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探讨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探讨摘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雨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不但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蓄洪排涝,还能实现污水资源化,雨水的收集及利用已成为我国关注的焦点。
本文根据相关规范和资料,介绍了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概念;以某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为实例,对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的计算进行逐一阐述。
关键词: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利用系统;案例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新建小区建筑的屋面、路面、活动广场、停车场地等表面均进行了硬化处理(即大多是由石材、沥青、水泥混凝土和砌块铺砌而成),这些硬化处理虽然满足了美观、舒适、整洁的要求,但也为人类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潜在影响。
降落的大量雨水滴落到这些硬化处理的材料上,只能以表面径流的方式排除,造成了水资料的极大浪费。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众多国家开始了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的研究。
在一定的区域内,尽量地降低成本,让雨水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距离内得到合理的回收利用,一直都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既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组成的重要要部分,也是衡量建筑节水的重要标准。
一、雨水收集利用的概念及设计原则(一)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概念的由来现代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内的道路多采用砌块砖、石材及水泥混凝土铺砌而成,面材底部和缝隙都被水泥砂浆封住,雨水难以从地面渗透至地下,从而造成降落的雨水随着降雨历时的快速增长向市政管网和河道聚集,城市雨水排水量突然剧增,致使现有的排水设施不能满足防洪排涝的需要,城市主干道发生道路淹水的现象时有发生。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彻底解决了城市雨季雨水过剩的问题。
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二)雨水收集利用的分类按照雨水用途的不同,可将雨水收集利用分为三种系统:雨水入渗系统、收集回用系统、调蓄排放系统。
1.雨水人渗系统:汇水区域内的降雨,自然或经管道收集后,通过低洼绿地、透水铺装地面等地面渗透设施,以及渗透管、渗透井等地下渗透设施将雨水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改善小区生态环境,减少小区水涝。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摘要:合理的收集并利用雨水是一种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既经济又实用的,具有良好的节水效能和环境效益。
鉴于此,本文结合成功的工程实例,重点对该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四种技术方式进行了逐一阐述,可为类似的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雨水收集;绿色理念;透水性;资源节约型;收集技术雨水是一种干净、经济、方便的绿色水源,住宅小区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对于节约用水、蓄洪排涝、修复城市水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解决城市用水紧张、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发挥有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节水效能和环境效益。
在城市化带来的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加强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无疑是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下面,文章结合某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该工程的概况、自然地理气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的方法技术。
1 工程概况某住宅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690172.72m2,建筑占地面积27545.37m2,绿地率31.13%。
该地区年降水量约1031mm,相对湿度为74%。
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
参照所属政府相关规定,符合民用建筑占地面积与路面硬化面积之和在1500m2以上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节水“三同时”的要求同期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本项目符合必须配套建设雨水利用系统的规定。
2 雨水收集设计规模计算根据相关规定,该市日设计降雨厚度取25.5mm,并结合工程项目内所有汇水面积,雨水收集设施的设计规模如表1。
表1 雨水收集设计规模计算3 工艺流程图1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工艺流程4 雨水利用技术方式根据相关的规范规定以及该市节水办要求,项目区雨水可就地入渗的必须考虑就地入渗,无法实现就地入渗的,需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利用。
本项目区雨水采用入渗方和调蓄式进行处置,雨水收集利用主要有以下4种方式。
浅谈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设计与系统应用

