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对矿床开采的要求
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生产技术标准规程

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生产技术标准规程第一章总则1.0.1 矿山生产规模应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地质资源,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比较确定,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1.0.2 矿床开采应用先进工艺和设备,并加速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利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1.0.3 矿体产状按其倾角和厚度分别为:1、按矿体倾角划分:缓倾斜矿体小于30°倾斜矿体30°~55°急倾斜矿体大于55°2、按矿体厚度划分:极薄矿体小于0.8米薄矿体 0.8~5米中厚矿体 5~15米厚矿体 15~20米极厚矿体大于50米1.0.4 矿石和围岩的稳固性按允许暴露面积划分为:极不稳固顶板不允许暴露,不得无支护作业;不稳固顶板允许暴露在10米2之内,长时间暴露则需支护;不够稳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在200米2之内;中等稳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在200~600米2之间;稳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在600~1000米2之间;极稳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在1000米2以上。
第二章建筑物保护和开采移动范围2.0.1 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按其重要性、用途和引起变形的后果分为三个等级,见表24—1。
表24—1地表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等级保护等级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Ⅰ国务院命令保护的文物和纪念性建筑物;一级火车站,发电厂主厂房,在同一跨度内有两台重型桥式吊车并三班生产的大型厂房、水泥厂回转窑、选矿厂和冶炼厂主厂房等特别重要和特别敏感的、采动后可能导致发生重大生产、伤亡事故的建筑物、构筑物;铸铁瓦斯管道干线,竖(斜)井、主平硐,提升机房,主扇风机房,空气压缩机房。
Ⅱ 22万伏以上超高压输电铁塔,矿区总变电所,立交桥,高频通讯干线电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工业厂房,设有桥式吊车的工业厂房,铁路矿仓、总机修厂等较重要的大型工业建筑物;办公楼、医院、剧院、学校、百货大楼、二级火车站,三层以上住宅楼;输水管干线和铸铁瓦斯管道干线;架空索道,电视台及其转播塔等。
2024固体矿产资源勘查与实物量估算

专业科目《矿业权评估实务与案例》之二固体矿产资源勘查与实物量估算(2024)第一章概述一、考试目的考查考生对矿产勘查阶段划分、勘查研究内容及其各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固体矿产相关概念、矿产勘查与资源储量估算依据、绿色勘查要求、矿产勘查工作程序的熟悉情况。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掌握的内容1.矿产勘查阶段的划分。
2.勘查研究内容。
3.各勘查阶段工作程度要求。
4.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
5.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体系构成。
(二)熟悉的内容1.固体矿产相关概念。
2.矿产勘查与资源储量估算依据。
3.绿色勘查要求。
4.勘查的工作程序。
第二章成矿地质条件一、考试目的考查考生对岩浆岩、构造、地层、变质作用、岩性条件和找矿标志等成矿地质条件的熟悉情况,对岩相—古地理、风化和地貌、地球化学等成矿地质条件的了解情况,以及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熟悉的内容1.各类岩浆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2.各类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3.地层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4.变质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5.岩性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6.主要找矿标志。
(二)了解的内容1.岩相—古地理条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2.风化和地貌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3.地球化学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第三章地质研究一、考试目的考查考生对矿体(含煤层)特征、矿石特征等矿体地质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矿区地质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以及区域地质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掌握的内容1.矿体特征研究内容与控制程度。
2.煤层特征及研究、控制程度。
3.矿石特征及研究、控制程度。
4.煤质特征研究内容。
(二)熟悉的内容矿区地质研究内容与研究程度(三)了解的内容区域地质研究内容与研究程度。
