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保护系统试验系统的研究
浅谈反应堆保护系统设计

浅谈反应堆保护系统设计摘要为了科学利用核能,保障核电站的运行安全,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进行保护控制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本文介绍了核电站数字化控制系统的保护系统的设计原则,并对其典型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核能;数字化控制系统;保护系统;可靠性前言核能是一种稳定的清洁能源,使用核能发电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
然而,自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世界范围内核电项目受到了严重打击,中国政府立即暂停了已开工的核电项目,并对新上核电项目进行严格审批,直到近年才陆续重新开工。
如何确保核电站的运行安全,如何使用好核能这把双刃剑,已成为决定整个核电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微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控制系统已取代了传统模拟控制和保护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字化控制系统中反应堆保护相关系统的架构与设计原则。
1 系统组成1.1 核电站的基本构成核电站是用核能生产电能的电厂,从生产角度上讲,核电站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通过核能放热产生蒸汽,称之为核岛;另一部分与常规电厂相同,利用蒸汽生产电能,称之为常规岛。
核岛系统由反应堆、主泵、稳压器、蒸汽发生器和相应管道组成,反应堆外壳是一个耐高压容器,主要用于将全部核放射限制在其范围之内、防止飞机撞击等事件,是放射物质与环境之间的第三道屏障。
但是,当反应堆出现异常时,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或停止其核反应,堆芯温度将不断上升,进而导致核岛内压力不断升高,当压力高到容器无法承受时,最终会发生放射性物质外泄。
1.2 反应堆保护系统(1)概述反应堆保护系统的作用就是保护三大核安全屏障(即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的完整性[1]。
当核电站的某些设备发生故障时,通过设置在核电站各个设备、管道的压力、温度、流量传感器参数也会发生变化,当这种参数变化达到危及三大屏障完整性的阈值时,紧急停闭反应堆,必要时启动专设安全设施,通过淋水等方式进一步降低温度,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2)系统组成核电站数字化控制系统主要由反应堆控制系统(标准DCS)和反应堆保护系统(RPS)等构成。
CENTER高通量工程试验堆保护系统设计

CENTER高通量工程试验堆保护系统设计作者:何正熙刘宏春肖鹏王明星徐建华王远兵来源:《科技视界》2018年第33期【摘要】中国工程试验堆(CENTER)是一种高性能、多用途、高安全性的高通量工程试验堆。
随着数字化技术(DCS)在核电厂的广泛应用以及提升CENTER工程仪控系统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需要,基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的安全级DCS“龙鳞”平台(NASPIC),CENTER工程首次在国内试验堆中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反应堆保护系统的设计。
本文重点描述了保护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其他试验堆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CENTER高通量工程试验堆;保护系统;DCS中图分类号: TL41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33-0021-004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18.33.009【Abstract】The research reactor CENTER is a HFETR with high performance, multipurpose and high safety. Along with the widely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DCS) in nuclear power plant, and due to the requirement of enhancing I&C system reli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etc, It is the first time for CENTER among all the domestic research reactors to adopt advanced digital technology for implementing of reactor protec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NASPIC” platform developed by NPIC.