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合集下载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范本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范本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范本易燃易爆危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容易燃烧、爆炸的物质。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易燃易爆危险品通常分为几个类别,每个类别中的物质又根据其具体特性被分为不同的危险分级。

下面是一份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的范本。

第一类:气体1.1 易燃气体1.1.1 丙烷、丁烷等烷烃类燃气1.1.2 乙炔、乙烯等烯烃类燃气1.1.3 气态甲醇、乙醇等醇类燃气1.2 易爆气体1.2.1 氢气1.2.2 氢氧化物等氧化物类燃气1.2.3 一氧化碳等一氧化物类燃气第二类:液体2.1 易燃液体2.1.1 石油类燃料,如汽油、柴油等2.1.2 醇类液体,如甲醇、乙醇等2.1.3 标签为易燃液体的其他液体2.2 易爆液体2.2.1 乙醚、丙酮等易燃溶剂2.2.2 硝化甘油等爆炸性液体第三类:固体3.1 易燃固体3.1.1 铝粉、镁粉等易燃粉末3.1.2 纸张、木材等可燃固体3.1.3 纤维状物质,如棉花、麻绳等3.2 易爆固体3.2.1 火药、炸药等爆炸性固体3.2.2 某些金属的碎屑,如砂轮屑、铝屑等3.2.3 硝化甘油等含能固体第四类:自反应物质及其混合物4.1 易燃自反应物质4.1.1 过氧化氢等自反应物质4.1.2 有机过氧化物等自反应物质4.1.3 烷基过氧化物等自反应物质4.2 易爆自反应物质4.2.1 过氧化物、硝化物等自爆物质4.2.2 高能化合物、过氯酸盐等自爆物质4.2.3 某些溴化物、氯化物等自爆物质第五类:遇水自发反应物质及其混合物5.1 遇水发生剧烈反应的易燃物质5.1.1 部分有机金属化合物5.1.2 部分非金属的硫化物、氢化物等5.2 遇水发生剧烈反应的易爆物质5.2.1 部分金属钠、钾合金以上是一个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的简单范本,具体的分类和分级标准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危险品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分级,以便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易燃易爆 危险品安全距离规定

易燃易爆 危险品安全距离规定

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距离规定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距离规定随着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不断发展,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使用和储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然而,由于这些危险品具有高度的危险性,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防止潜在的灾难发生。

因此,制定和遵守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距离规定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距离规定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距离规定是指根据危险品的特性和危险级别,制定安全距离的规则和标准。

这些规定通常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并适用于工业和商业场所、居民区以及交通运输等领域。

安全距离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分类和危险级别根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特性和危险程度,国际上通常将其分为以下几类: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毒性物质、腐蚀品等。

每一类危险品都有相应的危险级别,从高到低分别为Ⅰ、Ⅱ、Ⅲ类。

在确定安全距离时,要根据具体的危险品和危险级别来确定合适的标准。

三、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危险品和危险级别,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距离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确定。

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危险品的燃烧热或爆炸当量以及环境条件来进行计算。

具体的计算公式和参数可以根据不同的国际或地方标准来确定。

此外,还可以考虑周围建筑物、设备或容器的蓄热和排热能力、防火墙等因素来进行修正。

四、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距离的应用场景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距离的应用场景多种多样。

在工厂和仓库等工业场所,要求在危险品储存区域和其他区域之间保留一定的安全距离。

在居民区和商业区,有关部门会制定有关危险品储存和使用的规定,要求禁止在危险品安全距离范围内进行相关活动。

此外,在危险品运输方面,也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距离规定,以保障交通运输安全。

五、遵守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距离规定的意义遵守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距离规定对于防止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设置和维护安全距离不仅可以保护周围的人员和财产免受潜在的威胁,还可以减少事故发生后的破坏范围和损失程度,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三篇)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三篇)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易燃易爆危险品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可燃性、可爆炸性或有爆炸性反应的化学品、物质或制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国际上的相关标准,易燃易爆危险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其闪点低于60℃的液体。

