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七月
诗经幽风七月的原文带译文

诗经幽风七月的原文带译文《国风·幽风·七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通篇用“赋”的手法,围绕着一个“苦”字,按照季节的先后,接下来店铺给大家介绍诗经幽风七月,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幽风七月的原文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
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幽风七月的译文七月火星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
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 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南边地,田官赶来吃酒食。
七月火星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鹏婉转唱着歌。
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叶,春来日子渐渐长。
人来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伤悲,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火星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
三月修剪桑树枝,取来锋利的斧头。
诗经七月

诗经七月导语:诗经七月《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
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注释:1、流:落下。
火:星名,又称大火。
2、授衣:叫妇女缝制冬衣。
3、一之日:周历一月,夏历十一月。
以下类推。
觱发:寒风吹起。
4、栗烈:寒气袭人。
5、褐:粗布衣服。
6、卒岁:终岁,年底。
7、于:为,修理。
耜:古代的一种农具。
8、举趾:抬足,这里指下地种田。
9、馌:往田里送饭。
南亩;南边的田地。
10、田畯:农官。
喜:请吃酒菜。
11、载阳;天气开始暖和。
12、仓庚:黄鹏。
13、懿筐:深筐。
14、遵:沿着。
微行:小路。
15、蘩:白蒿。
祁祁:人多的样子。
16、公子:诸侯的女儿。
归:出嫁。
17、萑苇:芦苇。
18、蚕月:养蚕的月份,即夏历三月。
条:修剪。
19、斧斨:装柄处圆孔的叫斧,方孔的叫斨。
20、远扬:向上长的长枝条。
21、猗:攀折。
女桑:嫩桑。
22、鵙:伯劳鸟,叫声响亮。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原文赏析

诗经《国风·豳风·七⽉》原⽂赏析诗经·豳风--《七⽉》七⽉流⽕,九⽉授⾐。
⼀之⽇觱发,⼆之⽇栗烈。
⽆⾐⽆褐,何以卒岁?三之⽇于耜,四之⽇举趾。
同我妇⼦,馌彼南亩,⽥畯⾄喜!七⽉流⽕,九⽉授⾐。
春⽇载阳,有鸣仓庚。
⼥执懿筐,遵彼微⾏,爰求柔桑?春⽇迟迟,采蘩祁祁。
⼥⼼伤悲,殆及公⼦同归。
七⽉流⽕,⼋⽉萑苇。
蚕⽉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桑。
七⽉鸣鵙,⼋⽉载绩。
我朱孔阳,为公⼦裳。
四⽉秀葽,五⽉鸣蜩。
⼋⽉其获,⼗⽉陨箨。
⼀之⽇于貉,取彼狐狸,为公⼦裘。
⼆之⽇其同,载缵武功。
⾔私其豵,献豜[7]于公。
五⽉斯螽动股,六⽉莎鸡振⽻。
七⽉在野,⼋⽉在宇,九⽉在户,⼗⽉蟋蟀,⼊我床下。
穹窒熏⿏,塞向墐户。
嗟我妇⼦,⽈为改岁,⼊此室处。
六⽉⾷郁及薁,七⽉烹葵及菽。
⼋⽉剥枣,⼗⽉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断壶,九⽉叔苴,采荼薪樗,⾷我农夫。
九⽉筑场圃,⼗⽉纳⽲稼。
⿉稷重穋,⽲⿇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
⼆之⽇凿冰冲冲,三之⽇纳于凌阴。
四之⽇其蚤,献羔祭⾲。
九⽉肃霜,⼗⽉涤场。
朋酒斯飨,⽈杀羔⽺。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疆!【注释】:《豳风》是豳地⼀带的诗歌,共七篇。
豳,⼜写作邠,是周朝的祖先公刘迁居开发的地⽅,在今天的陕西省栒⾢,邠县⼀带。
这⼀⼯区多存周⼈旧俗,“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农桑⾐⾷之本甚备。
”(《汉书·地理志》)诗风宽⼤,乐⽽不节(《左传》襄公⼆⼗九年注)流⽕:⽕星在七⽉黄昏时就已西沉了觱发:风寒盛。
栗烈:凛冽⼀之⽇,⼆之⽇:夏历⼗⼀⽉,⼗⼆⽉三之⽇,四之⽇:夏历正⽉,⼆⽉于耜:整修农具。
举趾:举⾜耕耘馌:⾳夜,给⼈⾷品畯:⾳郡,管农事的管家仓庚:黄莺懿筐:采桑⽤的深筐⼥:⼥⼦,⼥奴。
殆:恐萑苇:长成的荻苇。
斨:⾳枪,斧,受柄之孔⽅形鵙:⾳局,伯劳鸟。
载绩:纺⿇孔阳:甚为鲜明葽:草名,即远志。
诗经·豳风·七月全文及赏析

