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马牙槎
构造柱+马牙槎

设:GZ的边为:A和B;H为高度;n为马牙槎的数量。
构造柱体积=(A×B+0.03×A×n+0.03×B×n)×H
如上例中L形转角 一面是240墙,一面是365墙5+0.03×0.24+0.03×0.365=0.10575
+字形:0.24×0.365+0.03×0.24×2+0.03×0.365×2=0.1239
个人认为墙体仅为自承重的填充墙时,只要填充墙与主体结构(框架梁柱、构造柱、剪力墙等)可靠连接即可,可不留马牙槎,构造柱的作用是当墙体较长时保证地震时墙体平面外的稳定性。而当墙体为承重墙或抵抗地震作用的抗震墙时,构造柱与墙体是共同工作的,墙体需要留马牙槎,而且是先砌墙后浇构造柱,以使构造柱与墙体紧密结合,更好地发挥墙体的共同工作。
墙体构造柱马牙槎工程量计算

墙体构造柱马牙槎工程量计算墙体构造柱马牙槎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项计算工作,用于确定所需要的材料和工作量。
墙体构造柱马牙槎是指建筑物中用于支撑和分布重力的结构元素。
这些结构元素需要经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以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和稳定性。
墙体构造柱马牙槎的计算需要注意一些要点。
首先,需要确定施工的墙体类型和尺寸。
常见的墙体类型包括砖墙、混凝土墙、轻钢龙骨墙等,而尺寸则是指墙体的高度、宽度和厚度等参数。
对于不同类型和尺寸的墙体,所需的材料和工作量也会有所不同。
其次,需要计算墙体所需的材料量。
这包括砖块、砂浆、钢筋、混凝土等。
对于砖墙来说,首先需要计算砖块的用量。
这可以通过计算墙体的面积和每平方米的砖块用量来实现。
然后,根据墙体的尺寸和砖块的规格,计算所需砂浆的用量。
对于混凝土墙,需要计算混凝土的用量,这可以通过计算墙体的体积和混凝土的用量比例来实现。
钢筋的用量则需要根据墙体的结构设计来确定。
除了材料量的计算,还需要计算墙体施工的人工工作量。
这包括砌筑砖墙、浇筑混凝土墙和安装钢筋等工作。
对于砌筑砖墙来说,人工工作量可以根据每平方米的砌筑速度和墙体的面积来计算。
对于浇筑混凝土墙,需要考虑混凝土的配制、搅拌和浇筑等工作,并根据墙体的体积来确定工作量。
安装钢筋的工作量则与墙体的结构设计有关。
在墙体构造柱马牙槎的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是准确的尺寸测量和计算。
任何误差都可能会对墙体的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是材料的选择和配比。
不同的墙体类型和工况需要不同的材料和配比,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最后是施工工艺和方法的正确掌握。
墙体的构造需要遵循相关的施工规范和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
总之,墙体构造柱马牙槎工程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准确的计算可以确定所需要的材料和工作量,为墙体的施工提供指导和依据。
合理的计算和设计对于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尺寸的准确测量、材料的选择和配比以及施工工艺的正确掌握。
马牙槎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马牙槎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马牙槎是什么?很多行外的人都不懂什么是马牙槎,女儿墙和马头墙以及马牙槎等,这些都是特别的墙体建筑方式,因建筑风格不同,而方式不同。
下面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马牙槎,以及其作用。
一、马牙槎是什么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
当砌体不能同时砌筑的时候,在交接处一般要预留马牙搓,以保持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常用在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中,是指构造柱上凸出的部分。
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主要是为了方便后续砌筑,一般墙体太长的时候,留马牙槎,方便后续施工。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
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6、7度时底部1/3楼层,8度时底部1/2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网片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
二、马牙槎的作用
通常马牙槎是和构造柱联系在一起的,马牙槎让墙体和构造柱结合的更好,让墙体和柱子结合得更加牢固,构造柱能增加墙体的抗震性能。
每一个地方的建筑风格、建筑方法都是不一样的,例如徽派的马头墙,这个是当地的一个很特别的墙体建筑方法,但是大家也要知道,其实最基本的砌筑方法是可以通用的。
新家网小编就不多说了,不过大家要知道一点,那就是靠门边的槎口试很难施工的。
不过马牙槎的为了让构造柱和马牙槎结合的更加好,从而增加抗震的性能。
以上介绍的就是关于马牙槎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构造柱马牙槎留置规范

