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支架及基础计算书

合集下载

屋面光伏计算书

屋面光伏计算书

屋面光伏计算书摘要:1.光伏项目概述2.光伏支架及基础布置形式3.主要材料及许用应力值4.荷载设计及校核5.混凝土基础尺寸校核6.光伏支架增加屋面荷载计算7.结论与建议正文:【光伏项目概述】屋面光伏项目是一种利用建筑物屋顶空间进行太阳能发电的清洁能源项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屋面光伏项目的支架及基础计算,以保证项目的安全稳定运行。

【光伏支架及基础布置形式】光伏支架主要包括立柱、斜梁、檩条等构件。

在确定支架布置形式时,应考虑光伏组件的尺寸、安装角度、屋面结构等因素。

【主要材料及许用应力值】光伏支架及基础的主要材料为钢材,根据相关规范,钢材的许用应力值应符合一定的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荷载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规格。

【荷载设计及校核】荷载设计是光伏项目支架及基础计算的关键环节。

主要包括永久荷载(如光伏组件、支架结构等)、可变荷载(如风荷载、雪荷载等)和偶然荷载(如地震荷载)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对这些荷载进行详细计算,并进行校核,确保结构安全。

【混凝土基础尺寸校核】混凝土基础是光伏支架的承载基础,其尺寸校核至关重要。

基础尺寸的确定应考虑地基承载力、土壤侵蚀性、地下水位等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基础设计规范进行校核。

【光伏支架增加屋面荷载计算】光伏支架在安装过程中,会对屋面产生一定的荷载增加。

为确保屋面的安全稳定,需对增加的荷载进行计算。

此外,还应考虑屋面防水、排水等因素。

【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在进行屋面光伏项目支架及基础计算时,需充分考虑各种荷载因素,确保结构安全。

同时,遵循相关设计规范,合理选择材料,提高施工质量。

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设计,为我国光伏发电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混凝土屋面光伏基础配重计算书-双排三基础

混凝土屋面光伏基础配重计算书-双排三基础

竖向分力Fy=F*COSθ=
-3.68 KN
水平分力Fx=F*SINθ=
-0.65 KN
自重对前支墩边缘取距b0=
1.90 m
支墩1对前支墩边缘取距b1=
0.20 m
支墩2对前支墩边缘取距b2=
1.90 m
支墩3对前支墩边缘取距b3=
3.60 m
考虑现浇混凝土与原结构粘结力为F1=
0.00 kN
抵抗力矩=[G*b0+G4*b1+G5*b2+G6*b3]=
混凝土支墩设计
混凝土密度 前支墩间距L= 后支墩间距L= 支架中心点高度H=
前支墩块数 横边长L1= 纵边长L2=
高度h1= 前支墩自重G4=
中支墩块数 横边长L1= 纵边长L2=
高度h1= 中支墩自重G5=
后支墩块数 横边长L1= 纵边长L2=
高度h2= 后支墩自重G6=
24.00 KN/m3 1.7000 m 1.7000 m 0.8500 m
支架受力分析
每块组件面积S= 阵风系数βz=
风荷载体型系数顺风μ S= 风荷载体型系数逆风μ s2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 z= 风压荷载:顺风Wk1=W0*μS*μz=
逆风Wk2=W0*μS*μz= 风压的分项系数ψ=
组件单块自重= 组件单方自重g= 每跨组件自重G1=
支架自重G2= 檩条自重g3= 每跨檩条自重G3=
12.87 KN.m
倾覆力矩=Fx*H+Fy*b0=
-7.55 KN.m
K=
1.70
满足要求,OK!
抗滑移分析
自重ΣG=G+G4+G5+G6+Fy=
2.48 KN

