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氧体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

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铁氧体是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其生产工艺技术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混合粉末、压制成型、烧结及后处理等环节。
原材料准备是铁氧体生产的第一步。
常用的原材料有四氧化三铁(Fe3O4)、钡碳酸铜(BaCO3.CuCO3)和镍碳酸锌(NiCO3.ZnCO3)。
这些原材料需要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控制好其各个成分的含量。
混合粉末是指将原材料进行混合,以保证最后的铁氧体具有均匀的化学成分。
一般采用球磨法进行混合,通过将原材料和一定比例的磨料放入球磨机中进行混合,利用球磨机的摩擦力和冲击力,使原材料颗粒不断碰撞和磨损,最终达到全面混合的目的。
压制成型是将混合好的粉末进行成型。
常用的压制方法有干压成型和注浆成型两种。
干压成型是将混合好的粉末放入模具中,通过机械压力将其压制成所需的形状。
注浆成型是将粉末与一定比例的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形成糊状物,再通过注浆机将其注入模具中,最后在模具中固化。
注浆成型相比干压成型,能够得到更高的成型密度,提高了物理性能。
烧结是将成型的铁氧体在高温下进行加热,使颗粒之间产生扩散和结晶,从而形成致密的结构。
烧结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烧结温度、时间和气氛等参数,以保证铁氧体烧结成型的质量。
常用的烧结方式有常规烧结和微波烧结两种。
微波烧结是利用微波能量对铁氧体进行加热,其烧结速度和效果都比常规烧结要好。
烧结后的铁氧体还需要进行后处理,主要包括磁场处理和涂层处理两个环节。
磁场处理是将铁氧体置于特定强度和方向的磁场中进行处理,以提高其磁化强度和磁化方向。
涂层处理是在铁氧体表面涂层一层耐腐蚀、耐磨损或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以增加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总之,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
只有掌握好每个环节的工艺要点和参数,才能够生产出质量优良的铁氧体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铁氧体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材料性能,推动着铁氧体产业的发展。
铁氧体性能表及介绍

Y30BH 380-4 235-290 2950-3650 27.0-32.5
3.4-4.1
Y33 410-430 4100-4300 220-250 2770-3140 225-255 2830-3210 31.5-35.0
4.0-4.4
一永磁铁氧体:
永磁铁氧体是以 SrO 或 BaO 及 Fe2O3 为原料,通过陶瓷工艺方法制 造而成,我司永磁铁氧体主要有 Y10T(等方性)、(异方性)Y20、 Y25、Y30、Y30BH、Y35 等 6 个牌号产品,产品铁氧体产品介绍
二产品性能:
铁氧体是应用最广泛的的一种永磁材料,以粉末冶金法制造,主要分 为钡料(Ba)和锶料(Sr)两种,并分为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两类,是不 易退磁不易腐蚀的一种永磁材料,最高工作温度可达 250 摄氏度, 较坚硬且脆,可用金刚石沙等工具切割加工,用合金刚加工之模具一 次成型。此类产品大量应用于永磁电机(Motor)和扬声器(Speaker)等 领域。
Y35 400-420 4000-4200 160-190 2010-2380 165-195 2070-2450 30.0-33.5
3.8-4.2
三品性能表:
剩磁
矫顽力
内禀矫顽力
最大磁能积
性能
Br(mT) Br(Gs) bHc(kA/m) bHe(0e) iHc(kA/m) iHc(0e) (BH)max(Kj/m) (BH)max(MGOe)
Y10 200-235 2000-2350 125-160 1570-2010 210-280 2640-3520 6.5-9.5
0.8-1.2
Y25 360-400 3600-4000 135-170 1700-2140 140-200 1760-2510 22.5-28.0
铁氧体永磁和稀土永磁

铁氧体永磁和稀土永磁铁氧体永磁和稀土永磁是目前最为常见和广泛应用的两种永磁材料。
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下面将分别介绍铁氧体永磁和稀土永磁的特性、制备工艺、应用以及优缺点。
1. 铁氧体永磁铁氧体永磁材料是由铁、镁、铁氧体等元素组成的材料。
它具有以下特点:a) 矫顽力高:铁氧体永磁具有高的矫顽力(约为300-400千安/米),能够产生强磁场。
b) 热稳定性好:铁氧体永磁的居里温度高,可达到七百度以上,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高的磁性能。
c) 价格便宜:相对于稀土永磁材料,铁氧体永磁的价格较低,成本相对较低。
