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及修改》教案

合集下载

中考病句辨析复习教案

中考病句辨析复习教案

中考病句辨析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中考病句辨析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病句的概念和分类;2. 学习常见病句的辨析方法;3. 提高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4.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语法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病句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病句的辨析方法;3. 运用正确的语法表达。

教学难点:1. 病句的辨析方法;2. 学生对于语法规则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中考语文教材;2. 多媒体设备;3. 针对病句辨析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中考作文片段,其中包含若干病句。

2. 向学生提问:“你在这段作文中发现了哪些病句?你能指出它们的错误之处吗?”3. 引导学生讨论并给出回答。

Step 2:讲解病句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1. 解释病句的概念:“病句是指在语法、逻辑或修辞上存在错误的句子。

”2. 分类介绍常见的病句类型,如主谓不一致、主谓宾不一致、成分缺失、成分多余等。

Step 3:学习病句辨析方法(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病句类型进行讨论,并总结出辨析该类型病句的方法。

2. 小组展示: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

Step 4:练习病句辨析(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包含不同类型的病句。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相互检查答案。

3. 教师对答案并进行讲解。

Step 5:运用正确的语法表达(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正确的语法表达方式。

2. 提供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要求学生改正并重新表达。

Step 6:总结和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继续加强的地方。

2. 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教师进行解答。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天找出一条病句,并写出改正后的句子。

2.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语文角、朗读比赛等活动,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2. 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答案的准确性;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

中考专题复习病句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病句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病句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结合中考真题,让学生熟悉病句题的出题规律,提高答题技巧。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2. 辨识病句的方法:划分句子结构成分、逻辑分析法、语感审读法等。

3. 修改病句的原则:保持原意、尽量少改、改后通顺。

4. 中考真题分析:病句题的出题规律、答题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病句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病句的关注。

2. 讲解:详细介绍病句的类型及辨识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划分句子结构成分、运用逻辑分析法和语感审读法。

3. 练习:让学生修改给出的病句,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

四、课后作业1. 收集常见的病句类型及辨识方法,进行归类整理。

2. 练习修改病句,尽量做到保持原意、尽量少改、改后通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修改能力。

3. 中考真题测试:进行中考真题模拟测试,检验学生对病句题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的特点和修改方法。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辨识和修改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病句的类型及辨识方法,修改病句的能力。

2. 难点:复杂句式的病句识别和修改,中考真题的答题技巧。

八、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病句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练习。

2. 中考真题库:整理近年来的中考真题,用于模拟测试和答题技巧分析。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病句的概念和常见类型,引导学生关注病句。

2. 第二课时:讲解病句的辨识方法,进行案例分析练习。

中考病句修改复习教案

中考病句修改复习教案

中考病句修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中考中的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定义及重要性。

2. 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3. 病句修改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病句的定义及重要性。

2. 讲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a. 成分残缺b. 搭配不当c. 语序不当d. 语义重复e. 句式杂糅f. 句意歧义3. 练习:提供一些病句,让学生进行修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病句修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病句修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中考模拟题:定期进行中考病句修改的模拟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病句修改教材或教辅资料。

2. 中考病句修改真题及模拟题。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例句和讲解。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的特点和修改方法。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辨析和修改病句,提高合作能力。

3.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其自主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改,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识别和修改较为复杂的病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计划1. 第1-2周:讲解病句的定义及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病句。

2. 第3-4周:讲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相关技巧。

3. 第5-6周:进行病句修改练习,提供反馈与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修改病句。

4. 第7-8周:进行中考病句修改模拟测试,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病句的定义、类型及修改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的特点和修改方法。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辨析和修改病句。

4. 模拟测试法:进行中考病句修改模拟测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判断和修改常见的病句,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病句的修改方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保持原意,符合语法规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辨析和修改复杂病句,避免修改后句意发生改变。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让学生尝试辨析和修改,引发学生对病句复习的兴趣。

2. 知识梳理:回顾和总结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修改方法,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病句的知识。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让学生学会辨析和修改病句。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辨析和修改病句的心得体会。

5.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辨析和修改病句,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病句修改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一些常见的病句,进行辨析和修改。

2. 写一篇短文,尽量使用正确的句式,避免出现病句。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病句辨析和修改能力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来学习和掌握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方法。

