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PPT课件

chēnɡ
chēng
称
人称
称号
称斤
chèng
gan
chèng
秤
一杆秤
公平秤
称 杆
chēnɡ 称一称 chèn
ɡǎn
称心 一杆秤 旗杆
ɡān
chèng
秤杆
gǎn
杆
秤砣
gan
秤盘
秤: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 称:测定物体。
四腿如柱子, 身子像面墙, 两耳像蒲扇, 鼻子弯又长。
谜底:大象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 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 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 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 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 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 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 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 么大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曹操听了直摇头。
齐读第2自然段:
大象长 什么样?
体型庞大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 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比喻
松鼠 小巧灵活 ,眼睛 ,尾巴 。
老虎
, 身子 , 牙齿
。
齐读第2自然段: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 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一边……一边……
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 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 秤也不行啊,谁能提得起这杆大秤 呢?”也有的说:“把大象杀了,割 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填一填:
把大象( 赶到 )一艘大船上,看船身 下沉多少,就( 沿着 )水面,在船舷上 ( 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 赶上岸 ),往 船上( 装石头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 方为止。然后( 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 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
课文经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和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擅长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
下方给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欢迎浏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2.经过浏览,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本人还能想出甚么办法来称象。
教育先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1.背诵第4自然段。
2.经过浏览,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本人考虑其它称象办法。
教育先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说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你们在市场,见过别人称东西吗?称东西为了甚么?[出示课件:大象图片]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这节课,我们就坐光阴机去古代,看看一个叫曹冲的孩子,他是怎样想办法称大象的。
[板书课题]生认读“曹、称”。
仔细看这两个字,你怎样记住它们?(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部分的笔顺:横、竖、横折、横、竖、竖、横;称是摆布结构的字,左:禾,右:尔。
)二、自主读文、探求识字。
(一)先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二)先生回忆识字方法。
(师: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样办呢?)[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只需掌握了方法,才能具有获取知识的本领,也才能使先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四人小组学习不认识的生字。
[先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先生的学习兴味,注重培养先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和习气,为先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先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先生选择合适本人的学习方式,使先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本环节同学们经过自主学习、小组互学互教,认识了不少生字,扫清了先生生字方面的妨碍。
](四)针对发现的成绩,指名当小老师组织大家交流学习经验。
[注重对先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引导与交流,不断扩大识字成果。
](五)检查生词、生字掌握情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1. 教材分析1.1《曹冲称象》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曹冲小时候运用巧妙的方法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
课文情节简单有趣,充满了童真童趣,同时也展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
1.2从语文知识角度来看,这篇课文包含了许多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很重要的知识点。
例如,生字的学习,像“称、象、柱、杆”等生字,需要学生掌握其读音、书写和基本意义。
还有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如“议论、到底”等词语,通过课文的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
1.3在句子结构方面,文中有一些简单但表意明确的句子,如“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让学生初步接触到简单的陈述句,了解句子的基本构成。
同时,故事的叙述顺序也是一个学习点,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展开,有助于学生学会按照一定顺序讲述事情。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能力目标2.1.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称、象、官、腿”等,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1.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模拟操作等方式,理解曹冲称象的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2.2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3.1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古代智慧人物的崇敬之情。
2.3.2 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3.1.1识字写字。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识字写字的关键阶段,课文中的生字是教学的基础。
例如“秤”这个字,它与“称”字容易混淆,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区分它们的字形和用法。
在教学中,通过展示实物秤,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秤”是一种测量工具,而“称”有称量、称呼等多种意思,从而准确掌握这两个字。
3.1.2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这是课文的核心内容,曹冲称象的步骤较为复杂,需要学生清晰地理解。
(赛课课件)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曹冲称象》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 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一堵墙
zhù
四根柱子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 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杆大秤, 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 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 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 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5 月6日 星期四2 021/5/ 62021/ 5/62021 /5/6
•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5月 2021/5 /62021 /5/6202 1/5/65 /6/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5/ 62021/ 5/6May 6, 2021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6202 1/5/620 21/5/6 May-21 6-May-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62 021/5/6 2021/5 /6Thurs day, May 06,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 1/5/62 021/5/6 2021/5 /62021 /5/65/6 /2021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 上装石头。
