点
2019-11-21
谢谢阅读
21
2019-11-21
谢谢阅读
22
2019-11-21
谢谢阅读
10
• 但是,当米开朗其罗以独特的眼光,和这块人人 都认为无用的大理石相遇后,它就成为举世瞩目的
“大卫像”了。

周围一些不起眼的人、事、物,或许都隐藏
着不同凡响的智慧。让我们成为别人的米开朗其
罗,使一些平凡的事物,因我而截然不同。

赏识是什么:赏积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
②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
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 分解成正反两个方面,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 炼分论点,以显示思维的鲜明性。:
以上的几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为 了方便起见,将它们分开讲述,其实, 在实际运用中过程中,往往是交叉、综 合使用的。只要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的 过程中,掌握好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分 论点的原则,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025届高考作文专题复习:“立正”“看齐”讲评课件

2025届高考作文专题复习:“立正”“看齐”讲评课件

看齐 向谁看齐? 向榜样,向先进,向先贤 向党
只有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才 能以正确的视角去评判他人和事物,才能在社会中找到 正确的参照,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互动和协调。
例如:正面—钱氏家族后辈 以钱家家训匡正自身, 立得正,行的正。向钱氏前辈看齐,从而发展自已,将 一生献宏谟。
例如: 反面-- 三观不正的年轻人
不能使自己与团队“看齐”。
课堂总结: 2.分论点设置 B 可以从“看齐”的内涵出发,考虑“立正”与
“看齐 ”的关系。 “立正”,正身才可以选择正确的“榜样”,才能
“看齐”。 “立正”,正身才可以明确社会主流,才可以向整
个社会看齐。
课堂总结: 3.总结可用理论根据,名言,事例
例如:《谏太宗十思疏》 毛泽东 《答司马谏议书》
(1)躺平,摆烂的年轻人; (2)以个性为借口,以与众不同为理由,以引人关注 为目的,做低俗之事的“网红”。
反面-- 三观不正的腐败官员 贪婪、无餍、自私、自利、贪心,错误的价值观导致 行为的脱轨,不去像优秀的官员看齐,而去敬慕效仿享乐 鼠辈。
看齐 谁看齐?个人向他人看齐·与整个队伍保持“看齐”
一个人内在的正直品质会自然地体现在外在的行为和 对事物的看法上,只有内心“立得正”,外在的表现和 与他人的关系才能到达“看得齐”的和谐状态。
做凌然正气的好青年。
些美感。
(2)“立正”是“看齐”的基础,只有
不断精进自我,才可望比肩前贤。
《身须正,向才齐》 (1)立正为看齐的根基,身
不正,看齐便如无根无依之浮萍, 漂泊渺茫。
(2)看齐为身正的归宿,不 看齐,身正则如亡羊补牢,白费 而无功。
(3)身正是检验自身修养的 标准,看齐才能顺应社会与时代 的潮流,将小我融入大我。

