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氧体吸波材料

合集下载

《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范文

《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范文

《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磁波干扰问题日益突出,对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吸波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铁氧体作为一种典型的吸波材料,因其具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和良好的吸波性能而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为解决电磁波干扰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二、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的设计1. 材料选择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采用铁、锌、钴等元素作为主要成分,通过控制各元素的配比,实现材料性能的优化。

2. 结构设计在材料结构上,采用纳米级颗粒设计,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和磁导率。

同时,通过引入多孔结构,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

三、合成方法1. 溶胶-凝胶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

首先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然后通过凝胶化过程形成湿凝胶,再经过干燥、煅烧等工艺得到最终产品。

2. 化学共沉淀法化学共沉淀法也是一种有效的合成方法。

将含有铁、锌、钴等元素的盐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前驱体。

经过煅烧、研磨等工艺得到最终产品。

四、性能研究1. 电磁参数测试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进行测试,包括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等。

2. 吸波性能测试将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制备成不同厚度的样品,进行电磁波吸收性能测试。

通过测试结果分析材料的吸波性能与厚度、频率等因素的关系。

3. 性能优化通过调整材料的组成和结构,优化其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

同时,研究材料的耐候性、耐温性等性能指标,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五、结果与讨论1. 合成方法对比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的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

其中,溶胶-凝胶法得到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磁导率,而化学共沉淀法得到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复介电常数。

因此,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

2. 性能分析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能够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实现良好的电磁波吸收效果。

纳米铁氧体吸波材料

纳米铁氧体吸波材料
TR-1高空侦察机采用铁氧体
吸波涂层(六角晶系铁氧体纳米
晶),但氧化铁只是用于250˚
以下,而飞行器在飞行时与空气
摩擦产生高温,因此西方国家研
制除了锂镉铁氧体、镍镉铁氧体
等新型铁氧体材料。
ASM-3空对舰导弹上应用含
铁氧体的玻璃钢材料,其隐身性
能大为提高。
同样,在地面坦克装甲车辆、
海上舰船、水雷等方面也有应用。
微乳液法
水热法
其他
制备
方法
微乳液是由油、水、表面活性剂有时存在助表面
活性剂组成的透明、各向同性、低黏度的热力学稳定
体系。其中不溶于水的非极性物质作为分散介质 , 反
应物水溶液为分散相 , 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 , 形成油
包水型 或水包油微乳液。
在密闭高压釜内的高温、高压反应环境中 , 采
用水作为反应介质 , 使通常难溶或不溶的前驱体溶
纳米铁氧体吸波材料
纳米铁氧体吸波材料
1
纳米铁氧体吸波材料简介
2
纳米铁氧体吸波材料制备
3
纳米铁氧体吸波材料应用
4
纳米铁氧体吸波材料发展趋势
纳米铁氧体吸波材料简介
吸波
原理
铁氧体
吸波
材料
吸波材料吸收或衰减入射的电磁波,并通过材
料的介质损耗使电磁波能量转变成热能或其它形式
的能量而耗散掉。吸波材料一般由基体材料(黏结
纳米颗粒表面原子比例高,不饱和键和悬挂键多,大量
悬挂键的存在是界面极化,吸收频带展宽;纳米材料量
子尺寸效应使电子能级分裂,分裂的能级间距正处于微
波的能量范围(〖10〗^(−2) − 〖10〗^(−4) ),
为纳米材料创造了新的吸收通道;纳米材料中的原子和

铁氧体陶瓷吸波材料

铁氧体陶瓷吸波材料

铁氧体陶瓷吸波材料是吸波材料的一种,它是一种烧结型吸收体,一般采用磁导率较高的尖晶石型铁氧体,如NiZn、MnZn体系等。

根据使用频段不同,采用不同磁导率的铁氧体,由于受居里点的限制,铁氧体吸收体不宜应用于200℃以上的高温环境。

现代飞机、舰艇和导弹等作战平台和武器装备,主要依靠外形(结构)设计和材料表面涂层(贴层)这两种方法,来降低其信号的可探测性实现隐身。

其中,外形设计也称赋形,目的是通过结构设计技术改变外形,控制作战平台和武器装备表面的取向,让它们不向雷达发射机或雷达接收机的方向上反射回波;而材料表面涂层,则通过作战平台和武器装备涂覆的吸波(隐身)材料,吸收一些入射电磁波来降低反射回波。