d) 抗腐蚀性能好:铁氧体永磁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可在一些恶劣环境下使用。
铁氧体永磁的制备工艺包括:熔铸法、粉末冶金法和溶胶-凝胶法等。
其中,粉末冶金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它通过将铁氧体微粉与粘结剂混合,经压制、烧结和磁化等工序制备成终产品。
铁氧体永磁广泛应用于电机、发电机、传感器、扬声器等领域。
例如,在电机领域,铁氧体永磁被用于制造小型电机、风力发电机组等;在电子领域,铁氧体永磁被用于制造磁头和磁带等。
铁氧体永磁的优点包括价格低廉、磁性能稳定和抗腐蚀性能好。
然而,铁氧体永磁的矫顽力相对较低,且易受磁场温度和震动影响,因此在某些特殊应用环境下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2. 稀土永磁稀土永磁材料是由稀土元素和过渡金属组成的材料。
稀土永磁具有以下特点:a) 高矫顽力:稀土永磁具有非常高的矫顽力(可超过1500千安/米),能产生更强的磁场。
b) 示磁性能好:稀土永磁材料在外加磁场下,具有较高的剩余磁感应强度和高的磁导率。
c) 温度稳定性好:稀土永磁的居里温度较高(通常在300-600摄氏度之间),能在较高温度下保持较高的磁性能。
稀土永磁的制备工艺主要有:粉末冶金法、溶液法、热磁法等。
其中,粉末冶金法是最常用的制备稀土永磁的方法,它通过将稀土金属与过渡金属置于真空和惰性气氛下进行合金化处理,再经过磨碎和形成等工艺制备成终产品。
铁氧体永磁材料

铁氧体永磁材料铁氧体永磁材料是一类具有优良永磁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机、传感器、磁性材料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铁氧体永磁材料的基本特性、制备工艺、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铁氧体永磁材料具有高矫顽力、高剩磁、高磁能积等优良磁性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永磁材料之一。
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和一种或多种稀土元素,如钡、镧、钕等。
这些稀土元素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铁氧体的磁性能,提高其矫顽力和磁能积,使其成为优秀的永磁材料。
铁氧体永磁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粉末冶金法、溶胶-凝胶法和烧结法等。
其中,粉末冶金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制备工艺,通过混合、压制和烧结等步骤,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磁性能的铁氧体永磁材料。
铁氧体永磁材料在电机、传感器、磁性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电机领域,铁氧体永磁材料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规格的磁铁,用于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各种类型的电机中,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磁能积高等优点。
在传感器领域,铁氧体永磁材料可以制成磁传感器,用于测量磁场强度、位置、速度等参数,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在磁性材料领域,铁氧体永磁材料可以制成磁芯、磁条等材料,用于电磁感应、变压器、电磁波屏蔽等领域,具有磁导率高、磁滞损耗小等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铁氧体永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铁氧体永磁材料的磁性能、稳定性、可加工性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其在电机、传感器、磁性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总之,铁氧体永磁材料具有优良的磁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类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能材料。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开发,铁氧体永磁材料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电机、传感器、磁性材料等领域的发展。
铁氧体磁性材料

矩磁材料是指一种具有矩形磁滞回线的铁氧体材料,如图4所示。磁滞回线是指外磁场增大到饱和场强+Hs后, 由+Hs变到-Hs再回到+Hs往返一周的变化中,磁性材料的磁感应强度也相应由+Bs,变到-Bs再回到+Bs,所经历 的闭合循环曲线。最常用的矩磁材料有镁锰铁氧体Mg-MnFe2O4和锂锰铁氧体Li-MnFe2O4等。
