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 曹冲称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曹冲称象 课文课件

八
3.从称象这件事上,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从称象这件事上,我觉得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聪明又 大胆的孩子。
八
4.称象的事对你有何启示? 我认为曹冲很聪明,我也要向曹冲学习,遇到问题善于思考,积极 想办法解决。
九
本文通过描写一个7岁的孩子——曹冲,想出了比官员更好多的称象方法, 从而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可见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聪明又自 信的孩子。
七
3.曹操点头微笑。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 重量。 事实证明曹冲提出的果然是个好办法。
八
1.曹操和大臣们看到的大象什么样?官员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 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八
2.曹冲是如何称象的? 我有一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 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 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 道大象有多重了。
二
曹cáo(曹操、曹冲) 员yuán(员外、队员、人员) 根gēn(树根、根本、根治) 议yì(议论、商议、提议) 论lùn(言论、论文、论述)
二
重zhòng(重量、重力、举重) 砍kǎn(砍伐、砍柴、砍树) 线xiàn(画线、线条、直线) 止zhǐ(停止、阻止、截止) 量liàng(力量、重量、数量)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官员们想的 称象办法。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 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量词,比如说:一杆 枪。
有大的树说做:秤“杆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原文及教案

欢迎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原文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根据《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改写。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教案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1。
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生字组词

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生字组词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讲的是曹冲小时候用比官员们更好的办法称出重量的故事,表现了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筋、大胆表达的品质,同时也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生字组词称chēng (称赞)(称颂)(声称)(称谢)(称呼)(称号)(职称)(敬称)柱zh(柱子)(圆柱)(石柱)(冰柱)(光柱)(门柱)(水柱)底dǐ(海底)(底下)(地底)(底层)(海底)(底本)(底稿)(年底)(保底)杆ɡǎn:①量词②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笔杆)(一杆秤)(枪杆)(笔杆)(杆秤)ɡān:较长的棍子(旗杆)(标杆)(杆子)(桅杆)秤 chng (杆秤)(台秤)(地秤)(磅秤)(过秤)(台秤)做 zu(做饭)(做工)(做作)(定做)(当做)(叫做)(做伴)岁 su(岁月)(几岁)(年岁)(岁数)(守岁)(虚岁)(早岁)站 zhn (站立)(站着)(站住)(站台)(车站)(站岗)(电站)船 chun(船上)(上船)(船员)(轮船)(帆船)(船长)(船只)然 rn (然后)(不然)(自然)(孜然)(当然)(然而)(偶然)(显然)2、一年级上册秋天生字组词一年级上册秋天生字组词秋天(外文名:autumn,又名: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中的第三季,是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
北半球秋天为9至11月,南半球秋天为3至5月。
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至立冬结束。
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风暴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中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生字组词le 了(走了)(来了)zǐ 子(儿子)(日子)(王子)rn 人(人口)(大人)(人生)d 大(大小)(大人)(大方)3、二年级上册第16课生字组词《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到山高路陡、路途遥远的茅坪挑粮食上山的故事。
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也表现了战士们对领袖的关心和敬爱。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课件

02
曹冲称象过程详解
巨象到来与问题提
孙权赠送巨象
问题提出
孙权为了表示友好,送给曹操一头巨 大的象。
如何称量这头巨象成为了一个难题, 因为普通的秤无法承受它的重量。
太祖欲知其斤重
曹操对这头巨象非常好奇,想知道它 的准确重量。
群臣无策,曹冲献计
01
02
03
群臣无策
曹操向手下的大臣们询问 称量巨象的方法,但大家 都无法给出有效的解决方 案。
拓展国际视野,促进文化交流
拓展国际视野
曹冲称象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 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了解这一故 事有助于我们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对不 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VS
促进文化交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曹冲 称象的故事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 着积极作用。通过讲述这一故事,我们可 以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智慧 。
现代换算
为了将古代计量单位转换为现代单位 ,需要进行一定的换算。这需要了解 古代单位的定义和与现代单位的换算 关系。
科学思维与方法论启示
科学思维
曹冲称象的故事体现了科学思维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和思考 ,曹冲发现了利用浮力原理来称量大象的方法。
方法论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观察和思考,运 用科学原理和方法来寻找解决方案。同时,也要注意实验验 证和精确测量,以确保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曹冲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自己的理论,这体现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性。我们应将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以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曹冲称象的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传承和弘扬这一故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优秀传 统文化。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三篇

