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高产平衡配套施肥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高产大蒜的施肥技术

高产大蒜的施肥技术

高产大蒜的施肥技术
大蒜是重要的调味蔬菜之一。

对于大蒜种植者来说,该如何去给大蒜施肥,才干高产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大蒜施肥的技巧。

1.基肥:因为大蒜根系浅,根毛少,吸肥本事差因此,对基肥的质量要求较高。

普通以腐熟的厩肥或饼肥为好。

在基肥中通常配施一些磷钾复混肥。

高产大蒜普通亩施优质有机肥5000-6000公斤,施饼肥80-100公斤,以提升土壤肥力,保证营养供给。

亩施氮磷钾复混肥25-35公斤。

2.催苗肥:目的是增进出苗后快速发根长苗,提升秋播大蒜的越冬性能。

催苗肥普通于出苗后15天左右举行。

肥力较高、底肥较足的,能够不施催苗肥,否则每亩能够施标准氮肥10公斤。

3.返青肥:普通在春季气温回升,大蒜的心叶和根系开头生长时施用,用量以标准氮肥10-15公斤为宜。

4.催苔肥:普通应在鳞芽和花芽分化完成、蒜苔缨时举行。

因为此时进入生长旺盛期,生长量和需肥量先后达到高峰期,所以催苔肥是一次关键性的追肥,普通应重施。

约占追肥总量的40-50%。

每亩施氮磷钾复混肥25-30公斤。

5.催头肥:普通于催苔肥施后25-30天举行,这次追肥是满足蒜苔采收和蒜头膨大时对营养的需要。

此次追肥以氮肥为主,协作施少量磷钾肥。

用量以总追肥量的20-30%为宜。

以上就是对大蒜如何施肥的介绍,希翼对大家有所协助。

大蒜怎么施肥才能高产?大蒜施肥方法

大蒜怎么施肥才能高产?大蒜施肥方法

大蒜怎么施肥才能高产?大蒜施肥方法大蒜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调味蔬品,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大蒜生吃味道有点辛辣,而且还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大蒜不仅可以食用还能入药,它有降血糖、预防感冒、抗疲劳的作用。

人们对大蒜的需求量非常大,在我国多个地区都有种植大蒜。

那么为了实现大蒜高产,要怎么给大蒜施肥才是正确的呢?接下去跟着本人一起来看看。

大蒜的施肥:大蒜可以按生长发育和需肥、吸肥特点进行施肥,大蒜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施肥原则,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大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元素的需要。

大蒜施肥一般分基肥和追肥两种。

1、大蒜的基肥:大蒜的基肥最好以有机肥为主。

常见的有机肥有圈肥、鸡粪、鸭粪、厩肥、堆肥、饼肥等。

基肥的施用量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大蒜蒜头的商品性和植株的越冬性能,因此在生产上应施足基肥。

基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大蒜的目标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的需肥量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有条件的可施用棉籽饼等饼肥50-100公斤。

配合有机肥作基肥施用的化肥通常有过磷酸钙、氮磷复合肥、氮钾复合肥或三元复合肥等。

每667平方米施用标准氮肥75公斤左右。

氮素化肥要有2/3作基肥施用,1/3作追肥施用。

磷、钾肥绝大部分作基肥施用。

磷肥使用过磷酸钙30公斤左右。

磷肥作基肥施用时,无论是过磷酸钙,还是钙镁磷肥,都要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浅耕翻入耕层。