将混合后的配料在高温炉中加热,促进固相反应,形成具有一定物理性能的多晶铁氧体。这种多晶铁氧体也 称为烧结铁氧体。这种预烧过程是在低于材料熔融温度的状态下,通过固体粉末间的化学反应来完成的固相化学 反应。在固相反应中,一般来说,铁氧体所用的各种固态原料,在常温下是相对稳定的,各种金属离子受到品格 的制约,只能在原来的结点作一些极其微小的热振动。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离子在结点上的热振动的振幅 越来越大,从而脱离了原来的结点发生了位移,由一种原料的颗粒进入到另一种原料的颗粒中。形成了离子扩散 现象。
这种材料不仅可以用作电讯器件中的录音器、微音器、拾音器、机以及各种仪表的磁铁,而且在污染处理、 医学生物和印刷显示等方面也得到了应用。
硬磁铁氧体材料是继铝镍钻系硬磁金属材料后的第二种主要硬磁材料,它的出现不仅节约了镍、钻等大量战 略物资,而且为硬磁材料在高频段(如电视机的部件、微波器件以及其他国防器件)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软磁铁氧体主要用作各种电感元件,如滤波器磁芯、变压器磁芯、天线磁芯、偏转磁芯以及磁带录音和录象 磁头、多路通讯等的记录磁头的磁芯等。
一般软磁铁氧体的晶体结构都是立方晶系尖晶石型,应用于音频至甚高频频段(1千赫-300兆赫)。但是具 有六角晶系磁铅石型晶体结构的软磁材料却比尖晶石型的应用频率上限提高了好几倍。
铁氧体性能表及介绍

剩磁
矫顽力
内Br(Gs) bHc(kA/m) bHe(0e) iHc(kA/m) iHc(0e) (BH)max(Kj/m) (BH)max(MGOe)
Y10 200-235 2000-2350 125-160 1570-2010 210-280 2640-3520 6.5-9.5
Y35 400-420 4000-4200 160-190 2010-2380 165-195 2070-2450 30.0-33.5
3.8-4.2
Y30BH 380-400 3800-4000 230-275 2890-3460 235-290 2950-3650 27.0-32.5
3.4-4.1
Y33 410-430 4100-4300 220-250 2770-3140 225-255 2830-3210 31.5-35.0
4.0-4.4
一永磁铁氧体:
永磁铁氧体是以 SrO 或 BaO 及 Fe2O3 为原料,通过陶瓷工艺方法制 造而成,我司永磁铁氧体主要有 Y10T(等方性)、(异方性)Y20、 Y25、Y30、Y30BH、Y35 等 6 个牌号产品,产品铁氧体产品介绍
二产品性能:
铁氧体是应用最广泛的的一种永磁材料,以粉末冶金法制造,主要分 为钡料(Ba)和锶料(Sr)两种,并分为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两类,是不 易退磁不易腐蚀的一种永磁材料,最高工作温度可达 250 摄氏度, 较坚硬且脆,可用金刚石沙等工具切割加工,用合金刚加工之模具一 次成型。此类产品大量应用于永磁电机(Motor)和扬声器(Speaker)等 领域。
0.8-1.2
Y25 360-400 3600-4000 135-170 1700-2140 140-200 1760-2510 22.5-28.0
铁氧体参数计算公式

铁氧体参数计算公式
铁氧体参数的计算公式因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而有所不同,包括承受强度、磁芯功率等。
以下是两个常用的铁氧体参数计算公式:
1. 铁氧体的承受强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σ= F / A。
其中,σ表示铁氧体的应力,F表示作用在铁氧体上的力,A表示铁氧体的横截面积。
这
个公式基于经典的力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铁氧体在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分布,从而评估其承受的强度。
2. 计算铁氧体磁芯的功率的公式为:P=V×f×Bmax²×10^-4。
其中,P表
示磁芯承受的功率,V表示磁芯的体积,f表示电流的频率,Bmax表示磁
芯的饱和磁感应强度。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咨询相关专家或查阅铁氧体领域的研究文献。
铁氧体生产工艺

铁氧体生产工艺铁氧体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电磁设备等领域。
它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磁滞损耗、高电阻率、低失磁力、高频损耗小等优点。
下面我们将介绍铁氧体的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铁氧体的主要原料包括金属氧化物(Fe2O3、NiO、ZnO等)和助磁焙烧剂。
这些原料需要精细研磨,以提高反应速率和成分均匀性。
2. 混合和制粒:将精细研磨后的原料进行混合,并加入一定比例的有机粘结剂和溶剂。
然后通过混合过程,使原料充分混合均匀。
接下来,将混合料通过制粒机制成颗粒状。
3. 压制成型:将制粒后的混合料放入压机中,经过一定的压力和时间进行压制成型。
常用的成型方式有干压成型和湿压成型两种。
干压成型适用于铁氧体薄片或复杂形状的零件,而湿压成型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普通形状的零件。
4. 预烧和焙烧:将压制成型的铁氧体坯体进行预烧,以去除有机物和一部分氧化物。
预烧温度通常在500~800℃之间。
