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数字通信技术PPT课件

【大学】数字通信技术PPT课件
(1)不应含有直流分量和只有很小的低频分量 ; (2)便于从信号中提取位同步定时信息; (3)传输码型应具有误码检测功能; (4)对任何信源具有透明性,解决长连‘1’和
长连‘0’问题 ; (5)编译码的设备应尽量简单。
.
24
2.3.1 数字基带传输
常用码型 曼彻斯特码(又称分相码、数字双相码) 传号交替反转码(AMI码) 传号反转码(CMI码) 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码)
.
9
2.2.2 量化
因此,将x轴的0~1的变化域分成了16×8= 128个非均匀量化级,以使输入信号的抽样值进 行非均匀量化;
另外,对-x轴也作同样的分段处理,则x轴共有 256个非均匀量化级。
对于y(或-y)轴的0~1的变化域被均匀地分成 8大段,每大段再均匀地分成16等份,故y轴同 样也被分成128×2=256个量化级,不过它是 均匀量化级。
HDB3码
-1 000-V 0 +1 –1 +B00+V -1 +1-B00+V +1
HDB3码是CCITT建议PCM30/32标准系 列的基群、二次群、三次群的线路码型。
.
29
2.3.1 数字基带传输
传号反转码(CMI码:Code Mark Inversion) 001 100/11交替。 CCITT建议四次群接口码型。 101110011 11 01 00 11 00 01 01 11 00
第一步,把x轴的区间[-1,1]不均匀地分 成16大段,正半轴8大段,负半轴8大段。
.
7
2.2.2 量化
其具体分法如下:
将区间[0,1]一分为二,其中点为1/2,取区间 [1/2,1]作为第八段;

数据通信原理PPT课件(490页)

数据通信原理PPT课件(490页)
能够被通信双方理解 可以传递
上一页
下一页

2、信号
把消息转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物理量,就是 信号。信号携带着消息,它是消息的运载工具。 通信中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光信号两种。 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可以取无穷多个 值,并且与原始消息直接对应的信号,如话音 信号及其按照抽样定理所得的PAM样值信号等;
1,„ ,M-1”个码元,且各码元出现的概率不相
等,分别为P0,P1,„,PM-1,此时每个码元包含的
信息量并不相等,分别为:
I j log 2
Pj
上一页
下一页
对上式求其期望,将其称作平均信息量H,表示平 均每个码元包含信息的多少,单位为bit/符号如下
式所示:
H Pj log 2
a=M
I= -logMP
单位为M进制信息单位
上一页
下一页
数据通信中若数据采用二进制传输,此时将二 进制的每个符号“0”或“1”称为码元。 当两个码元等概出现时,每个码元包含的信息 量为: I=log22=1 bit
因此通常常将二进制序列称为比特流,但若两 个码元出现的概率不等,此时每个码元包含的 信息量已不是1bit。 更一般的情况,当采用M进制传输时,此时共有“0,
所帮助。
上一页
下一页
数据通信的重要性: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数据通信
通信网的发展趋势:
电话网 计算机网 有线电视网 三网融合 宽带IP网
就是数据通信 (可见它的重要性)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第3章 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
第4章 数据信号的频带传输
第5章 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

数字通信-PPT课件

数字通信-PPT课件
1
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介绍数字通信系统分析和设计基础的基本原理,介 绍数字通信技术发展的新成果;
研究内容包括:数字形式的信息从信源到一个或多 个目的地的传输问题。
先修课程: 通信原理;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等
参考教材: Digital communication, Proakis,
电子工业出版社
2
第1章 绪论
xl (t) xi (t) jxq (t)
从带通信号中 提取低通信号 的处理过程
—— 解调
解调器
23
第2章 确定与随机信号分析
介绍后续各章所需的背景知识 自己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傅里叶变换及 其性质;随机过程,等等
2.1 带通与低通信号的表示
频谱:
X ( f ) F[x(t)] x(t)e j2 ftdt Re[xl (t)e j2 f0t ] e j2 ftdt
介绍后续各章所需的背景知识 自己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傅里叶变换及 其性质;随机过程,等等
2.1 带通与低通信号的表示
带通信号(系统)
是一种实窄带高频信号,其频谱集中在某个频率(±f0)附近, 且频谱宽度远小于f0的信号(系统)
双边带调制DSB:
传输信号的信道带宽限制在以载 波为中心的一个频段上。
单边带调制SSB:
xl (t) x (t)e j2 f0t [x(t) jxˆ(t)]e j2 f0t xl (t) [x(t) cos 2 f0t xˆ(t) sin 2 f0t] j[xˆ(t) cos 2 f0t x(t) sin 2 f0t]
xi (t) x(t) cos 2 f0t xˆ(t) sin 2 f0t xq (t) xˆ(t) cos 2 f0t x(t) sin 2 f0t

