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密押试卷一(答案及解析)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密押试卷一(答案及解析)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密押试卷一(答案及解析)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收集整理,大学生电脑主页——大学生的百事通】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着名作家是()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 B、倒叙 D、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 1.《马伶传》马伶拜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的主要启示是 < ) A.深入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 B.善于模仿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 C.刻苦磨炼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 D.耻居人下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 答案: a 2.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 <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答案: b 3.《哭小弟》中小弟、蒋筑英、罗健夫的共同品格是 < ) A.贡献卓著 B.无私奉献 C.全才罕遇 D.英年早逝 答案: b 4.《长恨歌》第四部分所描绘的杨玉环在仙界思念唐玄宗的情景是 < )

A.天然之境 B.融情入境 C.移情于境 D.因情造境 答案: d 5.贯串《爱尔克的灯光》的线索是 < ) A.故居的变迁 B.亡姐的不幸遭遇 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 D.“长宜子孙”四个字的联想 答案: c 6.《先妣事略》写母亲娘家的良好家风和娘家人的受欢迎,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 )b5E2RGbCAP A.对比 B.类比 C.烘托 D.象征 答案: c 7.下列文章,通篇以寓言形式说理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答案: b 8.《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D.排比 答案: b 9.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情景交融方式是 < ) A.自然天成 B.融情入景 C.移情于景 D.因情造景 答案: c 10.《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 < ) 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与崩溃 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 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 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 b

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考前密押试卷

2011年4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组织行为学属于()A.应用性学科B.传统性学 科C.纯理论性学科 D.创新性学科答案:A解析:(P12)组织行为学与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理论性科学不同,它属于应用性科学。 2. 评价群体凝聚力时,特别有利于不同群体间进行 比较的是()A.问卷调查法 B.定量分析法 C.定性分析法D.数量分析法答案:D解析:(P147)问卷调查方法能够比较详细地给岀凝聚力的具体表现;数量分析法可以从总体上对群体的凝聚力给 出一个定量的描述。这种描述特别有利于不同群体间进行比较。 3. 沟通过程的最后一环是()A.沟通信息源B.编码C.通道D.反馈回路答案:D解析:(P156)沟通过程模型包括七个部分:①沟通信息源,②编码,③信息,④通道,⑤解码,⑥接受者,⑦反馈。 4. 有效的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应遵循以下哪一 原则()A.个人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B.从实际出 发原则C.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D.个人无条 件服从组织的原则答案:A解析:(P96)有效的事 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应遵循个人与组织相结合的 原则,这种配合程度集中表现为所设计的事业生 涯对个人和组织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程度。 5. 所有的命令型群体都是()A. B. C. D.利益型群体友谊型群体正式群体任务型群体答案:D 解析:(P127) 6. 根据薛恩的研究,他认为"职业锚"共有()A.二 种B.三种 C.四种 D.五种答案:D解析:(P108)薛恩认为有五种职业锚”,分别为技术职业锚、管理能力职业锚、创造性职业锚、安全感职业锚和自治独立职业锚。 7. 在权力上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的人际反应特质是()A.包容的需求 B.感情需求 C.工作需求D.控制需求答案:D解析:(P178) 心理学家舒兹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因而具有 人际关系的需求,这些需求可以分为三类,包容 的需求:具有这种需求的人希望与别人来往、结交,想与别人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控制的需求:在权力上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感情的需求:在感情上有与他人建立并维持 良好关系的愿望,其行为特征是喜爱、亲密、同情、友善、热心、照顾等。 8. 领导的权力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资源控制权、奖惩权和()A.指挥权 B.决策权 C.专长权 D. 领导权答案:C解析:(P230)领导的权力一般有资源控制权、奖惩权和专长权三部分组成。 9. 9.管理过程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是()A.计 划B.预测 C.决策 D.控制答案:C 解析:(P276)决策是领导的重要职能,是管理过程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在现代社会中,决策的优劣关系 到组织的兴衰成败。 10. 下列不属于领导的特点的是() A.示范性B. 强制性C.激励性D.环境适应性答案:B解析: B (P225)领导行为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具有以下特点:(1)示范性。(2)激励性。(3)互动性。(4)环境适应性。 11. 具有对人和对生产都很少关心特点的领导行为 类型是()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 B.任务式管理C. 贫乏式管理D.中间型管理答案:B解析:(P260)贫乏式管理”:对人和对生产都很少关心,是回避责任、缺乏志向或不称职的领导,注定失败。乡村俱乐部式管理”:对人高度关心,友善待人,认为只要人们心情舒畅,工作就一定会搞好,很少关心工作控制、监督和规章制度。任务工管理”:对工作高度关心,但对人则很少关心。领导 者通常用工作条件来提高效率,而没有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因素,短期内可能有效,但不能长期保持 下去。中间型管理”:领导者折中地在关心人和关心工作两者之间求平衡,不求做出什么成绩,但也不会岀大的差错。 12. 12.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的冲突还是功能失调 的冲突的指标是()A.冲突过程 B.群体规范 C. 群体工作绩效 D.群体目标答案:C解析:(P204) 13. 13.权变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A.被领导者 对领导者的影响 B.领导者的工作绩效水平的高 低C.被领导者的特点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 D.被领导者的工作绩效水平的高低答案:C解析:C (P266)领导的有效与否可以直接从被领导者的工作绩效水平的高低中反映岀来。在领导过程中,每 时每刻都会从被领导者身上反映岀领导的管理特征来,因此,研究被领导者的特点对领导有效性 的影响无疑是权变理论的核心内容。https://www.360docs.net/doc/417703258.html,) 14. 有些需要可以重新产生甚至有周期性,这体现了需要具有()A.指向性B.交替性C.转移性D. 再生性答案:D解析:(P305)需要具有以下特征: (1)指向性。任何需要都指向某种事物,如食物、知识、交往中的人。(2)再生性。有些需要可以 重新产生甚至有周期性。需要的不断重新岀现是需要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3)交替性。在人的一生中或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1)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2007 一、请翻译下列古文,两题任选一。(10分) 1、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法之直到劲直,听用,矫重人之奸行。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是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 2、魏其侯窦婴者,孝文(汉文帝)后从兄子也。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汉景帝)初即位,为詹事。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後传梁王。”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惭。於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