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 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一共有 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 上装石头。
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 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一共有 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 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 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 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 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一共有多重, 大象就有多重。”
2024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原文+课件

2024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原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第四单元《智慧的光芒》,具体章节为《曹冲称象》。
该文讲述了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如何巧妙地运用等量代换法称量大象重量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的引入、原文朗读与解析、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分析与讨论。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曹冲称象》的内容,感受古人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掌握生字词,如“称”、“象”、“等量代换”等,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等量代换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学习,以及故事背后道理的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你们知道大象有多重吗?古代人是怎么称量大象的重量的呢?”2. 课文朗读与解析: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教师对生字词进行解析。
3. 例题讲解:以曹冲称象为例,讲解等量代换法的原理和应用。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等量代换法解决问题。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故事背后的道理,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曹冲称象》2. 主要内容:故事情节、生字词、等量代换法3. 重点:课文解析、生字词、道理感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3)谈谈你对曹冲称象故事的理解,以及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作业答案:(1)见学生个人复述。
(2)至少需要5块巧克力。
(3)答案开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关注学生对等量代换法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古人的智慧故事,进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课件ppt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
《曹冲称象》
难点名称: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曹冲称象的过程
自古英雄出少年
陆 地 上 最 重 的 动 物•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 •用“—”画出曹冲称象的办法?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 “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 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 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 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 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1 赶象上船 3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2 在船舷上做记号 4 称石头的重量
用“先……再……然后……” 复述称象的过程。
01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02
只要遇事动脑筋,总能找到解 决问题的办法。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称象第一步: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 (赶象上船)
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
称象第二步: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称象第三步: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
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 地方为止
称象第四步: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 重,大象就有多重。
=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 “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 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 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 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 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曹冲称象第一课时

04
互动环节:课堂活动与游戏设计
角色扮演,再现曹冲称象过程
角色分配
老师可以邀请学生分别扮演曹冲 、曹操、大象等角色,通过角色 扮演的方式再现曹冲称象的故事
情境。
情境模拟
利用道具、服装等辅助工具,模拟 曹冲称象的场景,让学生在亲身参 与中感受故事情节。
过程讲解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 时地讲解曹冲称象的原理和方法,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孩子们的表现
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认真听讲,对故事内容 和角色形象有了深入的理 解。
成果展示
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 ,孩子们能够准确地复述 故事,分析角色特点,并 表达出自己的感悟。
对孩子们提出期望和建议
保持学习热情
希望孩子们能够继续保持 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认真 完成每一项作业和练习。
多读多写
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孩子们可以做的准备
03
建议孩子们提前预习下一讲的内容,思考故事中的道理和启示
,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家长应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一起学习 ,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困难,给予 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家长应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定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
鼓励孩子多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家长应鼓励孩子多思 考、多提问,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提供额外学习资源链接
相关课文解析
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解析和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 课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故事讲述
详细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15 分钟)
课堂互动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 解和想法(10分钟)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4曹冲称象课件

NE
走进课文
走进课文
你见过大象吗?你知道大象有多重吗?
大 象
走进课文
大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古时候有个叫曹冲的孩子就想了一个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那时候 他才7岁。想知道他的办法吗?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
走进课文
员柱议论重杆秤 砍倒割线止量
走进课文
第1、2自然段:孩子们,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要称象了吗?
评(评价)(评剧)(考评) 造句:把这个铜块放在杆秤上称一称。
会写的字
suì
字义:①年龄;②年;③时间、光阴。 辨字组词: 岁(岁数)(年岁)(岁月)
多(多少)(多久)(多么) 造句:你今年几岁了?
