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及判定

合集下载

仪器期间核查方法和结果判断

仪器期间核查方法和结果判断

仪器期间核查方法和结果判断
核查方法
常用的期间核查方法包括:
1)使用高一等级的测量标准。

期间核查不是再校准,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借鉴校准的方法。

如多功能校准源可以用于漏电流测量仪、数字多用表等的核查。

2)使用仪器附带的校准设备。

部分测量设备具备自校准功能,如电子天平的自带标准工作砝码等,可以用来进行核查。

3)测量设备之间的比对。

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对同一参数采用不同设备测量进行比对,比对的方法包括多台比对法、两台比对法。

4)使用不同测试方法进行比对。

如测量接地导体电阻可采用直接测量法,也可采用定义进行比对。

5)对保留样品的量值重新测量。

只要保留的样品性能稳定,即可用来作为期间核查的核查标准。

具体操作时可参考检测标准、检定规程等技术规范中有关的测试要求和方法,以及设备使用说明书、产品标准或供应商提供的方法。

核查频次
期间核查的实施频次应综合考虑检测仪器的特点,以及核查过程的难易、费时程度。

一般在两次校准之间至少应安排一次核查,对使用较频繁或带到现场使用次数较多的设备可适当提高核查频次,性能不大稳定的或核查结果分析发现性能变差的设备应提高核查频次,开展重点项目检测前或对检测结果有疑义时亦可临时进行核查。

期间核查结果的判定准则
采用不同的核查方法,判定准则各不相同,下表给出采用不同核查方法情况下,仪器的基本判定准则。

期间核查方法

期间核查方法

计量标准(测量设备)期间核查---------常用方法及判定原则期间核查:也称为“运行检查”,或“中间核查”。

测量设备在两次校准或检定之间的时间间隔内,多次使用适当技术校核方法进行检查,以确保测量设备在“服役”期间一直维持良好状态的活动。

常用的方法入判定原则如下:1、传递比较法(1)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测量设备)测量一稳定的被测对象,其可以是工作标准或其它核查标准。

然后将该被测对象送到具有更高一级计量标准的部门进行测量。

若用被考核计量标准(测量设备)和高一级计量标准进行测量时的扩展不确定度(k=2,下同)分别为U和U0,它们的测量结果分别为y和y0,则应满足:当U0≤U/3,可以忽略U0的影响,此时上式成为:(2)当具备高一等的计量标准(测量设备,则可方便地用其对被核查的计量标准(测量设备)的参数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可认为核查通过。

2、多台对比法若无法得到更高一级的计量标准(测量设备)时,可以用3台以上相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测量设备),对同一稳定的被测对象进行测量,它们的测量不确定度均为U 。

若取这些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参考值,则由被考核计量标准(测量设备)得到的测量结果y应满足:上式中,系数是考虑到被考核测量结果y和多台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之间的相关性而引入的。

3、两台比对法如果无法找到多台具有相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测量设备),也可以采用同等级的两台计量标准进行比对。

若用两台计量标准得到的测量结果分别为y1和y2,两者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U1和U2,则应满足:比较而言,传递比较法得到的结果比较可靠,并且所得的结果具有溯源性,因此应尽可能采用传递比较法,而多台或两台比对法则往往可靠性差。

因此在进行测量不确定度验证时,上述三种方法并不是任选的,史有汉无法采用第一种方法时才可以考虑第二种方法。

只有第二种也无法实现时才可以采用第三种方法或第四种方法。

4、留样测量法选择计量标准(测量设备)的被测件作为核查标准。

仪器期间核查的9种方法及结果判断

仪器期间核查的9种方法及结果判断

仪器期间核查的9种方法及结果判断1、传递测量法当对计量标准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内具备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则可方便地用其对被核查计量标准的功能和范围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可认为核查通过。

当对其他测量设备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具备更高准确度等级的同类测量设备或可以测量同类参数的设备,当这类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不超过被核查设备不确定度的的1/3时,则可以用其对被核查设备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认为核查通过。

当测量设备属于标准信号源时,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2、多台套设备比对法当实验室没有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或其它测量设备,但具有多台套同类的具有相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时,可以采用这一方法。

首先用被核查的测量设备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为y 1 。

然后用其它几台设备分别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分别为y 2、y 3……y n ,计算y 1、y 2、y 3……y n 的平均值为()n y y y n x +++= 211,则当U nn y y i 1+≤-时,认为核查结果满意,式中U 为用被核查设备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时的扩展不确定度。

