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马牙槎讲解

合集下载

构造柱马牙槎尺寸

构造柱马牙槎尺寸

构造柱马牙槎尺寸槎是建筑中常见的横向构件,用于支撑横梁或横向框架。

柱马牙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槎,通常用在建筑物中柱与梁的连接处。

正确构造柱马牙槎的尺寸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构造柱马牙槎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等方面的考虑。

在构造柱马牙槎尺寸时,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槎的长度。

槎的长度应该根据柱子和梁的间距来确定。

一般来说,槎的长度应该略大于柱子和梁之间的间隙,以确保槎可以完全填充并贴紧。

如果槎的长度太短,可能会导致柱子和梁之间存在间隙,从而降低建筑物的稳定性。

因此,在确定槎的长度时,需要仔细测量柱子和梁之间的间距,并确保槎的长度足够长。

其次,我们还需要考虑槎的宽度。

槎的宽度应该与梁的宽度相匹配,以确保槎可以完全贴合梁的表面。

如果槎的宽度不够,可能会导致槎与梁之间存在间隙,从而降低槎的承载能力。

因此,在确定槎的宽度时,需要仔细测量梁的宽度,并确保槎的宽度与之相匹配。

除了长度和宽度外,槎的高度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槎的高度应该根据柱子的高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槎的高度应该与柱子的高度相等或略小,以确保槎可以完全贴合柱子的底部。

如果槎的高度太高,可能会导致槎无法完全贴合柱子的底部,从而降低槎的稳定性。

因此,在确定槎的高度时,需要仔细测量柱子的高度,并确保槎的高度与之相匹配。

除了长度、宽度和高度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

例如,槎的材料选择,需要选用具有足够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

此外,槎的表面处理也应该得到重视,可以采用刨光或涂漆等方式,以增加槎的美观度和防腐性。

综上所述,正确构造柱马牙槎的尺寸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在构造柱马牙槎的尺寸时,我们需要考虑槎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方面的因素。

此外,还需要注意槎的材料选择和表面处理等方面。

通过仔细测量和合理设计,我们可以确保槎完全贴合柱子和梁,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建筑中构造柱马牙槎时,请务必注意尺寸的构造。

马牙槎

马牙槎

&知识积累&
马牙槎
概念: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

当砌体不能同时砌筑的时候,在交接处一般要预留马牙搓,以保持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常用在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中,是指构造柱上凸出的部分。

作用:
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匹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

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

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匹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匹,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

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构造: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构造柱马牙槎讲解