闪点是指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物与明火接触时,能够点燃的最低温度。

根据闪点的不同,易燃液体可分为三类:Ⅰ类闪点低于-18℃,Ⅱ类闪点在-18℃至23℃之间,Ⅲ类闪点在23℃至60℃之间。

2.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容易燃烧的固体物质,或者受外界激发,能够生成可燃的气体。

易燃固体通常可以分为两类:(1)易燃固体废弃物:指那些燃点低于240℃的固体废弃物。

(2)自反应物:指在标准条件下容易进行自反应的固体,如遇到激发源或者受到热源刺激,会发生剧烈反应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3.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易于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气体。

常见的易燃气体有:乙炔、丙烯、氢气等。

这些气体具有很高的可燃性,在不适当的条件下,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4.易燃蒸气和易燃混合物易燃蒸气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容易挥发出可燃性气体的液体。

易燃混合物则是指易燃气体与空气或者其他氧化剂混合而成的可燃混合物。

常见的易燃蒸气和易燃混合物有:醇类、酮类、酯类等。

除了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易燃易爆危险品还可以根据其爆炸危险性进行危险分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危险品的危险分级主要有四个级别:1.Ⅰ级(极其危险品)这类危险品的爆炸危险性非常高,即使在较小的规模和数量下,也能引发严重的爆炸事故。

常见的Ⅰ级危险品有:硝酸、硫酸、氢气等。

2.Ⅱ级(高度危险品)这类危险品的爆炸危险性较高,即使在中等规模和数量下,也可能引发严重的爆炸事故。

常见的Ⅱ级危险品有:醋酸、甲醛、焦油等。

3.Ⅲ级(中度危险品)这类危险品的爆炸危险性中等,在较大规模和数量下,有可能引发较大的爆炸事故。

九大危险品分类等级及其标识

九大危险品分类等级及其标识

第1类:炸药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爆炸品类别1.1 REX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2 REX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3 REX (RCX RGX 当被允许)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4 REX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5 REX具有大规模爆炸性,但极不敏感的物品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6 REX极度不敏感的物品及没有大规模的爆炸性物品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RXB RXC RXD RXE RXG兼容性小组任务根据DGR 表3.1.A遇险信号、保险丝发火器, 等。

爆炸品RXB RXC RXD RXE RXG兼容性小组任务根据DGR 表3.1.A遇险信号、保险丝发火器, 等。

第2类:气体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易燃气体类别 2.1 RFG利用不同的气体在某些比例下混合而形成一个易燃的混合物的压缩气体。

丁烷、氢、丙烷、乙炔、打火机不易燃的无毒气体类别 2.2 RNG RCL>任何不易燃, 无毒的压缩气体二氧化碳、氖、灭火器或低温液化气体例如液化氮气或氦气毒气类别 2.3 RPG具毒性或腐蚀性,对人的健康造成危险的气体多数毒气被禁止为使用空运;有些被允许,例如低毒性喷雾剂, 催泪弹等设备。

第3类:易燃液体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易燃液体RFL任何液体的闭杯式闪点闪点测定在60.5.C 或以下。

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

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

易燃易爆不安全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一、前言易燃易爆不安全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是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紧要保障。

为了确保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安全,必需加强对易燃易爆不安全品和场所的管理,设立科学、规范的防火防爆制度,以保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二、易燃易爆不安全品1、易燃物质:指在肯定温度范围内能够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如气体、液体和固体。

2、易爆物质:指在受到热、摩擦、静电和撞击等因素作用下极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3、一般易燃易爆物质:指不属于上述两类物质但极易在肯定条件下引起火灾和爆炸不安全的材料。

易燃易爆物品的种类很多,例如汽油、液化气、甲醇、氯气、炸药等等。

这些物品一旦在不当的地方或方式下被使用、保管,必将对人员及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设计一套防火防爆制度显得特别必要。

三、易燃易爆场所1、化工厂、药厂及其附属设施(例如加工、贮存区等)。

2、油库、加油站、气站和其他石油化工设施。

3、制冷、制氧、制氮及其他压缩气体工厂。

4、电站、热电站、火电厂、核电厂、煤矿等。

5、机场、港口、火车站、地下车库等公共场所。

易燃易爆场所中包括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紧要的工业设施和公共场所,如化工、石油化工、电力、交通、矿山、码头等,这些地方若未进行好防范,很有可能对人身财产造成重点危害。

