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三甲胺的代谢特征及其在鱼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各种钓鱼用39;小药39;的成分作用和特性

各种钓鱼用39;小药39;的成分作用和特性

各种'小药'的成分.作用.和特性现在许多的小药都是复合制剂.虽然配方是厂家保密的,但我确实找地方做过专业的检测.但由于缺少更专业的试剂,只能检测出大概.复合制剂小药是现在市面上新兴.还畅销的.其实听我说完,大家都可以出品.只不过各厂家的配方不同,既主打材料不同.但其实都是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提取的浓缩物.和醛、酮、醇、酸、酯、醚等化合物.为了说明,先列举一下味道型小药最常添加的单类成分:赖氨酸.蛋氨酸.胆碱.甜菜碱.乳清粉.小肽因子.复合氨基酸(一般不含赖氨酸.蛋氨酸).甜味剂.加强剂.高纯乙基麦芽酚.高倍水果素香精.高浓度香草精.乳酸乙酯.香兰素.丁二酮.内酯.甜味剂.硫化.脂化等的增效剂.酸乳精.酵类元素.维生素.无机盐.果糖.葡萄糖.核黄素.脯氨酸.精氨酸盐等等.(看着多其实大部分是复合的).所以我说,按合理比例复合添加,是不是就能出N款"达奇魔饵"呀?.上次我闲麻烦没说老大一下加三种小药的弊病,结果给俺来个更狠的.三种小药可以混和添加,但三种量的总和提倡要小于一点每种单用量.(有点绕嘴)“生命力1--3号”我没买过,见人用过.我戏称是香型小药混合剂加剂 .1.2.3.号就是主打小药不一样(猪母奶.蛋奶.速杀.香兰素.乙基麦芽酚.......)玉米香精老鬼香源我一般的做法是玉米香精+老鬼香源(或蛋奶+香兰素)基本1:1(30毫升:35克)+乙基麦芽酚少许混合装瓶.开鲤鱼饵时加少许.多数在天暖水肥的地方使用.饵是以清淡为主的.单说玉米香精(油)我一般的做法是玉米香精+香源(或蛋奶+香兰素)基本1:1(30毫升:35克)+乙基麦芽酚少许混合装瓶与糖水1:1混合.可5:100(重量比)与颗粒快速混合封严保存.随时取用.蛋奶香精就是有蛋香与奶香的结合香气的香精,加浓的一般是由甜味剂,加强剂,DTT载体,酸味剂,强效诱食剂DMP,特纯乙基麦芽酚,高倍蛋奶香精做成的,其中,DTT载体和DMP 与空气接触有潮解现象。

钓鱼饵料添加剂

钓鱼饵料添加剂

钓鱼饵料添加剂1 氨基酸及其混合物对于水产类具有诱食活性的主要成分是L型氨基酸,而且不同的氨基酸对同种鱼类诱食活性不同,氨基酸对不同的鱼类及同种不同大小的个体活性也有差异。

如丙氨酸对慢鱼具有诱食活性,但对鳟鱼无诱食活性;在馒鱼饲料中添加丙、甘、脯、组氨酸等混合物后,能刺激鱼摄食并促进饵料的消化吸收。

虹鳟饲料中添加蛋氨酸效果最好,丙氨酸、胱氨酸、甘氨酸也可促进摄食;斑点叉尾料中添加胱氨酸效果最好,蛋、丙氨酸也可增进食欲;鲤鱼饲料中添加精、谷氨酸效果最好,添加蛋、丙氨酸也有促进采食作用; 草鱼饲料中添加胱氨酸效果显著,添加精、蛋、丙氨酸也有效果。

2 动、植物的提取物如蚯类、贝类、乌贼内脏提取物,蕨类植物提取物等。

用蚯蚓作为诱食物可提高对虾的摄食量、采食频率及增重,随着饲料中添加蚯蚓量的增加,鲟鱼、黄鳝等对摄食的嗜好度也逐渐增加。

据分析,蚯蚓体液的诱食作用是含有很高的氨基酸,特别是与赖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的含量有关。

又如金枪鱼和乌贼的内脏均有良好的诱食作用,主要原因是它们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牛磺酸、核苷酸。

