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初学晬盘

合集下载

《幼学琼林》卷二·老幼寿诞原文及译文

《幼学琼林》卷二·老幼寿诞原文及译文

《幼学琼林》卷二·老幼寿诞原文及译文卷二·老幼寿诞作者:程登吉不凡之子,必异其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寿。

称人生日,曰初度之辰;贺人逢旬,曰生申令旦。

三朝洗儿,曰汤饼之会;周岁试婴,曰晬盘之期。

男生辰曰悬弧令旦,女生辰曰设帨佳辰。

贺人生子,曰嵩岳降神;自谦生女,曰缓急非益。

生子曰弄璋,生女曰弄瓦。

梦熊梦罴,男子之兆;梦虺梦蛇,女子之祥。

梦兰叶吉兆,郑燕姞生穆公之奇;英物试啼声,晋温峤闻声知桓公之异。

姜嫄生稷,履大人之迹而有娠;简狄生契,吞玄鸟之卵而叶孕。

鳞吐玉书,天生孔子之瑞;王燕投怀,梦孕张说之奇。

弗陵太子,怀胎十四月而始生;老子道君,在孕八十一年而始诞。

晚年得子,调之老蚌生珠;暮岁登科,正是龙头属老。

贺男寿曰南极星辉,贺女寿曰中天婺焕。

松柏节操,美其寿元之耐久;桑榆晚景,自谦老景之无多。

矍铄称人康健,聩眊自谦衰颓。

黄发儿齿,有寿之征;龙钟潦倒,年高之状。

日月逾迈,徒自伤悲;春秋几何,问人寿算。

称少年曰春秋鼎盛,羡高年曰齿德俱尊。

行年五十,当知四十九年之非;在世百年,那有三万六千日之乐。

百岁曰上寿,八十曰中寿,六十曰下寿;八十日耋,九十曰耄,百岁曰期颐。

童子十岁就外傅,十三舞勺,成童舞象;老者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后生固为可畏,而高年尤是当尊。

译文及注释译文不同凡响的人,其出生时必有特异之处;有最高品德的人,必定能享高寿。

称人生日叫“初度之辰”;祝贺别人逢十的生日叫“生申令旦”。

婴儿出生三日替他沐浴,请亲友宴庆,称为“汤饼之会”;孩子周岁用盘盛物抓周称作“晬盘之期”。

男孩出生要在家门的左边悬挂一张弓,称“悬弧令旦”;女孩出生要在门右放一块佩巾,称“设帨佳辰”。

祝贺他人生儿子,说是“嵩岳降神”;自谦说生了女儿,说是“缓急非益”。

生男孩叫“弄璋”,生女孩叫“弄瓦”。

梦中见到熊和罴都是生男孩的吉兆;梦见虺和蛇都是生女儿的祥征。

梦见兰花预示吉祥,郑文公之妾曾有因梦兰而生穆公之奇事;英杰人物都奇特,温峤听见幼年桓温的哭声便知他必定异于常人。

古代的抓周习俗文化

古代的抓周习俗文化

古代的抓周习俗文化抓周,又称试儿、试晬、拈周、期场、试周。

这是当小孩出生满周岁时,在其面前摆设各种玩物和生活用具,任其任意抓取,以此来预测卜定其日后前途、性情和志趣的一种民间迷信活动。

抓周之俗,由来已久,可上溯到南北朝时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即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

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唐宋时期,这种习俗更为盛行,谓之“拈周试晬”。

或曰“周晬”。

迨至明代,此习俗称之为“期场”。

到了清代才有“抓周”、“试周”之称。

婴儿周岁曰晬,也谓之周晬。

因此称指专为盛放小儿抓取什物所用的盘子为晬盘。

在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就珍藏着一件供皇子抓周时使用过的晬盘。

这是了解古代宫廷抓周礼仪不可多得的一件民俗文物珍品。

在我国近代许多地区都存在抓周习俗。

各地摆设的东西或多或少种类稍有差异,抓取什么所表示的含义亦大同小异。

北京地区是将所有的器具置于桌上,任小儿随意抓取。

若抓取的是笔,则说将来一定是文人。

若抓取的是算盘,则说将来一定是商人。

前清时则还加入朝珠一种,若小孩抓取此物,则说这孩子将来长大能作官。

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的朝鲜族在抓周前除要认真打扮一番外,还放置有打糕、弓、箭、丝线等颇具本民族特色的东西。

