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船长班)

问答题(船长班)
问答题(船长班)

第一篇基础知识

(部分题给出答题要点)

第二章海图

1.试述海图局部比例尺和普通比例尺(基准比例尺)的概念。(27、28页)

答:海图局部比例尺:设A为地面上的任意一点,在它的每个方向上有线段AB,如果将它投影到地图上去,变成图上线段ab, 则该地图在A点这个方向的局部比例尺(C)为:

普通比例尺(基准比例尺):一般地图上所注明的比例尺,称为普通比例尺或基准比例尺。它可能是图上各个局部比例尺的平均值,或者是图上某点或某线的局部比例尺。航海上,有时为了便于几张海图联合起来使用,常取某点或某线的局部比例尺,作为几张图共同的基准比例尺,此时,上述基准点或基准线可能不在某张图的覆盖范围内。

2.什么是海图的极限精度?试述海图比例尺与海图极限精度的关系。

海图的极限精度:海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长度叫做比例尺的精度,或叫做海图的极限精度

海图比例尺决定海图的精度,人眼只能够分辨清楚图上大于0.1mm间距的两个点,因此当比例尺很小时,能够分辨出的图上最小距离所代表的实际距离也就越大,海图的精度也就越差。当比例尺大时,能够分辨出的图上最小距离所代表的实际距离也就越小,海图的精度也就越高。

3.在航行中为什么要选用大比例尺海图?

答:海图比例尺越大,海图作业的作图精度就越高,比例尺越大,图上所绘制的资料就越详细、准确,海图的可靠性程度就越高。

4.请解释英版海图图式“PA”、“PD”、“ED”、“SD”、“Rep”的含义。

5.试述海图上底质的注记顺序。

6.试说明海图上各种礁石的含义。

7水上航标怎样进行识别?

8.灯标的基本灯质有哪几种?

9试述明礁、干出礁、适淹礁、暗礁的区别

10、试述墨卡托海图上比例尺有何特征?

第二篇船舶定位

第三章船位误差理论

1.什么叫位置线?它有何特性?

答:当驾驶员测量某物标的参数(如方位、距离、某两物标的方位差和距离差等)得到一观测值,并在海图上画出符合该观测值的点的轨迹,称为船舶的位置线。

船舶位置线理论上具有如下特性:

1)时间性:位置线和观测时间是对应的,即运动的船舶在不同时刻具有不同的位置线;

2)绝对性:在位置线上的所有的点都必然符合同一观测值,反之亦然。

2.航海上广泛使用哪几种位置线?

3.何谓位置线梯度?写出方位位置线梯度、距离位置线梯度、距离差位置线梯度的大小和方向。(教材84页)

位置线梯度是用来表示观测值的变化量与位置线的位移量之间的比值的向量(大小和方向上的关系)。 答:方位位置线梯度大小:D g B 1=(rad/n mile )或D

g B 3.57 =(deg/n mile ) 方向:τ=B –90°

式中: B ——船测岸上物标的真方位。

D ——船至物标的距离

距离位置线梯度大小:1=D g

方向:τ=B ± 180o

3)距离差位置线的梯度大小:2sin 2γ=?D g

方向:() 902

121±+=B B τ 4.什么是船位均方误差四边形?真实船位在其内的概率为多少?86页

5.什么是船位均方误差椭圆?真实船位在其内的概率为多少?

答:真船位落在最概率船位附近具有相等概率密度的轨迹是一个椭圆,此椭圆为船位误差椭圆,它内切于船位误差四边形四边的中点。真船位落在标准差椭圆内的概率P=39.4 %。

6.什么是船位均方误差圆?真实船位在其内的概率为多少?87页

7.在判断观测船位的精度时,试比较均方误差椭圆、均方误差圆和均方误差四边形的利弊?

答:1)船位误差椭圆

船位误差椭圆能确切地反映出船位误差的方向性,而且在三种误差图形面积相同的条件下,误差椭圆覆盖真船位的概率为最大。显然,用船位误差椭圆描述船位随机误差最适宜,但由于作图较复杂,因而在航海实践中不常使用。

2)船位误差四边形

船位误差四边形也能近似反映船位误差的方向性。在船位线的交角较小,或者误差椭圆较扁时,相等面积的误差四边形和误差椭圆覆盖真船位的概率相差不大,船位误差四边形作图简单,用此误差四边形来评定和估计船位误差也较适宜。当两条船位线的误差相差较大,或者船位线夹角较小时,多采用船位误差四边形。

3)船位误差圆

船位误差圆不能反映船位误差的方向性,且在覆盖真船位概率相等时,圆的面积通常是最大的。但是,它的计算和作图都较简单。因此在航海实践中,它经常被用来评定和估计船位误差。特别在当两船位线垂直且船位线的标准差接近相等时,等概率的误差四边形的面积大于误差圆面积,而此时的误差圆确接近误差椭圆,因此,用此误差圆评定和估计船位误差尤其合适。

8、写出方位位置船位线、距离位置线、距离差位置线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公式。(教

材85页)

航海上常用船位线的误差

第四章 陆标定位

1、在三方位定位中,如果发现船位误差三角形是由于罗经差不准确造成的,试绘图说明利用改变罗经差法求观测船位方法。100页

2. 写出两方位定位船位系统误差及船位标准差公式,如何提高两方位定位的精度?(96页)

3. 写出两距离定位船位系统误差及船位标准差公式,如何提高两距离定位的精度?103页

4. 简述三方位定位船位误差三角形的处理方法及提高三方位定位精度的方法。99页 5、有A 、B 两物标,A 物标距船约12 n mile ,B 物标距船约7 n mile ,某船驾驶员用同一罗经测得它们的真方位分别为TB A =045°,TB B =115°,问:1)若罗经差的误差有+1?.5,求位置线误差及观测船位误差。2)若罗经差是准确的,但观测方位的标准差为±0?.8,求位置线误差及观测船位误差。

解:1)罗经差的误差是系统误差,因此,两物标方位船位线的系统误差分别为:

A ε3.57 A D ??=

31.03.57125.1+=?+= (n mile ); B ε3

.57 B D ??=18.03.577

5.1+=?+= (n mile )。 观测船位的系统误差δ为:

δ=

θεεεεθcos 2sin 1212221-+ =???-+?