四、防火防爆制度1、管理人员责任制:企业应当成立消防管理机构,明确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明确在生产、操作和管理过程中的消防工作责任,确保管理机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防火防爆设施维护保养制度:建立防备火灾和爆炸的设施检查制度,定期进行日常检修和保养。

3、防火防爆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对员工及管理人员关于化学、火灾、爆炸不安全及各类易燃易爆不安全物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应对本领,确保人员在受到事故威逼时,能够适时自救和报警。

4、防火防爆程序制度:建立储存、使用、运输、处理,以及应对紧急事故等方面操作程序和制度。

例如对实行安全的运输方式以及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素养,降低事故发生率。

易燃易爆 危险品分类目录及品名表管理规定

易燃易爆 危险品分类目录及品名表管理规定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目录及品名表管理规定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目录及品名表管理规定危险品是指在运输、生产或储存过程中,具有爆炸、燃烧、有毒、腐蚀、放射等特性,可能对人身、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

为了保证安全,减少事故风险,各国普遍对危险品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本文将介绍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目录及品名表的管理规定。

一、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目录易燃易爆危险品根据其危险性质和特点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并编制了相应的分类目录。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易燃易爆危险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易燃液体:指在标准大气压下,闪点低于60℃,能迅速燃烧并能引燃周围物质的液体。

如汽油、酒精等。

2.易燃固体: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易受热分解,或摩擦或撞击能引燃,或能与水反应产生可燃气体的固体物质。

如硝化纤维、硝酸单恶唑等。

3.易燃气体:指在标准大气压下,在20℃和101.3kPa压力下处于气态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能形成可燃混合物,并具有爆炸危险。

如乙炔、液化石油气等。

4.氧化剂:指能与其他物质反应放热并支持燃烧的物质。

如过氧化氢、高氯酸等。

5.易爆固体:指受热、摩擦、震动、撞击或与其他物质接触时能急剧放出热量和气体,产生爆炸的固体物质。

如黑火药、硝铵等。

二、易燃易爆危险品品名表易燃易爆危险品品名表是按照危险品的化学特性和危险性质进行分类编制的。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核心内容基本相同。

品名表中通常包含品名、UN号、危险类别和危险特性等信息。

以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为例,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品名表进行了明确规定。

其中,“易燃液体”包括汽油、酒精等;“易燃固体”包括硝化纤维、硝化纸等;“易燃气体”包括乙炔、液化石油气等;“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高氯酸等;“易爆固体”包括黑火药、硝铵等。

三、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规定为了确保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运输、储存和使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规定:1.标识标志:易燃易爆危险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需要标明相应的标识标志,以提醒他人注意。

2023年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2023年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2023年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易燃危险品分类:1. 液体易燃物质:液体状物质,具有低闪点和能维持燃烧的特性。

例如汽油、柴油、溶剂等。

2. 气体易燃物质:气体状物质,在常温和常压下可以燃烧。

例如丙烷、乙炔、氢气等。

3. 固体易燃物质:固体状物质,在常温下会燃烧。

例如木材、纸张、火柴等。

4. 自反应物质和自发燃料:能够在常温下自发反应或自发燃烧的物质。

例如自反应物质、过氧化物等。

5. 遇水产生易燃气体的物质:与水接触时产生可燃气体的物质。

例如锂、钠等。

易燃危险品危险分级:根据危险性的不同,易燃危险品在危险分级上分为六类:- 一级:具有极高的危险性,短时间内可能发生可燃和爆炸反应,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危险。

- 二级:具有高危险性,可能在相应条件下发生可燃和爆炸反应,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危险。

- 三级:具有中等危险性,可能在极端条件下发生可燃和爆炸反应,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危险。