若小儿抓取的是丝线,则象征着长寿。

今天我们仍偶见把抓周之俗作为一种取乐逗趣的游戏,以助孩子周岁欢乐之兴,这也算是我国古老民俗文化的一种“遗风”吧。

各地的婴儿“抓周”习俗从近代到民国乃至现今,各地仍然保留着周岁礼及抓周习俗。

现在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在昆明,婴儿周岁时,富豪者发出请柬大宴宾客,请柬大意是:“×月×日为小儿汤饼之期,敬备薄宴,恭请光临×××(署名)暗鞠躬”之类。

一般都为族内相聚庆贺。

再次者于家庭内便宴相聚。

宴前举行“抓周”仪式,即在地上置毡毯或矮桌,上面散置各种玩器具,如笔、算盘、小书本、小刀枪、小木马等,让周岁小孩去“抓”,看小孩首先“抓”的是何物。

神犬盘瓠原文及翻译

神犬盘瓠原文及翻译

神犬盘瓠原文及翻译神犬盘瓠原文及翻译出自《搜神记》卷十四高辛氏有老妇人居于王宫,得耳疾历时。

医为挑治,出顶虫,大如茧。

妇人去后,置以瓠蓠①,覆之以盘。

俄而顶虫乃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遂畜之。

时戎吴②强盛,数侵边境,遣将征讨,不能擒胜。

乃募天下有能得戎吴将军首者,赠金千斤,封邑万户,又赐以少女。

后盘瓠衔得一头,将造③王阙④。

王诊⑤视之,即是戎吴。

为之奈何!群臣皆曰:“盘瓠是畜,不可官秩⑥,又不可妻。

虽有功,无施也。

”少女闻之,启王曰:“大王既以我许天下矣,盘瓠衔首而来,为国除害,此天命使然,岂狗之智力哉!王者重言,伯者⑦重信,不可以女子微躯,而负明约于天下,国之祸也。

”王惧而从之,令少女从盘瓠。

盘瓠将⑧女上南山,草木茂盛,无人行迹。

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竖⑨之结,著独力之衣,随盘瓠升山,入谷,止于石室之中。

王悲思之,遣往视觅。

天辄风雨,岭震云晦(huì),往者莫至。

盖经三年,产六男六女。

盘瓠死后,自相配偶,因为夫妇。

[注释]①瓠(hú)蓠:瓠即葫芦,蓠为江蓠,是一种植物。

此处的瓠蓠似为一种葫芦制成的容器。

②戎吴:北方民族名称。

③造:前往,到。

④王阙:王宫。

⑤诊:察看。

⑥秩:俸禄。

⑦伯者:即霸者,指靠武力称雄一时的诸侯。

⑧将:带着。

⑨仆竖:仆人。

[译文]古代高辛氏统治的时候,族中有位老妇人住在王宫里,患了耳疾,病了很长一段时间。

医生替她治疗,从耳朵里挑出一条顶虫来,像蚕茧那么大。

老妇人离开后,顶虫就被放到一只葫芦制成的容器里,盖上一只盘子。

不一会儿顶虫竟化作一条狗,毛色五彩斑斓。

于是人们称它“盘瓠”,养在宫中。

那时北方的戎吴族强盛,屡次侵犯高辛氏边境。

派了将军去征讨,总不能取胜擒敌。

于是高辛王招募天下能斩得戎吴将军头的,悬赏黄金千斤,封以万户封邑,还将把自己的小女儿赐他为妻。

不久盘瓠叼了一颗头,一直进宫去。

高辛王仔细审看,那竟是戎吴将军的头。

这一下该怎么办?群臣都说:“盘瓠是个,不能封官赐禄,更不能把王女赐他为妻。

古代的“抓周”有什么讲究

古代的“抓周”有什么讲究

古代的“抓周”有什么讲究抓周,又称拭儿、试晬、期扬、拈周、试周,是当小孩满周岁时,在其面前摆上各种玩具和生活用具,任其随意抓取,以此来卜定预测其日后的前途、性情和志趣。

它与产儿报喜、三朝洗儿、满月酒、百日礼等一样,同属于传统的诞生礼仪,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舔犊深情,具有家庭游戏的性质,是一种具有人伦味、以育儿为追求的信仰风俗。

