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橡胶工艺资料
硅橡胶工艺流程

硅橡胶工艺流程
《硅橡胶工艺流程》
硅橡胶是一种常用于制作密封件、防水件、绝缘件等产品的材料,而硅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就是硅橡胶工艺流程。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硅橡胶工艺流程的具体步骤。
首先是原料的准备。
硅橡胶的原料主要包括硅橡胶胶料、硫化剂、活化剂等。
其中硅橡胶胶料是硅橡胶制品的主要成分,而硫化剂和活化剂则是用来促进硅橡胶的固化和硫化的辅助材料。
在生产前需要准备好这些原料,并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混合。
接下来是制品的成型。
硅橡胶制品的成型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压延成型、注射成型、压缩成型等。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成型方式,并调整好成型工艺参数。
然后是硫化和固化。
成型完成后的硅橡胶制品需要进行硫化和固化,以使其获得理想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硫化和固化的方法多样,可以用热硫化、室温硫化、紫外线固化等不同的方法进行。
最后是产品的表面处理和检验。
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硅橡胶制品,还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漆、喷油、镀银等。
同时,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完成了硅橡胶工艺流程。
当然,由于不
同的产品要求和生产设备,具体的工艺流程还会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说,硅橡胶工艺流程是一个科学严谨、经验丰富的过程,能够保证硅橡胶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硅橡胶工艺流程

硅橡胶工艺流程硅橡胶是一种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寒、耐臭氧和耐紫外线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在工业生产中,常常将硅橡胶用于制作密封件、电缆保护套、橡胶管、橡胶垫等产品。
下面将介绍硅橡胶的工艺流程。
硅橡胶工艺流程分为:原料制备、橡胶制备、成型、硫化、修整和包装。
原料制备是硅橡胶工艺流程的第一步。
首先,将所需的原料准备好,包括硅石粉、电子分级石英、润滑剂等。
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这些原料混合在一起,使其充分搅拌均匀。
橡胶制备是硅橡胶工艺流程的第二步。
橡胶制备的目的是将原料制备好的材料进行加工,制成硅橡胶块。
首先,将原料放入胶机中进行搅拌,同时加入催化剂和硫化剂。
然后,将搅拌好的材料从出口挤出,形成一块块的硅橡胶。
成型是硅橡胶工艺流程的第三步。
成型的目的是将硅橡胶块按照产品的要求进行加工,制成所需的形状。
常用的成型方法有挤压法、压延法和注射法。
其中,挤压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通过将硅橡胶块放入挤压机中加热和挤压,使其在模具中形成所需的形状。
硫化是硅橡胶工艺流程的第四步。
硫化的目的是使硅橡胶得到充分的固化和硫化,提高其物理性能。
硫化的方法有热风硫化和混凝土硫化两种。
热风硫化是将成型好的硅橡胶制品放入硫化炉中进行加热硫化。
混凝土硫化是将硅橡胶制品放入硫化罐中,然后在高压和高温条件下进行硫化。
修整是硅橡胶工艺流程的第五步。
修整的目的是将硫化好的硅橡胶制品进行修整和整形,使其达到产品的使用要求。
常用的修整方法有切割、磨光和清洗等。
通过这些方法,将硅橡胶制品进行修整和整形,使其外观平整、光滑。
包装是硅橡胶工艺流程的最后一步。
包装的目的是对修整好的硅橡胶制品进行包装、标识和运输。
常用的包装方法有装箱、拆装和贴标等。
通过这些方法,将硅橡胶制品进行包装,使其达到出厂标准。
以上是硅橡胶的工艺流程。
通过原料制备、橡胶制备、成型、硫化、修整和包装等步骤,能够将硅橡胶加工成所需的产品。
硅橡胶因其优异的性能,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硅橡胶结构性能与加工工艺

硅橡胶结构性能与加工工艺硅橡胶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性能弹性材料,由于其优良的耐高温性能、耐化学品腐蚀性能以及优异的电绝缘性能,使其在许多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对硅橡胶的结构、性能以及加工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一、硅橡胶的结构硅橡胶是由硅原子(Si)和氧原子(O)交替排列形成的链状结构。