把这些可以改善饵料适口性的物质,通过加工提取能配制成很好的诱食剂。

3 生物碱类如甜菜碱,又名甘氨酸三甲胺钠盐,是1种季铵型生物碱。

甜菜碱具有使鱼类敏感的甜味和鲜味,在鱼虾饲料中添加0.1,,0.3%的甜菜碱,对所有鱼类及虾等甲壳类动物的嗅觉和味觉均有强烈刺激作用。

此外,它的诱食作用还表现在与一些氨基酸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是理想的诱食物质。

4 中草药诱食剂有些中草药有较强的诱食作用和促进鱼虾增强抗病力。

根据我国民间常用阿魏作钓鱼诱饵、辟汗草诱捕抓黄鳝等,许多草药、陈皮、香料等富含诱食物质,正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和作用。

5 含硫基的有机物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诱食效果很好,富含在海水贻贝中,资源有限。

而化学合成DMPT的工艺难度较高,价格昂贵,还有待科技攻关。

6 其他物质如羊油,香味素,柠檬酸,三甲胺钠盐(TMAH)等。

TMAO

TMAO

1.W-3系脂肪酸:无论碳链有多长,无论双键数量,倒数第三个键为双键脂肪酸。

2.TMA:鱼类在变质过程中,其原有的氧化三甲胺在细菌的作用下逐渐还原成三甲胺。

3.TMAO:该物质为氧化三甲胺,是鱼贝类肌肉浸出物中的重要呈味成分,具有鲜味,随着鲜度的下降(或鱼体死后)该物质的数量逐渐减少,在细菌还原酶的作用下会转变为具有腥臭味的三甲胺。

4.微冻:将渔获物保藏在-3℃左右的介质中的一种轻度冷冻的保鲜方法。

5.湿度状况的均一系数:是判定熏室建造是否合理(完善)的重要指标,其表达式为:k=1-(wcp’’-wcp’)/wcp,其中wcp是不同时间所测得的熏室中的湿度的总平均值,wcp’’是高于总平均值的各数据的平均,wcp’是小于总平均值的各数据的平均,k值越接近1熏室建造的越趋合理。

6.凝胶化:鱼糜制品在加热前一般要在较低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以增加鱼糜制品的弹性和保水性。

7.K值:是判定水产品鲜度的重要指标,K值越小越新鲜,它的含义是:ATP降解产物中的肌苷与次黄嘌呤之和占ATP及其逐级降解产物总和的百分比,它反映的是鱼死后僵硬至自溶阶段的鲜度。

8.凝胶强度:是衡量鱼糜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定义是:鱼糜破断程度与凹陷程度的乘积,单位为:g.cm9.溃后现象:是琼胶特有的性质,琼胶加热到80℃时溶解,而降温至30℃时才凝固,两者之间的温度相差50℃,这一现象称为溃后现象,又称为滞后现象。

10.自溶:僵直现象解除后,在鱼体贮藏过程中,由于各种酶的作用使鱼肉蛋白质逐渐分解,鱼体变软的现象称为自溶。

11.腐败:自溶作用的同时或稍后,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质分解(产生三甲胺,尸胺等),出现异物,变色等现象。

12.凝胶形成能:即鱼糜制品形成良好的弹性的能力,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形成良好弹性凝胶体的快慢,二是凝胶体的强弱9.凝胶劣化现象:鱼糜制品加热到60℃左右时,其弹性急剧下降,此现象称为凝胶劣化现象。

1.水产罐头的种类及其特点水产罐头可分为四种,各种类罐头的名称及特点如下:(1)清蒸类罐头:保持了原料特有的色泽和风味(2)调味类罐头:注意配料和调味,讲究形态和色泽(3)油浸类罐头:该类罐头有一个成熟过程,贮藏一段时间,色,香,味更加调和(4)茄汁类罐头:该类罐头有一个成熟的过程,贮藏一段时间,色,香,味更加调和2.食盐的保藏作用(1)造成微生物细胞质壁分离(或引起微生物细胞的脱水)(2)电离产生对细胞有害的Na+,Cl-(3)抑制了某些酶的作用(如蛋白酶)(4)起到了增强剂的作用,增强了某些物质抗微生物的能力(5)降低了水中氧的溶解度3.采用水冰保鲜鱼类应注意哪些问题(1)海水或淡水要预冷,海水预冷至-1℃,淡水预冷至0℃(2)水船或水池要防止摆动,以免划伤船体(3)用冰要充分,浮冰应覆盖住水面(4)鱼应洗净后放入水中,以免污染水体(5)鱼体温度降至0℃后改用撒冰保鲜4.腌制品的成熟指鱼肉内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和化学反应包括1.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短肽和氨基酸,非蛋白氮增加,风味变佳2.在嗜盐菌的脂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产生小分子挥发性醛类物质,产生芳香气味3.肌肉大量脱水,肌肉组织网络结构发生变化,使其收缩并变得坚韧7.腌制剂中存在硝酸盐,亚硝酸盐,使肌肉色泽变佳8.鱼粉自燃的原因(1)能量较高,含有较多的脂肪,脂肪氧化升温(2)含磷钙高,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化学分解,磷被游离出来而形成单质磷。