3、两台套设备比对法当实验室只有两台套同类测量设备时,可用它们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分别为y 1、y 2。

假如它们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U 1、U 2,则当满足:212212U U y y +≤- 认为核查结果满意。

若这两台套设备是溯源到同一计量标准,它们之间具有相关性,在评定不确定度时应予考虑。

4、标准物质法当实验室具有被核查设备的标准物质时,可用标准物质作为核查标准。

若用标准物质去检查被核查设备的参数,得到的测量值为,判别准则为:1≤∆-Y y 式中:y ——测量值;Y ——标准物质标准值;△——被核查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

用于期间核查的标准物质应能溯源至SI ,或是在有效期内的有证标准物质。

检测实验室仪器进行期间核查方法

检测实验室仪器进行期间核查方法

检测实验室仪器进行期间核查方法1 期间核查定义期间核查是指:为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而对设备示值(或其修正值或修正因子)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是否保持其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或扩展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的一种核查 .2 期间核查的目的期间核查(intermediate check)的对象是测量设备(包括测量仪器、测量标准、参考物质、辅助设备等,通常可简称为设备)。

期间核查的目的是“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confidence)confidence)",期间核查作为检测实验室测量过程的监控手段之一,对检测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数据准确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在两次周期性检定/校准间隔内对检测设备的中间检查,亦即,在校准后,使用中的被核查仪器的校准值X S的变化是否超出其给定的扩展不确定度区间±U;或者使用中的被核查仪器的实际值XS的变化是否超出其允许误差限±Δ。

以判断设备是否保持上次校准时的各项计量性能指标,保证测量过程受控。

一旦发现测量过程控制发生偏离,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由于设备或校准状态失效而产生的成本和风险,保证测量过程的受控状态,有效地维护实验室和客户的利益.3 期间核查的主要对象不是所有的设备都需要进行期问核查。

通常来讲,期间核查的对象主要是新购设备,使用频次高的和使用环境恶劣的检测设备;主要或重要检测设备;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经常携带到现场检验、校验的设备;运行过程中有可疑现象发生的检验、校验设备;选择对关键参量的检测质量影响较大的检测设备。

期间核查主要是核查测量仪器、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系统漂移,即其长期稳定性。

必须具备相应的核查标准和实施条件的,对无法寻找核查标准(物质)的不进行期间核查。

期间核查可以提高监测质量的可靠性,降低出错的风险,但不能完全排除风险。

期间核查的实施以及实施频次应结合监测机构自身的特点寻求成本和风险的平衡点。

期间核查方法及判定标准文件.doc

期间核查方法及判定标准文件.doc

首先我们来看下准则的规定:5.6.1 条规定“实验室应制定设备校准的计划”,该条款的注中说明“该计划应当包含一个对测量标准、用作测量标准的标准物质(参考物质)以及用于检测和校准的测量与检测设备进行选择、使用、校准、核查、控制和维护的系统”。

可见核查是实验室量值溯源计划系统的一部分,只要可能,所有设备都应进行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必须全部做期间核查!!!) 。

实验室开展期间核查时,应从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设备和参考标准的重要程度以及质量活动的成本和风险等因素考虑,确定期间核查的对象、方法和频率,并针对所需核查设备的计量性能制定期间核查程序。

根据核查对象的用途和特性,大体上可以分为下述三种情况。

1、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的期间核查(1)被校准对象为实物量具:可以选择一个性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

(2)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校准对象为测量仪器:可以不进行期间核查, 但需利用历年的校准证书画出校准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和被校准的对象均为测量仪器:选择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2、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1)若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即可用它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2)若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被测物品,即可用它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3)若对于被核查的测量设备来说,不存在可作为核查标准的实物量具或稳定的被测物品,可以用仪器比对、实验室比对等方式证明其稳定性。

3、一次性使用的有证标准物质,核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方法是否正确,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等。

验室自行规定的检定的设备期间程规定周期或实定规核查间间的时隔通常与检示的系统误差或系统对备效应值是考核设间间隔有关。

期间核查再校准的时实质当排除来自被测对象、环等随机定性),因此应境和人员的影响(稳设备示值一稳定的选择使被测对象的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误差或随机效应的影响,为使环境和人员的影响尽可能地小,可以在期间核查的标准。

