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

合集下载

不同产地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的含量比较

不同产地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的含量比较
ABSTRACT 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method for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cryptotanshinone,tanshinone Ⅰ ,tanshinone Ⅱ A in Salviae miltiorrhizae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METHODS: RP-HPLC method was adopted. The determination was performed on Kromasil TMC18 (250 mm× 4.6 mm,5 µm) column with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methanol-water (75 ʒ 25) at flow rate of 1 mL ㊃ min-1.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270 nm and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 ℃ . The injection size was 10 µL. RESULTS: The linear ranges of cryptotanshinone,tanshinone Ⅰ,tanshinone ⅡA in S. miltiorrhizae were 1.45~10.19 µg (r=0.999 8) , 2.16~15.12 µg (r=0.999 6) , 3.15~22.06 µg (r=0.999 7) ,repsectively.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99.44% ,99.48% ,99.34% , respectively. RSDs were 0.2% ,0.1% , 0.1% (n=6) .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s of cryptotanshinone,tanshinone Ⅰ,tanshinone ⅡA in S. miltiorrhizae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table,reliable and reproducible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S. miltiorrhizae. KEY WORDS Salviae miltiorrhizae;Cryptotanshinone;Tanshinone Ⅰ;TanshinoneⅡA;RP-HPLC;Habitats;Content determination 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及根茎 , 主产四川 、 山西 、 河 北、 江苏 、 安徽等省 。 中医理论认为丹参性味苦 、 微寒 , 归心 、 肝二经 , 具有祛瘀止痛 、 活血通络 、 清心除烦的功效 。 丹参的 有效成分包括脂溶性成分 (二萜醌类) 和水溶性成分 (酚酸 类) , 均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由于受产地、 品种、 气候和生态 环境、 炮制方法等影响, 不同丹参药材所含主要活性成分差异 较大。 《中国药典》 丹参项下脂溶性成分以丹参酮ⅡA 作为质控 指标[1], 而近年研究表明, 丹参的脂溶性成分还包括隐丹参酮、 3] 丹参酮Ⅰ等 , 且含量较高 、 活性较强 [2, 。 本试验收集了河北 、 山东 、 江苏 、 河南和安徽等主产地的丹参 , 包括不同栽培方法 的丹参 ,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HPLC) 法对其中所含隐 丹参酮、 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 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 以为丹 参的选优与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4]。 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 BP211 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 (德国赛 多利斯公司) 。 隐丹参酮 (批号 : 110852-200305, 供含量测定用) 、 丹参酮 Ⅰ (批 号 : 0867-200205, 供 含 量 测 定 用) 、 丹参酮ⅡA (批 号 : 110766-200417, 供含量测定用) 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 所; 丹参购于不同产地 (1、 2 号: 河北; 3、 4 号: 山东; 5、 6 号: 江 苏; 7、 8 号: 河南; 9、 10 号: 安徽) , 均经北京市海淀区药品检验 所韩杰副主任中药师鉴定为真品。

炮制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炮制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学 术 论 坛
科技资讯 2010 NO.22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炮制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李懿 (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四平 1 3 6 0 0 0 )
摘 要:目的:探索炮制过程对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为检测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按照现
《 中 国 药 典 》2005 年 版 规 定 丹 参 酮 ⅡA 含量不得少于0.20%,丹酚酸B含量不得少 于3.0%。
另外,对比3种不同规格的丹参饮片有 效成分含量,可以发现,丹参饮片和自制饮 片在经过水洗干燥后有效成分含量有所降 低 。所 以 可 以 肯 定 炮 制 方 法 对 丹 参 有 效 成 分含量影响很大。
221
版社,172~175. [2] 国 家 药 典 委 员 会.中 国 药 典( 2005 版一
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徐莉莎,吴航宇,徐江平,等.丹酚酸B对
家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 志,2003,13(1):19~20.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丹参酸B 对照品适量,加75%甲醇制成每1ml含0.14mg 的 溶 液 。即 得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 号筛)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 密加入75%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 1小时,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5%甲醇 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 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 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 定,即得。
表 1 各样品检测数据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IIA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IIA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IIA的含量何玲玲【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丹参不同部位中丹参酮IIA 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色谱柱Hypersil ODSC18 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为1.2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8 ~ 270nm.结果丹参酮IIA 浓度在1.25 ~21.45μg/mL(r=0.999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3%,RSD=2.04%(n=6).结论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IIA 的含量,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以为丹参的种植、品质鉴定、扩展药用部位以及控制丹参药材的质量提供测定依据.【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2(010)011【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高效液相;丹参;丹参酮IIA;色谱柱【作者】何玲玲【作者单位】佛山市中医院,广东,佛山,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0.3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传统以根入药。