构造柱马牙槎讲解

马牙槎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接钢筋;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马牙槎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接缝马牙槎即墙太长,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马牙槎的计算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那么计算公式是:0.24×0.37×3+0.24×0.06×3/2×2面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300mm一段;即:柱根开始,先是300mm的槎口,然后是300mm的砖,然后又是300mm的槎口;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在我们这里,常会遇到T形墙旁边就是门的情况;门距离T形墙一般会有个120毫米的门垛,然后T形墙相交的位置的构造柱是三面槎口;在实际施工中,这靠门边的槎口其实是施工不了的:那门垛才120毫米,砌砖时每300毫米高退60毫米那砖柱就仅仅剩下60毫米宽了,砌上3米高不倒才怪;所以实际施工时图纸上虽然那一边设计留槎,其实模板工都是直接以门边关模板,那里的混凝土方量就比图纸设计的要多一些;假如是24墙,3米高,那就多0.24×0.06×3/2×3,即0.065立方米;数量不大,但楼房若是很多这样的门的话,混凝土也是可观的,这个怎么算就看各人了;补充多种情况:1、240×240的构造柱,240×240+240×30×边数×柱高2、370×370的构造柱,370×370+370×30×边数×柱高3、240×370的构造柱,240×370+有马牙槎的边长×30×边数×柱高另边数与墙面有关,一字形墙和90度直角墙,边数为2;T形墙边数取3;十字形墙边数取4.砌体结构,在土建造价中,马牙槎的个数怎么数,是否有规范要求呢马牙槎数个数还不累死你啊,规定是每隔300的高度增加300高60宽的马牙槎,算的时候一般都是把构造柱靠墙的方向加宽30,每个接触的墙面都加,比如说120×120的构造柱,在一字墙上面,那就两面都加30,这个构造柱的体积就是30+120+30×120×高度;圈梁的符号是QL,有的时候圈梁在图纸上根本不标,只是在设计说明里说什么情况下要加一道圈梁,这就要仔细阅读设计说明然后分辨;马牙槎五进五出是什么意思在构造柱的位置,预留马牙槎,是为了让构造柱和砖墙更好的成为一个整体,有更好的抗震性,,五进五出就是每五皮砖伸出半砖,上面和下面的五皮就缩进半砖,拦筋一般五皮砖留,多是六个或是八个的圆钢构造柱留槎必须先退后进构造柱什么时候设马牙槎砌体规范要求,在砌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先砌墙后浇筑构造柱、圈梁,在砌墙的时候遇到构造柱时,墙体设马牙槎;马牙槎构造见本地砌体结构构造图集构造柱一定要带马牙槎;;那别的柱需要带么不是不需要,而是不能要除了构造柱外,你所列的那几个都是承重的;构造柱是起拉结墙体作用的,先砌墙后浇柱;所以要留马牙槎且有水平筋,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拉结作用,成为一个整体;而以框架结构为例,考虑梁、柱承重,墙体只起维护作用,不能考虑它承重和抗震,而实际上它肯定是可以承重的,而且它的刚度也并不小,但是这样计算起来比较复杂,而且填充墙容易破坏,如果你考虑它抗震,那柱子肯定计算的偏小了,这样墙坏了跟着相邻柱子也坏了跟着整个结构各个击破了;所以只考虑梁柱承重,填充墙顶斜砌一排砖,填充墙与框架柱脱开或柔性链接,且先柱后墙;受力明确、传力合理;如果刚性连接,那墙体吸收地震力,传到柱子上,柱子可能会破坏你再琢磨琢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马牙槎按什么标准施工加气混凝土填充墙采用06S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规范;以及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计算工程量时,马牙槎按5皮1收60mm,也就是平均进出30mm吗对,就想到去每边增加宽度30,当然,还是可以将高度减半;问:1马牙槎应先退后进,什么样叫先退后进啊2预留的拉结筋位置应正确,施工途中不得任意弯折,为什么啊3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尺寸不应超过300mm,啥意思的答:1.先退后进是指马牙槎的第一个300mm高度先要往柱子外侧砌砖宽度较大一点;2.弯折容易影响锚固效果或者损伤钢筋;3.每砌300高就会退50mm或者进50mm;。

马牙槎

马牙槎

马牙槎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

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

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

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

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即墙太长,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

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马牙槎的计算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

那么计算公式是:0.24X0.37X3+0.24X0.06X3/2X2[面]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

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500mm一段。

即:柱根开始,先是500mm的槎口,然后是500mm 的砖,然后又是500mm的槎口。

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

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

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

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

构造柱马牙槎

构造柱马牙槎

构造柱马牙槎
马牙槎的计算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 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 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至于构造柱的 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 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
构造柱马牙槎
构造柱马牙槎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马牙 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 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 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 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 槎处预留拉接钢筋。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 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 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 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目 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 固,更利于抗震。
构造柱马牙槎
马牙槎的计算 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 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 那么计算公式是: 0.24X0.37X3+0.24X0.06X3/2X2[面]
构造柱马牙槎
马牙槎的计算 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 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 500mm一段。即:柱根开始,先是500mm的槎口, 然后是500mm的砖,然后又是500mm的槎口。也就 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我 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 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 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 乘以2。
构造柱马牙槎
构造柱马牙槎
马牙槎的分类 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 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即墙太长,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 砌筑。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施工时, 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 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 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 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

马牙槎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马牙槎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马牙槎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马牙槎是什么?很多行外的人都不懂什么是马牙槎,女儿墙和马头墙以及马牙槎等,这些都是特别的墙体建筑方式,因建筑风格不同,而方式不同。

下面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马牙槎,以及其作用。

一、马牙槎是什么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

当砌体不能同时砌筑的时候,在交接处一般要预留马牙搓,以保持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常用在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中,是指构造柱上凸出的部分。

