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二地理复习(人文地理) PPT
上海高二地理 人口专题复习27页PPT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上海高二地理 人口专题复习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上海高二地理复习课件

上海高二地理复习课件上海高二地理复习课件:掌握地理知识,探索自然奥秘引言:在人类与自然的对话中,地理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揭示了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的奥秘,也阐述了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上海高二地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共同探索我们的地球家园。
一、地球科学1、地球的构造与运动: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板块运动及地震的产生机制。
2、地球的年龄与地质年代:掌握放射性元素测年法、相对年龄法和磁性年龄测定法等多种测定方法。
3、自然地理现象:学习河流、湖泊、山脉、峡谷等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与演变。
二、大气环境1、气候的形成与变化:理解气候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
2、全球气候带与气候类型:熟悉全球不同地区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分布。
3、气候变化: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三、水文地理1、河流与湖泊:了解不同类型河流和湖泊的特征、分布及水文循环。
2、地下水:掌握地下水的形成、储存和运动规律,以及地下水的利用与保护。
3、海洋环境:探讨海洋环流、海平面变化、海洋生态系统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四、地貌与土壤1、地貌形成与演变:研究地貌形成的动力机制,掌握河流地貌、海岸地貌、山岳地貌等主要地貌类型的形成与演变。
2、土壤与生态系统:了解土壤类型、特性及其与植被的关系,理解土壤保护与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性。
五、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1、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分析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如何引发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水污染、气候变化等。
2、工业与城市发展:探究工业布局、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如何影响地理环境,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3、农业活动与生态环境:了解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土地利用变化、水资源消耗和农业污染等,以及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
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实践,如低碳生活、生态保护和绿色出行等。
上海高二地理复习人文地理PPT课件

最典型的宗教文化圈? 人口最多的文化圈? 地域最宽广的文化圈?
第49页/共55页
专题27中国地域文化
• 中国地域文化的名称与分布(识记) • 根据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找出能够判断该区域所属中国地域文化的依据(简单应用) • 从自然地理角度解析某一地域的建筑、服饰、习俗、饮食等文化现象(综合应用)
风景区
城市郊区或在临海、临江、临山的地区,把 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开发成 景点,开辟为公园或度假区,供市民休闲和 旅游的区域。
第16页/共55页
• 从某区域地形、地貌、河流等要素,解析城市空间形态(综合应用) • 对某城市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功能分区进行评价(综合应用)
第17页/共55页
合应用)
第38页/共55页
高新技术产业区位
1、高新技术产业区位因素 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知识与人才) 现代交通便捷 环境优美
2、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特点 技术含量高;科技精英多
第39页/共55页
专题24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
• 三大产业的含义(识记) • 影响商业区位的主要因素(理解) • 评价某一区域的商业区位优劣(简单应用)
人口构成
•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理解) • 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据图表,说明两类国家不同的人口问题(简单运用) • 根据图文资料,发现某一地区面临的人口问题,预测人口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人口措施(综合应用)
第3页/共55页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金字塔的种类: 缩减型。
人口问题:普遍面临人口严重老龄化的 问题。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
有色金属冶炼、 化学工业等
家具制造、食品加工业等
技术主导型工业 劳动力主导型工业
上海高考地理总复习资料精选

上海高考地理总复习资料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我们把宇宙中的各种星体统称为天体.在各种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和星云.2.主要天体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有很大的质量.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同恒星相比,星云质量更大、体积更大,密度小的特点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成球体,并能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物体的天体.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形成流星现象.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著名的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太阳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4.八大行星①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质量小、平均密度大、中心有铁核 ②巨行星:(木星、土星)体积和质量都很大,平均密度小,由氢、氦、氖等元素组成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最远,表面温度较低5.八大行星运动特性: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总星系(宇6.太阳大气层由里至外:光球——黑子【肉眼可见】色球——耀斑、日珥日冕——太阳风【由薄到厚,温度由低到高,亮度由高到低】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8.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扰乱地球上空的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9.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③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周期适中,昼夜交替节奏适度④地球处于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专题2 月球对地球的意义1.