构造柱马牙槎留置规范柱马牙槎留置是一种牙齿修复的技术,能够有效地恢复牙齿的咀嚼功能和美观度。
然而,由于操作方法的不规范和护理不当,柱马牙槎留置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规范柱马牙槎留置的操作和护理,以下为柱马牙槎留置规范构造:一、术前准备:1. 医生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口腔状况,并根据病情制定恰当的治疗计划。
2. 医生应告知患者柱马牙槎留置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 患者应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拍片,以评估牙槽骨的情况和牙槽骨的厚度。
二、手术操作:1. 术前,医生应采取洁手消毒和佩戴手术衣、手术帽和口罩等器具。
2. 在进行柱马牙槎留置手术时,医生应使用规范的手术器械,如高速空心钻、牙槽骨刀等。
3. 医生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技巧和步骤,如将牙槽骨刀插入牙槽骨中进行切割,然后使用高速空心钻扩大牙槽骨。
4.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牙槽骨情况,选择合适的柱马牙槎留置材料,并按照规范进行植入。
三、口腔护理:1. 患者术后应遵循医生的指示,进行口腔护理。
包括用温盐水或漱口液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 患者应避免进食太热或太硬的食物,以免影响柱马牙槎留置的稳定性。
3. 定期复诊检查,医生应对柱马牙槎留置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问题。
四、并发症的处理:1. 如果患者出现疼痛、肿胀或异物感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处理。
2. 在柱马牙槎留置术后,如果出现柱体折裂、松动或柱头暴露等情况,医生应及时处理,包括重新修复或拆除并重新放置柱马牙槎留置。
五、宣教和知情同意:1. 医生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柱马牙槎留置的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和效果。
2. 患者应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已经理解柱马牙槎留置的治疗过程和风险,并同意接受治疗。
以上是柱马牙槎留置规范的构造,通过规范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口腔护理、并发症处理以及宣教和知情同意等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柱马牙槎留置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保障患者的口腔健康。
构造柱的马牙槎砼及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构造柱的马牙槎砼及模板面积计算公式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m3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
以GJDGZ-101-95《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构造柱计算时要分三段:±0.000以下至基础底部的部分,±0.000以上至屋面部分,女儿墙部分。
构柱体积(V)=[外墙上的构造柱总截面面积/外墙厚+内墙上的构造柱总截面面积/内墙厚]×内外墙平均厚×构柱总高,当内外墙厚度相等时更为准确。
2、钢筋工程量:主筋:主筋长*根数*比重(kg/m)*柱根数=kg箍筋:柱断面周长*(柱高/@)*比重(kg/m)*柱根数=kg式中主筋长=柱高+伸入地圈梁长+上下的直钩长+42.5dn,(n为层数),因为主筋在±0.00和层楼板处搭接,并在搭接区段箍筋加密为φ6@100.另,有的构造柱有马牙槎,其宽为60mm其模板面积=(构造柱宽+马牙槎宽)*柱高混凝土体积=(柱断面面积+(马牙槎宽/2)*宽)*柱高例:构造柱柱高3m,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与长墙咬槎为60.解:构造柱模板面积=(0.24+0.06*2)*3*2构造柱砼体积=(0.24*0.24+0.03*0.24*2)*3其他计算方法如是240*240的构造柱,(240*240+240*30*边数)*柱高如是370*370的构造柱,(370*370+370*30*边数)*柱高如是240*370的构造柱,(240*370+有马牙槎的边长*30*边数)*柱高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K指墙体宽度;H为柱高度为):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S=(K×3+D×2)×H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S=(K×2+D×4)×H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S=(K×1+D×6)×H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S=D×8×H。
详解马牙槎

详解马牙槎(图文解说)一、马牙槎名词解释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
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
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
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
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二、马牙槎分类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即墙太长,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
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三、马牙槎的计算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
那么计算公式是:0.24X0.37X3+0.24X0.06X3/2X2[面]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
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300mm一段。
即:柱根开始,先是300mm的槎口,然后是300mm的砖,然后又是300mm的槎口。
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
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
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
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
马牙槎、直槎、斜槎详细区别

精心整理马牙槎是砌体转角处为后浇注构造柱而留置的,象马牙一样有凸有凹,以保证构造柱与墙体有效搭接,提高结构整体性。
斜槎和直槎都是砌墙时接槎的一种!
这是马牙槎,构造柱的“专用”留置方式,那些白边是胶带,支模后防止漏浆。
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
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构造柱马牙槎个数

