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栽培技术PPT课件
《种大蒜》ppt

环节四:拓展延伸,巩固提升(3分钟)
问题:植物的生长和阳光、水分究竟有什么关系?让我们继续观 察研究。
引导学生思维深入,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科学。将科学 探究延伸到课外,延伸到下一节课,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土壤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植物。那么植 物的生长还需要什么条件?
环节二:科学选种,合作种蒜(20分钟)
选种 种蒜方法与步骤
种蒜
采用了小 组合作、演示 示范、集体交 流、教师指导 等教学方法, 开展了种大蒜 的活动。
环节二:科学选种,合作种蒜(20分钟)
问题: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蒜瓣来种?
7.花盆内种大蒜
中心小学
@@@@@
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观察、比较
说明种大蒜的两种 方法和注意事项, 暗示了种大蒜的步 骤。
浇水
测量、 记录
在阳光下
对比大蒜的长势 情况,并讨论、 推测原因。
萝卜的种养 方法和步骤
可以种的植物很多,不管种什么一定要指导学生坚持观察,
及时记录,感受植物生存和生长需要阳光和水分。在种养植物
学生种蒜活动要求是4人小组两两合作,各用一种方法种大蒜。这样安 排,给学生创造了充分动手体验的机会,同时便于比较。学生只有亲身体 验了,才能发展思维。
环节三:借鉴经验,讨论分析(15分钟)
主要采用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案例分析、教师指导等教学方法, 开展了“我是植物小专家”的诊断活动。
环节三:借鉴经验,讨论分析(15分钟)
的过程中,孩子们还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激发对植物种养
土培绿豆
的兴趣,体会到大自然的奥秘!
大蒜种植技术ppt课件

四、病虫害防治
由于绿色食品大蒜种植以有机肥 为主,植株的抗病能カ强,再加 上大蒜生长期内气温低,大蒜病 虫害发生比较轻,通常发生的病 虫害为叶枯病、蒜蛆。 1、枯病。叶枯病是大蒜生长过 程中的-种主要病害,危害严重 时大蒜不易抽苔,进而影响大蒜 的产量,-般防治方法是:4月 中旬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OOg, 兑水稀释后喷雾1次即可。
东昌府区大蒜高产的栽培和管理
播种大蒜的地要深翻30厘米以上,提前晒垡10—15天。综合 深翻,每亩基施优质圈肥或鸡粪4000—5000公斤,掺匀沤制 10—15天使用。再每亩施用大蒜专用硫酸钾型复合肥50到60公 斤,碱性土地还需掺加硫酸亚铁10公斤。如果重茬种植,大蒜 病害比较严重的地块,可以结合耙地,撒施熟石灰面100公斤
大蒜的种植技术
大蒜是秦汉时从西域传 入我国,经人工栽培繁 育,具有抗癌功效,深 受大众喜食。大蒜生长 健壮,耐寒性强,抽薹 率高,耐贮藏,适于秋 天种植,大蒜的种植技 术介绍如下。
-、生长习性 大蒜是弦状须根。吸水肥能カ 较弱,鳞茎ㄡ在土壤中生长、 膨大,所以大蒜应选择土壤疏 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 地块栽培。尽管大蒜的适应性 较大,但还是以砂壤土为好。 因砂壤土疏松,适宜根系发育, 返青早,抽薹早,蒜头大且辛 辣味浓,起蒜容易。
【药剂防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 72%农用链霉素 3OOO~4OOO倍液或 47%加瑞农wp75O倍液、5O%代森铵1 OOO倍液、新植霉素3OOO—4OOO倍 液,隔5~7d喷药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 2—3次。应以轻病株及其周围的植株为 重点,注意喷在接近地表的植株茎基部。
五、采收储藏 1、收获。大蒜收获季节-般在5月中下 旬,小满前后。当大蒜叶片发黄,蒜瓣 突出时就可以收获。收获时要用专用エ 具-蒜别子,不创破不撞伤。收获后大蒜 要及时晾晒使其干透,ㄡ要防止暴晒, 防止糖化。通常的方法是:蒜叶掩蒜头 在田地里晾晒1Oh,然后再把蒜须削掉 (削时-定要削平、削净,切不可伤蒜 体),放通风处继续晾晒,待蒜秆干到 八九成时,剪蒜秆2公分下蒜头,装袋, 放通风处继续晾晒,但不能直接暴晒。 大蒜收获后,及时清除残留的地膜。
