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习题

合集下载

水的组成习题

水的组成习题

水的组成练习题一.填空题1.通常情况下,纯净的水是_______颜色、_______气味、没有_______的透明的_______体。

在压强为101kPa 时,它的沸点_______℃,凝固点_______℃;在_______℃时,它的密度最大,数值为_______。

2、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正负极产生_____色_____,其体积比是_______。

正极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

3.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 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壁上有---------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又生成水,这说明水是由______5.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_______原子和_______原子,2个_______原子结合成1个_______分子,许多的该分子聚集成_______气;2个_______原子结成1个_______分子,许多的该分子聚成_______气。

所以说,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_______,而原子_______。

6.隐形眼镜的洗液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双氧水,其化学式为,双氧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一个双氧水分子由_______构成。

7.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观察到管口有______色火焰,将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______,据此可说明氢气具有____性,用手触摸烧杯,22O H感觉________,说明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________,化学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__,产物是水,是一种理想的无污染的能源,目前暂时不能普遍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对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氢气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大C.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8D.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为l∶22.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水B. 空气C.氧气 D. 二氧化碳3.水是()①单质②化合物③纯净物④混合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4.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 氧气B.水C.蛋白质 D.脂肪5.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是水元素组成B.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6.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空气B.河水C.冰D.红磷7.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a 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是()A.a LB. 0.5a L C.2a L D.无法确定8.下列有关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无色、无味B.能够燃烧C. 难溶于水D.密度很小9.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A.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B. 未听到声音 C .听到声音很小 D. 试管爆炸1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水电解B.蜡烛燃烧C. 呼吸过程D.酒精挥发11.鉴别H2、O2、N2、空气四种气体最好先用( )A.观察其颜色和状态B.嗅其气味C .用带火星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12.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水的组成主要内容及习题

水的组成主要内容及习题

水的组成主要内容及习题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增强水的导电性D.化学反应:2H 2O =通==电2H 2↑+ O 2↑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体积比 2 :1质量比 1 :8F.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 2O ,你能读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 H 2O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2·水的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 2H 22H 2↑ + O 2↑(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 2O + CaO == 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 2O + CO 2 == H 2CO 3(4)水可与某些化合物反应,例如:5H 2O + CuSO 4 == CuSO 4·5H 2O2H 2O + 2NaCl =通==电 2NaOH + H 2↑ + Cl 2↑3·习题1)·水的资源十分丰富,但能被人们利用的淡水却非常有限。

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被污染。

下列图示是节水标志的是( )2)·水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 洁净的天然水一定是纯净物C .用尝味道的方法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D .用含磷洗衣粉会影响水质3)·请按下列要求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⑴能支持燃烧,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是 ;⑵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3)天气炎热,可用冰水降温。

水的组成 习题(含答案)

水的组成  习题(含答案)