主要月相月相名称出现的大致时间(农历)出现时间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海洋潮汐新月(朔)初一、初二6点~18点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月球居中【日食】大潮上弦月初七、初八12点~24点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小潮满月(望)十五、十六18点~6点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地球居中【月食】大潮下弦月甘二甘三24点~12点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小潮【判断方式:上上上西西,上弦月,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黄昏时位于正空),18时到24时位于西面,亮面向西】2.月球表面环境的特征质量小引力小没有大气温差大,无声,漆黑的白天天空,月面地形起伏不平(众多陨石坑),环形山密布(可能由陨星撞击或火山喷发形成)3.月球运动:自西向东;恒星月:27.32日;朔望月,29.53日专题3人类对太空的探索1.空间资源:辽阔,获取外空间信息、做科学实验2.太阳能资源:丰富、稳定3.矿产资源:月球上约有60多种矿藏,并富含地球上稀缺的核燃料氦-34.环境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超低温等特殊条件【太空育种】专题4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每隔一度相差4分钟】③自转特征: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自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转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恒星日:23时56分4秒;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⑤线速度:南北两极点线速度为零,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⑥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角速度为零,各地都为15°/小时⑦地转偏向力:使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无偏转【河流也受影响,只讨论河流的下游入海口处】(3)黄赤交角=南北纬回归线度数【23°26′】;南北极圈为【90°-23°26’】黄赤交角减小,回归线的纬度数就减小,极圈的纬度数增大,因此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减小,而温带的范围增大;反之亦然(4)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慢第二篇岩石与地貌(专题5~7)专题五板块运动1.板块运动①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②板块在软流层上滑动③板块的消亡边界与生长边界消亡边界:陆陆: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阿尔卑斯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安第斯山脉【智利地震】海陆: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深海沟、岛弧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落基山脉生长边界:裂谷(东非大裂谷)和洋脊、海洋(红海、大西洋)2.地震与火山①地震成因:地下岩层发生断裂、错动②地震要素: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③地震发生时,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表1、震级: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每升高一级,相应的能量增加约30倍2、烈度:地震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不一样】3、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火灾,水灾,瘟疫,海啸4、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接处,多地震5、火山成因:地球内部岩浆受强大的压力作用6、火山类型:活火山,死火山(大部分),休眠火山*火山的好处: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和硫磺等有用矿物,观光坏处:破坏农田建筑专题六岩石与矿物1.岩石①岩浆岩侵入岩:岩浆在地下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晶体颗粒较粗(花岗岩)喷出岩:岩石在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晶体颗粒细小,有气孔(玄武岩)②沉积岩:由成层堆积的疏松沉积物经重新固结二形成的岩石;有层理结构、保存动植物化石(煤,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③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下,变成新的岩石;有片理结构(大理岩,石英岩,片岩,板岩)【黄山—花岗岩;张家界—石英砂岩;泰山—变质岩】*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化学元素:氧、硅、铝专题七地貌1.地貌类型①流水地貌上游:侵蚀“V”字形峡谷----水能资源丰富中游:侵蚀-----凹岸(北半球右岸)形成曲流(长江),河道弯曲,不利堆积-----凸岸于航运下游:堆积强盛-----形成三角洲(地势平坦广阔,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农业)②喀斯特地貌我国分布:西南各省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云南高原、)的石灰岩地区③海岸地貌海积:沙滩,沙洲,沙堤海蚀: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洞④风成地貌风蚀: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洼地风积:沙漠,沙丘⑤黄土地貌黄土塬(平坦面)黄土梁(高地)黄土峁(孤立土丘)*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的主要原因:在流水的侵蚀下,黄土地区千沟万壑2.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密集——坡度大稀疏——坡度小平原海拔不超过200米丘陵海拔不超过500米,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等高线较疏山地山峰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密集高原海拔500米以上,等高线中央稀疏,边缘密集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n-1)d ≤h < (n+1)d,d为等高距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降低——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升高——洼地(盆地)两个山顶间地底——鞍部等高线弯曲,突出部分指向低处——山脊等高线弯曲,突出部分指向高处——山谷【凸高为谷、凸低为脊】3.地貌与经济建设平原土层深厚,水分条件好——种植业干旱地区平原、盆地——畜牧业海拔较高的山地——林业坡度3°—7°种植业>7°梯田农业>25°林业黄土地貌——利:黄土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持水性好,富含钙磷钾,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弊:易遭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喀斯特地貌——土层薄,肥力低,不利于农业生产*制约青藏铁路建设的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高寒缺氧,多冻土,生态脆弱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专题8~12)专题八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干洁空气(氮气和氧气)、水汽、尘埃大气的物质组成1.大气保温作用2.3.