浅谈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设计与系统应用摘要: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所收集的雨水纯净度过低,可用性不高。
系统结构过于简单导致收集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杂质混入收集系统中,使系统频繁阻塞,不利于使用。
高效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采用初期弃流、绿地雨水渗透、花坛雨水渗透净化技术以实现对雨水真正的纯净回收利用,达到绿色节能减排的效果。
关键词:雨水回收;系统设计;系统应用前言:雨水具有易收集、原水水质好、有利于城市市政排水和防洪等优点。
利用居住小区景观用水的溢流空间作为雨水的凋蓄容积,可较好地解决雨水的可收集水量与需水量间的矛盾。
建筑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建设规模小,设施简单,投资少,符合小城市住宅小区的经济负担。
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节省了自来水的用量,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的短缺。
减轻了地面雨水的径流量,减轻了城市防洪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而且也极大的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
1.雨水收集利用的现状关于城市雨水收集和利用,在国内外有很多实际的工程案例。
比如在美国芝加哥,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城市雨水收集和利用给予支持,要求大多数的建筑必须安装相应的由蓄水池、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雨水收集和利用装置。
国内部分居民小区的雨水收集系统,把收集的雨水经过简单的处理之后用于日常生活,如洗衣洗车、冲洗厕所、浇灌绿化、冲洗马路、消防灭火等多个方面。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还可减少城市街道雨水径流量,减轻城市排水负担,同时有效降低雨污合流缓解污水处理的压力。
2.回收利用系统的总体结构及流程分析完整的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主要包括:初期雨水弃流装置、花坛渗滤净化装置、过滤器、雨水收集模块、收集井、抽水管、水泵,整体结构,雨水通过屋顶流进雨水初期弃流装置,经过过滤后,弃流的雨水由污水管排出闼。
可被利用的雨水流进花坛渗滤净化装置,少量雨水被花坛中植被吸收,剩余雨水由装置中渗透管流进集水井。
渗透管与集水井底部的过滤器相连,过滤器上布有均匀的圆形孔,过滤后的雨水通过孔流进集水井。
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方案

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住宅小区也在不断地增多,住宅小区的建设与管理,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居住需求,还关系到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种自然资源就是雨水,而住宅小区雨水的利用,不仅可以减轻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压力,还可以有效地节约自来水等资源。
因此,我将就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探讨,为实现雨水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住宅小区雨水资源的调查与分析在对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进行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住宅小区雨水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雨水的降雨频率、强度和季节特征。
根据住宅小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降雨记录,分析雨水的降雨频率、强度和季节特征,建立住宅小区雨水利用的计算模型。
2. 住宅小区的建筑面积、人口密度以及可能产生的雨水量。
通过对住宅小区的建筑面积、人口密度以及可能产生的雨水量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住宅小区的雨水利用工程的规模和设计方案。
3. 住宅小区的排水系统。
通过分析住宅小区的排水系统,找出可能造成城市给排水系统压力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方案1. 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雨水利用的基础是雨水的收集。
因此,在设计方案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雨水的收集系统。
一般而言,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收集:(1)在住宅小区的屋顶上,安装雨水收集器进行收集;(2)建立住宅小区的地下雨水收集系统;(3)在住宅小区内部建立人工湖等雨水收集设施。
2. 雨水处理系统设计。
在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后,还需要进行雨水处理。
雨水处理系统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雨水过滤。
将雨水通过过滤系统,除去其中的悬浮物质和废弃物;(2)雨水净化。
将雨水通过净化系统,除去其中的化学物质和有害物质;(3)雨水储存。
将处理过的雨水进行储存,等待后续的利用。
3. 雨水利用系统设计。
处理过的雨水可以再利用于浇灌植物、冲厕所、洗车、景观绿化等方面。
住宅楼施工设计方案的雨水收集利用

住宅楼施工设计方案的雨水收集利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上许多地区都面临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住宅楼的雨水收集利用成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就住宅楼施工设计方案中的雨水收集利用进行论述,探讨其应用的重要性和实施的方法。
一、雨水收集利用的重要性雨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在适当的收集和利用方式下,可以为住宅楼提供一定的水源。
同时,雨水收集利用还有以下重要性:1. 环保节能:通过利用雨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从而减轻对水资源的压力,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