诗经·豳风·七月全文及赏析诗经·豳风·七月全文及赏析《豳风·七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经·豳风·七月全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原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贝鸟},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豣,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土堇}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艹奥},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阻。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赏析《七月》是西周初年豳地(在今陕西栒邑县、邠县一带)的奴隶所做的诗歌。
可能是因诗长,年代久远,有某些错简的地方,但基本次序还是清楚的。
全诗八章,每章各十一句,基本上是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男女的奴隶们的劳动和生活的。
这首诗按时序叙事,很象是一首农历诗,类似后世民歌中的四季调或十二月歌。
豳风七月原文及翻译注音

豳风七月原文及翻译注音《bīn fēng ·qīyuè》《豳风·七月》qīyuèliúhuǒ,jiǔyuèshòu yī。
yìzhīrìbìbō,èr zhīrìlìliè。
wúyīwúhè,héyǐzúsuì。
sān zhīrìyúsì,sìzhīrìjǔzhǐ。
tóng wǒfùzi ,yèbǐnán mǔ,tián jùn zhìxǐ。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qīyuèliúhuǒ,jiǔyuèshòu yī。
chūn rìzài yáng ,yǒu míng cāng gēng 。
nǚzhíyìkuāng ,zūn bǐwēi háng ,yuán qiúróu sāng 。
chūn rìchíchí,cǎi fán qíqí。
nǚxīn shāng bēi ,dài jíg ōng zǐtóng guī。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qīyuèliúhuǒ,bāyuèhuán wěi 。
cán yuètiāo sāng ,qǔbǐfǔqiāng ,yǐfáyuǎn yáng ,yībǐnǚsāng 。
《七月》文言文翻译

七月,古之七月,乃夏之终,秋之始。
此时,暑气渐退,凉风习习,天气转凉,草木凋零,万物由盛转衰。
然七月亦为丰收之月,五谷熟,百果香,百姓欢庆,喜气洋洋。
《七月》之诗,乃先秦之篇,载于《诗经》之中。
诗中描写七月之景,言七月之人事,感慨人生之短暂,抒发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原文如下: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七月流火,指七月天气炎热,火焰如流,形容酷热难耐。
萑苇,一种植物,生于水边,此时已枯萎,预示着夏日的结束。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九月肃霜,指九月霜降,天气转凉,霜降于地,万物凋零。
涤场,清理田间,准备秋收。
蟋蟀在堂,熠熠其光。
蟋蟀在堂,指蟋蟀在屋檐下鸣叫,声音清脆,如同熠熠生辉的灯火。
此句描绘七月之景,生动形象。
纳于瓶罂,实如蓬瀛。
纳于瓶罂,将美酒装入瓶中,如同蓬莱、瀛洲仙境一般。
此句形容七月之美酒,香气四溢,令人陶醉。
七月之月,清辉如洗,月色皎洁。
此时,文人墨客,或吟诗作赋,或饮酒赏月,以抒发胸中豪情。
七月之水,清澈见底,鱼翔浅底。
此时,渔夫撒网,捕鱼为生,百姓安居乐业。
七月之田,稻谷金黄,丰收在望。
此时,农夫辛勤劳作,期盼五谷丰登,以供家人食用。
七月之市,繁华热闹,商贾云集。
此时,百姓交易,买卖繁荣,欢声笑语,共享丰收之喜悦。
七月,古之名月,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在这美好的七月,人们珍惜当下,感恩生活,期待未来。
译文如下:七月天气炎热,八月植物枯萎。
七月天气炎热,九月霜降,十月清理田间。
蟋蟀在屋檐下鸣叫,如同熠熠生辉的灯火。
将美酒装入瓶中,香气四溢,如同蓬莱、瀛洲仙境。
七月之月,清辉如洗,月色皎洁。
七月之水,清澈见底,鱼翔浅底。
七月之田,稻谷金黄,丰收在望。
七月之市,繁华热闹,商贾云集。
七月,古之名月,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在这美好的七月,人们珍惜当下,感恩生活,期待未来。
《七月》原文及翻译

