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牙槎
构造柱马牙槎尺寸

构造柱马牙槎尺寸槎是建筑中常见的横向构件,用于支撑横梁或横向框架。
柱马牙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槎,通常用在建筑物中柱与梁的连接处。
正确构造柱马牙槎的尺寸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构造柱马牙槎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等方面的考虑。
在构造柱马牙槎尺寸时,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槎的长度。
槎的长度应该根据柱子和梁的间距来确定。
一般来说,槎的长度应该略大于柱子和梁之间的间隙,以确保槎可以完全填充并贴紧。
如果槎的长度太短,可能会导致柱子和梁之间存在间隙,从而降低建筑物的稳定性。
因此,在确定槎的长度时,需要仔细测量柱子和梁之间的间距,并确保槎的长度足够长。
其次,我们还需要考虑槎的宽度。
槎的宽度应该与梁的宽度相匹配,以确保槎可以完全贴合梁的表面。
如果槎的宽度不够,可能会导致槎与梁之间存在间隙,从而降低槎的承载能力。
因此,在确定槎的宽度时,需要仔细测量梁的宽度,并确保槎的宽度与之相匹配。
除了长度和宽度外,槎的高度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槎的高度应该根据柱子的高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槎的高度应该与柱子的高度相等或略小,以确保槎可以完全贴合柱子的底部。
如果槎的高度太高,可能会导致槎无法完全贴合柱子的底部,从而降低槎的稳定性。
因此,在确定槎的高度时,需要仔细测量柱子的高度,并确保槎的高度与之相匹配。
除了长度、宽度和高度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
例如,槎的材料选择,需要选用具有足够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
此外,槎的表面处理也应该得到重视,可以采用刨光或涂漆等方式,以增加槎的美观度和防腐性。
综上所述,正确构造柱马牙槎的尺寸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在构造柱马牙槎的尺寸时,我们需要考虑槎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方面的因素。
此外,还需要注意槎的材料选择和表面处理等方面。
通过仔细测量和合理设计,我们可以确保槎完全贴合柱子和梁,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建筑中构造柱马牙槎时,请务必注意尺寸的构造。
【推荐下载】马牙槎的作用 马牙槎分类

[键入文字]
马牙槎的作用马牙槎分类
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
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
当砌体不能同时砌筑的时候,在交接处一般要预留马牙搓,以保持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常用在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中,是指构造柱上凸出的部分。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马牙槎的作用及马牙槎分类。
马牙槎的作用
通常马牙槎是和构造柱联系在一起的,马牙槎让墙体和构造柱结合的更好,让墙体和柱子结合得更加牢固,构造柱能增加墙体的抗震性能。
来马牙槎是一种建筑的方法,其实这样方法砌起来说容易也是很容易的,说难也是挺难的,砌这个马牙槎的时候,还有计算,砌马牙槎的时候是需要计算的,首先要确定这个构造柱有多高,需要留槎在那个墙面,当然了,这个是有公式的的。
不过马牙槎为了让构造柱和马牙槎结合的更加好,从而增加抗震的性能。
马牙槎分类
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1。
马牙槎进退尺寸

马牙槎进退尺寸
马牙槎进退尺寸规范是60毫米。
一般马牙搓的进退尺寸标准是在60毫米。
砌块墙构造柱宽度一般与墙的厚度相同。
但构造柱伸入墙内的马牙槎长度大多为60毫米。
顶部与梁板交接处用水泥砖斜砌筑密实,斜砌就是砖斜立砌。
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马牙槎的留置规范
当无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需要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
120或100厚墙不大于3米时,开洞宽度不大于2.4m,不满足条件的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180或190厚墙不大于4m,开洞宽度不于3.5m,不满足条件的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马牙槎标准

马牙槎标准马牙槎,又称为马来西亚槎,是一种生长在马来西亚的特产植物。
它的学名是Pericarpium arecae catechu,属于棕榈科。
马牙槎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中草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用途。
本文将从马牙槎的植物学特征、药理学作用、中医应用以及现代研究等方面展开论述。
马牙槎是一种常绿乔木,高约10米左右。
树干直立,树皮灰色,平滑。
叶子为羽状复叶,小叶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革质而有光泽。
花序为圆锥花序,椭圆形或卵圆形,黄色。
果实为椭圆状核果,熟时呈红褐色。
