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626.5-2019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培训

合集下载

新版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标准浅析

新版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标准浅析

新版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标准浅析Analysis of the New Surge(Shock)Immunity Test Standard孔强强,宋庆军,谭晨,王美霞,王庆民(国家半导体及显示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山东),山东济宁272000)Kong Qiang-qiang,Song Qing-jun,Tan Chen,Wang Mei-xia,Wang Qing-min(NationalSemiconductor&Display Products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Shandong),Shandong Jining272000)摘要: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是电子电器产品电磁兼容试验中的一个基本检验项目,用于评价电子电气设备在遭受浪涌(冲击)时的性能。

新版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标准已于2020年1月1日实施,该文解读总结新版标准的差异变化,指出在试验等级、试验设备、试验配置及试验程序中的标准变化及注意事项,为相关检验检测人员和为相关生产企业在设计产品是能根据最新试验标准进行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雷击浪涌;抗扰度;试验等级;标准差异中图分类号:TM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107(2020)02-0044-04Abstract:The surge(shock)immunity test is a basic inspection item in th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est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products.It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when subjected to a surge(shock).The new version of the surge(shock)immunity test standard has been im-plemented on January1,2020.This article briefly summarizes the differences and changes in the new version of the standard,and points out the standard changes and attention in the test level,test equipment,test confi-guration and test procedures.Matter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inspection and testing personnel and for releva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o design produc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test test standards when designing products.Key words:Lightning surge;immunity;test level;standard deviationCLC number:TM835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0107(2020)02-0044-040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电气和电子设备被社会各领域广泛使用,实际应用中各类电气设备的电磁抗扰和电磁干扰问题也日益突出。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就是模拟雷击带来的干扰影响,但需要指出的是,考核设备电磁兼容性能的浪涌抗扰度试验不同于考核设备高压绝缘能力的耐压试验,前者仅仅是模拟间接雷击的影响(直接的雷击设备通常都无法承受)。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所依据的国际标准是IEC61000-4-5:2005,对应国家标准是GB/T17626.2:200X《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共同的基准,以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在遭受浪涌(冲击)时的性能。

本标准规定了一个一致的试验方法,以评定设备或系统对规定现象的抗扰度。

1、试验等级2、试验配置1) 试验设备试验配置包括设备:-受试设备(EUT);-辅助设备(AE);-电缆(规定类型和长度);-耦合去耦网络;-组合波信号发生器;-耦合网络/保护装置;-当试验频率较高(如经过气体放电管耦合)和对屏蔽电缆测试时,需要金属接地参考平板。

只有EUT的典型安装有金属接地参考平面,试验时连接到接地参考平面才是必须的。

2) EUT电源端试验的配置1.2/50µs的浪涌经电容耦合网络加到EUT电源端上(见图7、图8、图9和图10)。

为避免对同一电源供电的非受试设备产生不利影响,并为浪涌波提供足够的去耦阻抗,以便将规定的浪涌施加到受试线缆上,需要使用去耦网络。

如果没有其它规定,EUT和耦合/去耦网络之间的电源线长度不应超过2m。

本标准规定,只有直接连接到交流和直流电源系统的端口才被认为是电源端口。

3、试验程序1) 实验室参考条件为了使环境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减至最小,试验应在8.1.1和8.1.2规定的气候和电磁环境基准条件下进行。

2) 气候条件除非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有特别规定,实验室的气候条件应该在EUT和试验仪器各自的制造商规定的仪器正常工作的一切范围内。

如果相对湿度很高,以至于在EUT和试验仪器上产生凝露,则不应进行试验。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作业指导书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整机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方法。

2. 引用标准: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4343.2-1999《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GB/T 17626.5-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4365-2003《电磁兼容术语》IEC 60335-1:2001+A1:2004《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Safety -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CISPR 14-2:1997+A1:2001《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Requirements for household appliances, electric tools and similar apparatus - Part 2: Immunity product family standard》IEC 61000-4-5:2005《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Part 4-5: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Surge immunity test》EN60335-1:2002《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EN 55014-2:1997+A1:2001《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Requirements for household appliances, electric tools and similar apparatus - Part 2: Immunity product family standard》EN 61000-4-5:1995+A1:200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Part 4: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Section 5: Surge immunity test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浪涌冲击抗扰试验

浪涌冲击抗扰试验

浪涌冲击抗扰试验浪涌冲击抗扰试验是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测试。

这项测试主要是为了检测电子设备在接受突发电压或电流冲击时的抗扰能力,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浪涌冲击抗扰试验的基本知识、测试方法、测试设备以及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基本知识浪涌冲击是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突发电压或电流的瞬间,产生的一种短暂的高电压或高电流,其波形通常呈现出类似于“波峰-波谷”的形状。