这也有助于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
2. 资源利用效率高:雨水的利用效率高于自来水,因为自来水需要进行水处理、输送、分配等一系列流程,而雨水可以直接在住宅楼内部进行收集和利用。
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3. 社会示范作用:住宅楼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设计中加入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可以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鼓励更多的人关注水资源的节约与环保。
二、雨水收集利用的实施方法在住宅楼施工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施:1.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如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和地面雨水渗漏系统。
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斗、雨水管道和储存罐等设备,将屋顶的雨水收集起来。
地面雨水渗漏系统则通过构建渗水层和渗水沟等设施,将雨水渗入地下,起到水源涵养和地下水补给的作用。
2. 管道设计:在住宅楼的管道设计中,可以引入雨水管道,将收集到的雨水运输到需要用水的地方,如冲厕、浇灌等。
同时,也需要设置回流阀等设备,以便在需要时将自来水和雨水进行切换。
3. 储水设施:为了储存雨水并保证持续供水,住宅楼需要设置储水设施,如地下水箱、储水池等。
这些设施可以将雨水储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4. 水质处理:在雨水收集利用过程中,也需要对雨水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保证水质符合标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
施工设计方案高层住宅的雨水收集利用

施工设计方案高层住宅的雨水收集利用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雨水收集利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方式。
对于高层住宅而言,如何合理利用雨水资源不仅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还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本文将就施工设计方案中高层住宅的雨水收集利用进行探讨。
一、雨水收集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在高层住宅的施工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首先,需要明确收集的雨水用途,如冲洗卫生间、浇灌绿化、消防用水等。
其次,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和建筑的层数、屋面面积等因素,合理确定收集设施的容量。
同时,要根据居民的用水需求,合理规划收集系统的布局和管网设计。
高层住宅的雨水收集设施主要包括屋面收集系统、管网系统和储存设施。
屋面收集系统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将屋面上的雨水引导至收集设施。
管网系统则将收集到的雨水输送至储存设施。
储存设施可以选用地下水贮槽或楼顶水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二、雨水水质处理与净化在雨水收集利用过程中,水质处理和净化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屋面的灰尘、污垢等污染物会随雨水一同收集进入储存设施,因此需要对雨水进行必要的水质处理和净化。
首先,可以通过设置天然过滤层,如绿色屋顶和河道水槽等,将雨水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进行初步过滤。
接下来,可采用生物滞留池等设施,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进一步去除雨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
此外,在储存设施中可以加入适当的杀菌消毒装置,如超滤膜等,对雨水进行最后的消毒处理,以确保使用的雨水符合相关的水质标准。
三、雨水的利用方式与应用在高层住宅中,雨水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
其中,主要包括冲洗卫生间、浇灌绿化和消防用水。
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冲洗卫生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利用方式。
通过将雨水与供水系统相连接,住户可以使用雨水冲洗马桶和洗手盆,从而减少对城市供水的依赖,实现水资源的节约。
浇灌绿化是另一种常见的雨水利用方式。
通过设置合理的管网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输送至绿化区域,用于植物的浇灌和景观的维护。
浅谈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

内兴建 了大量 的住 宅小 区 ; 为了满足 减轻城市 排涝压 力、 修复水环境 和生态环境 、 节约用 水等需要 , 雨水 的 收集利用逐渐 提到市政 管理部 门的议事 日程 , 并成 为
解决用水矛盾 的重要 措施。 雨水 收集 利用系统既是绿 色建筑 ( 指在建筑 的全 寿命周期 内 , 大限度 地节 能、 最 节地 、 节水 、 节材 , 保护 环境和 减少 污染 , 为人 们 提供健 康 , 用和高 效 的使 适 用空间 , 自然 和谐 共生 的建 筑 ) 价体 系组 成 的重 与 评
小 区雨水收集 利用系统为例 , 对该 系统 的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的计算进行 逐一 阐述 , 最后总结 了住宅 小 区雨水 收
集利用 系统 的效益。
【 关键词 】 雨 水收集系统 ; 雨水利用系统 ; 绿色建筑 ; 案确定 ; 方 原则 【 中图分类号 】 T 922 U9 .4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 1 66 (02 0 03 — 3 0 — 84 2 1 ) 0 7— 14 0
以推 广 。
[ ] 梁泽德 , 9 郭铁 明 . 热水供 暖系统质量 一 流量调节 流量优化 系 数 的研究[ ] 区域供热 , 0 ,3 : 3 . J. 2 9 ( )3 0 4— 5 [O 王晓瑜 . 1] 热力控 制系统分析与研究 [ ] 渭南师范学院学 报, J.