水的组成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期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2.???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A.?观察颜色?????????????????????????B.?加入明矾,搅拌?????????????????????????C.?溶解食盐?????????????????????????D.?加肥皂水,搅拌3.???2015年10月26日下午,阿富汗东北部发生7.8级强烈地震,截至27日10点,地震已造成阿富汗境内至少34人死亡,巴基斯坦境内至少125人死亡,河水、饮用水受到严重污染,小明同学给灾区民众提供了一些饮用水的处理意见,你认为合理的是()A.?用自制净水器过滤后,即可饮用????????????????????????????????????????B.?只要河水清澈透明就可以饮用????????????????????????????????????????C.?饮用水可以加入肥皂水杀菌再饮用????????????????????????????????????????D.?喝水前要加热煮沸进行消毒后再饮用4.???今年甘肃南部舟曲县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过滤?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是()A.?③①②④?????????????????????????B.?④①③②?????????????????????????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5.???净化水的如图所示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B.??????????????????????????C.??????????????????????????D.?6.???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氢气?????????????????????????B.?天然气?????????????????????????C.?石油?????????????????????????D.?煤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8.???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生活中要使硬水软化,可采用的方法是()A.?煮沸?????????????????????????B.?搅拌?????????????????????????C.?沉降?????????????????????????D.?过滤9.???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A.?使硬水软化?????????????????????????B.?除去水中的异味?????????????????????????C.?除去水中的悬浮物?????????????????????????D.?消毒杀菌和净化水10.???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不应该提倡的是()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11.???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净水,其作用是()A.?将水净化成纯水?????????????????????????B.?去除异味?????????????????????????C.?消毒杀菌?????????????????????????D.?降低水的硬度12.???水是地球上重要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D.?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13.???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溶液????????????????????????????????????????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C.?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14.???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干冰?????????????????????????C.?生理盐水?????????????????????????D.?石灰水15.???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若要对自然界的水进行净化处理,下列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过滤?????????????????????????B.?蒸馏?????????????????????????C.?静置沉淀?????????????????????????D.?加明矾吸附沉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6.???硬水中含较多的______ (填离子符号),实验室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 .17.???日常生活中,可通过______ 的方法使硬水软化.18.???生活中可以用______ 鉴别自来水是不是硬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19.???天然水都不是纯净水,通过______ 等方法可以使水不同程度地得到净化.20.???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淡水不足1%,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你都采取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写两条).水的组成习题(含答案)【答案】1.??A???????2.??D???????3.??D???????4.??C???????5.??D???????6.??A???????7.??C???????8.??A???????9.??C???????10.??B???????11.??B???????12.??D???????13.??A???????14.??B???????15.??B???????16.??Ca2+、Mg2+;蒸馏???????17.??加热煮沸???????18.??肥皂水???????19.??过滤???????20.??解: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利用家庭洗莱水、洗衣水等冲洗马桶;做到人走水龙头关;使用口杯接水漱口.???????【解析】1.??解:A中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化合物;B中的物质是由两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C中的物质是由两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D中的物质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单质.故选:A.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构成;单质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分子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原子构成,又要判断分子构成.2.??解:通常区别硬水与软水用肥皂水:向水中分别滴入等量的肥皂水,泡沫丰富的为软水,泡沫很少的为硬水.故选D.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如果水的硬度比较大时,就会产生大量的水垢;过滤是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3.??解:A、用自制净水器过滤后得到的水中含有细菌微生物,不能直接饮用,错误B、清澈透明的水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不能直接饮用,错误;C、肥皂水不能用于水的消毒,错误;D、喝水前要加热煮沸进行消毒后再饮用,正确;故选D.根据水的净化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据此解答.掌握水的净化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解:自然沉降能除去水中含有的大颗粒不溶性固体,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小颗粒固体,消毒能除去水中的细菌微生物,加热煮沸能减少水中的可溶性固体.所以较合理的顺序是④③②①.观察选择项,正确的是C.故选C.可以根据净化水的方法、原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净化水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5.??解:A是加热煮沸,通过煮沸既能降低水中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又能杀灭水中病毒和细菌,净化程度较高.B、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会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C、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D、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的一种操作,得到纯净的水;综上所述,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是蒸馏;故选:D.根据静置沉淀、煮沸、过滤、吸附沉淀的净水原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净化水通常所采取的沉降、吸附、过滤、消毒杀菌、煮沸、蒸馏等操作中,由于蒸馏后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6.??解:A、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①热值高,②可再生,③产物是无污染的水,所以正确.B、天然气是古代的海洋生物经若干年复杂的变化形成的,不可再生,且燃烧可产生少量空气污染物,所以错误.C、石油是古代的海洋生物经若干年复杂的变化形成的,不可再生,且燃烧可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所以错误.D、煤是古代植物经若干年复杂的变化形成的,不可再生,且燃烧可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所以错误.故选A.A、根据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判断.B、根据天然气的形成和燃烧产物判断.C、根据石油的形成和燃烧产物判断.D、根据煤的形成和燃烧产物判断.能源、信息、材料、环境是当今世界四大首要问题,在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它既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特别是氢能的分类、优点、制取方法、方案评价、技术困难和前景等.7.??解: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说法不正确;B、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故B说法不正确;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C说法正确;D、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C.水的化学式是H2O,由此可看出水是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H2O表示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注意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描述上的差别,注意答题的规范性.8.??解: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煮沸能降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能使硬水软化,故选项正确.B、搅拌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使硬水软化,故选项错误.C、沉降只能除去大颗粒的不溶物,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使硬水软化,故选项错误.D、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使硬水软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硬水软化的方法(煮沸、蒸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解: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将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在其表面,加快沉降的速度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故选: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将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在其表面,加快沉降的速度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本题考查了明矾净水的原理,可以依据明矾的性质进行解答.10.??解: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可以节约用水;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是一种浪费水的表现;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可以节约用水.故选:B.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分析解答.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11.??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等,故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异味和色素.故答案为: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等,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解:A.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因此H2O可以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C.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正确,故选A.化学式的意义:宏观上: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微观上:①表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的一个分子,②表示构成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所含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式的意义:从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上来分析.13.??解:A、由于硫酸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故此选项正确.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氧气,能助燃不能燃烧,故此选项错误.C、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此选项错误.D、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是8:1,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分析电解水实验,观察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管内气体为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管内气体为氧气,两气体体积比为2:1;由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可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根据对教材中实验的回顾,利用题中实验装置图,分析图示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所得的结论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4.??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干冰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C、生理盐水,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石灰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15.??解:A、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所得水还会含有可溶性杂质等,故A不正确;B、蒸馏,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故B正确;C、静置沉淀可把水中固体沉降到水底,初步分离,故C不正确;D、吸附沉淀是利用明矾能使水中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凝聚,而沉降到水底,初步分离,故D不正确;故选:B.根据净化水操作的原理及在净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操作后水的组成,判断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需要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的操作原理,才能正确掌握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这对解答此类问题尤其重要.16.??解: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蒸馏,实验室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蒸馏.故答案为:Ca2+、Mg2+;蒸馏.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能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蒸馏,实验室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蒸馏.本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17.??解:(1)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加热煮沸;故填:加热煮沸.根据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煮沸进行解答.本题考查了硬水软化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8.??解: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故答案为:肥皂水.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来分析.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9.??解:向天然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水中的悬浮物沉降,再通过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杂质除去,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通过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最后通过加入消毒剂或加热煮沸,可以把病菌杀灭.故填:过滤.根据净化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解答;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污染日趋严重,要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20.??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充分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根据生活中的节水做法进行回答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化学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上册4.2 水的组成 课时练含答案