然后进行高温焙烧,使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形成金属铁氧体。
焙烧温度、时间和气氛对铁氧体的磁性和结构有较大影响。
5. 加工和表面处理:将焙烧后的铁氧体坯体进行加工,以得到最终所需形状和尺寸。
加工方式主要包括切割、钻孔、磨削等。
接着进行表面处理,以去除铁氧体表面的氧化皮,提高其导电性和表面光洁度。
6. 检测和筛选:对铁氧体产品进行磁性、电学和物理性能的检测。
检测内容包括磁感应强度、磁滞回线、矫顽力、电阻率、介电常数等。
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对合格产品进行筛选和分级。
7. 包装和储存:对合格的铁氧体产品进行包装和标识,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
在储存过程中要防止产品受潮、受尘和受污染,以保证其性能不受影响。
以上就是铁氧体的生产工艺,生产铁氧体需要精细的原料准备、混合和制粒、压制成型、预烧和焙烧、加工和表面处理、检测和筛选、以及包装和储存等步骤。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的合理配合,可以制得具有优良性能的铁氧体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氧体.txt如果中了一千万,我就去买30套房子租给别人,每天都去收一次房租。
哇咔咔~~充实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可能是唐僧;带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有时候是鸟人。
是镍铁尖晶石
尖晶石是一族矿物,在自然界中形成于熔融的岩浆侵入到不纯的灰岩或白云岩中经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
有些出现在富铝的基性岩浆岩中。
宝石级尖晶石则主要是指镁铝尖晶石,是一种镁铝氧化物。
晶体形态为八面体及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
颜色丰富多彩,有无色、粉红色、红色、紫红色、浅紫色、蓝紫色、蓝色、黄色、褐色等。
尖晶石的品种是依据颜色而划分的,有红、橘红、蓝紫、蓝色尖晶石等。
玻璃光泽,透明。
贝壳状断口。
淡红色和红色尖晶石在长、短波紫外光下发红色荧光。
H2 + 2Fe3+ +O2- ==H2O + 2Fe+ +Vo(空穴)
CO2 +2Vo+ 4Fe2+ ==C +2O2- +4Fe3+
总反应:CO2+2H2 ==2H2O +C
不同的铁磁材料磁滞现象的程度不同,磁滞回线水平方向越宽的材料,也就是磁滞回线面积越大的材料,其磁滞现象越严重。
如图(a)所示,磁滞回线面积宽阔,材料的剩磁和矫顽磁力都大,其磁滞损失严重,不宜于作交变磁场中工作的铁心,而适合于作永久磁铁,这种材料称为硬磁性材料。
如图(b)所示,磁滞回线瘦窄,而面积较小,这种材料称为软磁性材料,它的磁滞损失较小,适于交变磁场工作。
软磁材料是电子工业中变压器、电机等电磁设备所不可缺少的材料。
软磁性材料软磁性材料的剩磁与矫顽磁力都很小,即磁滞回线很窄,它与基本磁化曲线几乎重合。
这种软磁性材料适宜作电感线圈、变压器、继电器和电机的铁心。
常用的软磁性材料有硅钢片,坡莫合金和铁氧体等。
1. 硅钢片硅钢片是电源变压器、电机、阻流线圈和低频电路的输入输出变压器等设备最常用的材料。
硅钢片质量的好坏,通常用饱和磁感应强度B来表示。
好的硅钢片饱和磁感应强度可达10000高斯以上,看上去晶粒多、片子薄、质脆、断面曲折。
差的硅钢片只有6000高斯,看上去呈深黑色、片子厚、韧性大、断面平直。
有一种专供C型变压器铁心用的冷轧硅钢片,它的导磁性能是有方向性的,使用时要沿导磁性强的方向制成状,用卷绕法作成“C”型变压器铁心,其饱和磁感应强度比普通硅钢片高很多,采用这种硅钢片可大大提高磁感应强度,减小铁心的体积和重量。
2. 坡莫合金坡莫合金又叫铁镍合金,它在弱磁场(小电流产生的磁场)下具有独特的优点,能满足电信工程的特殊需要。
例如超坡莫合金的初始导磁率μ0可达10万以上。
但坡莫合金中含有镍,比较贵重,不宜广泛地使用,只在一些要求灵敏度高、体积又必需小的电磁器件中,才采用这种材料,它是一种高级的软磁性材料。
3. 铁氧体铁氧体是目前通信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磁性元件,可以用它作电感和变压器铁心。
铁氧体就其形状来分有E型如图3-19,罐形如图3-20和环形如图3-21所示。
E形铁氧体多用来作变压器的铁心,罐形铁氧体多用来作电感线圈和某些变压器的铁心,环形铁氧体用来作特殊要求的电感线圈。
铁氧体是一种非金属的磁性材料,其电阻率较高,在102~109欧姆—厘米之间,涡流损耗小,起始导磁率大,其值可由几十到几千。
使用频率范围不同,则可选用不同类型的铁氧体,其频率可由几百赫到几百兆赫。
这种磁性材料的主要缺点是机械性能脆,热稳定性差,饱和磁感应强度低。
实验表明,任何物质在外磁场中都能够或多或少地被磁化,只是磁化的程度不同.根据物质在外磁场中表现出的特性,物质可粗略地分为三类:顺磁性物质,抗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
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物质在磁场中应该表现出大体相似的特性,但在此告诉我们物质在外磁
场中的特性差别很大.这反映了分子电流假说的局限性.实际上,各种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有差异的,这种物质结构的差异性是物质磁性差异的原因.