第四章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研究一、考试目的考查考生对矿石可选性、矿石加工选冶试验研究及各勘查阶段试验研究程度要求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工艺矿物学研究、非金属矿物化性能测试研究相关知识的熟悉情况。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指标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指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指标
一、厚度指标
(一)可采厚度
可采厚度又称“最小可采厚度”。
它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对具有开采价值的单层矿体的最小真厚度要求,其单位为m。
即达到边界品位以上的连续样品段,其真厚度达到此规定时,即可圈为矿体并参加工程平均品位计算。
(二)夹石剔除厚度
夹石剔除厚度是对夹在矿体或单工程各连续样品段之间的、低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厚度要求。
即其真厚度达此规定,就应圈作夹石予以剔除,否则应圈入矿体并参加工程平均品位或样品段平均品位的组合和储量计算。
夹石剔除厚度的单位亦为m。
(三)工业米百分值
工业米百分值(率)全称为“最低工业米百分值”,在贵金属矿床中又称米克吨值,分别用m·%和m·g/t 表示。
对某些矿床,特别是工业利用价值较高的脉状矿床,它是一项兼顾矿石品位与矿体厚度的综合指标要求。
即当矿体厚度小于可采厚度,而矿石品位较高,两者乘积达到工业品位与可采厚度乘积(即米百分值)时,即可列入表内储量。
脉状矿床多采用该项指标,其它类型的矿床原则上不采用。
二、其它指标
(一)无矿地段剔除长度
无矿地段剔除长度是对沿走向矿化不连续的脉状矿体中,应予以剔除的低于边界品位的无矿部分最小长度要求,其单位为m。
(二)含矿系数。
金属矿床开采技术5.矿床开采强度、矿井生产能力及对矿床开采要求

及矿
对 矿 床 开
床 开 采 强
采度
的、
要矿
求井
生
产
能
力
2020/11/12
第 五 章
及矿
对 矿 床 开
床 开 采 强
采度
的、
要矿
求井
生
产
能
力
2020/11/12
第三节 对矿床开采的要求
一、基本要求
➢确保矿床开采工作的安全及良好的劳动条件; ➢劳动生产率要高; ➢不断提高开采强度; ➢矿石的损失贫化要小; ➢降低矿石成本。
第 五 章
及矿
对 矿 床 开
床 开 采 强
采度
的、
要矿
求井
生
产
能
力
2020/11/12
第五章 矿床开采强度、矿井生产能力 及对矿床开采的要求
第一节 矿床开采强度 第二节 矿床生产能力 第三节 对矿床开采的要求
第 五 章
及矿
对 矿 床 开
床 开 采 强
采度
的、
要矿
求井
生
产能力Fra bibliotek第一节 矿床开采强度
矿床开采强度是指矿床开采的快慢程度。当矿体范围及埋 藏条件一定时,矿体的开采强度取决于开拓、采准和切割的连 续性以及回采强度。
常用的强度指标为回采工作年下降深度和开采系数。
一、年下降深度
h A (1 ) S K
矿山年产量 废石总混入率 矿石总回采率
年下降深度 矿体水平面积
矿石体重
2020/11/12
第 五 章
及矿
对 矿 床 开
床 开 采 强
采度
的、
要矿
求井
生
老挝铁矿勘探报告第四、第五章矿石质量、矿床开采条件

第五章 矿床开采的技术条件 一、水文地质情况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目的任务是对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进行一般了解,划分矿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探类型,为矿床转入开采提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依据,完成工作量见表6-1,通过上述工作,基本满足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开采阶段的工作要求。 表6-1 水文工程地质工作量统计表 项目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万水文地质测绘 Km2 33 1、钻孔涌水试验利用钻孔自了流钻孔。 2、工程地质调查包括裂隙洞穴点和自然边坡角 水点调查 泉 个 2 测流点 个 2 平硐偏录 米 132.8 钻孔涌水试验 孔 5 钻孔编录 孔 17 钻孔简易观测 孔 17 水样化学简分析 个 6 工程地质调查 点 15 长期观测 泉钻孔测流量 个 2 收集气象资料 孔水 观测 年 孔 1 1
file:///E|/Users/lenovo/Desktop/第四、第五章.txt
第四章 矿石质量 一、矿物成分、矿石结构 木宏xx村铁矿区、帕维村yy村矿区矿石主要构成为褐铁矿(含量大于90%)和少量黄铁矿和赤铁矿。脉石矿为石英、斜长石,黏土等。较松散、多孔、包含块状和角砾结构以及蜂巢结构。 二、矿物化学成分 经过矿物化学分析,二个矿区各矿点的化学成分见表4-1 表4-1 各矿点矿样化学成分及平均含量 样品地点\化学成分 TFe SiO2 TiO2 Al2O3 MgO GaO NaO K2O P2O5 木 宏xx 矿 区 Ⅰ号矿带 49.44 11.94 0.09 2.35 0.04 0.09 0.027 0.335 0.051 Ⅳ号矿带 52.34 13.05 0.05 2.78 0.07 0.85 0.03 0.32 0.045 帕 维yy 矿 区 铁山矿点 56.73 5.28 0.046 1.95 0.06 0.28 0.02 0.15 0.047 鬼山矿点 55.23 5.78 0.05 1.15 0.05 0.38 0.01 0.147 0.056 莫阿拉山矿点 49.24 13.56 0.05 0.95 0.04 0.1 0.009 0.1 0.073 玛瑙山铁矿点 49.04 11.42 0.06 0.87 0.06 0.09 0.008 0.098 0.061 (表中元素含量以百分化表示) 三、可用及有害成分 二个矿区的组合分析结果(平均含量)见表4-2 表4-2 矿质有用及有害成分 SiO2 S xx 矿 区 P AS Gu Pb Zn 备注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工作区在区域上属于以侵蚀构造作用为主的高山覆盖区,工作区位于大兴安岭岭脊。