氧化三甲胺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氧化三甲胺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氧化三甲胺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蔡英华;舒绪刚;廖列文;许祥;滕冰
【期刊名称】《广东饲料》
【年(卷),期】2009(018)003
【摘要】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是一种新型水产动物诱食剂,分子式为(CH3)3NO,其化学结构与甲基供体胆碱、甜菜碱和S-腺苷甲硫氨酸等相似。

TMAO广泛分布于海产硬骨鱼类的肌肉中,具有特殊的鲜味。

TMAO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在稳定蛋白质结构、渗透调节、抗离子不稳定性、抗水压和理化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

TMAO作为动物体内重要的无毒中间代谢物,在水产业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蔡英华;舒绪刚;廖列文;许祥;滕冰
【作者单位】广州天科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27;广州天科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27;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510255;广州天科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27;广州天科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7
【相关文献】
1.发酵豆粕及其在动物养殖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张连慧;熊小辉;惠菊;王满意
2.二甲酸钾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卢艳敏;刘海鹏
3.发酵床在反刍动物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李东平;余功富;金洁瑜;林滨;王翀;茅慧玲
4.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在动物养殖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白永平;彭江红;王延卓
5.大豆异黄酮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吕宁;胡友军;冉学光;肖静英;赵晓南;霍星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三章 原料鱼和肉的鲜 三甲胺和组胺

第三章 原料鱼和肉的鲜 三甲胺和组胺


气敏电极法
一、原理
气敏电极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离子交换电极,是 将指示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 与参比电极装入同一 个套管中,做成一个复合电极,实际上是一个化学电 池。 该电极由最外层憎水性透气膜,只允许使电极响应的 气体扩散通过,而不允许溶液中的离子通过。内充 0.01TMA· HCl盐和0.04mol/LKCl混合溶液。溶液中 气体扩散直至膜内外两边分压相同为止。 试验品中的气体分压与溶液浓度成正比。此时, TMA特效电极以奈斯特关系反应TMA的浓度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测量此特效电极与内参电极见得 电势差而获得测试样中浓度的定量值。

样品实验
标准曲线(10ug/mL的三甲胺-氮)mL 1.0 4.0 2.0
3..0
滤液 0 提 5mL 取 水 5.0
3.0
2.0
4.0
1.0
5.0
0
10% 甲醛溶液 1mL
甲苯 10mL
1:1 碳酸钾溶液 3mL
呈色 反应
盖上塞,上下剧烈振摇60次,静置 吸去下面水层,加入无水硫酸钠约0.5g进行脱水。 取5mL甲苯提取溶液+ 5mL 苦味酸甲苯溶液(0.02%)
2.抽提: 正戊醇抽提:取滤液1mL于分液漏斗中,加入25% NaOH使其呈碱性。再加入3mL正戊醇,振摇分层提 取,然后取正戊醇层。 酸液提取: 取正戊醇液1mL,至于另一个漏斗中, 加入3mLHCl(1mol/L),混合均匀,静止5分钟, 分层,取下层盐酸溶液。重复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第三节 组胺的检测
组胺的产生
在青皮红肉鱼中(金枪鱼、鲐鱼、鳀鱼),所含
组氨酸在弱酸性条件下经细菌的作用后(摩尔根 变形杆菌、组胺无色菌),脱羧产生组胺。

浅谈氧化三甲胺(TMAO)

浅谈氧化三甲胺(TMAO)