丹参味苦,性微寒,具活血化瘀、凉血消痈、清心除烦之功效。

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丹参酮IIA是其脂溶性代表成分之一,相对含量较高,有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等作用[1]。

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已经成为控制中药质量的最为有效的手段,而且很多资料中记录了对丹参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2,3],但对丹参的根、茎、叶中丹参酮IIA的含量测定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丹参各部位中丹参酮IIA含量的测定,以为今后中药丹参的采集、部位选择及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实验材料1.1 实验仪器Waters 7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 Waters公司);Waters 700紫外检测器;色谱柱Hypersil ODSC18柱(4.6mm×250mm,5μm );BS110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干燥箱(浙江省金坛市正基仪器有限公司,型号CS-202),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长安科学仪器厂,型号:HH S11-2),超声仪( AUTOSC I ENCE,型号:AS5150A )。

中药鉴定学考卷(附答案)

中药鉴定学考卷(附答案)

中药鉴定学考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中药鉴定的传统方法?A. 性状鉴定B. 显微镜鉴定C. 气相色谱法D. 理化鉴定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材鉴定的主要目的?A. 确保药材质量B. 鉴别药材真伪C. 提高中药材价格D. 研究药材成分答案:CA. 甘草B. 人参C. 黄连D. 丹参答案:D4. 下列哪个器官不是中药材的主要药用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粉答案:D5. 中药材的哪种特性与采收季节密切相关?A. 颜色B. 气味C. 味道D. 硬度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药鉴定的现代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法、光谱法和质谱法。

(√)2. 中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等特征对鉴定药材具有重要意义。

(√)3. 所有中药材都可以通过外观性状进行准确鉴定。

(×)4. 显微镜鉴定是中药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5. 中药材的采收季节对药材质量没有影响。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药鉴定的三大任务是____、____、____。

答案:鉴别真伪、评价质量、研究成分2. 中药材的____、____、____等特征是药材鉴定的主要依据。

答案:形状、大小、色泽3. 中药材的____、____、____等部位常作为药用部位。

答案:根、茎、叶4. 中药鉴定的现代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

答案: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5. 中药材的____、____、____等特性与采收季节密切相关。

答案:颜色、气味、味道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中药鉴定的意义。

答案:确保药材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2. 中药材性状鉴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案:形状、大小、色泽、气味、味道、质地。

3. 简述中药材显微鉴定的步骤。

答案:制片、观察、描述、绘图。

4. 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品种、产地、采收季节、加工方法、贮存条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及其复方制剂中的3个丹参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及其复方制剂中的3个丹参酮

v ( o . 1 %磷 酸 )=8 5 : 1 5混合 溶 液为 流动 相 , 检 测 波长 为 2 5 4 a m, 流速 为 1 . 0 mL / m i n . 在 上述 色谱
条件 下隐丹参酮、 丹参酮 I 和丹参酮 Ⅱ 在 1 0 m i n内实现有效分 离和准确测定, 加标 回收率在
h t t p: / / x b . y n n i . e d u .丹 参 及 其 复 方 制剂 中的 3个 丹 参酮
马志刚 , 曹秋娥 , 丁 中涛
( 云南大学 化学 科学与工程学 院 , 教育部 自然资源药物化学 重点 实验 室 , 云南 昆明 6 5 0 0 9 1 )
云南 民族大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2 0 1 3 , 2 2 ( 6 ) : 3 9 1 —3 9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8 5 1 3 . 2 0 1 3 . 0 6 . 0 0 1
CN 5 3一l 1 9 2 /N I S S N 1 6 7 2—8 5 1 3
摘要: 建立了同时测定丹参及其复方制剂 中隐丹参酮、 丹参酮 I 和丹参 酮 Ⅱ 的反相 高效液相
色谱 法. 采 用 Wa t e r s S p h e r i s o r b O D S 2 ( 5 m, 4 . 6 m m i . d .X2 5 0 mm) 为 色谱 柱 , ( 甲醇 ) :
S a l v i a mi l t i o r r h i z a B g e a n d i t s p r e p a r a t i o n s b y r e v e r s e d p h a s e h i g h p e r f o r m a n c e l i q u i d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R P—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片中丹参酮Ⅱ A含量的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片中丹参酮Ⅱ A含量的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 含量的方法褚晶晶【摘要】 目的 观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片中的丹参酮ⅡA 的含量进行测定的效果。

方法 本研究检测供试品溶液以超声波提取法对丹参片进行制备, 对照品采用丹参酮ⅡA, 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流动相以及检测波长, 并控制适宜的流速以及进样量, 测定温度选择为室温。