其中硅原子的每个价电子与一个有机基团相连,通常选择甲基基团(CH3),这样就形成了亚甲基硅氧链。
硅橡胶的结构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直链型和交联型。
直链型硅橡胶中,硅氧链上的甲基基团较少,因此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可塑性,适用于注塑和挤出成型等加工工艺。
交联型硅橡胶中,硅氧链上的甲基基团交联成三维网络结构,使得硅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用性。
二、硅橡胶的性能1.耐高温性能:硅橡胶具有出色的耐高温性能,可在-60℃至+230℃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其弹性和可塑性,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密封和绝缘材料。
2.耐化学品腐蚀性能:硅橡胶具有良好的耐化学品腐蚀性能,能够抵御酸、碱、溶剂等多种化学物质的侵蚀。
3.电绝缘性能:硅橡胶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能够有效隔离电流和防止电击。
4.耐候性能:硅橡胶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能,可长时间暴露在户外环境下而不受到损伤。
5.低温弹性:硅橡胶在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弹性,不易变脆。
三、硅橡胶的加工工艺硅橡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热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塑成型以及涂覆成型等。
1.热压成型:将硅橡胶原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放入热压机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成型。
热压成型适用于制造硅橡胶板材或异形件。
2.挤出成型:将硅橡胶颗粒放入挤出机中,在高温和高压下挤出成型。
挤出成型适用于制造硅橡胶管、线和条形材料等。
3.注塑成型:将硅橡胶颗粒装入注塑机中,加热熔化后注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注塑成型适用于制造硅橡胶零件和产品。
4.涂覆成型:将硅橡胶原料薄涂在基材上,再进行固化和剪切成型。
涂覆成型适用于制造硅橡胶薄膜和涂层。
加工硅橡胶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包括:温度控制、成型周期、硫化剂的选择、硅橡胶的配方等。
硅橡胶生产工艺流程

硅橡胶生产工艺流程硅橡胶是一种以二氧化硅(SiO2)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的橡胶,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耐寒、耐候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化工等领域。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硅橡胶生产工艺流程:1.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硅橡胶的主要原料,二氧化硅。
一般情况下,原料可以来自石英石的石英粉或石英砂,也可以利用硅石(如硅灰石)经酸浸提、电石法或硅酸盐合成法获得。
此外,还需要准备硅橡胶的固化剂、助剂和填充剂等辅助材料。
2.混炼将预先配好的原料放入混炼机(如开放式橡胶混炼机或密炼机)中进行混炼。
混炼的目的是将各种原料充分混合,并加热使得原料软化,使其更容易塑性变形。
混炼的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工艺和产品要求确定。
3.成型混炼好的硅橡胶块通过热压或挤出等成型工艺,制备成所需的硅橡胶制品。
成型工艺的选择取决于产品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
例如,对于平板、管材等简单形状的制品,常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对于异型制品或高精度制品,可采用挤出工艺。
4.硬化成型后的硅橡胶制品进行硬化处理,使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耐用性。
一般来说,硬化是指在高温下进行的固化过程。
主要有两种硬化方法:自然硬化和热硬化。
自然硬化是通过长时间的自然老化使硅橡胶固化;热硬化则是通过在高温烘烤箱中加热硅橡胶制品,使其固化。
