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p移植笔记
Ui框架学习笔记

2.UI 消息机制....................................................................................................................................2 3.Chrome 控件树...............................................................................................................................3 4.Chrome 消息分发机制...................................................................................................................4 5.基本控件.........................................................................................................................................5
LWIP+UCOSIII学习笔记

1.网络芯片比较目前使用的网络芯片一般有以下几种:DP83848、DM9000、enc28j60、RLD8019、w5100网卡工作在osi的最后两层,物理层(PHY)和数据链路层(MAC)。
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
物理层的芯片称之为PHY。
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
以太网卡中数据链路层的芯片称之为MAC 控制器。
1.DP83848:物理层(PHY),跟MII接口。
2. DM9000:物理层(PHY)和数据链路层(MAC)(10/100M)。
跟8/16/32总线接口3. enc28j60:MAC+PHY(10M Base T)。
spi接口4. w5100:硬件TCP/IP协议栈+MAC+PHY(10/100M Base T)。
并行总线接口5. RLD8019:和w5100类似,比较老。
举个例子:W5100里面用硬件逻辑电路实现了TCP/IP的协议栈结构,不需要向ENC28J60这样的网络控制器那样还需要一个资源较大的MCU跑软件协议栈。
你直接把W5100当外部RAM使用,MCU初始化一下I/O,寄存器等就能使用了。
2.TCP/IP协议族的四个层次网络协议通常分不同层次进行开发,每一层分别负责不同的通信功能。
一个协议族,比如TCP/IP,是一组不同层次上的多个协议的组合。
TCP/IP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如下图所示: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1) 链路层,有时也称作数据链路层或网络接口层,通常包括操作系统中的设备驱动程序和计算机中对应的网络接口卡。
它们一起处理与电缆(或其他任何传输媒介)的物理接口细节。
2) 网络层,有时也称作互联网层,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活动,例如分组的选路。
在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协议包括I P协议(网际协议),ICMP协议(Internet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以及IGMP协议(Internet组管理协议)。
uip 协议栈代码

uip 协议栈代码UIP协议栈是一种用于嵌入式系统的TCP/IP协议栈,它的设计旨在提供高效、灵活和易于移植的网络通信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UIP 协议栈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UIP协议栈的基本原理是将TCP/IP协议分成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
这些层次包括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负责处理硬件接口和数据包的发送与接收,网络层负责处理IP地址和路由,传输层负责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应用层负责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
UIP协议栈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它的代码量非常小。
由于嵌入式系统通常具有有限的资源,如处理器速度和存储容量,因此UIP协议栈的设计目标是尽量减小占用的资源。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UIP协议栈使用了一些优化技术,如数据压缩和代码精简等。
这使得UIP协议栈非常适合于低功耗设备和资源受限的系统。
另一个重要特点是UIP协议栈的可移植性。
由于UIP协议栈是使用C语言编写的,它可以在多种嵌入式系统平台上运行。
UIP协议栈提供了一些通用的接口和配置选项,以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
这使得UIP协议栈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如传感器网络、工业控制系统和物联网设备等。
UIP协议栈还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它使用了一些高效的算法和机制,如快速重传和拥塞控制等,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可靠性。
同时,UIP协议栈还支持一些高级功能,如安全性、多播和多路径传输等,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UIP协议栈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领域。