2. 运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运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修改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修改病句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独立修改病句。

3. 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独立辨析和修改病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八、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练习。

中考语文 病句辨析及修改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 病句辨析及修改复习教案

中考复习之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看了这则演讲后同学们都觉得很有
就是有病的句子。

句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语言单位。

想让型:
现在由渔民自己选出的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不合逻
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动物也会做梦。

动物的梦有多有少。

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

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中吸取深刻的启示,增强安全意识,
1
成①~③题。


在写作上获益良多。

通过读书,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提高学生病句修改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讨论、练习等方法,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修改方法,使句子更通顺、更准确。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以案例分析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病句修改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病句案例、修改方法等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引导学生注意病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教师讲解病句的常见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并介绍相应的修改方法。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病句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病句的类型,并运用所学修改方法进行修改。

4. 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修改病句的心得体会,教师巡回指导。

5. 练习巩固教师布置一些病句修改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病句修改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注意病句的避免和修改。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一些病句案例,进行分析修改,提高病句修改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评价: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批改,评价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开展病句修改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病句修改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

中考病句辨析与修改教案

中考病句辨析与修改教案

【 - 初中作文】【篇一】中考病句辨析与修改教案中考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设计中考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导学案复习目标:1、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毛病;2、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3、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4、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5、能针对病句,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恰当的修改;6、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复习方法设计:1、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辨析病句的方法,然后作知识迁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解题能力。

2、精选典型题例,让学生通过示例便能总结出某种推断方法。

3、将本次专题复习设计为以“病句诊疗”为专题的复习课,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在练习中领悟,在交流中提高,在讲评中明确。

教师主要起引导及“点睛”的作用。

复习过程:一、教师指导。

(5分钟)1、导入。

师:相信近期电视上正在热播韩剧《大长今》,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

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医生,通过实例来学习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不过有所不同的是,我们今天要诊治的不是真正的病人,而是我们在学习文化课程时所遇到或自己所写出的病句。

我敢保证,只要大家认真学习,从今往后,都不会再被“病句”困扰。

2、何为“病句”?(提问)顾名思义,“病句”就是有病的句子。

句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语言单位。

想叫句子充分发挥交际作用,起码的要求是“字从文顺”,合乎语法规范。

如果一个句子文不从,字不顺,不合乎语法规范,那它就有语病。

通俗地说就是,凡是读起来不通顺,感觉别扭、含混不清的句子都是病句。

3、如何辨析病句。

(参照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教给学生新颖实用易记的诊断方法。

)(1)感读——凭语感,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就可能有语病。

如:她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的漂亮一些。

[辨析]谁“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呢?读到这里,就含混不清。

中考语文病句专项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病句专项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病句专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提高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病。

2. 修改方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保持原意,符合语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辨析和修改复杂病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病句实例,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动手修改病句,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收集生活中的病句实例,进行修改和分析。

3. 写作练习:结合所学知识,修改和润色自己的作文。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的特点和修改方法。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修改病句的心得体会,提高合作能力。

3. 写作实践: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七、评价方法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

3. 小组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借鉴、学习,提高整体水平。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个课时的教学进度。

3. 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病句案例、练习题、作文等教学资源,以便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2. 关注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针对性。

3. 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及修改》教案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语法的考查一般为病句的辨识与修改。

常见的语病有: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 用词不当 ;前后矛盾; 并列不当;重复多余;结构混乱。

学情分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

中考对修改病句的要求是,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语病;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

教学目标: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归纳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韩复榘(jǔ)演讲》笑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平时说话出现病句的后果,进一步引出本课的学习课题----《病句的辨析及修改》。

二、学习新课(一)出示考试说明:考试基本要求:1、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语病;2、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3、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4、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

考试形式:1、辨析病句(选择题型); 2、修改病句(动笔修改)。

(出示目标和考试的要求、形式,可以让学生整体上明确考什么,怎么考?做到心中有数。

)(二)归纳病句类型:归纳中考常见病句类型(多媒体展示)(让同学们对病句有一个整体上的感知,都有哪些造成病句的因素,才能更好的做到对症下药。

然后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病因,更直观、更直接、更有针对性,找出修改的最佳方法。

)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语序不当;4、用词不当;5、前后矛盾;6、并列不当;7、重复多余;8、结构混乱。