化学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上册4.2 水的组成 课时练含答案

4.2水的组成1.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使硬水变为软水B .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 .无色透明的深层地下水属于纯净物D .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溶解的氧气2.物质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下列物质常用于制作消毒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二氧化氯(ClO 2)B .酒精(C 2H 5OH )C .过氧乙酸(C 2H 4O )D .高锰酸钾(KMnO 4)3.从多角度认识一个化学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宏观现象:a 、b 处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B .微观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C .反应类型:单质+单质→化合物D .实际应用:a 为清洁燃料,b 为助燃剂4.物质对应的类别正确的是()A .冰:氧化物B .木炭:单质C .石灰石:化合物D .胆矾:混合物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 .物质分类模型B .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C .空气组成模型D .原子结构模型A.A B.B C.C D.D6.如图所示为海安2023年10月16日的天气状况,其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属于氧化物的有()A.1种B.2种C.3种D.4种7.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D.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8.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闻B.听C.看D.吹9.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干冰B.液氧C.食醋D.臭氧10.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淡水资源丰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C.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11.有关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有如下说法:①水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②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单质⑤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汞原子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⑤12.水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凡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就是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B.氢气和氧气反应可生成水,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可以使水软化D.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13.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中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来降低水的硬度B.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C.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蒸馏D.从电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1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的矿泉水是纯净物B.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C.水是一种氧化物D.水电解过程与电源正极连接的一端产生氢气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时漏斗的末端位于烧杯的中间B.电解水的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C.氢气作为燃料燃烧时对环境污染小D.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16.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5水的组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

1.5水的组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

1.5水的组成一、选择题1.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2.关于电解水的实验,错误的是()A.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C.水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有氢气和氧气D.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氧气3.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A.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的C.氢和氧组成的一种物质D.一种混合物组成的物质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B.水是常见的溶剂C.水既可作为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5.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A.∶∶∶∶B.∶∶C.∶∶∶D.∶∶∶6.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水以固、液、气三态存在于自然界;∶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天然的泉水有甜味,因此水是无色、甜味的液体。