硬化时间和温度根据硅橡胶的类型和厚度确定。
5.喷涂或涂覆在一些情况下,硅橡胶制品需要进行喷涂或涂覆处理,以增加其表面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喷涂或涂覆材料通常是硅橡胶树脂或其他防护材料,通过喷涂或涂覆工艺施加到硅橡胶制品表面。
6.检验和包装以上是一种常见的硅橡胶生产工艺流程,具体的工艺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产品和生产要求进行相应调整。
704硅橡胶生产工艺

704硅橡胶生产工艺
硅橡胶是一种由硅烷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耐高温、耐寒、耐腐蚀和耐老化等优良物理性能。
硅橡胶的生产工艺包括胶料制备、摺叠、成型和烘干等过程。
首先,胶料制备是硅橡胶生产的第一步。
对于硅橡胶的制备,主要采用两种方法:自由基引发聚合和阻聚引发聚合。
自由基引发聚合是在有机过氧化物的作用下,将甲基硅烷和乙烯基硅烷等硅烷单体进行聚合反应。
阻聚引发聚合是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甲基硅烷和醇基硅烷等硅烷单体进行聚合反应。
接下来是摺叠过程。
摺叠是将制备好的硅橡胶胶料倒入摺叠机中,通过反复折叠、滚动和切割等操作,将胶料打均匀,使硅橡胶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然后是成型过程。
硅橡胶可通过压延、压缩、挤出和模压等方式进行成型。
其中,模压是最常用的成型方法之一。
在模压过程中,将摺叠好的硅橡胶胶料放入加热的模具中,施加适当的压力,使硅橡胶充分填充模具,并在高温条件下固化。
成型后的硅橡胶制品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产品性能。
最后是烘干过程。
烘干是为了去除成型后硅橡胶制品中残留的水分,提高硅橡胶制品的物理性能。
烘干可采用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设备进行烘干。
在烘干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过高温度和过长时间对硅橡胶制品产生不良影响。
以上就是硅橡胶的生产工艺。
通过胶料制备、摺叠、成型和烘干等过程,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能的硅橡胶制品。
硅橡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器、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对推动工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硅橡胶工艺资料

1、混炼硅橡胶成型混炼胶成型需要在硫化剂的作用下,施加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固态才需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产生气泡)。
如HTV需要在165℃左右,LSR需要在140℃左右。
混炼胶是由硅橡胶生胶加到双辊炼胶机上或密闭捏合机中逐渐加入白碳黑,硅油等及其它助剂反复炼制而成。
根据所加填料及助剂的不同,硅胶的性能也有所差异。
主要表现在:物理性能(硬度,抗拉强度,伸长率,撕裂强度,收缩率,可塑性,比重)、电气性能、化学稳定性能(耐温,耐候,耐酸碱腐蚀)等方面。
硅混炼胶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合成橡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耐高低温性,能在-60℃~+250℃状态下长期工作、抗臭氧、耐候以及良好的电性能、抗电晕、电弧、电火花极强,具有化学稳定性、耐气候老化、耐辐射,具有生理惰性、透气性好,可广泛用于航空、电缆、电子、电器、化工、仪表、水泥、汽车、建筑、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等行业,用于模压、挤压等机械深加工使用。
2、硅橡胶混炼工艺介绍1.瓶塞开炼机混炼双辊开炼机辊筒速比为1.2~1.4:为宜,快辊在后,较高的速比导致较快的混炼,低速比则可使胶片光滑。
辊筒必须通有冷却水,混炼温度宜在40℃以下,以防止焦烧或硫化剂的挥发损失。
混炼时开始辊距较小(1~5mm),然后逐步放大。
加料和操作顺序:生胶(包辊)—→补强填充剂—→结构控制剂—→耐热助剂—→着色剂等—→薄通5次—→下料,烘箱热处理—→返炼—→硫化剂—→薄通—→停放过夜—→返炼—→出片。
胶料也可不经烘箱热处理,在加入耐热助剂后,加入硫化剂再薄通,停放过夜返炼,然后再停放数天返炼出片使用。
混炼时间为20~40分钟(开炼机规格为φ250mm×620mm)。
如在混炼时直接使用粉状过氧化物,必须采取防爆措施,最好使用膏状过氧化物。