周岁儿童“抓周”“抓周”从何而来对民间这一“抓周”习俗,可上溯到南北朝时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中就明确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即满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拭儿。

”到了唐宋时期,这一风俗已从江南传遍了神州大地,在全国各地逐渐盛行开来,谓之“试晬”或“周晬”。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中记载说:民间生子后,“至来岁生日,罗列盘盏于地,盛大果木、饮食、官诰、笔砚、算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此小儿之盛礼也。

”吴自牧在《梦梁录》中也记载说:一户人家小儿满周岁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秉烛,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彩缎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

”到元代之后,此习俗更加盛行,被称之为“期扬”,直到清代才有“抓周”、“试周”之称。

历史上有记载的“抓周”趣事在古代,婴儿周岁曰“晬”,也谓之为“周晬”。

因此,民间把专为盛放小儿抓取什物的盘子称为“晬盘”。

今天,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就珍藏着一件皇子抓周使用过的“晬盘”。

光绪年间的《宫中现行则例》第二卷“典故”一章中详细记载,每逢皇子周岁“抓周”,均需要“例用玉陈设二事,玉扇坠二枚,金钥一件,银盒一园,犀棒一双、弧一张、矢一枝、文房一具、晬盘一具、果品桌一张”,由宫廷太监届时提前具牌奏闻,行文总管内务府领用。

《幼学琼林-老幼寿诞》原文、译文及注释

《幼学琼林-老幼寿诞》原文、译文及注释

《幼学琼林·老幼寿诞》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幼学琼林·老幼寿诞明代-程登吉不凡之子,必异其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寿。

称人生日,曰初度之辰;贺人逢旬,曰生申令旦。

三朝洗儿,曰汤饼之会;周岁试周,曰晬盘之期。

男生辰曰悬弧令旦,女生辰曰设帨佳辰。

贺人生子,曰嵩岳降神;自谦生女,曰缓急非益。

生于曰弄璋,生女曰弄瓦。

梦熊梦罴,男子之兆;梦虺梦蛇,女子之祥。

梦兰叶吉,郑文公妾生穆公之奇;英物称奇,温峤闻声知桓公之异。

姜嫄生稷,履大人之迹而有娠;简狄生契,吞玄鸟之卵而叶孕。

麟吐玉书,天生孔子之瑞;玉燕投怀,梦孕张说之奇。

弗陵太子,怀胎十四月而始生;老子道君,在孕八十一年而始诞。

晚年生子,谓之老蚌生珠;暮岁登科,正是龙头属老。

贺男寿曰南极星辉,贺女寿曰中天婺焕。

松柏节操,美其寿元之耐久;桑榆暮景,自谦老景之无多。

矍铄称人康健,聩眊自谦衰颓。

黄发儿齿,有寿之征;龙钟潦倒,年高之状。

日月逾迈,徒自伤悲;春秋几何,问人寿算。

称少年曰春秋鼎盛,羡高年曰齿德俱尊。

行年五十,当知四十九年之非;在世百年,哪有三万六千日之乐。

百岁曰上寿,八十曰中寿,六十曰下寿;八十曰耋,九十曰耄,百岁曰期颐。

童子十岁就外傅,十三舞勺,成童舞象;老者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后生固为可畏,而高年尤是当尊。

漫道豫章之小,已具梁栋之观。

项橐童牙作师,却知学富;甘罗孱口为相,勿论年雏。

列俎豆而习礼仪,孟氏冲年乃尔;执干戈以卫社稷,汪踦小子能然。

寇公七岁咏山,已卜具瞻气象;司马五龄击瓮,即占拯溺才猷。

步处敏于诗,我道公权过子建;坐间言自别,人称谢尚是颜回。

勿谓卢家儿,案上翻残墨汁;尚嘉羊氏子,桑中探出金环。

亩丘人,问年不少;绛县老,历甲何多。

李耳出函谷,为令尹演道经五千言;子牙钓渭滨,为周家定国基八百载。

是谁运动老阳,生子却无日影;若个学成玄法,烧丹剩有霞光。

荣启期能扩襟怀,行歌乐土;疏太傅乞归骸骨,饮饯都门。

猃狁侵周,方叔迈年奏三捷;先零叛汉,充国颓龄请一行。

《小儿语》完整版全文及解释:浅显易懂,一目了然

《小儿语》完整版全文及解释:浅显易懂,一目了然

《小儿语》完整版全文及解释:浅显易懂,一目了然《小儿语》,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编选。