?=70cos 127271270sin 3.575122. 0.32(n mile )。 2)两船位线的标准差分别为

A E 3

.57 A

D m ?±=17.03.57128.0±=?±= (n mile ); B

E 3.57 B

D m ?±=1.03

.5778.0±=?±= (n mile )。 M=θsin 1

22B A E E +=?70sin 1

221.017.0+=0.21(n mile )

6、某船按CA250°航行,1000用雷达测得A 物标的距离13.1n mile ,方位TB=305°,B 物标12.8n mile 。方位TB=062°, 设距离观测标准差为±1.3%,求1000的位置线标准差及观测船位标准差。

解: (1)求船位线标准差

13.1%3.1D m =E 1D 1?±==±0.17(n mile )

12.8%3.1D E 22?±==D m =±0.17(n mile )

(2)求船位标准差

物标的TB=305°,B 物标的TB=062°,故θ=305°~062°=117°

θsin 1

=M 2221E E += 117sin 1

2217.017.0+=0.27(n mile )

第四章 天文定位

1、 由高度差法引起的船位线误差表现在那几个方面?(180页)

2、 简述天文船位线的测、算、画过程中的系统误差。(180、181页)

3、 试写出两天体定位的船位系统误差和船位标准差公式。(182页)

4、 影响天文定位误差的因素有哪些?(天文船位线误差及天体的方位夹角)

5、 简述三条天文船位线相交的船位误差三角形的处理方法。

第三篇 航路资料

第二章 航 标

1. 试述国际浮标制度中浮标的局部走向和总走向。国际浮标制度中A 区域和B 区域分别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

2. 以A 区域为例列表说明IALA 浮标制度中“侧面标志”的类型、各自特征和用途。

3. 试述IALA 浮标制度A 区域与B 区域的不同

4. 列表说明IALA 浮标制度中“方位标志”的类型、各自特征和用途。

5. 简述新危险物的标示方法(标志、发光光色、光质和雷达应答器的Morse Code )。 第四篇 航线与航行方法

第一章大洋航行

1、 简述大洋航行的特点。

2、 简述大洋航线的种类及其适用时机。

3、 简述在设计大洋航线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4、 试述大洋航行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 狭水道与岛礁区航行

(1)简述过浅滩航行注意事项。

(2)试述利用浮标导航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3)浮标导航时,采用哪些方法可检查船舶是否行驶在航道内或计划航线上?

(4)利用浮标正横转向时,如何根据流向的顺逆和离浮标的远近调整转向时机?

(5)画图并说明方位叠标和距离叠标导航的方法。

(6)何谓方位叠标灵敏度,选择方位叠标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7)画图并说明导标方位导航的方法。

(8)简述狭水道航行常用的导航方法、转向方法和避险方法。

(9)简述方位避险线和距离避险线的应用时机。

(10)画图并列表说明方位避险的四种情况(包括避险要求和方位安全变换趋势)。

(11)简述利用平行线避险的使用时机和避险方法。

(12)简述岛礁区航行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13)画图并简要说明在岛礁区航行物标串视、开门/关门的导航和避险方法。

(14)、试述狭水道航行的特点。

(15)确定最小安全水深应考虑哪些因素?

第四章雾中与冰区航行

(1)简述雾中航行的特点。

(2)试述船舶雾航前的准备工作。

(3)试述雾中航行的注意事项。

(4)试述船舶航行接近浮冰和冰山的预兆。

(5)试述冰区航行时应注意些什么?。

(6)简述冰清资料有哪些或从哪里获取。

第五章船舶交通管理

1. 船舶交通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2.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3. 简述《船舶定线》的组成部分。

4. 解释《船舶定线》中禁锚区的含义。

5. 简述船舶报告中一般报告所包含内容。

第六篇航海仪器

第一章卫星导航系统--GPS

1、在卫星导航系统中,用户与GPS卫星间的位置对定位精度有何影响?GPS导航仪通常选用

仰角多少的卫星来定位?为什么?

(1)、当测距误差一定,用户(观测点)与卫星间的几何图形不同时,定位误差的大小也不同;一般用GDOP来描述,GDOP越小,定位精度越高。

(2)、GPS卫星导航仪通常选用仰角大于5o,小于85o。

(3)、因为当卫星仰角大于85o时,L1波段的电离层折射误差较大,故规定仰角大于85o时,定位无效,不进行数据更新。而卫星仰角越小,则对流层折射误差越大,故一般选用仰角大于5o的卫星来定位。

2、简述GPS卫星导航系统的用户距离误差包括哪几方面?(396、397页)

3、GPS卫星导航系统的误差主要来自哪几个方面?(396页)

第二章回声测深仪

1. 回声测深仪的测量误差有哪些?并简述各种误差产生的原因。(412页)

2. 试述影响测深仪工作的其他因素。(413页)

第五章自动识别系统

1.简述AIS的系统优势与局限性。480页

2.简述AIS的信息优势与局限性。480页

3.驾驶员应如何做到正确运用AIS信息,实现安全航行?

