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学习专用

合集下载

初三语文总复习教案5篇

初三语文总复习教案5篇

初三语文总复习教案5篇初三语文总复习教案1《湖心亭看雪》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2.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3.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

2.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法与学法:教法:1.情景教学法: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

2.讨论法与点拨法: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学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文章写景时使用白描手法的特点和表现出来的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以及淡淡的哀愁。

2.资料助读法: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及明朝灭亡、清朝建立的那段历史,以更好地把握主题。

3.讨论、品读法:通过课堂讨论,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感受文章的美点。

教学准备:教师:查阅网络资源,并将其整合在本节课的展示课件之中。

学生:1.搜集学过的或自己知道的关于描写雪景的诗文句子。

2.对照注释并查阅工具书,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课时安排:1课时探究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策略设计意图教师随笔一、导入课文,激趣引思。

(约3分钟)导入:杭州西湖自古以来以美景名扬天下,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并纷纷留下颂扬的诗文。

同学们能不能找出几句描写西湖的诗句呢?(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明人汪珂玉曾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同学们平日所见多为“晴湖”“雨湖”,今天,让我们跟随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一看雪后的西湖。

学生已经学过、读过不少与西湖有关的诗文作品,通过回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同时引起学生对“雪湖”的兴趣。

初三语文复习课授课教案五篇

初三语文复习课授课教案五篇

初三语文复习课授课教案五篇教师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1《枣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过程与方法: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1.演读法 2.讨论法 3,延伸拓展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分角色演读课文,整体感知。

把握剧情;引读提高,把握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层探究,合作研讨。

领悟作品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延伸拓展,联系现实,关注身边孤独的人群。

一、导语设计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

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

漫山遍野无人应。

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

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也是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这枣儿啊。

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1.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

其余同学点评。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2.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

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教案七篇

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教案七篇

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教案七篇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教案七篇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教案如何写?为了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剧本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2、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描写表现人物。

3、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4、体会课文的画面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剧本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2、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描写表现人物。

三、课前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音乐之声》视频、音频2、(学生)自学课文字词反复朗读课文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音乐之声》中的插曲《铃儿响叮当》。

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主人玛丽亚热爱歌唱,并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她对祖国的热爱,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玛丽亚的音乐世界,体会她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及伟大的爱国情怀。

(二)简介影片根据音乐剧改编而成的电影《音乐之声》取材于1938年法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玛丽亚,在德国并吞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影片以善良美丽的玛丽娅,奥地利美丽迷人的秀丽风光,及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打动了全世界观众的心,本片获得了1965年第3__届奥斯卡影片奖。

(三)、了解剧情思考:课文可分为几个场景?每个场景写什么?明确:全文共有两个场景:第一场景:(开头至“急速地跑下山来”)在萨尔茨堡的野外,玛丽亚忘情于山上的风光,纵情歌唱。

第二场景:(“古老的修道院”至结尾)在修道院内,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

(四)、剧情表演第一个场景表演:由一个女学生表演主角“玛丽亚在萨尔茨堡的野外,玛丽亚忘情于山上的风光,纵情歌唱”的情景。

(歌词可以读)(播放背景音乐《音乐之声》主题曲)第二个场景表演:由八名女同学分别表演玛丽亚、修道院院长、贝尔塔、玛格丽塔、贝尔尼斯、卡塔林、阿格塔、索菲亚在修道院内的情形。

(语文教案)初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语文教案)初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初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你知道怎么写初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吗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一起看看初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欢送查阅!初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解题、背景、、表2.指导阅读、分段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4.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教材分析重点难点:阅读、分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

“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

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

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

为后人所钦仰。

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分,使学生产生_。

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3.一人简介诸葛亮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下,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第一局部(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第二局部(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第三局部(8-9)分清责任,说明决心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1.学生结合解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秋:关键时刻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盖:原来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3.思考问题:(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2)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初三语文考前复习教案大全

初三语文考前复习教案大全

初三语文考前复习教案大全一、教案目标1.巩固基础知识点,强化重点、难点、易错点。

2.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应试技巧。

二、教学内容1.基础知识2.阅读理解3.写作技巧4.应试策略三、教学步骤1.基础知识复习(1)词语辨析复习重点:形近词、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复习方法:通过练习题、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熟悉各类词语的用法。

复习案例:“即使”和“尽管”的区别“突然”和“忽然”的用法“附近”和“周围”的异同(2)成语运用复习重点:成语的正确运用。

复习方法:通过练习题、成语接龙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成语的用法。

复习案例:“画蛇添足”的正确运用“滥竽充数”的含义及用法“半途而废”的警示意义(3)语法知识复习重点:句子成分、时态、语态等。

复习方法:通过讲解、练习题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

复习案例:句子成分划分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被动语态的构成及用法2.阅读理解复习(1)现代文阅读复习重点:概括段落大意、理解文章主旨、分析作者观点等。

复习方法:通过阅读练习题、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复习案例:阅读一篇记叙文,概括文章主题阅读一篇议论文,分析作者观点阅读一篇说明文,了解文章说明的事物(2)古诗文阅读复习重点:理解诗意、分析修辞手法、把握文章结构等。