《七月》原文及翻译诗经《七月》原文及翻译《七月》全篇围绕着一个“苦”字,按照季节的先后,从年初写到年终,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月》原文及翻译,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七月》原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七月》翻译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
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南边地,田官赶来吃酒食。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鹂婉转唱着歌。
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叶,春来日子渐渐长。
人来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伤悲,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
三月修剪桑树枝,取来锋利的斧头。
古诗七月翻译赏析

古诗七月翻译赏析《七月》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词如下: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
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前言】《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中的一首诗。
是一首先秦时代的华夏族民歌。
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
全诗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从岁寒写到春耕开始;第二章写妇女蚕桑;第三章写布帛衣料的制作;第四章写猎取野兽;第五章写一年将尽,为自己收拾屋子过冬;第六章写采藏果蔬和造酒,这都是为公家的,为自己采藏的食物是瓜瓠麻子苦菜之类;第七章写收成完毕后为公家做修屋或室内工作,然后修理自家的茅屋;末章写凿冰的劳动和一年一次的年终燕饮。
全诗围绕着一个“苦”字,按照季节的先后,从年初写到年终,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语言朴实无华,完全是用铺叙的手法写成的,语调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着一部沉重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春秋》或《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 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如《小雅· 四月》用夏历,《豳风· 七月》 周历和夏月并用。 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 后大约二千年间,除了王莽和魏明帝时一度改用殷正,武则天和唐肃宗 一度改用周正外,一般都用的是夏正。
农历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朱熹《诗集传》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也。”
“七月”内容解析
• 本诗主要围绕古人的“衣食”及“劳作” 两方面内容展开, “衣食”是全诗内容的 核心,“劳作”的目的是为了 “衣食”。 • 全诗描绘了一幅男耕女织的生活风情画, 生动地展现了周代早期劳动人民的生活内 容和精神追求,体现出一种浓郁的史诗意 味。
古代的天文
•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 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 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 月五星运行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 人选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宿作为坐标, 称为二十八宿。
赤道、黄道
古代二十八心宿图
(陕西定边县古墓壁画)
战国曾侯乙漆箱二十八宿图
名称 齐诗 传者 辕固生 国别 齐 流传情况 亡于三国
鲁诗
韩诗 毛诗
申培
韩婴 毛亨 毛苌
鲁
燕 鲁 赵
亡于西晋
亡于北宋 流传至今
毛诗序
• 《毛诗序》指大序。它是在首篇周南《关 雎》题解之后所作的全部《诗经》的序言。
• 《毛诗序》总结概括了先秦以来儒家学者 对《诗经》的理论主张,汉景帝时赵人毛 苌对其有重要发展,并形成文章,其后再 由毛苌弟子不断加以修订完善而成。
毛诗序(节选)
•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 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 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 动之,教以化之。诗者,志之所之也。在 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 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 之也。
毛诗序(节选)
“七月”内容解析
• 表现手法: • 1、以时令为经,以农业生产劳动为纬,叙写 民众一年到头的劳作生活; • 2、白描手法和铺叙手法的典型运用; • • 敷陈其事,逐月叙写,把生活中富有典型 意义的事物逐一精细地展现给读者,体现出一 种浓郁的生活气息。
“七月”内容解析
• 创作风格: • 《七月》体现了一种典型的现实主义创作 风格,是《诗经》中极富表现力的作品。 •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卷十六
•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 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 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 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毛诗序(节选)
