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唐朝的建立与唐代国家制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唐朝的开国和发展PPT课件

2、主要政绩: (1)政治-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限制佛教 实行募兵制 (2)经济-大力发展生产 (3)文化-大兴文治,发展科举
概括历代盛世,简述 你对历史上盛世现象 出现的原因和规律的 认识。
盛世: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 开皇之治、贞光之治、开元盛世
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增 强,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民族和睦,文化 发达
三、武则天的统治
1、武则天称帝: 利用高宗懦弱多病,乘机干预朝政 本身的出色才干
2、政绩: 政治-破格用人 经济-发展农业
生产 文化-发展科举
3、评价:
四、开元之治
1、出现原因: (1)结束了政局动荡的混乱局面,社会相对安定 (2)统治前期励精图治,力图改革,重用有才能
的人 (3)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 启示:国家要强盛,统治者必须励精图治 ,尊重人才,重用人才,大力发展社会经 济,重视文化教育事业
2、唐的统一: (1)是正确的军事行动计划的结果 (2)是民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1)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 (2)隋的建设和繁荣为其奠定基础 (3)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唐太宗 的政绩 (1)政治- A、知人善任, 虚怀纳谏 B、革新政治 (2)经济- A、轻徭薄赋, 劝课农桑 B、戒奢从简 (3)文化-举科举,大办学校
原因:1)前代积累的基础 2)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 3)良好的安定统一的社会环境 4)统治者的个人素质 5)人民的辛勤劳动奠定物质基础 6)其他因素-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
评价:进步作用-人民生活安定富足 但封建统治各阶级地位没变,基本矛盾没变
思考: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共同之处
限制佛教 实行募兵制 (2)经济-大力发展生产 (3)文化-大兴文治,发展科举
概括历代盛世,简述 你对历史上盛世现象 出现的原因和规律的 认识。
盛世: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 开皇之治、贞光之治、开元盛世
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增 强,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民族和睦,文化 发达
三、武则天的统治
1、武则天称帝: 利用高宗懦弱多病,乘机干预朝政 本身的出色才干
2、政绩: 政治-破格用人 经济-发展农业
生产 文化-发展科举
3、评价:
四、开元之治
1、出现原因: (1)结束了政局动荡的混乱局面,社会相对安定 (2)统治前期励精图治,力图改革,重用有才能
的人 (3)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 启示:国家要强盛,统治者必须励精图治 ,尊重人才,重用人才,大力发展社会经 济,重视文化教育事业
2、唐的统一: (1)是正确的军事行动计划的结果 (2)是民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1)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 (2)隋的建设和繁荣为其奠定基础 (3)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唐太宗 的政绩 (1)政治- A、知人善任, 虚怀纳谏 B、革新政治 (2)经济- A、轻徭薄赋, 劝课农桑 B、戒奢从简 (3)文化-举科举,大办学校
原因:1)前代积累的基础 2)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 3)良好的安定统一的社会环境 4)统治者的个人素质 5)人民的辛勤劳动奠定物质基础 6)其他因素-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
评价:进步作用-人民生活安定富足 但封建统治各阶级地位没变,基本矛盾没变
思考: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共同之处
唐朝的开国与盛世PPT课件 人教版

最主要的启示是
①官员要勤政廉洁
②政策要保持长期性
③切实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④要同破坏安定团结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生活不会惯着你,想要不被抛弃,必须自己争气2,所有的嫉妒都只是因为你没出息。3,敬往事一杯酒,自此不再回头4,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5,只要肯努力,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6,不 努力你要未来干什么。7,因为不能天生丽质,所以只能天生励志。8,没有什么才能比努力更重要。9,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10,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11,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有野心的女人不漂亮。12,梦像是永远 不可凋零的花。13,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4,今天做的一切挣扎都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所以别放弃。15,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16,历史只会记住有野心的人。17,我的青春不要留白,我敢异想就会天开。18,你还年轻,别凑合过。 19,这个世界没有重来二字,所以不如一切趁早20,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1,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22,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 个名字。23,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24,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空中生出翅膀。25,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26,跌倒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27,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毁不掉28,你才十七八 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9,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都好可爱哦,我也要做可爱的人。30,因为生活就如此,弱小就该死。31,只有蓬勃野心,没有日月风情。3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33,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 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3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35,姑娘,好好的活下去,活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着。36,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37,爱就努力,不爱就放弃,一生那么短,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38,天赋比你好的人 都在努力。39,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人。40,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41,别只顾着羡慕别人忘了给自己掌声。42,只要你不跪着这个世界没人比你高。1.靠谁不如靠自己,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谁好都不如自己好。