浅谈氧化三甲胺(TMAO)摘要:本文介绍了氧化三甲胺TMAO重要的生物特性以及生理生化特性,存在特点,分析其与三甲胺之间的转化关系,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介绍其几种重要用途,特别是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优点,以及改良方案。

关键词:氧化三甲胺TMAO 三甲胺饲料添加剂梁实秋曾提过,他这一生吃过最美的食物,是年轻时吃的一听鲍鱼罐头,“异香满室”。

而秦始皇东巡忽然死亡,李斯为了隐瞒其死讯,在灵车里塞了一筐鲍鱼,以奇臭来掩盖异味。

同是鲍鱼,为何一下异香满室,一下臭不可闻?其实,这都是氧化三甲胺在作怪。

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 TMAO)化学式为:C3H9NO·2H2O,结构式为:商品氧化三甲胺是针状闪光晶体,熔点为255℃,可溶于水和甲醇,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水溶液为强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

氧化三甲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产品体内,是水产品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物质,不论海产品中还是淡水产品中都有,但海产品中TMAO 含量较高。

年龄,日粮,盐度,季节和品种都会影响鱼肉中TMAO的含量,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盐度越高,TMAO含量也越高。

同一个生物体中TMAO也随不同部位有所不同,通常在鱼鳍和肌节头尾两端含量特别高。

生物体内的TMAO可稳定蛋白质结构,渗透调压,抗离子不稳定性,抗水压等。

氧化三甲胺结构和甜菜碱,甲基供体胆碱以及腺苷甲硫氨酸等物质相似,有特殊的鲜味,(图1)TMAO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当外界缺氧,它可作为供氧剂,故而当水产品新鲜时,流动血液含有充足氧,TMAO浓度较高,作为水产鲜味的主要来源,TMAO能让人的味觉体验到“异香满室”,但它极不稳定,当水产死后,在氧化三甲胺还原酶,腐败细菌特别是兼性厌氧菌的作用下,TMAO脱氧被还原成三甲胺(TMA),反应如图2。

三甲胺(TMA)即timethylamine,分子式为C3H9N,是一种易燃,无色有鱼油臭味的气体,对人体呼吸道会产生强烈灼烧刺激作用。

氧化三甲胺化学式

氧化三甲胺化学式

氧化三甲胺化学式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简称TMA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3)3NO。

它是一种无色固体,具有特殊的气味,是一种强氧化剂。

氧化三甲胺可以通过甲胺和过氧化氢反应而得到。

甲胺(CH3NH2)是一种有机胺,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

当甲胺和过氧化氢反应时,会产生氧化三甲胺和水。

氧化三甲胺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功能。

它在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中起到一种抗渗透压剂的作用。

当这些生物处于高浓度的盐水中时,氧化三甲胺可以帮助它们维持体内的渗透压平衡,防止水分流失。

氧化三甲胺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氧化三甲胺可以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这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氧化三甲胺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高浓度的氧化三甲胺与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有关。

这可能是因为氧化三甲胺在人体内会被肠道细菌代谢产生,而某些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氧化三甲胺的过度积累。

因此,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减少氧化三甲胺的摄入可能有助于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为了减少氧化三甲胺的摄入,人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尽量少食用富含氧化三甲胺的食物,如鱼类和海产品。

其次,通过合理的烹饪方式,如煮熟、蒸煮或烤制,可以减少氧化三甲胺的含量。

此外,保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也很重要,可以通过摄入益生菌和膳食纤维来实现。

总的来说,氧化三甲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功能。

它在生物体内起着抗渗透压、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然而,高浓度的氧化三甲胺与一些慢性疾病有关,因此减少其摄入可能有助于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我们应该注意饮食结构,合理摄入氧化三甲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何养出没有腥臭味的罗非鱼

如何养出没有腥臭味的罗非鱼

如何养出没有腥臭味的罗非鱼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饮食上追求更优质的食品,在市场需要的背景下养出优质的罗非鱼应运而生。

市场上普通的罗非鱼价格为8元/斤左右,无腥味罗非鱼能卖到12元/斤,价格高出50%,而且供不应求。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养饲无腥味罗非鱼的方法和原理。