槎果外皮纤维丰富,内部有一粒硬壳,其内部含有白色的果肉。
马牙槎在马来西亚的雨林地区广泛分布,是马来西亚的国树之一。
马牙槎的果壳被干燥后,可以作为一种药用材料。
它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单胺类化合物、生物碱、多酚类化合物等。
马牙槎具有收敛止泻、止血、止痛等功效。
中医认为,马牙槎味苦、性温,具有温中止泻、止血、化痰散结等作用。
它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久泻久痢、咯血、吐血、便血等症状。
此外,马牙槎还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能够改善肝脏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癌等。
在现代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对马牙槎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更多它的药理作用和应用价值。
研究表明,马牙槎内含有丰富的单胺类化合物,可以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此外,马牙槎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马牙槎还被发现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对于治疗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虽然马牙槎有着广泛的用途和药理作用,但是其使用也存在一定的注意事项。
首先,马牙槎属于温性药物,因此脾胃虚弱、痰湿内阻等虚寒体质的人不宜过量服用。
其次,马牙槎可以收敛止泻,因此习惯性便秘的人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导致便秘加重。
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因为马牙槎可能对胎儿和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槎果壳中含有一定量的单胺类化合物,对于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来说也不宜过量食用。
构造柱马牙槎讲解

马牙槎之答禄夫天创作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马牙槎有年夜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拔出相应的砖.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需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年夜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接钢筋.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马牙槎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接缝马牙槎即墙太长,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越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马牙槎的计算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那么计算公式是:0.24×0.37×3+0.24×0.06×3/2×2[面]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力直观,也容易理解.构造柱的柱子那部份就是0.24×0.37×3,后面部份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300mm一段.即:柱根开始,先是300mm的槎口,然后是300mm的砖,然后又是300mm的槎口.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纷歧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力厚才会有这情况.在我们这里,常会遇到T形墙旁边就是门的情况.门距离T形墙一般会有个120毫米的门垛,然后T形墙相交的位置的构造柱是三面槎口.在实际施工中,这靠门边的槎口其实是施工不了的:那门垛才120毫米,砌砖时每300毫米高退60毫米那砖柱就仅仅剩下60毫米宽了,砌上3米高不倒才怪.所以实际施工时图纸上虽然那一边设计留槎,其实模板工都是直接以门边关模板,那里的混凝土方量就比图纸设计的要多一些.假如是24墙,3米高,那就多0.24×0.06×3/2×3,即0.065立方米.数量不年夜,但楼房若是很多这样的门的话,混凝土也是可观的,这个怎么算就看各人了.弥补多种情况:1、240×240的构造柱,(240×240+240×30×边数)×柱高2、370×370的构造柱,(370×370+370×30×边数)×柱高3、240×370的构造柱,(240×370+有马牙槎的边长×30×边数)×柱高另边数与墙面有关, 一字形墙和90度直角墙,边数为2;T 形墙边数取3;十字形墙边数取4.砌体结构,在土建造价中,马牙槎的个数怎么数,是否有规范要求呢?马牙槎数个数还不累死你啊,规定是每隔300的高度增加300高60宽的马牙槎,算的时候一般都是把构造柱靠墙的方向加宽30,每个接触的墙面都加,比如说120×120的构造柱,在一字墙上面,那就两面都加30,这个构造柱的体积就是(30+120+30)×120×高度.圈梁的符号是QL,有的时候圈梁在图纸上根本不标,只是在设计说明里说什么情况下要加一道圈梁,这就要仔细阅读设计说明然后分辨.马牙槎五进五出是什么意思?在构造柱的位置,预留马牙槎,是为了让构造柱和砖墙更好的成为一个整体,有更好的抗震性,,五进五出就是每五皮砖伸出半砖,上面和下面的五皮就缩进半砖,拦筋一般五皮砖留,多是六个或是八个的圆钢!