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微信也要实名制了
“微信十条”净化了朋友圈

青商13认证后注册账号”,就是说,以后用微信得“实名制”。
提起“实名制”总是让一部分人心怀忐忑,互联网从最初诞生开始,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从各大论坛到QQ、微信、易信等用于交流沟通的言论场所,因为不是实名制,危言耸听者、妖言惑众者、恶意中伤者数不胜数,“人肉你全家”的网络暴民戾气冲天。
敢说、能说、乱说的背后仗得就是“反正不管说啥,你也找不着我”。
“实名制”政策的出台,无疑给这部分人套上了“紧箍咒”。
对大部分人而言,“实名制”意义不大,因为在不知不觉之中,你已经悄悄地“实名化”了。
以微信为例,如果你是以手机号注册的微信账号,那么手机号本身就关联到你的身份信息,这就属于“间接实名”;如果你以昵称或电子邮箱注册,但实际上你日常使用还是通过移动端,也就是设备手机绑定,也是“间接实名”;如果你既没有用手机号注册,也没有设备手机绑定,但你使用微信支付时绑定了银行卡,同样银行卡也关联到身份信息,这也“间接实名”了。
受影响较大的反而是微信公众号,公众号的开通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只需腾讯自己审核通过即可,今后在审核时,还要多个关口,要到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分类备案。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时间延长了。
因此,指着新媒体营销的企业在申请公众号时,要预留足够长的时间。
当然,公众号更不能“乱论国事”,此前发表、转载时政类新闻以博得受众关注的方法也不能用了。
企业公众号赢得用户关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其实并不是及时跟进各式热点信息,反而是做足服务平台更能获得用户的信赖。
因此,此次“微信十条”的出台,倒更像是即时通信工具的一次大梳理,去污存净,让移动互联的生态圈变得更易管理。
可以预见的是,这将给从事新媒体营销的人员带来新的挑战……■文/本刊记者 周静微博之后,微信也迎来了监管时代。
为此,新浪微博在那几天还专门开设了关于“网信办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规定”的话题,“终于也轮到你了吧”的小心思昭然若揭。
此话得从8月7日下午的那则消息谈起,中央网信办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下文简称规定),内容包括:服务提供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需资质;保护隐私;实名注册,遵守“七条底线”;公众号需审核备案;时政新闻发布设限;明确违规如何处罚等,一共十条,而由于微信用户数众多代表性明显,因此被网友直接称为“微信十条”。
微信安全认证

微信安全认证
微信安全认证是指为了用户的账号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安全措施。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信作为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平台之一,用户的账号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首先,微信安全认证采取了多因素验证的方法。
用户在注册微信账号时,除了填写手机号码或者邮箱进行验证外,还需要输入验证码以进一步确保注册者的身份信息。
这种多重验证的方式能够减少用户账号被他人盗用的可能性。
其次,微信安全认证还采取了登录设备绑定的措施。
用户在登录微信账号时,可以选择将当前登录设备设为可信设备。
一旦将设备设为可信设备,则下次再次登录时,无需验证,直接登录即可。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防止他人通过其他设备登录用户的微信账号。
另外,微信安全认证还采取了手机动态验证的方式。
用户在登录或者进行一些敏感操作时,系统会通过发送短信验证码的方式,要求用户进行验证。
这种手机动态验证的方式可以确保用户本人在进行操作,增加了账号的安全性。
此外,微信还针对账号被盗用的情况采取了账号保护措施。
当用户发现自己的账号被盗用时,可以联系微信客服进行申诉,微信客服会根据用户提供的相关信息来进行账号冻结和解冻等操作,从而保护用户的账户安全。
总之,微信安全认证是为了保护用户的账号安全而采取的一系
列措施,包括多因素验证、登录设备绑定、手机动态验证、账号保护等。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用户的微信账号不被他人盗用,提高用户的账号安全性。
用户在使用微信时应该定期更新密码,避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保护好自己的账户安全。
微信更改实名后,零钱保留会怎么样?

