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抗扰度试验
浪涌抗扰度(Surge)测试

浪涌(冲击)抗扰度(Surge)1.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l.i概述浪涌抗扰度试验所依据的国际标准出IEC61000-4-5:2005,对应国家标准是GB/T17626.2:200X《电戲兼容试验和测虽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就足模拟带来的十扰影响,但需要指出的足,考核设备电磁兼容性能的浪涌抗扰度试验不同于考核设备岛斥绝缘能力的耐压试验.前者仅仅足模拟间接宙击的彫响(直接的雷击设备通帘都无法承受)。
1.2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目的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共同的基准,以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在遭受浪涌(冲击)时的性能。
本标准规定了一个一致的试验方法,以评定设备或系统对规定现象的抗扰度。
1.3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应用场合本标准适用于电子电气设备,但并不针对特定的设备或系统.貝冇减础EMC电磁兼容出版物的地位. 2. 术语和定义2.1浪涌(冲击)沿线路传送的电流电压或功率的瞬态波,其特性足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
2.2组合波信号发生器能产生1.2/50ps开路电压波形、8/20ps短路电流波形或10/700ps开路电压波形、5/320ps短路电流波形的信号发生器。
2.3耦介网络将能戢从一个电路传送到另一个电路的电路.2.4去耦网络用『防止施加到上的浪涌冲击影响其他不作试验的装遊设备或系统的电路。
2.5 (浪涌发生器的)等效输出阻抗开路电压蜂值与短路电流峰值的比值.2.6对称线垫模到共模转换损耗大于20dB的平衡对线。
3. 试检筹级及选择优先选择的试验等级范甬如表所示. 表试验等级1.试验等级应根据安装情况,安装类别如卜•:0类:保护良好的电气环境,常常在一间专用房间内。
所冇引入电缆都冇过电圧保护(第一级和第二级)・各电子设备职元山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相互连接. 并且该接地系统根木不会受到电力设备或雷电的影响电子设备有专用电源(见表A1)浪涌电压不能超过25V。
1类:冇部分保护的电气环境所有引入宅内的电缆都有过电乐保护(第一级).各设备由地线网络相垃良好连接.并J1该地线网络不会受电力设备或雷电的影响。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就是模拟雷击带来的干扰影响,但需要指出的是,考核设备电磁兼容性能的浪涌抗扰度试验不同于考核设备高压绝缘能力的耐压试验,前者仅仅是模拟间接雷击的影响(直接的雷击设备通常都无法承受)。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所依据的国际标准是IEC61000-4-5:2005,对应国家标准是GB/T17626.2:200X《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共同的基准,以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在遭受浪涌(冲击)时的性能。
本标准规定了一个一致的试验方法,以评定设备或系统对规定现象的抗扰度。
1、试验等级2、试验配置1) 试验设备试验配置包括设备:-受试设备(EUT);-辅助设备(AE);-电缆(规定类型和长度);-耦合去耦网络;-组合波信号发生器;-耦合网络/保护装置;-当试验频率较高(如经过气体放电管耦合)和对屏蔽电缆测试时,需要金属接地参考平板。
只有EUT的典型安装有金属接地参考平面,试验时连接到接地参考平面才是必须的。
2) EUT电源端试验的配置1.2/50µs的浪涌经电容耦合网络加到EUT电源端上(见图7、图8、图9和图10)。
为避免对同一电源供电的非受试设备产生不利影响,并为浪涌波提供足够的去耦阻抗,以便将规定的浪涌施加到受试线缆上,需要使用去耦网络。
如果没有其它规定,EUT和耦合/去耦网络之间的电源线长度不应超过2m。
本标准规定,只有直接连接到交流和直流电源系统的端口才被认为是电源端口。
3、试验程序1) 实验室参考条件为了使环境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减至最小,试验应在8.1.1和8.1.2规定的气候和电磁环境基准条件下进行。
2) 气候条件除非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有特别规定,实验室的气候条件应该在EUT和试验仪器各自的制造商规定的仪器正常工作的一切范围内。
如果相对湿度很高,以至于在EUT和试验仪器上产生凝露,则不应进行试验。
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是一种针对电气设备的测试方法,旨在评估设备在面对瞬时电压冲击时的抗扰度能力。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如雷击、开关操作等),会产生电压浪涌,这些电压浪涌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因此对设备进行抗浪涌冲击能力的测试至关重要。