构造柱留槎必需先退后进构造柱什么时候设马牙槎砌体规范要求,在砌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先砌墙后浇筑构造柱、圈梁,在砌墙的时候遇到构造柱时,墙体设马牙槎.马牙槎构造见本地砌体结构构造图集构造柱一定要带马牙槎..那另外柱需要带么?不是不需要,而是不能要!除构造柱外,你所列的那几个都是承重的.构造柱是起拉结墙体作用的,先砌墙后浇柱.所以要留马牙槎且有水平筋,这样才华起到好的拉结作用,成为一个整体.而以框架结构为例,考虑梁、柱承重,墙体只起维护作用,不能考虑它承重和抗震,而实际上它肯定是可以承重的,而且它的刚度也其实不小,可是这样计算起来比力复杂,而且填充墙容易破坏,如果你考虑它抗震,那柱子肯定计算的偏小了,这样墙坏了跟着相邻柱子也坏了跟着整个结构各个击破了.所以只考虑梁柱承重,填充墙顶斜砌一排砖,填充墙与框架柱脱开或柔性链接,且先柱后墙.受力明确、传力合理.如果刚性连接,那墙体吸收地动力,传到柱子上,柱子可能会破坏!你再琢磨琢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马牙槎按什么标准施工?加气混凝土填充墙采纳06S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规范;以及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计算工程量时,马牙槎按5皮1收60mm,也就是平均进出30mm 吗?对,就想到去每边增加宽度30,固然,还是可以将高度减半. 问:1)马牙槎应先退后进,什么样叫先退后进啊?2)预留的拉结筋位置应正确,施工途中不得任意弯折,为什么啊?3)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尺寸不应超越300mm,啥意思的?答:1. 先退后进是指马牙槎的第一个300mm高度先要往柱子外侧砌砖(宽度较年夜一点).2. 弯折容易影响锚固效果或者损伤钢筋.3. 每砌300高就会退50mm或者进50mm.。
图解二次结构马牙槎施工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
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
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
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
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马牙槎分类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即墙太长,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
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马牙槎的计算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
那么计算公式是:0.24X0.37X3+0.24X0.06X3/2X2[面]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
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300mm一段。
即:柱根开始,先是300mm的槎口,然后是300mm的砖,然后又是300mm的槎口。
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
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
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
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
图解二次结构马牙槎施工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
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
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
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
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马牙槎分类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即墙太长,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
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马牙槎的计算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
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
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300mm一段。
即:柱根开始,先是300mm的槎口,然后是300mm的砖,然后又是300mm的槎口。
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
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
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
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
在我们这里,常会遇到T形墙旁边就是门的情况。
门距离T形墙一般会有个120毫米的门垛,然后T形墙相交的位置的构造柱是三面槎口。
马牙槎及植筋工艺

马牙槎及植筋工艺怎么做!