2.不 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3.我的个性取决于我是谁,我的态度要看看你是谁4.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5.我不是天生 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6.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不配7.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8.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9.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 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10.你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人,你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是你开始接受你不得不做的那些你不喜欢的事。但是,当你发现,所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为了那件你喜欢 的事而做准备,所有的忍耐和痛苦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了。11.人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又在不经意间被别人伤害。1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13.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 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14.好好过你的生活,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嘛,也许他们并不想知道。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16.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 实地去学好本领。17.人生修的就是无常,请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来了。18.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 不做什么,从放纵和坚守透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19.奋斗的火苗在冒发,碰触心的温度,简单的充实,简单的满足。一个人的道路,也不孤独。20.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一、混就混出个名堂,学就学出个样子,要么出人 头地,要么人头落地。二、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三、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四、只有不断超越才有不断进步,在人生道路上, 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己的胆怯就坚强,任何浮躁心态,都会给成功带来巨大的祸害。五、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要知道,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 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七、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八、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 赏和鼓励。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十、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十一、千万别因为别人宠你包容你呵护你,就以为他们喜欢你的 所有,该改的还是要改,这样才能对得起别人毫无保留的偏袒和纵容十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优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十三、当你觉得自己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十四、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倔强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大胆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十五、我们都得经历一段努力闭嘴不抱怨的时光,才能熠熠生辉,才能去更酷的地方, 成为更酷的人。十六、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只能自己走下去,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无法快乐。十七、年轻,那么短暂,那么迷茫。如果你不能给自己一张耀眼的文凭,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你还可以给自 己一个九成九会遭到嘲笑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让你闪闪发光。十八、做你自己,说出你的感受,因为那些对你重要的人不会介意,而那些介意的人对你并不重要。十九、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这世上没有谁会心甘情愿一直被你依靠。 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靠自己,才能学到真本事,真正解决问题;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二十、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人,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经营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时光。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二十一、不要 为别人委屈自己,改变自己。你是唯一的你,珍贵的你,骄傲的你,美丽的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二十二、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和事让你失望了,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二十三、过去的事不要想,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将来的
隋唐政治制度课件

三省六部制二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一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1助父建立唐朝统一全国2玄武门之变长子李建成太子589626次子李世民秦王598649三子齐王603626高祖窦皇后四子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一中枢机构
第三单元隋唐两宋时期 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 第二节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第三节北宋时期的政治和改革 第四节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政治上:隋唐重建了大一统, 政治上:隋唐重建了大一统,但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 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北宋初期重新加强了中央集 在君主专制方面,隋唐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权。在君主专制方面,隋唐进行了制度的创新,两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削弱相权。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削弱相权。 经济上:唐朝经济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经济上:唐朝经济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两 宋时期经济繁荣超过了前代,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宋时期经济繁荣超过了前代,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文化上:隋唐儒学受到挑战,两宋时期理学形成, 文化上:隋唐儒学受到挑战,两宋时期理学形成,打 破三教合流局面。 破三教合流局面。隋唐两宋时期中国科技一直保持世 界领先地位。 界领先地位。