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只有在外形设计的基础上,再采用适宜的吸波材料,作战平台和武器装备才能具备良好的隐身特性。

所以说,吸波材料是实现隐身的关键要素之一。

陶瓷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在近年来更是引人瞩目。

不久前,国内媒体就报道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出了一种改进型的陶瓷吸波材料,它的吸波特性更好,能使战机等作战平台有着更强的隐身能力。

那么,什么是陶瓷吸波材料?它为什么就能有更好的特性呢?陶瓷吸波材料属于电介质型吸波材料中的一种,一般可用碳化硅和硼硅酸铝等作为吸收剂,并采用渐变式的多层吸波结构,使入射电磁波在材料表面的反射很小并大多进入材料内部,同时在内部转化成热能而被迅速吸收。

相对于其他吸波材料,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以及控制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热处理时间,陶瓷吸波材料有着更突出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所以不但耐高温、抗腐蚀、不惧潮湿、稳定性好、膨胀率低、适应波段宽,且涂层薄、密度小、质量轻、强度大、附着力好。

比如此次哈工大研制的陶瓷吸波材料就采用了独特的微纳结构和成分设计技术,使其密度非常低,成为已知陶瓷吸波材料中最轻的一种。

如果用于代替传统的吸波材料将大大减轻隐身战机的重量,增加其载弹量和机动能力,降低其维护保障难度,提高其战力水平。

铁氧体吸波问题回答

铁氧体吸波问题回答

铁氧体吸波铁氧体吸波是一种新型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铁氧体吸波材料主要由铁氧体和聚合物复合而成,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和机械性能。

本文将从铁氧体吸波的原理、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铁氧体吸波的原理铁氧体吸波的原理是利用铁氧体的磁性和电性来吸收电磁波。

铁氧体是一种具有磁性和导电性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吸收性能。

当电磁波通过铁氧体吸波材料时,会产生磁滞损耗和电导损耗,从而将电磁波转化为热能,实现电磁波的吸收。

二、铁氧体吸波的制备方法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水热法、微波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将金属离子和氧化铁混合,加入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形成溶胶;将溶胶加热干燥,形成凝胶;将凝胶煅烧,形成铁氧体吸波材料。

三、铁氧体吸波的应用领域铁氧体吸波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铁氧体吸波材料可以用于电磁波屏蔽。

在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等领域,电磁波屏蔽是非常重要的。

铁氧体吸波材料可以有效地屏蔽电磁波,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铁氧体吸波材料可以用于雷达隐身技术。

在军事领域,雷达隐身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铁氧体吸波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雷达波,降低雷达探测的距离和精度。

此外,铁氧体吸波材料还可以用于医疗设备、汽车制造、建筑材料等领域。

综上所述,铁氧体吸波是一种新型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水热法、微波法等。

铁氧体吸波材料可以用于电磁波屏蔽、雷达隐身技术、医疗设备、汽车制造、建筑材料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2024年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范文

《2024年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范文

《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电磁波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吸波材料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其中,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因其高效率、宽频带、轻质等优点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过程及其性能研究。

二、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的设计与合成1. 材料设计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的设计主要基于铁氧体材料的电磁性能和微观结构。

通过调整材料的组成、粒径、形貌等参数,优化其电磁性能,提高吸波效果。

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可合成性、稳定性以及成本等因素。

2. 合成方法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进行合成。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纯度高等优点。