钾肥的施用数量,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硫酸钾30公斤左右。

基肥的施用一般是将有机肥的一半在耕地前施入,均匀地撒施在土壤表面,结合耕地,将肥料翻入地下;另一半在播种时,集中进行沟施,并使肥、土相混,然后播种。

如以碳酸氢铵或有机肥作基肥时,要开沟埋施,或随水浇施,施用后结合整地使肥与土壤混合均匀。

磷肥的施用最好是浅施、集中施或分层施。

一有可在耕地前施用一部分,另一部分在耕后栽蒜时施用,或在整地后浅施在地下6-10厘米处,以利幼苗吸收利用,培育壮苗,提高磷肥当季利用率。

大蒜高产高效技术研究

大蒜高产高效技术研究

境及产量形成 因素的要求进行了调研 大蒜对环境的要求 : 温度 : 蒜是喜好冷凉气候 的蔬菜 , 过休眠期 通 的蒜 瓣 . 3 5 在 ~ 度以上 的高 温对萌发起抑 制作用 . 以秋季播种 过早 所 时. 出苗慢 幼苗期的适宜温度为 l ~ 6度 , 21 可耐短时间 一1 0度的低 温. 冬季月平均最低气温在一 6度 以上 的地 区 . 秋播大蒜可以在露地安 全越冬 。 光照 : 花茎和鳞茎发育 除了受温度影响外 . 还与光照 时间的长短 有关 不 同生态 型品种对光 照时间长短 的反 映不完全相 同 低温反应 敏感 品种 . 光照 时间长短对花茎发育 的影 响不大 . 而鳞茎 的发 育以 1 2 小时光照为宜 低温反应 中间型品种 . 1 个小 时光照下 . 在 2 花茎发育 良 : 在 1~ 4 时光照下发育 良好 好 鳞茎 3l小 低温反应迟钝型品种 . 花茎 发育需要 1 小 时以上光 照 在 1 小 时光照下一般不形成鳞茎 . 3 2 鳞茎 发育需 要 1 时以上的光照 4小 水分: 大蒜 的根系浅 , 根毛少 , 吸水范同较小 , 以不耐旱 , 不同 所 但 生育 期对土壤湿度的要求有差异 播种后的萌发期要求较高的土壤湿 度, 促进 发根和发芽 幼苗期要适 当降低 土壤湿度 . 防止苗子徒 长 , 促 进根 系向纵 身发展 退母结束以后 . 大蒜叶片生长加快 . 分的消耗增 水 多, 需要保持较高 的土壤湿度 , 促进植株 生长 . 为花芽 、 鳞芽 的分化 和 发育 打基础 。花茎 伸长和鳞茎膨 大期是 大蒜生长 E期旺盛 的时期 . l 要 求较高 的土壤 湿度 当鳞茎充分膨大 . 降低土壤湿度 . 应 防止鳞茎外 皮 腐烂变黑及散瓣 土壤 : 大蒜 由于根 系吸收力 较弱 . 土壤肥力的要求较高 . 宜在 对 适 富含有 机质 、 透气性好 、 保水 、 排水性能好 的砂质壤土 或壤土 中栽培 。 大蒜喜微酸性 土壤 . 适宜 P H值为 6 . 肥料: 大蒜对 富含腐殖质 的有机肥反应 良好 . 增产效果显著 全生 育期 吸收的氮最多 . 钾次之 . 磷最 少。据调查 . 6 7 每 6 平方米 产 1 1 - 4 6 3 千克鲜蒜头 的高产 田需 吸收氮 2 千克 . 1 1 钾 5千克 萌发期 和幼苗 期

津大盛源大蒜高产套餐施肥技术

津大盛源大蒜高产套餐施肥技术

津大盛源大蒜高产套餐施肥技术闫洪珠一、大蒜的生长发育规律、需肥特点与缺素症:1、大蒜是喜好冷凉气候的蔬菜,通过休眠期的蒜瓣,在3~5℃的低温下便可以萌发。

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6~20℃,30℃以上的高温对萌发起抑制作用,所以秋播大蒜播种过早时出苗慢。

幼苗期的适宜温度为12~16℃,可耐短时间-10℃的低温。

2、大蒜根系为弦状肉质须根,主要分布在20-25厘米耕层内,属浅根性蔬菜;对肥水反应敏感,具有喜肥、耐肥的鲜明特点;大蒜的根毛很少,并且细弱,根的吸肥能力较差。

3、大蒜萌芽所需的养分都由种瓣提供,随着幼苗的生长,种瓣中贮藏的养分逐渐耗尽(退母),此时应施用速效肥料以保证幼苗的生长和培育壮苗。

4、退母后的生长完全靠土壤养分供给。

大蒜的鳞芽和花芽分化期,是大蒜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根系生长增强,加速了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

从花芽分化、结束到蒜苔采收是大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生长量大,需肥水量也最多,是大蒜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

5、大蒜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钾、钙、磷、镁次之。

此外,硫是大蒜品质构成元素,适当应用硫肥可使蒜头和蒜苔增大增重,并可使畸形蒜苔和裂球降低。

6、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0 kg大蒜,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13.0kg,五氧化二磷3.5kg,氧化钾11.0kg,钙4.2kg。

大蒜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而有所变化。

7、大蒜缺素症状。

缺钙:叶片上出现坏死斑,随着坏死斑的扩大,叶片下弯,叶尖很快死亡;缺镁:大蒜缺镁时,叶片褪绿,先在老叶片基部出现,逐渐向叶尖发展,叶片最终变黄死亡;缺硼:新生叶产生黄化,严重者叶片枯死,植株生长停滞,解剖叶鞘可见褐色小龟裂。