《种大蒜》课件

《种大蒜》课件一、引言大蒜,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和药用植物,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种植历史。
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蒜的种植过程,本课件将详细介绍大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
二、选地整地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或壤土,pH值在6.5-7.5之间为宜。
2.整地:在播种前进行深翻,深度约30厘米,同时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牛粪、猪粪等,每亩施用量约为3000-5000公斤。
整地后,将土壤细碎,确保地面平整。
三、播种1.播种时间:大蒜的播种时间因地区而异,一般分为秋播和春播。
秋播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2.播种方法:将蒜瓣均匀地撒在播种沟内,覆土厚度约2-3厘米,然后用脚轻轻踏实。
3.播种密度:播种密度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每亩播种量为200-300公斤。
四、田间管理1.浇水:播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生长期间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避免干旱或积水。
2.施肥:在大蒜生长过程中,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状况适时追肥。
一般追肥3-4次,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
3.中耕除草:在大蒜生长期间,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减少杂草对养分的竞争。
4.病虫害防治:大蒜常见病虫害有叶斑病、灰霉病、蒜蛆等。
应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五、收获与晾晒1.收获时间:大蒜的收获时间因地区和播种时间而异,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2.收获方法:用锄头或专用工具将大蒜植株连根拔起,轻轻抖掉泥土,然后晾晒。
3.晾晒:将收获的大蒜捆扎成束,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使其蒜皮干燥、蒜肉变软。
六、总结通过本课件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大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灵活调整种植和管理方法,以确保大蒜的高产和优质。
幼儿园活动种植大蒜方法PPT课件

将修剪好的蒜瓣按照株距 10-15厘米、行距20-25 厘米的标准摆放于沟内。
用土壤覆盖蒜瓣,轻轻压 实。
浇水与施肥管理
01
播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有利于蒜瓣生根。
02
在大蒜生长期间,根据天气和土 壤湿度情况适时浇水,避免干旱 或水涝。
03
在大蒜生长初期,可施用适量的 氮肥促进生长;生长中后期,可 增施磷钾肥提高产量和品质。
光照
大蒜需要充足的光照,但也能耐一定的弱 光环境。
水分
大蒜对水分要求较高,生长期间需要保持 适度的土壤湿润。
土壤
大蒜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 土壤中。
03
种植大蒜的准备工作
选址与土壤准备
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进行种植 。
土壤要松软、肥沃、透气性好,可以加入 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来提高土壤肥力。
增强幼儿的责任感
幼儿需要定期照顾自己种植的 大蒜,如浇水、除草等,从而 增强责任感。
拓展幼儿的科学知识