二、请赏析李清照《醉花阴》一词。(10分)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简答题。(共计15分) 1、请简要举例说明“赋”的文体特点。(5分) 2、史论贵在出新。请依据这一观点谈谈你对苏轼《留侯论》的理解。(10分) 四、请谈谈你对“大学”一文所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后四条目内容的理解。(15分) 五、“爱能入其中,观能出其外”,这是大文章家应有的境界。请结合贾平凹《秦腔》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20分) 六、分析题,两题任选一。(15分) 1、请分析《刺客列传》中燕太子丹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真题题目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真题题目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成人高考大学语文真题题目》的内容,具体内容:成功之讯,正待发布,胜利之报,已降天地。高考加油!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仅供大家参考!阅读必考题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 成功之讯,正待发布,胜利之报,已降天地。高考加油!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仅供大家参考! 阅读必考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与人生 朱光潜 一般人嫌文学无用,近代有一批主张"为文艺而文艺"的人却以为文学的妙处正在它无用。它和其他艺术一样,是人类超脱自然需要的束缚而发出的自由活动。比如说,茶壶有用,因能盛茶,不管它是泥的瓦的扁的圆的,自然需要止于此。但是人不以此为满足,制壶不但要能盛茶,还要能娱目赏心,于是在质料、式样、颜色上费尽机巧以求美观。就浅狭的功利主义看,这种功夫是多余的,无用的;但是超出功利观点来看,它是人自作主宰的活动。人不厌其烦要作这种无用的自由活动,才显得人是自家的主宰,有他的尊严,不只是受自然驱使的奴隶;也才显得他有一片高尚的向上心。

