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经典儿童故事三篇

合集下载

幼儿传统经典故事10篇

幼儿传统经典故事10篇

幼儿传统经典故事10篇1.幼儿传统经典故事篇一孟母断机孟子小时候厌倦学习,有一天不愿读书,就逃回了家。

孟母正好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

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

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能成才呢?”若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话就扔给母亲:“这是你自己的事。

”但孟子的根基毕竟不同一般,他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随便旷课,后来继孔子而成为“亚圣”。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应顺承。

”对父母长辈的责备,理应乐于听受。

对父母的批评,也要视为一种教诲。

2.幼儿传统经典故事篇二伤仲永古代有一个叫方仲永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在诗歌方面的才华,被人们赞誉为神童。

那些有钱人家经常邀请方仲永到自己家来,一方面是为了目睹一下这位神童的才华,另一方面也是显示一下自己爱惜人才。

当然,每当方仲永走的时候,那些有钱人家都会给一些钱以表心意。

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十分爱钱的人,他把方仲永当成了一棵摇钱树。

当没有人邀请的时候,他就领着方仲永主动登门拜访,以求得人家给点小钱。

由于整天跟着父亲东家进西家出,方仲永的学业荒废了,他在诗歌方面的才华,由于没有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式加以培养,也渐渐地枯萎了。

方仲永长大后,人们从他身上再也看不见一点儿当初神童的影子。

智慧小语:才华不等于成功。

驾驭烈马不可以轻易丢掉手中的鞭子;操持一把良弓,也要反复在正弓之器上加以调整。

木料有了绳墨的校正则可变直,人能接受劝谏更加有智慧。

君子不可以不学!3.幼儿传统经典故事篇三相煎何急以前在三国时期,曹丕得了王位后,因妒忌弟弟曹植的才华,就故意刁难他:让他七步成诗,题目是“兄弟”,但不能出现“兄弟”二字,作不出来就要砍头。

中国童话故事(精选30篇)

中国童话故事(精选30篇)

中国童话故事(精选30篇)【中国童话故事(精选30篇)】中国童话故事传承了千百年来的人文精神和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伙伴。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份精选的中国童话故事,希望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启迪。

一、拜月亮的小兔子从古代童谣中走来的拜月亮的小兔子,教会了孩子们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兔子翘起两只大大的耳朵,竖起毛茸茸的兔尾,一跳一跃,向月亮拜年。

二、美猴王《西游记》中的角色孙悟空嬉笑怒骂的形象深入人心。

美猴王取材于中国神话,以技艺高强,机智幽默的形象,陪伴了一代代的孩子们成长。

三、天宫之宝《天宫之宝》是一则经典的中国童话故事,故事讲述了四位著名的神仙在天地间留下的宝物故事。

这些宝物遗失在人间,孩子们在寻找宝物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童话中的奇妙乐园童话中的奇妙乐园是一座充满了神奇和惊喜的地方。

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与小动物交朋友,飞上天空,和精灵们一起冒险。

这个乐园不仅让孩子们享受快乐,同时也传递了友善和勇敢的价值观。

五、小红帽小红帽是来自欧洲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通过可爱的小女孩与大灰狼之间的斗智斗勇,提醒孩子们要小心陌生人。

这个故事成为了保护孩子们安全的重要教材。

六、葫芦娃《葫芦娃》是中国的一部动画片,也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

七个聪明勇敢的葫芦娃通过化袍成龙、隐身术和变大变小的本领,与妖怪战斗,保护了村民的安全。

七、白雪公主《白雪公主》是格林童话中的一部经典作品,也是迪士尼动画的代表之一。

这个故事告诉了孩子们美丽善良的品质和对正义的追求,引导他们学会善待他人。

八、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的一则经典童话故事。

小蝌蚪非常胆小,但是他勇敢地踏上了寻找妈妈的旅程。

在这个过程中,小蝌蚪学会了坚持和勇敢,最终找到了妈妈。

九、小灰灰小灰灰是一只机智聪明的小猴子,他的聪明助他解决了许多难题,教会了孩子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