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是评估设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关键测试之一。
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通常采用脉冲发生器产生标准化的电压脉冲,将这些脉冲加在待测设备上,观察设备在冲击下的反应。
测试过程需要模拟设备面对不同电压波形和不同幅度的冲击,以确保设备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受到损害。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评估设备的抗冲击能力,从而保证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安全运行。
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对各种电气设备都适用,例如变压器、继电器、开关、插座等。
测试结果可以指导设备制造商改进产品设计,提高设备的抗冲击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设备,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通过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可以验证设备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和法规的要求,为产品的市场准入提供有力支持。
在进行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时,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测试中需要注意控制冲击脉冲的幅度、频率和波形,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对设备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如设备的接线、接地等,以确保测试的有效性。
测试完成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设备的抗冲击能力,以便后续的改进和应用。
第二篇示例: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是一种常用于测试电气设备抵抗瞬态冲击、浪涌和电磁干扰的能力的实验方法。
这种试验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设备在面对不同程度的电磁干扰时的抗扰度,并据此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通常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第一步:准备工作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对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确定测试设备的具体型号和规格,以及测试的电压和电流参数。
浪涌抗扰度实验方法

浪涌抗扰度实验方法1.实验设备准备a.实验设备,包括要测试的电气设备和相关测试设备,如浪涌发生器、波形发生器、示波器等。
b.测量工具,如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
c.实验环境,包括电源、接地连接等。
2.参数设定a.根据要测试的电气设备的规格和要求,确定浪涌抗扰度实验的参数,包括浪涌电流幅值、浪涌电压幅值和测试频率等。
b.根据测试参数设定浪涌发生器和波形发生器。
3.连接电路a.将电气设备与浪涌发生器和波形发生器正确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并符合电路连接要求。
b.确保实验环境中的电源和接地连接良好,并符合安全要求。
4.实验运行a.打开浪涌发生器,确保发生器正常工作。
b.调节浪涌发生器,产生符合测试要求的浪涌电流。
c.打开波形发生器,产生符合测试要求的浪涌电压波形。
d.观察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记录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e.在不同的测试参数下进行多次实验,以验证电气设备的浪涌抗扰度能力。
5.测试结果分析a.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异常情况和测量数据,对电气设备的浪涌抗扰度能力进行评估。
b.比较实验结果与设备规格和要求,判断设备是否符合浪涌抗扰度要求。
c.如有必要,对电气设备进行进一步调试和改进,以提高其浪涌抗扰度能力。
6.结论和总结a.根据实验结果,给出电气设备的浪涌抗扰度能力评价,并做出结论。
b.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设备和实验方法的建议。