4.驾驶员利用AIS信息辅助雷达实现避碰决策,应注意哪些问题?481页第六章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

1. 试述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在记录数据安全方面有何要?

2、简要说明VDR至少应记录哪些数据类型?

3. 试分析比较VDR与S-VDR有何区别?

4. 试述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在发生事故后的操作要求。

5. 试述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日常维护的注意事项。

第八章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

1. 试述LRIT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 试述LRIT信息使用的原则。

3. 试述LRIT船载设备的主要功能。

4. 试述LRIT船载设备的主要实现方式。

5、. 试述LRIT船载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

第九章船舶导航雷达

1.请叙述AIS报告信息的优势与局限性。558页

2.请比较雷达跟踪设备与AIS的优势与局限性。559页

3.雷达跟踪设备的局限性有哪些?560页

4.雷达传感器误差对雷达跟踪目标数据有哪些影响?561页

5.艏向传感器误差对雷达跟踪目标数据有哪些影响?562页

6.速度传感器误差对雷达跟踪目标数据有哪些影响?562页

7.AIS传感器误差对雷达跟踪目标数据有哪些影响?562页

8.GPS误差对雷达跟踪目标数据有哪些影响?563页

专项练习(行程问题)精讲及练习

行程问题 一、方法思维 行船问题是指在流水中的一种特殊的行程问题,它也有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但是,它比一般行程问题多了一个水速。在静水中行船,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船速,逆水的速度叫逆水速度, 顺水下行的速度叫顺水速度。船在水中漂流,不借助其他外力只顺水 而行,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叫水流速度,简称水速。 行船问题与一般行程问题相比, 除了用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外,还有如下的特殊数量关系: 顺水速度二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二船速-水速 船速二(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二(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货车和客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行 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42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8千米处相遇。东 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导航】:由条件"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42千米"可知货、客车的速度和是48 + 42=90千米。由于货车比客车速度 快,当货车过中点18千米时,客车距中点还有18千米,因此货车比客车多行18X2=36千米。因为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多行48- 42=6千 米,这样货车多行36千米需要36*6=6小时,即两车相遇的时间。 所以,两地相距90X6=540千米。 练习1 : 1,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两地骑车相向而行, 甲每小时行20千米, 乙每小时行18千米。两人相遇时距全程中点3千米,求全程长多少 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城相向开出, 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6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3,快车和慢车同时从南北两地相对开出,已知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 经过3小时后,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慢车还相距7千米。 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专项练习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专项练习 早晨,张老师从家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去上班,用0.4小时到达学校。中午下班,因逆风,张老师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沿原路回家,需多少小时到家? 举一反三1 1、小明从家去学校,每分钟走80米,用了12分钟;中午放学沿原路回家,每分钟走100米,多少分钟到家? 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平均每小时行50千米,6小时到达;原路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快10千米,返回时用了几个小时? 3、货车从A城到B城,去时每小时行50千米,4小时到达;沿原路返回时比去时多用了1小时,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慢多少千米? 典型例题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出发1.5小时后,超过中点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还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乙地? 举一反三2 1、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A地到B地,出发1.2小时后,超过中点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还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达到B地? 2、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出发1.8小时,行了72千米,距离中点还有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还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乙地? 3、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东站开往西站,1.5小时后,剩下的路程比全程的一半少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从东站到西站共需多长时间? 典型例题3

小明上学时坐车,回家时步行,在路上共用了1.25小时。如果往返都坐车,全部行程只需3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全部行程需要多少小时? 举一反三3 1、小红上学时坐车,回家步行,在路上一共用了36分钟。如果往返都坐车,全部行程只需1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需要多少分钟? 2、张师傅上班坐车,下班步行,在路上共用了1.5小时。如果往返都步行,在路上一共需要2.5小时。问张师傅往返都坐车,在路上需要多少分钟? 3、李师傅上班骑车,下班步行,在路上共用2小时,已知他骑车的速度是步行的4倍。问李师傅往返骑车只需多少时间? 典型例题4 小明每天早晨6:50从家出发,7:20到校,老师要求他明天提前6分钟到校,如果明天早晨还是6:50从家出发,那么,每分钟必须比往常多走25米才能按老师的要求准时到校。问:小明家距学校多远? 举一反三4 1、解放军某部开往边境,原计划需行军18天,实际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行12千米,结果提前3天到达。这次共行军多少千米? 2、小强和小红是邻居,且在一个学校上学。小红上学要走10分钟,小强每分钟比小红多走30米,因此比小红少用2分钟。问:他们家距学校多远? 3、小明和小军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两人按原定速度前进,则4小时相遇,如果两人各自都比原定速度每小时多走1千米,则3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典型例题5 甲、乙两地相距56千米,汽车行完全程需1.4小时,骑车要4小时。王叔叔从甲地出发,骑车1.5小时后改乘汽车,又用了几个小时到达乙地?