十、一本小小的童话书一本小小的童话书让孩子们看到了童话的魔力。

儿童国学经典故事简短【五篇】

儿童国学经典故事简短【五篇】

【导语】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使孩⼦们对传统⽂化产⽣兴趣,开发潜质,完善品格,增强记忆⼒,树⽴⾃信,博爱,积极的⽣活和理想,懂得为⼈处世的道理。

让孩⼦们在聆听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下⾯是⽆忧考分享的⼉童国学经典故事简短【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1.⼉童国学经典故事简短 《纪昌学射》 ⽢蝇是古代出名的神箭⼿。

只要他⼀拉⼸,射兽兽倒,射鸟鸟落。

飞卫是⽢蝇的学⽣,由于勤学苦练,他的箭术超过了⽼师。

有个⼈名叫纪昌,慕名来拜飞卫为师。

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

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谈得上学射箭。

”纪昌回到家⾥,就仰⾯躺在他妻⼦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盯住⼀上⼀下快速移动的机件。

两年以后,即便拿着针朝他的眼睛刺去,他也能⼀眨不眨了。

纪昌⾼兴地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成绩。

飞卫说:“光有这点本领还不⾏,还要练出⼀副好眼⼒。

极⼩的东西你能看得很⼤,模糊的东西你能看得⼀清⼆楚。

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学习射箭。

”纪昌回到家⾥,就捉了⼀只虱⼦,⽤极细的⽜尾巴⽑拴住,挂在窗⼝。

他天天朝着窗⼝⽬不转睛地盯着它瞧。

⼗多天过去了,那只因⼲瘪⽽显得更加细⼩的虱⼦,在纪昌的眼睛⾥却慢慢地⼤了起来;练了三年以后,这只虱⼦在他眼睛⾥竟有车轮那么⼤。

他再看看稍⼤⼀点的东西,简直都象⼀座座⼩⼭似的,⼜⼤⼜清楚。

纪昌就拉⼸搭箭,朝着虱⼦射去,竟然射中了,⽽细如发丝的⽜尾巴⽑却没有碰断。

纪昌⾼兴极了,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新的成绩。

飞卫连连点头,笑着说:“功夫不负苦⼼⼈,你学成功啦!” 智慧⼩语: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艺,都必须有顽强的毅⼒,由浅⼊深,循序渐进,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然后才会得到真正的提⾼。

不费⼒⽓的“窍门”、“捷径”是没有的。

2.⼉童国学经典故事简短 《闵损芦⾐》 周朝的鲁国,有个姓闵名损,字⼦骞的⼈。

在他很⼩的时候,母亲就不幸过世了。

⽗亲娶了后妻,后妻⼜连续⽣了两个弟弟。

⼈都有私⼼,因为不是⾃⼰亲⽣的,所以后母对待孩⼦就有很⼤的差别。

后母平时对⼦骞很不好。

中国儿童历史故事大全篇_中国经典历史

中国儿童历史故事大全篇_中国经典历史

中国儿童历史故事大全篇_中国经典历史中国儿童历史故事大全篇中国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蕴含着无数经典的故事。

下面为大家带来一篇精选的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希望能够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些乐趣和启发。

一、伏羲和女娲远古时期,天地混沌一团,伏羲和女娲兄妹俩在一片荒野之中。

他们决定为人类创造生活的一切。

于是,伏羲开始研究万物,画出了八卦的八个卦象,用来表示天地的变化和道德准则。

而女娲教人们种植谷物、养蚕、用火等等,让人类生活得更加幸福和美好。

二、大禹治水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大禹的伟大君主。

当时洪水泛滥,人们生活在水患中无法安居乐业。

大禹毅然决定治理洪水,他带领人民修建堤坝、开挖河道,不辞辛劳地奔走于各地,最终成功地化解了洪水威胁。

大禹治水的事迹成为了后人崇敬的典范,也开创了中国古代治水工程的先河。

三、愚公移山传说中有一个愚公,他住在太行山下。

他和儿子决心把挡在家门口的两座大山移走,以便改善生活条件。

尽管别人嘲笑他愚蠢,但愚公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最终,上天被愚公的坚持所感动,派来了神仙帮助他们移走了两座大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毅力和坚持,就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四、伯牙绝弦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