二、底肥施用套餐(一)配方一:适用于中产田,亩产干蒜头800-1200kg。

建议使用:津大盛源40%(16-9-15)多元素生态螯合肥50-80kg+聚能螯合钙加硅20kg+5%生物有机菌肥40kg.(二)配方二:适用于高产田,亩产干蒜头1500-2000kg。

大蒜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大蒜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重 金属含 量超标 , 为大蒜 产业 持续发 展 的瓶 颈 。为 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季 不致 被冻 死 ,并 为植 株顺 利 通 过春 化 打下 良好基
础 。 中地 区 , 鲁 一般在 9月 下旬播 种 。 于大蒜幼 苗 出 适 土 和生长 。如播种 过早 , 幼苗 在越 冬前 生长 过旺 而消
耗养分 , 降低 越冬 能力 , 还可 能再行 春 化 , 引起 二 次生 长 , 二年形 成复瓣 蒜 , 第 降低 大蒜 品质 。播种 过 晚 , 则 苗子 小 , 组织 柔 嫩 , 系弱 , 累养 分较 少 , 寒力 较 根 积 抗 低, 越冬期 间死亡多 。所 以大蒜 必须严格掌握播种期 。
水 。为 防止干旱 , 可在 土上 覆盖 二层 稻草 或其 它保湿
67平方 米用 5 6 %辛 硫磷 颗粒 剂 1 ~ . 2千克对 细 土 6 5 O
千 克 , 垄 撒施 ; 用 5 %辛 硫 磷 乳 油 2 0克 , 水 顺 或 0 0 对
材料 。栽 种不宜 过深 , 过深 则 出苗迟 , 假茎 过长 , 系 根
23 合理 密植 : _ 密植是 增产 的基 础 。 薹 和蒜头 的产 蒜
此 , 过 近几 年来 对 大蒜 无 公 害高 产试 验 研究 , 通 总结
出了大蒜 无公 害高产栽 培技 术 , 现总结如 下 。
1 整地 施肥
量 是 由每 67平 方 米株 数 、 株蒜 瓣 数 和 薹重 、 重 6 单 瓣 三 者 构成 的。应 按 品 种 的特 点做 到 适 当密 植 ,使 每 6 7 方米 有 较 多 的株数 , 6平 总体种 植 密度 每 67平 方 6 米 以 2 ~. 万 2 4万株 为宜 ,. 22万株最佳 。 行距 1 厘米 , 8

大蒜如何施水肥能高产大蒜高产肥水技术

大蒜如何施水肥能高产大蒜高产肥水技术

采用地膜覆盖等措施,提高地 温,促进大蒜发芽和生长。
保持适宜的播种深度和密度, 一般为3-5厘米和每亩15-20万 株。
合理密植
1
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点来确定种植密度。
2
一般采用宽行密植的方式,行距为15-20厘米, 株距为8-12厘米。
3
对于早熟品种,可以适当增加密度以提高产量。
04
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
不要过度浇水,以免造成土壤板结和盐碱化。同时也要避免浇水不足,以免影响大 蒜的生长和发育。
注意水源的质量,如果使用不干净的水源进行浇水,可能会对大蒜的生长和发育造 成影响。因此应该选择干净的水源进行浇水。
03
大蒜高产栽培技术
选用良种
选用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 优良品种,如适合南方地区种植
的早熟品种等。
大蒜如何施水肥能 高产大蒜高产肥水 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大蒜施肥技术 • 大蒜浇水技术 • 大蒜高产栽培技术 • 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 • 大蒜收获与储藏技术
01
大蒜施肥技术
施足底肥
有机肥
使用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如鸡粪、牛粪等,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
复合肥
施用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复合肥,以满足大蒜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求。
THANK S感谢观看
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紫斑病
紫斑病是大蒜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会导致叶片出现紫色病斑,影响大蒜的生长 发育。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定期喷洒药剂等。
叶枯病
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会使大蒜叶片出现黄色或褐色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定期喷洒药剂等。
窖藏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贮藏方法, 适合大规模贮藏。窖藏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堆贮,另一种是架贮。堆贮是 将适时收获的蒜头按7~8层堆成垛, 每垛堆好后浇一次水,以湿润上层和 降温。架贮是将适时收获的蒜头按一 定距离排放在特制的贮藏架上,定期 通风和检查。

