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路交通情况分析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湖北交通发展现状

湖北交通发展现状

湖北交通发展现状湖北是中国的中部省份,拥有丰富的交通资源和良好的交通发展基础。

近年来,湖北交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交通功能不断提升。

一是铁路交通。

湖北是中国的交通枢纽之一,铁路网密集。

省内现有10条铁路干线和7个重要铁路枢纽站,连接了大部分重要城市和省内外的交通要道。

其中,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是中国最大的内河、铁路、公路和通船集散中心,铁路网覆盖全国,与上海、北京等国内大城市相距很近。

二是公路交通。

湖北公路密度较高,公路网格齐全,公路总里程达到40多万公里。

湖北的高速公路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和扩建,已经形成了从武汉辐射全省的高速公路网络。

目前,湖北已经建成了京港澳高速、环湖高速、荆南高速等一批重要高速公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三是水路交通。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拥有长江岸线近1200公里,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路交通干线之一。

湖北的长江港口和航运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武汉港为中心的长江航业枢纽。

四是航空交通。

湖北有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作为省内的主要机场,是湖北省民航的重要枢纽,具有较高的运力和服务水平。

武汉机场已开通了国内外许多航线,满足了湖北乘客的出行需求。

此外,湖北还注重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的发展。

在湖北的主要城市中,轨道交通的建设快速推进,地铁网覆盖面积逐渐扩大,环形地铁网已经初步形成。

湖北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十分重视,推动了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应用。

总的来说,湖北交通发展现状良好,交通网络完善,多种交通方式相互衔接,为湖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新技术的应用,湖北交通发展将会更加便捷、高效。

武汉交通状况调查报告2023简版

武汉交通状况调查报告2023简版

武汉交通状况调查报告武汉交通状况调查报告1. 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武汉市交通状况备受关注。

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和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交通流量持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解武汉市的交通状况,本次调查将对武汉市内交通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2. 数据来源和调查方法本次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武汉市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交通流量数据、交通拥堵指数数据以及公众意见调查数据。

调查方法主要包括采集和整理交通数据、开展交通拥堵指数分析、以及进行公众意见调查。

3. 交通拥堵情况分析3.1 交通拥堵指数分析通过对武汉市历年交通拥堵指数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近五年来,武汉市整体交通拥堵指数呈上升趋势,交通拥堵程度逐渐加剧。

- 早晚高峰期是交通拥堵的主要时段,交通流量大且速度慢,拥堵现象较为明显。

- 武汉市不同区域的交通拥堵程度存在差异,城市中心区域交通拥堵问题最为突出。

3.2 交通流量分析根据武汉市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交通流量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武汉市交通流量年均增速稳定,在近五年内平均每年增加约10%。

- 武汉市各主要交通路段的交通流量较大,尤其是连接市中心和周边地区的快速路段。

- 交通流量的增加导致了交通压力的增加,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4. 公众意见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收集了武汉市民对交通状况的意见和建议,得出以下结果:- 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武汉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对出行带来了很大不便。

- 一些受访者提到了交通规划和建设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改善。

- 一些受访者建议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覆盖范围。

5. 建议和对策基于以上分析结果,针对武汉市的交通状况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升道路容量和交通运输效率。

- 完善交通规划和管理,合理疏导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状况。

- 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鼓励市民减少私人汽车使用。

湖北交通发展现状调查

湖北交通发展现状调查

湖北交通发展现状调查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一块交通便利的地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湖北交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对湖北交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首先,湖北省的公路网络发达。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湖北省拥有公路总里程约16.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了2.7万公里。

公路的发展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促进了湖北省经济的发展。

目前,湖北省内的公路网已经基本形成了“五纵四横”的布局,连接了省内各个主要城市和县区。

其次,湖北省的铁路交通也相当发达。

湖北作为中国中部的交通枢纽,铁路网的建设一直是政府的重点项目之一。

目前,湖北省境内铁路的总长度已经超过2500公里,连接了湖北省内各大城市以及周边省市。

湖北省还拥有中国最重要的铁路大枢纽之一——武汉站,这使得湖北省成为了中部地区铁路运输的重要中转站。

第三,湖北省的航空交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湖北省内拥有三个国际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宜昌三峡机场和襄阳刘集机场。