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 中枢机构: 一、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 二、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一)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 (二)统治思想和统治政策 1、统治思想: 统治思想: (1)隋朝灭亡教训 (2)民本思想
2、统治政策: 统治政策: (1)用人 法律:慎用刑法、 (2)法律:慎用刑法、
制定《唐律》 制定《唐律》
要教戒太子诸王》 要教戒太子诸源自》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 “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 纵不合朕心, 纵不合朕心 中枢机构: 一、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 为忤。若即嗔责, 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 二、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怀战惧,岂肯更言? 怀战惧,岂肯更言?”—— (一)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 贞观政要求谏》 《贞观政要求谏》 (二)统治思想和统治政策 贞观初放榜日,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 1、统治思想: 统治思想: 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 (1)隋朝灭亡教训 喜谓侍臣曰: 出,喜谓侍臣曰:“天下 (2)民本思想 英雄,入吾彀中矣! 英雄,入吾彀中矣!”─ 统治政策: 2、统治政策: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 用人(纳谏,完善科举) (1)用人(纳谏,完善科举)
第三单元隋唐两宋时期 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 第二节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第三节北宋时期的政治和改革 第四节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政治上:隋唐重建了大一统, 政治上:隋唐重建了大一统,但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 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北宋初期重新加强了中央集 在君主专制方面,隋唐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权。在君主专制方面,隋唐进行了制度的创新,两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削弱相权。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削弱相权。 经济上:唐朝经济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经济上:唐朝经济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两 宋时期经济繁荣超过了前代,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宋时期经济繁荣超过了前代,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文化上:隋唐儒学受到挑战,两宋时期理学形成, 文化上:隋唐儒学受到挑战,两宋时期理学形成,打 破三教合流局面。 破三教合流局面。隋唐两宋时期中国科技一直保持世 界领先地位。 界领先地位。
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 中枢机构: 一、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 二、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一)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 (二)统治思想和统治政策 1、统治思想: 统治思想: (1)隋朝灭亡教训 (2)民本思想
2、统治政策: 统治政策: (1)用人 法律:慎用刑法、 (2)法律:慎用刑法、
制定《唐律》 制定《唐律》
要教戒太子诸王》 要教戒太子诸源自》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 “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 纵不合朕心, 纵不合朕心 中枢机构: 一、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 为忤。若即嗔责, 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 二、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怀战惧,岂肯更言? 怀战惧,岂肯更言?”—— (一)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 贞观政要求谏》 《贞观政要求谏》 (二)统治思想和统治政策 贞观初放榜日,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 1、统治思想: 统治思想: 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 (1)隋朝灭亡教训 喜谓侍臣曰: 出,喜谓侍臣曰:“天下 (2)民本思想 英雄,入吾彀中矣! 英雄,入吾彀中矣!”─ 统治政策: 2、统治政策: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 用人(纳谏,完善科举) (1)用人(纳谏,完善科举)
中国历史唐朝精品PPT课件

世 安史之乱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 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 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徵 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 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 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 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 (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 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 厚实的基础。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汉 族。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 时代,民间起义,曾出现一个女皇帝陈硕真), 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 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 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 (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 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 史称“武周”,705年退位。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 人和政治家。
李隆基
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公元685-762 年),姓李,名隆基,因为谥号突出一个“明”字, 又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公元 712年至756年在位,他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 但从他开始唐朝也走上了下坡路,即从安史之乱 开始,唐朝逐渐衰落下去。