在普查区南侧有扎敦河,水量较大为永久性河流。
区域上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个类型。
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中低山区,由于节理裂隙发育的不均匀性,其富水性差异较大。
侵入岩类、板岩类以风化带网状裂隙为主,含风化网状裂隙潜水。
火山岩类构造裂隙发育,富含构造裂隙水。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山间沟谷洼地、坡洪积扇群及河谷平原区。
区域上大气降水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充来源,据气象资料,年平均降水量为313.8mm,最大降雪量800—900mm,降雨多集中在、七月、八月,此时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期。
此外春季冰雪消融也有一定补给。
另外,本区地下水位的变化严格受降水的控制,变化幅度一般在0.3-1.0 m之间,不同的地貌单元水位变化幅度不同,且略迟于降雨的变化。
基岩山区为地下水的被给径流区,降水入渗地下后,小部分以泉的形式常年排泄于沟谷,大部分以潜流形式补给山前、河谷阶地松散含水层。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总的是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河谷阶地为地表水的径流排泄区。
第二节矿区水文地质一矿区概况四子王旗哈少忽洞金矿区,面积5.76Km2。
区域上为地下水侧向径流的排泄区,地表无水体。
矿区地貌单元为低山丘陵,地形绝对标高一般在1286-1486m,地势西高东低,最低侵蚀基准面为1280m。
山间沟谷较有微地貌,如冲沟、洪积扇等。
河谷底部及边坡被第四系粉土及残坡积物覆盖,沟谷上部及山顶基岩裸露。
地形坡度较缓。
二地下水分布特征根据含水层结构,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风化裂隙水;依据富水性和水文地质单元分为三个区。
1、沟谷残坡积层水量极贫区分布于矿区丘陵的坡脚处,面积近0.8Km2,占矿区面积的14%左右。
含水层由全新统洪积粉细砂(厚度3—5米)和沟谷底部的基岩风化带组成,总厚度30—45m。
第五章对矿床开采的要求

• 对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要求 • (一)确保矿床开采工作的安全和良好的劳动条件 • 由于采矿生产是在复杂和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保证工人、设备、设 施及整个矿井的安全,确保工作的良好环境是评价矿床开采方法好坏 的重要原则。 • (二)劳动生产率要求 • 由于矿生产的复杂性和繁重性,目前生产每吨矿石的劳动消耗比较大。 因此,采用高效率的采矿方法,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不断提高矿山 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显得 很重要。 • (三)不断提高开采强度 • 提高开采强度,有利于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的生产任务,降低巷道的 维修费和生产管理费。同时也是保证工作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 (四)矿石的损失贫化要求 • 矿石损失贫化一则浪费国家资源,增加矿石成本。二则是会增加矿石 的运输费,提升费,使选矿实收率和最终产品成本降低,使企业的金 属产量降低。 • (五)降低矿成本 • 降低矿石成本的主要途径是:降低劳动消耗,提高采出矿石品位,提 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材料和劳动力消耗等。
面积(米2)。开采系数也是一个统计的抽象数据,它
不能表示某一具体单位面积上的年生产量,而只是年产
量与全矿井矿体水平可采面积的百分比。[1]
• • • •
矿山生产能力 (1)确定矿井生产能力的依据 黑色金属矿山-年产量 有色金属矿山-日产量
• 影响因素:设备数量、职工定员、基建工 程量、投资投产时间、利润 • 根据矿床储量和市场需求而定
h
A(1 r ) KH Kq SK
第五章 矿床开采强度及矿山生产能力
矿床开采强度
(1) 年下降深度h
条件:矿体厚度5~15m,矿体倾角60º (2) 开采系数
开采系数:
矿体水平平均单位可采面积年生产矿石的量(吨)。
采区采矿管理制度

采区采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采矿活动,保护矿产资源,维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生产,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采矿活动的采矿单位和相关人员,包括矿区开发、勘探、采矿、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采矿管理应遵循“合法合规、科学规划、环境友好、安全生产”的原则,落实“谁污染谁治理、谁开采谁恢复”的责任。
第四条采矿管理工作应加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
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采矿活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执法力度,依法惩治违法违规行为。
第六条采矿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做好事故应急预案,保障生产安全。
第七条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采矿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共同参与矿产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
