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规则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生活处处有规则》部编版

5.规则与秩序: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使生活更加和谐。
二、核心素养目标
《生活处处有规则》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增强法治意识:使学生了解并认识到规则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树立遵守规则的法治意识。
2.培养道德素养:通过学习校园、家庭和社会规则,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很活跃。但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同学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对自己的观点不够自信。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上多鼓励这些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规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在引导与启发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问题的设置可能还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部分同学难以展开讨论。为此,我将在下次教学中尝试提出更具有针对性和生活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规则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规则在维护秩序中的作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规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3.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掌握在不同场合遵守相应规则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培养合作精神:在讨论和分享规则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生活处处有规则教案

生活处处有规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规则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相处。
二、教学重点:1. 了解生活中各种规则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生活中的规则,并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遵循规则,提高交往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规则案例,使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交往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规则,提高自觉遵守规则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收集生活中各种规则的案例。
2. 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 小组讨论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讨论成果。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认为生活中有没有规则?规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规则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安全、和谐。
二、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案例,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家庭规则等,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则的存在。
2. 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规则的作用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讨论交流(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如何在生活中遵守规则”展开讨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讨论如何在与他人交往中遵循规则。
3. 教师点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交往能力。
四、实践体验(10分钟)1. 教师布置实践任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观察身边的小伙伴是否遵守规则。
2. 学生完成实践任务,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 课堂反馈: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历,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活中规则的重要性。
生活处处有规则

生活处处有规则
生活中,无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社会交往中,处处都有规则。
这些规则或许是由社会习俗、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所制定,但它们都是为了维护秩序、促进和谐的社会生活而存在的。
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有着教育的规则,要求他们尊重长辈、遵守家规、勤奋学习等。
这些规则是为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德和习惯,让他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在工作中,公司和组织也有着各种规章制度,要求员工遵守工作纪律、保守公司机密、遵循职业操守等。
这些规则是为了保障工作的高效进行,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转。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比如尊重他人、遵守交通规则、不侵犯他人权益等。
这些规则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每个人的生活安宁。
生活处处有规则,它们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遵守这些规则,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和谐。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这些规则,同时也要教育和引导他人遵守规则,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道德与法治----《生活处处有规则》

《生活处处有规则》评课稿《生活处处有规则》是一堂生动、精彩、德育实效性很强的德育课。
课上教师通过游戏导入,初识规则;师生交流中走进学校规则,合作分享中发现社会中的规则;情境设想中,感受规则的意义与重要;知识迁移中,坚守规则;儿歌诵读中,内化规则。
本着结合学情,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让规则走进学生心中,形成规则意识。
具体来看:让学生在熟知的游戏活动中质疑,感知规则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学生初步的规则意识,充分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回归生活的特点学校是学生最为熟知的场所之一,让学生回归生活去回忆、寻找,是最快速走进学生,让学生感受规则的好起点,也是本课的规则分享的重点场所。
针对学校里的规则我选择放开话题,让学生打开思维,有话可说,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本校地点图片,引起共鸣,拓展更多规则,在无数次的分享中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学校规则的无处不在,提示学生发现并感受身边的规则社会规则范围较广,因此借助生生之间的有效合作提前完成社会规则搜集卡并选择方式展示,使得学生的潜能释放真正成为课前的预约,课上的精彩。
小组交流分享为主,生生之间的交流大合作为辅,小合作变大合作,让学生的有效合作真正成为课堂主流文化借助设想,感受能否没有规则?用事实说话,让学生认识规则的作用。
教材给了三幅插图,因上下楼梯、上公交车前面已有涉及,交通规则也是学生较为常见的规则,所以选取此幅图更具代表性《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打开话题、拓展每个角色所要遵守的规则,由此延伸出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遵守规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别人的负责。
只有人人都守规则,社会才会变成一个祥和、有序的幸福家园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对于领悟规则的重要,如果说从正面理解很困难,从反面理解起来则更容易一些,教师设计了“小小辩论赛”这一教学策略,就是让学生从反面理解规则的作用,从而加深理解:遵守规则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有序、安全,规则只是约束不守规则的人,不会限制任何人的自由在真实生活中,运用各种形式激励学生将今天的道德认识外化为行为,从而体现教育从课堂到社会的迁移。
生活处处有规则优秀教学设计