微信是目前中国最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几乎每个人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
为了保护用户的账号安全和个人信息,微信要求用户进行实名认证。
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更改了实名认证,零钱会怎么样呢?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微信的实名认证和零钱保留的相关规定。
微信实名认证是指用户需要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以便微信能够验证用户的身份并保护用户的账号安全。
而零钱保留是指用户在更改实名认证后,原有的零钱余额是否会保留下来。
根据微信的规定,当用户更改实名认证时,零钱余额是会保留下来的。
也就是说,用户的钱包中的零钱不会因为更改实名认证而丢失。
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不需要担心更改实名认证会导致零钱的损失。
虽然零钱保留下来了,但是在更改实名认证后,用户可能会面临一些其他的问题。
更改实名认证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步骤,用户需要提供相关的身份证明材料,并经过微信的审核才能完成实名认证的更改。
这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一些不便。
更改实名认证后,用户的账号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
微信可能会对用户的账号进行一些额外的安全检查,以确保用户的账号安全。
这可能包括要求用户重新登录、验证手机号码等步骤。
虽然这些额外的安全措施是为了保护用户的账号安全,但也会给用户带来一些麻烦。
更改实名认证后,用户的支付功能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
微信可能会要求用户重新设置支付密码或进行其他的安全验证,以确保用户的支付安全。
这可能会导致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使用微信支付,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
微信更改实名认证后,用户的零钱余额是会保留下来的。
用户可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实名认证的更改,并且可能会面临一些额外的安全检查和支付限制。
在更改实名认证之前,用户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并耐心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微信更改实名认证后,零钱保留下来,但用户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实名认证的更改,并且可能会面临额外的安全检查和支付限制。
用户在更改实名认证之前需要做好准备,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微信钱包实施认证的步骤

微信钱包实施认证的步骤1. 开通微信钱包•打开微信App,点击底部菜单栏上的“钱包”按钮。
•在钱包页面,点击“立即开通”按钮。
•根据提示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
确保填写的信息准确无误。
•阅读并同意相关协议和规定,点击“下一步”按钮。
•根据指引进行身份验证,例如输入手机验证码或扫描人脸等方式。
•设置支付密码,确保支付安全。
建议设置复杂度较高的密码,包含数字、字母和符号的组合。
•成功开通微信钱包后,会自动进入到钱包首页。
2. 实名认证•在微信钱包首页,点击右上角的“银行卡”图标。
•在银行卡页面,点击“进入实名认证”按钮。
•阅读并同意实名认证的相关协议和规定。
•输入身份证号码,并按照提示完成身份证照片的拍摄和上传。
•输入银行卡信息,并按照提示完成银行卡照片的拍摄和上传。
•提交实名认证申请。
•等待审核结果,通常需要1-3个工作日。
3. 绑定银行卡•在实名认证通过后,点击“添加银行卡”按钮。
•选择所持有的银行,并填写银行卡号码。
•根据提示填写相关信息,例如持卡人姓名、证件类型和证件号码等。
•验证银行卡信息,可以选择短信验证或电话验证的方式。
•输入短信验证码或电话验证码。
•提交银行卡绑定申请。
•等待审核结果,通常需要1-3个工作日。
4. 设置支付密码•在微信钱包首页,点击右上角的“设置”图标。
•在设置页面,点击“钱包”选项。
•点击“支付管理”选项。
•在支付管理页面,点击“设置支付密码”选项。
•输入原支付密码(如果已设置过支付密码)。
•设置新的支付密码,并确认新密码。
•提交支付密码设置申请。
•设置成功后,可以使用支付密码进行支付、查看余额等操作。
5. 添加银行卡限额•在微信钱包首页,点击右上角的“设置”图标。
•在设置页面,点击“银行卡”选项。
•在银行卡页面,选择需要添加限额的银行卡。
•点击“修改限额”按钮。
•输入支付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设置限额,包括单笔限额和每日限额。
•提交限额设置申请。
微信端实名认证操作指引

微信端实名认证操作指引一、认证地址1.方法一:使用手机打开微信,关注“广东地税”微信公众号,进入实名办税页面。
2.方法二:在广东省电子税务局—实名认证模块,通过扫描地税实名认证二维码,进入微信实名办税页面。
二、操作流程1.进入广东地税实名采集认证界面2. 上传居民身份证1)分别点击上传身份证正反面照的【上传图片】按钮,上传身份证件正反面;注意印有国徽、签发机关、有效限期的一面为正面,印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等信息的一面为反面;2)上传身份证正反面图片后系统会自动进行识别,若该身份证用户已进行实名登记,会跳出提示信息:该用户已实名登记。
3. 身份证件图片识别上传证件图片后,点击【提交】,若上传证件图片为正确的身份证件图片,且像素清晰,则弹窗提示“身份证识别成功,正在跳转到实名信息界面,请稍后!”,如图:4. 实名身份信息采集1)身份证识别成功,进入实名信息界面,自动读取带出证件信息:姓名、证件号码、证件有效期止。
手机号码、通讯地址与邮箱需要自己填写,其中手机号码为必录项,如图:功”,在倒计时内输入验证码,点击【确定】:3)如果手机号码已做过其他用户的实名采集,跳出提示:该手机号码已被使用,请更换手机号码!5. 人脸识别1)验证通过后,进入人脸识别界面:2)点击【下一步】,进入人脸扫描界面,显示识别方法:①正脸面向屏幕;②用普通话大声读出数字。
如图:3)点击【开始】按钮,进入人脸扫描,正面面对屏幕,提示用普通话大声读数字,点击【开始】,如图:4)根据提示大声说出数字,若没有读出声或者声音过小则提示,如图:5)数字正确读出,完成人脸识别,如图:6. 采集认证成功人脸扫描识别,验证通过,跳转回实名信息界面;若该实名信息未采集认证过,则弹窗提示“实名认证成功!”,如图:7.相关提示实名认证成功后,用户点击确定,如该用户是通过方法一进入实名认证模块的,则提示“您的实名认证已成功。
如需在广东省电子税务局实名办理涉税事项,可注册登录广东省电子税务局进行实名绑定。
微信个人帐号使用规范