伯牙是一个擅长琴艺的音乐家,他的琴艺非常高超而又独特。

唐朝的宰相钟子期也是一个懂音乐的人,他非常想听伯牙的琴音。

一天,钟子期去拜访伯牙,却得知伯牙已经去世。

伯牙临终前曾留下遗训,要求琴师只要会弹出《高山流水》,他愿意弹奏。

钟子期深感遗憾,他便摧毁了自己收藏的名琴,再也不弹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朋友之间要有真挚的感情,不容易被名利所迷惑。

五、屈原投江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他辅助楚怀王,努力为国家谋福利。

然而,楚怀王受奸臣的挑唆,不相信屈原,屈原遭到了贬斥。

屈原深感失望和绝望,最终选择了投江自尽。

屈原去世后,人们纷纷赶来救援,无奈只能在江河中划船找寻屈原,并丢下粽子以免屈原的身体被鱼儿咬食。

这一天正是端午节,人们至今还保持着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故事(精选3篇)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故事(精选3篇)

dversity gives people precious opportunities for tempering.(页眉可删)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故事(精选3篇)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故事1托塔李天王李靖在陈塘关做总兵时,他的夫人已经怀孕三年有余,迟迟不见胎儿降生。

夫妇二人忧心不已。

一天晚上,夫人梦见太乙真人对她说:“夫人这一胎乃是灵珠子转世,日后就让他做我的徒弟吧!”不久却生出一个肉球。

真怪!李靖惊慌之下劈开肉球,居然跳出一个惹人喜爱的男娃娃:粉嫩的小脸,右手套着一个金镯子,肚子上还围着一块红菱肚兜。

这个娃娃就是哪吒。

(他的金镯子就是乾坤圈,肚兜就是混天绫,都是神仙的厉害法器)哪吒七岁那年,夏天异常炎热。

一天,哪吒来到河边洗澡。

水中混天绫映得河流红彤彤的,小哪吒将它摆一摆就掀起大浪,摇一摇河流晃动,顿时玩性大起。

谁知这九湾河乃东海的出口,此时海底龙宫地动山摇,虾兵蟹将一个个摔得鼻青脸肿。

东海龙王派夜叉到水面查看,见是一个小娃娃捣乱,边骂边举起斧头向着哪吒砍去。

哪吒还手时,乾坤圈打中了夜叉的脑袋,夜叉死掉了。

哪吒见到这个丑八怪妖怪被自己打死了,决定洗洗混天绫打道回府。

龙宫又晃动了起来,加上龙王得知夜叉被杀,怒火中烧。

三太子见决定带兵前去把哪吒捉来。

三太子见到哪吒举剑就刺,哪吒躲闪数次还是没能摆脱纠缠。

哪吒急了就用混天绫把三太子紧紧裹住,又拿乾坤圈一打,三太子也呜呼哀哉了,虾兵蟹将见状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哪吒看了看变成小龙的三太子,心想:我把这小龙的龙筋抽出来,做条腰带送给爸爸吧。

于是,他把龙筋抽出来,带回家去了。

龙王痛失爱子,一怒之下,上门寻仇。

李靖得知原委,心中疑惑,想把哪吒找来询问一番,在后院见到了正在搓绳子的哪吒。

哪吒抬头看到爸爸,举起手开心地说:“爸爸,我今天抽了一条小龙的筋,正给你做腰带呢。

”李靖这才知道哪吒真的闯了大祸,只好将他带到龙王面前。

龙王看见儿子的龙筋,伤心欲绝,“你杀了我的儿子,我不会善罢甘休的。

儿童经典民间故事大全最新10篇

儿童经典民间故事大全最新10篇

⼉童经典民间故事⼤全最新10篇⽗母给孩⼦选择最具有民族性的民间故事,让孩⼦通过故事了解⾃⼰的祖国、⾃⼰的家乡,接受中国传统教育。

下⾯就是⼩编给⼤家带来的⼉童经典民间故事⼤全最新10篇,希望能帮助到⼤家!⼉童经典民间故事1森林的深处,有⼀户⼈家,家⾥住着姐姐丁⾹和妹妹百合,还有她们年迈的祖母。