- 四级:具有一定危险性,可能在较高温度或相应条件下发生可燃和爆炸反应。

- 五级:具有较低的危险性,可能在高温或相应条件下发生可燃和爆炸反应。

- 六级:具有极低的危险性,普通条件下不会发生可燃和爆炸反应。

易爆危险品分类:1. 爆炸品: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产生爆炸的物质。

例如炸药、火药等。

2. 自反应物质和自发燃料:能够在常温下自发反应或自发燃烧的物质。

例如自反应物质、过氧化物等。

3. 过氧化物:具有过氧化性质的物质。

例如过氧化氢、过氧化硫等。

4. 强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质的物质。

例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氮等。

5. 敏感物质:对外界的刺激和能量敏感,容易引发爆炸。

例如敏感炸药。

易爆危险品危险分级:根据危险性的不同,易爆危险品在危险分级上分为六类:- 一级: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对稍大的改变条件或因环境因素而引发严重的爆炸。

- 二级:具有高危险性,对重大条件变化或极端环境要素引起的爆炸很敏感。

- 三级:具有中等危险性,对大量条件变化或因环境变化引起的爆炸敏感。

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规定

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规定

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规定易燃易爆危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容易燃烧或者爆炸的物质,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为了保障社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规定。

以下将介绍我国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的相关规定,包括危险品分类、储存运输要求、事故防范措施等。

一、危险品分类易燃易爆危险品按其燃烧性、爆炸性、毒性、腐蚀性等特性进行分类,分为九类。

其中一类是易燃气体,包括诸如氢气、乙炔等可自行燃烧的气体。

二类是易燃液体,如汽油、酒精等。

三类是易燃固体,如火柴、硝酸纤维等。

四类是自反应物质和自发燃物,如过氧化钾、硫化亚铁等。

五类是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双氧水、硝酸等。

六类是毒性物质,如氰化钠、砷化氢等。

七类是放射性物质,如铀、镭等。

八类是腐蚀品,如硫酸、盐酸等。

九类是其他易爆物品,如雷管、炸药等。

二、储存要求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设施,以确保危险品的安全性。

首先,储存场所应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物品,有防火墙和防火门,并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其次,储存设施需要具备相应的耐火性能,如储罐、仓库等需要采用防爆材质制造,并设有防火、防爆、通风等设施。

另外,储存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危险品的质量和容器是否存在损坏,以及随时清除泄漏物。

三、运输要求易燃易爆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危险品的安全运输。

首先,运输车辆和容器应符合防爆要求,并有相应的安全标志和标识。

其次,运输车辆应满足相应的安全要求,如固定设施、防火装置等。

此外,运输过程中要注意车辆的稳定性,避免碰撞和摩擦导致的泄漏和起火。

同时,驾驶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四、事故防范措施为了预防和减少易燃易爆危险品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首先,储存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等。

其次,要加强危险品的监控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易燃易爆危险品指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容易燃爆的物质。

按形态,易燃易爆危险品可分为气体、液体、固体、粉尘等四类。

一、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指凡是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爆的气体。

气体的燃烧与液体和固体不同,不需要蒸发、熔化等过程,速度更快,而且容易爆炸。

1·可燃气体危险特性分级可燃气体(蒸汽)按爆炸极限下限分为2级:(1)1级指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小于等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环氧乙烷、氯乙烯、硫化氢、水煤气、天然气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均属此类;(2)2级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大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氨、一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少数可燃气体属此类。

在生产或贮存可燃气体时,将1级可燃气体划为甲类火灾危险,2级可燃气体划为乙类火灾危险。

2·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1)温度爆炸性混合物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扩大,爆炸危险性增加;(2)氧含量混合物中氧的含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的更多。

如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31%,在氧中为2.8~93%;(3)惰性介质如果在爆炸性混合物中掺入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氩等),随着惰性气体百分数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当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后,可使混合物的爆炸性消失。

通常惰性气体对混合物爆炸上限的影响比对下限的影响更为显著;(4)压力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很大影响。

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随之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显著。

当压力降至某一数值时,下限与上限重合成一点,压力再降低,则混合物将变成不可爆物质。

爆炸极限范围缩小为零时的压力称为爆炸的临界压力;(5)容器容器直径越小,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小。

当容器直径或火焰通道小到某一数值时,可消除爆炸危险,该直径称为临界直径或最大灭火间距;(6)能源能源强度愈高,加热面积愈大,作用时间愈长,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7)此外,光对爆炸极限也有影响。