1-地面全钢 光伏支架系统计算书V1

1-地面全钢 光伏支架系统计算书V1

20
地面全钢光伏支架计算书
21
地面全钢光伏支架计算书
2)斜支撑截面参数 :
截面宽度: a 41mm
截面高度: b 51mm
厚 度: 截面面积:
t 2mm A0 322mm2
抗弯模量: 惯性矩:
W 3861mm3 I 107203mm4
回转半径:
Ri I 18.25 mm A0
抗剪截面模量:
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5)变形验算
次龙骨挠度最大: △ 12.3mm
次龙骨长度 : Lx 2800mm
次龙骨允许变形 :
Lx 14 mm > 200
综上次龙骨强度和变形满足使用要求。
△ 12.3mm
14
地面全钢光伏支架计算书
5.2斜梁计算
1)模型中斜梁内力 最大出现在中部的斜梁中间 位置:
弯距 : M 1007.39N m
抗剪强度设计值: fvC 125MPa
弹性模量:
EC 206GPa
3
3)不锈钢螺栓 A2-70
抗拉强度设计值: ftb 280MPa 抗剪强度设计值: ftv 265MPa
4)碳钢 GR8.8
抗拉强度设计值: ftb8.8 400MPa 抗剪强度设计值: ftv8.8 320MPa
地面全钢光伏支架计算书
组合1 :
1.2G 1.4W﹢
组合2:
1.0G 1.4W﹣
组合3:
1.35G 0.6 1.4W﹢ 0.7 1.4S
组合4:
1.0G 0.6 1.4W﹣ 0.7 1.4S
组合5: 组合6:
1.2G 1.4W﹢ 0.7 1.4S 1.0G 1.4W﹣ 0.7 1.4S
组合7: 组合8:

光伏支架及基础计算书

光伏支架及基础计算书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日 期
省/

无锡地区参照年限10年一遇参照年限50年一遇0.3
kN/m 210年一遇0.45
kN/m 2
50年一遇25年22长0.4m 宽0.5m 高长0.8m 宽0.4m 高
23.5kN/m 30.58kN/m 2
1.88kN
6.02kN
1.35kN
5.12kN
1.896m
18.58kN·
m 9.72kN·
m ※光伏支架基础计算书
黄色背景部分为按需填写项★注:本工具由Nemo Zheng 根据自己的经验,并参考相关标准及网络上的资料、文章编写,"组件机械数据库"数量很少,且铝合金支架的截面特性由截面详图决定,因此檩条计算书暂只支持Q235 厚度≤16mm 的钢结构,且数据库也较少。

另外,本工具中使用较多的名称,并非直接填入即能生效,因此添加后需要查看相关名称定义并修改方可,或替换原有数据,也可直接提供相关参数至nemojoy@ 要求添加需要的数据。

欢迎各位参与交流。

采用GB 50007-2011 P49 挡土墙的抗倾覆安全系数≥1.6
条选取1.3
抗倾覆力矩倾覆力矩
= 1.91 1.6>验算通过!风载荷标准值=ω0*βz *μz *μs =倾覆点距组件安装面中心法线距离=光伏组件、支架及配件自重=风荷载=抗倾覆力矩=前支墩重量G1k 后支墩重量G2k 验算结果为:0
设计年限项目地基本风压ω0项目地设计年限基本风压ω倾覆力矩=。

(公建屋面)光伏支架计算书

(公建屋面)光伏支架计算书

海南恒大海花岛影视基地光伏项目2#、3#楼(整体)计算书审核:校核:编写:2017年1月22日目录1 设计依据 (1)1.1作用荷载计算过程 (1)2 计算简图 (2)3 荷载与组合 (2)3.1 节点荷载 (3)3.2 单元荷载 (3)3.3 其它荷载 (6)3.4 荷载组合 (7)4 内力位移计算结果 (7)4.1 内力 (7)4.1.1 内力包络及统计 (7)4.2 位移 (18)4.2.1 组合位移 (18)5 设计验算结果 (23)5.1 设计验算结果图及统计表 (24)附录 (27)6.连接螺栓计算 (28)6.1主梁与横向次梁的连接 (28)6.2横向次梁与纵向次梁的连接(纵向次梁端) (31)6.3横向次梁与纵向次梁的连接(横向次梁端) (32)6.4横向次梁与纵向次梁的连接(连接过渡用钢板) (34)6.5拉条与横向次梁的连接(横向次梁端) (35)1 设计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钢结构焊接规范》 (GB50661-201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JGJ82-2011)1.1作用荷载计算过程一、与光伏板直接连接横梁所受荷载1、永久荷载标准值(对水平投影面): 光伏板 22520.12630.99100k g kN m =≈⨯2、可变荷载标准值 (1) 活荷和雪荷载不考虑。