以上是一种浪涌抗扰度实验的基本方法,但不同的电气设备和测试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具体实验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浪涌抗扰度(Surge)测试

1.试验等级应根据安装情况,安装类别如下:0类:保护良好的电气环境,常常在一间专用房间内。
所有引入电缆都有过电压保护(第一级和第二级)。
各电子设备单元由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相互连接,并且该接地系统根本不会受到电力设备或雷电的影响电子设备有专用电源(见表A1)浪涌电压不能超过25V。
1类:有部分保护的电气环境所有引入室内的电缆都有过电压保护(第一级)。
各设备由地线网络相互良好连接,并且该地线网络不会受电力设备或雷电的影响。
电子设备有与其他设备完全隔离的电源。
开关操作在室内能产生干扰电压。
浪涌电压不能超过500V。
2类:电缆隔离良好,甚至短走线也隔离良好的电气环境。
设备组通过单独的地线接至电力设备的接地系统上,该接地系统几乎都会遇到由设备组本身或雷电产生的干扰电压。
电子设备的电源主要靠专门的变压器来与其他线路隔离。
本类设备组中存在无保护线路,但这些线路隔离良好,且数量受到限制。
浪涌电压不能超过1kV。
3类:电源电缆和信号电缆平行敷设的电气环境。
设备组通过电力设备的公共接地系统接地该接地。
系统几乎都会遇到由设备组本身或雷电产生的干扰电压。
在电力设施内,由接地故障、开关操作和雷击而引起的电流会在接地系统中产生幅值较高的干扰电压。
受保护的电子设备和灵敏度较差的电气设备被接到同一电源网络。
互连电缆可以有一部分在户外但紧靠接地网。
设备组中有未被抑制的感性负载,并且通常对不同的现场电缆没有采取隔离。
浪涌电压不能超过2kV。
4类:互连线作为户外电缆沿电源电缆敷设并且这些电缆被作为电子和电气线路的电气环境设备组接到电力设备的接地系统,该接地系统容易遭受由设备组本身或雷电产生的干扰电压。
在电力设施内,由接地故障、开关操作和雷电产生的几千安级电流在接地系统中会产生幅值较高的干扰电压。
电子设备和电气设备可能使用同一电源网络。
互连电缆象户外电缆一样走线甚至连到高压设备上。
这种环境下的一种特殊情况是电子设备接到人口稠密区的通信网上。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浪涌(冲击)实验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电磁兼容实验报告班级:电信13K2姓名:张钦潘学号:131903020231电磁兼容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一:实验内容1:浪涌的试验内容:雷电瞬变过电压引起的单极性浪涌雷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冲击电流非常大,其电流高达几万至几十万安培。
持续时间短,一般雷击分为3个阶段,即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光放电,整个过程一般不会超过60µs。
雷电流变化梯度大,有的可达10KA/µs。
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2:浪涌的目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共同的基准,以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在遭受浪涌(冲击)时的性能。
3:试验设备高压源U;充电电阻Re;储能电容Cc;脉冲持续时间形成电阻Rs;阻抗匹配电阻Rm;上升时间形成电感Lr。
二:试验1:标准波形图:a)浪涌电压波形如下图所示:b)浪涌电流波形如下图所示:a:原理图开路电压原理图短路电流原理图b:结果图形1)开路电压波形5us时的波形:10us时的波形:100us时的波形:波前时间:T1=1.67*T=1.5*(1+30%)us半峰值时间:T2=45*(1+20%)us对比标准的参数表可知,基本符合标准的要求。
2)短路电流波形15us时的电流波形:30us时的电流波形:100us时的电流波形:波前时间:T1=1.25*T=8.7*(1+20%)us半峰值时间:T2=17*(1+20%)us对比标准的参数表可知,基本符合标准的要求。
3)开路电压峰值与短路电流峰值的关系由开路电压波形图和短路电流波形图可知,电压峰值约为9.3KV,短路电流为0.45KA,对比标准的开路电压峰值与短路电流峰值的关系可知,基本符合标准的要求。
三:浪涌的防护二极管模型的反串电压为10V浪涌的防护采用一个二极管并联在输入回路中的方式,二极管模型的电压为1KV,原理图与仿真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开路电压原理图:100ns时的原理图100ns时的波形图30ns时的波形图短路电流原理图:分析:根据所仿真出来的波形与上面做的仿真波形对比参照可知,做完防护后的开路电压变成155V左右,短路电流变为18A左右,效果还是可以的。
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