复习方法:通过讲解、练习题等方式,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

复习案例:阅读一首唐诗,理解诗歌意境阅读一篇文言文,分析文章结构阅读一首宋词,把握词人情感3.写作技巧复习(1)记叙文写作复习重点:人物描写、景物描写、故事情节等。

复习方法:通过讲解、写作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

复习案例:以“我的老师”为题,进行人物描写以“校园美景”为题,进行景物描写以“难忘的一天”为题,进行故事情节构思(2)议论文写作复习重点: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等。

复习方法:通过讲解、写作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复习案例:以“网络利弊”为题,进行论证以“学习方法”为题,提出自己的观点4.应试策略复习(1)解题技巧复习重点:快速阅读、关键词定位、排除法等。

语文复习教案中考七篇

语文复习教案中考七篇

语文复习教案中考七篇语文复习教案中考七篇语文复习教案中考如何写?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作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语文复习教案中考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语文复习教案中考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a、识记重点字词。

b、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c、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方法目标a、抓取警辟、关键的语句,探究居里夫人的人格和心理。

b、学习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由居里夫人轶事说引: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

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竟然在她的一个小孩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是要让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1867-1934) 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学生质疑,教师补充,生成学习目标1、试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2、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3、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4、文中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那梦想家呢5、“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为什么这么说6、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解决上述问题。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总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总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总复习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初中语文中考重点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科的综合能力。

复习内容涵盖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语言知识等方面,通过系统的复习和训练,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

2. 提高现代文阅读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提升作文写作水平,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手法。

4. 加强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古诗文阅读:a. 重点诗词的背诵和理解。

b. 古诗文阅读技巧的讲解和训练。

c. 分析古诗文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2. 现代文阅读:a. 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

b.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c. 训练推理判断和信息整合能力。

3. 作文:a. 常见作文类型的写作技巧和思路引导。

b. 作文修改和润色方法。

c. 提升作文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4. 语言知识:a. 词语辨析和成语运用。

b. 语法知识的复习和运用。

c.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通过讲解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定期进行模拟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练习成绩: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 模拟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模拟测试,分析学生的进步和问题所在。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古诗文阅读复习第二周:现代文阅读复习第三周:作文写作技巧复习第四周:语言知识复习六、教案内容第六周:古诗文阅读复习教学目标回顾并加深对古诗文的记忆。

提升学生对古诗文中情感和哲理的理解。

增强学生对古诗文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课教案5篇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课教案5篇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课教案5篇在基础教育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它不仅具有工具性,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

下面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课教案1[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两教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

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的代表人物。

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

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

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靥逑至苏庑氐恪?nbsp;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分步品味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

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内容预览:2019年中考专题复习诗文名句积累与理解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常见题型,掌握应对方法。

2、转换复习角度,学会归纳整理,以此来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教学重点:拓宽思路,掌握方法。

教学安排:5课时教学过程:导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复习旧知识,思考新方法,获得更多的收获。

一、明确今天的复习的内容是古诗文名句的默写。

既然是为中考而复习,请先了解相关要求。

相关链接一:《课程标准》对古诗词的阅读要求是:诵读古代诗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

对古诗词阅读的评价建议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的大意。

相关链接二:中考语文对古诗词的考查:1、积累默写。

2、古诗词赏析。

体现于“积累与运用”板块。

(三名:名篇、名段、名句)三、根据题型,把握考点:了解中考古诗文默写的常见题型及示例。

(1)对接型默写:要求直接按课文原句填写上句或下句。

示例:默写: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理解型默写:采用提示篇名、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要求选填出合适的句子。

示例:古诗文默写:《桃花源记》中能充分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景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运用型默写:设计某种情景,根据情景内容选填恰当的古诗文句子。

示例:古诗文默写: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

(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写)(4)开放型默写: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默写,答案多样化。

示例:《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诗人文天祥高尚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从而感召后代许多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根据题型,把握应对方法。

①熟练背诵古诗文;背诵现代文中的名句,名段。

②书写时要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无错漏字。

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④注意课内外的联系,能做拓展型默写。

五、以下分册复习第2课时复习范围:第一、二册:复习课文:七年级上1.《次北固山下》(王湾)P21页2.《赤壁》(杜牧)P23页3.《浣溪沙》(苏轼) P24页4.《十五夜望月》(王建)P109页5.《水调歌头》(苏轼)P111页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P139页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P141页8.《秋词》(刘禹锡)P142页9.《迢迢牵牛星》P206页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P208页七年级下1.《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P28页2.《登岳阳楼》(杜甫)P30页3.《古诗三首》:《蝉》(虞世南)P137页《孤雁》(杜甫)P138页《鹧鸪》(郑谷)P139页4.《咏荷诗歌五首》:《采莲曲》(王昌龄)P213页《莲叶》(郑谷)P213页《赠荷花》(李商隐)P214页《白莲》(陆龟蒙)P214页《莲》(苏轼)P215页5.陆游《卜算子·咏梅》P232页6.《木兰诗》P234页7.《观刈麦》(白居易) P238页8.《破阵子》(辛弃疾)P241页9.《使至塞上》(王维) P260页10.《黄鹤楼》(崔颢) P260页11.《归园田居》(陶渊明)P260页复习过程:各课文逐一过一遍。