(2)风荷载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光伏板所受风荷载按围护结构计算,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0.80kN/m 2)考虑, 外部局部体型系数按1 2.0s μ=-外考虑。

根据《荷规》8.2.1,地面粗糙度类别为A 类,高度按26.6米考虑查表8.2.1 ()26.6201.67 1.52 1.52 1.6193020z μ-=⨯-+≈-8.3.4 光伏板横梁A=0.87x0.93=0.81m ²<1.0m ²,故1s μ外不折减 8.3.5 开放式,11 2.0s s μμ==-外 查表8.6.1 ()26.6201.53 1.55 1.55 1.5373020gz β-=⨯-+≈-8.1.1 10 1.537( 2.0) 1.6190.80 3.98k gz s z ωβμμω==⨯-⨯⨯≈ kN/m 22、汇总每根横梁所受荷载如下: 由上文可知,'0.1263k g ≈ kN/m边部迎风面最大角度14°,()'0,max 3.98 1.65sin 1420.794k ω=⨯⨯≈ kN/m2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圆表示支座,数字为节点号)3 荷载与组合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3.1 节点荷载3.2 单元荷载1) 工况号: 0*输入荷载库中的荷载:单元荷载分布图:单元荷载序号1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2) 工况号: 1*输入荷载库中的荷载:单元荷载分布图:单元荷载序号1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单元荷载序号2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单元荷载序号3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单元荷载序号4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单元荷载序号5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单元荷载序号6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3.3 其它荷载(1). 地震作用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地震烈度: 7度(0.10g)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0.08计算振型数: 9建筑结构阻尼比: 0.040特征周期值: 0.35地震影响:多遇地震场地类别:Ⅱ类地震分组:第一组周期折减系数: 1.00地震力计算方法:振型分解法(2). 温度作用无温度作用。

光伏支架及基础excel计算书

光伏支架及基础excel计算书

光伏支架及基础excel计算书光伏支架及基础Excel计算书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太阳能电池板,将其稳固地安装在地面或屋顶上,以便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

而为了确保光伏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设计者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分析。

这时候,Excel计算书就会派上用场。

我们需要计算光伏支架的承载能力。

这包括支架的静载荷和动载荷。

静载荷是指支架在没有外部作用力时所承受的重力。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支架的材料强度和结构形式来确定其承载能力。

动载荷是指支架在风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所承受的压力。

我们需要考虑到地理位置、风速和建筑物高度等因素,通过相关的公式和经验数据来计算支架的动载荷。

我们需要计算光伏支架的设计参数。

这包括支架的尺寸、角度和方位角。

支架的尺寸取决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大小和布置方式,我们需要确保支架能够完全容纳太阳能电池板,并且不会对其造成影响。

支架的角度和方位角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能,我们需要根据所在地的纬度、季节和日照时间等因素来确定最佳的角度和方位角。

在Excel计算书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公式和函数来进行这些计算。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IF函数来根据地理位置和季节来确定支架的角度和方位角。

我们还可以使用SUM函数来计算支架的总承载能力,以及各个部分的负荷分配情况。

通过这些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全面而准确的光伏支架设计方案。

除了计算能力,Excel还具有图表和数据分析功能。

我们可以使用柱状图或折线图来展示支架的承载能力和设计参数,以便更直观地理解和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劣。

我们还可以使用数据分析工具来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优化设计,以找到最佳的光伏支架方案。

光伏支架及基础Excel计算书是光伏发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光伏支架的承载能力和设计参数,还可以通过图表和数据分析来优化设计方案。