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principle of the reactor protection system, which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in other similar projects.【Key words】CENTER HFETR; Reactor protection system; DCS0 前言中国工程试验堆(CENTER)是根据我国核动力技术发展及工程应用需要建设的高性能、多用途、高安全性的高通量工程试验堆。
某核电厂反应堆保护系统FMEA分析

某核电厂反应堆保护系统FMEA分析发表时间:2018-08-21T11:38:36.48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作者:张铎[导读] 摘要:反应堆保护系统是核电厂的重要安全系统。
它在限制核电厂事故发展,减轻事故后果,确保反应堆和核电厂设备和人员安全以及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周围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监控重要的发电站参数,执行必要的采集,计算,固定值比较以及安全信号的逻辑处理。
当选定的电厂参数满足安全系统设定值时,它会自动触发紧急停机和/或驱动反应堆,建立安全设施,实现并保持电厂安全关闭状态。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5100)摘要:反应堆保护系统是核电厂的重要安全系统。
它在限制核电厂事故发展,减轻事故后果,确保反应堆和核电厂设备和人员安全以及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周围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监控重要的发电站参数,执行必要的采集,计算,固定值比较以及安全信号的逻辑处理。
当选定的电厂参数满足安全系统设定值时,它会自动触发紧急停机和/或驱动反应堆,建立安全设施,实现并保持电厂安全关闭状态。
关键词:核电厂;反应堆;保护系统引言:核电厂保护系统检测电厂的异常运行情况,并推动适当的安全功能,实现和保持电厂安全停堆状况,并确保核电厂三大屏障的完整性。
由于核电厂保护系统直接关系到核电厂的安全,因此必须严格执行“预防措施”。
工程设计中最有效和最全面的方法是使用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进行可靠性分析。
FMEA对各种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对各种故障的严重程度进行排序,并识别弱点,以便根据现有技术和基础来预防或减轻这些风险。
反应堆保护系统是核电站的一个重要的1E安全仪表控制系统,它产生一个驱动信号,触发安全驾驶员和安全系统支持(辅助)设施的运行,以防止反应堆的状态超过指定的安全限制或减轻超过安全限制的后果,它包括从过程变量到所有相关的电气和机械设备以及产生保护动作信号的电路的测量结果。
CPR1000机组反应堆保护系统符合逻辑可靠性探讨

CPR1000机组反应堆保护系统符合逻辑可靠性探讨摘要:本文从CPR1000机组反应堆保护系统结构入手,通过对整体符合逻辑和局部符合逻辑的分析,梳理出各种类型的符合逻辑退化原理以及因此导致的可靠性问题,以期为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的改进和电站日常运行中保护旁通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反应堆保护系统单一故障准则符合逻辑0引言反应堆保护系统是核电站重要的安全系统,其作用是当运行参数达到危及三大屏障完整性阈值时,保护系统触发反应堆紧急停堆,必要时启动专设安全设施,从而保护三大核安全屏障(即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的完整性。
GB/T 13284.1(核电厂安全系统第1部分:设计准则)规定安全系统需要满足单一故障准则。
反应堆保护系统主要通过旁通功能和符合逻辑来实现单一故障准则,即故障发生时,保护系统能自动把故障设备从符合逻辑中剔除,从而保证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于被剔除的设备来说叫做设备旁通,对于保护系统的“符合逻辑”来说叫做逻辑退化。