高三艺术班下学期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几点看法

高三艺术班下学期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几点看法 管理 第一,整顿纪律,规范学生行为,安定学生的学习状态: 高三第二学期,随着艺术生在外艺考工作的结束,学生从2月24日正式上课。而此时距离高考不到100天的时间,学生明显感到学习压力巨大。但由于长期在外学习的原因,学生也把散漫、自由的不良习惯带回学校。这一时期,学生容易产生急躁、压抑、苦闷、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非常大,如果不能因势利导,及时排除学生心理上的暗礁,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就会受到极大的阻遏。 在这种情况下,随时跟班查班,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现象,与学生谈心,鼓励学生克服课堂学习的枯燥,静心学习是第一关键。并且紧密联系班级的科任老师,及时关注班级学生的动态,与科任老师联手安抚学生的情绪。并且及时召开了艺术班“高考动员大会”,联合多方面力量给学生加油鼓劲,指导迷津。 第二,树立学生后期学习的信心。 因为将近8个月没有碰文化课,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在两三百分,这容易造成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失去信心。于是,抛开成绩影响,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学习的信心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将上一届高三艺术班的一模、二模、高考三次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一模至高考平均每位学生可以提高100分的结论,甚至最多的可以提高200多分,以这样的事实材料激励学生,增强他们学习的信息和目标。另外也请其他的领导和科任老师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寄语他们的肯定。并且在班级不定期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让学生在不同科目的学习中得到一些具体的指导。 第三,心理疏导,维护班级稳定。 在回校一个月之后,也就是4月初,艺术生艺考成绩陆续放榜。在放榜前一段时间,学生心情慌张,内心一直无法平静学习;在放榜的过程,无论是顺利的还是失利的,学生之间的情绪一直相互影响,处于动荡的过程,特别是有一部分学生艺考成绩特别不理想的,甚至有一个学校都没有过的那部分学生,一直处于精神的低迷和心情的压抑之中。 而这段时间,心理疏导是班级工作的重点。有的同学会找老师、家长或其它同学倾诉,老师只要适当开导加以解决;而有的同学不喜言语、郁郁寡欢、心不在焉,长期积累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和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随时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及时捕捉学生心理上的一个个微小的不和谐音符,帮助他们把握学习与生活的旋律,正确地认识生活和自己,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这段时间,要特别关注艺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多与他们聊天,既分担他们内心的压抑,也给他们分析后面的出路,更用很多正面的事例及老师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他们,告诉他们希望依然在。而对于班级,多动员班干部和宿舍长,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留意学生的心理动向,做老师的耳眼。而在班级中,经常播放一下励志的故事视频,告诉学生要坚强坚持坚定,一定能成功。 教学 第一抓规范。 艺术生基础差,底子薄,提分从书写,答卷,涂卡最基本的地方做起。为此,我们印了书写纸,坚持天天让学生规范书写。 第二抓基础知识积累。 高考考试有70%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复习时应该先把基础知识打牢。在前一段的时间内从最简单的、最容易的基础知识开始掌握,依照考试提纲,尽量的多掌握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学生必须准备一本“单词随身记”,每天至少要熟练掌握10到20个单词,这样到高考时就能够基本把常见的高频词汇掌握了。 作文也是一个很容易拉开差距的题目,首先要确保书面的整洁,教授艺术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学习基础,一定要写一些简单句,不会写复合句就不要写,不出现语法错误,然后把一些常见的句型,优美的词语收集整理起来,制作一本“作文的佳句集锦”。 每天读与做一到二篇阅读理解,这是提高阅读速度最有效的方法。 要求学生坚持分类整理错题集,对错题进行分析总结,查漏补缺。 第三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学会取舍。 完全不会的,甚至看答案也不懂的,放弃;已经会的,放弃;要抓住那些看起来会,但总是拿不到分或者拿不全分的题。各科都给自己明确的目标。什么是能抓住的,什么是不能抓住的。

行程问题专题训练

行程问题(追及问题)专题训练 知识梳理: 1、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相撞的问题,通常归为追及问题。 2、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路程÷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 3、“追及路程”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两个运动物体速度快的比速度慢的多行的路程;“追及时间”是指速度快的物体从出发到追上速度慢的物体所经历的时间。 例题精讲: 1、哥哥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从学校步行回家,12分钟后弟弟从学校出来骑车追哥哥,结果在距学校800米处追上哥哥。求弟弟骑车的速度。 分析:当弟弟追上哥哥时,距学校800米。这800米是哥哥两次所行路程的和,一次是12分钟内行的路程,另一次是弟弟从出发到追上哥哥所用时间内(追及时间)哥哥行的路程。 解:解答:弟弟追上哥哥的时间(追及时间) (800-12×50)÷50 =(800-600)÷50 =200÷50 =4(分) 弟弟的速度 800÷4=200(米) 答:弟弟骑车每分钟行200米 2、两辆汽车从甲地运送货物到乙地。大货车以每小时行36千米的速度先出发2小时后,小货车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追赶。当小货车追上大货车时,大货车已开出多远? 分析:求大货车开出多远必须先求出追及时间,再乘上小货车的速度就求出大货车开出的路程。 解:追及时间为:(36×2)÷(48-36)=6(小时); 大货车开出的路程为:48×6=288(千米)。 3、一辆货车以每小时65千米的速度前进,一辆客车在它的后面1500米处,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同向行驶,客车在超过货车前2分钟,两车相距多少米? 分析:客车超过货车的一瞬间,也就是客车追上货车,这时两车所行的路程是相等的。客车超过货车前2分钟两车相距的路程即客车与货车2分钟内的路程差。 解:解答:客车与货车1小时的路程差 80-65=15(千米) 客车与货车2分钟的路程差