其中,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中国内地乘坐国际航班的重要枢纽之一,具有极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航空交通的发展使得湖北省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最后,湖北省还拥有发达的水运交通。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国内最重要的水路交通干线之一。

湖北省境内有着众多重要的港口,如武汉港、宜昌港和襄阳港等。

这些港口为湖北省以及周边地区的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也促进了湖北省内外的经济交流。

总而言之,湖北省的交通发展现状较为良好。

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交通形成了互补的网络,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物流运输。

未来,湖北省还有进一步发展交通的空间,可以进一步优化交通结构,提高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性,为湖北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武汉交通调查报告

武汉交通调查报告

武汉交通调查报告武汉交通调查报告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规模的增长,武汉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我们对武汉市的交通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

本报告旨在提供关于武汉交通状况的详尽信息,为城市交通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在武汉主要交通枢纽和繁华商业区进行了观察,并针对不同地区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总共收集到了1500份有效问卷。

3. 交通状况概述根据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对武汉市的交通状况进行了概述。

目前武汉市的私家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导致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尤其在早晚高峰期间。

公共交通系统的线路覆盖范围广,但部分线路的运营时间和频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4. 市民出行方式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市民出行主要以公共交通和私家车为主。

其中,地铁和公交车是市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取代了以往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

私家车的使用率逐年增长,催生了停车难等问题。

5. 交通拥堵原因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们分析了武汉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其中,私家车过多、道路狭窄以及道路规划不合理等因素是导致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

交通管理不到位和交通信号灯配时不合理也对交通拥堵造成一定影响。

6. 解决交通拥堵的建议为了解决武汉的交通拥堵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增加地铁和公交车的线路和运营频率,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吸引力。

加大自行车和步行出行的推广力度,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

加大道路建设力度,扩大道路规模,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加强交通管理和信号灯优化,提高交通流畅度和通行效率。

推广智能交通系统和大数据技术,提供交通信息和导航服务,引导市民选择最优出行方案。

7.武汉市的交通问题亟待解决,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了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因素和市民出行情况。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交通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出行环境。

武汉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2)

武汉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2)

武汉交通拥堵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省会和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交通拥堵问题向来是困扰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重要难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因此,制定并实施一套有效的交通拥堵解决方案是当务之急。

二、问题分析1. 城市道路狭窄:武汉市的道路规划相对较早,许多道路狭窄,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2. 交通信号灯不合理:部份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导致交通流量无法合理分配,造成拥堵。

3. 公共交通不完善:公交车路线覆盖不全面,公交车班次不足,无法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导致更多人选择驾车出行。

4. 道路施工频繁:道路施工频繁,缺乏合理的交通管控措施,导致交通拥堵。

三、解决方案1. 道路扩建与改造:通过对狭窄道路的扩建与改造,增加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同时,在规划新的道路时,应考虑交通流量的分布,合理设置车道数量和道路宽度。

2. 优化交通信号灯:对交通信号灯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流量变化,调整信号灯的时长和配时,提高交通流量的通行效率,减少拥堵。

3. 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增加公交车路线的覆盖范围,提高公交车班次,提升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吸引力,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

4. 加强交通管理:加强对道路施工的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路段,制定科学的交通管控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交通的流畅性,减少拥堵。

四、实施计划1. 道路扩建与改造计划:制定详细的道路扩建与改造计划,确定工程的时间节点、预算和具体实施方案。

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2. 交通信号灯优化计划:对全市的交通信号灯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交通流量和信号灯的配时情况,制定优化方案,并逐步实施。

同时,建立监测系统,对信号灯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3. 公共交通发展计划:根据市民的出行需求和交通流量分布,制定公共交通路线的拓展计划,增加公交车的投放数量,提高班次,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覆盖面。

武汉交通调查报告

武汉交通调查报告

武汉交通调查报告武汉交通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关于武汉市交通状况的调查分析报告。