•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 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 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 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 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 变雅作矣。 • ……
“七月”内容解析
• 全诗共八章。诗中细腻地抒写了耕地、播 种、采桑、养蚕、采繁、割苇、织麻、搓 索、染布、做衣、采果、收割、涤场、打 猎、拾薪、食饮、酿酒、熏鼠、塞窗、墐 户、修房、藏冰、祭神、祝寿、聚会等几 十种生产生活活动,表现十分真切。 •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体味到西周早期我国 西北地区的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
诗 经 豳 风 七 月
· ·
教学要点
• • • • 1、诗经及有关历史知识; 2、古代天文及农历有关知识; 3、“七月”内容解析; 4、“七月”现实主义风格及“赋”手法的 运用; • 5、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影响。
诗经产生的时代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诗经产生于西周初期- 春秋中叶, 即公元前 11 世纪到公元前 6 世纪左 右 (约500年) ,周王 朝从盛到衰的时期,也 是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 走向衰亡的时期。
《商颂》5篇(殷商的后裔宋国)。
《诗经》的编集
• 1、采诗说:
• 周代朝廷采诗、献诗以制作礼乐。 • 2、献诗说: • 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 • 3、删诗说:
• 《诗经》旧时亦数千篇,孔子删其重复,正而存三百五篇。
《论语·子罕》: “吾自卫反鲁,然 后乐正,雅颂各得 其所。”
《诗经》的流传 汉四家诗
诗经的内容—风、雅、颂 305篇
音乐
风: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 雅: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颂: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风:属于民间; 雅:有关王政; 颂:赞美王侯功德。
内容
“风”(《国风》160篇)
民歌
• 《风》:十五国风,有的是指当时的 诸侯国,有的是指当时的地区。
• 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 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 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15 国风(现在 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 北部)中原地区的民间歌诗,各以其所在 国家或地区得名。
“雅”(105篇):民歌、文人的创作
《雅》是指当时周王朝国都附近地区 的乐曲。 ( 雅言:相当于现在我们所 说的普通话。) 《大雅》31篇(诸侯朝聘、贵族享宴 等朝会典礼乐歌); 《小雅》74 篇 ( 贵族社会的各种典礼 和宴会乐歌)。
“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0篇)
祭神祭祖时所用的歌舞曲
《颂》一般是周王朝的史官或者当时的巫祝 所作的宗庙祭祖祭神乐歌。 《周颂》31篇(西周王室); 《鲁颂》4篇(春秋时期鲁国);
“七月”内容解析
• 诗歌以四言为主,五言、六言、七言杂用, 韵律和谐,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极 富古诗韵味。 • 诗歌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艺术表现 力。。
《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 1.《诗经》开创了我国文学 “饥者歌其食,劳 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 • 2.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推动后世 重视民歌和民间文学。 • 3.开创了我国诗歌抒情言志的传统道路。 • 4.《诗经》中纯真的艺术风格,赋、比、兴的手 法的运用以及熟练的语言技巧,都给后世文学以 巨大的影响。
(湖北随州出土)
古代历法
十一 十二 夏历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月 月 殷历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 十二 正月 月 月
称“日”, 如“一之 日” 称“月”, 如“七月 流火”
十一 十二 周历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正月 二月 月 月 月建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七月”内容解析
• 本篇选自《诗经》豳风,豳写作“邠”, 国名,在今陕西省旬邑县至彬县一带。这 是西周初年民歌,也是“国风”中最长的 一首叙事诗。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流火:“火”不是九大行星中的火星,而是一 顆恒星,卽28宿中的心宿二,這顆星古代 稱爲“火”,又稱爲大火。 • 大火夏曆六月黄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是正 中和最高的位置;到七月黄昏時位置開始 偏西向下移動,古人稱之爲“流火”。 • 隨着大火向偏西方向移動,暑熱開始減退; 到了九月,已經秋凉,就要“授衣”,卽 制作禦寒的冬衣了。
思考与讨论
• 1.谈谈你对《七月》“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的现实主义风格的理解。 • 2.敷陈手法是《七月》的最大艺术特色,请谈谈 你的体会。 • 3.诗歌1、2、3章主要表现了妇女的劳动生活, 以“衣”为主线,请加以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