高一艺术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高一艺术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高一艺术班班主任工作总结篇一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了高二(5)班的班主任。我们班是个艺术特长班,总共44个学生,与普通的文化课班级有所区别。回首一学期来的班主任工作,我能够本着对学生、学校和家长负责的原则,牢记教会学生做人和学习两大主题,结合学校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过程有快乐也有辛酸,结果较为充实有效。现将本学期的工作要点具体总结如下:首先是构建师生对话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班主任,更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动态、想法。“严师出高徒”这话没错,但这还不够。班主任工作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的。在伴随学生人生发展的过程中,班主任所担当的是引路人的工作,他所扮演的角色是良师益友的角色。班主任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作为艺考生,等待他们的是一个五彩的世界,他们脚下的路在哪里?他们将走向何方?班主任是他们走向理想之路的引路人。对高中生的他们来说需要的不是声色俱厉的威严,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任他,与他平等对话,伴他成长的引路者,解惑人。 其次,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任何一名学生,我们首先要教给他们的是做人的道理,道理教得好,他们受益的将是一辈子。因而,我充分利用好每周日和周一班会课时间,对于一周来班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就事论事,讲明道理,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为人处事道理的教育。尤其是加强对个别后进生的思想教育,要求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和谐班集体。 再次,其次是让学生自主管理。学生与学生是处于同一层面的人,对问题的理解会更接近,因而他们更容易沟通。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达到了理解、执行班主任意图的目的。开学后,班委会重新组合,在原有的基础上略有改变,同学们都积极主动的争当班级小主人。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的常规工作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尽可能减政放权,这使得

高二美术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高二美术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高二美术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高二美术班班主任工作计划1 高二10班是刚刚组建的美术班。 一、本学期的工作目标和重点: 1、目标:在学校领导下,以突出体现学生主体为中心,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开展好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学习上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美好心灵,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高中生。 2、重点:在美术班这个环境和高考目标下,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建设,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加强家校联系。 二、基本情况: 高二美术班,美术生48人。班级有如下特点: 1、学习基础较为薄弱。 2、两极分化情况比较明显。根据美术生的实际特点和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条件,为使同学们尽快进入稳定阶段,在各方面全面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特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三、德育工作 1、尽快熟悉学生,做学生的知音。本班学生来自高二文科四个

班级,我对他们也不熟悉,因此双方加强沟通,加强情感交流尤其重要,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指导学生从思想、知识、心理、身体、考技等方面做好准备,稳定情绪,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迎接学习。 3、不断鼓励,树立学习信心。我班是文科班,从上学期期末考试看,有些科目,尤其是主科基础比较差,因此必须以鼓励和激励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接近高三,多数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动机,但是想要提高成绩,方法很重要。本学期,请学习优秀的学生总结经验,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进行班内交流,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5、加强纪律约束,严格遵守行为规范。纪律约束是学习的保障,美术生更应严格遵守校行为规范。对迟到、旷课的学生,因其不能保证正常的上课秩序,予以严肃批评。 7、保证提供一个清洁整齐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不应该在灰蒙蒙的教室中进行,清洁整的环境能让每一人神清气爽,身心愉快。由值周班长,带领本组值日生,责任到人进行一周值日工作。 8、继续推行“朋友式”谈话。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9、积极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校外学习、生活的`情况。深入挖掘、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10、完成学校和年级布置的相关工作和活动。

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专项练习题

一、相遇行程问题 相遇问题的基本关系式如下: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另一个速度=速度和-已知的一个速度 1、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6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3千米,经过4小时后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3、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42千米。5小时后,两列火车相距多少千米 4、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二人第一次相遇后,都继续前进,分别到达B、A两地后又立即按原速度返回。从开始走到第二次相遇,共用了6小时。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 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6、、王欣和陆亮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钟行110米,陆亮每分钟行90米,如果一只狗与王欣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陆亮后,立即回头向王欣跑去,遇到王欣再向陆亮跑去。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王欣和陆亮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7、、甲乙两队学生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8、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对面开来,第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第二列火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两车相遇时,第一列火车比第二列火车多行了20千米。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 9、甲、乙二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两个人在距离中点千米的地方相遇。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10、两地相距37.5千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5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相遇时甲、乙二人各走了多少千米 11、东、西两车站相距564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经6小时相遇。第一列火车比第二列火车每小时快2千米。相遇时这两列火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12、在一次战役中,敌我双方原来相距62.75千米。据侦察员报告,敌人已向我处前进了11千米。我军随即出发迎击,每小时前进6.5千米,敌人每小时前进5千米。我军出发几小时后与敌人相遇 13、在复线铁路上,快车和慢车分别从两个车站开出,相向而行。快车车身长是180米,速度为每秒钟9米;慢车车身长210米,车速为每秒钟6米。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的尾部离开,需要几秒钟 14、甲、乙两个车站相距550千米,两列火车同时由两站相向开出,5小时相遇。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5、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46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20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37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高一三班美术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高一三班美术班班主任工作总结高一三班美术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今年我担任高一三班的班主任,我们班是个美术班,开学近一年来,我们班的各项工作都开展地井然有序,得到领导、老师们的好评,被评为校“文明班级”。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在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严格要求 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严要有范围、分寸。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 严中有爱,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尤其对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但光爱不严,师生关系极其融洽,像朋友一样打打闹闹,嘻嘻笑笑,丧失了班主任最基本的尊严,将会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因为学生认为反正我和班主任关系好,我不做、不听,班主任又不会怎样,这样,良好的班风无法形成。 反之,班主任对学生一味地严格,不给学生以关怀、体谅,表面上看,学生非常听话,甚至做得很好,学生也能

遵守各项制度,在一般人眼中,有良好的班风,是一个不错的班级,但时间长了,学生见了班主任就像老鼠见了老猫一样,害怕之极。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被动压抑之中,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厌学、退学、逃学、辍学等。 因此,班主任对学生不仅要给予关心、帮助、鼓励、引导,使师生关系融洽、自由、和睦,而且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使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 二、培养优秀学生干部,树立良好班风 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我认为教师的包办代替,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是不可取的!但是,单纯的所谓“民主”让学生完全自决,一些学生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日后的班级管理 中得到“照顾”,同样有不足。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民主后集中,即先让学生进行投票选举,再由教师权衡。实践证明,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经过班主任的集中而产生的班委会,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拥护,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增强班级凝聚力,组织互帮互学活动。学习上好生带差生,在纪律上互相提醒、劳动生活上互相帮助。通过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通过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

行程问题练习大全.