我们把顺磁性物质和抗磁性物质称为弱磁性物质部铁磁性物质称为强磁性物质.通常所说的磁性材料是指强磁性物质.磁性材料按磁化后去磁的难易可分为软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磁化后容易去掉磁性的物质叫软磁性材料,不容易去碰的物质叫硬磁性材料.一般来讲软磁性材料剩磁较小.硬磁性材料剩磁较大.
磁性材料按化学成份分,常见的有两大类:金属磁性材料和铁氧体.铁氧体是以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磁性氧化物.软磁性材料的剩磁弱,而且容易去磁.适用于需要反复磁化的场合.可以用来制造半导体收音机的天线磁棒、录音机的磁头、电子计算机中的记忆元件,以及变压器、交流发电机、电磁铁和各种高频元件的铁芯等.常见的金属软磁性材料有软铁、硅钢、镍铁合金等,常见的软磁铁氧体有锰锌铁氧体、镍锌铁氧体等.硬磁性材料的剩磁强,而且不易退磁,适合制成永磁铁,应用在磁电式仪表、扬声器、话筒、永磁电机等电器设备中.常见的金属硬磁性材料有碳钢、钨钢、铝镍钴合金等,常见的硬磁铁氧体为钡铁氧体和锯铁氧体.
随着社会的进步,磁性材料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录音机上用的磁带,录像机上用的录像带,电子计算机上用的磁盘,储蓄用的信用卡等,都含有磁性材料.这些磁性材料称为磁记录材料.靠着磁记录材料,我们可以在磁带、录像带、磁盘上保存大量的信息,并在需要的时候“读”出这些信息.磁记录材料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采用磁性氧化物.1978年合金磁粉研制成功之后,开始采用金属磁性材料,从而大大提高了磁记录的性能.现在人们又在使用金属薄膜作磁记录磁性材料.磁记录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磁性薄膜材料磁性薄膜材料magnetic thin film material 厚度在1微米以下的强磁性(铁磁性和亚铁磁性)材料。
简称磁膜材料。
使用时需附于弱磁性材料的基片上。
磁膜材料的磁特性取决于其制备方法和工艺条件。
其制备方法主要有:①真空蒸发法。
即在真空状态下将加热蒸发的磁性材料沉积在基片上。
②电沉积法。
即将磁性材料和基片做成阳极和阴极,在电解液中通过电化学作用,磁性阳极材料沉积到阴极基片上。
③溅射法。
即将磁性阳极材料和基片分别作为阴极和阳极,在抽真空后又充入惰性气体电离成离子并高速轰击阴极,使阴极表面溅射出的原子附着于阳极基片上。
此外,还有外延生长法、化学镀膜法等。
各种磁性材料几乎都可制成成分和厚度可以控制的磁膜材料。
一般按材料性质分为金属和非金属磁膜材料;按材料组织状态分为非晶、多层调制和微晶磁膜材料。
磁膜材料广泛用于制造计算机存储,光通信中的磁光调制器、光隔离器和光环行器等;也用作磁记录薄膜介质和薄膜磁头,以及磁光记录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