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结构设计要点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结构限额设计PPT

结构限额设计PPT

成本管理的内涵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及方法
事前控制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对 整个策划、设计和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前期策划阶段。拿地的成本估算,是否有影响成 本的风险(塌陷坑、溶洞、泥坑等)存在。 ――规划阶段。场地情况;不利地质;配套成熟度; 反复报批、政府评审、审批的情况是否有影响成本的 风险存在。 ――方案阶段。结构(含基础)合理可行,避免返工。 结构等专业提前介入(机电、空调、设备、物业管理 等)。 ――扩初阶段。结构优化,设备专业定案。 ――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意识沟通,结构精细化设 计。 ――施工配合阶段。做好变更、签证的控制。
与设计公司合作时开发商最担心的 是什么?
――合作风险。开发商必须占用大量的资 源对设计风险进行详细评估;
――思想的融合。
施工图审查公司的选择及沟通
――选择思路:易于沟通; ――沟通时机:重视前期; ――沟通内容:规范的边界或有争议之处
(例如:超限的判定、裂缝宽度的控制、 短肢墙体系的定义、配筋控制等); ――沟通方式:双方或三方。要重视平时 的资源借助、关系维护。
案例:长虹在深圳的研发大楼,占地6000平方米,容积率控制 在11,限高100米,建筑覆盖率不超过55%,深圳六家大型设 计院投标。
共同的问题:很难设计到最大容积率要求的面积,怎么办??? ――压缩层高,保证净高! 各投标设计公司采取了哪些手段? ――结构专业: 宽扁梁(评价:√) ;预应力梁(评价:施工不便) ;劲性梁
设计周期的合理取值的思考
――设计周期对总成本的影响 资金的时间价值; 市场风险的变化; 产品的实际价值。
如何在保证质量、不增加成本的前 提下缩短设计周期?
――决策的导向及措施; ――工序的前置及搭接; ――标准化设计的推广。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徐培福.pptx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徐培福.pptx

中震不屈 服,错 层处钢 板墙, 模型试 验。
第19页/共33页
大震柱不屈服,中 震个别斜撑屈服, 模型试验,SRC 柱试验,节点试 验
第20页/共33页
第21页/共33页
第22页/共33页
第23页/共33页
墙中震不屈服,外 框架25%总剪力, 扭转位移比绝对 值小,适当放松。
第24页/共33页
SP5 薄弱部位、重要部位不屈服(地震 作用及承载力均采用标准值,无内力调整 及增大系数),允许有些部位进入屈服, 但不发生脆性破坏。
第5页/共33页
SP6 薄弱部位、重要部位进入屈服,结构 变形可选定某一限值,但不发生剪切等脆 性破坏
SP7 薄弱部位、重要部位构件进入屈服, 变形达到或接近规范给定允许变形限值, 但不发生剪切等脆性破坏
财富中心二 期,抗扭 刚度。
第25页/共33页
裙房偏心,位移比可放松。
第26页/共33页
剪力墙结构,170米,中震不屈服
第27页/共33页
外支撑框架无楼板连接
第28页/共33页
花隔外框加普通 外框,楼板不连 续,梁加强,中 震不屈服,试验
第29页/共33页
第30页/共33页
扭转效应明显, 中震不屈服,剪 力墙特殊加强, 钢框架25%总 剪力,试验
第11页/共33页
大连国贸 330米, 内筒外框, 中震下弹 性,内筒 大震下不 剪坏,外 框25%总 剪力,斜 撑剪力墙 试验。
第12页/共33页
环球金融中 心,490 米,墙体、 柱、斜撑 中震不屈 服,墙大 震不剪坏, 模型试验、 节点试验
第13页/共33页
北京国贸, 330米, 内筒加型 钢、钢板、 斜撑,大 震不屈服; 转换桁架 大震弹性; 模型试验, 剪力墙试 验。