大气自地面向高空的垂直分层大气垂直分层特点与人类的关系气温变化特征及原因气流运动散逸层热层特征: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原因:离子态的气体吸收太阳紫外线平流①反射无线电短波②极光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短波辐射中间层特征: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热量来自于平流层中的臭氧层 对流平流层特征: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原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平流 ①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②最佳航空飞行层对流层特征: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近地面的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辐射而升温对流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专题九 行星风系 热力环流1. 冷热地面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受热的地方,近地面因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减小;受热较少的地区,空气收缩下沉.2、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在受热较多的地区,近地面因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减小,气压比周围同一水平面的地区低,形成低气压;而在受热较少的地区,近地面因空气收缩下沉聚积,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3、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当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产生差异时,空气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产生水平运动,即形成“风”.【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高空气压特征与近地面相反】2.气压带、风带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南北移动气压3. 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 北半球冬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4 温度带名称 形成原因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上升气全年高温多雨 南北纬10°之间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专题10 季风 1.季风名称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主要: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其次:海陆热力差异夏季风风向东南风 西南风形成过程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控制南亚地区冬季风风向西北风东北风形成过程东北信风南移控制南亚地区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夏季暖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夏季风高温多雨,水热充足,雨热同季(期)弊:夏季风不稳定易造成旱涝灾害 冬季风易造成低温冷害、北方春旱专题11 台风、寒潮和梅雨1.气旋、反气旋天气系统气流状况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低气压高气压中心气流上升气流下沉气流水平气流四周流向中心,北逆南顺中心流向四周,北顺南逆过境天气阴雨晴朗干燥典型天气台风、热带风暴夏:伏旱冬:寒潮天气特征狂风暴雨炎热干燥强降温、大风、大雪影响时间7、8、9月(夏秋季节)梅雨过后的盛夏秋末至初春影响范围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除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外的大部分地区形成源地北纬5°—20°的热带洋面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2.冷锋、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锋气流运动天气变化雨带位置过境时过境后冷锋冷空气向暖空气移动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冷空气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锋后天气转好暖锋暖空气向冷空气移动云层增厚,连续性降水暖空气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锋前图示锋图天气图3.雨带移动规律5月,夏季风与南下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形成准静止锋,华南进入雨季,此时北方多出现春旱;6月,随着副高的加强,夏季风把雨带推移至江淮地区,梅雨期开始;7-8月,副高的势力进一步加强,夏季风把雨带推移至华北、东北,北方进入雨季;江淮地区受暖热的副高控制,进入伏旱期;9月,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副高减弱,雨带开始南移,直至10-11月夏季风退出我国大陆. 专题12 人类活动与气候1.全球变暖原因:人类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森林日益减少.影响:①海平面上升②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③加剧传染性疾病流行对策:①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②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③加强全球合作2.酸雨原因:燃烧矿物能源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分布:西欧、北美、东亚危害:森林枯死、淡水生物死亡、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和室外文物古迹等.对策:各国协作,使用清洁能源,采用烟气净化等新技术,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3.臭氧洞人为原因:人类使用氟利昂.分布: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危害:①使平流层温度分布和对流层的热量状况变化,引起气候变化,造成自然灾害②危害人类和动植物生长健康③形成光化学烟雾④缩短橡胶制品、纺织品、塑料制品等的寿命.对策:减少人为排放氟利昂4.城市热岛和雨岛.热岛成因:①人为大量排放热量②城市温室气体浓度高、增温强③生产、生活集中,排放废气多,烟尘、雾、低云多,不易散热④高层建筑多,通风不良;⑤缺少绿地对策:增加绿化和水域面积;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减少热量排放.雨岛成因:①城市热岛效应及空气中尘埃杂质多,易产生低云和对流雨②城市下垫面粗糙第四篇:水环境专题13 水循环1.水圈的构成: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水圈主体:海洋水;淡水主体:冰川(南极大陆、北冰洋沿岸)水圈特征:连续不规则的圈层饮用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及各环节的名称类型环节海陆间循环(大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陆地内循环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水循环的意义:(1)各种水体相互转化,成为一个连续统一的动态系统(纽带)(2)调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水分和热量(调节器)(3)物质迁移,塑造丰富的地表形态(雕塑家)(4)补充和更新陆地上的淡水资源3.河水补给的形式:类型影响径流量因素汛期我国主要分布典型河流降水补给降雨量夏汛东部季风区长江、闽江冰川融水补给气温夏汛西北内陆地区塔里木河积雪融水补给气温春汛、夏汛东北地区松花江湖泊水补给随湖泊水面变化长江中游地下水补给随地下水面变化稳定普遍专题14 珍贵的淡水资源1.