结果 在0.5126~4.8700 μg/ml 范围内丹参酮ⅡA 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求的回归方程为Y =1425.3X +28.75, r =0.9996, n=5;平均回收率为99.63%, RSD 值为1.46%(n=9)。

结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片中的丹参酮ⅡA 的含量进行测定具有操作方法简便, 测定结果稳定的优势, 适用于丹参片中的丹参酮ⅡA 的含量控制, 值得推广。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丹参片;丹参酮ⅡA ;含量测定DOI :10.14164/11-5581/r.2017.12.112作者单位:123000 阜新市药品检验所业务办公室丹参片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质量标准只有丹酚酸B 的含量测定,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 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1 仪器与材料本研究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为美国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

丹参片(批号分别为161011, 161012, 161013), 丹参酮ⅡA 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为0766-200201)。

本研究所用甲醇均为色谱纯, 所用水为纯化水。

2 方法与结果2. 1 色谱条件 选择规格为(4.6 mm×250 mm, 5 μm)的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 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 控制流速为1.0 ml/min, 选取270 nm 为检测波长, 并控制适宜的冲柱比例以及进样量。

2. 2 溶液的制备 ①对照品溶液:称取20 mg 丹参酮ⅡA 对照品, 将其放于100 ml 棕色量瓶中, 采用甲醇溶解后稀释至刻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IIA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IIA的含量
rv re -hae hg e f m a c iu dc r mao rph n tec n e toftn hno eIA n Da h n, h t di a i s n ive c u ae, nd c n e e s dp s ih p ror n elq i h o tg a y i h o tn s i n I i ns e t emeho srpd, e st ,a c rt a a a i p o ieme s rm e t a i o epln e ava c rce iain a x n ino r vd a u e n ssf rt a tdS li, haa trz t , nde pa so fme iia rso h uai c nr l Da h n b h o dcn l t fteq ly o to pa t of nse .
c ne t t ni 1 5 1 5 g L( 0 9 7 h da o d ie l i si te v r e eo e a 9 . % R D 2 4 ( 二6. o c s n B o cn a o . ~2 . g / r . 9 ) a g o na r a o h , e g c vr w s 9 3 , S . % n。 )C n l i y ri n 2 4 m 9 l r e tn p h a a r y 8 0 uo
参 药材 的质 量提 供测 定依据 。 【 关键 词】 高效 液相 ;丹参 ;丹 参酮 I I 色谱柱 A;
中 图分 类号 :R 8 .1 . 2 27 03
文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号 :1 7- 14 (0 2 1- 06 0 6 1 89 2 1) ft e D t r na i n he Cont n ns i ne I A n a he e t of Ta h no I i D ns n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IIA的含量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IIA的含量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IIA的含量目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丹参不同部位中丹参酮IIA含量测定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模式,选用Hypers110DS(C18)色谱柱,以75甲醇/25水为相液流动相比例,分别检测丹参不同部位有效成分丹参酮IIA的含量,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一方法的有效性、稳定性等。

结果:丹参酮IIA面积和浓度呈线性相关,在1.25-21.45yg/ml浓度范围内线性最佳;加样溶液丹参酮IIA回收率平均为99.52%,相对标准偏差值为2.02%;丹参茎、叶未含丹参酮IIA。

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在短时间内精准获知丹参不同部位丹参酮IIA的含量,为丹参品质鉴定、药用价值和剂量研究工作提供可靠参考资料。

标签:高效液相;丹参;丹参酮IIA;色谱柱丹参是药用价值极高的草本植物,其根部内含丹参酮,常被入药调经疏络、活血祛瘀、消肿镇痛,其中丹参酮IIA是丹参脂溶性成分的代表物质,被广泛用于冠心病防治。

但是,丹参入药采购、运输、选品等各个环节均存在危险因素,如部分不法分子试图用伪劣品以假乱真牟取利益,制药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达标不能准确鉴别真伪、优劣,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学的发展。

鉴于此,本院开展了丹参不同部位丹参酮IIA含量测定研究,旨在证实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价值并为丹参药用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1 材料和设备1.1 实验材料本实验研究材料包括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丹参酮IIA标准品,江阴祥辉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色谱纯甲醇,广州致信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提供的干燥丹参根(6个月龄)、茎和叶子,实验用超纯水。