因此,熟练掌握Excel 计算书的使用方法,对于光伏支架的设计和优化非常重要。

光伏支架设计方案受力计算书-参考

光伏支架设计方案受力计算书-参考

(1) 恒载 G:
恒载包含太阳能板的重量和支架的自重。其中太阳能板总重量:
G1=40P×20kg/P×9.8N/s2=7840N
支架自重根据计算不同的梁时分别施加。
(2) 风载 W: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对风荷载的规定如下(按承重结构
设计):
wk z s z w0
应对称分布。下图为光伏组件的受力简图,剪力图与弯距图。
由剪力图可以得出:当 a=b 时,剪力 Q 取最小极值,为 qa。即横梁间距等于光伏
组件长度的一半。 由弯距图可以看出:当 a=b 时,弯距 M 极值为[0,-0.0625ql2];
当 1 q(l 2 la) 1 qa 2 时,即 a 2 1l 时,弯距 M 极值为[0.0215ql2,-0.0215ql2],因此当
l23 b2
3l22 b
)
R0 R1
R2
1 2
P(1
P(3
l1
5l2 b
l1
5l2 b
3l22 b2
3l22 b2
l23 b3
)
l23 b3
)
由剪力图中可以看出斜梁中分布了 6 个峰值,分别为:
当 0<b< l2 时
QQ10
Q5 Q4
P 2P
剪力极值 Qmax>P
Q2 Q3 R0 2P
数值 Q235B 4.705 23.059 12.935 35.994 32.862 29.138 7.016919238 7.913720914
单位
cm2 cm4 cm4 cm4 mm mm cm3 cm3
项目 屈服极限 σs 弹性横量 E 对 y 轴惯性半径 iy 对 z 轴惯性半径 iz 极惯性半径 ip 左端离质心距离 右端离质心距离 抗弯截面系数 Wz(左) 抗弯截面系数 Wz(右)