水资源的分布①世界——最丰富地区:亚马孙河流域、东南亚诸群岛、刚果盆地【成因: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严重缺乏地区:非洲北部、南部和东北部,澳大利亚中西部,西亚,北美洲西南部【成因:位于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西部,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中亚【成因: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②中国——地区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对策:【时间上】修建水利工程【空间上】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最缺水地区:黄河、淮河、海河【原因:①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数量不多,供不应求②水资源利用率低③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数量特点:总量多人均少——时间分布不均: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比较明显东部季风区:夏秋多,冬春少西北内陆地区:夏多冬少*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专题15 海洋1.洋流洋流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涌升流→海水下层的营养盐类被翻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到来,形成渔场(南美洲的秘鲁渔场)寒暖流交汇→冷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汇聚,形成渔场(亚洲的北海道渔场、欧洲的北海渔场、北美洲的纽芬兰渔场)——对海洋环境:扩大污染面积,加快海水净化——对航运:顺流,省时省燃料(北印度洋季风洋流)2.厄尔尼诺现象概念: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南美太平洋沿岸涌升补偿流减少,使得表层海水温度上升,比常年高影响:热带太平洋东部由于表层海水温度相对升高,洋面上升气流活跃,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同时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因涌升海水减少,水中浮游生物骤减,鱼类大量死亡.热带太平洋西部由于表层海水温度相对降低,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减少,出现干旱灾害3.海洋权益①领海:从领海基点向外12海里【拥有全部主权】②专属经济区:从领海基线点起宽200海里,在领海之外并与之相接的海域【对海域内的自然资源享有专属权及其管辖权,而其他国家则享有海上航行、飞行和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③公海:在专属经济区以外的广大海域【任何国家对公海都不具有主权】第五章人口1.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机械增长率= 迁入率-迁出率(单位:‰)2、世界人口发展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特征:生产力水平工业化之前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后期后工业化时期人口发展阶段低增长阶段高增长阶段增长率下降阶段低增长阶段人口增长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规模很小高出生率、死亡率急剧下降、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出生率快速下降、死亡率缓慢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规模扩大速度减缓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规模趋于稳定甚至缩小代表地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欧洲和北美洲的许多国家早进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后进入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瑞士、德国等4.人口性别比:指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每100个女性对应男性数5.人口金字塔<1>增长型:上窄下宽<2>稳定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3>缩减型:上宽下窄6.人口问题主要人口问题人口问题的表现(影响)人口措施人口数据图表(人口金字塔)发达国家和地区1、老龄化2、人口负增长1、劳动力不足,影响经济发展2、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赡养费用增加3、人口负增长4、人口规模缩减鼓励生育、接纳移民、推迟退休年龄缩减型金字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少年儿童比重大2、人口自然增长率高1、造成巨大人口增长惯性2、给教育、就业、住房、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3、国家财富积累减少影响经济发展4、生态环境受破坏实行或赞同计划生育增长型金字塔7.老龄化的标准:65岁及其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等于7%严重老龄化的标准:65岁及其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等于10%8.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分布地域范围东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南亚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东部西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北美东部美国东半部和加拿大东南部9.我国的人口国情我国的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胡焕庸线),其东南人口稠密,其西北人口稀疏.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环境承载力较弱我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10.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气候:温带、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适合人类生存地形:平原和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有利于生产生活、发展经济水资源:生产生活离不开水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水平高、就业环境好的地区吸引人口迁入11.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劳务迁移、难民迁移、智力迁移12.我国民工潮的成因:①人口多耕地少,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13.人口迁移的影响迁移类型劳务迁移智力迁移迁移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人口多耕地少,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生活水平自然条件产生影响对于迁出地促进迁出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人才流失,拉大与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可能增加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对本地科技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对于迁入地加大交通、管理、治安等工作的难度;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压力;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拉动消费.人才流入,增强本国或本地的科技实力,节约了基础教育经费.14.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自然资源与环境(首要影响因素)、科学技术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消费水平↑(人口容量↓)第六篇城市1.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的组成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有: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除了城市公共事业用地必须在确定的位置外,土地属于哪种使用方式,取决于这种使用方式所能产生的效益和地租支付能力.城市主要功能区有: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风景区2.