我们通过对武汉市不同区域的交通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旨在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了解交通问题,并提出改善交通状况的建议。

本报告主要包含交通状况概述、交通工具使用情况、交通拥堵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内容。

2. 交通状况概述武汉市作为华中地区的交通枢纽城市,交通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武汉市交通系统发展较为完善,包括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工具。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3. 交通工具使用情况3.1 地铁武汉市地铁系统是市民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之一。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地铁在武汉市的使用率持续增长。

地铁线路覆盖范围广,方便市民从各个区域快速到达目的地。

,在高峰时段地铁车厢拥挤现象较为突出,需要采取措施疏导人流。

3.2 公交公交是武汉市最为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适用于市民短距离的通勤出行。

调查数据显示,公交车辆较为密集,覆盖的线路广泛,但在交通高峰时段,公交车辆也容易受到拥堵影响,造成不便。

3.3 出租车出租车是市民用于长距离、急需的出行方式。

据调查发现,武汉市出租车数量较多,市区到达目的地较为快捷。

,由于机动车保有量增加,部分地区出租车招呼困难,需要加强调度管理。

4. 交通拥堵问题及解决方案4.1 交通拥堵问题分析武汉市交通拥堵问题主要体现在交通高峰时段和道路瓶颈地段。

由于人口集中和道路资源有限,交通拥堵已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难题。

交通拥堵不仅耗费了市民宝贵的时间,还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

4.2 解决方案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有以下建议:- 加强公共交通的推广和建设,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营频次和部署密度,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 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合理调整绿灯时间,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 加强道路建设和改造,扩大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瓶颈。

- 推广共享出行模式,如共享单车和网约车,减少私家车使用量。

武汉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武汉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武汉交通状况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武汉市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

作为中国的九省通衢,武汉市的交通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通过调查和分析,对武汉市的交通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展示。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收集到了50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以武汉市的交通出行为主题,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交通工具选择、交通拥堵情况、道路状况、公共交通系统评价等。

3. 调查结果3.1 交通工具选择根据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市民在日常出行中选择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私人汽车(58%),是公共汽车(28%)和地铁(12%),自行车和步行的选择率较低。

3.2 交通拥堵情况对于武汉市的交通拥堵情况,大多数市民(72%)认为交通拥堵程度比较严重,仅有少数人(8%)认为交通状况良好。

据分析,交通拥堵主要是由于车辆增多、道路容量不足、交通信号不畅等原因导致。

3.3 道路状况在道路状况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于道路质量的评价普遍较低。

有超过50%的人认为武汉市的道路存在损坏和坑洼的问题,并称道路维护不及时,给出行造成了不便。

3.4 公共交通系统评价对于公共交通系统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武汉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整体评价呈现较高满意度。

超过70%的人对公交车和地铁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持肯定态度。

4. 分析和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对武汉市交通状况提出以下分析和建议:,由于私人汽车成为主要出行工具,导致了交通拥堵的问题比较严重。

应该鼓励和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武汉市的道路状况存在一定问题,我们建议加大对道路的维护力度,及时修复损坏的道路,并制定规范的道路维护计划。

,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我们建议在武汉市引入智能交通系统,包括智能信号灯、交通监控和交通信息系统等,以提升交通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5.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武汉市的交通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我们发现,武汉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道路质量有待改善,但公共交通系统整体表现较好。

武汉交通调查报告

武汉交通调查报告

武汉交通调查报告武汉交通调查报告1-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武汉交通状况,包括交通拥堵问题、交通方式使用情况、交通安全状况以及交通规划等方面。

通过详细的数据和分析,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改善武汉市的交通状况。

2-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两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武汉市居民,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样本数据。

现场观察则是通过实地走访和记录,对交通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3-交通拥堵问题3-1 高峰期交通拥堵状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现场观察,我们确定了武汉市交通拥堵的高峰期和主要拥堵路段,分析了导致拥堵的原因,如车辆数量增加、道路瓶颈等。

3-2 解决方案和建议针对交通拥堵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和建议,如增加公共交通线路、优化交通信号灯、建设高效快速公交系统等。