一、马牙槎的工程量的计算公式:1、与柱子接触面的马牙槎模板计算公式为1/2×60mm×柱高,马牙槎混凝土计算公式为1/2×60mm×墙厚×柱高;2、构造柱马牙槎一般是5退5进,每边按30计算,所以:构造柱马牙槎砼工程量=构造柱高度×构造柱宽度×0.03×边数;构造柱马牙槎模板工程量=构造柱高度×0.03×边数×2;3、例如240墙,T字形的,3边有马牙槎:马牙槎砼工程量=构造柱高度0.24×0.03×3;马牙槎模板工程量=构造柱高度0.03×3×2;扩展资料:一、计算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以标准砖为例)。
那么计算公式是:0.24X0.37X3+0.24X0.06X3/2(如果有梁时扣减梁的高度)X2[面];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
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60mm一段。
即:柱根开始,先是60mm的槎口,然后是60mm 的砖,然后又是60mm的槎口。
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
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
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
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
二、补充多种情况:1、240×240的构造柱,(240×240+240×30×边数)×柱高2、370×370的构造柱,(370×370+370×30×边数)×柱高3、240×370的构造柱,(240×370+有马牙槎的边长×30×边数)×柱高另边数与墙面有关,一字形墙和90度直角墙,边数为2;T形墙边数取3;十字形墙边数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柱-、马牙槎
设置规范
1 .当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 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
2.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大于3米时,开洞宽度大于2.4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大于4m,开洞宽度大于3.5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设计规范
第2.1.14条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
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
(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
(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构造柱是保证墙体的稳定,和梁有关系。
( 1)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2)在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是由于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连接并沿墙高每隔500mm 设置 2 (6 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0mm。
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浇筑混凝土柱,这样能增加横墙的结合,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10 % —30 % ,提高的比例幅度虽
然不高但能明显约束墙体开裂,限制出现裂缝。
构造柱与圈梁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缝在所包围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展。
砌体虽然出现裂缝,但能限制它的错位,使其维持承载能力并能抵消振动能量而不易较早倒塌。
砌体结构作为垂直承载构件,地震时最怕出现四散错落倒地,从而使水平楼板和屋盖坠落,而构造柱则可以阻止或延缓倒塌时间、以减少损失。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又可以起到类似框架结构的作用,其作用效果非常明显。
在砌体结构中其主要作用一是和圈梁一起作用形成整体性,增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二是减少、控制墙体的裂缝产生,另外还能增强砌体的强度。
在框架结构中其作用是当填充墙长超过2倍层高或开了比较大的洞口,中间没有支撑,纵向刚度就弱了,就要设置构造柱加强,防止墙体开裂。
抗震作用
以唐山地震为例:唐山地震后,有3幢带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且与圈梁组成封闭边框的多层砌体房屋,震后其墙体裂而未倒。
其中市第一招待所招待楼的客房,房屋墙体均有斜向或交叉裂缝,滑移错位明显,四、五层纵墙大多倒塌,而设有构造柱的楼梯间,横墙虽也每层均有斜裂缝,但滑移错位较一般横墙小得多,纵墙未倒,仅三层有裂缝,靠内廊的两根构造柱都遇破坏,以三层柱头最严重,靠外纵墙的构造柱破坏较轻。
由此可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在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中
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多层砌体房屋应按抗开裂和抗倒塌的双重准则进行设防,而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抗震构造措施。
黑龙江省的许多地区基本裂度为6~7度,位于这些地区的多层砖混建筑均需设防,抗震构造柱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构造柱应当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其设置根据房屋所在地区的烈度、房屋的用途、结构部位、和承担地震作用的大小来设置。
由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墙体的约束,构造断面不必大,但须同各层纵横墙的圈梁连接,无圈梁的楼层亦须设置配筋砖带,才能发挥约束作用,关于抗震柱的设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作了详细的规定。
抗震设计时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180mm, 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2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3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4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 的基础圈梁相连。
5 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表7.1.2的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
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
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
马牙槎
与构造柱连接处的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应超过300mm或5皮砖高,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应先退后进,进退相差1/4砖。
工程量
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
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m3)
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
圈梁顶面高度。
2、钢筋工程量:
主筋:主筋长*根数*比重(kg/m)*柱根数=(kg)
箍筋:柱断面周长*(柱高/箍筋间距@)*比重(kg/m)*柱根数=(kg)式中主筋长=柱高+伸入地圈梁长+上下的直钩长+42.5dn (n为层数)3、有马牙槎的构造柱
有的构造柱有马牙槎,其宽一般为60mm。
其模板面积=(构造柱宽+马牙槎宽)*柱高
混凝土体积=柱底面积*柱高=【(柱截面长+2*马牙槎/2)*墙厚】*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