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的优缺点

合集下载

比例税率名词解释

比例税率名词解释

比例税率名词解释
比例税率是指税率固定的税率,即不管被征税个人或者企业的累计收
入高低,对所有被征税对象实行的一视同仁的税率。

比例税率的特点:
1、税率的确定性:即比例税率一般是确定的,比如说收入税的10%,就是指收入税的税率为10%。

2、征税对象的同等性:比例税率不因个人收入的多少而有所不同,
对被征税对象均实行“一视同仁”,在征税对象中不存在差别,从而可以
公平地实行税收。

3、税收的可预期性:在同一时期,比例税率的确定性使企业和个人
可以事先知道其纳税金额,从而使税收有一定的可预期性,企业和个人也
可以规划税收经济活动,减少税收负担。

4、征税效率高:比例税率运用简单,容易计算,使征税效率大大提高,很好地调节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使经济活动更加有序进行。

比例税率的优点也清楚显示出来,它能够实现以“公平”和“可预期”的实现税收,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良性动力,但是也有它的缺陷之处,比
例税率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有可能出现“低税率-高收入”、“高
税率-低收入”的现象。

什么是累进税率累进税率的特点

什么是累进税率累进税率的特点

什么是累进税率累进税率的特点累进税率是随税基的增加而按其级距提高的税率。

那么你对累进税率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累进税率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累进税率的简介累进税率的确定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等级再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

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的等级,税率越高。

采用累进税率时,表现为税额增长速度大于征税对象数量的增长速度。

它有利于调节纳税人的收入和财富。

通常多用于所得税和财产税。

累进税率的特点是税基越大,税率越高,税负呈累进趋势。

在财政方面,它使税收收入的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长,具有更大的弹性;在经济方面,有利于自动地调节社会总需求的规模,保持经济的相对稳定,被人们称为“自动稳定器”;在贯彻社会政策方面,它使负担能力大者多负税,负担能力小者少负税,符合公平原则。

但在税基不代表纳税能力时,不能适用累进税率。

以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比较,前者累进程度急剧,计算简便,但在累进级距的交界处,存在增加的税额超过税基的不合理现象,后者累进程度较缓和,不发生累进级距交界处的税负不合理问题,因此多为各国所采用。

累进税率对于调节纳税人收入,有特殊的作用和效果,所以现代税收制度中,各种所得税一般都采用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的形式累进税率可分为阶梯累进型和连续累进型两大形式。

阶梯累进税率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

连续累进税率则有指数型、直线型、折线型等多种税率模式。

同时还有超率累进税率和超倍累进税率两种。

各种累进税率的形态如图所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1.全额累进税率简称全累税率,即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量都按其相应等级的累进税率计算征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实际上是按照征税对象数额大小、分等级规定的一种差别比例税率,它的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一般相等。

全额累进税率在调节收入方面,较之比例税率要合理。

但是采用全额累进税率,在两个级距的临界部位会出现税负增加不合理的情况。

例如;某甲年收入1000元,适用税率5% 某乙年收入1001 元;适用税率10%。

从整体上解读税率的种类

从整体上解读税率的种类

从整体上解读税率的种类从整体上对税率的种类进行解读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一)比例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

我画的増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等采用的是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在适用中又可分为三种具体形式:1. 单一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的所有纳税人都适用同一比例税率。

2.差别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适用不同的比例征税。

我国现行税法又分别按产品、行业和地区的不同将差别比例税率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产品差别比例税率,即对不同产品分别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同一产品采用词一比例税率,如消费税、关税等;二是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即对不同行业分别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同一行业采用同一比例税率,如营业税等;三是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即区分不同的地区分别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同一地区采用同一比例税率,如我国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3. 幅度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税法只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区在该幅度内确定具体的适用税率。

比例税率具有计算筒单、税负透明度高、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有利于纳税人公平竞争、不妨碍商品流转额或非商品营业额扩大等优点,符合税收效率原则。