行程问题专项练习 练习一 1,小玲每分钟行100米,小平每分钟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出发,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7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二人同时从东村到西村,甲每分钟行120米,乙每分钟行100米,结果甲比乙早5分钟到达西村。东村到西村的路程是多少米? 练习二 1,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 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达乙地? 3,学校运来一批树苗,五(1)班的40个同学都去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人植3棵,全班同学都能植这批树苗的一半还多20棵。如果这批树苗全部给五(1)班的同学去植,平均每人植多少树? 练习三 1,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每分钟走250米,乙每分钟走90米。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A地,在离B地3.2千米处与乙相遇。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小平和小红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去小平家,小平每分钟比小红多走20米。30分钟后小平到家,到家后立即原路返回,在离家350千米处遇到小红。小红每分钟走多少千米? 3,甲、乙二人上午7时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小时比乙快8千米。上午11时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24千米处与乙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练习四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出发,3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20千米;又行3小时,两车又相距12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东、西两村相距36千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东西两村相向出发,3小时后,丙骑车从东村出发去追甲,结果三人同时在某地相遇。已知甲每小时行4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求丙的速度。 3,两队同学同时从相距3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出发,一只鸽子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在两队同学之间不断往返送信。如果鸽子从同学们出发到相遇共飞行了30千米,而甲队同学比乙队同学每小时多走 0.4千米,求两队同学的行走速度。

行程问题专项练习

初一数学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列方程的技巧 行程问题 在行车、走路等类似运动时,已知其中的两种量,按照速度、路程和时间三 y \ 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求第三种量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此类问题一般分为四类:一、相遇问题;二、追及问题;三、流水行船问题;四、过桥问题。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主要的变化是在人(或事物)的数量和运动方向上。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当中参与者必须是两个人(或事物)以上;如果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贝u为相遇(相离)问题,如果他们的运动方向相同,则为追及问题。 一、相遇问题 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道口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延续、发 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这类问题即为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 A、B两地的路程二(甲的速度+乙的速度)X相遇时间=速度和X相遇时间\ 基本公式有: 两地距离=速度和X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 二次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 C 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 D 地相遇。则有: 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相遇问题的核心 是“速度和”问题。利用速度和与速度差可以迅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保证了迅速解题。

两个运动着的物体从不同的地点出发,同向运动。慢的在前,快的在后,经过若干时间,快的追上慢的。有时,快的与慢的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 经过一段时间快的领先一段路程,我们也把它看作追及问题。解答这类问题要找出两个运动物体之间的距离和速度之差,从而求出追及时间。解题的关键是在互相关联、互相对应的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三者之中,找出两者,然后运用公式求出第三者来达到解题目的。 基本公式有:追及(或领先)的路程宁速度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X追及时间=追及(或领先)的路程\ 追及(或领先)的路程十追及时间=速度差 要正确解答有关“行程问题”,必须弄清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如:运动的方向(相向、相背、同向),出发的时间(同时、不同时),出发的地点(同地、不同地)、运动的路线(封闭、不封闭),运动的结果(相遇、相距多少、追及)。 三、流水行船问题 顺流而下与逆流而上问题通常称为流水问题,流水问题属于行程问题,仍然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解答时要注意各种速度的涵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已知船的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求船的静水速度及水流速度。解答这类问题,一般要掌握下面几个数量关系: 船速:在静水中的速度 水速:河流中水流动的速度 顺水船速:船在顺水航行时的速度 逆水速度:船在逆水航行时的速度 船速+ 水速=顺水船速 船速-水速=逆水船速 (顺水船速+ 逆水船速)* 2=船速 (顺水船速—逆水船速)* 2二水速 顺水船速=船速+水速=逆水船速+ 水速X 2

浅谈高中班级管理艺术

浅谈高中班级管理艺术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 现代的班级管理,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激发学生的班级管理热情,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在班级管理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和优势,这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要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作为班主任,就要唤醒学生的班级管理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管理管理者也是班级管理的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自己充分发挥个人力量,对班级管理工作出言献策,才能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才能为自己学习生活提供优越的环境,促进自己的成长,同时也只有自己履行班级管理的职责,才能使自己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和锻炼,才能促进自己有效成长。学生也需要认识到自己被管理者的地位,坚决拥护班级管理制度,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按照相关制度行事,保证自己的行为不凌驾于制度之上,坚决做好一个好学生,拥护班级管理工作。这样,人人约束自我的不良行为,班级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二、耐心引导,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身上都会存在不同方面的缺点,有时会做出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要实现对这些孩子的有效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学生犯一个错误可能就需要班主任花一天的时间才能处理好,甚至还处理不好,因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但任务重,责任更大。如果要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就需要班主任能够具有耐心、爱心,能够对学生悉心疏导,有效引导,能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才能杜绝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为班主任要认识到仅依靠班级制度、学校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是很难使学生信服的,也很难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班主任只有密切关注学生,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制止,并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才能避免学生更大错误的出现。 当学生已经养成一些毛病,养成一些坏习惯的时候,班主任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耐心引导,不断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真正改正错误。例如,在班上有部分学生谈恋爱,如果班主任对学生实施强制管理,反而会受到学生的坚决反抗,学生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但如果班主任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高中阶段的奋斗目标,使学生认识到高中生谈恋爱的不良影响,能够用大量的事例证明高中生谈恋爱是不正确的,建立学生正确的恋爱观,使学生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奋斗的力量,这对有效引导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生改正错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行程问题专项训练