吕得胜,字近溪,河南宁陵人,生活在嘉靖时。

他很关心儿童的教育工作,主张儿童有知识时,就要进行正确教育。

当时民间流传一些儿歌,如“盘却盘”、“东屋点灯西屋亮”之类,他认为这些儿歌对儿童固然无害,但对品德修养以及后来的发展也没有什么好处。

于是他编写新的儿歌,用来代替旧的儿歌,是以成此书。

《小儿语》全文及注解:小儿语(明朝·吕得胜)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沉静立身,从容说话,不要轻薄,惹人笑骂。

先学耐烦,快休使气,性躁心粗,一生不济。

能有几句,见人胡讲,洪钟无声,满瓶不响。

自家过失,不须遮掩,遮掩不得,又添一短。

无心之失,说开罢手,一差半错,哪个没有。

须好认错,休要说慌,教人识破,谁肯作养。

要成好人,须寻好友,引酵若酸,哪得甜酒。

与人讲话,看人面色,意不相投,不须强说。

当面破人,惹祸最大,是与不是,尽他说罢。

造言生事,谁不怕你,也要提防,王法天理。

我打人还,自打几下,我骂人还,换口自骂。

既做生人,便有生理,个个安贤,谁养活你。

世间艺业,要会一件,有时贫穷,救你患难。

饱食足衣,乱说闲耍,终日昏昏,不如牛马。

担头车尾,穷汉营生,日求升合,休与相争。

强取巧图,只嫌不够,横来之物,要你承受。

心要慈悲,事要方便,残忍刻薄,惹人恨怨。

手下奴仆,从容调理,他若有才,不服侍你。

一不积财,二不结怨,睡也安然,走也方便。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爷娘。

别人性情,与我一般,时时体悉,件件从宽。

卑幼不才,瞒避尊长,外人笑骂,父母夸奖。

从小为人,休坏一点,覆水难收,悔恨已晚。

贪财之人,至死不止,不义得来,付与败子。

都要便宜,我得人不,亏人是祸,亏己是福。

正人君子,邪人不喜,你又恶他,他肯饶你。

今日用度,前日积下,今日用尽,来日乞化。

无可奈何,只要安命,怨叹躁急,又增一病。

自家有过,人说要听,当局者迷,旁观者醒。

国学启蒙教育读物《幼学琼林》全文及译文(卷一·朝廷·文臣篇)

国学启蒙教育读物《幼学琼林》全文及译文(卷一·朝廷·文臣篇)

国学启蒙教育读物《幼学琼林》全文及译文(卷一·朝廷·文臣篇)《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作者程允升。

《幼学琼林》初为明代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卷一·朝廷三皇为皇,五帝为帝。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