1.2 实验设备本实验研究设备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杭州汉泽仪器有限公司,型号为LC-2010HT),紫外检测器(Genesys系列)、色谱柱(Hypersi10DSC18,长度为250mm,内径为4.6mm,填料颗粒直径为Sμm)、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一托利多AB-S系列)、精密可程式干燥箱(上海博迅医疗生物仪器股份有限公司,BXH-130S)、电热恒温水槽(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CU系列)、实验室色谱超生仪(必能信超声上海有限公司,SB22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 ,丹参酮Ⅰ和
隐丹参酮的同时测定
摘要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材丹参中丹参酮ⅡA ,丹参酮Ⅰ和隐丹参酮三种成分采用外标定量法进行同时测定,根据其色谱图相应保留时间的谱峰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可知其三种成分在该样品中的含量,通过测定可知样品中丹参酮ⅡA ,丹参酮Ⅰ和隐丹参酮三种成分的百分含量分别为0.1011%、0.0259%、0.0155%。

关键词 HPLC 丹参 参酮ⅡA 丹参酮Ⅰ 隐丹参酮 外标法
1、引言
丹参酮ⅡA 、丹参酮Ⅰ和隐丹参酮是从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根部提取的脂溶性二萜类物质。

其分子结构、分子式、分子量如下: O H 3C C H 3
C H 3O O
O O O O
O
O
C 18H 12O 3 294.33 C 18H 12O 3 276.29 C 19H 20O 3 296.36
丹参酮ⅡA 丹参酮Ⅰ 隐丹参酮
本实验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中的三种脂溶性提取物(丹参酮ⅡA 、丹参酮Ⅰ、隐丹参酮)进行同时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包括两种洗脱方式:等度洗脱和梯度洗脱。

梯度洗脱又称为梯度淋洗或程序洗提,即在分离过程中使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一定程序连续改变他们之间的比例,从而使流动相的强度、极性、pH 值或离子强度相应地变化,达到提高分离效果,缩短分离时间的目的。

梯度洗脱可以使一个复杂样品中性质差异较大的组分,都能在各自适宜的分离条件(容量因子k 适宜)
下实现分离。

色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各分析组分的质量或者浓度与检测器的响应信号(色谱图上表现为峰面积A或峰高h)成正比,即m=f’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f’称为定量校正因子)。

色谱法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法。

外标法是应用待测组分的纯物质来制作标准曲线,即配置不同质量分数(浓度)的标准溶液,取固定量标准溶液进样分析,从所得的色谱图上测出响应信号(峰高或峰面积),然后绘制峰高或峰面积对含量(质量或浓度)的标准曲线。

本实验采用反相化学键合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为固定相,0.1%磷酸溶液-甲醇为流动相分离丹参中脂溶性提取物,并通过外标法对三种待测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当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进行分配时,极性大的物质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较大,而极性小的物质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较小,组分的流出顺序是极性大的化合物在前,极性小的化合物在后,最终实现各物质的分离。

2、实验部分
2.1实验仪器与试剂
日本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SPD-20A紫外检测器、SIL-20A自动进样器、LC-20AB输液泵、CTO-10AS柱温箱、脱气机)、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 μm)、电子天平、超声波清洗仪、溶剂过滤器、微孔滤膜(0.45µm,无机相和有机相)、50 ml具塞三角瓶、25.00 mL移液管、定量滤纸、漏斗、漏斗架、一次性针筒过滤器(脂溶性)、微量注射器。

丹参酮ⅡA标准品,丹参酮Ⅰ标准品,隐丹参酮标准品,甲醇(色谱纯),乙醇(分析纯),磷酸(分析纯),超纯水,丹参粉末。

2.2实验方法
2.2.1前处理精密称取0.2010g干燥的样品粉末,置于具塞三角瓶中,准确加入25.00mL 80%乙醇,称重,超声提取25min,补重,摇匀过滤,得到待测液。

2.2.2色谱条件1.色谱柱:C18柱(150mm×4.6mm,5 μm)
2.流动相:泵A:0.1% 磷酸水溶液;泵B:甲醇
泵B浓度:0~40 min,70%~75%;40~45 min,75%
流速:0.8mL/min
3.紫外检测器:测定波长254 nm
4.柱温箱:30℃
5.进样量:10μL
3、结果与讨论
3.1实验结果色谱图如下图所示:
3.2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在保留时间分别为23.033min、2
4.667min、38.5min时,分别出现了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相应色谱峰,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由于进样量为10uL,得出其含量分别为0.0125ug/10uL、0.0209ug/10uL、0.0813ug/10uL,已知原始样液为25mL,则可计算出样品中三种成分的含量:31.25ug、52.25ug、203.25ug,已知原始样品称量为0.2010g,则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三种成分在本样品中的百分含量分别为0.0155%、0.0259%、0.1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