要胜过自然,要弥补自然的缺陷,使不完美的变成完美。文学也是如此。它起于实用,要把自己所知所感的说给旁人知道;但是它超过实用,要找好话说,要把话说得好,使旁人在话的内容和形式上同时得到愉快。文学所以高贵,值得我们费力探讨,也就在此。 这种"为文艺而文艺"的看法却有一番正当道理,我们不应该以浅狭的功利主义去估定文学的身价。但是我们纵然退一步想,文学也不能说是完全无用。人之所以为人,不止因为他有情感思想,尤在他能以语言文字表现情感思想。试假想人类根本没有语言文字,像牛羊犬马一样,人类能否有那样光华灿烂的文化?文化可以说大半是语言文字的产品。有了语言文字,许多崇高的思想,许多微妙的情境,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才能流传广播,由一个心灵出发,去感动无数心灵,去启发无数心灵的创造。这感动和启发的力量大小与久暂,就看语言文字运用得好坏。在数千载之下,《左传》、《史记》所写的人物事迹还活现在我们眼前,若没有左丘明、司马迁的那种生动的文笔,这事如何能做到?这数千载之下,柏拉图的《对话集》所表现的思想对于我们还是那么亲切有趣,若没有柏拉图的那种深入浅出的文笔,这事又如何能做到?从前也许有许多值得流传的思想与行迹,因为没有遇到文人的点染,就湮没无闻了。我们自己不时常感到心里有话要说而说不出的苦楚么?孔子说得好:"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单是"行远"这一个功用就深广不可思议。 柏拉图、卢梭、托尔斯泰和程伊川都曾怀疑到文学的影响,以为它是不道德的或是不健康的。世间有一部分文学作品确有这种毛病,本无可讳言,但是因噎不能废食,我们只能归咎于作品不完美,不能断定文学本身必有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 B、倒叙 D、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

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 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 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 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 A、人物 B、时间 C、地点 D、情节 E、环境 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 A、幽居养静 B、权衡轻重 C、善于辞令 D、变化气质 E、审察事理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_________,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名句。 2、王昌龄《从军行》:“__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 3、辛弃疾《摸鱼儿》:“___________。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4、元散曲有小令和 _____________之分。 四、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每小题1分,共10分。)

2019年成考高起点语文考前密押试卷

2019年高起点语文网上密押试卷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 ..的一项是() A.曲.解兴趣.曲.高和寡 B.档.案荡.漾安步当.车 C.割舍.摄.取退避三舍. D.便.宜骈.文便.宜行事 A A项中“曲解”的“曲”读一声,“兴趣”的“趣”读四声,“曲高和寡”的“曲”读三声;B项中的加点字都读四声;C项中第一个加点字读三声,后两个加点字读四声;D项中前两个加点字读“pián”,最后一个加点字读“bi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禅让厘定垣墙周庭 B.国萃遨翔皇恩浩荡 C.逡巡兑现泰然自若 D.社稷鬻卖鼎鼎大名 B “国萃”应为“国粹”,“遨翔”应为“翱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这种产品有纤维结构,所以不易燃烧,这是石棉的__________。 (2)我们要__________传统思想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创新。 (3)文学虽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_________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_______它也就失去了效力。 A.特色冲破体味体味 B.特性冲破体验体验 C.特性突破体验体验 D.特色突破体味体味 B 第一句话讲的是石棉的性质,所以用“特性”更合适;冲破的时间较为长,而突破是在一瞬间,第二句话用“冲破”更合适。运用排除法,可知答案选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制订实施方案,这种闭门造车 ....的做法能不脱离实际吗? B.教练总是指责球员训练不刻苦,是否也应该反躬自问 ....,自己的工作是否有失误? C.人代会闭幕那天,会场外站满了严阵以待 ....的记者。 D.20世纪70年代以后,海上汽油资源的开发一马当先 ....,对海洋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C “严阵以待”的意思是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用在该句话中显然不合适。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绝不是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B.正因为空气极其稀薄,阻力极其微弱,所以这里是远程火箭和人造卫星活动的好场所。 C.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27个国家数百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给予很高的评价。 D.近日国际黄金价格再次出现波动,截至上周末,国际黄金市场的价格上涨最高点已达每盎司290美元。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单选郭沫若标明为“眷念祖国的情绪’’的诗作是( ) A.《凤凰涅槃》 B.《天狗》 C.《炉中煤》 D.《地球,我的母亲》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炉中煤》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炉中煤》的副标题为“眷念祖国的情绪”,是一篇表现作者眷念祖国之情的现代新诗,收录在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当中。《凤凰涅榘》《天狗》《地球,我的母亲》也是诗集《女神》中的名篇。 第2题单选鲁迅短篇小说《风波》的结构线索是( ) A.张勋复辟 B.九斤老太的唠叨 C.七斤的苦闷 D.辫子事件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风波》的结构线索。 【应试指导】小说中所描写的风波的起因、发展和结束,均由“辫子事件”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故“辫子事件”为小说的结构线索。 第3题单选诗集《春水》的作者是( ) A.张爱玲 B.冰心