在传感器网络中,UIP 协议栈可以实现传感器节点之间的通信,用于数据采集和监控。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UIP协议栈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用于实时数据传输和设备管理。
在物联网设备中,UIP协议栈可以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用于智能家居和智能城市等应用。
UIP协议栈是一种高效、灵活和易于移植的TCP/IP协议栈,适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
它具有小代码量、可移植性、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传感器网络、工业控制系统和物联网设备等领域。
UCOS-II移植ARM的读书笔记(12.11

UCOS-II移植ARM的读书笔记(12.11)真是很郁闷,昨天晚上边看移植代码边记下来的笔记不知道怎么回事在保存的时候竟然不见了。
5555。
一个晚上工作的结果啊,关键是我是第一次也是正式开始移植的学习之路啊。
真是够倒霉的。
今天在工作之前先把昨天的笔记重新回顾一下,其实后来想想也许是件好事,可以让我今天在不借助其他的帮助的情况下自己看代码自己跟自己讲一遍,其实很多看起来是倒霉看起来是灰心的事情把我们的观点换一下那么就是一件好事。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我的身上已经挺多次了。
好啦,废话不说,开始补昨天的日记UCOS-II的移植需要提供2,3个文件分别介绍如下:一:OS_CPU.H1 与编译器有关的数据类型只是按照不同的编译器编写对应的数据类型的typedef对应于ARM7的数据类型的编写如下typedef unsigned char BOOLEAN; /* 布尔变量*/typedef unsigned char INT8U; /* 无符号8位整型变量*/typedef signed char INT8S; /* 有符号8位整型变量*/typedef unsigned short INT16U; /* 无符号16位整型变量*/typedef signed short INT16S; /* 有符号16位整型变量*/typedef unsigned int INT32U; /* 无符号32位整型变量*/typedef signed int INT32S; /* 有符号32位整型变量*/typedef float FP32; /* 单精度浮点数(32位长度)*/typedef double FP64; /* 双精度浮点数(64位长度)*/在上面定义的各种数据类型中按照ARM7的堆栈宽度选择INT32Utypedef INT32U OS_STK; /* 堆栈是32位宽度*/接下来一部分是为了兼容低版本UCOS的数据类型所编写的代码,在UCOS-II中暂不考虑2 与处理器相关的代码先定义中断的实现方式,预先设定的中断方式有三种,在ARM7中设置为方式2#define OS_CRITICAL_METHOD 2 /* 选择开、关中断的方式*/接下来的一段是我暂时还没有完全搞懂的一部分,只知道是设定了12个软件中断的函数,当调用这些函数之前都会执行对应中断号的事情。
Uip_Ucos_STM32移植——uIP协议栈服务器端主动发送数据问题分析

基于uIP和uC/OS-II嵌入式网络开发——u IP主动发送数据分析摘要:uIP协议栈简单易用,可以为16位单片机或者是更低级的处理器使用,占用的资源很少,相关移植网上有详细介绍,本文主要讨论uIP如何主动发送数据。
所用的开发板是STM32系列的,uC/OS-II操作系统,开发板作为服务器端。
关键字:uIP;uC/OS-II;STM321 系统要实现的功能主要功能如下:开发板作为服务器端,PC做客户端。
连接成功以后,服务器始终作为主动的一方,主动与PC发送数据,PC收到后回传数据帧给服务器。
服务器不给PC交互数据时,则认为是空闲的,这时需要以3秒的频率给PC发送心跳,维持连接。
系统主要任务如下:心跳任务:负责心跳的发送,3秒到了,如果服务器不在给PC交互数据中,则主动发送心跳帧给PC机;网络数据接收任务:负责轮询的方式接收数据,OSTimeDly(1),1毫秒轮询一次,在这个任务中也处理500毫秒ARP超时和10秒TCP超时。
收到数据以后交给协议栈处理,协议栈调用应用程序回调函数tcp_demo_appcall,判断是否新数据到来,若是则调用newdata()。
在newdata()函数中处理PC发送过来的数据,并通过发送信号量的方式与主任务交互。
主任务:负责与PC的数据交互,合适的时机主动发送数据给PC机,然后通过信号量等待PC客户端的数据,等到以后再传下一包数据。
2 需要解决的问题2.1 客户端多次重连UIP协议栈默认提供20个用于listen状态的tcp结构,10个用于连接状态的tcp结构。
这样服务器端可以处理多个客户端,现在考虑的是,服务器端只希望处理一个客户端。
而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时候,不管现在服务器是否已经有客户端连接了,这样就需要服务器在收到新的客户端连接时,若已经与前一个客户端建立连接,需要先将其断开,然后再与这个新的建立连接。
2.1.1若客户端主动关闭连接,这样很好理解先看连接过程,3次握手:UIP_CLOSED收到客户端的连接SYN,则变为UIP_SYN_RCVD,并给客户端发送SYN+ACK,收到客户端的ACK,则变为UIP_ESTABLISHED,表明建立了连接。
Android UI学习笔记

Android中的像素:(sp作为文字大小的单位,dp(dip)作为其他元素的单位)dip: 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设备独立像素). 不同设备有不同的显示效果,这个和设备硬件有关,一般我们为了支持WVGA、HVGA和QVGA 推荐使用这个,不依赖像素。
px: pixels(像素). 不同设备显示效果相同,一般我们HVGA代表320x480像素,这个用的比较多。
pt: point,是一个标准的长度单位,1pt=1/72英寸,用于印刷业,非常简单易用;sp: scaled pixels(放大像素). 主要用于字体显示best for textsize。
由此,根据google的建议,TextView的字号最好使用sp做单位,而且查看TextView的源码可知Android 默认使用sp作为字号单位。
在Android 中,1pt 大概等于2.22sp以上供参考,如果UI 能够以sp为单位提供设计是最好的,如果设计中没有sp的概念,则开发人员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换算取近似值。