这种突发电压或电流会对电子设备的电路系统和信号传输系统造成严重的干扰,导致设备的故障或损坏。

浪涌冲击抗扰试验就是为了检测电子设备在受到这种突发电压或电流冲击时的抗扰能力。

这项测试可以模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各种电气干扰,如雷击、静电放电、电源切换等。

通过这项测试,可以检验电子设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测试方法浪涌冲击抗扰试验通常分为前置试验和后置试验两个部分。

前置试验主要是为了检测测试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在前置试验中,需要使用专门的测试设备对测试系统进行校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前置试验时,需要使用特殊的浪涌发生器,产生模拟的浪涌冲击信号,并通过专门的测试仪器进行测量和分析。

后置试验则是为了检测电子设备的抗扰能力。

在后置试验中,需要将电子设备接入测试系统,并对其进行浪涌冲击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的浪涌发生器产生模拟的浪涌冲击信号,并通过专门的测试仪器对设备的抗扰能力进行测量和分析。

测试设备浪涌冲击抗扰试验需要使用专门的测试设备,包括浪涌发生器和浪涌测试仪。

浪涌发生器是一种专门用于产生模拟浪涌冲击信号的设备。

它通常由一个高压脉冲发生电路、一个多路开关和一个浪涌发生器组成。

浪涌发生器的输出信号可以模拟各种浪涌冲击波形,如标准浪涌波、快速浪涌波等。

浪涌测试仪是一种专门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浪涌冲击测试的仪器。

它通常由一个浪涌发生器、一个电压电流传感器和一个数据采集器组成。

EMC试验大纲

EMC试验大纲

EMC试验大纲EMC试验1、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参照GB/T17626.2对电源线及金属外壳地进行浪涌试验,试验严酷等级为3级,即线与线施加峰值为+/-1kV,线与地施加峰值为+/-2kV,判据为B级以上,即不影响主要功能;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参照GB/T17626.4对电源线及金属外壳地进行快速脉冲群试验,试验严酷等级为3级,即施加峰值为+/-2kV,频率为5KHZ的快速脉冲群,判据为B级以上,即不影响主要功能;3、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参照GB/T17626.2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试验严酷等级为3级,即接触放电6KV,垂直和平面两个方向空气放电8KV,判据为B级以上,即不影响主要功能;4、电源欠压/过压抗扰度试验装置工作电源从DC77V到DC135V变化,变化次数不少于10次,装置应能正常工作;5、电源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进行短时电压中断,试验电压幅值(%Ue ) 0%,对应于从额定电压暂降100%。

持续时间分别为30毫秒,跌落次数不少于10次,装置应无任何复位或者功能丧失;6、射频电磁场辐射的抗扰度试验装置对外连接器上连接不少于1米的连线,除了传感器采用屏蔽线外,其他采用非屏蔽线,按照上下出线的模式进行布局,装置上电,并在参照GB/T17626.6进行射频电磁场感应传导的抗扰度试验,试验严酷等级为3级(10V/m),装置应能正常工作;7、射频电磁场感应传导的抗扰度试验装置对外连接器上连接不少于1米的连线,除了传感器采用屏蔽线外,其他采用非屏蔽线,按照上下出线的模式进行布局,装置上电,并在参照GB/T17626.6进行射频电磁场感应传导的抗扰度试验,试验严酷等级为2级(3V.rms),装置应能正常工作;8、传导骚扰试验装置对外连接器上连接不少于1米的连线,除了传感器采用屏蔽线外,其他采用非屏蔽线,按照上下出线的模式进行布局,装置上电,并在参照GB9245进行传导骚扰试验,其对外干扰不应超过下表;类型频率范围(MHz)允许值传导干扰0.15~0.5 79dB(μV)0.5~30 73dB(μV)9、辐射骚扰试验装置对外连接器上连接不少于1米的连线,除了传感器采用屏蔽线外,其他采用非屏蔽线,按照上下出线的模式进行布局,装置上电,并在参照GB9245进行辐射骚扰试验,其对外干扰不应超过下表;类型频率范围(MHz)允许值辐射干扰(10m法)30~230 40dB(μV/m)230~1000 47dB (μV/m)。

电磁兼容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新旧标准比对分析

电磁兼容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新旧标准比对分析

质量监管16 2020年4月(下)/ 总第259期引 言2019年6月4日,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等起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GB/T17626.5-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代替GB/T17626.5-2008,新标准的实施日期为2020年1月1日,本文主要就是对这两个不同版本的标准进行比较,阐述它们的区别并加以分析,希望能为理解新版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新标准删除了旧标准中的部分内容,如GB/Z 18509-2001、GB/T 4365部分引用文件;组合波发生器(10/700μs)描述内容适当删除;EUT 工作状态、高速通信线试验配置、电位差试验配置等内容适当删除[1]。