4-交通方式使用情况4-1 私家车使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我们统计了武汉市私家车拥有量、使用率以及停车问题等相关数据,并分析了私家车使用带来的影响。

4-2 公共交通使用情况我们调查了武汉市居民对公共交通的使用情况,包括公交、地铁、出租车等。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评估了公共交通的满意度和改进空间。

5-交通安全状况5-1 交通事故统计通过对交通事故的统计和分析,我们了解了武汉市交通安全状况,包括事故类型、肇事因素等。

并从中找出了主要的安全隐患。

5-2 改善交通安全措施我们根据交通事故的统计结果提出了一些改善交通安全的措施和建议,如增加交通警力、强化交通安全教育等。

6-交通规划6-1 城市交通规划我们研究了武汉市的城市发展规划以及交通规划,包括道路建设、公共交通规划等,分析了其中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6-2 未来发展方向根据对武汉市交通状况的分析和预测,我们提出了一些未来交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如推动绿色出行、发展智能交通等。

7-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部分。

8-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本文档中出现的法律名词及相关注释详见附件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公路交通情况分析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2017年湖北省公路交通情况分析(简本)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武汉理工大学二零一八年术语1.五纵四横五纵四横是根据《湖北省公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定义的“五纵四横综合运输通道”选取的九条综合运输通道,包括大广通道、京港澳通道、随岳通道、襄荆通道、十宜恩通道5条纵向通道,沪汉蓉通道、福银通道、沪汉渝通道、杭瑞通道4条横向通道。

2.武汉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9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

3.鄂西南地区报告中鄂西南地区包含荆门市、荆州市、宜昌市以及恩施州的全部行政辖区。

4.鄂西北地区鄂西北地区包括襄阳市、十堰市、随州市及神农架林区的全部行政辖区。

5.当量车辆数当量车辆数指我国现行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中所调查的各类车型交通量绝对数乘以相应换算系数后的累计值。

单位:pcu/d。

6.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AADT指全年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7.拥挤度路网拥挤度是指路网实际交通量与适应交通量之比。

8.客货车流量占比客货车流量占比是指在交通流中客车、货车所占百分比。

9.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包括普通国道和普通省道。

10.高速公路包括国家高速和省级高速。

11.干线公路包括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

2017年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

公路作为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一、研究范围和期限(一)研究范围研究范围为湖北省行政区内的干线公路网。

其中高速公路的范围是国道和省道中技术等级为高速的公路;普通国省干线的范围是国道和省道中技术等级不为高速的公路。

由于交调系统根据最新年报进行了路网编号调整,因此观察里程中很多省道升级为国道,国道规模增加,省道规模减少,由此导致普通国省干线交通量变化较大(2017年湖北省国省干线总观测里程145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观测里程1553公里,比2016年减少56公里;普通国道观测里程7427公里,比2016年增加3800公里;普通省道观测里程5616公里,比2016年减少2770公里)。

(二)研究期限本项目研究交通量的期限为2017年1月1日0点至12月31日24点。

(三)编制依据(1)《湖北省公路交通情况调查资料汇编》(2012-2017)(2)《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统计数据》(2012-2017)(3)《湖北省省道网规划》(2011-2030)(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B01-2014)(5)《湖北省2017年公路养护统计年报报表》(6)《历年湖北省统计年鉴》(2012-2017)(7)《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8)《湖北省国省干线公路网交通情况、通行能力分析研究》(2016)二、公路基础设施(一)公路总里程公路总里程不断增加。

年末公路总里程为269484公里,比上年增加%,公路密度为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公里/百平方公里。

(二)公路等级结构公路等级结构日益完善。

年末等级公路为259591公里,占总里程的%,较上年增加%。

其中高速公路6252公里,较上年增加%;一级公路5874公里,较上年增加%;二级公路22712公里,较上年增加%;三级公路10795公里,较上年增加%;四级公路213959公里,较上年增加%;等外公路9892公里,较上年减少%。