具体步骤包括:原料准备、溶胶制备、凝胶化、干燥、烧结等。

三、制备过程与表征1. 制备过程在制备过程中,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以保证产物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采用适当的后处理方法,如球磨、煅烧等,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性能。

2. 表征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的组成、形貌、微观结构等进行表征。

此外,还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等设备,测试材料的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

四、性能研究1. 电磁参数分析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是评价其电磁性能的重要参数。

通过测试和分析,发现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有利于电磁波的吸收和转化。

2. 吸波性能研究在特定频率范围内,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吸波性能。

通过调整材料的厚度、涂层结构等参数,可以进一步优化其吸波性能。

此外,该材料还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耐腐蚀性等优点。

五、结论本文通过设计合成新型铁氧体吸波材料,研究了其制备过程、表征方法及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高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表现出优异的吸波性能。

改性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改性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改性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研究进展目录1. 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 (3)1.3 研究意义 (5)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6)2. 改性铁氧体吸波材料概述 (7)2.1 铁氧体材料特性 (8)2.2 改性铁氧体吸波材料分类 (9)2.3 改性铁氧体吸波材料制备方法 (10)3. 改性铁氧体吸波材料的性能研究 (12)3.1 电磁屏蔽性能 (13)3.2 吸收性能 (15)3.3 温度稳定性研究 (17)3.4 其他性能研究 (18)4. 改性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应用研究 (19)4.1 军事领域应用研究 (20)4.2 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研究 (21)4.3 汽车电子领域应用研究 (22)4.4 其他应用领域研究 (24)5. 改性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25)5.1 技术发展趋势 (26)5.2 产业发展趋势 (27)5.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8)5.4 未来研究方向 (29)6. 结论与建议 (30)6.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31)6.2 建议与展望 (32)1. 内容概览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吸波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改性铁氧体作为一种具有优异电磁性能的材料,近年来在吸波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本文将对改性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进行概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本文将介绍改性铁氧体的基本性质和优点,包括其较高的磁导率、低的介电常数和良好的可塑性等。

本文将重点关注改性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制备方法、结构设计、性能优化等方面。

本文还将对改性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在射频、微波和毫米波频段的应用进行探讨,以及在5G通信、物联网、雷达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改性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包括新型结构设计、高性能基材的选择以及与其他吸波材料的耦合等。

1.1 研究背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磁波的干扰问题日益突出,对电磁兼容性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吸波材料有哪些

吸波材料有哪些

吸波材料有哪些吸波材料是一种可以吸收电磁波能量的特殊材料,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航空航天等领域。

吸波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电磁波的反射和散射,从而降低电磁干扰和提高通信和雷达系统的性能。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吸波材料,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吸波材料及其特点。

1. 碳基吸波材料。

碳基吸波材料是一种由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碳材料制成的吸波材料。

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能够有效吸收宽频段的电磁波。

同时,碳基吸波材料具有质量轻、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2. 铁氧体吸波材料。

铁氧体吸波材料是一种由铁氧体颗粒和聚合物基质组成的复合材料。

这类材料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介电损耗,能够有效吸收微波和毫米波段的电磁波。

铁氧体吸波材料在雷达隐身、电磁兼容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3. 多孔吸波材料。

多孔吸波材料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材料,能够通过多次反射和折射来实现对电磁波的吸收。

这类材料具有较宽的吸波频段和较高的吸波性能,适用于通信基站、无线电设备等领域。

4. 复合吸波材料。

复合吸波材料是一种由多种吸波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能够充分发挥各种吸波材料的优点,实现对不同频段电磁波的吸收。

复合吸波材料具有较高的吸波性能和较宽的应用范围,是目前吸波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

总的来说,吸波材料在电磁兼容、雷达隐身、通信保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不同类型的吸波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吸波材料。

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吸波材料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铁氧体吸波材料

铁氧体吸波材料

铁氧体吸波材料
铁氧体吸波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吸波性能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电磁兼容、
雷达隐身、通信、医疗等领域。