C.萧红 D.丁玲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春水》是冰心的诗集。此外,冰心还出版了诗集《繁星》、散文和短篇小说舍集《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第4题单选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 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论毅力》的中心论点。 【应试指导】《论毅力》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是一篇政论文。全文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紧紧围绕“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个论点展开论证。 第5题单选下列关于作者艺术风格的评论,错误的是( ) A.艾青在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 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艺术风格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艾青的诗歌语言自由多变、富有节奏感,形式上长短句结合,不刻意追求格律押韵,故A项的说法不正确。 第6题单选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

大学语文试卷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 D )中叶的诗歌305篇。 A、战国 B、东周 C、秦汉 D、春秋 2、( B )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道路。 A、《诗经》 B、《楚辞》 C、《国语》 D、《史记》 3、下列四组词语中,最能体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旨意的一组是( A )A.忧劳与逸豫 B.盛与衰 C.天命与人事 D.满与谦 4.《张中丞传后叙》:“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指以相语”的是( B ) A.于嵩读《汉书》事 B.南霁云抽矢射佛塔事 C.张巡慷慨就戮事 D.南霁云拔刀断指事 5.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所表达的根本思想是( A ) A.“顺民之天”以治国 B.反对辍飧饔以劳吏 C.种树要“顺木之天” 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6.《前赤壁赋》所继承的赋体传统表现手法是( C ) A.句句骈偶 B.通篇押韵 C.主客对话 D.借景抒情 7、《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情景交融的方式是( D ) A.自然天成 B.因情造景 C.融情入景 D.移情于景 8、《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B )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9、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C )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10、《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 D ) A.山水诗 B.送别诗 C.悼亡诗 D.爱情诗 11、《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B ) A.正面刻画 B.侧面烘托 C.对比反衬 D.类比彰显 12、在元曲四大家中,( C )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A关汉卿 B白朴 C马致远 D郑光祖 13、《诗经》的传统分类是( B ) A 南、风、雅 B 风、雅、颂 C 雅、颂、南 D 颂、南、风 14、《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C ) A 重言 B 卮言 C 寓言 D 杂言 15、《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体式是( D ) A 四言体 B 五言体 C 七言体 D 杂言体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前密押试卷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前密押试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 第Ⅰ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把其 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1.道德和法律的联系是 ( ) A.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密不可分,互相补充,协同发挥作用 B.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都是靠国家强制力量来贯彻实行的 C.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两者是一回事,可以互相代替 D.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应当如何做,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必须如何做2.提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 ( ) A.人生观决定世界观 B.人生观就是世界观 C.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D.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价值观的两个方面 3.《礼记》中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儒家大师孟子提出了“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社会;近代资产阶级追求“民族、民权、民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共产党人和广大劳动人民向往“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些对未来的设计、追求、向往,都属于人生理想中的 ( )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职业理想 D.生活理想 4.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所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 A.爱国主义 B.人道主义 C.科学主义 D.革命英雄主义 5.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是 ( )