国道14109公里,省道19363公里,县道10514公里,乡道61341公里,专用公路743公里,村道163415公里,较上年分别增加%、%、%、%、0%、%。

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的里程比重分别是%、%、%、%。

三、交通量(一)总体情况2017年湖北省普通国省干线交通量稍有增长,高速公路交通量保持平稳增长趋势。

干线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0692pcu/d,其中,普通国道、普通省道和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分别为9285pcu/d、7500pcu/d和28958pcu/d。

普通国道年平均日交通量主要集中在2000pcu/d-30000pcu/d范围内,其中,年平均日交通量在2000pcu/d-15000pcu/d的路段里程为公里,占总观测里程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在15000pcu/d-30000pcu/d内的大交通量路段里程为公里,占观测里程的%。

普通省道年平均日交通量主要集中在400pcu/d-55000pcu/d,其中年平均日交通量小于2000pcu/d的路段里程为公里,占总观测里程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在2000pcu/d-15000pcu/d的路段里程为公里,占总观测里程的79%;大于15000pcu/d的大交通量路段里程为公里,占观测里程的%。

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主要集中在6000pcu/d-55000pcu/d,其中年平均日交通量在6000pcu/d-15000pcu/d的路段里程为1公里,占总观测里程的%;大于15000pcu/d的大交通量路段里程为1552公里,占观测里程的%。

表12017年湖北省干线公路分级交通量里程地区。

大于15000pcu/d的大交通量路段主要集中在G106的武汉、黄冈、鄂州、黄石,G107的武汉、孝感、咸宁,G207的襄樊、荆门,G220的黄冈,G234的荆门,G312的随州,G316的十堰、襄樊、鄂州、随州,G318的武汉、宜昌、仙桃,G328的襄樊,G230的武汉、黄冈; G347的武汉、宜昌、荆门、孝感,G348的宜昌、孝感市内。

(二)空间分布特征湖北省干线公路交通量分布不均,各区域交通量差异明显。

年平均日交通量较大的市州为潜江、武汉、鄂州、孝感,均位于武汉城市圈内,武汉城市圈以不到三分之一的面积,承担全省干线公路68%的交通量;鄂西南地区承担全省干线公路交通量的17%;鄂西北地区承担全省干线公路交通量的15%。

图12017年湖北省分区域干线公路交通量比重图(三)时间分布特征1.月分布特征:受春节运输高峰期影响,干线公路1月份月变系数最小,即交通量最大,2-11月的月变系数呈现稳定状态,交通量变化不大,临近年底出行量较大,导致12月交通量有所增加。

图22017年湖北省1-12月干线公路交通量月变系数图2.周分布特征:大城市及旅游城市的交通量具有很强的周末特征,一般工作日交通量变化不大,周末则增加显着。

3.重大节假日分布特征:重大节假日期间干线公路交通量增长迅速。

春节期间交通量远高于其他节假日,是全年的交通高峰。

“春节”假期前两天交通量偏低,从第三天(大年初二)开始交通量持续走高,最后一天达到最高16966pcu/d;“清明”假期第一天交通量最高,达到16249pcu/d,后两天交通量有所减少;“五一”假期首尾两天交通量较高,中间一天交通量最低;“国庆中秋”假期是旅客出游的高峰期,假期第一天是旅客出行高峰期,交通量最高,为15906pcu/d,第二天到第五天交通量逐渐减少,最后三天是游客返程高峰期,交通量再次走高。

图3 “春节”交通量分布图图4 “国庆中秋”交通量分布图四、客货车流量(一)总体情况2017年湖北省干线公路客车平均流量大于货车平均流量,客车平均流量增长幅度较大,货车平均流量增长幅度相对较小。

普通国省干线客车平均流量为4353pcu/d,其中,普通国道、普通省道的客车平均流量分别为4460pcu/d和4209pcu/d;普通国省干线货车平均流量为1993pcu/d,其中,普通国道、普通省道的货车平均流量分别为2233pcu/d和1669pcu/d。