复习训练:课堂测试(一、二册)1、,寒光照铁衣。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沉醉不知归路。

4、,背灼炎天光。

5、,禅房花木深。

6、,白云千载空悠悠。

7、子曰:“ ,可以为师矣。

”8、,风正一帆悬。

9、夜来南风起,。

10、,自将磨洗认前朝。

11、白头搔更短,。

12、“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13、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生命的意义》)1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春》)15、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16、《黄鹤楼》一诗中表达诗人浓浓的乡愁的句子是1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的对偶句是18、我国古代诗词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

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刘禹锡的《秋词》里,秋高气爽,鹤冲云霄的景象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

而在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19、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20、王维《使至塞上》描绘出一幅塞外夕照图的诗句是2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自己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22、李白诗“两岸猿声啼不住”,在《三狭》一文中是这样具体描述的:“常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3、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 ,。

”(《论语》)24、在写作文时,我们有时无从下笔,经过冥思苦想,突然间文思泉涌,真可谓:“ ,。

”(《游山西村》)25、龚白珍表示自己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句是26、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孔子回答说:“ ,,是以谓之‘文’也。

”27、《饮酒》诗中反映“晋陶渊明独爱菊”的诗句是,。

28、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29、《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达诗人追求清静隐逸思想的诗句:30、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与“春风”有关的完整的诗句:31、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与“鸟”有关的完整的语句:32、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与“沙漠”有关的完整的语加入中考学习小组更多超值免费精华资料等着你!课后作业(一、二册)1、子曰:“ ,不亦说乎?,不亦乐乎?”2、,关山度若飞。

3、,,人比黄花瘦。

4、烽火连三月。

5、,思而不学则殆。

6、,有暗香盈袖。

7、晴川历历汉阳树,。

8、,铁马冰河入梦来。

9、,小桥流水人家。

10、,随风直到夜郎西。

11、过尽千帆皆不是,。

12、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成功的花》)13、油蛉在这里低唱,。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4、春天像刚落地娃娃,,。

(《春》)15、春冬之时,则,。

(郦道元《三峡》)16、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复杂心理的诗句:,。

”17、《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18、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论语》中,孔子还有类似的表述,这两句是,19、“月亮”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曾经勾起许多诗人,词人的创作情思,写出许多名篇佳作,请你写出古代诗词中含有“月”字的上、下句,20、当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后,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日”的“ ,”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况将一去不复返了。

21、《〈论语〉六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22、《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并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23、《〈论语〉六则》中论述学习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24、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的句子是25、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 ,”两句诗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

26、《狼》一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旨的句子是27、《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28、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 ,”。

(填写常建《题破寺后禅院》的诗句)29、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劳动”有关的完整的诗句:第3课时复习范围:第三、四册:复习课文:八年级上1.《春望》(杜甫)P58页2.《泊秦淮》(杜牧)P60页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P62页4.《过零丁洋》(文天祥)P64页5.《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P114页6.《己亥杂诗》(龚自珍P116页7.《望岳》(杜甫)P145页8.《钱塘湖春行》(白居易)P148页9.《登飞来峰》(王安石)P150页10.《雁门太守行》(李贺)P229页11.《别云间》(夏完淳)P231页八年级下1.《古代咏鸟诗三首》:《闻雁》(韦应物)P30页《池鹤》(白居易)P30页;《迎燕》(葛天民)P31页2.《宣州谢眺楼饯别书叔云》(李白)P62页3.《渔家傲》(范仲淹)P64页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P67页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P206页6.《无题》(李商隐)P208页7.《古诗四首》:《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P218页《题红叶》(宣宗宫人)P219页《山中》(王勃)P219页《城东早春》(杨巨源)P219页8.《夜雨寄北》(李商隐)P249页9.《论诗》(赵翼)P251页复习过程:各课文逐一过一遍。

复习训练:课堂测试(三、四册)1、晴空一鹤排云上,。

2、欲为圣明除弊事,。

3、,死者长已矣!4、,天山共色。

5、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

6、,各领风骚数百年。

7、何当共剪西窗烛,。

8、晨兴理荒秽,。

9、,。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0、,清风半夜鸣蝉。

11、,谁言天地宽?12、,花木成畦手自裁。

13、床头屋漏无干处,。

14、。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5、王安石在《书湖阴先生壁》中巧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1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17、曹操《龟虽寿》一诗中,用比喻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18、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19、请你写出两句描写乡村生活(或乡村景色)的古诗词句20、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可精读、细读,也可如陶渊明那样“”观其大略。

21、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有关语句来比喻人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品质,这两句是22、《陋室铭》中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诗句是,。

2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荡之意的两句是,。

24、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诗句是25、写出一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名句(古今中外,课内课外皆可)26、《五柳先生传》中表现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人格的两句赞语是27、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28、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人诗人,请任意写出两句能体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句29、“无人问津”这一成语出自《桃花源记》,文中原句是30、《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课后作业(三、四册)1、,弓如霹雳弦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