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主要是为了方便后续砌筑,一般墙体太长的时候,留马牙槎,方便后续施工。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

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6、7度时底部1/3楼层,8度时底部1/2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网片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

二、马牙槎的作用
通常马牙槎是和构造柱联系在一起的,马牙槎让墙体和构造柱结合的更好,让墙体和柱子结合得更加牢固,构造柱能增加墙体的抗震性能。

每一个地方的建筑风格、建筑方法都是不一样的,例如徽派的马头墙,这个是当地的一个很特别的墙体建筑方法,但是大家也要知道,其实最基本的砌筑方法是可以通用的。

新家网小编就不多说了,不过大家要知道一点,那就是靠门边的槎口试很难施工的。

不过马牙槎的为了让构造柱和马牙槎结合的更加好,从而增加抗震的性能。

以上介绍的就是关于马牙槎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什么是马牙槎 马牙槎的作用呢?

什么是马牙槎 马牙槎的作用呢?

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 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6、7 度时底部1/3楼层,8度时底部1/2楼层
,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网片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 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 时在留槎处每隔一匹砖伸出60mm,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 相应的砖。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
当地的一个很特别的墙体建筑方法,但是大家也要知道, 其实最基本的砌筑方法是可以通用的。小编就不多说了, 不过大家要知道一点,那就是靠门边的槎口试很难施工 的。不过马牙槎的为了让构造柱和马牙槎结合的更加好,
从而增加抗震的性能。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谢谢!
展牙槎是什么?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 当砌体不能同时砌筑的时候,在交接处一般要预留马牙搓, 以保持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常用在构造柱与墙体的 连接中,是指构造柱上凸出的部分。根据功能的分类
,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接缝马 牙槎主要是为了方便后续砌筑,一般墙体太长的时候, 留马牙槎,方便后续施工。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 铸构造柱。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 槎,先
马牙槎是一种建筑的方法,其实这样方法砌起来说容易 也是很容易的,说难也是挺难的,砌这个马牙槎的时候, 还有计算,砌马牙槎的时候是需要计算的,首先要确定 这个构造柱有多高,需要留槎在那个墙面,当然了,这 个是
有公式的的,至于公式是怎么样的,就比如小编今天要 说的这个马牙槎了,至于这个马牙槎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下文将会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个马牙槎,还有马牙槎 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也会为大家解答一下。具体请看下 面内
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大马 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 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匹砖伸出60mm,伸 出的匹数也是五匹,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马 牙

构造柱马牙槎个数

构造柱马牙槎个数

一、马牙槎的工程量的计算公式:1、与柱子接触面的马牙槎模板计算公式为1/2×60mm×柱高,马牙槎混凝土计算公式为1/2×60mm×墙厚×柱高;2、构造柱马牙槎一般是5退5进,每边按30计算,所以:构造柱马牙槎砼工程量=构造柱高度×构造柱宽度×0.03×边数;构造柱马牙槎模板工程量=构造柱高度×0.03×边数×2;3、例如240墙,T字形的,3边有马牙槎:马牙槎砼工程量=构造柱高度0.24×0.03×3;马牙槎模板工程量=构造柱高度0.03×3×2;扩展资料:一、计算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以标准砖为例)。

那么计算公式是:0.24X0.37X3+0.24X0.06X3/2(如果有梁时扣减梁的高度)X2[面];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

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60mm一段。

即:柱根开始,先是60mm的槎口,然后是60mm 的砖,然后又是60mm的槎口。

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

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

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

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

二、补充多种情况:1、240×240的构造柱,(240×240+240×30×边数)×柱高2、370×370的构造柱,(370×370+370×30×边数)×柱高3、240×370的构造柱,(240×370+有马牙槎的边长×30×边数)×柱高另边数与墙面有关,一字形墙和90度直角墙,边数为2;T形墙边数取3;十字形墙边数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牙槎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

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

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

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
的砌筑方法,砌墙时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接钢筋。

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马牙槎
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即墙太长,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

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

马牙槎的计算
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

那么计算公式是:0.24×0.37×3+0.24×0.06×3/2×2[面]
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