微信个人帐号使用规范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微信是目前国内最为流行的社交工具之一,每天都有亿万用户使用微信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为了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用户体验,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微信平台制定了一系列的使用规范。
作为微信个人账号的使用者,我们应当积极遵守以下规范:一、账号注册规范1.遵守实名制原则,注册时提供真实有效的相关信息,不得冒用他人身份进行注册。
2.禁止注册虚假信息或使用存在不良记录的手机号、邮箱等注册账号。
3.严禁以个人名义注册多个账号,或者恶意注册大量账号进行刷屏、广告等行为。
二、账号使用规范1.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传播涉及违法犯罪、低俗、恶心等不良信息。
2.不得发布、传播含有色情、暴力、恶心等不良内容,不得传播迷信、谣言、伪科学等虚假信息。
3.不得通过微信进行赌博、传销、非法集资等活动,不得发布与商品销售无关的广告。
4.保护用户隐私,不得未经许可向他人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禁止进行骚扰、威胁、敲诈勒索等行为。
5.不得恶意针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辱骂、谩骂等行为,不得散布仇恨言论。
三、账号管理规范1.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不得将账号和密码泄露给他人。
2.不得盗用他人账号,不得冒充他人身份发布信息或进行其他非法活动。
3.不得使用非法手段获取他人账号的控制权。
4.不得传播病毒、恶意软件等危害用户设备和信息安全的内容。
四、违规行为处理1.一经发现,违反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限制账号功能、冻结账号、删除账号等。
2.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微信平台有权将相关信息报送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以上是对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的简要概括,作为个人用户,我们应当自觉遵守这些规范,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在使用微信个人账号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积极传播正能量,不传播负能量和不良信息。
同时,如果我们发现他人有违反规范的行为,也应当积极举报,共同维护一个文明、和谐的网络社交环境。
微信隐私保护措施

微信隐私保护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使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即时通讯应用程序之一,微信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10亿用户。
然而,由于信息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用户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视也日益增加。
因此,微信作为一款主要的社交媒体平台,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保护用户的隐私。
本文将对微信所采取的隐私保护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1. 加密通信首先,微信通过采用SSL/TLS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加密。
该协议通过为每个数据包提供独特的密码,有效防止了黑客对信息进行窃取或篡改。
此外,微信还通过强化传输层安全性(TLS)与绑定网站证书(SSL Pinning)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通信过程中的隐私保护性能。
2. 实名制认证微信在注册流程中进行实名制认证,要求用户提供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材料。
通过实名认证,微信可以有效控制用户的行为,并确保用户在网络世界中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进一步保护用户的隐私。
3. 隐私权限控制微信在应用程序中提供了详细的隐私权限控制选项。
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主选择是否允许微信访问手机中的各种权限,如通讯录、相册等。
这种权限控制机制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个人隐私保护选择,避免个人信息被滥用。
4. 音视频通话加密微信在音视频通话过程中采用了端到端加密技术。
通过利用该技术,只有通话双方能够解密和获取通话内容,任何第三方无法窃听或拦截通话内容。
这一安全措施有效保护了用户的通话隐私。
5. 数据删除策略微信对用户的个人信息采取了严格的删除策略。
当用户删除聊天记录或注销账号时,微信会在一定时间后自动删除这些数据,以防止被他人恶意利用。
此外,微信还推出了“一键式清除聊天记录”功能,让用户可以更方便地管理和保护自己的隐私。
综上所述,微信对于用户隐私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通过加密通信、实名制认证、隐私权限控制、音视频通话加密和数据删除策略,微信有效保护了用户的个人隐私。
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将实名制