世界上有六大城市群①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②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沿岸城市群③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④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⑥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群具备三大特征①具有一定数量、高度密集、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城市②以一个或若干个特大城市为核心③城市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城市群形成条件: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条件②社会经济发达、人口密集③交通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3.世界三大城市:纽约、东京、伦敦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举例):巴黎、香港、新加坡等4.我国的城市体系我国城市体系城市举例1、全国中心城市北京、上海2、跨省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武汉、重庆等3、省会城市和省区主要城市济南、青岛等4、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宁波、苏州等5、县级中心城市昆山、江阴等6、县以下中心镇周庄、朱家角等第七章产业区位与分布1、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2.美国乳畜带(美国东北部的一个专业农业带)的区位条件:①气候湿冷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却利于牧草生长②地形破碎土壤贫瘠,不适宜种植粮食,比较适宜畜牧业③接近北美的两大城市群,拥有巨大消费市场④此地农业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⑤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发达⑥牧民为欧洲后裔,畜牧业经验丰富3.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我国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的分界线:秦岭-淮河】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区位条件生产特点主要农产品水田农业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温带、亚热带、热带季风区);我国秦岭—淮河以南①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②土壤肥沃;③平原和丘陵低山广布;④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⑤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①生产规模小;②产品商品率比较低;③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较低;④劳动集约化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粮食作物:水稻;(经济作物:油菜水果:柑橘)旱作农业各国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我国秦岭—淮河以北自然条件差(主要是降水少)机械化程度不高;产品商品率低.粮食作物:小麦;经济作物:花生水果:苹果牧场畜牧业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既有干旱半、干旱地区,也有湿润地区,各国不同.①围栏放牧;②经营规模大;③专业化程度高;④商品化程度高乳产品;肉产品游牧畜牧业干旱地区;我国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的部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少游牧;自给自足骆驼、牛、羊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北美东部温带、亚热带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东南和西南部①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水源充足(澳大利亚农区除外)②地形平坦广阔;③交通便利;(种植业和畜牧业混合)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水平高;③专业化水平高;北美(玉米、小麦、牛)、西欧(谷物、乳牛)澳(小麦、。
2020高二地理复习线上学习《中国地理之人文地理》课件(共32张PPT)

备,提高产品质量;②调 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 业和高科技工业;③适当 限制某些能耗大、当地缺 乏原料资源的工业的发
后
展
①丰富的煤、铁、
京津 唐工 业基
地
石② 便 和 靠 并油利 近 山 有统、的 海 西 输一海铁 运 能 油的盐路 输 源 管电等、 ; 基 道网资公 地 连;④源路 , 接③ 紧; ① 应 污 高不 科淡 染展足 技水严不, 产资重足环 业源;境 发供②
淮河一线之间
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南疆 花生:山东、河南 ②主 作要 物经 分济 布油 甘菜 蔗: :长两江广流、域四川盆地 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 茶: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丘陵、山地
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农作物 经济作物
气候特征
北方旱地农业区
南方水田农业区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D.交通条件落后
1.B 2.B
【解析】
1.从图中看出,①是辽中南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煤、铁、石油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但是 缺乏高新技术企业,A错。②是京津唐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煤、铁、石油资源丰富,该工业基地 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城市是北京,B对。③是沪宁杭工业基地,④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这两大 工业基地煤、铁、石油资源缺乏,排除C和D。故选B。
①积极发展高科技产 业,增加产品类型,加 强技术改造;②重点放 在钢铁、石油化工、海 洋化工、电子、高档精 纺和精细化工等方面
东北、华北的油田
①工业历史悠久,
沪宁 工业基础雄厚;②
继续使结构轻型化,实
杭工 技术力量雄厚;③ 能源和矿产资 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
业基 统一的电网;④发 源缺乏 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
一年一熟或两熟、两年三熟 一年两到三熟
高二地理必修期末复习课件

完整编辑ppt
24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了解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雨林群落生产力高
生物循环旺盛 表现:土壤贫瘠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
感受保护雨林的必要性
完整编辑ppt
25
2、了解雨林破坏的原因及表现 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
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
人为 原因
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完整编辑ppt
22
荒漠化的防治:
1、西北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① 自然原因—干旱,气候异常 潜在因素
②人为原因—人口激增;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主导因素
完整编辑ppt
23
2、荒漠化所产生的危害 荒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 为什么要对田纳西河流域实施整体开发?