二、可燃液体可燃液体指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烧的液体。

大部分液体的燃烧形式是液体受热后形成可燃性蒸气,与空气混合后按气体的燃烧方式进行的。

液面上的火焰向液体内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和传导两种方式实现的。

1·可燃液体的闪燃和闪点当可燃液体的温度不高时,液面上少量的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因遇火源而发生一闪即灭(延续时间小于5秒)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可燃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可燃液体的闪点。

2·可燃液体分类:国家标准GB6944-86将可燃液体分为:低闪点液体((-18℃);中闪点液体(-18℃(23℃);高闪点液体(23℃~61℃)。

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越易着火燃烧。

两种可燃液体混合物的闪点,一般位于原来两液体的闪点之间,且低于二者闪点的平均值。

3·液体火焰主要有沸溢火焰、喷溅火焰和喷流火焰。

三、可燃固体可燃固体指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烧的固体物质。

不同的固体物质其燃烧过程也不尽相同。

熔点低的固体物质其燃烧过程是受热后首先熔化,再蒸发产生蒸气并分解氧气,例如沥青、石蜡、松香、硫、磷等;复杂固体物质的燃烧过程是受热时直接分解析出气态产物,再氧化燃烧,例如木材、纸张、煤、塑料、人造纤维等。

四、爆炸性粉尘爆炸性粉尘指与空气均匀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后,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粉尘。

1·分类目前已发现的爆炸性粉尘有以下7类:(1)金属类如镁粉、铝粉、锰粉;(2)煤炭如活性炭、煤等;(3)粮食如淀粉、面粉等;(4)合成材料如染料、塑料;(5)饲料如鱼粉、血粉;(6)农副产品如烟草、棉花;(7)林产品如纸粉、木粉等。

2·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1)空气中存在分散的可燃性粉尘云;(2)可燃性粉尘云浓度处于爆炸范围(爆炸上下限)内。

一般地,粉尘分散度越高、可燃气体和氧的含量越大、火源强度、原始温度越高、湿度越低及惰性粉尘和灰分越少,爆炸极限范围越大。

一般粉尘的爆炸下限为20~60g/m3,上限为2~6kg/m3;(3)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4)有足够浓度的氧气;(5)粉尘云必须在相对密封的包围物(房屋或设备)中,这样粉尘云的急骤燃烧才能使包围物中的温度和压力迅速升高。

当压力增高到大于包围物所能承受的压力时,包围物即被炸裂而发生粉尘爆炸。

3·粉尘爆炸特点(1)二次爆炸的破坏力更大闪点高的粉尘开始爆炸时(原始爆炸)的破坏力并不很大。

但爆炸后气浪搅起附近处于堆积状态的粉尘,形成了新的粉尘云,而原始爆炸的火焰又成为了点火源,从而引爆了被搅起的粉尘云,这种爆炸称为二次爆炸。

二次爆炸因粉尘多破坏力更大。

(2)粉尘爆炸一般发生在筒仓、料斗、粉碎机、斗提机、干燥机、输送机、混料机、除尘器以及管道、地沟等储存及输送、加工过程中。

4·预防粉尘爆炸主要措施:(1)避免可爆粉尘云的产生;(2)避免点火源。

点火源一般包括明火(如电焊、气焊与抽烟等)、机械火花(如冲击火花、摩擦火花等)、热表面、静电火花、电气火花、自源火源及其它火源(如雷电火源及一些未知的火源)等;(3)惰化预防。

惰化包括气体惰化、真空惰化和粉体惰化。

a·气体惰化,即将惰性气体如氮气或二氧化碳、含氧和其它可燃气很少的炉气等,引入易发生爆炸的设备,使设备内的氧含量至少比该粉尘的最大允许氧含量低2%,降低爆炸发生的概率。