建筑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专项审查PPT教案

建筑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专项审查PPT教案
本表的编制原则另外制表; ➢ 建筑结构是否超限时应按照《超限界定》的规定判定。
第20页/共31页
八、高层抗震参数表
3.裙楼结构形式的填写:主要是大裙楼时与主楼结构形式不 一致时填写。
4.关于塔楼的界定: ➢ 结构面积小于屋顶层结构面积的1/3; ➢ 结构面积指竖向构件(抗侧力结构)所包围的面积; ➢ 塔楼为钢框架-核心筒时,双重体系按外框架范围内计算,
1.高度超限 2.规则性超限:规则性指标一项超过规范限值较多,或多项
(三项及三项以上)超过规范限值。 3.大空间超限 4.新体系、新材料超限 5.混合超限:高度和规则性合并考虑后超过规范限值。
第4页/共31页
四、高度限值的确定
1.钢筋混凝土结构:
第5页/共31页
四、高度限值的确定
2.钢结构
第6页/共31页
四、高度限值的确定
3.混合结构:
第7页/共31页
四、高度限值的确定
4.几点说明: 1)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型柱框架-剪力墙.为楼层数和高度
双控。 2)含较多短肢剪力墙,指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倾覆力矩不小
于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30%。 3)结构高层部分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时高度界定值应为表
中数值的85%。 4)若为错层结构,高度界定值应为表中数值的90%。 5)双重体系指钢框架所承担的基底或楼层剪力大于基底或
楼层总剪力的10%以上,不满足此要求时为单重体系。 6)若为Ⅳ类场地的结构,高度界定值应为表中数值的80%。 7)房屋高度指从结构嵌固层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 8)悬挑楼面宽度不计入楼面宽度。
第8页/共31页
五、平面规则性的规定
1.平面规则性限值的对应条款:《超限规定》第五条第1款 (1)~(6)项,第2款(1)~(5)项。

高层超限审查项目-共58页PPT资料

高层超限审查项目-共58页PPT资料
▪ 9.1 抗震等级与性能目标
▪ 9.1.1 抗震等级 ▪ 9.1.1.1 塔楼 ▪ 办公塔楼首层及以上楼层 为一级 ▪ 住宅塔楼首层~六层(底部加强部位) 为特一级 ▪ 七层及以上楼层 为一级 ▪ 9.1.1.2 地下室 ▪ 办公塔楼向下延伸的-1层柱、剪力墙为一级,住宅塔楼向下延伸的-1层框支柱、剪力墙
CQC
ELCENTRO
25
USER6
LANZHOU1
20
平均弯矩
15
10
5
0
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kN*m)
Y向楼层弯矩 (ETABS)
X向楼层弯矩(SATWE)
Y向楼层弯矩 (SATWE)
▪ 选用三~四组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动力时程分 析,多遇地震作用时,时程分析的顶点位移、楼层弯矩、楼层剪力、层 间位移角计算结果均小于考虑扭转藕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作 基底总弯矩Mo (kN·m) 用
X向 4339.3
352823.5
Y向 7749.3
629029.7
▪ 8.2.2 住宅楼



总风力Qo (kN)

作 基底总弯矩Mo (kN·m) 用
X向 6440.4
504506.9
Y向 7449.5
574940.3
▪ 8.3 重现期为10年的风荷载作用下结构舒适度验算 ▪ 8.3.1 办公楼
振型号
周期(s)
X平动系数
Y平动系数
1
3.5328
0.01
0.99
2
2.3555
0.99
0.01