(1)位置:俄亥俄河的支流,美国东南部的主要河流。 (2)自然环境:降水丰富,集中在冬季和早春,地形起伏大。 (3)资源条件:土地肥沃,水能丰富,拥有丰富的煤炭、铜矿和锌 矿等矿产资源。
完整编辑ppt
38
(4)经济基础: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有大片牧场,农业 基础好;流域实行水力发电;干流是美国内陆水运网的重要组成 部分。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环境的保 护和治理
调整产业结构
完“整三编辑废ppt ”的处理
32
1.能源资源的开发
思路:分析背景条件
—分析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明确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发展
—找出问题,分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策略
三个要点:1、分析某区域的背景条件:区位条件、能源资源或矿 产资源的结构、储量、质量、分布、开采条件,以及交通运输、 地理环境等,分析其开发中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
上海市地理知识课件

气
上海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候
气候温和湿润,春(4月-5月)、秋(10月-11月)较短,冬(
12月-次年3月)、夏(6月-9月)较长
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
因而5月至9月间为上海的汛期
降水量达全年的60%左右。每年的7月至8月进入伏
旱天气
较之日常月份显得潮湿酷热
每年平均有8.7天最高气温超过摄氏35度
由于地处东南沿海
每年夏天和初秋时节常会有来自太平洋 上的热带气旋(台风)过
境或影响
每年1月中旬至2月初为全年最寒冷的季节
各 化名 地 底城 移蕴 民和 带众 入多
至2013年10月末,上海市常住人口超过2500万人
外来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2012全年常住人口出生22.61万人
常住人口死亡12.68万人
常住人口出生率为9.56‰ 常住人口死亡率为5.36‰
人
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
口
至2012年末 上海市户籍人口总数为1426.93万人
上海
沪
文 化
地 形
地
与
理
气
位 置
人候 口
2010
。上中会 形的江历拥上文
海国
成多南 史有 海化
国上 年了样的古深是: 际海 成特文吴迹厚中 电国 功有化越 的国
影际 举的相传 近的
节艺 办海融统 代历
等术 了派合文 城史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上海版)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o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随纬度的变化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 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
7
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
•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识记) 人口低增长,但人口基数庞大,净增人口多。 • 我国的人口政策(识记)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
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 的协调发展。
大家好
8
专题17人口迁移
•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的名称和分布(识记)
• 我国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的分界线(识记)
• 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理解)
• 水田农业、旱作农业、高度发达的商品化 混合农业、地中海型农业的区位及主要生 产特点
大家好
28
农业区位条件
气候、地形、土壤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市场需求、交通运输、 劳动力质量和数量、国家政策等。
大家好
29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复习
大家好
1
专题16人口增长
• 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理解)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总人口 X 100% 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 X 100% 人口增长率=(机械变动人口+自然变动人口)/总人口 X 100%
• 世界人口发展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特征(理解)
人口问题:普遍面临人口严重老龄化的 问题。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
原因:1、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高; 2、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3、生育观 念。
人口问题带来的社会问题:劳动力不足, 青壮年负担过重,财政压力大,经济 增长缓慢。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推迟
退休等。
大家好
5
发展中国家的 人口问题
金字塔的种类: 增长型。
大家好
2
大家好
3
人口构成
•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理解)
• 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据图 表,说明两类国家不同的人口问题(简单
运用)
• 根据图文资料,发现某一地区面临的人口 问题,预测人口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人
口措施(综合应用)
大家好
4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金字塔的种类: 缩减型。
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