如在胶料中混有杂质、硬块等,可将混炼胶再通胶机,时,一般采用80~140目筛网采用开炼机混炼,它包括:1)包辊:生胶包于前辊;2)吃粉过程:把需要加入的助剂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加入时要注意堆积胶的体积,少了难于混合,多了会打滚不容易混炼。
硅橡胶的生产工艺

硅橡胶的生产工艺
硅橡胶是一种由硅原料生产的橡胶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耐候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医疗等领域。
硅橡胶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原料准备、混炼、造膜、硫化和后处理等环节。
首先,原料准备是硅橡胶生产的关键步骤。
硅橡胶的主要原料包括硅橡胶胶胶、添加剂、催化剂等。
硅橡胶胶胶由硅橡胶胶胶、硅橡胶填充剂、交联剂等混合而成,添加剂用于调整硅橡胶的性能,催化剂用于催化硅橡胶的硫化反应。
其次,混炼是将原料充分混合的过程。
原料经过称量后,通过混炼机进行加工,使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
其中,硅橡胶的混炼过程需要粉碎硅橡胶颗粒,使其更易于与其他原料混合。
然后,造膜是将混合好的硅橡胶胶胶制成薄膜的过程。
通过将混合好的硅橡胶胶胶放置在一块平滑的表面上,然后用压延机将其压平,使其成为一块薄膜。
接着,硫化是硅橡胶生产的关键环节。
硫化是指将硅橡胶薄膜放入硫化炉中,加热一段时间,使其发生硫化反应,形成交联结构。
硫化的时间、温度等参数需要根据硅橡胶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最后,硫化后的硅橡胶还需要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主要包括切割、清洗、检验等环节。
首先,硅橡胶薄膜需要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切割,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然后,切割好的硅橡胶薄
膜需要进行清洗,除去表面的杂质。
最后,需要对硅橡胶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总之,硅橡胶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混炼、造膜、硫化和后处理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处理,可以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硅橡胶材料,满足各种工业领域的需求。
硅橡胶的制备方法

硅橡胶的制备方法硅橡胶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寒、耐腐蚀、耐氧化、耐辐射等特性,因此在工业、医疗、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那么,硅橡胶的制备方法是怎样的呢?下面将按照类别进行介绍。
一、加成型加成型硅橡胶是指在制备过程中,硅烷与乙烯基硅烷等低分子量有机硅化合物与乙烯基丙烯酸酯等单体发生加成反应,形成高分子量的硅橡胶。
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将硅烷、乙烯基硅烷等有机硅化合物与乙烯基丙烯酸酯等单体混合,并加入催化剂和稳定剂,进行预处理。
2. 加成反应:将预处理后的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一定温度,进行加成反应,形成硅橡胶。
3. 精炼:将反应后的硅橡胶进行精炼,去除杂质和未反应的单体,得到纯净的硅橡胶。
二、凝胶型凝胶型硅橡胶是指在制备过程中,硅烷与乙烯基硅烷等有机硅化合物与硅酸酯等无机硅化合物发生水解缩合反应,形成凝胶状的硅橡胶。
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水解缩合反应:将硅烷、乙烯基硅烷等有机硅化合物与硅酸酯等无机硅化合物混合,加入催化剂和稳定剂,进行水解缩合反应,形成凝胶状的硅橡胶。
2. 烘干:将凝胶状的硅橡胶进行烘干,去除水分,得到干燥的硅橡胶。
3. 硬化:将干燥的硅橡胶进行硬化处理,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
三、涂覆型涂覆型硅橡胶是指将硅橡胶涂覆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或密封层。
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基材处理:对基材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光滑、干燥、无油污和杂质。
2. 涂覆:将硅橡胶涂覆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或密封层。
3. 固化:将涂覆后的硅橡胶进行固化处理,使其与基材紧密结合,形成牢固的涂层。