一、普通人工养殖的罗非鱼肉中的腥臭味从何而来?是什么成份?鱼类对食物的消化过程:口、食道、胃、肠(中肠、后肠、肛门),最后排出体外。

从消化方式来分:机械消化(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微生物消化。

机械消化主要是经过口腔内的牙齿和消化管的管壁肌肉蠕动,把食物进行磨碎和搅拌,便于进一步消化;化学消化是鱼的主要消化方式,约占整个食物消化过程的65%左右,在化学消化食物过程中肠道内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脂蛋白酶、胰淀粉酶、寡糖酶、肽酶等消化酶催化下消化食物,把食物中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氨基酸、甘油、脂肪、单甘油酯、单糖、小肽、其它小分子物质),再经肠道吸收进入血肝之中;微生物消化:鱼类的后肠有很多的肠道细菌,大多是厌氧菌及小部分的好氧菌,特别是肠道越长的鱼类细菌含有量就越多,它们可利用肠道中未消化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进行分解消化,产生可利用物质比如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等有益物质,也产生了胺、氨、酚、吲垛等有害物质,从而影响鱼肉的品质。

我们还需要了解鱼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食物经过机械消化、化学消化、微生物消化后从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之后将被肠道内粘膜层的微绒毛吸收;吸收物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中央乳糜管、淋巴系统→静脉→心脏→全身。

所吸收的物质主要用于:维持鱼正常的生命活动、促进鱼个体的增长或繁殖、贮存营养物质;其他将排出体外。

罗非鱼的体重950克,鱼体全长35厘米,肠长188厘米,可见其肠道之长。

根据(王桂芹、刘林林、陈秀梅)的文献《鱼类内源氨的代谢机制及其营养调控措施》得知:鱼类肠道内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及其水解氨基酸大多被后肠肠道细菌利用分解,产生了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胺、氨、酚、硫化氢等物质,这些物质再被肠道吸收进入血、肝循环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三甲胺的代谢特征及其在鱼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氧化三甲胺是鱼类特别是海洋鱼类的天然风味成分,除具有鱼类特有的鱼鲜味外,氧化三甲胺还起到调节鱼类的细胞大小、防止因体内尿素浓度过高而引发鱼的功能蛋白质变性等多种功能。

这可能与氧化三甲胺对一些蛋白质或酶的二硫键的形成具有调节作用或调节蛋白质分子有关。

此外,研究表明氧化三甲胺还具有抗氧化功能。

近年来对氧化三甲胺的研究报告越来越多,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在鱼类、虾类及贝类等饵料中添加氧化三甲胺具有明显的诱食和促生长功能。

但是在相关的酶的作用下,氧化三甲胺极易转变成具有显著鱼腐臭味道的三甲胺、二甲胺、甲胺及甲醛,而这些组分所起到的作用。

无论是对饲料的质量。

还是对鱼的诱食效果都与氧化三甲胺截然相反。

因此。

本文拟通过对氧化三甲胺及相关脂肪族胺衍生物的风味特征、代谢变化及相关酶进行分析。

探讨如何开发利用氧化三甲胺的诱食效果来提高鱼饲料利用效率、监控鱼粉及相关饲料的质量,为促进和拓展鱼饲料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氧化三甲胺及相关脂肪族胺衍生物的风味特征与代谢变化氧化三甲胺广泛地分布于各种海洋生物,如海洋软骨鱼、硬骨鱼、软体动物、藻类等,且含量较高,是体现水产品特色的鲜味成分。

经测定,罗非鱼、尼罗河巨鲈、尼罗尖吻鲈、梭鲈、虹鳟等淡水鱼类也含有较高水平的氧化三甲胺。

而三甲胺最早发现是由微生物分解胆碱、甜菜碱或氧化三甲胺而来,是海洋鱼类腐败的恶臭成分。

其在鱼制品加工废液中含量十分丰富。

有研究表明,三甲胺也表现一定的毒副作用,可以抑制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对小鼠胚胎具有致畸作用。