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1. 什么是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遭受浪涌冲击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测试方法。
浪涌冲击是由于突然的电压或电流变化引起的短暂能量峰值,可能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或干扰。
通过进行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可以确定设备是否能够在这种环境下正常工作。
2. 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通信、能源、交通等。
这些设备往往需要在复杂且恶劣的电力环境下工作,例如雷击、开关操作等会导致电力系统出现瞬态过电压或过电流。
如果设备无法抵御这些突发事件带来的冲击,就会导致设备故障、数据丢失甚至人身安全事故。
因此,进行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非常重要。
通过该测试可以评估设备对浪涌冲击的抵御能力,帮助设计人员改进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设备在电力系统中正常运行。
3. 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的方法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3.1 准备测试设备和环境首先,需要准备好要测试的电子设备、测试仪器以及相应的测量电路。
同时,还需要搭建符合标准要求的电力环境模拟装置。
3.2 设置测试参数根据标准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测试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浪涌电流或电压的幅值、上升时间、脉宽、频率等。
这些参数将决定设备在测试中所受到的冲击程度。
3.3 进行测试将待测设备与测试仪器连接,并按照标准规定的顺序和次数进行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
在每次冲击后,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记录任何异常现象。
3.4 分析结果根据测试数据和记录的异常现象,分析设备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
评估设备对浪涌冲击的抵御能力,判断设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4. 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的标准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的标准通常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各个国家的电气安全认证机构制定。
其中,IEC 61000-4-5是最常用的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浪涌冲击测试的参数、过程和要求。
根据不同类型的设备和应用领域,还有其他相关标准可以参考。
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

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是指对设备或系统在浪涌电压作用下的抗扰度能力进行测试的过程。
浪涌电压是一种短暂但高能量的电压脉冲,可能对设备或系统造成损坏或故障。
因此,对设备进行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确保设备在现实工作环境中能够正常运行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在进行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时,通常会采用特定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测试设备包括浪涌发生器、浪涌电压探头、示波器等,通过控制浪涌发生器的输出参数来模拟不同的浪涌电压脉冲。
测试方法包括单次浪涌测试、多次浪涌测试、不同极性的浪涌测试等,通过对设备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进行评估,来确定其抗扰度水平。
在进行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设备,避免因测试过程中的错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
再次,测试结果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估,确定设备的抗扰度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的结果对设备的设计和生产至关重要。