参考文献
pata gi s s adl itn []A H A r sc r il u eti e n mt os J. S R ETa a— cc d o tu i a i n
t n ,9 36( ) 4 1— 4 . i s 19 , 2 :4 4 7 o
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 0 ,1 1)6 — 2 J. 2 94 (2 : 7. 0 9 [ ] 段和 国 . 中供热 系统 的供 热调节 [] 山西建 筑 ,003 8 集 J. 21 ,6
住宅小区雨水利用设计分析

住宅小区雨水利用设计分析摘要:雨水利用可以节约用水、蓄洪滞洪、修复城市水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部分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某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具体情况,仅就地收集较清洁的屋面雨水,以满足小区绿化、浇洒道路用水,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
关键词:住宅小区雨水利用设计1工程概况某住宅小区,总占地面积为100925m2;地上总建筑面积为282200m2。
1雨水利用方案2.1雨水利用方式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应采用雨水入渗、收集回用和调蓄排放系统之一或其组合。
一般有以下5种组合方案:①入渗;②收集回用;③调蓄排放;④入渗+收集回用;⑤入渗+调蓄排放。
经综合技术经济比选,考虑到土壤渗透性、年降雨量特征、用地条件、运行管理和实际工程案例等因素,采用收集回用作为该小区的雨水利用方式。
2.2雨水收集回用方案的选择雨水利用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可收集雨水情况和需回用雨水情况进行水量水质分析后确定。
2.2.1可收集雨水情况一般住宅小区内的雨水收集主要有道路、绿地、屋面3种汇流介质。
在这3种汇流介质中,地面径流雨水水量较大,但水质较差;绿地径流雨水因经过渗透而水质较好,但可收集雨量有限;屋面雨水水质较好、径流量大且便于收集利用。
该住宅小区总建筑屋面面积约为25800m2,由于小区管网已基本建成,雨水利用主要用于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为减少开挖,保护原有管网,一期示范工程仅选用2栋建筑屋面收集雨水(F=887m2),经管道汇入整流井。
2.2.2需回用雨水情况回用雨水主要可用于景观用水、绿化用水、循环冷却系统补水、汽车冲洗用水、路面冲洗用水、冲厕用水以及消防用水。
考虑到可收集雨水量、回用用途、投资和水质需求,拟主要用于绿化和道路路面冲洗。
2.3雨水收集回用方案的确定根据可收集雨水与需回用雨水的情况分析,确定采用屋面雨水,经收集净化处理回用于杂用水如小区绿化、道路浇洒冲洗等,绿地考虑自然入渗,超出绿地调蓄和渗透能力的雨水排入市政排水管,道路的雨水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发表时间:2016-10-08T10:56:16.4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0期作者: 1唐晓劲 2沈健强[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不仅困扰国计民生,并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雨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不但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蓄洪排涝,还能实现污水资源化,雨水的收集及利用已成为我国关注的焦点。
本文根据相关规范和资料,介绍了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概念;以某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为实例,对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的计算进行逐一阐述。
1浙江东都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杭州市 310007;2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博约分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摘要: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不仅困扰国计民生,并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雨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不但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蓄洪排涝,还能实现污水资源化,雨水的收集及利用已成为我国关注的焦点。
本文根据相关规范和资料,介绍了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概念;以某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为实例,对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的计算进行逐一阐述。