A.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B.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C.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 D.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6.有的人在顺境中却发出空虚的哀叹,有的人能够笑面人生,积极为社会作出贡献,有的人却悲观厌世,甚至看破红尘、厌世轻生,所有这些,其实都是 ( ) A.人生目的不同造成的 B.人生态度不同造成的 C.人生价值不同造成的 D.人生理想不同造成的 7.在抗击非典的英勇斗争中,广大医护人员前仆后继、视死如归;广大科技人员披荆斩棘、奋力攻关。从他们的模范行为和先进事迹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就是由他们所体现的 ( ) A.与人为善的精神 B.追求真理的精神 C.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精神8.在人生中,对待顺境的正确态度是 ( ) A.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B.麻痹大意,得意忘形 C.玩世不恭,虚度光阴 D.居安思危,自制自励 9.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的做法是 ( ) A.应遵循个人利益第一的原则,因为无个人利益就无集体利益,集体利益应服从个人利益 B.应遵循集体利益第一的原则,因为无集体利益就无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 C.尊重集体利益就应该放弃个人利益 D.尊重个人利益就应该放弃集体利益 10.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把全国人民团结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的结果,没有这种理想信念的凝聚力就不可能取得胜利。这说明了 ( ) A.科学的信念崇高的理想是人们强大的精神动力 B.人们之间需要团结互助才能取得胜利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题A解答及评分标准 专业、班级:任课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吾其还也”应解释为:( C ) A.我们期盼回去啊B.我们已经回去啦 C.我们还是回去吧D.我们还要回来的 2.“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中“何兴之暴也”应理解为:(A )A.他的兴起多么突然啊B.他为何产生残暴之心啊 C.是什么让他暴跳如雷啊D.为什么他要实施暴行啊 3.“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一句中“属”字通( B )字。 A.阻B.嘱C.祝D.助 4.“会当凌绝顶”后面一句是( D )。 A.一览群山小B.一览名山小C.纵览江山小D.一览众山小 5.成语“梨花带雨”见于谁的作品?( C ) A.孟子 B.王维 C.白居易 D.陶渊明 6.窦娥的三桩誓愿不包括:( D ) A.血溅白练 B.六月飞雪 C.三年亢旱 D.诛杀奸人 7.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成书年代是:( D ) A.唐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8.以下哪一句不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A ) A.感于哀乐,缘事而发。B.温柔敦厚。 C.乐而不淫,哀而不伤。D.思无邪。 9.“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这句诗出自:( D ) A.《黑夜》B.《黑眼睛》C.《远和近》D.《一代人》 10.被曹禺认为“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是( B )。 A.周朴园B.周繁漪C.鲁侍萍D.鲁大海 11.著名诗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 C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B.《致大海》C.《西风颂》D.《我曾经爱过你》 12.作者鲁迅对阿Q的批判态度是( D )。 A.麻木不仁B.哀其不幸C.怒其不争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3.有“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美誉的诗人是( C )。 A.华兹华斯B.歌德C.普希金D.雪莱 14.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现当代诗歌流派“朦胧诗群”的代表?( C ) A.杨炼B.北岛C.余光中D.舒婷 15.汪曾祺出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B )。 A.《受戒》B.《邂逅集》C.《羊舍的夜晚》D.《大淖记事》 16.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其词收在哪本词集里?( C ) A.《如梦令》B.《易安居士集》C.《漱玉词》D.《声声慢集》 17.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 C )。A.《土地》B.《泪水》C.《我爱这土地》D.《祖国》 18.以下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是:( A ) A.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晒罗B.威尼斯商人C.亨利四世D.浮士德19.《变形记》的作者是:( C ) A.格里高尔B.尤奈斯库C.卡夫卡D.海明威 20.以下不属于英国“湖畔派”之一的诗人是:( B ) A.华兹华斯B.雪莱C.柯勒律治D.骚塞