天子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

官天下,乃以位让贤;家天下,是以位传子。

陛下尊称天子,殿下尊重宗藩。

皇帝即位曰龙飞,人臣觐君曰虎拜。

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乃称懿旨。

椒房是皇后所居,枫宸乃人君所莅。

天子尊崇,故称元首;臣邻辅翼,故曰股肱。

龙之种,麟之角,俱誉宗藩;君之储,国之贰,首称太子。

帝子爰立青宫,帝印乃是玉玺。

宗室之派,演于天潢;帝胄之谱,名为玉牒。

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嵩岳效灵,三呼天子以万岁。

神器大宝,皆言帝位;妃嫔媵嫱,总是宫娥。

姜后脱簪而待罪,世称哲后;马后练服以鸣俭,共仰贤妃。

唐放勋德配昊天,遂动华封之三祝;汉太子恩覃少海,乃兴乐府之四歌。

译文自古以来天皇、地皇、人皇通称为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合称为五帝。

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天下的称为王道,用武力来征服天下的是霸道。

天子是天下的主宰,诸侯是列国的君主。

五帝将王位让给有贤德和才能的人称为官天下。

三王则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子孙,故称为家天下。

陛下是对天子的尊称,殿下是对皇室宗亲的尊称。

新皇即位登基称作龙飞,臣子观见君王叫做虎拜。

皇帝的诏书称为纶音,皇后的命令称为懿旨。

椒房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枫宸指皇帝住的宫殿。

天子的地位崇高尊贵,所以叫做元首,臣子左辅右弼如皇帝的手足,辅佐襄赞所以比喻为股肱。

麟之趾、龙之种都是赞誉宗藩之语,储君、储贰皆为太子的别称。

建立储君立定青宫,故称太子所居住的地方为青宫;皇帝所用的印称为玉玺,世称为传国的国宝。

宗室的支分流派皆从皇帝推演而来;皇族的家谱称为玉牒。

蒙学经典幼学琼林及译文

蒙学经典幼学琼林及译文

蒙学经典幼学琼林及译文(一)《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

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

在清朝的嘉靖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

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

全书共分四卷。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中国一直流传一句话:“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连一代伟人毛泽东也能熟背《幼学琼林》,足见《幼学琼林》的影响力之大。

集天文地理、历史人物、典籍制度、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体制、文事科第等与人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知识于一体,内容广博,包罗万象。

它是我国古代蒙学中影响最大,编得最好的读本,堪称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

天文【原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乃皓魄之精华。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

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为滕六。

焱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

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

甘霖、甘澍,俱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雪飞六出,预兆年丰;日上三竿,乃云时晏。

蜀犬吠日,比人识见甚疏;吴牛喘月,嘲人畏惧太过。

望切有若云霓,恩深莫如雨露;参商二星,每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

羿妻奔于月窟,号为嫦娥;傅说死后精神,托于箕尾。

戴月披星,谓奔驰于早夜;栉风沐雨,谓劳苦于风尘。

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恩可遍施,乃谓阳春有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初学晬盘国学经典:初学晬盘柳岸钓客初学晬盘(清)邬仁卿一东千岁鹤,五花骢。

清暑殿,广寒宫。

落花轻着地,流水远浮空。

半窗图画梅花月,一枕波涛松树风。

柳絮随风,数点散开千点白;桃花映水,一枝分作两枝红。

移月技,补天功。

眉八彩,目重瞳。

帘卷侵床月,屏遮入座风。

鱼游水面分开绿,蜂入花心点破红。

朝霞似锦,晚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三尺剑,六钧弓。

御史雨,大王风。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

竹笛吹残秋月白,兰桡掉破夕阳红。

不知春去几多,试问陌头杨柳;欲探秋来消息,请看井上梧桐。

赤土剑,乌号弓。

清白吏,矍铄翁。

月升灯失色,风起扇无功。

停杯问月浮春绿,刻烛催诗剪夜红。

客度层峦,竹枝高挑松杪月;女游芳渚,兰桡轻荡藕花风。

星拱北,水朝东。

随风雨,贯日虹。

禁柳含烟绿,宫桃映日红。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弓击木棉,雷散白云飞满地;火攻雪炮,星随皓月曜长空。