A.∶∶B.∶∶∶C.∶∶∶D.∶∶∶∶7.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许多化学实验都要用到水。

电解水时,阳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A.有色有味B.支持燃烧C.能够燃烧D.易溶于水8.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雪融化B.水结冰C.冰升华D.水电解9.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喝纯净水。

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有一些是蒸馏水。

对于这一类纯净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导电能力强B.它由氢原子与氧原子组成C.它的pH=0D.它是生命体必不可少的10.在通常情况下,鉴别氢气和氧气不可以利用的方法是()A.分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B.观察颜色、状态、闻气味C.分别用吹肥皂泡的方法D.通电电解后利用电极来判断11.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 )A.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B.炎热的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C.让流动的热水经过散热器取暖D.沿海地区气温受大面积海水的影响12.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B.电解时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C.电解时产生的氢气体积大于氧气体积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二、探究题13.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体放出。

水的组成 同步练习

水的组成  同步练习

水的组成同步练习1.关于水的组成的正确叙述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水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答案:B.2.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单质B.水是混合物C.水不属于氧化物D.水是一种化合物答案:D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A.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C.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D.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答案:A4.在我们身边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B.食盐C.酒精D.空气答案:A5.当电解水的电解器通电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而且体积比约为2∶1C.每个水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答案:A6.关于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正极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B.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两极产生的气体都比空气轻答案:B7.在通电分解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A.元素种类B.原子个数C. 分子个数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答案:C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混合物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一定是氧化物C.单质和化合物都属于混合物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答案:D9.水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水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答案:氢元素氧元素10.纯净的水是______色,________气味,________味道的_______体。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_____℃,沸点为_______℃。

水在______℃时的密度最大,为_________g·cm-3。

化学水的组成练习题

化学水的组成练习题

化学水的组成练习题一、选择题1. 水的化学式是什么?A. H2OB. H2O2C. OH2D. HO2. 下列哪个元素不是水分子的组成部分?A. 氢B. 氧C. 碳D. 氮3. 水分子中氢和氧的原子数比是多少?A. 1:1B. 2:1C. 1:2D. 2:24.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多少个电子?A. 10B. 8C. 6D. 45. 以下哪个过程不是水分子的物理变化?A. 蒸发B. 凝结C. 电解D. 冻结二、填空题6. 水的沸点是________°C。

7. 一个水分子由__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__个氧原子组成。

8. 水的化学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 水的密度在4°C时是________g/cm³。

10. 纯水的pH值是________。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水分子的极性特征。

12. 描述水的溶解性特点及其原因。

13. 解释为什么水是生命之源。

四、计算题14. 如果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34×10⁻²⁶克,计算1摩尔水的质量是多少克?(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22×10²³)五、实验题15.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水分子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六、论述题16. 论述水分子结构对水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七、判断题17. 水的化学式H2O表示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18. 水的沸点比冰点高,说明水在固态时分子间作用力更强。

()八、综合题19. 根据水的化学性质,解释为什么水可以作为溶剂。

20. 讨论水分子的氢键对水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影响。

九、案例分析题21. 某地区发生严重的干旱,当地政府计划通过人工降雨来缓解旱情。

请分析人工降雨的原理,并讨论可能的利弊。

十、创新题22. 假设你是一名化学家,你发现了一种新的水分子结构,这种结构的水分子具有更优异的溶解性。

请描述这种水分子的结构特点,并预测其可能的应用领域。

水的组成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水的组成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水的组成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最近很流行一款杯子——富氢养生水杯(如图所示),广告称闭合开关,3分钟快速改变水质,迅速生成高浓度氢气。

如果广告是真实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中产生氢气”属于物理变化C.氢气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通直流电氢气+氧气D.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2.为了解释水电解的微观变化,某同学做了许多分子和原子的模型,其中能表示水分子模型的是()。