过去,程序员通常以像素为单位设计计算机用户界面。
例如,定义一个宽度为300像素的表单字段,列之间的间距为5个像素,图标大小为16×16像素等。
这样处理的问题在于,如果在一个每英寸点数(dpi)更高的新显示器上运行该程序,则用户界面会显得很小。
在有些情况下,用户界面可能会小到难以看清内容。
与分辨率无关的度量单位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Android支持下列所有单位。
px(像素):屏幕上的点。
in(英寸):长度单位。
mm(毫米):长度单位。
pt(磅):1/72英寸。
dp(与密度无关的像素):一种基于屏幕密度的抽象单位。
在每英寸160点的显示器上,1dp = 1px。
dip:与dp相同,多用于android/ophone示例中。
sp(与刻度无关的像素):与dp类似,但是可以根据用户的字体大小首选项进行缩放。
为了使用户界面能够在现在和将来的显示器类型上正常显示,建议大家始终使用sp作为文字大小的单位,将dip作为其他元素的单位。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课第一章笔记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课第一章笔记第一章: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课笔记一、引言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Android系统以其开放性和普及率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移动操作系统之一。
随着移动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对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学习和掌握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二、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概述1. 什么是Android?Android是一款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开源移动设备操作系统,主要用于触摸屏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Android操作系统的开放性使得开发者可以自由定制和开发应用,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2.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重要性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移动应用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
而Android作为最主流的移动操作系统之一,其应用的开发和推广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
掌握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成为了许多开发者和从业者的追求目标。
三、学习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重要性1. 对于个人的意义学习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可以提升个人的职业技能,并且在移动应用开发领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可以通过开发自己的应用来实现个人价值和创造财富。
2. 对于企业的意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类企业都希望拥有自己的移动应用,以提升品牌形象和服务用户。
懂得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人才对企业来说显得格外宝贵。
四、学习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途径1. 自学通过阅读相关书籍、网上教程和参加线上培训班,可以自学Android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
这种方式需要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和毅力。
2. 参加培训班选择权威的培训机构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可以更快速、系统地学习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
五、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也将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和技术深度。
uip-0.6-中文说明

uIP 一个免费的TCP/IP栈原文:Adam Dunkelsadam@2002年2月15日翻译:张伟林2003年5月17日okelinchang@摘要这个文档描述uIP TCP/IP栈。
uIP TCP/IP栈是使用于低至8位或16位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的一个可实现的极小的TCP/IP协议栈。
现时,uIP代码的大小和RAM的需求比其它一般的TCP/IP栈要小。
uIP栈使用一个基于编程模块事件去减少代码的大小和RAM的使用量。
基于系统的底层和uIP之间的接口的回应会在文档里描述。
系统的底层和uIP之间的接口是隐蔽的。
文档后面包含了一些uIP应用编程例子。
uIP 的代码和这个文档的新版本可以在uIP的主页下载/adam/uip/。
这个文档描述了uIP的0.6版。
1 引言新近这些年里,人们对连接一个甚至只是小装置到一个现有的IP网络例如全球因特网的兴趣增加了。
为了可以通过因特网通讯,一个可实现的TCP/IP协议栈是必须的。