铁氧体吸波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基本原理、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铁氧体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和反射特性,将
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热能而实现吸波效果。

铁氧体材料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衰减电磁波。

此外,铁氧体吸波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

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溶胶-凝胶法、固相反应法、溶剂热法、微波烧结法等。

其中,化学溶胶-凝胶法能够制备出颗粒细小、分布均匀的铁
氧体吸波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固相反应法制备的铁氧体吸波材料具有较高的烧结密度和力学性能;溶剂热法和微波烧结法则能够实现对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快速制备和成型。

铁氧体吸波材料在电磁兼容、雷达隐身、通信、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电磁兼容领域,铁氧体吸波材料能够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和辐射,保障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在雷达隐身领域,铁氧体吸波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小雷达截面积,实现对雷达信号的有效屏蔽;在通信领域,铁氧体吸波材料能够提高通信设备的传输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在医疗领域,铁氧体吸波材料能够用于医学影像设备和医疗诊断仪器的射频屏蔽和吸波。

总之,铁氧体吸波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对其研究和开发具有
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铁氧体吸波材料将会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整理:夏益民
一、电磁辐射防护材料概述与分类
电磁辐射防护材料可分为电磁波屏蔽材料和电磁波吸收材料。

电磁波屏蔽材料是指对入射电磁波有强反射的材料,主要有金属电磁屏蔽涂料、导电高聚物、纤维织物屏蔽材料。

将银、碳、铜、镍等导电微粒掺入到高聚物中可形成电磁波屏蔽涂料其具有工艺简单、可喷射、可刷涂等优点,成本也较低,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据调查,美国使用的屏蔽涂料占屏蔽材料的80%以上,镍系屏蔽涂料化学稳定性好,屏蔽效果好,是目前欧美等国家电磁屏蔽涂料的主流。

导电高聚物屏蔽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在高聚物表面贴金属箔、镀金属层等方法形成很薄的导电性很高的金属层,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另一类是由导电填料与合成树脂构成,导电填料主要有金属片、金属粉、金属纤维、金属合金、碳纤维、导电碳黑等。

金属纤维与纺织用纤维相互包覆可用来制备金属化织物!此类织物既保持了原有织物的特性!又具有电磁屏蔽效能。

电磁波吸收材料指能吸收,衰减入射的电磁波,并将其电磁能转换成热能耗散掉或使电磁波因干涉而消失的一类材料。

吸波材料由吸收剂、基体材料、黏结剂、辅料等复合而成,其中吸收剂起着将电磁波能量吸收衰减的主要作用,吸波材料可分为传统吸波材料和新型吸波材料#
传统的吸波材料按吸波原理可分为电阻型、电介质型和磁介质型。

电阻型吸波材料的电磁波能量损耗在电阻上!吸收剂主要有碳纤维、碳化硅纤维、导电性石墨粉、导电高聚物等;金属短纤维、钛酸钡陶瓷等属于电介质型吸波材料;铁氧体、羰基铁粉、超细金属粉等属于磁介质型吸波材料,它们具有较高的磁损耗角正切,主要依靠磁滞损耗、畴壁共振和自然共振、后效损耗等极化机制衰减吸收电磁波,研究较多且比较成熟的是铁氧体吸波材料。