与三甲胺一样,二甲胺也是鱼腐败的恶臭成分。

并广泛地用作橡胶硫化、制革、合成洗涤剂、杀虫剂等的化工原料,其可由微生物和藻类
分解三甲胺和氧化三甲胺而来。

是城市污水的主要臭味源之一。

有研究表明,二甲胺还是致癌化合物亚硝基二甲胺的前体化合物。

甲胺也是一种具有臭味的物质,其浓度低于12.7 mg/m3时仅有微臭味:当浓度增加2~10倍时,气味加重,有浓烈的鱼腥臭:浓度增加10~50倍时。

有难闻的氨气味。

在有氧情况下,三甲胺通过三甲胺单加氧酶催化转化成氧化三甲胺,氧化三甲胺在氧化三甲胺脱甲基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二甲胺,然后二甲胺在微生物和藻类的作用下快速分解为甲胺,进一步由甲胺分解为氨和甲醛。

不会在细胞内累积。

氧化三甲胺也可在厌氧条件下,通过氧化三甲胺还原酶的作用直接还原为三甲胺㈣,三甲胺在三甲胺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二甲胺,二甲胺在二甲胺单加氧酶的作用下转变成甲氨,最后甲胺在甲胺脱氢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和甲醛。

据文献报道,鱼类的幽门盲囊、肾、肝、肌肉等组织或器官中均具有可将氧化三甲胺转化成二甲胺和甲醛的氧化三甲胺脱甲基酶。

而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氧化三甲胺及相关脂肪族胺衍生物则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毒害作用。

2 参与氧化三甲胺转化相关的三种酶及其潜在应用
2.1 参与氧化三甲胺转化相关酶类
目前已知有三种酶直接参与氧化三甲胺的转化过程,包括氧化三甲胺脱甲基酶、氧化三甲胺还原酶和三甲胺单加氧酶。

1)氧化三甲胺脱甲基酶可以使氧化三甲胺分解产生二甲胺和甲醛,其主要分布在鱼类的各种肌肉组织、内脏器官及消化道微生物中。

鳕鱼肌肉中的氧化三甲胺脱甲基酶需要铁离子、半胱氨酸、抗坏血酸作为辅助因子,而研究表明有两种辅助因子系统能激活氧化三甲胺脱甲基酶的活性:一种是在厌氧条件下的NADH和FMN系统:另一种
是由铁离子、半胱氨酸、抗坏血酸组成的系统㈣。

此外,来源于不同物种的氧化i甲胺脱甲基酶,其分子组成、结构及最适pH均具有比较明显。

2)氧化三甲胺还原酶在厌氧条件下可将氧化三甲胺直接还原为三甲胺。

该酶最初在厌氧菌She,wanella massilia中发现,是一种含钼的酶。

氧化三甲胺作为一些厌氧菌呼吸系统的电子最终受体而参与其中,其本身则被还原成具有恶臭气味的三甲胺。

目前。

氧化三甲胺还原酶已在许多海洋细菌、淡水池塘光合细菌及肠道细菌中发现。

3)三甲胺单加氧酶催化三甲胺转变成氧化三甲胺,是一种含核黄素的单加氧酶。

人体内95%以上的三甲胺通过该酶的作用转变成氧化三甲胺进而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只有少于5%的三甲胺直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㈣。

由于三甲胺不能被肝脏代谢,当病人的三甲胺单加氧酶不能正常地将三甲胺转化成氧化三甲胺时。

三甲胺就会在体内蓄积。

因此。

病人汗液、尿液和呼出的气体中都含有大量鱼腥味的三甲胺,这种疾病被称为三甲胺尿症,俗称鱼腥综合症。

与人体情况类似。

新鲜、健康的鱼体内不会存在过量的三甲胺,通过测定鱼体内三甲胺的含量可以精确地判断鱼的新鲜程度和健康程度,
2.2参与氧化三甲胺转化的相关酶类在鱼类饲中的潜在应用由于氧化三甲胺和三甲胺在其风味上截然相反。

因此,提高氧化三甲胺含量和减少三甲胺的含量都对提高鱼肉的食用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已知的与氧化三甲胺转化直接相关的酶有三种,其中氧化三甲胺脱甲基酶和氧化三甲胺还原酶使氧化三甲胺转化为其衍生物,会使鱼肉的食用品质降低,而三甲胺单加氧酶可以将三甲胺转化为氧化三甲胺,因此可以提高鱼肉的食用品质。

根据这三种酶的特性,在不影响鱼类生长的前提下。

可以尝试在饲料中添加相应的三甲胺单加氧酶来
提高鱼体中的氧化三甲胺的含量:同时。

也可以通过开发一些氧化三甲胺脱甲基酶和氧化三甲胺还原酶的抑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通过抑制氧化三甲胺的转化来提高鱼体中氧化三甲胺的含量,从而提高鱼肉的食用品质。