超高层建筑及概念设计超限建筑及概念设计课件

超高层建筑及概念设计超限建筑及概念设计课件
特殊类型高层建筑 其他(新)类型高层建筑, 特殊形式的大型公共
建筑、超长悬挑结构,特大跨度的连体结构 超限大跨空间结构
屋盖跨度大于120米,悬挑长度大于40米或单向长 度大于300米。屋盖结构超出常用结构形式
. 10 超限建筑
9. 10 超限建筑
9. 10 超限建筑
JGJ3-4.3.3
楼板不连续
有效宽度小于50%, 开洞面积大于30%,错层大
于梁高
GB0011-3.4.2
刚度突变
相邻刚度变化大于30%或连续三层变化大于20%
GB0011-3.4.2
尺寸突变
缩进大于25%,外挑大于10%和4米 JGJ3-4.4.5
9. 10 超限建筑
构件间断
上下墙、柱、支撑不连续,含加强层 GB0011-3.4.2
9. 10 超限建筑
三项及以上为超限建筑
扭转不规则 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2 GB0011-3.4.2
偏心布置 偏心距大于0.15, 或相邻质心相差较大 JGJ99-3.2.2
凹凸不规则 平面凹凸尺寸大于相邻边长30%等 GB0011-3.4.2
9. 10 超限建筑
组合平面
细腰型或角部重叠型
9. 10 超限建筑
9. 10 超限建筑
9. 10 超限建筑
9. 10 超限建筑
9. 10 超限建筑
9. 10 超限建筑
9. 10 超限建筑
9. 10 超限建筑
9. 10 超限建筑
9. 10 超限建筑
9. 10 超限建筑
9. 10 超限建筑
9. 10 超限建筑
9. 10 超限建筑
9. 10 超限建筑
9. 10 超限建筑

超限高层与大跨度结构设计要点

超限高层与大跨度结构设计要点

超限高层与大跨度结构 设计要点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范重 2012年5月内容提要一、超限高层与大跨度结构设计相关规定 二、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三、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 四、超限大跨度结构设计实例一、超限高层与大跨度结构 设计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 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12 月27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内容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防震减灾规划 第三章 地震监测预报 第四章 地震灾害预防 第五章 地震应急救援 第六章 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共九十三条)第四章 地震灾害预防《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或 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 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审定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第三十五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 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的质量负责。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 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 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 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第四章 地震灾害预防《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十八条¾ 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组织 ppt课件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组织  ppt课件
2.二级超限限界,二级超限货物装载的最 大轮廓图,超过此限界即为超级超限。其 最大半宽为1940mm,最大高度为 5000mm,如图6-3(b)所示。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建筑限界
建筑限界系指在线路两侧及上部的建筑物、 设备距钢轨平面最低和距线路中心线的垂直 面最窄尺寸的轮廓图。铁路建筑物限界在 《技规》中规定。
PPT课件
51
托运人应提供的资料
1.超限、超重货物托运说明书。 2.货物外形尺寸三视图(图中应标明货物的
有关尺寸,支重面长),并以“+”号标明 货物重心位置。 3.申请使用装运超限、超重货物的车站、车 型及车数,计划装载加固方案。 4.自轮运转超限货物,应有自重、轴数、轴 距、固定轴距、长度、转向架中心销距离、 制动机型式及限制条件。 5.其他规定的资料。
PPT课件
44
PPT课件
45
货物附加偏差量
K=75(2x -1.4)(mm)
l
l——车辆转向架中心距 注:当 2x ≤1.4时,货物附
加偏差量l不计算。
PPT课件
46
当货物的检定断面位于车辆两心 盘中心之间时
X内=B+C内-36 (mm)
PPT课件
47
当货物的检定断面位于车辆两心 盘中心外方时
重车重心高度
PPT课件
53
受理
托运人提供的货物技术资料及相关证明文 件齐全有效、符合规定,且货物发到站 (含专用线、专用铁路)具备超限、超重 承运人资质的,发站应给予资料受理。
货物受理实行签认制度,包括审查受理资 料、对照资料核对货物、确定货物运输条 件。
PPT课件
54
选择装载方案

某高度超限工程的结构设计

某高度超限工程的结构设计

某高度超限工程的结构设计本工程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底部裙房为商业,上部塔楼为住宅。

上部塔楼,根据建筑平面布局的特点,选取了部分框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结构形式;裙房部分因功能需要,不能将所有的剪力墙均落至基础顶,采用框支转换。