丁⾹天⽣活泼好动,她每天都要到林⼦⾥采些蔬菜⽔果作为⾷物,还会采⼀篮鲜花种到花园⾥,当然也少不了紫⾊的丁⾹花和粉红的百合花。

百合可不像姐姐那样,她的性格⼗分⽂静,不喜欢吵闹。

但她每天都会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打扫得⼲⼲净净,也不会忘记给花园⾥的花⼉们松松⼟,浇浇⽔。

祖母呢,能烧得⼀⼿好菜,会定期更换花瓶⾥的花。

⼀家⼈的⽣活虽不富裕,但其乐融融。

⼀天,姐妹俩正在客厅⾥吃⽔果,突然听到⼀阵哭喊声:“救命啊,放开我!”丁⾹拉开窗帘⼀看,发现⼀个蝴蝶般⼤⼩的⼥孩正被⼀⼤群鸟包围着,⽆法脱⾝。

鸟⼉们⼀会⼉把她抛向空中,⼀会⼉啄她的肩膀,⼀会⼉⼜把她的头发扯得乱蓬蓬的。

丁⾹为这个⼥孩感到愤愤不平,推开门就跑向那个地⽅,百合拿着棍⼦紧跟其后。

两⼈齐⼼把这群鸟⼉打得四处乱窜,飞回天空。

百合⼩⼼翼翼地捧起吓昏了的⼥孩,把她放在床上,盖上⼀条⼩⽑毯,给她暖⾝⼦。

经过悉⼼照顾,⼩⼥孩终于醒过来了。

祖母见了,急忙把刚出炉的⾯包端出来,放在她⾯前。

⼩⼥孩见了,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祖母关⼼地问:“你叫什么?怎么会落⼊那群鸟的⼿中呢?”⼩⼥孩⼀听,伤⼼地哭起来:“我本是⼀名花仙⼦,住在⼀朵牡丹花⾥,可这朵牡丹被那群鸟啄坏了。

我找不到藏⾝之地,就被它们捉去了。

”百合对花仙⼦说:“你就住在我们家吧,我们照顾你。

家⾥别的没有,就是花多。

”花仙⼦点点头,露出灿烂的笑容。

从此,花仙⼦和她们幸福地⽣活在⼀起。

可有⼀天,花仙⼦竟失踪了,把⼤家急得团团转。

丁⾹在桌⼦上找到张字条,只见上⾯写着:祖母、姐姐,我得离开你们了,我不属于这个世界,我还是得回去。

没什么好报答你们的,送你们⼀本⽇历。

儿童经典民间故事大全10篇

儿童经典民间故事大全10篇

⼉童经典民间故事⼤全10篇有趣的民间⼩故事,可以提⾼⼩朋友对于民间故事的阅读兴趣,还能提⾼他们的组织⾔语的能⼒。

下⾯给⼤家介绍关于⼉童经典民间故事⼤全10篇,供⼤家参考。

⼉童经典民间故事1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唐僧师徒继续赶路。

⼀路上平安⽆事,不知不觉⼀年过去了。

⼀天,他们感到天⽓异常炎热,觉得奇怪,向⼀户⼈家打听才知道,这⾥叫⽕焰⼭。

当年悟空⼤闹天宫被⼆郎神捉放在太上⽼君的⼋卦炉⾥,开炉时悟空踢倒丹炉,落下⼏块⽕砖变成了⽕焰⼭。

⼭上⼋百⾥⽕焰,⽆⼈能过去。

西南⽅⼀千⾥处有个翠云⼭芭蕉洞,洞主铁扇公主有把芭蕉扇,扇⼀下⽕就灭了,扇两下则刮风,扇三下即下⾬,这⾥的⽼百姓每隔⼗年拜求她⼀次,请她施法降⾬才能种些粮⾷糊⼝。

