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废水回收工艺

合集下载

苯酚丙酮装置含酚废水治理技术

苯酚丙酮装置含酚废水治理技术
回收 新 工艺 。
2 化 学氧 化 法
2 1 电化 学 氧 化 法 .
1 溶 剂 萃取 法
溶 剂 萃 取 法 治 理 含 酚 废 水 主 要 有 物 理 萃 取 法
和 络合 萃取 法 。物 理 萃取法 具有 代表 性 的溶剂 为 甲 基 异 丁基 甲酮 ( B , 由于 它在水 中的溶解 度较 MI K) 大 , 般 需要 考 虑溶 剂 回收 。络合 萃 取 法是 近 年来 一 研 究 和应 用 的热 点 , 用 的萃 取 剂 主要 为有 长 碳链 使
中 图分 类 号 : 7 3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 0 8 1 6 ( 0 8 0 - 0 8 0 x 8 A 10 — 27 20 )1 0 5 — 3
酚类 化合 物 是一 种 原 型质 毒 物 , 可使 蛋 白质 它 凝 固, 并且 有 致 癌 、 畸 、 变 效 应 , 于这 类 废 水 致 致 对 如 果 不 达标 处 理排 放 , 环 境 带 来 严 重 污染 , 给 直接
理酚 含量 1 0 ~ 00 0m / 0 1 0 g L的废 水 ,油水 比 1 , 0 : 3
01m LL 苯 酚 初 始 浓 度 20m / 、 . o/ 、 0 g L 电流 密 度 00 .4
A c 、温度 3 、 H值 1 .、阴 阳极 转换 频 率 5 / m 5o p C 2 5
在 室 温 下 经 2 3级 逆 流 萃 取 ,废 水 中酚 含量 小 于 ~
01 gL, 用 1%~ 0 N O 反 萃 , .m / 再 0 2% aH 回收 萃 取 剂
和 苯酚 。 该方 法 已在无 锡某 厂投入 运 行 。 屹等团 林 采 用 物 理 萃 取 剂 正 辛 醇 及 络 合 萃 取 剂 磷 酸 三 丁 酯 (B ) T P ,对浙 江 某化 工 厂酚 醛树 脂 生产 工艺 中的约 20 0mg L含酚 废水 进 行 错流 萃 取 , 级 萃 取 出水 0 / 单

浅谈丙酮的回收

浅谈丙酮的回收

浅谈丙酮的回收黄文娟【摘要】对丙酮回收的改进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期刊名称】《江西化工》【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76-78)【关键词】丙酮;加热;采出;回流【作者】黄文娟【作者单位】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在生产盐酸洁霉素过程中,需用大量的有机溶媒,其中丙酮耗用量很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需对丙酮进行回收套用,并回收残留液中的盐酸洁霉素。

丙酮母液含丙酮90%,水10%,pH值在4.0~5.0之间,盐酸洁霉素含量在2000~3000单位/ml,废液透明,呈浅黄色。

在常压下,丙酮—水二元系统是不形成共沸的,丙酮的沸点是56.53℃,水的沸点是100℃,所以把丙酮母液加热到56℃~57℃就可以把丙酮和水分离,考虑到丙酮母液中盐酸洁霉素的存在,在精馏回收丙酮后还要再从残留液中回收它,因此,本装置采取直接加料于丙酮回收塔釜中,塔釜内温度控制在:56℃~60℃之间,这样不仅大量的盐酸洁霉素都被保存在残留液中,而且残留液中丙酮含量也可达到要求。

原来的丙酮回收是靠操作工手动操作人为控制,手动开关蒸汽阀门很难控制加热塔釜的温度,造成丙酮消耗高,处理量较小,塔液泛滥,产出的丙酮含水量时高时低,丙酮回收质量不稳定,产品质量很难达到生产工艺的要求,所以迫切需对现有的丙酮回收装置进行自动控制技术改造,改造后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现在对丙酮的回收进行了自控改造,使用自控仪表和计量仪表对蒸汽流量、出料(成品)流量、回流比控制、塔顶温度、塔中温度、塔釜温度、塔釜压力等参数实现自动控制、在线显示及记录等要求,对丙酮母液进行精馏精确地控制工艺参数,先将预处理液丙酮母液通过真空泵输送到精馏塔釜中,通过蒸汽流量和塔中温度连锁控制加热母液,使塔中温度控制在(57±0.5)℃左右,塔顶温度控制在(56±0.5)℃左右,到56℃后丙酮汽化,一部分由塔顶精馏出产品,一部分回收介质从塔顶往下回流经塔板时,产生热交换,进一步脱水,回流比控制在3:3,最后达到母液(含水丙酮)最大处理量为≥1m3/h,塔顶成品丙酮含量≥99.0%,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丙酮废液渗透汽化法过程