《数字通信原理》课件

《数字通信原理》课件
信道编码
为了提高数字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增加冗余信息对数字信号进行 编码。
常见信道编码技术
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卷积码等。
差错控制编码
差错控制编码
通过在数字信号中添加额外的信息,以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常见差错控制编码技术
奇偶校验码、海明码、循环冗余校验(CRC)等。
加密与解密技术
THANKS
抗干扰能力
抗噪声干扰能力
数字通信系统在存在噪声干扰的情况 下仍能正常工作的能力。
抗多径干扰能力
数字通信系统抵抗多径效应干扰的能 力。
误码率与信噪比
误码率(BER)与信噪比(SNR)的关系
随着信噪比的增加,误码率逐渐降低,通信质量提高。
信噪比优化
通过合理配置信号功率和噪声抑制措施,降低误码率,提高通信性能。
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噪声 、干扰和衰减的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 处理和补偿。
数字信号的同步技术
01
载波同步
通过提取载波频率和相位信息 ,使接收端与发射端保持一致
的载波频率和相位。
02
位同步
使接收端的抽样时钟与发送端 的时钟保持一致,以便正确地
进行抽样判决。
03
帧同步
使接收端正确地识别出数字信 号中的帧结构,以便正确地提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系统的组成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器、智能家电等组成,实现家庭设施的远程控制和 智能化管理。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系统的特点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系统具有便捷性、智能化、节能环保等特点,能够提高家庭生活的舒适 度和便利性。
未来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未来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概述

数据通信技术ppt课件

数据通信技术ppt课件

06 数据通信技术发展趋势与 展望
高速数据通信技术发展
总结词
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速数据通信技术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详细描述
目前,高速数据通信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如光纤通信、5G/6G移动通信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传 输速度大幅提升,满足了大数据时代对海量数据处理和传输的需求。
05 无线数据通信技术
无线局域网(WLAN)
要பைடு நூலகம்一
总结词
无线局域网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用于连接局域 网中的计算机、设备等,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无线局域网采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媒介,通过无线接入点 (AP)连接多个终端设备。它具有灵活、便捷、高速的特点, 广泛应用于企业、学校、医院等场所。
物联网数据通信技术发展
总结词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据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数以亿计的设备能够相互 连接和通信。
详细描述
物联网数据通信技术涉及多种无线通信协议,如Wi-Fi、Zigbee、LoRa等。这 些技术使得各种智能设备能够实时传输数据、共享信息,从而为智能家居、智 慧城市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02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
数据传输方式
总结词
数据传输方式是指数据在通信网络中传输的方式,包括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两 种方式。
详细描述
串行传输是指数据一位一位地顺序传输,占用通信线路少,适合长距离传输; 并行传输是指数据以字节为单位进行传输,传输速度快,适合近距离传输。
数据编码技术
总结词
数据编码技术是指将数据转换成适合在通信网络中传输的信 号的过程。
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
• 总结词:数据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 • 详细描述:数据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互联网领域,数据通信技术是实现互联网信息传输的