生活处处有规则优秀教学设计生活处处有规则:优秀教学设计引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规则,无论是人际交往、工作环境还是学习过程,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样,教学也需要有规则来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最佳的学习成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生活处处有规则的理念,并提供一个全面详细的教学设计。
一、理解“生活处处有规则”的概念1.1 规则的定义规则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制定和遵守的行为准则或原则。
它们可以是明确的条款,也可以是隐含在社会习俗和道德准则中的暗示。
1.2 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许多不同类型的规则。
在家庭中,我们需要遵守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和关爱的规则;在社会交往中,我们需要遵循公共秩序和法律法规等社会行为准则;在工作环境中,我们需要遵守公司制定的工作流程和职业道德等。
二、教学中的规则2.1 教学规则的重要性教学规则是指教师制定和学生遵守的行为准则,它们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教学规则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2 教学规则的种类教学规则可以分为课堂管理规则和学习行为规则两类。
课堂管理规则主要指导课堂纪律,例如迟到、早退、打扰他人等;而学习行为规则主要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讨论、提问等行为。
三、优秀教学设计示范3.1 教学目标设定在设计一个优秀的教学过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我们设定一个英语听力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本节课程,使得所有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一段英语对话,并能够运用所听到的内容进行简单对话。
3.2 教材选择和准备根据设定好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该目标的教材。
在这个英语听力课程中,我们选择了一段关于日常生活对话的教材。
我们需要对教材进行仔细的阅读和理解,并准备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如图片、录音等。
3.3 教学步骤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所选教材,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步骤。
以下是一个示范性的步骤设计:第一步:导入通过引入一个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或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本课题的兴趣。
生活中守规则的例子

生活中守规则的例子
1. 过马路的时候等红绿灯,这不是最基本的嘛!你看大家都乖乖等着绿灯亮了才走,这就是守规则呀,难道非得闯红灯才算厉害吗?
2. 在图书馆里保持安静,那简直太重要了!别人都在认真看书学习,你要是大声喧哗,那多不合适呀,这就是规则要遵守的呀!
3. 排队买东西,这个大家都懂吧!每个人都按顺序来,就不会乱套啦,要是都乱插队,那不乱糟糟啦?
4.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给老人小孩让座,这多应该呀!看到他们站着你忍心吗,这规则咱得好好守着!
5. 在景区不乱扔垃圾,多自然而然的事呀!景区那么美,你乱扔垃圾不就破坏了嘛,这样好的规则可得守住!
6. 上课要按时到教室,这还用说吗?大家都按时去,就你迟到像话吗,这就是要遵守的规则哟!
7. 看电影的时候不说话,这不是常识吗?大家都安静地看,你非得叽叽喳喳,那多讨人嫌呀,这规则必须遵守哇!
8. 参加会议要把手机调静音,这不难吧!不然一会儿响一下,多影响大家呀,守好这个规则很有必要哇!
总之,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遵守规则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更美好呀!。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模拟讲课教案《生活处处有规则》

《生活处处有规则》第一章:规则的概念与重要性1.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规则的存在(例如:红绿灯、学校课堂纪律等)。
1.2 讲解规则的定义:规则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准则。
1.3 强调规则的重要性:规则可以保障社会秩序,使生活更和谐、安全。
1.4 互动环节: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第二章:家庭规则2.1 导入:讨论家庭中的规则,如“做家务”、“吃饭不说话”等。
2.2 讲解家庭规则的意义:家庭规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2.3 家庭规则的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家庭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2.4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中的规则,并讨论这些规则对家庭的影响。
第三章:学校规则3.1 导入:讨论学校中的规则,如“按时上课”、“不抄袭”等。
3.2 讲解学校规则的目的:学校规则有助于维护教学秩序,保证学生的学习环境。
3.3 学校规则的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学校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3.4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学校中的规则,并讨论这些规则对学校的影响。
第四章:社会规则4.1 导入:讨论社会中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公共场所礼仪”等。
4.2 讲解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有助于保障人们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4.3 社会规则的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社会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4.4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社会规则,并讨论这些规则对社会的意义。
第五章:规则的遵守与反思5.1 导入:讨论规则的遵守与反思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5.2 讲解规则遵守的方法:自觉遵守规则,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5.3 讲解反思规则的意义:反思规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遵守规则,促进个人成长。
5.4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遵守和反思规则的经历,并讨论这些经历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第六章:规则与自由的关系6.1 导入:讨论规则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如“为什么我们需要遵守规则?”6.2 讲解规则对自由的保障:规则的存在是为了保障每个人的自由,确保社会的有序进行。
冀人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10课《生活处处有规则》教学设计

