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完整版)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专家共识25页PPT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中国成人2型糖பைடு நூலகம்病预防专家共识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完整版)

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糖尿病类型、教育、职业、经济状况、 病程、病史、用药情况、糖尿病家族史等。 2.糖尿病相关临床指标评估:
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等。 3.并发症评估:
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酮症酸中毒;慢性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 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病等评估。 4.饮食习惯:
自我管理处方是一种个体化的糖尿病教育管理工具,将 2 型糖尿病全 方位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以处方形式综合为一体,且随着处方的实施和 不断改进,能将 DSME/S 延续并形成持续支持的糖尿病教育管理行为改变 闭DSME/S 的支 持形式之一。自我管理处方应由有资质的糖尿病教育者或教育护士主导制 定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患者行为改变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具有 综合性、个体化、易操作、可持续改进的特点,是协助医务人员实施糖尿 病教育管理与支持以及指导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的实操性工具。 二、自我管理处方的理论依据
中国 2 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完整版)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 2 型糖尿病患病率为 9.7%~11.6%[1,2],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糖尿病作为慢性 终身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赖于自身管理[3,4]。有效的糖尿病自 我管理教育和支持(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support, DSME/S)是协助糖尿病患者管理和维持自身健康行为的基础[5]。我国的 糖尿病教育管理起步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最初是医护人员组织住院糖 尿病患者进行授课,模式单一,患者学习比较被动。随着国外的成功经验 不断引入,以专业人员小组授课、个体化自我管理技能培训及病友同伴教 育相结合的 DSME 模式开始出现[6]。但目前我国糖尿病教育存在诸多问 题:如内容单调(以书本知识为主)、讲者随意性强、缺少系统评估和随 访、教育与行为改变脱节、脱离患者需求、缺乏个体化的教育和饮食、运 动计划以及制定的 DSME 计划无法很好地落实等[7,8,9,10]。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精要

病因和诊断
2型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近年来,研 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和慢性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诊断2型糖尿病通常基于血糖水平、症状和体征,同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 别、种族、肥胖程度和家族史等因素。除了血糖检测外,还应其他代谢指标如血 脂、血压和尿酸等。
具体实施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专家们提出以下具体实施方法:
1、健康教育: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通过宣传单、宣传册、网络等多种渠道传播糖尿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
2、健康促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适量运 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为大众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建立 健康的生活方式。
3、胰岛素治疗:当口服药物无法控制血糖时,应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起 始剂量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并定期调整。
四、随访与监测
1、定期随访:EOT2D患者应定期接受随访,以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进 展及药物不良反应。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自我监测:鼓励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更好地了解自身血糖波动情 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并发症监测:EOT2D患者应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 病变、肾脏病变等。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应提前进行相关检查。
五、预防与教育
1、预防: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查,可以有效预防EOT2D的发生和发展。 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应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2、教育: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支持非常重要。教育内容包括饮食 控制、运动锻炼、药物使用、并发症预防等。同时,应患者的心理健康,减轻焦 虑和抑郁症状。
在预防方面,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例 如,保持健康的体重、合理饮食、增加运动量等均有助于改善代谢,预防2型糖 尿病的发生。此外,针对高风险人群,如家族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或患有代谢综 合征等疾病的人群,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如定期检测血糖、加强健康教育等。
2022最新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全文

2022最新2型糖尿病患者体"理专家共识(全文)摘要2型糖尿病(T2DM)的体重管理重要且复杂。
临床实践中,T2DM合并超重或肥胖者常见,应予以充分重视。
另一方面,在控制超重或肥胖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体重管理的质量。
单纯以体重指数作为肥胖的评价指标不够全面和客观,因此,减重治疗还应评估患者身体成分(尤其是内脏脂肪)的改变,以〃减脂增肌〃为目的;同时,尽量减少或避免减重过程中的体重波动,使体重长期维持在目标水平。
体重管理是2型糖尿病(T2DM)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肥胖悖论〃揭示了体重管理的复杂性。
临床实践中,T2DM合并超重或肥胖患者进行减重治疗固然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减重同时还应注重对身体成分的改变、体重波动等情况进行评估;对于T2DM体重过低的患者,也应予以充分重视和考量。
因此,专家组依据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历经多次讨论后制订了该共识,以期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对T2DM的体重管理策略提供更为全面的认识和参考。
一、本共识中体重管理相关的重点名词释义1身体成分:人的身体是由水(占55%)、蛋白质(占20%)、脂肪(占20%)、无机质(占5%)4种成分构成。
身体成分可分为去脂体质量(瘦体重,间接反映肌肉的重量)和身体脂肪两种。
2.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BMI=体重(kg)/ [身高(m)]2 ,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估肥胖程度的测量指标,但其无法反映人体脂肪的分布情况。
3.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腰围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即中心性肥胖)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
中心型肥胖可能是低BMI人群存在较高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原因[1 1腰围被推荐作为评估内脏脂肪和心血管代谢风险有价值的替代预测指标[2 ]o腰围测量方法是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30 cm,取被测者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缘连线中点,水平位绕腹1周围长,皮尺应紧贴软组织,但不压迫,测量值精确到0.1 cm。
《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2017年版)》解读