本工程主体施工至地上三层楼面后,因为建筑方案变化,重新调整结构设计。

建筑方案的对比如下:第一版方案:地下一层,底部5层为商业,上部住宅28层,屋面高度111.5m,在地上五层顶板位置转换。

第二版方案:地下一层,底部4层为商业,上部住宅27层,屋面高度102.2m,在地上四层顶板位置转换。

对比两版方案,可以得出结论,第二版方案建筑总高度降低(接近A级高度),高位转换位置由五层顶改为四层顶,楼层数减少两层,但较多剪力墙落在转换次梁上(所占比例约为18.2%)。

经审图专家认可后,第二版方案仍按第一版方案的抗震设防性能目标设计。

二、设计条件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分类:上部住宅为丙类、底部商业裙房为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地震设计分组为第三组,场地土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值为0.45s。

本地区50年重现期基本风压为0.40kPa,用于位移控制;承载力设计时按50年重现期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10年重现期基本风压为0.30kPa,用于舒适度控制。

建筑物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体型系数综合考虑取1.4。

本工程结构超限情况如下:(1)高度超限:B级高度(102.2m> 100m);(2)不规则类型:扭转规则、楼板连续、侧向刚度规则、楼层承载力无突变,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框支转换);有一项不规则类型。

综上:高度B级,有1项不规则类型,需要进行超限审查。

三、抗震设防要求根据高规规定,确定本工程各部分的抗震等级如下: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由一级提高至特一级,非底部加强部位为一级(两层过渡)、二级。

框支框架:特一级。

针对本楼的超限项目,采取了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设计合同可以从提高安全度角度,来体现设计的工作量和 设计周期
.
六、弹塑性分析要点
• 弹塑性分析手段已普遍应用 • 静力弹塑性应用范围,抗倒塌验算(性能点位移角、基底
剪力、附加阻尼比) • 静力弹塑性构件性能(裂缝、塑性铰) • 静力弹塑性的非对称性 • 动力弹塑性地震波(3条)也要在统计意义上相符
.
五、抗震构造措施和抗震性能目标
• 根据项目所在地、安全性评估报告,确定抗震等级、地震 动参数
• 根据工程特殊性,提高抗震等级,或抗震构造措施
• 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确定结构大震下的影响
• 根据复杂超限程度,设定抗震性能目标(A、B、C、D)
• 地震波时程分析,地震波数量(3条、7条,1万/条)需要 购买,并保证在统计意义上相符(前2个周期)
• 对于不允破坏的如转换构件,采用大震不屈服
• 针对不同目标,合理地设定构件的性能目标,即:
.
• 中震不屈服、中震弹性、大震不屈服、大震弹性
• 按照性能目标进行设计控制,其配筋、应力比,均要实际 满足。不能计算一套,施工图另一套
• 对特殊构件,比如:大悬臂、大跨度、连廊、通长柱等, 也需要专门设定性能目标
.
• 风荷载作用(50、100年、舒适度10年) • 依据:风洞试验、荷载规范 • 竖向荷载、温度荷载、雪荷载、 • 依据荷载规范 • 以上设计依据,均会影响到工程建造成本和设计成本 • 在设计合同(协议)中,如果涉及到工程的具体用量(如
用钢量等),应该慎重。以免造成被动
.
二、方案对比
• 复杂超限结构方案,往往会要求多个方案比较 • 将增加设计前期的工作量,增加设计成本
.
• 实现抗震性能目标的手段主要是弹塑性分析,和弹性方法 的性能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析,确定应用部分
• 大震变形验算、抗倒塌验算,必须通过
• 大震构件性能(比如连梁性能)不满足,必须调整
• 根据大震弹塑性分析的薄弱部位,提高抗震构造措施
• 根据大震分析结果(比如受拉构件),调整方案,比如加 型钢,或改为钢结构
• 弹性方法的中震设计控制(中震不屈服设计控制,已普遍 应用)
• 已经通过:报规、报批。符合行政审批的法规
• 结构分类(甲、乙、丙、丁类) • 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 结构的安全等级(1、2、3级) • 依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 地震作用(50、100年、超越概率63%、10%、2%) • 依据地震安全性评估(安评报告)、地震动参数取值、抗
震规范
复杂超限结构设计要点
• 1、设计依据 • 2、方案对比 • 3、复杂、超限的判断 • 4、基础设计要点 • 5、抗震构造措施和抗
震性能目标
• 6、弹塑性分析要点 • 7、性能化设计要点 • 8、舒适度验算要点 • 9、结构特殊性设计控制 • 10、两套软件分析对比 • 11、应用实例
.
一、设计依据
• 不满足性能目标承载力的构件,应作相应调整(截面、材 料、型钢、钢结构、连接方式、不能受拉等)
• 性能化设计分析属于弹性分析,耗时不多,容易掌握,应 用越来越多。指定构件性能及安全度,可以在设计合同中 提出,体现设计水平
.
八、舒适度验算要点
• 结构舒适度对于超高层建筑、超大跨、超悬挑结构,都需 要进行验算
• 超限结构、复杂结构,均会增加设计成本
• 满足3条一般不规则的结构,属于超限结构
• 满足1条特别不规则的结构,属于超限结构
• 有超长结构、多塔结构、连体结构、超大地下室结构等, 属于复杂结构
• 针对不规则特性、复杂特性,需要有专门措施来加强,增 加了设计难度,和设计成本
.
• 复杂、超限工程,往往需要增加分析深度,增加分析量 (比如非线性分析、舒适度分析、动力时程分析、构件性 能判断分析、温度影响分析等)
• 弹塑性分析,耗时耗力,增加了设计成本。合同中要合理 体现
.
七、性能化设计要点
• 性能目标(A、B、C、D)的实现,是弹塑性分析,和弹 性分析的中震、大震分析,相结合的体现
• 由于弹塑性分析离散性,以弹性分析的不屈服设计、弹性 设计已经普遍采用
• 复杂、超限结构,至少有一种构件满足中震不屈服设计的 设计控制要求
• 设计成本往往难以在设计合同中体现(仅以 费用/m2), 忽略增加深度分析所带来的工作量和成本增加
• 对复杂超限工程要有预先深度设计概念,合同中要保证深 度设计费用(如外包弹塑性分析,往往需要十几万),同 时也是保证设计质量、避免设计风险
.
四、基础设计要点
• 复杂、超限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必须依据地质勘探报告。 超高层建筑必须设地下室,也必然带来深基础问题
• 基础方案比较,采用基础的形式
• 上部结构方案比较,以确认主体结构可实施性,初步确定 截面尺寸、墙体厚度等
• 方案的特殊性,转换层、大跨度、大悬臂、通长柱、伸缩 缝、后浇带、连体等
.
• 方案对比需要有一定的深度 • 前期工作量大 • 设计合同中一般没有体现,造成设计成本忽略
.
三、复杂、超限的判断
.
• 动力弹塑性构件裂缝、塑性铰分析
• 竖向构件在弹塑性分析后的抗剪承载力验算