通过测试结果,可以发现设备在面对浪涌电压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测试结果也可以为用户提供选购设备时的参考依据,选择具有较高抗扰度水平的设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提高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严谨的测试过程,可以有效评估设备的抗扰度水平,为设备的设计、生产和选购提供参考依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的相关技术和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为设备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使用体验提供更好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及整改参考
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及整改参考
1. 浪涌冲击形成的机理
电磁兼容领域所指的浪涌冲击一般来源于开关瞬态和雷击瞬态。
系统开关瞬态与以下内容有关:
a )主电源系统切换骚扰,例如电容器组的切换;
b )配电系统内在仪器附近的轻微开关动作或者负荷变化;
c )与开关装置有关的谐振电路,如晶闸管;
d )各种系统故障,例对设备组接地系统的短路和电弧故障。
雷击瞬态
雷电产生浪涌(冲击)电压的主要原理如下:
a)直接雷击于外部电路(户外),注入的大电流流过接地电阻或外部电路阻抗而产生电压;
b)在建筑物内、外导体上产生感应电压和电流的间接雷击(即云层之间或云层中的雷击或击于附近物体的雷击,这种雷击产生的磁场);c)附近直接对地放电地雷电入地电流耦合到设备组接地系统的公共接地路径。
当保护装置动作时,电压和电流可能发生迅速变化,并可能耦合到内部电路。
2. 试验内容:
对电气和电子设备的供电电源端口、信号和控制端口在受到浪涌(冲击)干扰时的性能进行评定。
3 .试验目的:
评定设备在遭受到来自电力线和互连线上高能量浪涌(冲击)骚扰时产品的性能。
4.试验发生器(雷击浪涌发生器)
a)信号发生器特性应尽可能地模拟开关瞬态和雷击瞬态现象;
b)如果干扰源与受试设备的端口在同一线路中,例如在电源网络中(直接耦合),那么信号发生器在受试设备的端口能够模拟一个低阻抗源;
c)如果干扰源与受试设备的端口不在同一线路中(间接耦合),那么信号发生器能够模拟一个高阻抗源。
对于不同场合使用的产品及产品的不同端口,由于相应的浪涌(冲击)瞬态波形各不相同,因此对应模拟信号发生器的参数也不相同。
5.试验实施
电源、信号和其他功能电量应在其额定的范围内使用,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根据要进行试验的EUT的端口类型选择相应的试验试验波形发生器和耦合单元及相应的信号源内阻。
使受试设备处于典型工作条件下,根据受试设备端口及其组合,依次对各端口施加冲击电压,。
每种组合应针对不同脉冲极性进行测试,两次脉冲间隔时间不少于1min。
对电源端子进行浪涌测试时,应在交流电压波形的正、负峰值和过零点分别施加试验电压。
对电源线和信号线应分别在不同组合的共模和差模状态下施加脉冲冲击。
每种组合状态至少进行5次脉冲冲击。
若需满足较高等级的测试要求,也应同时进行较低等级的测试。
只有两者同时满足,我们才认为测试通过。
6.试验结果
若电快速速变脉冲群测试通不过,可能产生如下后果:
(1 )引起接口电路器件的击穿损坏。
(2 )造成设备的误动作。
7.导致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失败的原因
浪涌脉冲的上升时间较长,脉宽较宽,不含有较高的频率成分,因此对电路的干扰以传导为主。
主要体现在过高的差模电压幅度导致输入器件击穿损坏,或者过高的共模电压导致线路与地之间的绝缘层击穿。
由于器件击穿后阻抗很低,浪涌发生器产生的很大的电流随之使器件过热发生损坏。
对于有较大平滑电容的整流电路,过电流使器件损坏也可能是首先发生的。
例如,对开关电源的高压整流滤波电路而言,浪涌到来时,整流电路和平滑电容提供了很低的阻抗,浪涌发生器输出的很大的电流流过整流二极管,当整流二极管不能承受这个电流时,就发生过热而烧毁。
随着电容的充电,电容上的电压也会达到很高,有可能导致电容击穿损坏。
8. 通过浪涌抗扰度试验应采取的措施
雷击浪涌试验有共模和差模两种。
因此浪涌吸收器件的使用要考虑到与试验的对应情况。
为保证使用效果,浪涌吸收器件要用在进线入口处。
由于浪涌吸收过程中的di/dt特别大,在器件附近不能有信号线和电源线经过,以防止因电磁耦合将干扰引入信号和电源线路。
此外,浪涌吸收器件的引脚要短;吸收器件的吸收容量要与浪涌电压和电流的试验等级相匹配。
雷击浪涌试验的最大特点是能量特别大。
所以采用普通滤波器和铁氧体磁芯来滤波、吸收的方案基本无效;必须使用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硅瞬变电压吸收二极管和半导体放电管等专门的浪涌抑制器件才行。
浪涌抑制器件的一个共同特性就是阻抗在有浪涌电压与没浪涌电压时不同。
正常电压下,它的阻抗很高,对电路的工作没有影响;当有很高的浪涌电压加在它上面时,它的阻抗变得很低,将浪涌能量旁路掉。
这类器件的使用方法是并联在线路与参考地之间,当浪涌电压出现时,迅速导通,以将电压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值上压敏电阻、瞬态抑制二极管和气体放电管具有不同的伏安特性,因此浪涌通过它们时发生的变化不同.