【导语】《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曹冲想出办法称象的故事,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特点,也说明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难题曹冲的年纪与学⽣相仿,且这个故事趣味性强,学⽣必将产⽣浓厚的阅读兴趣。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内容: 《曹冲称象》是⼀个民间⽅为流传的历史故事。
课⽂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们⽅法的对⽐,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
故事情节曲折⽣动,引⼈⼊胜,语⾔通俗易懂。
教学时,要避免分析,⽽应该结合⼩学⽣的⼼理特点,启发思考,⿎励学⽣创新,训练学⽣的思维和表达能⼒。
低年级的⼩学⽣喜欢听故事,爱动⼿,好奇⼼强。
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在掌握字词,熟读课⽂的基础上,进⾏充分的讨论交流,动⼿实践,拓展学⽣思维的空间。
教学⽬标: 1、学⽣认识“称、象”等11个⽣字,会写“再、象”等8个字,能⽤“⼀边……⼀边……”说话。
2、教师指导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教师通过称象办法引导让学⽣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4、培养学⽣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愿意主动给家⼈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教学难点: 1、通过读、思、述、议、演⽰、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教师引导让学⽣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2、培养学⽣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
教学⽅法: 讲授法演⽰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模拟称象的道具:如装⽔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定的重量)、⼩⽯块等去体验称象过程。
教学过程: ⼀、趣味导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称东西吗?都⽤什么称呀?(出⽰秤称实物画⾯)那,⼤家见过有⼈称⼤象吗?(出⽰⼤象画⾯)是呀,⼤象⼜⾼⼜⼤,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4课 曹冲称象(每课讲解)

1.会认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曹 员 根 议 论 重 砍 秤 线 止 量chèng cáo yuán gēn yìlùnzhóng kǎn xiànzhǐliàng曹冲 称象 官员 四根 柱子 议论 多重 杆 秤 砍树 画线 为止 重量cáoyuán zhùyì lùn zhóng gǎn chèng kǎn xiàn zhǐ liàng chēng gēn重zhòng(重量)chóng(重复)杆gǎn(一杆秤)gān(旗杆)称chēng (大称)chèn (称职)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记叙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
称chēng 书写指导:“禾”窄些,“ 尔”稍宽。
部首:禾组词:称象 自称造句:曹冲称象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音序:C结构:左右柱zhù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主”三横分布均匀。
部首:木组词:柱子 柱石造句:小狗被拴在屋外的柱子上了。
音序:Z 结构:左右底dǐ 书写指导: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撇舒展,最后一笔点起笔在竖中线上。
部首:广组词:到底 底层造句: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音序:D 结构:半包围杆gǎn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木”做偏旁捺变成点。
“干”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部首:木组词:一杆 笔杆 造句:爷爷给我做了一杆红缨枪。
音序:G 结构:左右秤chèng 部首:禾组词:大秤 秤杆造句:原来这是一杆大秤啊!音序:C 结构:左右书写指导:第一笔撇短,“平”两点方向相对,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做zuò 书写指导:左中右写紧凑。
末笔捺舒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说课第【1】篇〗【说学习目标】1.复习“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做、站”等5个字,重点指导“船、然”2个字。
2.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3.大致说明白曹冲称象的办法为什么好,通过对比体会“才”字表达的意思,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明白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说学习重点】1.对比体会“才”这个词语表达的意思。
2.重点指导“船、然”2个字。
【学习难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出曹冲称象的过程。
【学习活动】活动一:复习词语,教学引入出示词语读:曹冲称象官员四根柱子议论秤杆砍树重量画线为止师:小朋友们,上节课的词语又和咱们见面啦!快来打个招呼吧!活动二:曹冲和官员比任务1:比办法是什么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官员们的称象办法,那曹冲的称象办法是怎样的?我们这节课,接着来学习。
师:请小朋友们轻声读第4自然段,说说曹冲说了几句话。
出示第4自然段: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师:曹冲一共说了几句话?(5句话)师:你读得很仔细,老师想请五位同学分别读读这五句话,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哪几句话写的是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
师:真好,字音都读准了,现在你知道哪几句话写的是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呢?预设:我觉得曹冲说的第2.3.4句话写的是他称象的具体办法。
师:你说得很正确。
请小朋友们用直线画出写曹冲称象办法的句子。
师:你们都画对了吗?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是分几步完成的。
请同学们再读读画线的句子,试着完成这个练习。
师:看看你排对了吗?排错的小朋友赶紧订正。
师总结并板书:曹冲称象的办法,分为四步:第一步赶象上船,(板书:赶)第二步是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板书:画)第三步,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