关键词: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利用系统;案例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新建小区建筑的屋面、路面、活动广场、停车场地等表面均进行了硬化处理(即大多是由石材、沥青、水泥混凝土和砌块铺砌而成),这些硬化处理虽然满足了美观、舒适、整洁的要求,但也为人类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潜在影响。
降落的大量雨水滴落到这些硬化处理的材料上,只能以表面径流的方式排除,造成了水资料的极大浪费。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众多国家开始了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的研究。
在一定的区域内,尽量地降低成本,让雨水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距离内得到合理的回收利用,一直都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既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组成的重要要部分,也是衡量建筑节水的重要标准。
一、雨水收集利用的概念及设计原则(一)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概念的由来现代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内的道路多采用砌块砖、石材及水泥混凝土铺砌而成,面材底部和缝隙都被水泥砂浆封住,雨水难以从地面渗透至地下,从而造成降落的雨水随着降雨历时的快速增长向市政管网和河道聚集,城市雨水排水量突然剧增,致使现有的排水设施不能满足防洪排涝的需要,城市主干道发生道路淹水的现象时有发生。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彻底解决了城市雨季雨水过剩的问题。
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二)雨水收集利用的分类按照雨水用途的不同,可将雨水收集利用分为三种系统:雨水入渗系统、收集回用系统、调蓄排放系统。
1.雨水人渗系统:汇水区域内的降雨,自然或经管道收集后,通过低洼绿地、透水铺装地面等地面渗透设施,以及渗透管、渗透井等地下渗透设施将雨水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改善小区生态环境,减少小区水涝。
2.收集回用系统:将汇流面上的径流雨水收集后处理加以利用,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如环境绿化、道路除尘、冲洗车辆、消防等,选择相应的处理技术,达到非传统水源最大利用的目的。
3.调蓄排放系统:利用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池塘、洼地、景观水体或人工修建的蓄水池,来储存、调节高峰雨水径流量,达到消减洪峰、降低下游雨水管道设计管径,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待高峰过去再缓慢排出。
图1 雨水收集利用的流程示意图以上三种系统应用比较灵活,可以各自成为独立体系,也可以结合进行综合使用,例如雨水入渗和收集回用相结合系统,雨水入渗和调蓄排放相结合系统等。
雨水收集利用的流程示意图,见图l。
(三)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际调查,总结出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点:①气象资料,包括降雨量,蒸发量,设计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等;②地质资料,包括土壤的渗透程度,自然水体状况等;③规划内容,包括小区规模,绿化水平,地面高差,是否有景观水体等;④利用要求,包括绿化、消防、道路冲洗等用水定额,用水时间等。
(四)小区雨水收集利用方案的设计原则1.住宅小区内有景观水体,首先利用水体进行调蓄,补充景观水体用水量。
雨水利用量需要根据项目的基础资料、水景的模式及形式、水量平衡分析等计算确定,水景的规模及调蓄能力通过水量平衡分析确定;2.住宅小区没有景观水体,优选低洼绿地、生物景观滞留、渗水路面、多功能室外调蓄设施等分散式雨水调蓄渗透技术;3.对于多雨但缺水的地区宜采用雨水直接收集利用系统,并优先考虑对径流污染较轻的屋面雨水进行收集利用。
在常规的屋面及地面的雨水收集中,初期径流因对下垫面表面污染物的冲刷作用导致水质污染物浓度高,水量较少,随着降雨过程的延续,表面污染物逐渐减少,后期径流水质得到改善。
所以,通过弃流舍弃初期径流雨水就可以降低整体雨水收集的污染物浓度指标,收集到更优质的雨水。
例如:现在局部区域兴建的种植屋面,就可以作为初期雨水弃流设施,达到减轻后期水质净化处理负荷的目的。
4.雨水的降落量、大自然的变化多端都是无法控制的。
所以,设有小区雨水系统的收集设施应设置相应的外排措施,当实际的降雨量超过了雨水系统收集设施的蓄水能力时,多余的雨水就会形成径流、溢流,汇到相应的雨水管道,通过雨水排水系统外排至市政雨水管网。
(五)雨水利用的几种方式雨水收集回用系统主要由收集、贮存、水质处理设施及回水管网等组成。
小区雨水收集后需经过水质净化设施对雨水进行水体净化处理,当达到所需用水区域相应的排放标准后才可以使用,另外还可以起到削减外排雨水总流量及总量的作用。
目前,这些用水区域,即最常见的雨水利用方式主要有:绿化、道路及广场浇洒、消防用水、景观水补水、车库地面冲洗、车辆冲洗、路面冲洗、循环冷却水补水、冲厕用水等。