此外,为了完成设备更换、检修、检验或校准操作,保护系统需要设置人为地取消某个(或几个)设备功能的旁通按钮。
本文将详细探讨CPR1000机组反应堆保护系统符合逻辑的实现方式和存在的问题。
1、反应堆保护系统结构CPR1000机组反应堆保护系统包括三层冗余,即测量信号的参数冗余;逻辑运算单元的通道冗余和停堆断路器的执行机构冗余。
系统配置4个冗余通道(CHI- CH IV) ,每个通道包括2个子组, 每个子组采用主备冗余的CPU结构,每个通道的2个子组,分别接收不同的物理信号。
同一物理量的不同信号在不同保护通道内进行阈值计算, 并结合其他通道的计算结果经逻辑表决(四取二、三取二或二取一)产生紧急停堆信号。
同一个通道内的2个子组产生的停堆信号经硬逻辑“或”后送往停堆断路器,用来切断控制棒的电源,实现停堆。
CPR1000机组共配置8个停堆断路器,分为四组,每组的两个停堆断路器接受相同的停堆信号,来自于同一保护通道。
关于反应堆保护系统响应时间两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关于反应堆保护系统响应时间两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反应堆保护系统(RPS - Reactor Protection System)是核电站重要的安全系统,主要执行1E安全级监测和保护功能,其上端连接保护仪表组(核仪表和热工仪表),接收仪表监测的物理参数,进行逻辑处理,符合逻辑组合的要求时给出保护动作触发信号,驱动下游的停堆断路器或专设安全驱动器动作,完成保护功能。
反应堆保护系统响应时间测量要验证保护通道的响应时间是否满足反应堆保护系统安全准则的要求。
概述根据福清5、6号机组《反应堆保护系统安全准则》中对反应堆保护系统T2时间的定义:保护通道的T2时间,指从传感器的输出端到停堆断路器的输入端(失压线圈失电)的时间;专设安全通道的T2时间,指的是从传感器的输出端到优先级逻辑模块(福清1-4号机组为PLM模块,福清5、6号机组为AV42模块)输出端的时间。
安全准则中关于T2的描述即安全级DCS整体的响应时间,包括PIP、RPS、PAC的响应时间等。
第一种测试方法是按照对PIP、RPS、PAC机柜分别分段测试,然后将测得三段的响应时间计算分析得出结果,根据结果来判断是否符合技术规格书及设计文件要求。
即通过分别测量PIP机柜、RPS机柜、PAC机柜各自的响应时间,然后再将各自的响应时间数据相加,得到从传感器输出端到优先级逻辑模块输出端的响应时间,具体的试验方法如下:1.PIP部分:如上图所示,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的4-20mA电流信号来模拟传感器或者是变送器输入信号,信号发生器线缆正端接至相应的电缆正端,负端接至PIP机柜相应负端,分别将PIP模块输入端和SNV1的输出端接至快速响应记录仪,从而获取两者的响应时间。
2.RPS部分:如上图所示,为RPS部分响应时间测试原理图,通过模拟装置模拟信号至PAC-EHL机柜侧或RPS机柜侧,信号输入端和RPS机柜输出端信号分别接至快速响应记录仪,两者的时间差即为对应的响应时间。
反应堆保护系统[19-20](45)
](https://img.taocdn.com/s3/m/6dabbee49b89680203d82533.png)
沸腾危机: 沸腾危机:由于沸腾机理的变化引起传热 系数陡降, 系数陡降,导致传热壁面温度骤然升高的 现象称为沸腾危机。 现象称为沸腾危机。发生拂腾危机时的热 流密度称为临界热流密度。 流密度称为临界热流密度。 偏离泡核沸腾(DNB) 偏离泡核沸腾(DNB) :泡核沸腾在热流 密度足够大时突然转变成膜态沸腾, 密度足够大时突然转变成膜态沸腾,它发 生在含汽率很低或者欠热的液体中。 生在含汽率很低或者欠热的液体中。膜态 沸腾的传热系数很低, 沸腾的传热系数很低,使壁面温度升高而 烧毁。 烧毁。
2011-10-25 13
(3)“非”门 ) 个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的电平与输入相反。 有1个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的电平与输入相反。 (4)符合门 ) 个以上的输入信号。对于左边的标识, 有2个以上的输入信号。对于左边的标识,当 输入信号中为1 输入信号中为1的数目大于等于框中所标数 值时输出为1 对于右边标识, 值时输出为1。对于右边标识,分母代表输 入信号的数量,分子代表使输出为1 入信号的数量,分子代表使输出为1的最少 输入信号为1的数目。 输入信号为1的数) 保护系统的设计必须能够满足可靠性和安全 性两方面的要求。 性两方面的要求。增加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 符合逻辑, 法是采用符合逻辑 法是采用符合逻辑,它要求在采取保护动作 之前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冗余信号相符 采用符合逻辑也便于进行在线测试, 合。采用符合逻辑也便于进行在线测试,因 为在此情况下, 为在此情况下,通道或装置可断开进行测试 而无需用跨接线进行短接, 而无需用跨接线进行短接,以防止触发保护 动作。 动作。