·2152· E-mail:zgqkyx@·证据·标准·指南·《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2017年版)》解读张小倩1,姜天1,高玲玲2,章秋1*【摘要】 有效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DSME/S)是协助糖尿病患者管理和维持自身健康行为的基础,自我管理处方正是一种个体化的糖尿病教育管理工具。
本文详细介绍了糖尿病教育管理发展历程,并对《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2017年版)》进行解读,归纳了自我管理处方的主要内容及实施要点,指出DSME/S 是一个持续的行为改变闭环,自我管理处方作为其实践工具和支持形式,需要多方团队与技术支持,联合实现规范化、系统化的糖尿病自我管理。
【关键词】 糖尿病,2型;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解读【中图分类号】 R 587.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8.00.231张小倩,姜天,高玲玲,等.《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2017年版)》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8):2152-2155.[]ZHANG X Q,JIANG T,GAO L L,et al.Interpretation of Expert Consensus on Self-management Prescriptions for Type2 Diabetes in China(2017)[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8,21(18):2152-2155.Interpretation of Expert Consensus on Self-management Prescriptions for Type 2 Diabetes in China (2017) ZHANG Xiao-qian 1,JIANG Tian 1,GAO Ling-ling 2,ZHANG Qiu 1*1.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22,China2.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Qiu ,Professor ;E-mail :aynfmk@【Abstract 】 Effective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support(DSME/S) is the foundation for assisting diabeticsin managing and maintaining their own healthy behaviors.Self-management prescription is one of the individualized diabetes education tools.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n detail and interprets the ExpertConsensus on Self-management Prescription of Type 2 Diabetes in China(2017) in order to summarize its main contents and points of implementation.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DSME/S is a continuous closed-loop of behavior change,and as its implementation and support tool,self-management prescription requires technical support of multiple teams to jointly achieve the standardized and systematic self-management of diabetes.【Key words 】 Diabetes mellitus,type 2;Self-management prescription;Expert consensus;Interpretation其会这样做。
生酮饮食干预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

2、饮品:生酮饮食适用的饮品包括牛奶、咖啡、茶等,其中牛奶富含脂肪 和蛋白质,是生酮饮食中重要的营养来源。
四、进食建议
1、逐渐过渡:生酮饮食要求逐渐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因此建议在实 施生酮饮食前,先与营养师进行沟通,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2、适量摄入蛋白质:生酮饮食要求适量摄入蛋白质,以避免对肾脏功能的 影响。建议选用低蛋白的食品,如鱼、鸡肉等。
引言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患病率不断上升。其主要表 现为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减退,导致血糖升高和尿糖阳性。缓解2型糖尿病 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和减轻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 重点2型糖尿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实 用的参考。
2、生酮饮食还可以改善血脂水平和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的风险。
3、生酮饮食还可以缓解T2DM患者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状态,保护机体免 受损伤。
限制:
1、生酮饮食可能会影响T2DM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和脂肪 泻等。
2、生酮饮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肾脏损伤等不良反应。
参考内容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影响着约5%-10%的 育龄妇女。PCOS的主要症状包括月经稀发、雄激素过多、胰岛素抵抗等,可能导 致不孕、肥胖、痤疮等问题。近年来,生酮饮食作为一种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 的饮食方式,逐渐应用于PCOS的治疗。本次演示将根据中国专家共识,探讨生酮 饮食干预PCOS的相关问题。
生酮饮食干预2型糖尿病中国专 家共识
目录
01 一、生酮饮食和2型 糖尿病的基本概念和 背景
03
三、适用于生酮饮食 的食品和饮品
二、生酮饮食干预2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PPT