二、铁氧体
铁氧体由以三价铁离子作为主要正离子成分的若干种氧化物组成,并呈现亚铁磁性或反铁磁性的材料。

铁氧体是一种具有铁磁性的金属氧化物。

就电特性来说,铁氧体的电阻率比金属、合金磁性材料大得多,而且还有较高的介电性能。

铁氧体的磁性能还表现在高频时具有较高的磁导率。

因而,铁氧体已成为高频弱电领域用途广泛的非金属磁性材料。

由于铁氧体单位体积中储存的磁能较低,饱合磁化强度也较低(通常只有纯铁的1/3~1/5),因而限制了它在要求较高磁能密度的低频强电和大功率领域的应用。

铁氧体磁性材料可用化学分子式 MFe2O4 表示。

式中M代表锰、镍、锌、铜等二价金属离子。

铁氧体磁性是通过烧结这些金属化合物的混合物而制造出来的。

铁氧体磁性的主要特点是电阻率远大于金属磁性材料,这抑制了涡流的产生,使铁氧体磁性能应用于高频领域。

首先,按照预定的配方比重,把高纯、粉状的氧化物(如Fe2O4、Mn3O4、ZnO、NiO 等)混合均匀,再经过煅烧、粉碎、造粒和模压成型,在高温(1000~1400℃)下进行烧结。

烧结出的铁氧体制品通过机械加工获得成品尺寸。

上述各道工序均受到严格的控制,以使产品的所有特性符合规定的指标。

不同的用途要选择不同的铁氧体材料。

有适用于低损耗、高频特性好的系列,有磁导率的线性材料。

按照不同的适用频率范围分为:中低频段(20~
150kHz)、中高频段(100~500kHz)、超高频段(500~1MHz)。

铁氧体的吸波性能来源于其既有亚铁磁性又有介电性能,其相对磁导率和相对电导率均呈复数形式,它既能产生介电损耗又能产生磁致损耗,因此铁氧体吸波材料具有良好的微波性能。

在用于吸波材料时,铁氧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与胶粘剂复合制成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可以是涂料和橡胶等制品。

这些材料材料的磁导率较低,需要较厚的材料才能对微波有较好的吸收。

另一种是烧结铁氧体。

由于烧结铁氧体内部结构较连续,材料可获得较高的磁导率,其缺点是材料较重易碎,耐高温性能弱。

材料对电磁波屏蔽和吸收的程度用屏蔽效能(SE)来表示,单位为分贝(dB),一般来说,SE越大,则衰减的程度越高。

根据SE的不同取值将材料对电磁波的衰减程度分级如表。

吸波材料的基本物理原理是,材料对入射电磁波实现有效吸收,将电磁波能量转换为热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而损耗掉。

该材料应具备两个特性即波阻抗匹配特性和衰减特性波阻抗匹配特性即创造特殊的边
界条件是入射电磁波在材料介质表面的反射系数,最小,从而尽可能的从表面进入介质内部。

衰减特性是指进入材料内部的电磁波因损耗而被迅速吸收。

损耗大小,可用电损耗因子和磁损耗因子来表征。

要提高介质吸波效能,其基本途径是提高介质电导率,增加极化“摩擦”和磁化“摩擦”,同时还要满足阻抗匹配条件,使电磁波不反射而进入介质内部被吸收。

而对于单一组元的吸收体,阻抗匹配和强吸收要同时满足常常会有矛盾,因此有必要进行材料多元复合,以便调节电磁参数,使之尽可能在匹配条件下,提高吸收损耗能力。

日本FDK 将起始磁导率分别为12 和10 的MnZn铁氧体PE23、PE45 吸收剂分散到橡胶中,制备的薄层柔性吸波材料的性能见
过璧君和邓龙江采用共沉与高温助熔剂相结合的制粉工艺,研制的平面六角晶系的(ZnCo)2W 铁氧体吸收剂,与其它调节剂配合制成厚度为1.63mm 的涂层,在8~12GHz 频段均具有-10dB 以下的反射系数。

其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成分为Ba(CoTi)xFe12-xO19 的磁铅石结构单轴六角晶系铁氧体,单一吸收剂粉体涂层厚度为1.5mm时,最小反射系数为-10.88dB
(14.2GHz);与其它吸收剂复合后制成厚度为1.29mm 的涂层,12~18GHz全频段的反射系数均低于-10dB。

不过以上的涂布均较厚,可能并不适应于乐凯公司涂布工艺。

目前国内生产吸波材料的厂家也很多,较大的企业有北矿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东信微波。

其中,北矿在2~8GHz窄波段有吸收剂粉体BMA-PS,东信也有相关的吸波涂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