第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章采矿权的获取与变更第九条采矿权是指依法获得的对矿产资源的开采权和使用权。
第十条申请采矿权的单位或个人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并按照法律程序履行申请手续。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组织开展矿产资源调查评审工作,确定符合条件的申请人。
第十二条申请采矿权的单位或个人应当依法缴纳相应的勘查、开采等费用,并按照规定履行其他手续。
第十三条采矿权的变更应当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并按照规定缴纳相应的费用。
第三章采矿权的保护与限制第十四条依法获得采矿权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批准的开采规划进行生产活动,并保障安全生产。
第十五条采矿权的有效期限据实际情况和国家政策调整,并按规定进行续期。
第十六条采矿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开展生产活动,对超出授权范围的采矿活动,应当依法予以取缔。
第十七条采矿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保护和管理矿产资源,不得随意损坏和浪费矿产资源。
第十八条采矿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国家环保法规开展生产活动,不得污染环境。
第十九条采矿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安全法规开展生产活动,保障安全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矿石容重, t / m ;
3
K 矿石回收率, % ;
பைடு நூலகம் 废石混入率, % 。
影响年下降深度的因素很多, 其中主要有采用的采矿方法, 矿体的水平面积、 走向长度、 厚度、倾角等赋存条件,同时开采的阶段数,采用的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组织等。 选择年下降深度指标时,应按上述因素去选取类似矿山的指标。
• 对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要求 • (一)确保矿床开采工作的安全和良好的劳动条件 • 由于采矿生产是在复杂和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保证工人、设备、设 施及整个矿井的安全,确保工作的良好环境是评价矿床开采方法好坏 的重要原则。 • (二)劳动生产率要求 • 由于矿生产的复杂性和繁重性,目前生产每吨矿石的劳动消耗比较大。 因此,采用高效率的采矿方法,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不断提高矿山 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显得 很重要。 • (三)不断提高开采强度 • 提高开采强度,有利于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的生产任务,降低巷道的 维修费和生产管理费。同时也是保证工作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 (四)矿石的损失贫化要求 • 矿石损失贫化一则浪费国家资源,增加矿石成本。二则是会增加矿石 的运输费,提升费,使选矿实收率和最终产品成本降低,使企业的金 属产量降低。 • (五)降低矿成本 • 降低矿石成本的主要途径是:降低劳动消耗,提高采出矿石品位,提 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材料和劳动力消耗等。
n1 t1
n2 t2
n3 t3
n4 t4
(7 -6 )
二、按矿床开采下降速度确定生产能力 该法的实质是, 根据采矿技术条件类似矿山的开采强度经验指标, 即用类似矿山的矿床 每年下降的深度 H,折算到设计矿山中去,概略地求出年产量 A:
A HS K 1
,t / a
(7-9)
式中 H 年下降深度, m / a ;
•
按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确定生产能力需考虑 的因素:
1. 矿床开采自然条件:储量、品位、矿床产状及分布; 2. 市场需求; 3. 矿区开采技术经济条件:投资、水、电、设备供应、外 部运输 三种方法:按可能布置的矿块数 按年下降深度 按新水平准备时间
二、矿山服务年限
按技术可能性确定生产能力 一、可能布置的矿块数
如 以 n1 、 n 2 、 n 、 n 4 及 p 1 、 p 2 、 p 3 、 p 4 分 别 为 各 工 序 同 时 工 作 的 矿 块 数 和 矿 块 生 产能力时,则:
A n1 p 1 n 2 p 2 n 3 p 3 n 4 p 4
(7 -5 )
每个矿块完成各工序所需的时间不同, 此为保证三级矿量的进级, 保证生产的衔接, 因 为 每 有 一 个 回 采 完 毕 的 矿 块 的 同 时 ,必 须 有 一 个 切 割 完 毕 的 矿 块 在 等 待 回 采 ;同 样 ,同 有 一 个 切 割 完 毕 的 矿 块 的 同 时 ,应 有 一 个 采 准 完 毕 的 矿 块 在 等 待 切 割 ,即 必 须 使 之 满 足 式 7 -6 的 条 件:
h
A (1 r ) SK
KH Kq
第五章 矿床开采强度、矿井生产能力及对 矿床开采的要求
第一节 矿床开采强度
一、 年下降深度h
条件:矿体厚度5~15m,矿体倾角60º 二、开采系数
第二节 矿山生产能力 一、确定矿井生产能力的依据 • 黑色金属矿山—年产矿石量 • 有色金属矿山—年产金属量—精矿量—矿 石量 • 影响因素:设备数量、职工定员、基建工 程量、投资投产时间、利润 • 根据矿床储量和市场需求而定
一 个 生 产 矿 山 的 产 量 是 分 别 由 矿 房 、采 准 、切 割 、矿 柱 回 采 诸 工 序 采 出 来 的 矿 石 所 组 成 的,即:
A A1 A 2 A 3 A 4
式中 t/a。
(7 -4 )
A1 、 A 2 、 A 3 及 A 4 — 分 别 为 矿 房 、 采 准 、 切 割 、 矿 柱 回 采 所 完 成 的 产 量 , t / d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