8.1 压敏电阻
当压敏电阻上的电压超过一定幅度时,电阻的阻值大幅度降低,从而浪涌能量泄放掉。
在浪涌电压作用下,导通后的压敏电阻上的电压(一般称为钳位电压),等于流过压敏电阻的电流乘以压敏电阻的阻值,因此在浪涌电流的峰值处钳位电压达到最高。
(1)优点:峰值电流承受能力较大,价格低。
(2)缺点:钳位电压较高(取决于最大浪涌电流),一般可以达到工作电压的2~3倍,因此电路必须能承受这么高的浪涌电压。
另外,压敏电阻随着受到浪涌冲击次数的增加,漏电流增加。
如果在交流电源线上应用会导致漏电流超过安全规定的现象,严重时,压敏电阻会因过热而爆炸。
压敏电阻的其他缺点还有:响应时间较长,寄生电容较大。
(3)适用场合:直流电源线、低频信号线,或者与气体放电管串联起来用在交流电源线上。
8.2 瞬态抑制二极管(TVS)
当TVS上的电压超过一定幅度时,器件迅速导通,从而将浪涌能量泄放掉。
由于这类器件导通后阻抗很小,因此它的钳位电压很平坦,并且很接近工作电压。
(1 )优点:响应时间短,钳位电压低(相对于工作电压)。
(2 )缺点:由于所有功率都耗散在二极管的PN 结上,因此它所承受的功率值较小,允许流过的电流较小。
一般的TVS 器件的寄生电容较大,如在高速数据线上使用,要用特制的低电容器件,但是低电容器件的额定功率往往较小。
(3 )适用场合:浪涌能量较小的场合。
如果浪涌能量较大,要与其他大功率浪涌抑制器件一同使用,TVS 作为后级防护。
8.3 气体放电管
当气体放电管上的电压超过一定幅度时,器件变为短路状态,阻抗几乎为零。
这种导通原理与控制感性负载的开关触点被击穿的原理相同,只是这里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和气体环境是控制好的,可使击穿电压为一个确定值。
气体放电管一旦导通后,它上面的电压会很低。
(1)优点:承受电流大,寄生电容小。
(2)缺点:响应时间长。
另外,由于维持它导通所需要的电压很低,因此当浪涌电压过后,只要加在气体放电管上的电压高于维持电压,它就会保持导通。
在交流场合应用时,只有当交流电过零点时,它才会断开,因此会有一定的惯用电流。
由于跟随电流的时间较长,会导致放电管触点迅速烧毁,从而缩短放电管的寿命。
(3)适用场合:信号线或工作电压低于导通维持电压的直流电源线上(一般低于10V);与压敏电阻组合起来用在交流电源线上。
8.4 气体放电管和压敏电阻组合应用
气体放电管和压敏电阻都不适合单独在交流电源线上使用:
气体放电管的问题是它的电流效应。
压敏电阻的问题是随着受浪涌作用的次数增加交流漏电流增加。
一个实用的方案是将气体放电管与压敏电阻串联起来使用。
如果同时在压敏电阻上并联一个电容,浪涌电压到来时,可以更快地将电压加到气体放电管上,缩短导通时间。
这种气体放电管与压敏电阻的组合除了可以避免上述缺点以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降低限幅电压值。
在这里可以使用导通电压较低(低于工作电压)的压敏电阻。
从而可以降低限幅电压值。
采用组合式保护方案能发挥不同保护器件的各自特点,从而取得最好的保护效果。
浪涌经过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后,会残留一个较窄的脉冲,这是由于气体放电管导通点较高所致。
由于这个脉冲较窄,因此很容易用低通滤波器滤除。
实用的浪涌防护电路是在浪涌抑制器的后面加低通滤波器。
8.5 地线反弹的抑制
当并联型的浪涌抑制器发挥作用时,它将浪涌能量旁路到地线上。
由于地线都是有一定阻的,因此当电流流过地线时,地线上会有电压。
这种现象一般称为地线反弹。
地线反弹对设备的影响如下:
(1)浪涌抑制器的地与设备的地不在同一点,设备的线路实际上没有受到保护,较高的浪源电压仍然加到了设备电源线与地之间。
解决办法是在线路与设备的外壳地之间再并联一只浪涌抑制器。
(2)浪涌抑制器的地与设备的地在同一点,这时,该台设备的线路与地之间没有浪涌电压,受到了保护。
但是如果这个设备与其他设备连接在一起,另一台设备就要承受共模电压。
这个共模电压会出现在所有连接设备1与设备2的电缆上。
解决的方法:是在互连电缆的设备2一端安装浪涌抑制器。
8.6 浪涌抑制器件的正确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浪涌抑制器件的寿命不是永久的,总会失效。
因此,在结构设计上,应该便于更换浪涌抑制器件。
并且,当浪涌抑制器件失效时,应该有明显的显示,提醒维护人员进行更换。
浪涌抑制器件的失效模式一般为短路,这可以称为安全模式。
因为当浪涌抑制器短路时,线路会出现故障,从而提醒维修人员更换浪涌抑制器。
但是,也有开路失效模式的可能性,这时往往会给设备带来潜在危险:
因为设备会直接处于没有保护的状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