丙酮废液渗透汽化法过程

丙酮废液渗透汽化法过程
丙酮废液渗透汽化法是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主要用于去
除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该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预处理,首先,需要对丙酮废液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悬浮
固体和调节pH值等。

这可以通过沉淀、过滤、中和等方法实现,以
确保废水符合处理要求。

2. 渗透,接下来,经过预处理的丙酮废液被引入渗透膜系统。

在渗透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会通过半透膜逐渐渗透至另一侧,而水分则被保留在原侧。

这样可以实现有机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3. 蒸发,渗透后的有机物质浓缩液被送入蒸发器,通过加热蒸
发的方式,进一步浓缩有机物质,同时产生蒸汽。

4. 冷凝,由蒸发器产生的蒸汽被冷凝器冷却凝结成液体,这样
就得到了浓缩的有机物质。

通过丙酮废液渗透汽化法,可以有效地将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
质进行分离和浓缩,达到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这种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化学处理方法具有能耗低、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需要注意渗透膜的选择、渗透压的控制、蒸发过程的能耗等方面的技术和设备优化,以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盐酸林可霉素

盐酸林可霉素
7、颗粒机:150kg/0.5小时/台
8、V型混合器:2000L600kg/0.5小时/台
9、粉碎机:120kg/1小时/10、纯化水系统:2T/小时
原材料、动力消耗和技术经济指标(略)
物料平衡(略)
附:
考核指标及计算:
预计体积=碱洗丁浓液体积(L)×碱洗丁浓液单位(u/ml)/300000(u/ml)
打开蒸出丁醇接收罐真空阀门,蒸发塔阀门,冷却系统阀门,检查罐底阀是否关闭,真空度达标,开启蒸汽阀门,控制蒸汽压力,蒸发温度,用9℃水或冰盐水对蒸出丁醇进行冷却。在浓缩液接近预计体积时,取样测单位,以控制浓缩液单位在28~35万u/ml之间。每小时记录一次浓缩温度和真空度。
比旋度
----
+135°~+150°
+135°~+150°
硫酸灰分
----
----
≤0.5%
重金属
----
----
≤5PPM
细菌内毒素
≤0.5EU/mg
≤0.5EU/mg
----
仅用于注射成品
残留丁醇*
≤100PPM
≤100PPM
≤100PPM
残留丙酮*
≤1000PPM
≤100PPM
≤100PPM
残留辛醇*
工艺过程
一、发酵液纯化和过滤:
发酵液用草酸调PH至2.5-3.5,草酸用量以2.5±0.5kg/十亿发酵液的比例加入,然后用蒸汽直接加热至60-70℃,凝固蛋白质。经纯化后的发酵液用板框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再用自来水将滤饼中的林可霉素顶洗出来,顶水结束后用空气吹干板框,顶洗液与滤液合并。滤液应澄清,不得带絮状物和固体杂质。
盐酸林可霉素粗粉在中转桶内存放时间不超过48小时。

重金属废水工艺流程

重金属废水工艺流程

重金属废水工艺流程
在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时,常用方法不能分解破坏的,而只能转移它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的物理和化学形态。

即:经化学还原沉淀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从溶解的离子状态转变成难溶解化合物而沉淀下来,从水中转移到污泥中,再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存在于再生液中。

总之重金属废水处理后形成两种
产物,一是基本上脱除了重金属的处理水,二是重金属的浓缩产物——污泥。

重金属浓度小于排放标准的处理水可以排放,如果符合生产工艺用水的可以回用。

浓缩产物中的重金属大都有使用价值,尽量回收利用,没有回收价值的,要加以无害化处理。

丙酮生产过程产生废水的处理方法与相关技术

丙酮生产过程产生废水的处理方法与相关技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丙酮生产过程产生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废水预处理:(2)好氧生物处理:向预处理后废水中加入氮源营养物质、磷源营养物质和微量营养物质,然后进行好氧生物处理;(3)悬浮有机物去除:将好氧生物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或气浮池实现泥水分离,出水丙酮未检出,COD降至100mg/L以下。