光伏支架基础(桩基础)计算书

光伏支架基础(桩基础)计算书

光伏支架基础(桩基础)计算书地面光伏支架计算书一﹑基本参数1﹑工程所在地区:青海海南州2﹑电池板安装倾角:36°3﹑风压 0.49 kN/m2 (风速 28m/s)雪压 0.25 kN/m24﹑电池板规格:1640*992*35 mm 19 kg5﹑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A 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 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C 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 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依照上面分类标准,本工程按 B 类地形考虑GB 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分析所用软件 MDSolids二﹑风荷载标准值Wk=βz μs μz Woβz——风振系数,取 1.0μs——风荷载体型系数,取 1.4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 5 米,取 1.17Wo——基本风压=490 N/m2计算结果:Wk=βz μs μz Wo=1.0*1.4*1.17*490=803 N/m2三﹑雪荷载标准值Sk=μr Soμ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取 1So——基本雪压=0.25 N/m2计算结果:Sk=μr So=0.6*0.25=0.15 kN/m2四﹑支架所受外部载荷(单块电池板)面积 A=1.64*0.992=1.63 m2风荷载作用在单块电池板上的正压力:F 风=Wk A=803*1.63=1308 N雪荷载作用在单块电池板上的正压力:F 雪= Sk cos36°A=150*0.809*1.63=198 N单块电池板重量的分力(垂直于电池板方向):G’=m g cos36°=19*9.8*0.809=150 N计算结果:F 总=1.4 F 风+ 1.4 F 雪0.7 + 1.2 G’=1.4*1308+1.4*198*0.7+1.2*150=2205 N五、组件梁校核F 总=2205 NF 总/2=2205/2=1102 N F 总/4=2205/4=551 N组件梁用 U 形钢 U41x52x2.5,截面属性如下:由上述分析图可看出,跨度部分最大挠度为16.9mm、挑出部分最大挠度8mm 组件梁跨度部分,挠度应小于L/200=3200/200=16 组件梁挑出部分,挠度应小于L/200*2=510/200*2=5.1 跨度部分最大挠度略大于允许值,挑出部分挠度略大于允许值挠度满足要求由上述分析图中可看出,σ=194 Mpa组件梁材质为 Q235-B,其屈服强度为[σ]=235 MPa分析结果:σ<[σ],所以强度满足要求六、斜梁的校核整体分析,共 40 块电池板,斜梁上共 28 个受力点X=F 总*40/28=2205*40/28=3150 N斜梁用 U 形钢 U41x52x2.5,截面属性如下:由上述分析图可看出,跨度部分最大挠度为1.2mm、挑出部分最大挠度 5.6mm 斜梁跨度部分,挠度应小于L/200=2263/200=11.3mm 斜梁挑出部分,挠度应小于L/200=465/200x2=4.65mm 跨度部分最大挠度小于允许值,挑出部分挠度略大于允许值挠度满足要求由上述分析图中可看出,σ=30.7 Mpa斜梁材质为 Q235-B,其屈服强度为[σ]=235 MPa分析结果:σ<[σ],所以斜梁强度满足要求七、螺栓强度的校核由斜梁剪力图可知,前后立柱与斜梁固定的节点处的剪力为 3150N由一个 M12 螺栓固定由计算结果可看出用M12 螺栓满足要求!八、考虑到支架的稳定性,测算杆件的长细比后立柱U41x52x2.5,L=1290,回转半径=16.7,长细比=1290/16.7=77.24<180 斜撑U41x41x2.5,L=1077,回转半径=14.9,长细比=1077/14.9=72.28<180 九、综合上述:支架所有零部件都符合要求,支架可安全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日 期
A A-1安徽省/市
毫州市地区参照年限50年一遇参照年限50年一遇0.45kN/m 2
50年一遇0.45kN/m 250年一遇25年0.45kN/m 2A-2
B 类A-3
5米A-5
品牌Trina 系列TSM-PC05A ※
光伏组件机械参数组件长度 1.65米组件宽度0.992米组件厚度35毫米组件重量18.6千克A-6
25度A-7
2块A-8
20mm A-9
0.04kN/m 2A-10
0.25m A-11
独立基础A-12
0.4m 长0.4m 宽0.4m 高0.8m 长0.8m 宽0.4m 高
A-13
C2023.5kN/m 3A-14
0.2m A-15
2.5m A-16 2.7m B μz =1
μs = 1.3
※0.59kN/m 2
1.50kN
6.02kN
1.36kN
5.24kN
1.852m
18.51kN·
m 9.71kN·
m ※光伏支架基础计算书
项目地、附近风压点设计资料
黄色背景部分为按需填写项★注:本工具参考相关标准及网络上的资料、文章编写,另外"组件机械数据库"数量很少,本工具中使用较多的名称,并非直接填入即能生效,因此添加后需要查看相关名称定义并修改方可,或替换原有数据。

采用GB 50007-2011 P49 挡土墙的抗倾覆安全系数≥1.6
风荷载体形系数按照GB50797-2012中6.8.7条选取1.3
抗倾覆力矩倾覆力矩
= 1.91 1.6>验算通过!风载荷标准值=ω0*βz *μz *μs =光伏支架基础倾覆验算
倾覆点距组件安装面中心法线距离=光伏组件、支架及配件自重=风荷载=抗倾覆力矩=前支墩重量G1k 后支墩重量G2k 验算结果为:前支墩尺寸单根主梁上的组件数量组件安装角度单根主梁上的组件间距光伏支架及配件自重前支架高度地面粗糙度分为A 、B 、C 三类:A 类 - 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 类 - 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中、小城镇和大城市郊区C 类 - 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 类 - 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项目地基本风压ω0设计年限基础类型基础尺寸项目地基本风压ω0
地面粗糙度类别设计计算高度H 项目地设计年限基本风压ω0光伏组件选型后支墩尺寸基础强度倾覆力矩=前支墩距前支架中心距离前后支墩中心间距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载荷体型系数支架跨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