考前密押试卷

2011年专升本考试考前密押试卷 大学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在题后“()”内。 1.先秦诸子散文中,以长于雄辩、善用类比推理而著称的是() 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老子 2.《答司马谏议书》的总体行文风格是() A.慷慨激昂 B.平易质朴 C.含蓄委婉 D.刚柔相济 3.梁启超倡导“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也是下列哪项运动或哪种文体的成功开创者() A.新诗 B.新文化运动 C.白话文运动 D.新文体散文 4.下列四部作品中哪部是鲁迅的散文集() A.《狂人日记》 B.《野草》 C.《呐喊》 D.《彷徨》 5.“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一句话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定义说明 B.分类说明 C.比喻说明 D.阐释说明 6.按说明对象划分,《裘》是一篇() A.实体事物说明文 B.抽象事理说明文 C.文艺性说明文 D.非文艺性说明文 7.《垓下之围》选自() A.《史记·项羽世家》 B.《史记·项羽本纪》 C.《史记·项羽列表》 D.《史记·项羽列传》 8.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是() A.对偶和对比 B.对偶和反衬 C.排比和对比 D.比喻和暗示 9.“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出自下列哪篇文章() A.《始得西山宴游记》 B.《垓下之围》 C.《张中丞传后叙》 D.《徐文长传》 10.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的著名诗人是() A.王昌龄 B.岑参 C.王维 D.高适 11.《山居秋暝》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 A.空山新雨后 B.竹喧归浣女 C.明月松间照 D.随意春芳歇 12.李煜《虞美人》借景抒情的特点是() A.以哀景写哀,哀上加哀 B.以乐景写乐,乐上加乐 C.以哀景写乐,倍增欢乐 D.以乐景写哀,倍增哀痛 13.《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以自喻的事物是() A.金柳 B.水草 C.彩虹 D.星辉 14.《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中“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的象征意义是() A.历史的祖国艰难地负重缓行 B.历史祖国的美好希望一再失落 C.新时期祖国像旭日喷薄而起 D.新时期年轻人献身祖国的热忱 15.下列不是老舍先生代表作的是() A.《四世同堂》 B.《骆驼祥子》 C.《茶馆》 D.《子夜》 16.《风波》中的“风波”,所围绕展开的事件是()

2017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2017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国风"是15个地区的乐歌。"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重点篇章:《采薇》 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 《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5.《左传》的思想倾向: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血肉丰满,形神兼备。《战国策》打破"编年"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结构,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 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 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 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鹬蚌相争"、"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百发百中"等寓言闪耀着迷人的文学光彩,表现出较强的艺术力量。

管理学考前密押试卷(一)

管理学考前密押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管理的目的是( ) A.获得信息 B.协调多种关系 C.寻求市场机会 D.实现组织目标 2.管理人员一般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关于高层人员的技能,按其重要程度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 A.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 B.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D.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3.1961年《管理理论丛林》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其作者是( ) A.巴纳德 B.西蒙 C.孔茨 D.德鲁克 4.管理应随机而变,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技术和方法,该观点属于( ) A.权变学派 B.经验学派 C.社会系统学派 D.管理科学学派 5.上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这是泰罗所提倡的( ) A.职能工长制 B.工作定额原理 C.例外原则 D.心理革命 6.机床加工车间刚刚换了车床,新车床比原车床工作效率可提高20%,车间技术组提出:是否应该提高其工时定额?车工不同意,理由是:对新车床还不熟悉,很难达到额定效率。车间主任和副主任商量出以下四种解决方案,请你选择一项