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大家江好 三角洲城市群
24
专题21城市化
•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识记)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 •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
城市化水平及城市化进程的差异(理解)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起点低,发展快 发达国家和地区:起点高,发展慢
大家好
12
• 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的组成(识记)
• 利用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的原理,阐 明某地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效益 的关系(简单应用)
大家好
13
大家好
14
居住用地
成 都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同心圆状
大家好
15
大家好
16
城市功能分区
大家好
17
• 从某区域地形、地貌、河流等要素,解析 城市空间形态(综合应用)
宝钢的区位
中国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京津唐
辽中南 沪宁杭
大家好
珠江三角洲
35
•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理解)
• 不同生产特点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 (理解)
大家好
36
可集约利用基础设施,
失重大,原料易腐烂, 靠近资源。例:制糖厂, 水果加工等
加强协作,交流信息。
集聚
原、燃料需求量大, 靠近原料或燃料产地
人口问题: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 增快、少年儿童比重大。
原因: 1、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水 平低;2、社会保障制度差;3、养 儿防老观念重。
人口问题带来的社会问题:加大了经 济、就业、资源、环境、教育、医 疗卫生等的压力。导致国家的财富 积累减少,经济增长缓慢,人们的 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甚至下降。少年 儿童比重大会产生巨大的人口增长 惯性。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等。
更远的郊区——生产粮食、油料、棉花等农 作物
大家好
32
专题23工业区位
• 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名称与分布(识记) • 我国主要工业区的名称与分布(识记) • 北美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位的
区位(理解) • 我国东部沿海主要工业区的区位(理解)
大家好
33
鞍钢的区位
世界主要工业区
范围、特点
大家好
34
• 对某城市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 功能分区进行评价(综合应用)
大家好
18
大家好
19
大家好
20
大家好
21
大家好
22
大家好
23
专题20城市体系与城市群
• 世界六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名称与位置 (识记)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 群
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沿岸城市群
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大家好
10
• 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与影响因素(理解)
劳务迁移、难民迁移、智力迁移
•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理解)
自然资源与环境——首要因素
科学技术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人均资源消费水平——负相关
• 分析不同环境人口容量差异的自然和社会
经济因素(综合应用大家)好
11
专题19城市空间结构
• 城市的基本特征(理解) 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 产业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达
大家好
25
•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含义(识记)
郊区化
逆城市化
中心城区
城市郊区
乡村或 小城镇
大家好
26
• 城市问题的主要表现及产生原因(理解) 环境问题 交通问题 居住问题 社会问题
• 分析某地城市化进程及出现的问题,并提 出合理建议(简单应用)
大家好
27
专题22农业区位
•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与分布(识 记)
东亚、西欧、南亚、北美东部
•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 响因素(理解)
自然条件
– 气候 – 地形 – 水资源
社会经济条件:
– 经济水平
– 发展历史
大家好
9
•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所分的两个区域的人 口分布特征(理解)
人口分界线: 黑河—腾冲线
人口分布特点: 黑河—腾冲线东南半 壁人口稠密,西北半 壁人口稀疏。
大家好
30
• 根据案例说明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导致农 业区位的变化(简单应用)
• 根据案例归纳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简单 应用)
• 分析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及其生产特点 (简单应用)
• 评价某一区域的农业区位,提出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的合理建议(综合应用)
大家好
31
呈环状结构布局
近郊——生产附加值高,不宜储藏的新鲜蔬 菜为主 远郊——生产季节性强,耐储藏,便于运输 的蔬菜
耗能多,靠近能源地, 资源
交通
产品不便长途运输和运 费高,尽量接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