新版标准增加了对耦合/去耦网络、波前时间、电源端口的定义,耦合/去耦网络是浪涌试验中的重要设备,波前时间是浪涌波形的重要参数,电源端口是浪涌试验施加的重要部位,通过增加定义,能够增加对浪涌试验的了解。

新版本对持续时间和互连线的定义进行了修改,旧版对于持续时间只是简单描述为规定的波形或特征存在或持续的间隔绝对值,而新版标准里详细列出了3种浪涌波形具体的持续时间,旧版对互连线的定义为I/O 线和通信线,新版详细规定了次级电路不会受到瞬态过电压影响的I/O 线和通信线,并加上低压直流输入输出线,新版标准对旧版标准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完善,内容更加详细全面。

新版标准修改了1.2/50μs-8/20μs 波形参数的定义。

旧版标准根据GB/T16927.1标准定义了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的波前时间和半峰值时间,根据IEC60469-1标准定义了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的上升时间和持续时间。

而新版标准定义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的波前时间和持续时间(半峰值时间)跟旧版标准根据GB/T16927.1标准定义的参数相同,而对根据IEC60469-1标准定义的参数没有要求[2]。

信号浪涌标准

信号浪涌标准

信号浪涌标准
信号浪涌标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可能存在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信号浪涌标准:
1.IEC 61000-4-5:该标准定义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浪涌抗扰度要求,包括电
快速瞬态脉冲群、浪涌和静电放电等干扰现象的测试方法和性能要求。

2.EN 55014-2:该标准是欧盟电磁兼容性标准的一部分,规定了家用电器、
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包括浪涌抗扰度的测试方法和性能要求。

3.GB/T 17626.5:该标准是中国国家电磁兼容性标准的一部分,规定了信号
和通信设备的浪涌抗扰度要求,包括电快速瞬态脉冲群、浪涌和静电放电等干扰现象的测试方法和性能要求。

这些标准都规定了浪涌电压峰值的等级和相应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电子设备在浪涌干扰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根据设备的具体应用场景和安全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浪涌保护器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抗干扰性能。

大功率 EC 永磁同步外转子智能离心风机-2023标准

大功率 EC 永磁同步外转子智能离心风机-2023标准

大功率EC永磁同步外转子智能离心风机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大功率EC永磁同步外转子智能离心风机(以下简称“风机”)的分类、命名、技术要求、其他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输入功率在大于3kW且小于15kW,采用电子换向永磁同步三相电机驱动的外转子离心风机。