基于我国糖尿病患者特点 《共识》回答了以下4个核心问题 1 为什么要着重强调餐后血糖的重要性? 2 控制餐后血糖能否带来获益?
3 餐后血糖的控制目标及监测人群是什么? 4 餐后血糖应如何干预?
中国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版)
从共识看我国T2DM量体裁衣式血糖管理之:
1 为什么要着重强调餐后血糖的重要性? 2 控制餐后血糖能否带来获益? 3 餐后血糖的控制目标及监测人群是什么? 4 餐后血糖应如何干预?
从基线到治疗结束时颈动 脉内中膜厚度的变化(mm)
控制餐后高血糖可延缓颈动脉 IMT进展
• 一项为期1年的前瞻性、随机、开放性研究。2型糖尿病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42例接 受阿卡波糖150mg/d治疗,39例为对照组,随访1年 P=0.01
Monnier研究1,2
对欧美人群来说
当HbA1c 当HbA1c 当HbA1c
时 • 餐后血糖的贡献占70% 时 • 餐后血糖的贡献约占50%左右 时 • 餐后血糖贡献仍占约40%
Kang X研究3
对中国人群来说
当HbA1c
时 • PPG的贡献>50%
研究提示,与欧美人群相比,中国人群的PPG对HbA1c达标的贡献更为突发症
密切相关
• 纳入11,350例糖尿病患者和958例非糖尿病患者,评估1,5-脱水葡萄糖醇(1,5-AG)与微血管并发症(视 网膜病和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发生率的相关性
视网膜病变
慢性肾脏疾病
糖尿病患者 非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 非糖尿病患者
OR(95%CI) 频率(直方图)
1. Hanefeld M et al. Eur Heart J. 2004 Jan;25(1)10-6. 2. Raz I,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3):381-6. 3.Scirica BM, et al. N Engl J Med. 2013 Oct 3;369(14):1317-1326. 4. White WB, et al. N Engl J Med. 2013 Oct 3;369(14):1327-1335. 5. Bentley-Lewis R, et al. Am Heart J. 2015 May;169(5):631-638.e7. 6. Green JB, et al. N Engl J Med. 2015 Jun 8. 7.Zinman B,et al.N Engl J Med. 2015 Sep 17.
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