美人杨贵妃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公元 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 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 代后妃中鲜见。原籍蒲州永乐 (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七年 719年6月1日生于蜀郡(今四川 成都)。杨贵妃天生丽质,加 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 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 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 琶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 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 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 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徵 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 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 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 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 (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 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 厚实的基础。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汉 族。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 时代,民间起义,曾出现一个女皇帝陈硕真), 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 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 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 (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 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 史称“武周”,705年退位。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 人和政治家。
李隆基
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公元685-762 年),姓李,名隆基,因为谥号突出一个“明”字, 又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公元 712年至756年在位,他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 但从他开始唐朝也走上了下坡路,即从安史之乱 开始,唐朝逐渐衰落下去。
美人杨贵妃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公元 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 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 代后妃中鲜见。原籍蒲州永乐 (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七年 719年6月1日生于蜀郡(今四川 成都)。杨贵妃天生丽质,加 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 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 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 琶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 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唐朝政治ppt课件

唐朝政治
目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ONTENTS
• 唐朝政治制度概述 • 唐朝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 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 唐朝政治制度的评价与反思 • 唐朝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01
唐朝政治制度概述
皇帝制度
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 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负责制定 国家大政方针,任免官员,颁
布法律等。
唐朝皇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确保皇位传承的稳定性。
监察制度
• 唐朝设立御史台作为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官员行为,弹劾违法乱纪者,监督司法活动等。
• 御史台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他们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其他官员的干涉。 • 唐朝还建立了巡察使制度,定期派遣官员巡视地方,监督司法活动,整顿吏治,确保地方政治稳定。 • 唐朝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确立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唐朝政治制度强调皇权至上、宰相辅政、监察独立等原则,这些原则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
监察制度
唐朝设立御史台作为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 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同时设立巡回监察御史 ,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
影响
稳定统治
唐朝政治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有效地维护 了皇权和社会的稳定,避免了权力的过
度集中和滥用。
推动文化繁荣
唐朝宽松的政治环境促进了文化的繁 荣,唐诗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促进经济发展
02
03
重视法治
唐朝时期,法律体系完备,执法严格 ,对现代法治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 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行政效率
唐朝的官僚制度设计合理,各级官员职责明 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法制建设
唐朝重视法制建设,制定了《唐律疏议》等 法律,规范了社会秩序和官员行为。
目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ONTENTS
• 唐朝政治制度概述 • 唐朝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 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 唐朝政治制度的评价与反思 • 唐朝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01
唐朝政治制度概述
皇帝制度
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 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负责制定 国家大政方针,任免官员,颁
布法律等。
唐朝皇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确保皇位传承的稳定性。
监察制度
• 唐朝设立御史台作为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官员行为,弹劾违法乱纪者,监督司法活动等。