期间核查方法及判定标准

期间核查方法及判定标准

首先我们来看下准则的规定:5.6.1条规定“实验室应制定设备校准的计划”,该条款的注中说明“该计划应当包含一个对测量标准、用作测量标准的标准物质(参考物质)以及用于检测和校准的测量与检测设备进行选择、使用、校准、核查、控制和维护的系统”。

可见核查是实验室量值溯源计划系统的一部分,只要可能,所有设备都应进行期间核查(标准物质必须全部做期间核查!!!)。

实验室开展期间核查时,应从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设备和参考标准的重要程度以及质量活动的成本和风险等因素考虑,确定期间核查的对象、方法和频率,并针对所需核查设备的计量性能制定期间核查程序。

根据核查对象的用途和特性,大体上可以分为下述三种情况。

1、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的期间核查(1)被校准对象为实物量具:可以选择一个性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

(2)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校准对象为测量仪器:可以不进行期间核查,但需利用历年的校准证书画出校准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和被校准的对象均为测量仪器:选择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2、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1)若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即可用它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2)若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被测物品,即可用它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3)若对于被核查的测量设备来说,不存在可作为核查标准的实物量具或稳定的被测物品,可以用仪器比对、实验室比对等方式证明其稳定性。

3、一次性使用的有证标准物质,核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方法是否正确,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等。

期间核查的时间间隔通常与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周期或实验室自行规定的设备再校准的时间间隔有关。

期间核查实质是考核设备示值的系统误差或系统效应对设备示值的影响(稳定性),因此应当排除来自被测对象、环境和人员等随机误差或随机效应的影响,为使被测对象的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一稳定的测量对象来做核查标准。

计量标准(测量设备)期间核查-常用方法及判定原则

计量标准(测量设备)期间核查-常用方法及判定原则

计量标准(测量设备)期间核查---------常用方法及判定原则一、期间核查定义期间核查(intermediate checks)是指为保持对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两次检定之间进行的核查,包括设备的期间核查和参考标准器的期间核查。

相当于ISO/IEC导则25(1990)中的运行检查。

这种核查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通过期间核查可以增强实验室的信心,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定义解释:实验室一般对仪器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以保证其量值的溯源性,并加以必要的维护和保养,以保证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因此,大多数实验室认为,只要对仪器进行了定期检定或校准,仪器就是可靠的,出具的数据就是有效的,使仪器的期间核查成为实验室最易忽视也最不重视的环节。

实际上,使用频率高、易损坏、性能不稳定的仪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操作方法,环境条件(电磁干扰、辐射、灰邕、温度、湿度、供电、声级),以及移动、震动、样品和试剂溶液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并不能保证检定或校准状态的持续可信度。

因此,实验室应对这些仪器进行期间核查。

二、期间核查的重点设备实验室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项目的主标准器;现场使用频繁的主要计量标准器;新建项目的计量标准器及量值易发生变化的计量标准器;参加各类量值比对项目所用主要计量标准器在使用前应进行期间核查。

并不是对所有的仪器均需期间核查,仅对不太稳定的或使用频次较高的仪器进行期间核查,期间核查应按规定进行。

需要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制定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三.核查对象及核查时间间隔通常情况下,在仪器设备两次周期检定(校准)间隔时间的中期进行期间核查。

量值比对项目所用主要计量标准器使用前进行期间核查,检测人员对计量标准、检测设备的技术性能发生疑问时,及时对所怀疑装置(设备)进行期间核查,特殊情况根据需要而定,质量管理部门根据计量标准器、检测设备的周检时间制定期间核查实施计划。

期间核查通常在下述情况下进行:(1)按照年核查次数进行;(2)仪器设备导出数据异常;(3)仪器设备故障维修或改装后;(4)常期脱离实验室控制的仪器设备在恢复使用前(如外界);(5)仪器设备经过运输和搬迁;(6)使用在中心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