行程问题专项训练题一、填空题。 1.王华在一段路上练习长跑,如果每小时多跑0.5千米,时间就变成原来的4 5,原来的速度是每小时___ 千米。 2.A、B两城相距48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5千米的速度从A城开往B城。早是8时出发,到中午12时,离A城有___千米。 3.骑车每小时行驶8千米,乘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已知同一段路骑车比乘车多用36分钟,这段路长___千米。 4.甲从A地去B地,去时每时行4千米,用了5小时,回来时每时行5千米,来回的平均速度是___。 二、应用题。 1.一支解放军部队从驻地乘车赶往某地抗洪抢险,如果将车速比原来提高1 9,就可以在预定 的时间提前20分钟赶到;如果先按原速度行驶72千米,再将车速比原来提高1 3,就可以比预定的 时间提前30分钟赶到。这支解放军部队的行程是多少千米? 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离A地75千米处迎面相遇,两车各自到达对方出发地后立即以原速沿原路返回,各自返回时在离A地33千米处第二次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小明从家步行去上学,原计划每分钟走50米,为了提早10分钟到校,他决定把速度加快,每分钟走75米。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4.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行驶到两地中点时,乙车离中点还有全程的1 6 的路程,相遇时甲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5.甲、乙两车由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已知甲车与乙车的速度比是2:3,甲走完全程需 要51 2小时,求两车出后后几小时相遇? 6.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如果把车速减少10%,那么要比原定时间迟1小时到达,如果 以原速行驶180千米后,再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比原定时间提早1小时到达,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7.学校组织同学们春游,小明从甲地上山越过山顶下山到乙地,共走23.5千米,用6.5小时。已知上山每小时走3千米,下山每小时走5千米。他从乙地经原路上山越过山顶返回甲地,要用多少时间? 8.龟兔赛跑,全程2000米,龟每分钟爬25米,兔每分钟跑320米,兔自以为速度快,在途中睡一觉,如果龟到终点时,兔离终点还有400米,兔在途中睡了多少分钟?

行程问题专项练习

行程问题专项练习 1.王叔叔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每小时行12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想提前1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多少千米? 2.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98千米,这辆小汽车往返甲地到乙地一次要6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3.甲乙两地相距405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4小时行驶了1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多少小时,这辆汽车就可以到达乙地? 4.甲、乙两辆汽车从相距255千米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甲车的速度是45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他们几小时后相遇? 5.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乙车6小时达到,甲车每小时比乙车慢8千米,因此比乙车迟到一小时达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6 .小强有一本书要给小刚,他们约好同时从家出发迎面而行.已知两家之间的路程是960米,小强的速度是80米/分,小刚的速度是70米/分,经过几分两人相遇?相遇地点距小刚家多少米? 7.甲乙两人从东西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75米,乙每分钟行的是甲的,经过1小时相遇,求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 8.上海至天津铁路长1375千米.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天津,当行了总路程的时,接到通知要求火车提速到每小时行110千米,再经过多少小时到达天津? 9.甲、乙两站相距620千米,一列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一列货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5小时在途中相遇,已知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客车从甲站先开出2小时,货车从乙站开出后,经4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11.甲乙两人骑自行车从相距90千米的南北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0千米乙的速度是甲的1.25倍,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相遇? 12.慢车每小时行驶58千米,快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两车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相遇,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多少千米? 13.A、B二人从相距900米的两地同时相对而行,A的速度是60米/秒,B的速度是90米/秒,请问两人多长时间相遇?(请用两种方法解答) 14.小明骑车从甲地到乙地,两地相距是12千米,他去时每小时行6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行4千米,小明来回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8.小强有一本书要给小刚,他们约好同时从家出发迎面而行.已知两家之间的路程是960米,小强的速度是80米/分,小刚的速度是70米/分,经过几分两人相遇?相遇地点距小刚家多少米?(先写出等量关系式,再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

如何当好艺术班班主任

如何当好艺术班班主任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如何当好艺术班班主任 高一(14)班郑丽贤 长期以来,班主任工作担任学校工作的重要角色,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艺术特长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旨使艺术班班集体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艺术特长人才。当好高中班主任不容易,特别是做为高中艺术班的班主任。 学生上了高中,由于身心的迅速发展,这些步入青年初期的学生的独立心理、批判心理、逆反心理增强,学生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总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学生不再以教师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这就要求班主任也不可能再像小学、初中阶段对学生的类似教育了,伴随着学生的身心成长变化要有切合实际的、科学的教育工作手段。每位学生的个性不一,成长变化迅速,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有了自己的成长轨迹甚至有的学生向老师闭上心扉。这给班主任的高中阶段整体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做好教育工作呢又怎么面对高中艺术班班主任工作呢本人有几点浅义: 一、重视专业思想教育

在我国,高中艺术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其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认同度准心的偏移。而家长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又往往因认识的局限表现出各种不理性的举措。以致学生在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自我认识不够,极易掉进“艺术类高考好考”的怪圈,这样的现象及早并及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 我们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明白自己的优势、劣势所在;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确立自己的学习任务及高考目标,该怎样做;思考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其次,目标定位要合理并切合自身实际,注意目标定位的多向性和绩效性。再次,要求学生在做到学习上进步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这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受教育必须达到的基本素质。 三、注重过程,强化管理 艺术特长教育所从事的是把学生能力转化为智力,把智力转化为教育结果的一项活动,班主任是非常重要的引导者,要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的人才。我们一直在谈德育工作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一切行为,无论其对错、美丑、高雅还是卑劣,都是通过主观的认识和选择而付出实践的!因此,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卑劣