公众如果发现举 报未 能得到及 时受理 ,可以直接 向网信 办主管 的互联 网违法 和不 良信 息举报 中心举 报 。一经核 实将依法处理 。
使用者违规或被封号
规 定要 求 ,即时通信 工具 服务使 用者从 事公 众信 息服务 活动 ,应 当遵 守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协议约定 的即时通信 工具服 务使 用者 ,即 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 应 当视情 节采取 警示、限制发布 、暂停更新直至 关闭账 号 等措施 ,并保 存有关记 录,履行 向有 关主管部 门报告 义务 。对 违反规 定的行 为 ,由有关部 门依照相 关法律 法
行业 快速健康发展 。当前 ,即时通信工具 已成为 网民的 主要 沟通工具 ,新形势 下出 台 《 规定 》也将对行 业发展 起到 积极作 用 。”易信市场部 总经理袁 佛玉说 。
使用者 “ 后 台实名 、前 台 自愿 ”
规 定 要 求 , 即 时 通 信 工 具 服 务 提 供 者 应 当 按 照
需保护用户信息和公民隐私规定明确提出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保护用户信息及公民个人隐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公众举报的违法和不良信息
法治民生\ 法 治 蛏纬
国家互 联 网信 息办 公 室8 月7 日召 开新 闻发 布会 , 发 布 《即 时通 信 工 具 公 众 信 息 服 务 发 展 管 理 暂 行 规 定 》。规定 自公布之 日 起 施行 。 《即 时 通 信 工 具 公 众 信 息 服 务 发 展 管 理 暂行 规
清华 大 学新 闻传播 学 院教授 沈 阳表示 ,保 护个 人 隐私就要求相关管理者不要轻 易介入 私人交 流空间 ,特
别对非公开传播 的通信 内容管理要进一步加 以规范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编导读:国内最大的微信吸粉公司创始人刘登攀被抓,终于微信也要实名制了。麻麻再也 不担心我在微信上遇见怪蜀黍了(呵呵)。
今天上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网信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批近期被关闭的 网站、栏目和微信公众号。更重要的是:网信办将在今年全面推进网络真实身份信息管理,加大执 法力度。 网信办移动管理局负责人徐丰表示,除了即时通讯实名制外,包括微博、贴吧和网站均将实行实 名制。该负责人还表示,在 2014 年年底,曾经对即时通讯工具的实名制状况进行过复核,结果显 示目前微信的真实身份注册比例已经超过 80%,而其他的即时通讯工具的真实身份注册比例超过了 90%。 这并不是国家首次对网络实行实名制,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网络实名制的“前世今生”: 一般认为网络实名制的最初构想,是由 清华大学教授李光希在2002年谈及新闻改革时提出的,他的 初衷是保护版权和知识产权。李光希提议“中国人大应该禁止任何人网上匿名”,一石激起千层浪, 虽然在当时没有相关政策出台,但是却拉开了中国网络实名制的大幕。 2003 年,国家开始在网吧实行实名制,要求上网出示身份证。 2004 年,电子邮件的注册,开始实行实名制。 2004 年 5 月 18 日,实行全站实名制的网站出现;8 月 26 日,国家出台了16号文件,开始对高校 BBS 实行网络实名制,同时进行“校内化”,禁止校外人员使用。
2005 年 2 月,信息产业部要求实行网站接入托管的备案登记;7 月 20 日,腾讯宣布根据深圳公安 局《关于开展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Q Q 群群主实名登记;7 月 22 日,新 华网称深圳将要求 BBS 版主实名登记;8 月 5 日,文化部、信息产业部联合下发《关于网络游戏 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规定 PK 类游戏玩家实名登记。 2006 年 10 月,信息产业部要求博客开始实名登记。 2008 年 1 月,“两会”召开,网络实名制立法工作开始。宁夏、甘肃、吉林、重庆等地区率先开始 试点。同年 8 月,实名制立法未获通过。 2010 年 4 月 29 日,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五场专题讲座,首次对外披露已经在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 商业网站跟帖和匿名发言功能。 2012 年 3 月 16 日,在网信办的要求下,新浪、搜狐、网易和腾讯微博共同正式实行微博实名制。 这样看的话,今天早上网信办的声明,不过是这 10 多年来的延续。 到了今天,对网络完全实名制依然有不同的声音。支持者认为实行实名制能够有效净化网络空间, 消除谣言和污言秽语;反对者则认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了干扰,同时存在很大的信息泄露风险。 顺便说一句,隔壁韩国也曾经在 2006 年实行网络实名制,后来在2012年被判违宪。 但是我们知道,中韩两国国情不同,发展道路不同,历史阶段不同。 本文作者:justin 来自:36kr
人人都是产品经()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