大蒜高产高效施肥技术

大蒜高产高效施肥技术

河南农业2023年第10期分布范围较小,无根毛或少根毛,吸收能力弱,所以必须保证土质疏松,水肥供应以少量多次为宜。

(四)施肥与其他措施相结合采取基肥与整地相结合、追肥与灌溉相结合、叶面追肥与喷施农药(病虫害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工作量,而且可以提升肥料利用率。

二、需肥特点大蒜一次种植两次收获,产量较高,是需肥量大且较耐肥的作物。

大蒜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

每生产100 kg 大蒜,大约需要氮肥(N)1.4 kg,磷肥(P 2O 5)0.4 kg,钾肥(K 2O)1.2 kg。

随栽培技术、气候、土壤等条件变化有所差异。

大蒜生育其所需氮磷钾比例大概为1:0.3:0.7。

大蒜在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差异较大。

不同时期氮、TURANG FEILIAO YU NONGTIAN JIESHUI土壤肥料与农田节水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河南农业2023年第10期旱轮作、绿肥与大田作物轮作。

轮作倒茬、种养结合,可以减轻耕地使用强度,减少化肥、农药投入,修复农业面源污染,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轮作过程中,种植绿肥可以广开肥源、改善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生产能力。

(二)改良土壤1.酸化土壤改良。

在豫南、豫西南耕地酸化地区,可以根据土壤酸化程度,施用石灰质物质或酸性土壤调理剂,改施碱性肥料品种,增施有机肥。

改良后的土壤pH 应保持在6.0以上。

2.盐碱化耕地改良。

在沿黄两岸、黄河故道等耕地盐碱化地区,可以通过工程改碱压盐、耕作压盐、配套滴灌系统、地膜覆盖、土壤调理剂、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措施,使土壤盐分含量保持在0.3%以下,pH 保持在8.5以下。

生长环境条件,使土肥水更好地融合。

深松是疏松土层而不翻转土层,保持原土层不乱,可以形成虚实并存的土壤结构,便于养分释放和保存。

同时,可以保持地表作物残茬留在地表,增强土壤的储水保墒性能,原则上同一地块3年深松1次。

大蒜花生套种高产高效模式栽培技术

大蒜花生套种高产高效模式栽培技术

是我地传统的种植模式。

但蒜茬直播花生存在播种迟,收获晚,影响下茬大蒜正常播种,导致翌年蒜薹蒜头减产的缺点。

为此,笔者开展了大蒜花生套种高产高效模式栽培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了大蒜花生优化套种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在同一地块里大蒜花生双丰收。

目前每年推广应用面积均在10万亩以上,实现每亩增产:花生42.5h、蒜薹63.7kg、蒜头83.8kg,花生饱果率提高10%以上.亩增加产值27861元,增产增值效果显著。

现将其主要技术简述如下:(一)精细整地,重施基肥由于花生是在大蒜生长期种植.不能施基肥,因此,在大蒜整地时.要重施基肥,特别要多施有机肥,以满足大蒜、花生生长需求,一般亩施底肥:土杂肥5000kg以上、碳酸氢铵50一60kg(或尿素50kg)、钙镁磷肥40~50k、硫酸钾35—50kg,有机肥、氮肥要随犁深施,磷、钾肥要随耙浅施,以充分发挥其肥效。

蒜田耕翻后,要横、竖耙细耙匀,直至地平、土细、上松下实,无明暗坷垃。

(二)利用良种精选种子大蒜、花生间作套种应利用优良品种,蒜种要选高产中熟品种:如蒲棵等,花生应选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抗病中熟的大花生品种,如丰花1号等。

选好良种后,在播种前,要精选种称为“三・一”式。

大蒜行距为大、小行,大行距20c珊,小行距175cm,株距8~9cm,每畦3垄蒜,亩40000株左右。

花生种在大行内(畦背),行距55cm,墩距15cm(调角种植),每亩种8000墩,此模式适宜高产田块。

二是,大畦等行距模式,称“二、一”式:大蒜行距均为20cm,每两垄蒜种一垄花生,株距8—9cm,每畦6垄蒜,每亩,3700—40000株,花生行距为40cm,株距16~17cm,每畦3垄蒜,每亩40000株左右。