冀人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10课《生活处处有规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处处有规则》是冀人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10课的主题,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并且要学会遵守这些规则。
教材通过案例、图片、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遵守规则。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规则,比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他们对规则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也可能会对一些规则产生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则的普遍性,并培养他们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2.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3.引导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遵守规则。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遵守规则。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规则的意义,培养他们遵守规则的习惯。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遵守规则,从而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片。
2.准备讨论的话题和问题。
3.准备实践操作的场景和规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例如,可以播放一段交通违规导致事故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规则,比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这些规则。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规则的意义,让他们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需要交通规则?”、“你认为学校纪律重要吗?”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遵守规则。
可以设置一些场景,比如模拟交通路口、学校教室等,让学生在这些场景中遵守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处处有规则》课堂实录
一、设计理念
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有规则,在我们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
本课通过和学生做游戏让学生明白,在做游戏的同时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否则游戏会无法进行。
通过学生的实际调查和问卷,让学生知识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而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最后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公约,使学生明白,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当各方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就要相互协商,定一个大多数人拥护的规则,规则是我们自己定的,大家就要遵守。
二、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你喜欢做游戏吗?(创设情境导入,做游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生:喜欢(学生面露喜色,议论纷纷,非常高兴)
师:下面我要和大家做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课件出示活动一:一起做个游戏吧!教师敲击桌面,学生做游戏。
注意做游戏时,教师不要强调任何游戏规矩。
)
师:请同学们谈一谈刚才这个游戏我们做得怎么样?
生:游戏做得不好,有的同学没传给下一个人。
有的同学没有往下传,而是乱扔。
有的……
师:同学们都说刚才的游戏做得很乱,怎样才能把这个游戏做好呢?
生:必须要遵守规则才能做好。
教师趁机板书:规则
师:咱们一起给这个游戏定定规则吗?(课件出示给游戏定个规则)
生:要按顺序往下传,不能想给谁就给谁。
生:如果在谁哪里停下,就必须表演节目,不能赖账。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制定“击鼓传花”的游戏规矩。
并写到黑板上。
师:刚才咱们一起给游戏定出了规则,下面我们按照规矩再做一次好吗?(第二次游戏学生做得特别好)
师:请你向大家介绍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游戏,并且向大家介绍游戏的规矩。
生:我喜欢“踩脚”的游戏。
规则是:不能……
生:我喜欢“摸人”的游戏。
规则是:必须把眼睛蒙好……
生:我喜欢“丢手绢”的游戏。
规则是:不能只把手绢丢给一个人,不能……(学生谈到自己喜欢的游戏时,眉飞色舞非常高兴,规矩也谈得很好。
)
师:那么同学们有没有遇到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你有什么感觉?
生:如果有的同学不遵守规则,我们就不愿和他一起做游戏,把它排除在外,但人手不够,我们玩得也不开心。
(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师:游戏中的规矩就是一种规则,参加游戏的人必须遵守这种规则,才可以保证游戏顺利进行。
我们今后做游戏一定要认真遵守游戏的规则。
师:其实在我们身边像这样的规则还有很多呢。
你们知道吗?(引导学生将对身边游戏规则的关注扩展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我已经布置同学们对各种规则进行了调查,下面我们分小组交流、汇总。
(课件出示活动二:把我们调查的资料进行汇总。
)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把老师发的调查表填好。
(同学们已经进行了调查,所以交流时特别积极,讨论得很好)
学生汇报:
生一组:“我们小组对电影院调查的规则有四条:
1.不准吸烟。
2.不准大声喧哗。
3.爱护椅子 4.不准乱丢东西。
生二组:“我们小组对学校调查的规则有三条:
1.上学、放学要排好队。
2.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
3.要爱护学校的花草、桌椅板凳。
生三组:“我们小组对动物园调查的规则也有四条:
1.不能靠动物太近。
2.不能随便给动物吃的东西……
生四组:“我们小组对在家里调查的规则有五条:
1.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讲卫生。
2.不能回家太晚。
3.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
其他小组对于这些方面又给予了充分的补充。
师:同学们通过不同途径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大量的关于规则的资料,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板书: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并且初步了解了规则的重要性。
各小组汇报得也非常好。
师: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走到哪里都要遵守规则,这多麻烦啊,要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多自由啊!
生:不行的。
“如果医院里没有规则,人们都在那里唱歌做游戏,就会扰乱病人休息。
如果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发生交通事故,危及人们的生命。
如果在商场里人们不遵守规则,商场里就会乱成一锅粥。
如果……
(学生们谈了很多,说明他们已经深刻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
师:大家说得真好,其实各种各样的规则都是在维护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如果有人违反了,就是侵犯了别人的利益,会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不方便,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
送给大家一句话: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有规则,在我们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
(课件出示)
师: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当各方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就要互相协商,定一个大多数人拥护的规则。
那我们生活在三年级四班这个大家庭,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学习生活更美好呢?
生:给我们班定个班级规则。
(课件出示活动三:给我们的班级定个规则。
)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规则应怎样定?
(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以探究性学习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
生:“在教室里不能乱扔垃圾。
”
生:“进教室里喊报告。
”
生:“上课要认真听讲”
生:“考试不能作弊”等等。
学生、小组汇报,老师写到幻灯上。
师:在今天的几节课上,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调查发现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而且知道了遵守规则对于我们来说是必需的。
在我们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学校的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幸福,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同学又为自己的班级制定了一些规则。
但这些规则还不是很完善,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制定班级规则,使它完善,并挂到教室里,来规范我们的言行,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