但比例税率不能针对不同的收入水平实施不同的税收负担,在调节纳税人的收人水平方面难以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

(二)超额累进税率为解释超额累进税率,在此先.说明累进税率和全额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随着征税对象数量増大而随之提高的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课税数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课税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髙。

累进税率一般在所得课税中使用,可以充分体现对纳税人收入多的多征、收入少的少征、无收入的不征的税收原则,从而有效地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正确处理税收负担的纵向公平问题。

全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当税基超过某个级距时,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提髙后级距的相应税率征税,如表1-1所示。

如何认识“税率”

如何认识“税率”

在税制结构中,税率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表现的是税款和课征对象之间的函数关系。

从税率的组成内容来看,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是税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不同的经济目的,将导致不同的税率选择。

三种不同的税率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指针对课征对象在计算税款时采用比例征收的方式进行计算,比例税率的比例有高有低,不同的税种、不同的征收环节,可以采用不同的比例。

它的特点是比例固定、计算方便。

例如,流转税大多采用这种税率。

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指针对课征对象的量的变化,采用不同的税率进行税款的计算和征收,税款幅度是累加的。

制定累进税率时,针对不同的课征对象,可以选择不同的累进幅度。

其特点是计算复杂,税收调控目标明确,对经济的调节功能较强。

所得税主要采用这种税率。

定额税率定额税率是指针对课征对象采取固定额度征收的征收方式,征收额度的大小与税收课征对象有关。

其特点是计算简捷,征收方便,针对性较强。

调控目标明确的税种多采用这种税率。

为什么进行税率选择经济的运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平稳发展是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的目标,运用宏观经济调控工具进行经济调控是不可缺少的。

税率的不同选择是运用税收这一宏观调控工具进行调节的关键所在。

经济发展需要选择不同的税率在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中,不平衡现象是经常发生的。

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行业之间的经济不平衡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

税率的不同选择与调整可以有效地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职能。

在国际贸易的经贸往来中,税收起着重要作用,税率的不同选择可以左右贸易顺差或逆差的产生。

例如,当国家的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时,可以对发展落后的地区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选择低税率,以便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国际经贸往来中,对于出口产品,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降低税率,可以有利于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公平原则需要选择不同的税率在税收实践中,贯彻税收的公平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自考中国税制复习资料税收要素

自考中国税制复习资料税收要素

这篇关于《⾃考中国税制复习资料税收要素》,是⽆忧考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税收要素 征税对象,纳税⼈,税率(中⼼环节),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免税。

前三个为基本要素。

(⼀)征税对象 1.定义: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即征税的⽬的物。

(规定了税的名称) 2.与之相关的⼏个概念: 税⽬:征税对象的具体的内容。

计税依据: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

(从量、从价) 税源:税收收⼊的来源。

(⼆)纳税⼈ 1.定义: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

其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或者谁应该纳税的问题。

2.涉及的有关⼈员:法⼈、⾃然⼈、扣缴义务⼈、负税⼈(实际承担税负的⼈) (三)税率: 1.定义:是税额与征收对象数量之间的⽐例。

其规定解决了征多少税的问题。

它是税收制度的中⼼环节。

2.公式:税率=税额/征税对象数量3.种类: ⑴按性质不同分名义税率=应纳税额/征税对象的数量实际税率=实纳税额/实际征税对象的数量差异因减免税的存在⑵按税率形式不同分P28 ①⽐例税率: 单⼀的⽐例税率差别⽐例税率(产品差别⽐例税率;⾏业差别⽐例税率;地区差别⽐例税率) 幅度⽐例税率 ②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

全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③定额税率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分级定额税率。

(四)纳税环节 1.定义:是对处于运动过程中的征税对象,选定应该缴纳税款的环节。

2.种类:☆⼀次课征制(⼀次纳税制):即⼀个税种只在⼀个流转环节征税,以避免重复征税。

⼆次课征制(⼆次纳税制):即⼀个税种在商品流转环节中选择⼆个环节征税。

多次课征制(多次纳税制):即在商品流转各个环节多次征税,道道征收。

(五)纳税期限 1.定义:纳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是税收固定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2.确定纳税期限的含义:①确定结算应纳税款的期限②确定缴纳税款的期限 3.确定依据:☆ ⑴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产经营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征税对象确定。