精品课件-数字通信原理PPT课件

精品课件-数字通信原理PPT课件
(1)、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国际电信联盟) I系列--------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有关 V系列-------主要提供电话网(PSTN)上数据传输的标准 其中 PSTN(Public switching telephone networks)(公共交换电话网 X系列-------主要提供公用数据网上数据传输的标准 还有 Q,G系列等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
(1)、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国际电信联盟) I系列--------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有关 V系列-------主要提供电话网(PSTN)上数据传输的标准 其中 PSTN(Public switching telephone networks)(公共交换电话网) X系列-------主要提供公用数据网上数据传输的标准 还有 Q,G系列等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
微波中继通信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数字微波,同时要不断增加 系统容量,增加容量的途径是向多电平调制技术发展。目前采用 的调制方式有16QAM和64QAM,并已出现256QAM、1024QAM 等超多电平调制的方式。采用多电平调制,在40 MHz的标准频道 间隔内,可传送1920至7680路PCM数字电话
C B
我国近几年来光纤通信已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光缆长度累计近几 十万km。我国已不再敷设同轴电缆,新的工程将全部采用光纤通信新 技术。
1.2.3发展状况
数字通信 计算机技术 集成制造及发展 1、网络化 各类网络互换互通 2、高速化 信息处理,传输,交换,存储高速化 3、业务多元化 目前仍以语言通信为主,数据业务大大增加 4、标准化 制定国际通用标准的组织主要有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PPT课件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PPT课件
的信号传输。
.
11
3 传输介质
有线介质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无线介质
无线电 微波(大地微波、卫星微波) 红外线(毫米波) 激光
.
12
3.1 双绞线
双绞线(TP)--由螺旋状扭在一起的两根绝缘导线组成。
屏蔽双绞线STP(IBM)
Type 1或Type 2
非屏蔽双绞线UTP( EIA/TIA)
电压范围
量化 编码
( V) (十进制)(二进制)
0.5~0.7 t 0.3~0.5
3 011 2 010
t 0.1~0.3
1 001
110
101 -0.1~0.1
0
000
-0.3~-0.1 -1 111
t -0.5~-0.3 -2 110
-0.7~-0.5 -3 101
-0.9~-0.7 -4 100
∵ 10log10(S/N)=30 ∴S/N=10(30/10)=1000
∴Rmax=3k log2(1+1000)≈30kbps
.
8
Nyquist公式和Shannon公式的比较
C = 2B log2N 用于理想信道 数据传输率随信号抽样的离散值个数增加而增加。
C = B log2(1+S/N) 用于有噪声信道(实际的信道总是有噪声!) 无论信号抽样的离散值个数增加到多少,此公式给出了 有噪声信道可能达到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上限。 原因:噪声的存在将使抽样的离散值个数不可能无限增 加。
.
6
(1)无噪声下的信道容量(奈奎斯特定理)
Nyquist证明,无噪声下的信道的最大信号传输速率Rmax与
信道带宽B的关系,即奈奎斯特--无噪信道容量公式:

《数字通信技术》课件

《数字通信技术》课件
《数字通信技术》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数字通信技术概述 • 数字通信技术基础 • 数字通信协议与标准 • 数字通信网络架构 • 数字通信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 • 数字通信技术应用案例
01
CATALOGUE
数字通信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数字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数字信 号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自动化生产线
通过数字通信技术实现生产线各环节的自动 化控制和协同作业。
云计算数据中心中的数字通信技术应用
数据传输与存储
利用数字通信技术实现大规模数据的 快速传输和可靠存储。
云计算资源管理
通过数字通信技术对云计算资源进行 动态管理和调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虚拟化技术
利用数字通信技术实现服务器、存储 和网络的虚拟化,提高数据中心的灵 活性和可扩展性。
SDH/MSTP传输协议广泛应用于大型企业、运营 商等需要高速、可靠数据传输的场景。
04
CATALOGUE
数字通信网络架构
接入网与核心网
接入网
负责将用户连接到通信网络,提供宽 带接入、移动接入等服务。
核心网
负责在通信网络中传输和交换信息, 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路由器与交换机
路由器
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实现网络间信息传输和路由选择。
安全防护
利用数字通信技术保障云计算数据中 心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数据泄露和 攻击。
THANKS
感谢观看
交换机
用于连接同一网络中的设备,实现数据交换和传输。
卫星通信网络
• 卫星通信网络: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全球范围内的 通信和信息传输。
物联网通信架构
• 物联网通信架构:通过各种传感器、智能终端等 设备,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远程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从理论上讲,语音信号包含大量的冗余,这个速率完全是 可以压缩的,信源编码技术的核心就是研究压缩编码算法, 用尽可能低的传信率获得尽可能好的语音质量。
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信源压缩编码方法有以下几种:
• 概率匹配编码:根据编码对象出现的概率分配不同长 度的代码,以保证总的代码长度最短。
• 预测编码:利用信号之间的相关性,预测未来信号, 对预测的误差(或残差)进行编码。
• 变换编码:利用信号在不同函数空间分布的不同,选 择合适的函数变换将信号从一种信号空间变换到另一 种更有利于压缩编码的信号空间,再进行编码。
-3-
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0.125
< 50 0.125
-8-
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5.2 语音信号的波形编码
1. 脉冲编码调制(PCM)
m(t)抽样A/D来自换 msq(t)量化编码
ms(t)
干扰 信道
m^(t)
低通 滤波
m^sq(t) 译码
PCM通信系统模型
-9-
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 编解码延时:对语音信号的分帧处理以及复杂的算法实现 会产生比较明显的编解码延时,它与传输延时一起构成了 系统的主要延时。在实时语音系统中,总延时太长会影响 双方的正常交谈。一般要求语音编解码延时低于100ms。
-5-
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 算法复杂度:考虑到硬件实现的可能性、复杂度和成本, 一种实用的算法必须在保持一定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将 其运算复杂度降到最低。
• 识别编码:分解文字、语音和图像的基本特征,与汇 集这些基本特征的样本集对照识别,选择失真最小的 样本编码传送。
2. 语音编码的性能指标
• 语音质量:在数字通信中,语音质量可以分为广播级质量、 长途通信质量、通信质量以及合成语音质量四级。
广播级质量是高质量的宽带(8kHz)广播解说语音。
长途通信质量是指与传统的模拟电话带宽(300-3400Hz)语 音信号相当的质量。
• 参数编码:从语音信号的产生机理出发,提取描述语音信 号的特征参数,对特征参数或其预测值进行编码。
-6-
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从语音段中提取的参数在接收端合成一个新的声音相 似但波形不尽相同的语音信号,实现这一过程的系统叫声 码器。
常用的编码类型有:线性预测编码器(LPC)等。 • 混合编码:混合编码是介于波形编码与参数编码之间的一
4. 语音编码标准
标准
G.711 G.721 G.723 G.723 G.723
时 间 编码算法 比特率 语音 MIPS kbit/s 质量
1972 PCM
64 长途 <<1
1984 1986 1988 1990
ADPCM
32
16 /32 长途
/24 /40
1 . 25
RAM (byte)
1
帧长 (ms)
模拟 信号 源
抽样、量化 和编码
数字通 信系统
译码和低 通滤波
发送端
接收端
语音信号的模拟带宽一般不到4kHz,经过调制后所需要的 带宽不超过8kHz,但是在以8kHz速率抽样,并且用8个比特 表示每个样值时,实际的编码速率将是64kbit/s,如果采用 二进制基带传输,信道传输的带宽最小也不能低于32kHz。
实现差分编码的一个好办法是根据前面的p个样值预测 当前时刻的样值。编码信号只是当前样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 值的量化编码。
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第五章 语音编码技术
5.1 语音编码概述 5.2 语音信号的波形编码 5.3 语音信号的参数编码 5.4 语音信号的混合编码
-1-
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5.1 语音编码概述
1. 模拟信号数字传输原理
2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
mk-2
mk-1
mk ek
m’k
t
在PCM中,每个波形样值都独立编码,与其他样值无 关, 这样,样值的整个幅值编码需要较多位数,比特率较 高, 造成数字化的信号带宽大大增加。
-10-
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然而,大多数以奈奎斯特或更高速率抽样的信源信号在 相邻抽样间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有很大的冗余度。
通信质量是指语音质量有所下降,但仍然保证足够高的自 然度和可懂度,可以满足大多数专用通信系统的要求。
-4-
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合成语音质量是指语音保持足够高的可懂度,但自然度及 保留讲话人语音个性等方面未够好。
• 编码速率:通常用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之后产 生的数字信号的信息传输速率来度量,单位为bit/s。平均 每样值的比特数越高,量化就越细,语音质量也越容易提 高,相应的对传输带宽或存储容量的要求也越高。
种编码,即在参数编码的基础上,引入波形编码的一些特 征,以达到改善声音自然度的目的。 常用的编码类型有:多脉冲激励线性预测编码(MPLPC)、规 则脉冲激励线性预测编码(RPELPC)、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 码(CELP)。
-7-
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3. 语音编码方法的分类
• 波形编码:从语音信号波形出发,对波形的采样值、预测 值或预测误差值进行编码。它以重建语音波形为目的,力 图使重建波形接近原信号波形。常用的编码类型有:脉冲 编码调制(PCM)、自适应增量调制(ADM)、自适应差分编 码(ADPCM)、自适应预测编码(APC)、子带编码(SBC)和 自适应变换编码(ATC)。
利用信源的这种相关性,一种比较简单的解决方法是对 相邻样值的差值而不是样值本身进行编码。可以在量化台阶 不变的情况下(即量化噪声不变),编码位数显著减少,信 号带宽大大压缩。这种利用差值的PCM编码称为差分PCM (DPCM)。
如果将样值之差仍用N 位编码传送,则DPCM的量化信 噪比显然优于PCM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