2024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1.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2 认识并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相关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1.1 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能力。
1.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想象,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1 激发学生对古代智慧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1.2 通过学习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勤于观察、善于动脑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其聪明才智。
三、教学难点•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巧妙之处,感悟其背后的智慧。
四、教学资源•《曹冲称象》课文文本•生字新词卡片•多媒体课件(包含曹冲称象的动画或图示)•模拟称象的道具(如塑料盆、小石子、玩具象等)五、第一课时教学结构设计1. 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之前学过的相关课文或知识点,为新课做铺垫。
•通过讲述大象的故事或展示大象的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引入课题《曹冲称象》,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怎么称大象的重量吗?古时候有个聪明的孩子叫曹冲,他有一个巧妙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导学生正确认读,并讲解词义。
•学生跟读、齐读,确保掌握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
3.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学生再次自主阅读课文,尝试理解课文内容,划分段落。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理清文章脉络。
4.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新词的掌握和课文的整体理解。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可能的称象方法,并与曹冲的方法进行对比,体会其巧妙之处。
六、板书设计《曹冲称象》第一课时生字新词:[列出本课生字新词]课文内容:[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曹冲称象方法:[用图示或关键词展示称象过程]七、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对本课时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学生在生字新词掌握、课文理解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曹冲称象
导入二
初读课文
★认真听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试着把这篇课文读一遍,在每个自 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然后说一说:这篇课文一共有__5__段。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曹冲 称象 官员 议论 秤杆 细线 重量 为止 到底 岁月 站立 船只
四根柱子 砍断 做法 然后
一起来数大象
曹
称
员
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 线的地方为止。
思考: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 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因为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 样,才说明这些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 量相同。
第三步: 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第四步:
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
=
就是大象的重量。
齐读第5自然段,思考:“微笑”“点 一点头”说明了什么?
原因: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曹操的态度:直摇头。
还有什么办法呢?
官员想出 的办法
曹冲提出 的办法
浏览第4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 “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 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 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官员们 造大秤
曹冲 称象
赶象上船 曹冲 赶象下船
称石头
提不起
画线 装石头 得象重
善观察 勤动脑
拓展延伸 拓展一 拓展二
随堂练习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灰·色( huī )
捕食( bǔ )
· 打·鼓( ɡǔ )
·迎接( yínɡ ) ·披着( pī ) 眼睛·( jīnɡ )
二、选字填空。
像
象
大( 象 )又高又大,身子( 像 )一
曹冲提出称象的办法
比较句子: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才”是仅仅的意思,说明曹冲这么 小就能想出称象的好办法,强调了他非常 聪明、善于观察和动脑筋的特点。
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分几步?
第一步: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
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 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第二步: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
堵墙,腿( 像 )四根柱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战
状元成才路
站
状元成才路
曹操的儿子曹冲( 站 )出来说,他有
个办法。
三、选一选,填一填。
条棵杆堵头艘
一( 头 )大象 一( 堵)墙 一( 艘)大船
一( 杆)大秤 一( 棵)大树 一( 条)线
课后作业
1. 曹冲才七岁,就这么聪明,你还有其他 更好的称象办法吗?和同学说一说,看 看谁的办法好!
2. 搜集有关大象的资料,同学之间讲一讲。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 腿像四根柱子。
“像……像……”这 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 写的既生动又形象。
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 议论:“这么大的象, 到底有多重呢?”
官员想出 的办法
曹冲提出 的办法
方法: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来 称大象。
你觉得这个方法好吗?为什么?
秤称 提不动 不可行
底 dǐ
结构:半包围
部首:广
书写指导:“氐”的横收笔在横中线上, 向右上略倾。斜钩要舒展, 与左边的撇平衡。
课文解读 细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
读一读 时间
人物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 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说说大象的样子。
根
柱
议
论
重
杆
秤
砍
线
止
量
chèn(称心)
称
chēnɡ(称赞)
妈妈给奶奶做了一个坐垫,奶奶觉
得很称(chè√n chēnɡ)心,连连称 (chèn chēn√ɡ)赞。
ɡān(栏杆) 杆
ɡǎn(秤杆)
这种木材又直又结实,可以做秤杆
(ɡān ɡǎ√n)船 然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 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赞许
讨论为什么曹冲的办法更好,曹冲的办
法好在哪里?
大船 当作 大秤
等量
代换
石头
大象
解决了没有 大秤的问题
让大象丝毫无损
你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觉得曹冲是一个 非常聪明、善于观察
和动脑筋 的人。
我长大了,要做一个
的人。
结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