太极殿,未央宫。

玉版笋,水晶葱。

樵径春云黑,渔村晚照红。

箫奏凤凰来月下,丹成鸡犬入云中。

黄鹤楼前,玉笛一声吹夜月;青羊宫里,碧桃几度笑春风。

东向鹊,北飞鸿。

秋露白,晚霞红。

庭虚帘度月,窗隙纸吟风。

芝草覆云含宿雨,柳花舞雪障晴空。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君子竹,大人松。

宫女扇,梵王钟。

焚钱灰化蝶,洗砚墨成龙。

药炉有火丹应伏,云碓无人水自舂。

二帝三王,尧舜禹汤文武;六官四季,天地春夏秋冬。

呼猿洞,回雁峰。

观音柳,罗汉松。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石径有尘从雨洗,洞门无锁待云封。

翠袖拂花丛,几片晴霞侵薜荔;红妆游月下,一泓秋水浸芙蓉。

三江红锦障,碧油幢。

浮玉斝,剔银釭。

无心云出岫,有色月窥窗。

几片重云封五岳,一轮孤月映千江。

暖日池塘,出没溶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蛇当道,马渡江。

文纬地,道经邦。

萧何功第一,韩信士无双。

风送花香轻度幕,雨滋草色暗侵窗。

夜月塞边,一片胡笳惊别调;夕阳林外,数声牧笛按新腔。

四支断肠笛,堕泪碑。

窈窕女,宁馨儿。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五更归梦三千里,一日思亲十二时。

水面燕飞,千尺帘间双铁剪;灯前月上,万花丛里一琉璃。

生花笔,烂柯棋。

三语掾,一字师。

金樽邀月饮,铁笛倚云吹。

五色祥云扶日出,一轮华月带星移。

春雨如丝,细细织成春恨;秋风似剪,轻轻裁破秋思。

云擘絮,雨飞丝。

葵花碗,杏叶匙。

月明鸡唱早,霜滑马行迟。

江上青山移入画,池边春草咏成诗。

雪塑观音,一片冰心无挂碍;雨淋罗汉,两行珠泪假慈悲。

一走马涧,跃龙池。

蕉鹿梦,莼鲈思。

汲水疑山动,行舟觉岸移。

几点疏星明分野,一钩新月统华夷。

注意钧衡,假寐得济川舟楫;留情锁钥,拊髀忆细柳旌旗甘泉苑,太液池。

将相种,帝王师。

云叶千层巧,天葩六出奇。

鱼翻玉尺量江练,莺掷金梭织柳丝。

笛韵悠扬,仙驭忽从云里降;橹声咿哑,渔舟轻向月中移。

攀墓柏,拔园葵。

季相剑,曹娥碑。

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

闲乘苍鹿游玄甫,倦卧白云歌紫芝。

花外莺声柳外蝉,惊回午梦;水中鱼队云中雁,惹起秋思。

五微高士榻,上人扉。

霜竹瘦,雪梅肥。

虹随残雨散,鸦带夕阳归。

村犬隔溪空吠影,海鸥逐浪却忘机。

美女对花,仿佛两枝红芍药;渔翁钓雪,分明一个玉蓑衣。

三檐伞,百结衣。

陶弘景,谢玄晖。

雪消狮子瘦,月满兔儿肥。

壮志晓随鹏翮奋,乡心夜逐雁行归。

碧天连水水连天,水天一色;明月照霜霜照月,霜月交晖。

屠龙技,伏虎威。

云垂荫,月吐辉。

丝纶垂晚钓,砧杵捣寒衣。

三江水浅鱼来少,五岭山高雁到稀。

春暖日融,金殿玉阶看似画;秋高风便,牙樯锦缆去如飞。

将推毂,母断机。

瞿塘峡,采石矶。

鹤来松有伴,云去石无衣。

梅萼破香知腊尽,柳梢含绿认春归。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南楼孤燕,月中带影一双飞。