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及判定

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及判定

四、期间核查的方法
当某些测量设备是用于测量限值的,当测量值超过限定 值时即自动报警。对于这类设备可选择实物样件进行期间核 查。
首先根据被核查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被核查参数的性质, 设计、制作或购买相应的实物样件。然后设定该参数的限定 值,将实物样件施加于测量设备上,操作设备并调节到规定 的输出量,观察测量设备是否具有相应的响应。
标准
检验检测机构 资质认定评审 准则
条款 4.4.3
要求
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 检定或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 建立和保持相关的程序。
三、认可标准对期间核查的要求
从标准导出的期间核查要求: 1.程序文件中应有对测量设备进行期间核查的要求。 2.对需要期间核查的测量设备应制定期间核查指导书。指导 书中应指明核查标准、核查方法、核查时机和频次、核查结 果的判定及处理要求、核查记录等。 3.应保存期间核查记录。
四、期间核查的方法
判别准则为:


式中:U──扣除由系统效应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后的扩 展不确定度。
留样再测法的样件可以选被产品,也可以购置质控样品, 选被测产品时,要求产品的均匀性、重复性、稳定性好。
四、期间核查的方法
如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机的核查就可以使用此方法,这种方法 也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标准件样,如拉伸、冲击 试验机可购置拉伸、冲击标准样件对试验机进行核查。另一 种是采用被测试样作为标准,方法如下(以拉力试验机的抗 拉强度为例):
但具有多台套同类的,具有相同准确度等级的测量标准或 测量设备时,可以采用这一方法。首先用被核查的测量设 备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为y1。然后用其它 几台设备分别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分别为 y2、y3……yn,计算y1 、 y2、y3……yn的平均值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对标准物质进行核查时,也可用此法。这时
标准物质为被核查的测量设备,选取性能稳定、 具有满足标准物质量值分辨力的测量设备作为 核查标准,分别用两个同类的、性能指标相同 的标准物质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两个结 果,按上述判别准则进行判定。由于被核查的 标准物质类型相同、技术指标相同,因此两次 测量具有相同的不确定度。同时由于两次测量 在同一台测量设备上进行,因此其判别准则为:
式中:U──扣除由系统效应引起的标准不确定 度分量后的扩展不确定度。
标准物质法
当实验室具有被核查设备的标准物质时,可用
标准物质作为核查标准。若用标准物质去检查 被核查设备的参数,得到的测量值为,判别准 则为y: 式中:y──测量值; Y──标准物质代表的值; △──与被核查设备准确度等级对应的 允差限。 用于期间核查的标准物质应能溯源至SI, 或是在有效期内的有证标准物质。 当无标准物质时,可用已经过定值的标准 溶液对测量设备进行核查。如pH计、离子计、 电导仪等可用定值溶液进行核查。
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及判定
期间核查的概念及目的
在测量设备相邻两次校准或检定
期间,采用可信的方法对其使用 功能及测量性能进行的一种核查, 以验证其是否得到有效维持,即 旨在确认测量设备校准状态的可 信程度。
期间核查的对象
计量标准; 标准物质; 其它有关测量设备:
──使用频次高的; ──使用环境恶劣的; ──对检测结果有重大影响的; ──移动使用的; ──漂移较大、稳定性较差的; ──用于现场检测的; ──曾经过载或怀疑有质量问题的。
多台套设备比对法
当实验室没有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或其它
测量设备,但具有多台套同类的具有相同 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时,可 以采用这一方法。 首先用被核查的测量设备对核查标准进行 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为y1。然后用其它几 台设备分别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 测量值分别为y2、y3……yn,计算y1 、 y2、 y3……yn的平均值为 ,则当 时, 认为核查结果满意,式中U为用被核查设 备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时的扩展不确定度。
实物样件检查法
某些测量设备是用于测量限值的,当测量值超
过限定值时即自动报警。对于这类设备可用本 方法进行期间核查。 首先根据被核查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被核查参 数的性质,设计、制作或购买相应的实物样件。 然后设定该参数的限定值,将实物样件施加于 测量设备上,操作设备并调节到规定的输出量, 观察测量设备是否具有相应的响应。 例如,对准确度等级为5级、输出电压为1500V、 设置的泄漏电流为5mA的耐压测试仪进行期间 核查时,可以用300kΩ的电阻作为核查标准。 将其接入耐压测试仪的两测试棒中,调节输出 电压在(1500±5%)V时应报警,此时认为耐 压测试仪的性能正常。