• 御史台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他们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其他官员的干涉。 • 唐朝还建立了巡察使制度,定期派遣官员巡视地方,监督司法活动,整顿吏治,确保地方政治稳定。 • 唐朝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确立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唐朝政治制度强调皇权至上、宰相辅政、监察独立等原则,这些原则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
监察制度
唐朝设立御史台作为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 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同时设立巡回监察御史 ,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
影响
稳定统治
唐朝政治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有效地维护 了皇权和社会的稳定,避免了权力的过
度集中和滥用。
推动文化繁荣
唐朝宽松的政治环境促进了文化的繁 荣,唐诗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促进经济发展
02
03
重视法治
唐朝时期,法律体系完备,执法严格 ,对现代法治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 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行政效率
唐朝的官僚制度设计合理,各级官员职责明 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法制建设
唐朝重视法制建设,制定了《唐律疏议》等 法律,规范了社会秩序和官员行为。
唐朝历史课件ppt

➢ 政治上,唐玄宗改革机构对吏治进行了 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重用 贤臣,修订律法。
➢ 经济上,唐玄宗制订经济改革措施:打 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改革实施食 封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 担;打击佛教势力,大力发展农业。
➢ 军事上唐玄宗对兵制进行改革,在边境 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扩张疆域,唐朝在 东北设置了靺鞨都督府、室韦都督府、 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等,中国历史 上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
国公爵位传至李渊。 ➢ 李渊是朝时行宫居晋阳(山西太原)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
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 国号。 ➢ 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设京师于长安。
贞观之治
壹
唐高祖李渊只当了 九年皇帝就将皇位 传给次子李世民, 自己退入后宫当太 上皇去了。
贰
他与其兄、太子李 建成都有继承皇位 的的李世民发动 “玄武门之变”杀 李建成,争得太子 之位次年改元贞观。
叁
贞观共二十三年, 当时的政治比较清 明,经济由活得到 改善,国力强盛, 边境安宁。史家称 此时为“贞观之治” 平盛世”。
肆
武德九年( 626年) 父又将皇位传给他 舞而迅速发展,社 会确定,人民生, 被认为是中国封章 时代少有的“太平 盛世”
贞观之治原因
伍 任用贤才
虚心纳谏
壹 吸取隋亡的教训
肆 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多”
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贰 重视发展生产 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叁 “戒奢从简” 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唐大曲来自清商大曲风格流派
西凉大曲
龟兹大曲
唐朝盛世
➢ 唐太宗任用贤能,知人善任; ➢ 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
纳谏; ➢ 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
中国古代史 -唐朝

次子 李世民 秦王
598- 649
三子 李玄霸
早夭
四子 李元吉 齐王
603- 626
吐谷浑
太原 长安
晋阳兵变。甘肃、山西太原留守;刘武周(定阳国)、王仁恭 ;王威、高君雅、
突厥。617年,李渊以“安定隋室”为旗号,自称大将军,李建成为陇西公,李世民
敦煌公,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攻破长安,拥立隋代王杨侑(yòu)为帝,即隋恭帝,隋 炀帝为太上皇,李渊为大丞相,封唐王。行长安初政。618年,隋炀帝死,李渊称帝。
唐朝法律体系:格、令、律、式
▪ 格,皇帝敕令的汇编,属于补充性的 单行法规。文武百官的职责范围,作 为考核官员的依据。
▪ 令,国家的制度和政令。 ▪ 式,各级官府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序。
工作章程。 ▪ 律,刑律,用于司法部门定刑,判罪
的依据。
5、礼制与法律
▪ 《开皇律》(隋文帝) ▪ 《武德律》(唐高祖) ▪ 《贞观律》(唐太宗) ▪ 《永徽律》(唐高宗) ▪ 《永徽律疏》(唐高宗) 《永徽律疏周上柱国窦毅与 襄阳长公主之女(宇文泰外孙女)。 李渊称帝后,追封,只此一后。
《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 “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 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 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 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 于我帝。”
李渊嫡子
长子 李建成 太子
589- 626
失提出建议。 ▪ 西:“伸冤”,有冤抑者投之。 ▪ 北:“通玄”,天象灾变及军机秘计者投之。
法门寺,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高宗李 治以后的皇家寺院。
试评武则天
乾陵述圣纪碑 (武则天撰李显书)
乾陵无字碑
六、李隆基与开元之治
1、李隆基其人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共17张PPT)

同学们结合租庸调制的内容和陆哲的这段话尝试总结一下租庸调制的特点.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标准:
道德才能
才能行状
文章、才能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 成者,送之尚书省。而举选不由 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 列于州县。
------《新唐书·选举制》
创新点: 1、分科考试,更加科学、 严谨。 2、自由报考更加公平。
回顾察举制度的内容。(提示:标准、推举权、任用权)
标准:道德(孝、廉)、才能
推举权:地方控制 任用权:中央掌握
结合课本历史纵横部分思考这种奇怪现象出现的原因?
举秀才 不知书 察孝廉 父别居
东汉中后期,选举权被地方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结交朋党,严重干扰 了人才选拔。他们选士任官往往推荐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如此使得 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
——《白居易集》卷2《重赋》
两税法注重积极影响 该唐太宗的话
课堂小结
一、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 察举制
标准:
道德才能
九品中正制 才能行状
科举制 文章、才能
标准越来越客观公平 程序越来越合理规范
提供了人才保障、注入活力
二、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内外朝制度
三省六部制 决策更科学、效率提高 提供了政治制度保障
道德才能才能行状文章才能标准越来越客观公平程序越来越合理规范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内外朝制度决策更科学效率提高三赋税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按丁征税按财产征税国家对人丁控制力趋亍减弱提供了政治制度保障提供了人才保障注入活力提供了财政支撑制度创新是创新之本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制度创新是创新之本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核心竞争力课后思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9月28日