通过种植大蒜活动,幼儿可以 了解到植物生长的条件、过程
等科学知识,拓展视野。
02
大蒜的基本知识
大蒜的起源和分布
起源
大蒜起源于中亚和地中海地区,已有数千 年的栽培历史。
分布
如今,大蒜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 是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
观察叶片颜色
当大蒜叶片开始变黄,叶 尖枯萎时,表明大蒜已经 成熟,可以开始收获。
感受蒜头硬度
轻轻按压蒜头,如果感觉 到蒜头饱满且有一定硬度 ,说明大蒜已经成熟。
查看蒜皮状况
成熟的大蒜蒜皮容易分离 ,如果蒜皮紧贴蒜瓣,说 明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 能收获。
收获方法与注意事项
准备工具
《科学活动种大蒜》PPT课件

加强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大 蒜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 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
14
在大蒜生长后期,要适当控制 水肥供应,促进蒜头成熟和提
高产量。
CHAPTER 04
大蒜病虫害防治策略
2024/1/26
15
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方法
2024/1/26
病害类型
大蒜常见病害有叶枯病、紫斑病 、锈病等,症状包括叶片黄化、 枯萎、斑点等。
2024/1/26
6
CHAPTER 02
大蒜种植基础知识
2024/1/26
7
大蒜生长环境要求
01
02
03
04
温度
大蒜生长适宜温度为12-26℃ ,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需求有
所不同。
光照
大蒜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每 天至少需要6-8小时的直接日
照。
水分
大蒜需要湿润的土壤环境,但 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
土壤处理与施肥技巧
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并进行深翻晾晒,以杀死病菌和虫卵 。
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可采用药剂 拌土或熏蒸等方法,以预防土传病害 。
2024/1/26
根据土壤肥力和大蒜生长需求,合理 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高土壤肥力。
12
播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大蒜种子 ,进行浸种催芽处理,提高发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 生命、勇于实践的科学精 神,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 责任感
5
适用人群及建议
适用人群
中小学生,特别是对科学实践活动感兴趣的学生
实施建议
结合学校科学课程,利用课余时间或社团活动进行;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 完成种植和观察任务;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大蒜栽培管理工作历幻灯片

11
二、大蒜生长习性
5、 大蒜根系为弦状肉质虚根,主要分布在5-25厘米的耕 层里,属浅根性蔬菜,大蒜对水肥反应敏感,表现出喜湿、 喜肥、耐肥的特点。大蒜的根毛极少,且细弱,跟的吸收能 力较差,因此,生长期间需加强肥水管理。
6、 大蒜萌芽所需的各种营养均由种掰提供。随着幼苗的生 长,种掰中储藏的营养耗尽,也称“退母”。退母后的生长 过程全靠土壤供应养分,吸肥量明显增加。
大蒜属世界性蔬菜,世界各地分布广泛。近年来发达国家栽培面积逐 渐减少,而发展中国家尤其亚洲国家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国际贸易量也逐 渐扩大。
2
我国大蒜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种蒜国,生产量具世界首位,又是主要 的贸易国之一。