这种模式适宜一般田块。

2.适时播种:大蒜最佳播期为10月上旬,此时按标准模式,用镢头开3cm深的沟播种,覆土制畦。

播种要求:开沟深浅一致,栽瓣方向一致,覆土厚度一致,畦宽度一致,畦面平整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蒜高产平衡配套施肥技术研究
摘要氮磷采用2因素5水平最优回归设计,钾硫采用单因素分别设计。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硫配合施用对大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大蒜最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其适宜的氮(n)用量为24.7kg/667m2,磷(p2o5)适宜用量为12.7kg/667m2,钾(k2o)适宜用量12.9kg/667m2,氮磷钾适宜比例为2∶1∶1,硫肥(so3)适宜用量为20kg/667m2。

试验同时表明,施钾有利于大蒜壮苗、蒜茎增粗和蒜头膨大,施硫蒜头大、产量高、皮色白,能显著提高大蒜的商品性。

关键词大蒜;高产;平衡配套施肥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3-0018-02
邳州是中国大蒜之乡,素有蒜头大、皮色白、商品性好、营养丰富的美称,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邳州大蒜常年种植面积4.0~4.7万公顷,主要分布运西、运中的沙土、两合土、黄土等土种上。

近年来,由于蒜农盲目施肥,存在重施氮磷肥、轻视钾硫肥的现象,致使养分比例失调,“马尾蒜”及“面包蒜”的面积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大蒜的产量和品质。

为此,从2006年起,笔者开始了大蒜平衡施肥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进一步优化配方,开发研制了高产优质的大蒜专用肥,从而推进大蒜施肥技术的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土壤为宿羊山镇的两合土和戴圩镇的黄土,为黄泛冲积物发育而成的土壤,其耕层土壤理化性状见表1。

供试品种为邳州白蒜。

1.2试验设计
1.2.1氮磷肥最佳用量及配比试验。

采用2因素5水平最优回归设计,共11个处理,小区面积33.35m2;氮肥最大用量为纯氮412.5kg/hm2,磷肥最大用量为五氧化二磷300 kg/hm2;氮肥基追比例按7∶3运筹,磷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氮肥品种为尿素,磷肥品种选择过磷酸钙。

方案设计见表2。

1.2.2钾肥最佳用量试验。

试验设置5个处理,施纯氮288.75 kg/hm2、五氧化二磷210kg/hm2的基础上,钾肥(k2o)的施用量分别设计为0kg、5.0kg、7.5kg、12.5kg、17.5kg。

重复3次,共计15个小区,小区面积20m2。

钾肥的品种为氯化钾,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

1.2.3硫肥施用效果试验。

试验设置3个处理,在施纯氮
288.75kg/hm2、五氧化二磷210kg/hm2的基础上,施三氧化硫分别为0kg、20kg、30kg。

硫肥用硫铵,氮肥用尿素,磷肥用磷酸二铵(过磷酸钙中含硫素,不能使用)。

1.3试验实施过程
前茬水稻收获后,耕翻耧耙,初步整平试验用地,精确划分试验小区,按试验方案设计准确称量不同处理小区的肥料,然后均匀撒施在相应的小区,再用铁锨翻入土层,耙匀耧平,使肥料均匀分布在土壤耕层中。

试验于2006年10月3日一次性播种,栽插规格为
2cm×1cm,密度为49.5万株/hm2,播后覆土覆膜。

12月初视土壤墒情灌好越冬水,2月底至3月初追施返青抽薹肥,同时做好病虫草害的综防,5月28日收获,分处理考察与计产。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氮磷肥用量对大蒜苗期生长的影响
在返青期(3月2日)对各处理进行了田间考察,结果表明,在11个处理中,以处理3长势长相最优,平均苗高18.3 cm,茎粗1.30cm,分别较其他小区提高1.2~5.0cm和0.08~0.48cm,绿叶片数4片,叶色浓绿,叶片较厚;其次为处理7。

4月11日田间考察结果趋势仍相同,特别是茎粗差异明显,处理3茎粗1.70cm,比对照增加0.6cm,增粗率为54.5%(见表3)。

依据4月11日考察的平均结果,将各处理氮、磷肥用量与茎粗进行回归分析,其方程式为:y=1.110+0.032 xn+0.12 xp-6.8×10-4 x2n-3.12×10-4 x2p+1.08×10-4 xnxp,f=48.25**,r=0.99**。

回归方程表明,各处理氮、磷用量对茎粗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对照的基础上,每增施1kg氮茎粗增加0.032cm,每增施1kg五氧化二磷茎粗增加0.012cm,氮肥的增粗作用大于磷肥,氮磷的交互为正效应,二次项字数均为负值,说明氮磷施用均有适宜的用量。