2011-10-25 21
三、紧急停堆保护综述
1、∆T保护 、 保护 ΔT保护是采用限制反应堆进 保护是采用限制反应堆进、 ΔT保护是采用限制反应堆进、出口温差的方法来 保护燃料包壳的一种紧急停堆保护。 保护燃料包壳的一种紧急停堆保护。 燃料包壳损坏的原因主要是超温烧毁, 燃料包壳损坏的原因主要是超温烧毁,而超温烧 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燃料芯块局部功率过高而使其局部熔化。 )燃料芯块局部功率过高而使其局部熔化。 (2)包壳表面产生沸腾危机,即偏离泡核沸腾, )包壳表面产生沸腾危机,即偏离泡核沸腾, 致使局部因传热不良而烧毁。 致使局部因传热不良而烧毁。
第三章 反应堆保护系统

停堆保护信号
• (12)反应堆冷却剂低流量事故保护停堆
–保护堆芯在失去一台或二台反应堆冷却剂泵流量 的事件下不发生DNB –意一个环路的低流量信号低到额定满流量的90%以 上时都会产生事故保护停堆 –图6.2-9
停堆保护信号
• (13)反应堆冷却泵断路器脱扣事故保 护停堆
–每个反应堆冷却剂泵都能产生一种使断路 器断开的信号。 –当功率高于P—7整定值时,凭借任一个断 路器断开信号就能产生事故保护停堆 –当功率低于P-7整定值时,凭借两个断路器 断开的信号就能产生事故保护停堆
保护系统设计准则
• 独立的ATWS系统 、单一故障、故障安 全 、冗余性 、独立性 、多样性 、四取 二表决逻辑 、可试验性和可维修性 、 四个独立的系统通道电源
保护系统设计准则
• 单一故障准则
– 在一个通道出现单一故障时,不会妨碍所 要求的保护作用
• 设备鉴定
– 通过广泛的环境合格试验、性能试验等, 保证了设备在事故(失水事故)环境下能 够继续工作
5.
安全壳消氢系统
– 5.1 系统功能 – 5.2 系统流程简图与描述
•
6.
缓解系统
– 6.1 未能紧急停堆的预期瞬态(ATWS)缓解系统 – 6.2 全厂失电(SBO)缓解系统
•
7.
事故后监测系统
概述
• 当核电厂出现异常工况时,反应堆保护 系统自动触发产生紧急停堆动作 • 当核电厂万一发生设计基准事故,同时 自动触发专设安全设施动作 • 反应堆保护系统的功用,通过停堆和汽 轮机停机来限制一般事故的后果
停堆保护信号
• (1)手动事故保护停堆
– 手动触发装置与自动事故保护停堆电路无 关, 触发控制室内的两个手动事故保护停堆 装置的任何一个,都会引起事故保护停堆 和汽轮机事故保护停机。
基于 NuPAC的核电厂反应堆保护系统关键特性分析

( 国 核 自仪 系统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 上海 2 0 0 2 3 3 )
摘要 : 为 确 保 核 电厂 反 应 堆 保 护 系统 满 足 核 安 全 要 求 和 用 户 需 要 , 对 基 于 Nu P A C 平 台 的反 应 堆 保 护 系 统 的关 键 特 性 进 行 了分 析 。 归 纳 出 基 于 Nu P AC平 台 的反 应 堆 保 护 系 统 的 1 4个 关 键 特 性 , 这 些 关 键 特 性 不 仅 覆 盖 了法 规 和 标 准 的重 要 的 安 全 要 求 , 如单一 故障准 则、 独 立性 、 完整性 、 质量 、 多样 性 、 可 靠性 、 安保性 、 可操 作 性 、 可维护性及系统性能等 , 而 且 覆 盖 了 重要 的用 户需 求 , 如可兼容性 、 设计裕量 、 可 持 续
第4 8 卷 第3 期
2 0 1 4 年3 月
原
子
能
科
学
技
术
Vo 1 . 48, NO. 3
M a r .2 O1 4
At o mi c Ene r g y Sc i e nc e a nd Te c h no l o g y
基 于 Nu P AC 的 核 电 厂 反 应 堆保 护 系统 关 键 特 性 分 析
ZEN G Ha i
( S t a t e Nu c l e a r Po we r Au t o ma t i o n Sy s t e m En g i n e e r i n g Co mp a n y,S h a n g h a i 2 0 0 2 3 3,Ch i n a )
性、 灵 活 性 和 经 济 性 等 。分 析得 到 的关 键 特性 为下 一 步 反 应 堆 保 护 系 统 的需 求 分 析 提 供 了 良好 的 基 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堆保护系统试验系统的研究
张东升1,朱毅明2,左新2
1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六研究所,北京 (100083)
2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E-mail:tjudsoo@
摘要:本课题对大亚湾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试验系统的开发需求,研究了试验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CPLD和NI技术完成了新的试验系统的研制,通过了现场各种性能测试,满足了用户要求,对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该课题的研究加快我国的反应堆保护系统及其试验系统的数字化进程,推动了CPLD和虚拟仪器技术在核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反应堆保护系统;试验系统;CPLD;虚拟仪器