大蒜对气候条件适应性强,在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南方行秋播,华北 多秋播,亦可春播,东北则多春播,因此在我国形成了一些著名的大蒜特产区 。如山东苍山、安丘、金乡、上海崇明、嘉定、浙江绍兴,江苏徐州,湖北广 水、广东开平,广西玉林、安徽舒城、黑龙江阿城、宁安、辽宁开原、吉林龙 安、河北永年、陕西歧山、山西应县、四川成都、贵州毕节、云南新安、新疆 乌鲁木齐、内蒙古乌兰察布、西藏拉萨等均是著名大蒜产地。
8
910二、大蒜生长来自性1、温度:喜冷凉,适宜温度在-5-26℃。大蒜苗4-5叶期耐寒 能力最强,是最适宜的越冬苗龄。
2、光照:完成春花的大蒜在13小时以上的长日照及较高温度 条件下开始花芽和鳞芽的分化,在短日照而冷凉的环境下, 只适合茎叶生长。
3、水分:喜湿怕旱 4、土壤和营养: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
13
三、大蒜 播 种 育 苗--合理密植
(2)合理密植。
密植是增产的基础。蒜薹和蒜头的产量是由每亩株数、 单株蒜瓣数和薹重、瓣重三者构成的。应按品种的特点做 到适当密植,使每亩有较多的株数。
大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ppt课件

大;但栽植也不宜过浅,过浅则出苗时易“跳瓣”
,幼苗期根际容易缺水,根系发育差,越冬时易受
冻死亡。
大蒜的栽培技术
❖ 肥水管理 大蒜幼苗生长期虽有种瓣营养,但为促进
幼苗生长,增大植株的营养面积,仍应适期 追肥。由于大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耐 肥,故可以经常追肥,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 需要。大蒜肥水管理一般要进行3~4次,各 个时期喷洒迪种宝微量元素肥料300倍液一次 :
外皮浅红或深红色,蒜瓣少而大, 一般4~8瓣,辛辣味浓,品质佳,耐寒 性较差,适于春播,多分布在东北、西 北、华北等地。优良品种有阿城大蒜、 蔡家坡紫皮、川西大蒜,安丘大蒜、海 城大蒜、开原大蒜、北京紫皮等。
大蒜的品种类型
大蒜的品种类型
❖ (二)白皮蒜
外皮白色,有大小瓣之分,蒜头大,辣味淡 ,成熟晚,耐寒,耐贮,多适于秋季栽培。 优良的品种有苍山大蒜、永年大蒜、舒城大 蒜、嘉定大蒜、高脚子、白皮马牙蒜、拉萨 白皮蒜、狗牙蒜等。
概述
❖ 大蒜的别名:蒜、胡蒜,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 原产地:原产于亚洲西部的高原地区,汉代张骞从西域引入
我国。 ❖ 用途:大蒜以蒜头、蒜薹和幼苗为产品,含有丰富的碳水化
合物,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尤其是大蒜富含大蒜素,不仅可 以调味,还有很强的抑菌、杀菌作用,可治疗痢疾,肠炎等, 深受人们喜欢。同时,大蒜还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 等工业。
富的维生素C。大蒜中还含有大蒜素,是蒜
氨酸经蒜氨酸酶作用形成的挥发性硫化物,
有特殊辛辣味,可增进食欲,并有抑菌、杀
菌作用和医疗保健作用。
大蒜的栽培技术
❖ 蒜薹、蒜头栽培可分为秋播蒜和春播蒜 两种,其中秋播蒜又包括露地(含秸秆覆盖 )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
秋播大蒜栽培技术.pptx

(3)采收
①采收蒜薹。一般蒜薹抽出叶鞘,并开始甩弯时,是收藏蒜薹的适宜时期。采收蒜薹 早晚对蒜薹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采薹过早,产量不高,易折断,商品性差;采薹过 晚,虽然可提高产量,但消耗过多养分,影响蒜头生长发育;而且蒜薹组织老化,纤维 增多;尤其蒜薹基部组织老化,不堪食用。 采收蒜薹最好在晴天中午和午后进行,此时植株有些萎蔫,叶鞘与蒜薹容易分离, 并且叶片有韧性,不易折断,可减少伤叶。若在雨天或雨后采收蒜薹,植株已充分吸水, 蒜薹和叶片韧性差,极易折断。
第3页/共14页
(2)田间管理
①追肥。大蒜幼苗生长期虽有种瓣 营养,但为促进幼苗生长,增大植株 的营养面积,仍应适期追肥。由于大 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故追肥应 施速效肥,以免脱肥而出现叶尖发黄。 大蒜追肥一般3~4次,分为: 催苗肥:大蒜出齐苗后,施1次清 淡人粪尿提苗,忌施碳铵,以防烧伤 幼苗。
第12页/共14页
祝大家有个 好收成!