其它产品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6—2017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性能试验GB/T2888—2008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GB4824—2019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射频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4942—2021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GB/T5171.21—2016小功率电动机第2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9239.1—2006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GB/T11021—2014电气绝缘耐热性和表示方法GB/T14711—2013中小型旋转电机通用安全要求GB/T17626.3—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6—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19075工业通风机词汇及种类定义GB/T19582.1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第1部分:Modbus应用协议GB/T21418—2008永磁无刷电动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JB/T6444风机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6445通风机叶轮超速试验JB/T8689通风机振动检测及其限值3术语和定义GB/T19075、JB/T868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参考地
不受任何接地配置影响的、视为导电的大地的部分, 其电位约定为零。
4 上升时间 Tr
脉冲瞬时值首次从脉冲幅值的10%上升到90%所经 历的时间。
5 二次保护
对通过一次保护后的能量进行抑制的措施。 (可以是单独的装置,也可以是EUT本身的特性)
术语、定义、缩略语
1 浪涌(冲击)
沿线路或电路传播的电流、电压或功率的瞬态波, 其待征是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
2 电源端口(新增)
为设备或相关设备提供电源而使其正常工作的导 线或电缆的端口。
3 对称线
差模到共模转换损耗大于20 dB的平衡对线。
5 验证
用于检査试验设备系统(如试验发生器和互连电 缆),以证明测试系统正常工作的一整套操作。
4 瞬态
在两相邻稳定状态之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 其变化时间小于所关注的时间尺度。
• 规定了设备对由开关和雷电瞬变过电压引起的单极性浪涌(冲击)的抗扰度要求、试验方法和推荐的试验 等级范围,规定了不同环境和安装状态下的几个试验等级。本部分提出的要求适用于电气和电子设备。
• 目的是建立一个共同的基准,以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在遭受浪涌(冲击)时的性能。
• 本部分不对受试设备耐高压的绝缘能力进行试验。本部分不考虑直击雷的雷电流的直接注入。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目录
CONTENTS
新旧对比 范围及瞬态概述 术语、定义、缩略语 实验等级 实验设备 实验配置 实验程序 仪器校准
新旧对比
• 增加3个新定义:耦合/去耦网络、波前时间、电源端口;修改了2个定义:持续时间、互连线 • 增加了缩略语(见3.2); • 增加了线-线与线-地的试验等级(见表1,); • 修改了对1.2/50μs-8/20μs波形参数的定义(见表2,2008版的表2); • 增加了对发生器特性的校准方法的描述(见6.2.3); • 删除了关于10/700μs组合波发生器的描述; • 修改了耦合/去耦网络的选择流程图; • 修改了对于用于交/直流电源的CDN的要求。 • 増加了关于CDN的EUT端口的开路电压峰值和短路电流峰值之间的关系。 • 增加了关于CDN的校准; • 删除了关于高速通信线的试验配置的描述;
6 系统
通过执行规定的功能来达到特定目标的、由相互 依赖部分组成的集合。
术语、定义、缩略语
• AE:辅助设备(Auxiliary equipment) • CD:耦合装置(Coupling device) • CDN:耦合/去耦网络(Coupling/Decoupling network) • CLD:箝位器件(Clamping device) • CN:耦合网络(Coupling network) • CWG:组合波发生器(Combination wave generator) • DN:去耦网络(Decoupling network) • EFT/B: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 • EMC: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ESD :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 • E U T: 受 试 设 备 ( E q u i p me n t u n d e r t e s t ) • G D T: 气 体 放 电 管 ( G a s d i s c h a r g e t u b e ) • MU :测量不确定度(Measurement uncertainty) • PE:保护地(Protective earth) • SPD:浪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
(浪涌发生器的)同一输出端开路电压峰值与短路 电流峰值的比值。
5 高速通信线
工作时传输频率大于100 kHz的输入/输出线。
2 持续时间 Td
1.2/20μs浪涌电压 8/20μs浪涌电流
4 波前时间 Tf(新增)
〈浪涌电压〉 〈浪涌电流〉
6 抗扰度
装置、设备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 能力。
能产生1.2/50μs开路电压波形、8/20μs短路电流 波形或10/700μs开路电压波形、5/320μs短路电 流波形的发生器。
6 耦合 / 去耦网络(新增)
耦合网络和去耦网络的组合。
术语、定义、缩略语
1 去耦网络
用于防止施加到受试设备上的浪涌(冲击)影响其 他非受试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电路。
3 有效输出阻抗
瞬态概述
• 电力系统开关瞬态: • a)主网电力系统的切换骚扰,例如电容器组的切换; • b)配电系统中较小的局部开关动作或负载变化; • c)与开关器件(如晶闸管、晶体管)相关联的谐振现象; • d)各种系统故障.例如电气装置对接地系统的短路和电弧故障。 • 雷电瞬态(产生浪涌电压的原理) • a)直接雷击于外部(户外)电路,注入的大电流流过接地电阻或外部电路阻抗而产生电压; • b)间接雷击(即云层之间、云层中的雷击或击于附近物体的雷击,其会产生的电磁场)于建筑物 内、外
术语、定义、缩略语
1 雪崩器件
在规定电压击穿并导通的二极管、气体放电管或其 他元件。
3 箝位器件
防止施加的电压超过规定值的二极管、(压敏)电 阻或其他元件。
耦合网络
5
将能量从一个电路传送到另一个电路的电路。
2 校准
考标准的测量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4 组合波发生器
• 切换瞬变:例如,主电源系统切换时(例如补偿电容组的切换)产生的干扰;又如,同一电网中,在靠近设备附近有 一些较大型的开关在跳动时所形成的干扰;再如,切换有谐振线路的晶闸管设备:还如.各种系统性的故障,例如 设备接地网络或接地系统间产生的短路或飞弧故障。通过模拟测试的方法来建立一个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 抗浪涌干扰能力的共同标准。
新旧对比
范围
• 雷击(主要模拟间接雷):例如,雷电击中户外线路,有大量电流流人外部线路或接地电阻,因而产生的干扰电压; 又如,间接雷击(如云层间或云层内的雷击)在线路上感应出的电压或电流;再如,雷电击中了邻近物体,在其周 围建立了电磁场,当户外线路穿过电磁场时,在线路上感应出了电压和电流;还如,雷电击中了附近的地面,地电 流通过公共接地系统时所引人的干扰。
术语、定义、缩略语
1 互连线
次级电路(与交流主电源隔离)不会受到瞬态过电压的影响(例如,具有可靠接地的、容性滤波的直 流 次级电路.其峰-峰值纹波小于直流分量的10%)的I/O线(输入/输出线路)和/或通信线,和/或低压 直流 输入/输出线(≦60 V)
2 一次保护
防止大部分浪涌(冲击)能量通过指定界面传播的 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