会写的字
zhàn
字义:①立、久立;②停;③中途停留转运 的地方。
辨字组词: 站(站立)(站岗)(站台) 粘(粘贴)(粘上)(粘连)
成一块一块地用秤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句段导读
第4自然段讲曹冲提出称象的办法。这段是本课的重点。曹冲的办法分为四个步骤 进行:
(1)赶大象上船,在船舷下沉处画线; (2)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装到画线处为止; (3)称船上的石头; (4)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第5自然段讲用曹冲的方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果然”表示事情的结果与设想的一致。这句话是说用曹冲的方法真的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朗读时,“果然”要重读。
句段导读
《曹冲称象》共有5个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第1自然段讲曹操带领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
时间、人物和大象的来历。 第2自然段讲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在议论大象的重量。 第3自然段讲官员们向曹操建议称象的办法:一是造一杆大秤来称;二是把大象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讲解
大臣的称象办法: 造大秤
不可行的原因: 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曹操的态度:
直摇头
课文讲解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
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多重 ?
课文讲解
比较句子: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课文讲解
读一读,比较每组中的两句话意思有什么不同。 1 、曹操听了摇头。
课外拓展 巧记课文
曹操一日好心情,众人观象真高兴。 一个问题提出来,大象到底有多重。 砍树造杆大秤用,秤大没人提得动。 曹操有子叫曹冲,小小年纪很聪明。 议论声中站出来,我有主意大家听。 一艘大船水中停,大象稳稳站船中。 船舷上面刻记号,再换石头容易称。 石头多重象多重,智慧解题传美名。 我们立志学文化,中华少年出英雄。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配人教版
曹冲称象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 LANGUAGE SECOND GRADE FIRST VOLUME
汇报人:
课文导入 你们看见过秤吗?秤是干什么用的?
课文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曹冲称象》,“象”就是我们在公园里、电视中 看见的大象。“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大家还想知 道什么?这些问题,同学们学过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
课后讨论 (1)曹冲的办法好吗课后思考
我们应向曹冲学习些什么? •多观察日常生活 •多动脑筋
课后思考
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曹冲从大臣们的谈话里,得到了那些启发? (1)从宰象中想到:怎样才能使整体变化为一部分一部分呢?(石头) (2)从造大秤中想到:用什么来代替大秤呢?(船) (3)从“提不起”中想到:用什么来托起大象呢?(水) (4)你们喜欢曹冲吗?为什么?
曹操听了直摇头。 2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演示称象过程
听到称大象的方法,曹冲想: (用船当大称,用石头代替大象,可以一块一块地称)
如果我是曹冲,还会想: (
)
演示称象过程
演示称象过程
曹冲称象的启示
1、当船中放入石头时:
2、当大象进入船中时:
课文反思 石头的重量就等于大象的重量
字词积累
冲
chōng
冲动
冲刺
激烈的比赛 中 ,选手们正在做最后的 冲 刺。
字词积累
议
yì
会议
议论
大家都认为班级会 议 开得很有意 义 。
字词积累
杆
gǎn
枪杆 笔杆
老师为了 赶 着帮我们批改作业,丝毫没有注意到笔 杆 上沾满了墨 水。
字词积累
官
guān
官员 官兵
古代皇宫 里保护皇上的 官 兵可多了。
大象
课文导入
谜语 四腿如柱子,身子像墙, 两耳像蒲扇,鼻子弯又长。
谜底:大象
初读课文
认识曹冲
曹冲(196年-208年5月),字仓舒, 东汉末年人物,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从小 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 有“曹冲称象”的典故。
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 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字词积累
员
yuān
官员
队员
少先队员要努力 圆了祖国富强的梦。
字词积累
称 chēng chèn
杆 gān gǎn
倒 dǎo dào
多音字 称呼 称赞 对称 旗杆 桅杆 笔杆 枪杆 倒霉 摔倒 倒水 倒茶
课文讲解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然后一边读,
一边想,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配人教版
感谢聆听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 LANGUAGE SECOND GRADE FIRST VOLUME
汇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