重庆中考17题(行程问题)专题练习

2018重庆中考数学第17题(行程问题)专题练习 1.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相向匀速行驶,当乙车到达A 地后,继续保持原速向 远离B 的方向行驶,而甲车到达B 地后立即掉头,并保持原速与乙车同向行驶,经过15 小时后两车同时到达距A 地300千米的C 地(中途休息时间忽略不计)。设两车行驶的时 间为x (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 (千米),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当甲 车到达B 地时,乙车距A 地______千米。 2. 如图:小明和小亮同时从学校放学,两人以各自速度匀速步行回家,小明的家在学校的 正西方向,小亮的家在学校的正东方向,小明准备一回家就开始做作业,打开书包时发现 错拿了小亮的练习册,于是立即跑步去追小亮,终于在途中追上了小亮并交还了练习册, 然后再以先前的速度步行回家,(小明在家中耽搁和交还作业的时间忽略不计)结果小明 比小亮晚回到家中。如图是两人之间的距离y 米与他们从学校出发的时间x 分钟的函数关 系图。则小明的家和小亮的家相距 米 3.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相向匀速行驶,当乙车到达A 地后,继续保持原速向远离 B 的方向行驶,而甲车到达B 地后立即掉头,并保持原速与乙车同向行驶,经过15小时后两 车同时到达距A 地300千米的C 地(中途休息时间忽略不计).设两车行驶的时间为x (小时), 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 (千米),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当甲车到达B 地时,乙车 距A 地 100 千米. 4.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出发1小时后乙车出发,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两车相遇后依然按照原速度原方向各自行驶,当甲车到达B 地后,立即调头以原速度去追赶 乙车,乙车到达A 地后也立即调头以原速度继续行驶,直到两车再次相遇,停止运动(甲、乙两 车调头所需时间忽略不计).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S (千米)与甲车所用时间t (小时) 之间的函数图象,则甲乙两车再次相遇时,乙车离A 地的距离为____ 9809 千米. 5.有一个进、出水管的容器,某时刻起4分钟只开进水管,此后进水管,出水管同时开放,经 过8分钟注满容器,随后只开出水管,得到时间 x (分钟)与水量y (升)之间的函数关系如 图,那么容器的容积为 升.

浅谈高中班级管理艺术

浅谈高中班级管理艺术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是班级的核心和灵魂。班级管理工作必须投入师爱的全部热情,注重对所有学生施爱的艺术,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讲究班级管理的策略和艺术,对学生管放结合、宽严相济,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因情施教,实现对学生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 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似乎无章可寻,更重要的是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有效管理班级,做到在管理中既注重科学管理又讲究管理的艺术性,同时学生又乐于接受班主任的管理,这是考验班主任管理水平的几个重要考题。我认为高中班主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懈努力,才能效好满意答卷。 一、倾注师爱,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高中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倾注自己的师爱,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师爱的温暖,然后把学生对教师的爱反馈给班主任,从而产生爱其师而信其道的情感效应。班主任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而这些人均是感情丰富,思想活跃的高中生,他们渴望被关注,也渴望教师的信任和师爱的滋润,学生如果能如愿以偿的获得,那么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就会在学习生活中释放幸福感,从而倾注热情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班主任对学生真挚的爱,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关注,都会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温馨快乐。但是,爱不是万能的月光宝盒,有时也会因为一些长辈不适当的爱而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对学生满腔的爱也要讲究艺术。高中学生因为成长的因素以及有些判逆心里,容易和班主任疏远距离,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态度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帮助他们舒缓紧张情绪。班主任要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班级管理工作要宽严相济,张池有度 班主任要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有爱的班级氛围,但有做到宽中有严,严而有度。班主任工作就是要做到宽严相济、张池有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具体而言,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

小升初行程问题专项训练之相遇问题 追及问题

小升初行程问题专项训练之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一、基本公式: 1、路程=速度×时间 2、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3、追及问题:相差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二、行程问题(一)-----相遇问题 例题: 1.老李和老刘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老李步行每分钟走8米,老刘骑自行车的速度是老李步行的3倍,经过5分钟后两人相遇,问这两地相距多少米? 2.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王辉和李明骑车从相距900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王辉每分钟行200米,李明每分钟行250米,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距2700米?(分析各种情况) 3.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2千米,两车相遇后继续以原速度前进,到达乙、甲两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60千米。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千米? 4.小冬从甲地向乙地走,小青同时从乙地向甲地走,当各自到达终点后,又迅速返回,各自速度不变,两人第一次相遇在距甲地40米处,第二次相遇在距乙地15米处,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5.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问小张和小王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6. 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他们离甲村3.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有多远?(相遇指迎面相遇)

7.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问:东西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8.甲、乙两地相距15千米,小聪和小明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小时后在离中点0.5千米处相遇,求小聪和小明的速度。 9.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5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3千米,乙每小时行2千米,与甲同时同向而行的一条小狗,每小时行5千米,小狗在甲、乙之间不停往返,直到两人相遇为止。问小狗跑了多米? 【课后演练】 1.甲、乙两辆车同时从相距675千米的两地对开,经过5 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求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快、慢两车国时从两城相向出发,4小时后在离中点18千米处相遇。已知快车每小时行70千米,问慢车每小时行多千米? 3.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1313千米的两地相向开出,3小时后还相距707千米,再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