V≤0.15fckbh0
• 保证大震下,竖向构件不被剪坏,而是具有延性的弯坏
•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耗时长,成本偏大
• 特别复杂、超限很多的工程,需要用两个以上的软件进行 弹塑性分析,公认ABAQUS软件,但也需要参数正确合 理
• 深基坑开挖、基坑支护 • 基坑排水、降水 • 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处理,后浇带 • 抗浮设计、抗浮验算 • 地下室外墙侧向水土压力
.
• 桩垡共同分析
• 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
• 地下室的侧向刚度如何保证
• 地下室的抗震问题
• 地下室人防荷载及分析
• 复杂超限工程,地基、基础和地下室都具有各自的设计特 点,设计时需要有预见性,工作量和设计深度应体现在合 同中,保证复杂地基基础的设计费用
.
• 抗震设计的延性设计和控制(比如提高墙体分布筋的配筋 率),针对中震或大震的受拉构件
• 最大轴压比控制、最大应力比控制
• 不能完全依赖于计算,构造措施需要根据主观判断
• 结构抗震设防应具有二次防线的概念
• 复杂、超限工程,抗震性能、构造措施,是设计重点、难 点,也是耗时相对较多,人工成本较大的阶段
• 特殊荷载,比如运动荷载,对大跨度舒适度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