二、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工程案例由于水资源日益紧张,充分利用雨水做为非传统水源解决杂用水供给问题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并逐渐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一)工程介绍某小区位于浙江省杭州西部,小区规划总用地面积25.14×104m2,其中居住区用地21.36×104m2,规划道路用地3.78×104m2;居住总户数2277套,总建筑面积31.93×104m2,容积率2.2,建筑密度28%,绿地率30%,小区内水景两处,水域面积0.38×104m2。
该小区是以商品房住宅为主的中档社区。
(二)可收集雨水分析在住宅小区内,可以进行雨水收集的雨水原水共有三种:屋面汇流雨水,绿地汇流雨水和道路汇流雨水。
决定采用哪种收集雨水形式,需要考虑汇流雨水三个方面的特征:污染程度、收集难易、径流量。
在它们当中,污染程度是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决定了后续处理工艺,对控制工程造价起到决定性作用;收集难易决定雨水收集实现的难易,也对工程造价有一定的影响;径流量体现可利用雨水的总量,对水量平衡起到一定作用。
经过对住宅小区内可收集雨水在进行比较,得出屋面雨水作为雨水收集系统的原水具有污染程度轻,收集简易,径流量适中的优点,故本次分析以屋面雨水作为雨水收集系统的主要水源。
一期工程先选用3栋建筑(共计32栋建筑)屋面收集雨水(汇水面积F=3895.8m2),经过管道汇人整流井。
(三)需回用雨水分析回用雨水主要可以用于景观用水、绿化用水、循环冷却系统补水、汽车冲洗用水、路面冲洗用水、冲厕用水及消防用水。
考虑到本小区的实际情况和所处地域,决定回用水主要用于绿化和道路冲洗。
(四)水量平衡计算1.雨水径流总量。
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雨水径流量计算4.2.1—1公式:W=。
式中:为雨量径流系数取0.9;为设计降雨厚度,以日为单位计算,查雨量均值等值线图,查出杭州地区约为100mm;F为汇水面积3895.8m2。
经计算,径流总量 =350.6m3 /d。
(2)需回用雨水量。
绿化及道路占地面积75420m2,绿化和浇洒用水定额为2.0L/(m2·d),则每日最大需水量为150.8m3/d。
(3)平衡分析。
回用系统的最高日设计水量为150.8m3/d,集水面积设计径流量为350.6m3/d,回用水量与集水径流总量的比值约为43%,满足规范不小于4O%的要求。
(四)雨水处理工艺流程根据所选择的雨水利用方案,工艺流程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积蓄系统,雨水处理系统,雨水回用系统。
屋面雨水先经过收集管收集后进入整流井,并将初期雨水进行弃流;雨水经整流井后又进入保证水量均衡的雨水调蓄池,经提升泵提升后进入雨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清水将存入清水池;最后通过变频给水设备,清洁雨水用于绿化和冲洗用水。
以上介绍的四个系统中,雨水收集系统属于管网常规设计,雨水处理系统一般由设备厂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这两个系统的设计计算就不再赘述。
下面主要介绍以下雨水积蓄、回用系统的设计计算。
(五)雨水积蓄系统有效水容积计算1.日雨水径流量。
计算得日雨水径流量为 =350.6m3。
2.径流弃流量。
由于雨水水质的不同,对于弃流量的计算存在很大分歧。
根据规范计算公式,径流弃流量。
式中,为初期径流厚度,考虑2mm初期径流。
这样算得弃流总量为=7.8m3。
3.雨水积蓄系统有效水容积,算得=350.6—7.8=342.8m3。
(六)雨水回用系统计算1.清水池容积计算。
根据规范,清水池容积取雨水回用系统最高日设计水量35%,本工程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150.8m3/d,故清水池容积计算值为150.8×0.35=52.8m3,考虑无雨或少雨季节的存在,适当扩大清水池的容积,可以满足更大的水量要求,取清水池的容积为100m3。
2.雨水回用设施。
清水池内的清洁雨水首先由二级泵站提升至变频给水设备,通过给水管网供给至需要绿化和冲洗的部位。
三、结语通过以上理论分析和实际工程介绍,我们可以得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对于节约用水、蓄洪排涝、修复城市水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解决城市用水紧张、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虽然现阶段还面临很多实际问题,但随着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概念的推广,势必将引起人们对雨水等非传统水源的重视。
做为设计者,我们应当将节能环保和经济合理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雨水回收利用的整体性、有序性、系统性,从宏观上改善小区生态环境,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 GB 50400-200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上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蒋岚岚.无锡市某住宅小区雨水利用系统设计[M].北京:给水排水,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