什么是马牙槎,主要是为了方便后续砌筑,一般墙体太长的时候,留马牙槎,方便后续施工。
因为形状类似马的牙齿,由此命名。
什么是植筋工艺,指在新旧墙体之间植入钢筋,可以非常好的增强新墙的耐受力,使新旧墙体结合更老更牢固,增强抗震性。
植筋工艺特点&难度
在房屋新建墙体时,有职业操守的装修公司必须要使用植筋工艺进行墙体加固,否则会造成新老墙体交界处的开裂,让墙面涂料产生裂缝,不仅危险还不美观。
原树装饰绿宝石特推新建墙体工艺-红砖三层地枕砌筑
什么是红砖三层地枕砌筑,主要是利用了红砖的吸水率低,在新建墙体用三层红砖铺底后建筑新墙。
为什么用红砖三层地枕砌筑工艺,因为红砖能有效挡水防潮,避免墙体发霉,强度高,耐用性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牙槎(chá)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
细分可以分为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
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
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
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
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马牙槎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当墙体长度大于8M(或墙长超过层高的2倍)时,要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
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
马牙槎的计算:
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
那么计算公式是:0.24X0.37X3+0.24X0.06X3/2X2[面] 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
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300mm一段。
即:柱根开始,先是300mm 的槎口,然后是300mm的砖,然后又是300mm的槎口。
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
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
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
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
在我们这里,常会遇到T形墙旁边就是门的情况。
门距离T形墙一般会有个120毫米的门垛,然后T形墙相交的位置的构造柱是三面槎口。
在实际施工中,这靠门边的槎口其实是施工不了的:那门垛才120毫米,砌砖时每300毫米高退60毫米那砖柱就仅仅剩下60毫米宽了,砌上3米高不倒才怪。
所以实际施工时图纸上虽然那一边设计留槎,其实模板工都是直接以门边关模板,那里的混凝土方量就比图纸设计的要多一些。
假如是24墙,3米高,那就多0.24*0.06*3/2*3,即0.065立方米。
虽然说个体数量不大,但楼房若是很多这样的门的
话,混凝土也是可观的,这个怎么算就看各人了。
补充多种情况:
1、240*240的构造柱,(240*240+240*30*边数)*柱高
2、370*370的构造柱,(370*370+370*30*边数)*柱高
3、240*370的构造柱,(240*370+有马牙槎的边长*30*边数*柱高)另边数与墙面有关,一字形墙和90度直角墙,边数为2;T 形墙边数取3,十字形墙边数取4。
砌体结构,在土建造价中,马牙槎的个数怎么数,是否有规范要求呢?
规定是每隔300的高度增加300高60宽的马牙槎,在计算的时候一般都是把构造柱靠墙的方向加宽30,每个接触的墙面都加30,比如说120*120的构造柱,在一字墙上面,那就两面都加30,这个构造柱的体积就是(30+120+30)*120*H。
马牙槎五进五出是什么意思?
在构造柱的位置,预留马牙槎是为了让构造柱和砖墙更好的成为一个整体,有更好的抗震。
五进五出就是每五皮砖伸出半砖,上面和下面的五皮就缩进半砖,拦筋一般五皮砖留,多是六个或是八个的圆钢! 构造柱留槎必须先退后进!
构造柱什么时候设马牙槎?
砌体规范要求,在砌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先砌墙后浇筑构造柱、圈梁,在砌墙的时候遇到构造柱时,墙体设马牙槎。
马牙槎构造见本地砌体结构构造图集
构造柱一定要带马牙槎。
那别的柱需要带么?
不是不需要,而是不能要!除了构造柱外,你所列的那几个都是承重的。
构造柱是起拉结墙体作用的,先砌墙后浇柱。
所以要留马牙槎且有水平筋,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拉结作用,成为一个整体。
而以框架结构为例,考虑梁、柱承重,墙体只起维护作用,不能考虑它承重和抗震,而实际上它肯定是可以承重的,而且它的刚度也并不小,但是这样计算起来比较复杂,而且填充墙容易破坏,如果你考虑它抗震,那柱子肯定计算的偏小了,这样墙坏了跟着相邻柱子也坏了跟着整个结构各个击破了。
所以只考虑梁柱承重,填充墙顶斜砌一排砖,填充墙与框架柱脱开或柔性链接,且先柱后墙。
受力
明确、传力合理。
如果刚性连接,那墙体吸收地震力,传到柱子上,柱子可能会破坏!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马牙槎按什么标准施工?
加气混凝土填充墙采用06S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规范;以及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常见问题:
1)马牙槎应先退后进,什么样叫先退后进啊?
先退后进是指马牙槎的第一个300mm高度先要往柱子外侧砌砖(宽度较大一点)。
2)预留的拉结筋位置应正确,施工途中不得任意弯折,为什么啊?
弯折容易影响锚固效果或者损伤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