1. 引言
反应堆保护系统(Reactor Protection System) 是狭义上反应堆保护系统的简称,而由SIP (过程仪表系统)和RPN(核仪表系统)、RPS(反应堆保护系统)以及所有专设安全系统(如RIS、EAS、ETY等)一起,构成广义的反应堆保护系统。
其中SIP系统作为核岛KRG 系统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将由变送器测量得到的过程变量(压力、水位、流量、温度、转速等)信号进行必要的处理,最终经阈值处理形成逻辑保护信号,送至RPS进行逻辑运算(3取2或4取2)形成保护指令。
RPS系统主要完成反应堆异常工况下的紧急停堆,并触发专设安全设施,从而减轻事故后果,先进、可靠的反应堆保护系统对堆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在反应堆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其故障是隐蔽的,也就是说在反应堆出现事故瞬态的情况下,保护系统才起作用,那么如何保证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则是定期试验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数字化试验系统还提供必要的事故后检测手段,以监测反应堆停堆后因事故而导致的异常工况。
[1]
2. 反应堆保护系统试验系统研究
2.1背景介绍
SIP定期试验就是采用系统辩识和模式识别等方法来对该系统进行验证,这对于核电站正常安全的工作有重要意义,也对于高安全级别高系统的安全验证有推广作用.然而由于SIP系统是一个保护系统,也就是说,在反应堆出现事故瞬态的情况下,SIP才起作用,在反应堆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其故障是隐蔽的。
为了及时发现故障以保证SIP系统的可用性,必须对SIP系统进行定期试验。
整个保护系统的试验系统分为三段:T1试验、T2试验和T3试验,如下图1
图1 试验系统的分类
为保证定期试验功能的完备性,相邻的两个试验有重叠的部分;其中T1试验就是我们常说的SIP 定期试验,它定义了从现场传感器信号进入系统,到KRG 系统阀值输出(输出到保护逻辑系统)的试验。
T1试验台的功能是在反应堆运行期间检查KRG 系统保护测量通道的可用性。
由T1试验台提供尽可能接近实际的模拟信号,并送入待试验的测量回路,通过检查信号的转换误差、阈值继电器是否动作、动作阈值误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来判断KRG 系统保护测量通道是否发生故障。
2.2研究方案:
新定期试验装置的研制划分为资料收集、设备研制和测试验证三个阶段。
[1]
在资料收集阶段对RPS 系统进行的详细的了解,认真分析了原有定期试验装置的功能、图纸、反应堆保护系统定期试验要求等,并去大亚湾核电站现场调研SIP 定期试验系统,详细了解了大亚湾核电站现有SIP 定期试验系统(过程仪表系统)和岭澳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定期试验系统的现场运行状况,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编制出可行性分析报告。
SIP 定期试验采用的方法称为“物理斜波试验法”,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所要进行的工作:在进行SIP 通道试验(CHANNEL TEST )时,试验装置首先激励CC 和XX 的继电器,将SIP 通道触发到试验状态。
然后在通道口注入代表事故瞬态的斜波信号,并监督XU 的状态,当XU 动作时,试验装置记录动作时间以及XU 的动作电压值,并将其与装置中的试验准则比较以判断通道功能是否正常,具体原理如图2 所示:[2]
E 0
E
图 2 物理斜坡试验法
进行SIP周期试验时,通过切换开关,使测量继电器RM和试验继电器RT处于励磁状态,开关位置由N(Normal)位置转换到T(Test)位置,如图3中红线所示,此时,现场变送器信号被切除,XU送往RPR的信号通路被切断。
试验台通过ST注入试验信号,该信号同样经过通道中各模块的运算处理,然后与定值进行比较,此时XU动作与否,只是引起试验灯亮、灭的状态变化,实际的开关信号并没有送到RPR系统,实际原理图如下图3所示:[3]
图3 SIP试验原理示意图
当进行SIP试验时,试验台SACMO一边向通道注入斜坡信号,同时也监测XU的状态,当XU动作时,SACMO停止注入信号,并且记住当前注入的信号值,并与软件程序中的预先设定的值E set进行比较,如果记忆的值在E set+△和E set-△范围内,则试验结果合格,程序的详细流程图如下图4所示:
图4 通道试验程序流程图
3. 定期试验装置的设计与验证
设计阶段主要是进行SIP系统定期试验装置硬件设备选型与集成,人机界面要求确定及