第13页/共14页
第1页/共14页
②合理密植。密植是增产的 基础。蒜薹和蒜头的产量是由 每亩株数、单株蒜瓣数和薹重、 瓣重三者构成的。应按品种的 特点做到适当密植,使每亩有 较多的株数。早熟品种一般植 株较矮小,叶数少,生长期也 较短,密度相应要大,以亩栽5 万株左右为好,行距为14~17 厘米,株距为7~8厘米,亩用 种150~200千克。中晚熟品种 生育期长,植株高大,叶数也 较多,密度相应小些,才能使 群体结构合理,以充分利用光 能。密度宜掌握在亩栽4万株上 下,行距16~18厘米,株距10 厘米左右,亩用种150千克左右。
第11页/共14页
②收蒜头。收蒜薹后15~20天(多数是18天)即可收蒜头。适期收蒜 头的标志是:叶片大都干枯,上部叶片退色成灰绿色,叶尖干枯下垂, 假茎处于柔软状态,蒜头基本长成。收藏过晚,蒜头嫩而水分多,组织 不充实,不饱满,贮藏后易干瘪;收藏过晚,蒜头容易散头,拔蒜时蒜 瓣易散落,失去商品价值。收藏蒜头时,硬地应用锨挖,软地直接用手 拔出。起蒜后运到场上,后一排的蒜叶搭在前一排的头上,只晒秧,不 晒头,防止蒜头灼伤或变绿。经常翻动2~3天后,茎叶干燥即可贮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类型
Ⅲ.常用品种
1. 依蒜瓣大小分类:大瓣蒜和小瓣蒜。大瓣种每
头5~10瓣,味香辛、产量高、品质好,以生产蒜头 和蒜薹为主,是生产上的主栽类型,小瓣种每头10 瓣以上。叶数多,假茎较高,辣味较淡,产量低, 适于蒜黄和青蒜栽培。
-
12
一、类型与品种
Ⅰ.原产地与栽培分布
Ⅱ.类型
Ⅲ.常用品种
• 1.大瓣种
-
5
概述
• 大蒜别名胡蒜、蒜。属百合科葱属一、二 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肥大的肉质鳞茎和 鲜嫩的花茎器官为产品。其肉质鳞茎营养 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 维生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蔬菜。
-
6
概述
• 蒜自古被当作药用植物栽培,具有较高的 药用价值。大蒜味辛、性温,有暖脾健胃、 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消咳止血、行气消 积、解毒杀虫等功效。大蒜对多种细菌有 强烈的杀伤力,可用来预防和治疗感冒、 头疼、鼻塞等多种疾病,并有防癌、抗癌 作用。
-
16
(一)植物学特征
1.根 2.茎 3.叶
-
17
(一)植物学特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根 2.茎 3.叶
大蒜的根为弦线状根系,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须 根均着生在茎盘上,按其发生的先后,着生部位和所起 的作用,可分为初生根、次生根和不定根。初生根发生 在种瓣的背面,次生根发生在种瓣的腹面及茎盘的外围, 不定根是在春季烂母前围绕茎盘周围其它部位着生的根。 须根数量多而根毛少,分布很浅,主要在浅土层中。根 系的吸收水、肥能力较弱。
②低温迟钝型
分布于北纬35°以北或地位高海拔地区,春播,耐寒。 银川紫皮、山西紫皮、开源大蒜(白皮)、阿城大蒜(白
皮)等。
低温中间型
分布于北纬23~39°地区,秋播为主,较耐寒、蒜头大。 天津红皮、蔡家坡红皮、苍山大蒜、山西白皮等。
-
15
二、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征 (二)生长发育周期 (三)对环境条件要求
• (3)无薹大蒜 上海地方品种,植株粗大,生长势
强,不抽薹,蒜头大,每头8~10瓣,鳞茎均可食用。
除鲜食外,韧性强,不易抽断。采收时尽量不让叶
片受损伤或使叶鞘倒状,以免影响养分的制造和运
输,降低蒜头产量。 -
13
一、类型与品种
Ⅰ.原产地与栽培分布
Ⅱ.类型
Ⅲ.常用品种
• 2.小瓣种
• (1)白皮马牙蒜 吉林农安等地农家品种。 植株直立,叶片狭长,蒜皮白色,每头8-9瓣, 多者10余瓣,蒜瓣狭长。辣味较谈,品质优 良。生长期长,抽薹率低,为中、晚熟品种, 适于腌渍和蒜苗栽培。
生态特性:喜湿怕旱、喜肥耐肥。尤其在抽薹前后对
水肥敏感,不能误水误肥。
根分泌一种杀菌物质,是其它蔬菜的好茬口。
-
18
(一)植物学特征
1.根 2.茎 3.叶
茎分为营养茎和花茎。
-
-
3
概述