悟空于是驾着云来到翠云⼭,听⼀个樵夫说,这⾥的⼈把铁扇公主叫罗刹⼥,她是⽜魔王的妻⼦。

悟空⼀听,⼼想:坏了,当年我收服她的⼉⼦红孩⼉,现在她肯借扇⼦给我吗?可⼜没办法,只好硬着头⽪去借。

罗刹⼥听说孙悟空来了,⽴即拿着青锋宝剑⾛出洞门叫道:“孙悟空在哪⾥?”悟空连忙上前⾏礼说:“嫂嫂,我是⽜魔王当年在花果⼭结拜的兄弟。

”罗刹⼥⼀听这话更⽣⽓,指着悟空就骂,怪他当年不该收服红孩⼉。

悟空为了借到宝扇,就让罗刹⼥在头上连砍了⼗⼏下也不还⼿。

罗刹⼥见⼀点也伤不到他,吓得扭头就⾛。

悟空见罗刹⼥不肯借宝扇,从⽿朵中掏出⾦箍棒,拦住她的去路。

罗刹⼥知道不是他的对⼿,就取出芭蕉扇⼀扇,⽴刻把悟空吹得⼀个跟头接⼀个跟头地翻了⼀夜。

直到天亮,悟空总算抱住⼀块峰⽯,落到⼩须弥⼭上。

悟空想起灵吉菩萨就住在这⾥,决定去向他请教。

灵吉菩萨把当年如来佛祖送给他的定风丹转送给悟空。

悟空把定风丹放在怀⾥,驾着云回到翠云⼭,⼜来找罗刹⼥借扇⼦。

罗刹⼥还是不肯借,⼜拿出扇⼦朝悟空⽤⼒扇去,悟空竟然丝毫未动。

罗刹⼥⼜连扇了两下,见悟空仍然不动,不由得有点⼼慌,连忙收起宝贝逃回洞⾥,关上洞门再不肯出来。

悟空没有办法,就把定风丹含在⼝中,摇⾝变成⼀只⼩⾍,从⽯缝钻到洞⾥,刚好听见罗刹⼥在喊:“渴死了,快端点茶来。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三篇】分享 一年级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三篇】分享 一年级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三篇】分享一年级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启迪: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篇二】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

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

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

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

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

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

”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

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

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

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

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

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启迪: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

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篇三】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

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不过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经典儿童故事三篇
中华传统经典儿童故事篇一:愚公移山
【典故】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

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

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

你们说好吗!”
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呢?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
讨论下来大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

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

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

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

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
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


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

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出处】《列子·汤问第五》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

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释读】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中华传统经典儿童故事篇二:掩耳盗铃
【典故】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
偷捉住了。

【出处】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释读】“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中华传统经典儿童故事篇三:井底之蛙
【典故】《庄子秋水篇》讲了一个浅井的虾蟆和东海之鳖的故事。

一日,一只浅井的青蛙见到一只东海大鳖,便兴致勃勃地对它说:“我可快乐啦!出来就在井栏边跳来跳去,进去就在井壁砖缝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两腋和腮;游到浅处,泥汤就没了我的脚。

我独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没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来看看?”
东海之鳖来到井边,左脚还没进去,石膝已经被卡住了。

东海之鳖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对这只浅井青蛙讲述了大海的样子:“用千里之遥这样的字眼儿,不足以说明大海的广阔;用千仞之高这样的词,不足以量尽它的深度。

大禹时十年九涝,海水没显出增加了多少;商汤时八年七早,海水也并不见减少多少……”浅井的青蛙听得目瞪口呆,惊恐万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尝想到还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释读】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