总之,硅橡胶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不同的制备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硅橡胶的制备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混炼硅橡胶成型
混炼胶成型需要在硫化剂的作用下,施加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固态才需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产生气泡)。
如HTV需要在165℃左右,LSR需要在140℃左右。
混炼胶是由硅橡胶生胶加到双辊炼胶机上或密闭捏合机中逐渐加入白碳黑,硅油等及其它助剂反复炼制而成。
根据所加填料及助剂的不同,硅胶的性能也有所差异。
主要表现在:物理性能(硬度,抗拉强度,伸长率,撕裂强度,收缩率,可塑性,比重)、电气性能、化学稳定性能(耐温,耐候,耐酸碱腐蚀)等方面。
硅混炼胶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合成橡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耐高低温性,能在-60℃~+250℃状态下长期工作、抗臭氧、耐候以及良好的电性能、抗电晕、电弧、电火花极强,具有化学稳定性、耐气候老化、耐辐射,具有生理惰性、透气性好,可广泛用于航空、电缆、电子、电器、化工、仪表、水泥、汽车、建筑、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等行业,用于模压、挤压等机械深加工使用。
2、硅橡胶混炼工艺介绍
1.瓶塞开炼机混炼
双辊开炼机辊筒速比为1.2~1.4:为宜,快辊在后,较高的速比导致较快的混炼,低速比则可使胶片光滑。
辊筒必须通有冷却水,混炼温度宜在40℃以下,以防止焦烧或硫化剂的挥发损失。
混炼时开始辊距较小(1~5mm),然后逐步放大。
加料和操作顺序:生胶(包辊)—→补强填充剂—→结构控制剂—→耐热助剂—→着色剂等—→薄通5次—→下料,烘箱热处理—→返炼—→硫化剂—→薄通—→停放过夜—→返炼—→出片。
胶料也可不经烘箱热处理,在加入耐热助剂后,加入硫化剂再薄通,停放过夜返炼,然后再停放数天返炼出片使用。
混炼时间为20~40分钟(开炼机规格为φ250mm×620mm)。
如在混炼时直接使用粉状过氧化物,必须采取防爆措施,最好使用膏状过氧化物。
如在胶料中混有杂质、硬块等,可将混炼胶再通胶机,时,一般采用80~140目筛网采用开炼机混炼,它包括:
1)包辊:生胶包于前辊;
2)吃粉过程:把需要加入的助剂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加入时要注意堆积胶的体积,少了难于混合,多了会打滚不容易混炼。
吃粉后会包后辊。
其中加料顺序一般为:生胶→补强剂→结构控制剂→耐热助剂;
3)翻炼过程:能更好、更快、更均匀的混炼。
刀法:a、斜刀法b、三角包法; c、打扭操作法;d、捣胶法,还要考虑的问题有,开炼机的装胶容量;辊筒的温度:小于50度;混炼时间:没有具体的规定,看操作员的熟练程度。
使用捏炼机,别的过程控制跟密炼机差不多的,按捏炼机的容量,硬度,投入一定的生胶,白碳黑,脱模剂,增白剂,硅油。
密炼两个半小时,再抽真空半小时左右。
倒出即可。
冷却,称一定的重量,按比例加硫化剂。
(
2.蛋糕模密炼机混炼
煮蛋器采用这个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劳动条件。
用试验室2L密炼机的混炼时间为6~16分钟,混炼无特殊困难。
采用φ160mm开炼机当装料系数为0.74时,混炼也能正常进行。
当采用弱补强性填充剂和沉淀白炭黑时,排胶温度在50℃以下;当使用气相白炭黑时,排胶温度为70℃左右。
3、氟硅橡胶
【橡胶代号】FVMQ
【中文名称】氟硅橡胶[1]
【英文名称】fluorosilicone gum;fluorosilicone rubber;fluorocarbon silicone rebber;fluorinated silicone rubber
【性质】又称γ-三氟丙基甲基聚硅氧烷。
一般分子链中还引入0.2%~0.4%乙烯基硅氧烷共聚改性。
无色透明高黏滞塑性直链高分子化合物,主链由硅和氧原子组成,与硅相连的侧基为甲基、乙烯基和三氟丙基,分子量在50~80万之间。
配合各种添加剂,可混炼成均相胶料。
在有机过氧化物作用下,可硫化成各种弹性橡胶制品。
除具有一般硅橡胶的特性外,还有优良的耐航空燃料油、液压油、机油、化学试剂及溶剂等性能。
能在-55~+200℃下长期工作。
【用途】
一类特种合成橡胶。
兼有硅橡胶的耐高温和氟橡胶的抗腐蚀性、耐油性特点。
适用于作飞机油箱密封料、发动机配件、燃料油软管、油压系统密封圈、泵隔膜等。
适用作各种耐高低温、耐油、耐化学药品的膜片、垫片、管子、密封圈
等。
【制备或来源】
用四氟化碳和乙烯为起始原料合成。
可由三甲基三(3-氟丙基)环三硅氧烷和少量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含少量封端剂)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催化聚合来制取。