灯有晕,琴无徽。

厖也吠,燕于飞。

渊白芦花吐,园红柿叶稀。

雨夜见星萤吐火,阳春飞雪蝶翻衣。

斜棹船头,春水岸边渔父醉;倒骑牛背,夕阳林外牧童归。

白玉玺,黄金鞿。

圣贤里,帝王畿。

市井晨鸡唱,关河朔雁飞。

春日烘开红杏锦,秋风剪破绿荷衣。

远岫霞明,云母织成锦绣;空阶霰集,天孙掷下珠玑。

彭泽柳,首山薇。

天日表,雷霆威。

云山行处尽,烟树望中迷。

烟锁断桥留客住,云封古寺待僧归。

枫陛早朝,鸦闪晴晖明玉佩;松亭夜坐,鹤翻凉露湿罗衣。

青箬笠,绿蓑衣。

樵人径,渔父矶。

树树皆秋色,山山尽落晖。

郢中歌雪难为和,梦里还乡未当归。

独坐无言,万虑尽随流水去;远游有感,寸心常傍白云飞。

六鱼周有若,汉相如。

抟风鸟,纵壑鱼。

拂怀月生指,解鬟云满梳。

远山远水摩诘画,飞云飞雨右军书。

琼宇琳宫,龙虎山中仙子空,金阶玉陛,麒麟殿上帝王居。

隐几卧,带经锄。

犀角带,象牙梳。

茗烟春寺静,松月夜窗虚。

雨后花残无戏蝶,水中藻密有潜鱼。

枯竹为萧,六孔吹来千种曲;柔毛作笔,一枝写就万年书。

苔径曲,草堂虚。

比翼鸟,半面鱼。

座引高人榻,门停长者车。

垂轩细柳丝相似,夹路秾花锦不如。

雪地鸦行,素练横拖千点墨;霞光雁过,锦笺斜写数行书。

七虞观日玉,定风珠。

梅花数,竹叶符。

掠发云生鬓,修眉月照颅。

风起长空多过雁,月明清夜有惊乌。

霜染江枫,红似胭脂浓抹;烟笼野草,青如翡翠轻铺。

玳瑁带,葫芦壶。

谈佛性,窃兵符。

烟轻笼岸柳,风急撼庭梧。

一轮夜月圆还缺,几点晨星有若无。

月挂长萝,青带独悬宝镜;露凝新柳,绿丝齐贯珍珠。

燕塞马,松江鲈。

玉如意,金仆姑。

浪柔江月碎,出障野云孤。

万井晓烟轻若练,一犁春雨润如酥。

小沼澄星,玉枰布就金棋子;枯松挂月,老龙擎出夜明珠。

八齐九苞凤,五德鸡。

缑氏圃,苏公堤。

水寒鱼不饵,林茂鸟争栖。

更漏有无风顺逆,纸窗明暗月高低。

戮力除奸,草檄但凭三寸管;画奇却敌,封关惟用一丸泥。

捣苏石,浣纱泥。

逋放鹤,峤燃犀。

竹梢丹凤立,花外紫骝嘶。

七步才华驰许下,四知介气满关西。

落叶敲风,惊起空阶犬吠;垂杨远舍,引来幽谷莺啼。

九佳鱼腹剑,虎头牌。

饮马窟,蟠龙斋。

山木秀而野,王风清且佳。

轻袍缓束乌犀带,高髻斜簪白燕钗。

秋气渐深,脱叶随风过别院;春光将尽,残花带雨落空阶。

题竹客,采莲娃。

游剑阁,罢珠崖。

溪头从雪拥,山脚任云埋。

野外花藏沽酒市,林间竹荫读书斋。

剪孤灯,对霖雨,闻飞雁哀鸣,秋夜越添秋思;携双柑,醉斗酒,听流莺巧语,春日更畅春怀。

十灰凌烟阁,承露台。

千钧力,八斗才。

花阴随月,柳色自春来。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裁。

柳絮分飞,翠霭丛中千点雪;棉弓作响,白雪堆里一声雷。

点易洞,读书台。

饷龙酢,荐豹胎。

蓝田人种玉,河朔客传杯。

花露拂云浓似雨,柳风吹浪怒如雷。

风卷杨花,平地滚将春去;霜凋梧叶,半空坠下秋来。

鹊化印,马衔杯。

苍松使,红叶媒。

晴空云似叶,寒谷雪如梅。

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

西水驿西,三塔寺前三座塔;北京城北,五台山上五层台。

人结草,士衔枚。

玉龙观,铜雀台。

翠生拳石草,香散胆瓶梅。

凿石引将流水去,卷帘收入好山来。

天上月圆,天下犹呼月半;岭南梅落,岭北始见梅开。

青草冢,白云隈。

子猷竹,和靖梅。

绿茵郊外草,翠幄殿前槐。

宫月夜悬鳷鹊观,江云秋绕凤凰台。

绿水迎舟,树影不随帆影去;青松绕屋,风声时作雨声来。

结绮阁,雨花台。

社稷器,栋梁材。

竹影侵棋局,花香入酒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贵子;九重良弼,作霖作楫作盐梅。

十一真金阙晓,玉楼春。

虎闱士,麟阁臣。

文移北斗象,梦结南柯姻。

鱼戏柳塘吹细浪,马行花径起香尘。

夜驾鹊桥,织女喜逢河上客;秋登蟾窟,仙郎忻对月中人。

松偃盖,草铺茵。