蒜类蔬菜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多种维 生素和矿物质。大蒜的叶片、叶鞘、鳞茎 及花茎组织中都含有一种挥发性的硫化物, 具有增进食欲、开胃消食的功效。中国很 早就利用大蒜提取制剂,防病治病,而蒜 苔、也是味道鲜美的蔬菜或加工原料。
-
4
概述
• 大蒜以膨大的鳞茎、假茎或嫩叶为产品器 官,在形态上供做食用部位都是叶子(包 括叶身、叶鞘和鳞茎),大蒜以鳞茎为主 要食用部位;青蒜则以食用叶片为主;蒜 瓣可生食或熟食,还可腌渍、醋渍或糖渍, 蒜薹韭薹脆嫩鲜美,是调节蔬菜生产淡季 供应,增加花色品种的重要蔬菜。
县、山东省金乡县 、江苏省邳州、丰县、射阳县、四川省彭 州市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等。 出口日本、韩国、越南、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俄罗斯、 缅甸、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产品器官:鳞茎(蒜头)、花茎(蒜薹)、见光幼株(蒜苗)、黑暗 幼株(蒜黄)。
-
10
一、类型与品种
Ⅰ.原产地与栽培分布
-
7
概述
• 大蒜可生食、拌食、炒食,还可加工成蒜酱、蒜 粉、大蒜蛋黄粉、蒜醋、蒜酒、糖醋蒜和盐蒜等。 大蒜产量高,耐贮藏,耐运输,供应期长,对调 剂市场需求,解决淡季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又是重要的加工原料和出口创汇蔬菜,是主 要的辛辣蔬菜之一。
• 大蒜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中国是世界上种植面 积较大、高产的国家之一。主要产区有山东、河 北、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西藏等 省自治区。
• (2)拉萨白皮大蒜 植株生长粗壮,鳞茎肥 大,蒜皮白色,每头20余瓣,多者30余瓣, 每头鲜重达250g。生长期间地上部易分杈。 适应性强,抽薹率低,蒜头耐贮,适于高寒 地区栽培。
-
14
一、类型与品种
Ⅰ.原产地与栽培分布
Ⅱ.类型
Ⅲ.常用品种
①低温敏感型:
分布于北纬31°以南,秋播,不耐寒。 云顶早蒜、金堂早蒜等。
-
8
一、类型与品种
Ⅰ.原产地与栽培分布
Ⅱ.类型
Ⅲ.常用品种
-
9
一、类型与品种
Ⅰ.原产地与栽培分布
Ⅱ.类型
Ⅲ.常用品种
大蒜(胡蒜、garden pea 、Allium sativum L.) :百合科葱属二 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地欧洲南部和中亚。 我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大蒜产区:河北永年县、河南省杞
• (1)山东苍山大蒜 皮薄洁白,辛香味浓,高产优 质等特点。每头7~8瓣,瓣肥;外皮稍带浅红色。 蒜薹粗大,为薹、蒜兼用品种,中晚熟,长势强,
耐寒、耐贮。
• (2)陕西蔡家坡大蒜 生长势强,叶片较宽、较长, 蒜粗大,鳞茎外皮紫红色,平均单头重60g,每头 7~8瓣,香辛味浓,品质好,早熟高产,作为青蒜、 蒜莲、蒜头栽培均优。
Ⅱ.类型
Ⅲ.常用品种
1. 依蒜瓣大小分类:大瓣蒜和小瓣蒜。 2. 依鳞茎外皮颜色分类:紫皮蒜和白皮蒜。 3. 依鳞茎解剖分类 --- 系统分类法: 双层蒜衣变
种和单层蒜衣变种。 4. 依生态适应性分类 ---生态型分类法:低温敏
感型、低温迟钝型、低温中间型。
-
11
一、类型与品种
Ⅰ.原产地与栽培分布
大蒜栽培技术
-
1
内容
概述 一、类型与品种 二、生物学特性 三、栽培季节与茬口 四、栽培技术
-
2
概述
大蒜,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百合科葱属 (Allium)的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并 具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南北方各地都普遍 栽培。大蒜适应性强、抗旱、耐热,华北、 西北、东北各省,可自然越冬,严寒季节 还可进行设施栽培。大蒜产品耐贮耐运, 因此在中国城市郊区和农村普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