本技术丙酮生产过程产生废水的处理方法具有处理负荷高、运行稳定、处理成本低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一种丙酮生产过程产生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废水预处理:将废水调节至pH值为2~7,然后向其中加入催化剂,在20~60℃条件下反应1~10min,至所述废水的活性污泥耗氧速率抑制率由40%~90%下降到10%以下,所述加入催化剂的浓度为5mg/L~100mg/L,所述催化剂为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或氯化亚铁;调节所述反应后废水pH值至6.5~7.5;(2)好氧生物处理:向预处理后废水中加入氮源营养物质、磷源营养物质和微量营养物质,然后进行好氧生物处理;(3)悬浮有机物去除:好氧生物处理后废水经混凝处理后进入沉淀池或气浮池实现泥水分离,出水丙酮未检出,COD降至100mg/L以下;计算所述活性污泥耗氧速率抑制率的方法为:活性污泥耗氧速率抑制率=(1-V1/V2)×100%;其中,V1为含有所述废水条件下的活性污泥耗氧速率,V2为在与含有所述废水条件下的活性污泥耗氧速率相同条件下测定的无毒性物质条件下的活性污泥耗氧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酮生产过程产生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废水调节至pH值为2~7的方法为:向所述废水中加入无机酸溶液或含有无机酸的废水至所述废水pH值为2~7为止;所述无机酸溶液中无机酸的质量分数为1%~98%;所述含有无机酸的废水中无机酸的质量分数1%~50%,所述含有无机酸的废水用NaOH中和后活性污泥耗氧速率抑制率小于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酮生产过程产生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催化剂的步骤为:先将所述催化剂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1~10%的水溶液,再将所述配制好的催化剂的水溶液单次或多次加入所述pH值为2~7的废水中。

(完整版)年产5万吨丙酮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完整版)年产5万吨丙酮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完整版)年产5万吨丙酮⼯艺设计毕业设计年产5万吨丙酮⼯艺设计The Process Design Of Producing 50kta Acetone⽬录摘要 (Ⅰ)A bstract (Ⅱ)引⾔ (1)第⼀章总论 (2)1.1概述 (2)1.1.1丙酮的性质 (2)1.1.2丙酮的安全及⽤途 (3)1.2设计任务的来源 (4)1.3其他 (4)1.3.1消防措施 (4)1.3.2 泄漏应急处理 (4)1.4丙酮⽣产技术进展 (5)第⼆章丙酮的⽣产⼯艺流程 (6)2.1异丙苯法⽣产丙酮的⼯艺及流程 (6)2.1.1烃化反应 (6)2.1.2氧化反应 (7)2.1.3提浓塔 (7)2.1.4分解反应釜 (7)2.1.5中和反应 (8)2.1.6粗丙酮塔 (8)2.1.7精丙酮塔 (8)第三章⼯艺计算 (9)3.1物料衡算 (9)3.1.1.精丙酮塔的物料衡算 (9)3.1.2粗丙酮塔的物料衡算 (9)3.1.3分解釜的物料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中和槽的物料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5提浓塔的物料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6氧化反应的物料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7烃化反应的物料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精丙酮塔能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再沸器的热负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冷却⽔⽤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主要设备计算及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MSDS——(丙酮)

MSDS——(丙酮)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第3.1类 低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7
包装类别: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ERG指南:127
ERG指南分类:易燃液体(极性的/与水混溶的)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400mg/m3
苏联MAC:200mg/m3
美国TWA:OSHA 1000ppm,2380mg/m3;ACGIH 750ppm,1780mg/m3
美国STEL:ACGIH 1000ppm,238099.5000。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工作服。
手防护:
高浓度接触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吸入经皮吸收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容易激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酮废水回收方法
一、分除异辛酸油脂层:
将丙酮废水转入至分层釜中,静置20分钟,下层水相约90%分至调碱釜,上层油脂层收集好后装桶。

二、去除三乙胺层:
将调碱釜中废水按200kg加入14kg片碱,此时pH试纸为13左右。

搅拌1小时后静置20分钟分层,将下层水相分至蒸馏釜初蒸,上层澄清的三乙胺为16~17kg装桶贴标签备用。

关键点1:如果将片碱加入12kg,此时pH值为10左右,分出三乙胺最多5~6kg,大部分胺不能游离出;
关键点2:分三乙胺时要仔细,否则会造成三乙胺入废水中使氨氮偏高;三、蒸馏釜蒸馏溶媒和少量三乙胺:
由于废水中溶有少量溶媒和三乙胺,因此要将废水蒸馏,气相温度85℃之前的馏分主要含有溶媒(50%丙酮、30%水、20%甲醇);当气相温度到98℃后便可以停止蒸馏,此过程主要蒸馏溶解在水中三乙胺,剩余废水氨氮应在700~1200mg/l COD在12万左右mg/l
生产技术部
2015-07-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