2023届高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课件33张

2023届高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课件33张

·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 的事例证明论点 具体有力地论证观点,增强文 章的说服力 ·归纳论证 ——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 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 的特性,从 而得出一个一般 性的结论 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来论证, 具有可信性 ·类比论证—— 通过已知事物与跟它有某些 相同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类 推从而证明 论点 增强论证的鲜明性,给人留下 深刻印象演绎论证 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 情况 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 之间的联系是必需的 具有严密性和不可校正性 ·因果论证 ——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 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 性、合理 性 由表及里,论证全面,使人信服
We have many
方的单位名称或Powe姓rPoint名templ,ates 再接着写收到物品的名称、数量或金额等 。 that has been specifically
③结尾:正文写完design后ed. ,一般还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此据”两 字。 ④落款:条据的右下方写上开条子的单位名称或经手人姓名、日期,并 签名、盖章 。
话题作文:用一段引导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 围。
①类型 对比型话题:材料涉及两种相互矛盾或对立的现象或态度 列举型话题:引用多个诗文、名言等来突出一个主题,并以此主题为 中心作文 寓意型话题:一个材料中包含着一个主要的、核心的含义,需要据此 提取出主旨,以此为中心作文 观点型话题:从材料中得到结论或见解 关系型话题:材料中涉及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事物或对象 范围型话题:没有观点,也未提供事物或对象,自由度很大
⑤写作要求
1、确立鲜明独特的论点。 2、拟定一针见血的标题。 3、选择恰到好处的结构,如正反对比、并列等。 4、使用生动形象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比喻论 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把握,多向立意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
板块一: 回顾分析明异同
——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审题比较
示 例 1 我们有时会穿越山路,在享受平顺道路和美 丽风景的同时,也穿过了原本崎岖的地形。那么你 是否想过为了使这条山路顺利修竣,筑路者曾辛苦 地规划路线、清除树木、修平险峻之处?是否想过 我们也要为自己为他人成为筑路者,把道路修直了, 使行路者不致伤脚?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总有些许 观察,些许感悟…… 请以“筑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 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字数不少 于800字。
示 例 2
我们有时会穿越山路,在享受平顺道路和美 丽风景的同时,也穿过了原本崎岖的地形。那么 你是否想过为了使这条山路顺利修竣,筑路者曾 辛苦地规划路线、清除树木、修平险峻之处?是 否想过我们也要为自己为他人成为筑路者,把道 路修直了,使行路者不致伤脚?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总有些许观察,些许感悟……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
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 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 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 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 哲学教授瞄
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 青蛙反击说:“正
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 吗?” 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 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作文。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命题示例2 ①有位哲学博士漫步田野,发现水田当中新插的秧苗竟排列 得如此整齐。他不禁好奇地问田中的老农是如何办到的。老农忙 着插秧,头也不抬地要他自己取一把秧苗插插看。结果博士把秧 苗插得参差不齐。
②他再次求教,老农告诉他,在弯腰插秧的同时,目 光要盯住一样东西。博士照他说的做了,不料这次插好 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弯曲的弧线。老农问他:“你是否盯 住了一样东西?” ③ “是呀,我盯住了那边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个大 目标啊!”“水牛边走边吃草,而你插的秧也跟着目标 移动,你想这个弧形是怎么来的?”
二等(符合题意):要做无私的奉献者; 学会感恩
三等(基本符合题意): 勇敢面对挫折;人啊,应当互助 四等(偏离题意):友情无价;和谐,在细节处绽放 (对你有何启示?)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 度构思作文。”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
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命题的异同:
相同: 都给出材料,都给考生留下了较大的自 由度,都是“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 题”的要求。
不同:对材料的使用
话题作文:引出话题 材料作文:立意根据
板块二: 逐层深入明方法
——材料作文审题示例
命题示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有位哲学博士漫步田野,发现水田当中新 插的秧苗竟排列得如此整齐。他不禁好奇地问 田中的老农是如何办到的。老农忙着插秧,头 也不抬地要他自己取一把秧苗插插看。结果博 士把秧苗插得参差不齐。
Hale Waihona Puke ④博士恍然大悟。这次,他选定远处的一棵大 树。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 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小 结:
分层阅读抓关键 整体把握寻角度 读透意蕴明倾向
板块三: 整体把握,多向立意
——材料作文审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 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命 题 示 例 3 ①有位哲学博士漫步田野,发现水田当中新插的秧苗竟排列得 如此整齐。他不禁好奇地问田中的老农是如何办到的。老农忙着插 秧,头也不抬地要他自己取一把秧苗插插看。结果博士把秧苗插得 参差不齐。 ②他再次求教,老农告诉他,在弯腰插秧的同时,目光要盯住 一样东西。博士照他说的做了,不料这次插好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弯 曲的弧线。老农问他:“你是否盯住了一样东西?” ③ “是呀,我盯住了那边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个大目标 啊!”“水牛边走边吃草,而你插的秧也跟着目标移动,你想这个 弧形是怎么来的?”
请根据这些回忆、观察或感悟写成一篇作文。立 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字数不少 于800字。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审题的评分等级: 一等(50--41) 切合题意
二等(40--31)
三等(30--21) 四等(20--0)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作文立意方向示例: 一等(切合题意):要奉献也要感恩; 文明需要传承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小 结:
分 层 阅 读 抓 关键 整体把握寻角度 读透意蕴明倾向
◇不是所有事物都要从基础做起 ◇做事要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应对可能会 出现的意外情况 ◇作为教授,要为人师表,学会尊重他人 ◇做事要发挥众人的智慧,要集思广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