A.B.C.D.3.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纯净水是一种单质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水分子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4.右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实验前可以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目的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②a、b两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2:1③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④b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其具有可燃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5.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信息错误的是()A.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B.生成物中两种分子大小相同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D.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6.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

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C.示意图中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现象,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7.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A.氧气在水中比氢气溶解得多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8.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记录的现象如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水的组成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
B.稀硫酸除锈
C.液氮作制冷剂
D.氮气用于填充灯泡作保护气
2.从微观上看,电解水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分子
B.氢原子、氧原子
C.氢元素、氧元素D氢分子、氧分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变,是物理变化,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
B.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分子又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比原子大
C.气球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D.双氧水(H2O2)和水(H2O)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4.用图4-7所示简易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

图4-7
实验开始时,倒立在水槽中的两支试管均充满了水。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内都收集了不少气体。

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气体是__________,它与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

该实验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如__________等就是证明。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例如:水是由__________构成,汞是由__________构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

我综合我发展
6.过氧化氢可以按下式分解:过氧化氢


−→
−二氧化锰水+氧气,关于它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过氧化氢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一个氧分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
C.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它的分子破裂成原子,氧原子、氢原子不可分
D.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7.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锌能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B.煤可以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C.镁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8.图4-8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8~10 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向外塞紧。

A、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

试回答:
图4-8
(1)其所用电源为__________电,由图可知A端为__________极。

(2)与A端相连接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来检验。

我创新我超越
9.用某种更理想的燃料来代替石油做发动机燃料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

英国人佛郎克司·柯尼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达到这一目的:他在汽车的水箱里设计了两个能导电的电极,并在两电极间加上1 800 V电压,此时,他发现水箱中释放出气体,气体进入发动机,经点火,发动机转动起来。

(1)这一方法至今没有得到普遍应用,你知道为什么吗?
(2)利用化学知识,你能否把柯尼的实验方案改进一下?
参考答案
1. 思路解析:氧气用于炼钢利用的是氧气可以助燃的性质,是化学性质;稀硫酸除锈利用的是硫酸和铁锈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也是化学性质;液氮作制冷剂利用的是液氮升华吸热的性质,是物理性质;氮气用于填充灯泡作保护气利用的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化学性质。

答案:C
2.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没有再分,只是重新组合,所以B不正确。

而C中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而不是微观粒子,所以也是错的;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是水分子发生了变化,而不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了变化,所以A 是正确的,而D是不正确的。

答案:A
3.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以及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

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要发生改变,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变的,所以A是不正确。

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所以B不正确。

分子之间有间隔,这种间隔受到压强的影响,气球易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缘故,所以C 是正确的。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双氧水分子和水分子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所以它们的性质不同,所以D是错误的。

答案:C
4.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即为本课题重点知识——水的电解实验。

只要认真观察实验,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就不难得出结论。

答案:氧气1∶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了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氧气等;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一般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某些固态非金属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例如碳的几种单质,硅等。

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物质是有微粒构成的,物质是可分的就是有力的证明。

答案:水的蒸发分子原子水分子汞原子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
组合成新分子
6. 思路解析:本题需要迁移水的组成、水通电分解的有关知识解题。

过氧化氢是纯净物,其中没有氢气和氧气存在;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所以A、B是错误的,D是正确的。

把过氧化氢分子中的H2理解成氢分子这是非常错误的;同样O2中的2也不能理解成氧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过氧化氢分子破裂成氧原子和氢原子,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许多水分子聚集成水,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所以C也是正确的。

答案:CD
7. 思路解析:物质的两种变化和性质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组概念。

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是物质性质的具体表现。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发生变化的依据。

所以,判断属何种性质应先分析其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A选项中锌和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B在燃烧后生成了煤灰和二氧化碳及其他物质;C中镁所显示的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D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有其他物质产生。

所以,选项C属于物理性质。

答案:C
8. 思路解析:本题是一道电解水的综合题,它既涉及电解水中电源的选择、电极的确定,还涉及到气体的确定和检验。

解题时首先应分析图中信息(A端产生气体体积少),得出A端汇集的是氧气结论后(正、氧、少;负、氢、多)方能正确解答本题。

答案:(1)直流电正极(2)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9.无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