试验软件调试和设备调试等。
3.1定期试验装置的硬件
系统硬件原理框图如下图5所示:
模拟量输
出回读
使能控制
图5 硬件原理框图
图中最左侧为有GE工控机与DAQ模件组成监控平台,中间为信号转换与特殊处理机架的描述;右边为待测试机柜的信号连接。
由于T1试验台需要与1E级的保护机柜连接,提供与机柜的隔离是系统的必须功能,即图中的粉色线条提供了系统的隔离边界。
模块①、②、③、④、⑤、⑥分别示出功能相对独立的各个功能模块。
模拟量采集回路具体电路隔离设计如下图5所示:
图6 隔离电路设计
其中模拟量采集回路由ISO124隔离放大器实现电气隔离,由零校电路、放大电路实现校准,整个电路实现了信号的隔离和调校处理。
本设计采用了CPLD器件进行低通滤波电路设计,具体设计电路如下图7所示:
图7 低通滤波电路的CPLD实现
滤波电路输入由SEL[7..]选择,被选XU信号经过两个记数器组成和JK触发器组成的滤波电路,输出滤波后波形,滤波参数为1.7mS
3.2定期试验装置的软件
T1试验装置的HMI界面结构如下图8所示:[4]
图8 HMI界面设计
内部数据结构如下图8所示:
图9 数据结构图
3.3 定期试验装置的验证
测试验证阶段主要完成完成对部分系统和整个系统的测试验证工作,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主要进行以下试验:
模拟装置与原有定期定期试验装置的连接试验:验证模拟装置能够模拟反应堆保护系统:模拟装置与新定期试验装置的连接试验:验证模拟装置状态相同时,新定期试验装置与原有定期试验装置测试结果的相同;新定期试验装置与现场的反应堆保护系统的连接;验证新定期试验装置与实际系统的相容性;验证新定期试验装置与原有定期试验装置的试验结果的相同等。
4. 总结
本课题要完成对反应堆现役的保护系统的分析研究(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对象),对试验系统的原理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研制出新的反应堆保护系统试验系统的样机,并利用现场的反应堆保护系统的测试台对样机进行功能及其性能进行测试,满足了所有功能需求,得到了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推动了数字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在核电站的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建清《反应堆保护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2003.2
[2] 周继翔《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反应堆保护系统的研制》 2003
[3] 张明葵《CARR数字化保护系统测试系统的研制》 2004.7
[4] 史觊、蒋明瑜等《核电站仪表与控制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现状》2004.2
Test System Research of Reactor Protection System
Zhang Dongsheng1, Zhu Yiming2, Zuo xin2
1 The six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I, Beijing (100083)
2 China tecenergy companies, Beijing (100085)
Abstract
The issue is based on the Reactor Protection System of Daya Bay Nuclear Power Plant.Through the in-depth study, the needs are confirmed for the test system and mathematical model is also established.By using CPLD and NI technology,a new test system is exploited successfully and meet all the testing requirements,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for the maintenance of RPS . The research speed up China's digital process for the RPS and the test system, an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CPLD and Virtu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in the nuclear area.
Keywords: RPS; TestSystem; CPLD; 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