此法多用于火花不可避免,爆炸感度和强度较大的粉尘;b·真空惰化,即将设备内压力降低到大气压以下,使该设备内的爆炸危险降低,甚至不发生爆炸。

此法需密封设备,且需消耗动力,一般用于小型设备;c·粉体表面惰化,即向可燃粉尘中混以惰性粉料,使其爆炸性降低。

防止爆炸发生所需惰性物质的浓度与点火能有关;d·粉体惰化。

即将易爆粉尘的表面涂包一层惰化的固体表面。

如向粮食中加入2%的豆油,使粮食颗粒表面和颗粒间的粉尘进入豆油中;在纺织工业中,喷水雾于粉尘中等。

这些办法可降低爆炸的可能性;(4)泄爆技术。

只适用于无毒的可燃粉尘;(5)隔爆技术。

容器之间由长导管连接时,必须采用隔爆技术以防止爆炸的传播。

隔爆装置有自动快速阀门(分闸阀式和蝶式)和人动式快速切断阀门;(6)抑爆技术。

抑爆系统包括:爆炸探头、抑爆装置和控制单元。

当控头(即传感器)测到粉尘初始的爆炸时,控制抑爆装置用抑爆剂在爆炸压力升高到容器抗爆强度以前熄灭爆炸。

比较有效的抑爆剂是磷酸铵或碳酸氢钠粉剂,卤化物(Halon)和水效果差些,但水和岩石粉常用于矿山抑爆。

抑爆剂装在高压缸中,缸中有60巴或120巴的氮气作推进剂,当缸的出口被雷管炸开,抑爆剂被高压的推进剂氮气喷入设备内进行抑爆;(7)封闭技术。

将粉尘爆炸封闭在设备内而不使之传播称为封闭技术。

这时设备应进行最大爆炸压力的耐压与耐震设计。

此方法一般用于小型有毒粉尘的生产中。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储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储存必须根据各自不同的危险特性,按项分堆、分间、分库储存,不得混存,并在醒目处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质和灭火方法,以防止不同性质的危险品相互接触发生反应引起火灾或由于灭火方法不同给火灾扑救工作增加困难,甚至造成更大的火灾损失。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不得储存在地下室或其它地下建筑内,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储存仓库内严禁设员工集体宿舍。

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养护管理应采取哪些措施?①通风:及时散热、驱除库内积聚的易燃、可燃气体和驱散库内的潮湿空气;②控制温度:通过加冰、通风、喷水等方法降低危险品仓库内温度,减少环境温度对危险品的影响;③控制湿度:通过通风、使用干燥剂、密封包装等方法降低危险品仓库内空气湿度,减少水份对危险品的影响。

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出厂时有哪些要求?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出厂时必须附有燃点、闪点、自燃点、爆炸极限等数据的说明书,并注明防火、灭火、安全储运注意事项,对独立包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当贴附危险品标签。

4、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经营单位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①有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经营、储存设施;②有熟悉专业技术并经过培训合格的业务人员;③有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运输有哪些要求?①必须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准运证》;②配备驾驶员、押运员并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③运输车辆的机械部分、车厢、底板和隔热、静电导除、熄灭火星装置必须完好,配置“危险品”字样标志牌、标志灯和相应的灭火器材。

6、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运输行车有哪些防火要求?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应控制车速,保持车与车的距离,严禁违章超车,尽量避免急刹车;应按公安机关指定的时间、路线行驶,尽可能选择宽阔平坦的道路,避开繁华的闹市城镇;运输途中不得在居民聚居点、行人稠密地段、行政机关、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以及道路交叉口、桥梁、隧道、急弯、狭窄道路段等地点停车。

7、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装卸作业有哪些防火要求?①认真检查装卸货物的包装及标志的完整状况,对破损、散漏的应拒绝装车;②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装卸,轻装轻卸,不准摔碰、撞击、重压、倒置;③装卸人员应严格穿戴口罩、手套、工作服等防护用具,不得穿带有铁钉的鞋子和易产生静电的服装;④货物必须堆放整齐、捆扎牢固、对遇水易燃易爆的货物还要采取完善的防雨措施。

8、运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一般不得使用哪些运输工具?一般不得使用拖拉机、全挂货运车、摩托车、畜力车、机动三轮车、自行车等运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9、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由于因质量不合格或因失效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稳定性差,火灾危害性大,所以销毁处理时必须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并须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和环保部门同意才可进行销毁。

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①销毁场地四周和防护措施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②销毁方法正确、安全、易操作,不污染环境;③销毁方案完善,防范措施周密、落实;④销毁人员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