结合实例理解常见病句的八种类型:(一)成分残缺1、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2、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

(二) 搭配不当1、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2、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目的。

3、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三)语序不当1、我国粮食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

2、记者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四) 用词不当;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2、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炼。

(五) 前后矛盾;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2、班里的同学基本上都交了作业。

(六) 并列不当1、这个商店出售饮料、汽水和啤酒。

2、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七)重复多余1、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

(八)结构混乱1、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2、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四、梳理归纳(通过上面具体实例感知,进一步水到渠成地归纳出病句修改的方法和修改步骤。

)1、修改病句要遵守的原则:“两不”:不改变原意;不产生歧义。

2、辨别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骤:即,一读、二提、三改、四查一读:借助语感找出病句,往往别扭的地方就是有语病的。

二提:提取主干,从而辨析句子是否有错误(抓主要动词)。

三改: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部分)、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

四查: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

3、修改方法总结:增、删、调、换(1)增即在句中添加上残缺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使句子充分、完整。

例如:①中国人民正努力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②这种自由散漫、随地吐痰是不文明的。

(2)删即删去多余的部分,使句子简洁、明了。

例如:①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革命战士流了多少鲜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生命啊!②这句话的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3)调即把颠倒错乱的语序加以调整,使之合乎现代语法规范。

例如:①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二干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②这次会议对节约原材料问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4)换即对误用、搭配不当、指代不明的一些词语,进行改换。

例如:①春风一阵阵地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起发出声音。

②我们大家感到十分荣誉。

4、特别注意(巧点津)(授予学生修改方法时,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进一步教给学生更加节时、高效、准确的方法,达到提分的目的。

)(1)重复多余容易重复的词语:“目的是为了”“约……左右”“更加变本加厉”“让它任其自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从心里发自肺腑”“显得相形见绌”“一气呵成地写成”“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一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2)前后呼应注意:“有无”“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词含有两面,不能前后呼应就会出错。

例如:内容正确与否是衡量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

分析:两面对一面,前后不一致造成语病,可在作品后面加上“优劣”一词,也可以去掉“与否”。

(3)否定多用注意:“防止”“禁止”“止”“忌”“忘”“避免”等词语后是否有否定副词,要考虑是否把意思说反了。

例如 1)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2)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分析:“谁也不会否认……”这一双重否定句已表示肯定意思,后面再套进“不是……”这一否定词,最终表示否定的意思。

(三重否定表示否定。

)应去掉“不”;例句中“切忌”已有“不要”的意思,应去掉“不要”。

(4)缺少主语注意:“通过”“在”“当”等词和“使”同时出现在句中,要考虑是否缺乏主语。

例如:1)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赌博的危害。

2)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分析:没有主语,去掉“使”。

(5)数量增减注意:概数前不能加上“最多”“最高”“最低”“至少”“超过”等一类词;表示数目的降低、减少、缩小、下降时不能用倍数,应该用分数来表示。

例如:1)东风织布厂棉布产量增加了两倍,时间却缩。

2)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分析:1) 数量词用错。

缩短应该用分数,应改为“缩短了二分之一”。

2) “至少”一词后面搭配的应该是确数,而“三千万以上”是一个概数,此句是病句。

(6) 多项定语注意:多项定语与中心语有次序,另外“的”字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佛山一中的语文教师。

(注意多项定语次序排列规律:a.表领属性或时间处所;b.指称或数量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应改为:佛山一中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语文教师。

五、课堂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中练,练中巩固)见活页练习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完成板书;然后课件呈现归纳的技巧:一靠语感-----多读多写二靠积累-----多查多记三靠语法-----化繁为简四靠生活-----化难为易五靠训练-----熟能生巧七、布置作业见活页作业部分八、板书:(板书清晰明了,重点突出)病句辨原则析(两不)及修改二、现代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岁月里的空心菜罗张琴①正午,与一老妇人错身而过。