uIP是一个可实现的TCP/IP协议组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uIP的实现目标是保持代码大小和储存器使用量最小。
现时,uIP代码的大小和RAM的需求比其它一般的TCP/IP栈要小。
uIP使用C编程语言,它可以自用分发和使用于商业和非商业目的。
其它的TCP/IP栈,储存器经常用于数据缓存,等待一个数据已经成功送达的确应信号。
事实上,数据包丢失了,数据必须重发。
有特色的是,数据是缓存在RAM里,如果需要重发数据,应用程序可以快速重生数据。
例如,一个HTTP服务器服务的大部分是ROM里的静态和半静态页,不需要在RAM里缓存静态内容。
所以,如果一个包丢失了,HTTP服务器可以容易地从ROM里重生数据。
数据简单地从原先的位置读回来。
uIP的优越性是允许应用程序参加数据重发。
这个文档由以下部分组成,第2节描述在系统和应用的立场上怎样使用uIP。
第3节详细讨论协议实现细节。
第4 节覆盖了uIP的配置,第5节描述uIP的结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笔记适用于uIP1.0。
移植平台介绍:MSP430F149+cs8900a+IAR1、阅读The uIP Embedded TCP/IP Stack The uIP 1.0 Reference Manual.2、建立一个文件夹,起名myport,将uip-1.0下的uIP和lib两个文件夹拷贝过去,然后再在myport下建立app文件夹。
3、将unix子文件夹下的clock-arch.c、clock-arch.h拷贝到myport下,这个文件实现协议栈所用的时钟,由430的定时器完成,有三个函数:clock_time_t clock_time(void){return ticks;}void clock_init(void){定时器的初始化工作}__interrupt void timer_interrupt(void)/*定时器中断函数*/{++ticks;}。
4、将unix子文件夹下的uip-conf.h拷贝到myport下,这个文件实现协议栈所用的配置,按照需要修改之。
5、写cs8900a的驱动函数,这里采用8位、查询模式,替换tapdev.c 或slipdev.c。
6、将unix子文件夹下的main.c函数拷贝到myport下,这个是主调度流程,按照需要修改。
7、建立自己的工程,将以上文件包含。
8、调试,改错。
其中,uip的缓冲区是以字节数组的形式产生,为了保证它的起始地址是偶数,必须指定地址。
UDP的初始化如下void myudp_init(void){uip_ipaddr_t ipaddr;//定义IP类型变量uip_ipaddr(ipaddr, 210,29,104,88); //远程IP为210.29.104.88if(myudp_conn != NULL){uip_udp_remove(myudp_conn);//如果连接已经建立,则删除之}myudp_conn = uip_udp_new(&ipaddr, HTONS(1000));//建立到远程ipaddr,端口为1000的连接if(myudp_conn != NULL){uip_udp_bind(myudp_conn, HTONS(2000));//绑定本地端口为2000,也就是2000-->1000 发数据}}void myudp_send(char *str,short n){char *nptr;nptr = (char *)uip_appdata;memcpy(nptr, str, n);uip_udp_send(n); //发送n个数据}void newdata(){char *nptr;short len;len = uip_datalen();//读取数据长度nptr = (char *)uip_appdata; //取得数据起始指针if(len<4)myudp_send("Please check the command!\n",26);else if(strncmp(nptr,"getname",7)==0)myudp_send("My name is xiaomu.",19);else myudp_send("Unkown command!\n",16);}/*---------------------------------------------------------------------------*//** \internal* The main UDP function.*//*---------------------------------------------------------------------------*/voidmyudp_appcall(void){if(uip_udp_conn->rport == HTONS(1000)){if(uip_poll()) {myudp_send("hello\n",6);//定时时间到,发hello}if(uip_newdata()) //如果指定IP的指定端口发来数据{newdata();}}}TCP的和这个差不多,初始化时就监听端口uip_listen(HTONS(23));myudp_conn = uip_udp_new(&ipaddr, HTONS(0));//如果远程ipaddr为0,端口也为0,则可以接收来自任何ip任何端口的信息,但必须指定本地端口,即要绑定。
我修改了uip.c文件中关于UDP接收的部分,使它总是可以接收来自任何ip的信息,接收的数据的ip和端口信息保存在当前连接的结构体里面,可以用来回复信息。
如果想要主动发送信息,必须在每次发送前给当前连接的结构体赋值,因为我将UDP部分的代码修改为每次打好包以后将结构体的远端信息清零!详见我的移植代码。
UIP的主流程结构uip_init();// init MAC addressuip_ethaddr.addr[0] = EMAC_ADDR0;uip_ethaddr.addr[1] = EMAC_ADDR1;uip_ethaddr.addr[2] = EMAC_ADDR2;uip_ethaddr.addr[3] = EMAC_ADDR3;uip_ethaddr.addr[4] = EMAC_ADDR4;uip_ethaddr.addr[5] = EMAC_ADDR5;uip_setethaddr(uip_ethaddr);//设定以太网MAC地址uip_ipaddr(ipaddr, 192,168,0,100);sprintf(_db, "Set own IP address: %d.%d.%d.%d \n\r", \((uint8_t *)ipaddr)[0], ((uint8_t *)ipaddr)[1], \((uint8_t *)ipaddr)[2], ((uint8_t *)ipaddr)[3]);DB;uip_sethostaddr(ipaddr);//设置主机IP地址uip_ipaddr(ipaddr, 192,168,0,1);sprintf(_db, "Set Router IP address: %d.