期间核查的基本方法
期间核查的方法可以参照有关标
准、规程、规范中的规定,也可 以参照测量设备使用说明书中供 应商提供的方法。
传递测量法
当对计量标准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内
具备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则可方便地用 其对被核查计量标准的功能和范围进行检 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 技术指标时,可认为核查通过。 当对其他测量设备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 室具备更高准确度等级的同类测量设备或 可以测量同类参数的设备,当这类设备的 测量不确定度不超过被核查设备不确定度 的1/3时,则可以用其对被核查设备进行 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 其技术指标时,认为核查通过。 当测量设备属于标准信号源时,也可以采
两台套设备比对法
当实验室只有两台套同类测量设备时,可
用它们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 值分别为y1 、 y2 。假如它们的测量不确 定度分别为U1、U2,则当满足 时,认为核查结果满意。 若这两台套设备是溯源到同一计量标准, 它们之间具有相关性,在评定不确定度时 应予考虑。
两台套设备比对法
直接测量法
例如,对标准电压源进行核查时,首先根
据需要确定核查的测量点(如5V),这 时可以选取数字多用表作核查标准。对数 字多用表直流电压档上的5V测量点的示 值进行校准,得到的修正值为e;再用数 字多用表去测量标准电压源的5V输出时 的实际值,得到的结果为V,则()为核 查结果。根据标准信号源的技术要求,即 可判定其是否满意。
留样再测法
当测量设备经检定或校准得到其性能数据后,
立即用其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把得到的测量 值y1 作为参考值。这时的核查标准可以是测量 设备,也可以是实物样品。然后在规定条件下 保存好该核查标准,并尽可能不作为他用。在 规定或计划的核查频次上,用测量设备分别对 该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y2、 y3……yn 。 判别准则为: 、 、… 式中:U──扣除由系统效应引起的标准不确定 度分量后的扩展不确定度。
核查结果处理及核查频次
检定、校准、检测工作的追溯是需要成
本的,同时设备失准会给实验室和顾客 带来风险,从而伤害实验室和顾客的利 益。因此,实验室应从自身资源、技术 能力、测量设备的重要程度,以及追溯 成本和可能产生的风险等因素,综合考 虑期间核查的频次。实际上它并不是一 成不变的。
期间核查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有一个核查标准,用以对
测量设备进行期间核查。核查标 准的性能必须稳定,它可以是上 一等级、下一等级或同等级计量 标准、标准物质;也可以是准确 度等级更高或较低的同类测量设 备、实物样品等。
期间核查的基本方法
期间核查并不需要对测量设备的
所有测量功能、全部测量范围进 行检查,主要针对需要使用以及 漂移较大的功能、测量范围或测 量点进行核查即可。 期间核查时应排除诸如人员、环 境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次数应足 够(例如6~10次),通常取重复测 量的平均值作为核查结果。
自带标样核查法
有些测量设备自带标准样块,有的还带有
自动校准系统,这时可将标准样块作为核 查标准,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方法进行核查。 例如,电子天平往往自带一个标准工作砝 码、射线监测仪自带标准膜片并能自动校 准,这时可将标准工作砝码、标准膜片作 为核查标准,按照设备说明书上规定的方 法进行核查。
直接测量法
当测量设备属于标准信号源时,若实验室
具备计量标准,可直接用传递测量法;若 不具备计量标准,则可使用本方法。 首先确定需要核查的功能以及测量点,然 后选取具有相应功能的测量设备作核查标 准,在相应测量点上对核查标准的性能进 行校准,得到相应的修正值,再用核查标 准来测量被核查设备的性能,对核查结果 进行修正后,观察是否符合其相应的技术 要求。
实验室间比对法
设备比对 法节;当没有确定主导实验室时,判别原 则按多台套设备比对法进行。 当参加比对实验室的测量设备均溯源到 同一校准实验室的同一计量标准时,在评 定不确定度时应考虑相关性的影响。
方法比对法
当利用同一台被核查测量设备对核查标准 进行测量时,核查结果的判别原则可按留 样再测法进行。当两种方法的两次测量是 在不同测量设备上进行的,可按二台套设 备比对法节的方法进行判别。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测量设备进行核查。
核查结果处理及核查频次
当通过期间核查发现测量设备性能超出
预期使用要求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 行维修,在重新检定或校准表明其性能 满足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其次,应立 即采取适当的方法或措施,对上次核查 后开展的检定、校准、检测工作进行追 溯,以尽可能减少和降低设备失准而造 成的风险,有效地维护实验室和顾客的 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