3 氧化三甲胺的诱鱼性能和促生长性能在鱼饲料中的应用Rorvik等研究表明,氧化三甲胺可以使虹鳟和大西洋鲑的腹脂率显著降低。

孙海香等圳用行为观察法和电生理方法研究氧化三甲胺溶液对罗非鱼的诱食反应,结果表明。

氧化三甲胺对罗非鱼有强烈的神经兴奋作用,罗非鱼对氧化三甲胺的反应图形为典型的嗅电图(EOG)图像。

并且对不同浓度的刺激液的EOG反应波形均相似,仅振幅值随刺激液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迷宫实验进一步表明氧化三甲胺对罗非鱼的兴奋作用表现为诱食效应,试验组与对照组集鱼数差异显著,表明氧化三甲胺对罗非鱼具有强烈的诱食作用:随着氧化三甲胺浓度的增加,氧化三甲胺对罗非鱼的诱食作用加强。

质量浓度4、6和8 g,L 时的集鱼数差异不显著。

黄峰等的研究表明,在配合饲料中添加50,200 mgSkg氧化三甲胺对罗非鱼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在南美白对虾饲养方面氧化三甲胺也表现出优秀的诱食效。

孙海香认为氧化三甲胺的诱食作用可能与氧化三甲胺具有特殊的鲜味和爽口的甜味有关。

另外,由于氧化三甲胺可以诱导有丝分裂开始和四倍体产生,而细胞的增殖是由有丝分裂开始的,推测氧化三甲胺可能通过促进肌肉细胞的增殖来促进肌肉组织的生长。

因此,氧化三甲胺可以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来改善鱼饲料的品质,除了直接添加氧化三甲胺作为饲料添加剂外,食物前体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投喂胆碱后,罗非鱼肠道微生物可以使胆碱转变成三甲胺,三甲胺在罗非鱼肝脏和肾脏三甲胺单加氧酶的作用下转变成氧化三
甲胺,因此,罗非鱼可以借助肠道微生物和内脏器官中的三甲胺单加氧酶的作用将胆碱转变成氧化三甲。

对于健康鱼群,投喂含有胆碱或磷脂酰胆碱的动物蛋白饲料或大豆蛋白饲料,可以间接地提高鱼体内氧化三甲胺的含量,从而提高鱼产品的鲜味。

4、氧化三甲胺在监测饲料品质中的应用鱼体内天然氧化三甲胺含量越高鱼越新鲜,鱼死亡后或受到微生物污染后,其体内氧化三甲胺脱甲基酶及氧化三甲胺还原酶会迅速启动和强化,造成鱼体内或鱼产品中的三甲胺或二甲胺含量迅速提高,通过检测三甲胺的含量可以正确预测鱼或鱼粉及相关饲料的新鲜程度。

三甲胺含量新鲜程度判定指标为:新鲜,0.1 mg/100 g;腐败初期,1.5mg/100 g;腐败,≥6mg/]00 g。

这比传统评定鱼新鲜程度的K值评价方法更具体,更简单有效。

长期以来,鱼粉及相关饲料的掺假、造假现象已经让人们无法忍受。

但是又无可奈何。

事实上。

鱼粉及相关饲料的掺假、造假现象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使用腐败劣化的鱼生产鱼粉及相关饲料同样影响饲养效果,相应的畜牧水产产品同样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通过检测氧化三甲胺及其相应脂肪族胺衍生物的含量,可以有效地改进和提升现有鱼粉及相关饲料的质量。

5、展望
氧化三甲胺是鱼的天然组分,是鱼的鲜味剂。

但是氧化三甲胺很容易转化为三甲胺、二甲胺、甲胺等脂肪族胺衍生物,则是鱼腐臭的主要成分。

氧化三甲胺、三甲胺、二甲胺、甲胺等脂肪族胺衍生物的产生是受到酶促调控的,因此,研究氧化三甲胺及相关衍生物的性能、代谢变化及相关酶的性能,可以为利用氧化三胺的诱食效果提高鱼饲料产品的饲料利用效率、监控鱼粉及相关饲料质量开辟新途径,从而促进和拓展鱼饲料产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