老妇人怯怯放下肩上那副担子,取下脖颈间那条已然被汗水浸透的毛巾,擦了擦脸叫住我:“女俚,买把空心菜?”她拧开土箕里的水瓶子,却并没有将水倒进干渴的嘴里。

她用手掌托着水,均匀仔细地洒在一把把整齐码好的空心菜上,砸摸了一下嘴,“看,很新鲜。

”细细的茎,嫩嫩的叶,是长在菜园里水灵蔬菜的模样。

关于故乡南山岭的记忆瞬间在我的眼前呈现。

②南山岭不是岭,它是我们村的一处莱园子。

菜地边,散落古树若干,一如保家卫国的士兵。

大人荷锄劳作,孩子穿梭嬉戏于述宫般的阡陌。

傍晚,远山如黛,我与姑婆坐在院中那棵长满绿意的葡萄架下,撕南瓜藤,摘肥胖甜嫩的花生。

那种用柴火、铁锅、茶油翻炒出来,盛在粗瓷碗里的空心菜我竟是许久没吃到了。

③母亲也种过空心莱,她做的空心莱极好吃,父亲却不买账。

母亲直到最近才明白,父亲恼的不是她本来炒得极好的空心菜,而是与空心莱有关的岁月。

④父亲六岁不到,他母亲就病逝了;爷爷常年在外唱戏,亲情寡淡。

是父亲的姑姑、我的姑婆收留了他。

他跟着守寡的站婆艰难漂泊,靠姑婆沿街卖煎饼果子和出售手工刺绣物品维持生计。

⑤生活的苦不算苦,最使姑婆和父亲屈辱的是,总有些牙尖嘴利的乡野妇人,一口一声“空心菜”“小空心菜”地叫唤他们。

唤人空心的缘由,大概是:指姑婆无子无根、无家无业,父亲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吧。

姑婆从此对空心莱敏感,也不让父亲吃。

⑥姑婆有回听戏,唱的是《封神演义》。

被挖心的比干当时并没有死,却在听到卖无心菜的老婆婆说“菜无心可活,人无心即死”后倒地身亡。

姑婆觉得这无心过莱就是空心菜。

空心菜的确是无根可活的,一截被掐断的苗裁进土里,不几天,便风姿绰约。

几千年了,它一直空着心,从田垄上走过,向着岁月的方向,昂起头。

姑婆突然觉得空心菜一样的人,也可以努力活得更好。

⑦一个男人晓得姑婆所有的好,娶她进门。

姑婆说服姑公,带着父亲回白沙老家。

姑婆说,白沙有千年的祖宗,不变的血脉,回去,才有根。

大队给父亲分了田,姑婆也有了属于她的南山岭。

她在莱园里种了许多菜,当中居然就有空心菜。

之后,父亲在宗族祠堂里拜堂成亲,给孩子上谱…一个家慢慢枝繁叶茂起来。

⑧20世纪80年代,父母住在厂里职工宿舍,母亲在厂子仓库后头辟了一方莱园。

繁殖快的空心莱顺理成章成了母亲菜园的主角。

父亲本是反对的,但也无法辩驳,空心菜一吃就是好几个夏天。

暑假的一早一晚,我和弟弟们跟着母亲去莱园掐空心莱。

父母上班后,我一个人拎着小桶子,举着小脸盆,在水龙头下,一遍遍将空心菜清洗干净。

洁着水的空心菜躺在白色搪瓷盆里,那模样儿好看极了。

那个时候,父亲是平静欢喜的。

他时常对着母亲一脸温润地笑,总忍不住腾出一只手来,摸摸我们的小脑袋瓜子。

⑨一场车祸将父亲对空心菜的隐忍暴露无遗。

也是夏天,在县上买了房的父亲心情.好,摩托车开得快了些,出了车祸。

好在父亲戴了头盔,命大。

医生准许父亲不再吃流食的那天,母亲特意熬了半只猪脚。

母亲说,那一天,父亲的吃相将她吓坏了,转眼间一锅子猪脚见了底。

一连几天,父亲拒绝母亲带来的空心菜,只将所有大荤狼吞虎咽剿灭一空。

母亲惴懦不安,其实她忽略了重要的一点,父亲好久没吃过这么隆重、纯粹的牵了。

病中的父亲,理直气壮地狠狠解了一次馋。

⑩海角天涯,心安即吾乡。

这林曾被人唤作“小空心菜”的男人,大难不死,还置下了属于自己的家业。

家业,是父亲的南山岭。

⑪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贴近属于自己的天地,我心有戚成,恨不得把老妇人这两土箕菜全部买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