4、硅橡胶特性
硅橡胶亦聚物分子是由SI-O(硅-氧)键连成的链状结构。
SI-O键是443.5KJ/MOL,比C-C键能(355KJ/MOL)高得多,且因其独特分子结构,使得硅橡胶比其他普通橡胶具有更好的耐热性、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等。
典型的硅橡胶即聚二甲荃硅氧烷,具有一种螺旋形分子构型,其分子间力较小,因而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同时指向螺旋外的甲荃可以自由旋转,因而使硅橡胶具有独特的表面性能,如憎水性及表面防粘性。
耐热性:硅橡胶比普通橡胶具有好得多的耐热性,可在150度下几乎永远使用而无性能变化;可在200度下连续使用10,000小时;在350度下亦可使用一段时间。
广泛应用于要求耐热的场合:热水瓶密封圈压力锅圈耐热手柄
耐寒性:普通橡胶晚点为-20度~-30度,即硅橡胶则在-60度~-70度时仍具有较好的弹性,某些特殊配方的硅橡胶还可承受极低温度。
低温密封圈
耐侯性:普通橡胶在电晕放电产生的臭氧作用下迅速降解,而硅橡胶则不受臭氧影响。
且长时间在紫外线和其他气候条件下,其物性也仅有微小变化。
户外使用的密封材料
电性能:硅橡胶具有很高的电阻率且在很宽的温度和频率范围内其阻值保持稳定。
同时硅橡胶对高压电晕放电和电弧放电具有很好的抵抗性。
高压绝缘子、电视机高压帽、电器零部件
导电性:当加入导电填料(如碳黑)时,硅橡胶便具有导电性键盘导电接触点、电热元件部件、抗静电部件、高压电缆用屏蔽、医用理疗导电胶片
导热性:当加入某些导热填料时,硅橡胶便具有导热性散热片、导热密封垫、复印机、传真机导热辊
抗辐射性:含有苯基的硅橡胶的耐辐射大大提高电绝缘电缆、核电厂用连接器等
阻燃性:硅橡胶本身可燃,但添加少量抗燃剂时,它便具有阻燃性和自熄性;且因硅橡胶不含有机卤化物,因而燃烧时不冒烟或放出毒气。
各种防火严格的场合
透气性:硅橡胶薄膜比普通橡胶及塑料打腊膜具有更好的透气性。
其另一特征就是对不同的透气率具有很强的选择性。
气体交换膜医用品、人造器官
现在很多人用NBR来代替Silicon,因为NBR的价格比Silicon 低很多,但是性能差不多,但是NBR 一般做成黑色。
NBR其实和silicon差不多, 但是NBR 最大的特点就是耐用, 而且十分"便宜"!
NBR(丁晴橡胶)是丙烯晴与丁二烯之共聚合物。
根据丙烯含量的不同而有低丙烯晴(25%)。
中丙烯晴(33%)和高丙烯晴(45%)三个品级。
随丙烯晴含量的增加,共聚人合物的极性增加,耐油性提高,但过高则共聚物的耐屈绕性,耐水性和介电性等都合降低。
NBR的优点:
A 极性较强的—CN键,所以加硫胶表面有很强的耐溶剂性;
B 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初始拉伸强度高,伸长率也高,耐磨耗优秀;
C 接着性强;
D 耐温优于NR。
NBR(丁晴橡胶)其特性是具有极佳的耐油,抗张强度,所以适合制作各类油封等等。
硅橡胶的特性;
A 耐热性能和耐寒性能优异,能在-50—2500C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而保持其橡胶弹性;
B 有优良的耐臭氧性,电绝缘性;
C 具有优异的耐疲劳性,抗冲击性,可长期日光下曝露使用;
D 可大量充填,可制作带有橡胶弹性的导电材料;
E 流动性极佳,可制作几何开头复杂的制品,毛边较易处理;
F 硫化胶可制作卫生用品。
8.2不足
A 抗拉性差,伸长率低;
B 混料不易下片;
C 价格较高;
D 与其它物质的接着性着
SR(硅橡胶):应用其优异的弹性与耐疲劳性,适用制作受冲击频率高的扣种电器按键和垫片,应用耐寒性和耐温性,制作卫生食品包装材料,甚至是人体器官等.
5、硅橡胶硫化
①定义
硅橡胶是一种直链状的高分子量的聚硅氧烷,分子量一般在15万以上,它的结构形式与硅油类似。
根据硅原子上所链接的有机基团不同,硅橡胶有二甲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甲基苯基硅橡胶、氟硅橡胶、腈硅橡胶、乙基硅橡胶乙基苯撑硅橡胶等许多品种
②性质
硅橡胶有热硫化型和室温硫化型两类。
前者为弹性态的二甲基硅橡胶或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等,后者为半流态的甲基硅橡胶。
热硫化型硅橡胶均采用有机过氧化物硫化。
常用的有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过氧化二苯甲酰(BPO)或叔丁基异丙基苯过氧化物等。
氧化锌用作硫化活性剂。
硫化通常分两段进行,预硫化是在加压或常压下进行,温度为150~160℃;后硫化是为了除去过氧化物分解产生的挥发成分,要在常压热空气中(200℃左右)硫化1~4h。
为使硫化网络更稳定、物性更好,后硫化的时间可到12h或更长。
常温硫化型硅橡胶的硫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正桂酸乙酯。
在常温(23±2)℃下放置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