图52017年湖北省干线公路客货车平均流量干线公路中普通国道客车平均流量最大的路线为G230,达到8952pcu/d,平均流量最小的路线为G242,只有1626pcu/d;货车平均流量最大的路线为G107,达到5553pcu/d,货车平均流量最小的路线为G242,只有573pcu/d。

高速公路客车平均流量最大的路线为S5,达到16094pcu/d,平均客车流量最小的路线为S68,只有5061pcu/d;货车平均流量最大的路线为G4,达到10340pcu/d,货车平均流量最小的路线为S68,只有1608pcu/d。

(二)空间分布特征干线公路客货车流量表现出很强的区域不均匀性,武汉城市圈客、货车平均流量分别为64218pcu/d和27732pcu/d,均远超鄂西南、鄂西北地区。

(三)时间分布特征1.月分布特征:干线公路客车流量月分布波动较大,春节期间1、2月份客车流量较大,分别达到7948pcu/d和7027pcu/d;货车流量月变化则较为平稳,仅12月份有小幅增长。

图62017年1-12月湖北省干线公路客货车平均流量走势2.重大节假日分布特征:重大节假日客车流量增长显着,货车流量变化不大。

其中,“春节”假期客车流量远高于其他节假日,是全年的出行高峰。

“春节”假期第五天客车流量达到最高,为13613pcu/d;“清明”假期第一天客车流量最高,为9390pcu/d,后两天有所减少;“五一”假期第三天客车流量达到最高峰,为8526pcu/d;“国庆中秋”假期前两天是出行高峰期,第一天客车流量最大为10689pcu/d,第三天到第五天有所减少,最后三天游客返程,客车流量再次增加。

五、交通拥挤度(一)总体情况干线公路拥挤度为,其中,普通国道平均拥挤度为,拥堵路段较多;普通省道平均拥挤度为,拥挤度不高但处于拥挤状态的路线数量最多;高速公路平均拥挤度为,路线情况均处于稳定状态。

干线公路中交通拥挤度大于的路线有11条,主要是普通国省道路线。

具体情况见表2。

路线简称地市观测站起点止点观测里程(公里)交通拥挤度(V/C)G106 京广线黄冈市官田畈麻城余家寨鄂州市碧石站鄂黄大桥迎宾门G107 京深线孝感市孝昌王家湾付山肖港付山南大立交桥表32017年湖北省普通省道处于拥挤状态的路段表4 2017年湖北省高速公路处于拥挤状态的路段(二)分区域情况武汉城市圈干线公路交通拥挤度高于鄂西北、鄂西南地区。

武汉城市圈区域平均交通拥挤度为,拥挤里程占区域观测总里程的%,鄂西北平均交通拥挤度为,拥挤里程占比%,鄂西南平均交通拥挤度为,拥挤里程占比%,武汉城市圈的平均交通拥挤度和拥挤里程占比相对较高,三大区域及17个行政区的交通拥挤情况见表3。

(三)重大节假日路段交通拥挤度情况2017年重大节假日期间,干线公路平均交通拥挤度增大,处于拥挤状态的路段数量明显增加,其中普通国道拥挤路段数增加最为明显,平均交通拥挤度也较高。

拥挤路段情况见表4。

重大节假日期间,普通国道G106、G107、G207、G240、G316、G346、G348、G351等均出现较多拥堵路段,其中:G106黄冈市(麻城至余家寨段)、G107荆门市(京广立交桥至张公堤段)和武汉市(龚家铺至郑店段)、G207荆门市(宜城至乐乡关段)和襄樊市(乐乡关至荆门段)、G240荆门市(天王至京山县天门市界点段)、G316孝感市(县区界点至随阳店段)、G346随州市(白庙至随应桥段)、G348黄石市(汉北河大桥至界牌桥段)、G351黄石市(阳新至浮屠街段)等拥堵较为严重;高速公路G4、G42、G50、G70等均出现较多拥堵路段,其中:G4武汉市(G42交汇至G50交汇段)、G42武汉市(G70交汇至G42交汇段)、G50黄冈市(西塞山区至大金互通段)、G70孝感市(西河至祁家湾段)等拥堵较为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