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300mm一段。

即:柱根开始,先是300mm的槎口,然后是300mm的砖,然后又是300mm的槎口。

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

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

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

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

在我们这里,常会遇到T形墙旁边就是门的情况。

门距离T形墙一般会有个120毫米的门垛,然后T形墙相交的位置的构造柱是三面槎口。

在实际施工中,这靠门边的槎口其实是施工不了的:那门垛才120毫米,砌砖时每300毫米高退60毫米那砖柱就仅仅剩下60毫米宽了,砌上3米高不倒才怪。

所以实际施工时图纸上虽然那一边设计留槎,其实模板工都是直接以门边关模板,那里的混凝土方量就比图纸设计的要多一些。

假如是24墙,3米高,那就多0.24×0.06×3/2×3,即0.065立方米。

数量不大,但楼房若是很多这样的门的话,混凝土也是可观的,这个怎么算就看各人了。

补充多种情况:
1、240×240的构造柱,(240×240+240×30×边数)×柱高
2、370×370的构造柱,(370×370+370×30×边数)×柱高
3、240×370的构造柱,(240×370+有马牙槎的边长×30×边数)×柱高
另边数与墙面有关,一字形墙和90度直角墙,边数为2;T形墙边数取3;十字形墙边数取4.
砌体结构,在土建造价中,马牙槎的个数怎么数,是否有规范要求呢?
马牙槎数个数还不累死你啊,规定是每隔300的高度增加300高60宽的马
牙槎,算的时候一般都是把构造柱靠墙的方向加宽30,每个接触的墙面都加,比如说120×120的构造柱,在一字墙上面,那就两面都加30,这个构造柱的体积就是(30+120+30)×120×高度。

圈梁的符号是QL,有的时候圈梁在图纸上根本不标,只是在设计说明里说什么情况下要加一道圈梁,这就要仔细阅读设计说明然后分辨。

马牙槎五进五出是什么意思?
在构造柱的位置,预留马牙槎,是为了让构造柱和砖墙更好的成为一个整体,有更好的抗震性,,五进五出就是每五皮砖伸出半砖,上面和下面的五皮就缩进半砖,拦筋一般五皮砖留,多是六个或是八个的圆钢!
构造柱留槎必须先退后进
构造柱什么时候设马牙槎
砌体规范要求,在砌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先砌墙后浇筑构造柱、圈梁,在砌墙的时候遇到构造柱时,墙体设马牙槎。

马牙槎构造见本地砌体结构构造图集
构造柱一定要带马牙槎。

那别的柱需要带么?
不是不需要,而是不能要!
除了构造柱外,你所列的那几个都是承重的。

构造柱是起拉结墙体作用的,先砌墙后浇柱。

所以要留马牙槎且有水平筋,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拉结作用,成为一个整体。

而以框架结构为例,考虑梁、柱承重,墙体只起维护作用,不能考虑它承重
和抗震,而实际上它肯定是可以承重的,而且它的刚度也并不小,但是这样计算起来比较复杂,而且填充墙容易破坏,如果你考虑它抗震,那柱子肯定计算的偏小了,这样墙坏了跟着相邻柱子也坏了跟着整个结构各个击破了。

所以只考虑梁柱承重,填充墙顶斜砌一排砖,填充墙与框架柱脱开或柔性链接,且先柱后墙。

受力明确、传力合理。

如果刚性连接,那墙体吸收地震力,传到柱子上,柱子可能会破坏!你再琢磨琢磨。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马牙槎按什么标准施工?
加气混凝土填充墙
采用06S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规范;
以及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计算工程量时,马牙槎按5皮1收60mm,也就是平均进出30mm吗?
对,就想到去每边增加宽度30,当然,还是可以将高度减半。

问:
1)马牙槎应先退后进,什么样叫先退后进啊?
2)预留的拉结筋位置应正确,施工途中不得任意弯折,为什么啊?
3)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尺寸不应超过300mm,啥意思的?
答:
1.先退后进是指马牙槎的第一个300mm高度先要往柱子外侧砌砖(宽度较
大一点)。

2.弯折容易影响锚固效果或者损伤钢筋。

3.每砌300高就会退50mm或者进5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