2.2不同氮磷肥用量对蒜头大小和产量的影响
2.2.1不同氮磷用量条件下的蒜头直径和产量。

收获时对蒜头直径及产量进行测定(见表4),从测定结果看出无论蒜头直径还是产量都以处理3为最高。

2.2.2蒜头直径与氮磷用量的关系。

通过对表4回归分析,各处理蒜头直径与氮磷用量为显著的相关性,其方程式为:
y=3.918+0.084 xn+0.026 xp-1.96×10-3x2n-8.0×10-4 x2p+3.24×10-4 xnxp,f=22.14**,r=0.98**。

方程表明,与对照相比,每增施氮1kg/667m2,蒜头直径可增加0.084cm,每增施五氧化二磷1kg/667m2,蒜头直径可增加0.026cm,当氮磷用量达到一定值后,蒜头直径下降,氮、磷交互项系数为正值,表明氮、磷互作为正效益。

2.2.3产量与氮磷用量的关系。

通过表4回归分析,各处理的产量与氮磷用量有较好的相关性,其方程式为:y=1 134+52.32
xn+16.56 xp-1.01 x2n-0.52 x2p+0.04 xnxp,f=9.9**,r=0.95**。

方程表明,大蒜在这2种土壤上的基础产量为1 100kg/667m2左右,在此基础上,增施纯氮1kg/667m2,可增产鲜蒜头52.32kg/667m2,增施五氧化二磷1kg/667m2可增产鲜蒜头16.56kg/667m2;二次项系数为负值,说明当氮、磷用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其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当边际产量等于边际成本时,施肥量为最佳经济用量,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大蒜最佳施氮量为纯氮24.3kg/667m2,最佳施磷量为五氧化二磷12.7kg/667m2。

2.3施钾对大蒜产量的效应
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可促进蒜茎增粗和蒜头膨大,提高大蒜产量和商品性(见表5)。

从表5看出,以施氧化钾12.5kg/667m2最佳,蒜头直径比不施
钾的增加0.45cm,单头鲜重增加12g,增产322.5 kg/667m2,增产率为19.3%。

将表5大蒜产量与施钾量进行回归,其方程式为:y=1 726.4+33.6x-1.22x2,方程表明,每增施氧化钾1kg/667m2,可增产大蒜33.6kg/667m2,通过计算,大蒜最佳经济施钾量为
12.95kg/667m2。

2.4施硫对大蒜生长发育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大蒜是喜硫作物,长期不施含硫肥料将造成土壤养分的不平衡,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

不施硫肥的处理,大蒜长势差,返青期后考察其株高、茎粗、单株鲜重和干物质积累均低于施硫的处理,而施三氧化硫30 kg/667m2的处理3略好于施三氧化硫20kg/667m2的处理2。

不施硫的处理苗期长势差,其蒜薹和蒜头的产量和品质明显差于施硫处理,蒜头平均直径比施硫处理小0.4~0.5cm,蒜头产量低293~318kg/667m2,减少15.6%~16.7%。

硫肥或含硫肥料是大蒜高产优质必不可缺的中量元素,其用量应不低于三氧化硫20kg/667m2(见表6)。

3结论
(1)大蒜是高产经济作物,需肥量较大,其最佳施氮量为
24.7kg/667m2,最佳施磷量(p2o5)为12.7kg/667m2,氮磷肥较适宜的比例为2∶1。

(2)钾肥是大蒜高产优质的营养元素,施钾有利于形成壮苗,有利于蒜茎增粗和蒜头膨大,其最佳施钾量(k2o)约为
12.9kg/667m2,与施磷量相当。

因此,大蒜专用肥氮磷钾的适宜配
方为2∶1∶1。

大蒜专用基肥氮磷钾的比例建议配方为1∶1∶1,另一半氮肥在返青抽薹期追施。

(3)大蒜是喜硫作物,增施硫肥或含硫肥料能促进大蒜的生长发育,使蒜头大,皮色白,提高大蒜的品质及商品性,建议硫肥(so3)施用量不低于20kg/667m2。

施用普钙、硫铵、硫酸钾等含硫肥料均起到补充硫肥的作用,在大蒜专用肥配制时尽可能选择含硫的氮磷钾原料。

大蒜在施用尿素、二铵、氯化钾等单质肥料时,必须注重硫肥的补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