%d.%d.%d \n\r", \((uint8_t *)ipaddr)[0], ((uint8_t *)ipaddr)[1], \((uint8_t *)ipaddr)[2], ((uint8_t *)ipaddr)[3]);DB;uip_setdraddr(ipaddr);//设定的是默认路由器地址uip_ipaddr(ipaddr, 255,255,255,0);sprintf(_db, "Set Subnet mask: %d.%d.%d.%d \n\r", \((uint8_t *)ipaddr)[0], ((uint8_t *)ipaddr)[1], \((uint8_t *)ipaddr)[2], ((uint8_t *)ipaddr)[3]);DB;uip_setnetmask(ipaddr);//设定子网掩码//udpuip_ipaddr(ripaddr,192,168,0,101);uip_udp_conn = uip_udp_new(&ripaddr,HTONS(1000));//建立远端端口if( uip_udp_conn != NULL){uip_udp_bind(uip_udp_conn,HTONS(3022));//绑定本地端口}while(1){uip_len = tapdev_read(uip_buf);if(uip_len > 0){//收到的是IP数据,调用uip_input()处理if(BUF->type == htons(UIP_ETHTYPE_IP)){uip_arp_ipin();//ARP地址检验uip_input();/* If the above function invocation resulted in data thatshould be sent out on the network, the global variableuip_len is set to a value > 0. *///处理完成后,如果uip_buf中有数据,则调用etherdev_send发送出去if(uip_len > 0){uip_arp_out();//以太网帧头封装tapdev_send(uip_buf,uip_len);}}//收到的是ARP数据,调用uip_arp_arpin()处理else if(BUF->type == htons(UIP_ETHTYPE_ARP)){uip_arp_arpin();/* If the above function invocation resulted in data thatshould be sent out on the network, the global variableuip_len is set to a value > 0. */if(uip_len > 0){tapdev_send(uip_buf,uip_len);}}}//查看0.5S是否到了,到了则调用uip_periodic处理TCP超时程序else if(timer_expired(&periodic_timer)){timer_reset(&periodic_timer);for(i = 0; i < UIP_CONNS; i++){uip_periodic(i);/* If the above function invocation resulted in data thatshould be sent out on the network, the global variableuip_len is set to a value > 0. */if(uip_len > 0){uip_arp_out();tapdev_send(uip_buf,uip_len);}}#if UIP_UDPfor(i = 0; i < UIP_UDP_CONNS; i++) {uip_udp_periodic(i);/* If the above function invocation resulted in data thatshould be sent out on the network, the global variableuip_len is set to a value > 0. */if(uip_len > 0) {uip_arp_out();tapdev_send(uip_buf,uip_len);}}#endif /* UIP_UDP *//* Call the ARP timer function every 10 seconds. */if(timer_expired(&arp_timer)){timer_reset(&arp_timer);uip_arp_timer();}}}Uip.c中添加:/*-----------------------------------------------------------------------------*/ void myudp_send(char *str,short n){char *nptr;nptr = (char*)uip_appdata;memcpy(nptr,str,n);uip_udp_send(n);//发送n个数据}/*-----------------------------------------------------------------------------*/ void newdata(){char *nptr;short len;len = uip_datalen();//读取数据长度nptr = (char*)uip_appdata;//取得数据起始指针if(len<4)myudp_send("Please check the command!\n",26);else if(strncmp(nptr,"getname",7)== 0)myudp_send("My name is xiaoxu.",19);else// uip_send("Unkown command!\n",16);myudp_send("Unkown command!\n",16);}/*-----------------------------------------------------------------------------*/ void udp_appcall( void ){if(uip_udp_conn->rport == HTONS(1000)){if(uip_poll()){myudp_send("hello\n",6);}if(uip_newdata()){newdata();}}}有颜色的部分为,需要修改或添加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