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 A.由全体车工开会讨论,决定新车床的工作定额 B.由车间主任决定,是否采取新定额,定额是多少 C.由车间的职工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新车床定额 D.报工厂劳动科,由他们会同设备科,经过严格的测评来确定新车床的工作定额 7.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 ) A.日常程序决策 B.长远全局性决策 C.局部程序性决策 D.短期操作性决策 8.企业某产品本期实际销售量为300件,本期预测销售量为300件,若平滑指数为0.6,那么下期预测销售量为( ) A.280件 B.300件 C.310件 D.320件 9.某家电生产企业原是以生产销售大家电而成为名牌的,后开始进入小家电领域。由于企业在市场上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所生产的小家电也颇受欢迎。2008年比2007年的销售增长率为11.8%,2009年比2008年的销售增长率为13.6%。但市场占有率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则较低。该企业的小家电业务应当属于下面哪一类() A.金牛类业务 B.明星类业务 C.幼童类业务 D.瘦狗类业务 10.“5W1H”所描述的是( )职能的内容。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11.企业成长的基础是( ) A.核心能力 B.规模 C.顾客 D.战略 12.( )是一种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汇总(附答案整理)(1)(1)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汇总 一.单选题 1.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人是(鲁迅) 2.关于“子”的说法错误的是(自由职业者) 3.拟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诸子著作是(《论语》) 4.老舍著《断魂枪》中的主人公是(沙子龙) 5.《前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表达(积极旷达的心境) 6.《前赤壁赋》一文运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其中“客”所起的作用(代表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 7.契诃夫《苦恼》中能听车夫姚纳诉说苦恼的是(小母马) 8.《前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句子是(舞幽壑之潜蛟) 9.《苦恼》中车夫姚纳的苦恼是(没人听他诉说) 10.《前赤壁赋》中用来写景抒情说理的自然景物是(江水、清风、明月) 11.下列哪一句不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2.、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写“绝对之事”用的原引事例主角是(陈独秀) 13.顾城最著名的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出自哪一部诗集?(《一代人》) 二.填空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5.孔子字(仲尼),是中国先秦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6.孔子创始学派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礼) 7.《史记》分为五部分,分别是(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 8.《边城》作者(沈从文),七中的少女主人公(翠翠)

9.写出老舍的三部作品(《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 10.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诗经》三百篇,分为(风、雅、颂)三个体 14.孔子的儒家核心思想“仁”是(爱人),“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崇尚克己复礼。 三.翻译题 1.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译:孔子说:“出门在外要像接待贵宾一样尊敬谨慎,役使老百姓要像承当重大祭典一样严肃小心。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国里做官不会招致怨恨,在大夫的采邑里做官也不会招致怨恨。” 2.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取用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四.论述题 1.阅读《骆驼祥子》片段并赏析。 可能会考的材料(不一定哈) 赏析一: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说明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是 A.朱光潜 B.华罗庚 C.钱钟书 D.竺可桢 2.具有“含泪的微笑”风格的小说家是 A.莫泊桑 B.契诃夫 C.欧·亨利 D.屠格涅夫 3.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A.岑参 B.白居易 C.韩愈 D.柳宗元 4.主张文章应“惟陈言之务去”的文学家是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王安石

5.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 A.新月社 B.创造社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 6.曾经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 A.茅盾 B.巴金 C.老舍 D.冰心 7.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A.《国语》 B.《战国策》 C.《左传》 D.《史记》8.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的体裁是 A.散曲 B.套数 C.诸宫调 D.杂剧 9.下列诗歌中属于绝句的是 A.陶渊明《饮酒》 B.李白《行路难》 C.王维《山居秋暝》 D.杜牧《泊秦淮》

10.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是 A.《断魂枪》 B.《米龙老爹》C.《麦琪的礼物》 D.《苦恼》11.下列传记作品中,带有寓言色彩的是 A.《张中丞传后叙》 B.《种树郭橐驼传》 C.《马伶传》 D.《李将军列传》 12.茅盾《香市》一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 A.今昔对比 B.托物言志C.借景抒情 D.先抑后扬13.侯方域在《马伶传》中说马伶为提高演技“乃走事昆山”,这里“昆山”所用的修辞格是 A.比喻 B.借代 C.拟人 D.象征 14.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A.《谏逐客书》 B.《寡人之于国也》

大学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大学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12分) (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 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名《》或《》。 2.《》是儒家学说经典,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3.李白诗歌充满浪漫色彩,诗歌风格豪放飘逸,被誉为。 4.《垓下之围》节选自,作者是。 5.戴望舒的《雨巷》一诗中的丁香姑娘,运用了手法。 (二)名句、诗词填空(每空1分) 1.人生代代无穷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离骚》) 3.春风桃李花开日,。(白居易《长恨歌》) 4.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二、解释下列带“ ”的词语(每词1分,共10分) 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5.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6.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三、简析题(38分) (一)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本段描写了哪两种景象?(2分)二者的关系是什么?(4分) 2.从这段话来看,《秋水》这篇文章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讲道理的?(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