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7%~11.6%[1,2],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糖尿病作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赖于自身管理[3,4]。
有效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support,DSME/S)是协助糖尿病患者管理和维持自身健康行为的基础[5]。
我国的糖尿病教育管理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初是医护人员组织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授课,模式单一,患者学习比较被动。
随着国外的成功经验不断引入,以专业人员小组授课、个体化自我管理技能培训及病友同伴教育相结合的DSME模式开始出现[6]。
但目前我国糖尿病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内容单调(以书本知识为主)、讲者随意性强、缺少系统评估和随访、教育与行为改变脱节、脱离患者需求、缺乏个体化的教育和饮食、运动计划以及制定的DSME计划无法很好地落实等[7,8,9,10]。
研究显示,DSME处方可改善治疗质量[11]。
为了指导广大医护工作者更加规范、科学地运用指南,结合个体化需求,选择合适时机,量化确定自我管理的内容、目标、预期效果,与患者一起制定实施计划,确定复诊时间,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组织专家编写"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
本共识将从DSME处方的定义、理论依据、内容、形式、实践流程、应用时机、团B2∫持瘟频幕驹颍焊攀鲎苋攘靠刂啤⒑侠泶钆湟辰峁埂⑻逯毓芾怼⒑侠矸植汀⑹澄锒嘌⑴氲鞣绞健⑻鹞都恋取#?)个性化食谱:需要考虑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食谱。
(3)食物量的衡量和估算:利用食物交换份、手掌法则、食物模型等方法和工具,帮助患者理解食物"份"的概念,学会并应用粗略估算食物大小的方法。
(4)饮食技巧:根据患者的饮食行为问题及饮食管理的疑惑,教给患者实用的饮食技巧,如外出就餐技巧、食物选择技巧、认识食物标签、血糖生成指数及血糖负荷指数表、碳水化合物计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药物及注射装置的种类、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注射前的准备工作(剂量调节和检查、胰岛素摇匀方法、部位选择、装针头方式、皮肤消毒等)、注射的操作方式(捏皮方法、进针角度、推注方法、停留时长、拔针方法等)、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部位皮肤问题的处理、胰岛素的保存方法等。
评估人员在评估过程中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以免遗漏信息。评估方式和评估内容视患者的年龄、病程、接受情况等而异,避免引起患者的抵触心理,评估的结果需要完整记录并且存档,作为下一次随访及复诊评估的参考。
(二)个性化目标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或多个组分,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症等,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降压、调脂、控制体重,改善生活方式,只有全面达标,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目标设定注重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预期寿命、并发症或合并症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
1.控制目标:
(1)毛细血管血糖:空腹与非空腹;(2)糖化血红蛋白;(3)血压;(4)血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体重:体质指数;(6)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
(一)综合评估
在制定个性化自我管理方案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系统的评估:
1.患者基本信息:
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糖尿病类型、教育、职业、经济状况、病程、病史、用药情况、糖尿病家族史等。
2.糖尿病相关临床指标评估:
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等。
3.并发症评估:
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酮症酸中毒;慢性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病等评估。
二、自我管理处方的理论依据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治疗要求患者具有高度的自我管理能力,DSME/S理论的应用对患者的临床、社会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均有积极的影响[12]。自我管理处方的设计以DSME/S为理论基础,为了达到患者的行为改变,加入相关的健康管理与行为改变理论,如健康信念模型(health belief model)、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Precede-Proceed模型(the Precede-Proceed Model)、Fogg行为模型(BJ Fogg Behavior Model)等[13,14,15,16]。
2.行为目标:
除了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之外同时需要设定以行为改变为导向的个性化行为目标。行为目标由患者和自我管理处方制定者共同商定,目标需具体、可测量、可实现,避免一次设定过多目标。例如饮食目标设定:早餐加一盒250 ml的牛奶;运动目标设定:每天晚饭后半小时散步45分钟等。
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完整版)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7%~11.6%[1,2],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糖尿病作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赖于自身管理[3,4]。有效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support,DSME/S)是协助糖尿病患者管理和维持自身健康行为的基础[5]。我国的糖尿病教育管理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初是医护人员组织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授课,模式单一,患者学习比较被动。随着国外的成功经验不断引入,以专业人员小组授课、个体化自我管理技能培训及病友同伴教育相结合的DSME模式开始出现[6]。但目前我国糖尿病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内容单调(以书本知识为主)、讲者随意性强、缺少系统评估和随访、教育与行为改变脱节、脱离患者需求、缺乏个体化的教育和饮食、运动计划以及制定的DSME计划无法很好地落实
糖尿病的教育管理涉及多学科知识,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因而自我管理处方需要囊括多方面内容,包括综合评估、个性化控制目标、情绪管理、自我监测、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胰岛素注射技术、糖尿病并发症筛查以及卫生资源支持。处方制定以中国糖尿病领域专业指南为依据,结合患者的病程、病情和行为改变特点等,兼具科学性和个性化。
一、自我管理处方的定义
自我管理处方是一种个体化的糖尿病教育管理工具,将2型糖尿病全方位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以处方形式综合为一体,且随着处方的实施和不断改进,能将DSME/S延续并形成持续支持的糖尿病教育管理行为改变闭环。因此自我管理处方既是DSME/S的实践工具,也是DSME/S的支持形式之一。自我管理处方应由有资质的糖尿病教育者或教育护士主导制定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患者行为改变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具有综合性、个体化、易操作、可持续改进的特点,是协助医务人员实施糖尿病教育管理与支持以及指导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的实操性工具。
8.依从性评估:
利用相关评估工具,如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服药信念量表(beliefs about medical questionnaire)等,全面了解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如患者对药物作用的认识、对自身病情了解程度、对医嘱的理解程度、用药方案是否简单易行等。
9.注射技术评估(仅限注射治疗者):
4.饮食习惯:
包括食物摄取量、饮食种类、有无偏食、有无食物过敏及烹调习惯等。
5.运动习惯:
如日常活动量、运动的种类、时间及频率等。
6.生活方式:
睡眠、休闲娱乐、烟酒嗜好等。
7.心理状态:
如糖尿病生命质量(diabetes quality of life)测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等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