衔图凤,绝笔麟。

扬州骑鹤客,东海钓鳌人。

十里红霞三月杏,一亭绿雪四时筠。

古寺不更筹,红旭到窗方觉晓;深山无历日。

碧桃开处始知春。

箕裘子,柱石臣。

金孔雀,玉麒麟。

雪飘杨柳絮,月满桂花轮。

斗天街蓂报期,律回寒谷黍生春。

满腹珠玑,才子肯为攀桂客;遍身罗绮,王孙谁念养蚕人。

臣补衮,士书绅。

鹳鸣垤,犀辟尘。

飞花随燕足,落絮上鱼唇。

草号忘忧忧底事,花名含笑笑何人。

采菊翁归,两手摘残彭泽景;卖花人过,一肩挑尽洛阳春。

同心结,折角巾。

芳草径,落花津。

银杯金色酒,铜镜玉容人。

柳摇新绿悬征旆,花落残红展醉茵。

万里会风云,龙虎榜中题姓字;九天扶日月,凤凰池上展丝纶。

登楼客,入幕宾。

松阅岁,草知春。

世道今犹古,春光归复新。

大畜隔离观小畜,家人临困涣同人。

花似美人,蝶似良媒求配;竹如君子,凤如益友相亲。

登山屐,漉酒巾。

仁轨路,元规尘。

牛吞岩下月,犬吠洞中春。

重阳翠斝浮丛菊,春日雕盘荐五辛。

醉杨妃西施,花间姊妹;刘寄奴管仲,药里君臣。

天不夜,景长春。

怀中玉,席上珍。

殿廷悬日月,楼阁摘星辰。

水底月如天上月。

眼中人是面前人。

邹孟子,吴孟子,寺人孟子,一男一女一似男似女;周宣王,齐宣王,司马宣王,一君一臣一不君不臣。

十二文豪杰士,圣明君。

真宰相,飞将军。

笔下龙蛇字,胸中星斗文。

溪头濯足弄明月,洞口敲棋点白云。

持节向边庭,胡草暗侵荷芰服;浣纱傍烟渚,浪花轻溅石榴裙。

庾开府,鲍参军。

景丑氏,春申君。

兰灯吐新焰,竹簟展回文。

蒲团夜坐三更月,草阁晴披五岳云。

诗思忽惊秋,一片白云天外望;春眠不觉晓,数声啼鸟梦中闻。

鸠唤妇,雁呼群。

九州长,万石君。

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

山从建业千峰出,江至浔阳九派分。

钓叟收纶,夜静动摇波底月;农夫秉耒,晓来耕破陇头云。

鸿雁阵,鸾凤群。

宋元史,秦汉文。

人擎荷叶伞,女系石榴裙。

曲径秋盘千涧雨,虚楼暗纳两峰云。

陌头枯柳,复含青春光漏泄,岭上疏梅,频吐白腊意殷勤。

十三元南涧藻,北堂萱。

桃叶渡,杏花村。

藕塘飞柳絮,花砌上苔痕。

岁晚松筠犹有节,春暄桃李更无言。

星渡天边,鸟鹊错疑金弹落;月沉海底,蛟龙误作宝珠吞。

龙破壁,鹤乘轩。

滕王阁,尧母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落尽桃花仙种在,食残莲实苦心存。

茅檐外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竹窗下惟有蝉鸣鸦噪,方知静里乾坤。

海燕引雏朝凤阙,江鱼带子跃龙门。

通马语,辨禽言。

千人石,五丈原。

伪游云梦泽,误入武陵源。

塔悬灯影穿霄汉,潮带铜声过海门。

白雪漫空,顷刻妆成银世界;红霞映水,霎时布就锦乾坤。

秋霜信,晓月痕。

烧丹灶,聚宝盆。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南国早梅传驿使,故园芳草忆王孙。

枕上片时,梦绕关山数千里;灯前一夕,胸藏书卷万余言。

蒋诩径,董生园。

来仪凤,交颈鸳。

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碧水丹山,容一老笑谈风月;黄扉紫阁,任诸公整顿乾坤。

十四寒琥珀盏,水晶盘。

无逸带,仲由冠。

绣户春风暖,青灯夜雨寒。

花外丝纶留客钓,竹间书史借人看。

葵萼倾阳,绣史赤心承紫禁;梨花带雨,玉人珠泪洒阑干。

双鬓绿,寸心丹。

乘画舫,据雕鞍。

云暗芙蓉湿,秋归薜荔寒。

山径晓云收猎网,水门凉月挂渔竿。

金鼎焚香,夜静香销金鼎冷;玉壶滴漏,更残漏尽玉壶干。

招贤馆,拜将坛。

龙涎饼,熊胆丸。

白日长安远,青天蜀道难。

露浥园花呈锦绣,风敲庭竹响琅3嗟鬯竞猓穹蛉饲餮赘饺龋恍英握令,汤婆子送暖偷寒。

青琐闼,玉阑干。

芙蓉镜,苜蓿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