5
(1)政治方面:①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和江南经济的 发展,为隋统一创造了条件。隋的统一,结束了东晋十六国以来 的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揭开了隋唐“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序幕。 ②隋朝在总结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唐朝 时继续沿用,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③隋朝借鉴前代的选 官制度,首开科举制之先河。唐朝继续沿用科举制。这个制度对 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④隋炀帝的暴政,引起了隋末农民大起义, 导致了隋朝的灭亡。隋朝覆灭的教训,为唐初及后世的统治者提 供了借鉴。
但是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严刑酷法等暴政统治,使生产遭到严 重破坏,阶级矛盾异常激化,终于爆发了隋末农民战争, 隋王朝也随之灭亡。
2020年9月28日
4
例题分析:为什么说隋朝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
本题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 事物发展普遍联系的观点及继承与发展相互关系的 原理,结合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 系对隋朝的影响;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 及民族关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史实,通过归纳、 分析、综合,说明隋朝是如何继往的(即隋朝政治、 经济、文化、交通及民族关系是如何在继承前朝的 基础上发展的),又是如何开来的(即隋朝的政治、 经济、文化、交通及民族关系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李渊2(0206年198月—28日626)在位
唐朝起止:618年—907年
李渊—唐高祖;国号唐;定都长安。 背景
(1)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隋亡已成定局 (2)农民起义在中原奋战,牵制了隋军主力 (3)李渊父子具有远见卓识,其势力迅速发 展
9
二、唐初的政治与经济 (一)政治上,调整机构 1.中央机构
(5)文化方面:隋朝继承了前代所积累的文化成就。 在建筑、雕版印刷、教育、宗教、文学和艺术等方面又 有了新的发展,这就为唐代文化的空前繁荣奠定了基础。
2020年9月28日
7
第十六章 唐朝的建立与国家制度
2020年9月28日
8
一、唐朝的开国
晋阳起兵 (617)
定鼎关中(618) 统一全国 (628)
2020年9月28日
10
“驳5中、,职书尚权取书:旨奉,而行门之下”封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中拟”;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门审”; 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尚行”;
2020年9月28日
11
尚书省之下管辖六部:
吏部——掌管官吏选拔、任免、升降、考 试等。下属官员有 主事、令史、书令史、 制书令史、甲库令史、亭长、掌固 等。 户部——掌管户口、经济、财政等。下属 官员有 主事、令史、书令史、计史、掌固。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 教育等。 兵部——掌管武官选拔和军事行政。
三、隋炀帝暴政和隋的灭亡
1、炀帝的暴政 滥用民力;穷兵黩武;奢侈腐化;严刑峻法。
2、隋的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 李渊在长安废隋恭帝杨侑,建立唐朝,隋 朝灭亡。
2020年9月28日
1
2020年9月28日
隋炀帝是我国古代历 史上是较有作为的国君 之一。他在位期间多所 建树;隋朝开凿大运河 和修筑驰道,客观上对 南北经济交流和改善北 方的交通状况及全国的 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刑部——掌管司法行政和审判。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建设和后勤有关工 作。
2020年9月28日
12
监察机构设御史台。 长官:御史大夫。 副官:御史中丞。 御史台之下设置台院、殿院和察院。 职责:监督和弹劾中央地方管理的
不法行为,参与大狱的审讯。
2020年9月28日
13
五监: 国子监:唐朝的国家级学校。国子监的管理人员都
但滥用民力,穷兵黩武,
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
坏,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其统治最终被农民起义
瓦解。
2
2020年9月28日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第一,从历史的发展趋势看: 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
第二,从对后世的中国及世界的影响看: 各项建设措施、创建和改革的制度、 律令具有深远影响。
第三,从大运河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看: 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至今仍在发 挥作用。 第四,从隋朝灭亡的教训看:
2020年9月28日
6
(3)交通方面:为加强南北的联系,巩固隋朝对全国的 统治,隋朝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 凿,对当时和后世南北经济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4)加强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方面:隋朝在前代的基础 上,继续加强内地与边疆的联系。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 求,流求即今台湾。隋还派人去西域,西域商人也有不 少来到长安和洛阳。隋朝的这些措施,为以后内地与边 疆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奠定了基础。
隋因暴政短暂而亡,为唐朝的统治 什么是既繁
荣又发展而又短暂的朝代?
隋朝在魏晋南北朝后期的各民族融合、南北统一条件 成熟和北方农业恢复与发展的基础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结束了南北长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安定和社 会发展。由于隋统治者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隋 朝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大兴城、洛阳城等闻名 的大都市;长安、洛阳及地方官仓规模之大,积储之多, 前所未有;南北运河的开通和修筑驰道改善了交通状况, 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封建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2)经济方面:①隋朝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并对租调制进行 了调整;唐朝继承了隋的均田制,并进一步完善了隋朝的赋税制 度。②隋朝经济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耕地面积大量增 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官仓储粮丰厚;手工业有新的发展,造船 技术达到很高水平;洛阳的商业盛极一时,居住着数万家富商。 封建经济呈现繁荣的局面。隋朝经济的发展,为唐朝全盛局面的 出现,奠定了基础。
属国家官员,都享受官禄。 国子监,当时在分科和教学内容方面,不仅有选修课还
有公共必修课,儒经分大中小三类。大经为《礼记、 《春秋左传》;中经为《诗经》、《周礼》、《仪 礼》;小经为《易》、《尚书》、《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学生可以按规定选择相应的儒经来 学习,标准有“二经”(学一大经一小经或二中经)、 “三经”(学大中小各一经)和“五经”(大经全学, 其余各选一经)等层次。《孝经》、《论语》则为公 共必修科目。对各经还规定了修业年限:《孝经》 《论语》共学1年;《公羊传》《谷梁传》各为一年半; 《易》《诗》《周礼》《仪礼》各为二年;《礼记》 《左传》各为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