会计实务: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的区别

会计实务: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的区别

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的区别
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的区别如下所示:
 税率是应征税额(或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

它是计算应征税额的尺度,体现着征税的深度,反映了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税收政策,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因而是税法构成要素中的核心部分,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我国现行税率主要有三种,即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

 定额税率也叫固定税率或固定税额,是指对单位对象,不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而是直接规定固定的税额。

它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

定额税率具有方便、直观等优点,因而在一些税中仍然应用。

在内资企业税收中,盐税也采用的是定额税率,它以销售吨为单位,规定各盐场每吨盐的纳税标准。

在涉外税收中,车船使用牌照税,船舶吨税等都采用的是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的主要缺点是它与产品收入之间的联系不如比例税率紧密,不能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它的使用范围较狭窄,不能适应工业产品品种、价格、规格频繁变化的要求,因而在使用上受到了一定限制。

 比例税率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量多少、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计算应征税额。

比例税率一般适用于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比例税率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税率,流转税通常都采用的是比例税率。

由于比例税率一般地说具。

初级会计经济法税种总结汇总

初级会计经济法税种总结汇总
初级会计经济法税种总结汇总
税种类别
税种名称
特征
计税依据
税率类型
流转税类
增值税
以商品或劳务、服务的“流转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征税对象
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等收入
比例税率
消费税
对特定消费品和服务征收
消费品的销售额或销售数量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
关税
对进出国境或关境的货物、物品征收
进出口货物的成交价格
从价计征、从量计征、复合计征
以应税车辆、船舶为征税对象
车辆的数量、吨位等
定额税率
船舶吨税
以进入我国境内港口的船舶为征税对象
船舶的净吨位
定额税率
资源税类
资源税
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征税对象
应税矿产品的销售额或销售数量
定额税率、比例税率
土地增值税
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取得的增值额征收
增值额
四级累进税率
城镇土地使用税
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实际占用土地面积
幅度差别定额税率
耕地占用税
对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实际占用耕地面积
定额税率
行为税类
印花税
对订立、领受、使用的应税经济凭证征收
应税凭证的金额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
环境保护税
对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应税污染物的排放量等
定额税率
车辆购置税
对购置规定的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车辆的计税价格
比例税率
所得税类
企业所得税
以企业“所得额”为征税对象
企业利润
比例税率
个人所得税
以个人“所得额”为征税对象

自考“中国税制”讲义(3)

自考“中国税制”讲义(3)

第⼆章税收要素与税收分类 典型习题分析 ⼀、名词解释 1、征税对象 所谓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即征税的⽬的物。

征税对象对作为税法的最基本的要素,⾸先是因为体现着征税的最基本界限,凡是列⼊某⼀税的征税对象的,就是这种税的征收范围,就要征税;⽽没有列⼊征税对象的,就不是该税的征收范围,不征这种税。

其次,征税对象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在性质上的差别,并且决定着各个不同税种的名称。

就世界各国的不同税种来看,有以商品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有以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有以财产为征税对象的,有以各种⾏为为征税对象的,构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税种。

2、纳税⼈ 纳税⼈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

纳税⼈的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或者谁应该纳税的问题。

国家税法规定的纳税⼈,可以是⾃然⼈,也可以是法⼈。

⾃然⼈是在法律上形成为⼀个权⼒与义务的主体的普通⼈,他们以个⼈⾝份来承担法律所规定的纳税义务。

法⼈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和民事⾏为能⼒,依法独⽴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相对于⾃然⼈⽽⾔,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格化。

3、税率 税率是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例,即税额/征税对象数量。

税率有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分。

名义税率就是税法规定的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的⽐例,即:应纳税额/征税对象数量。

实际税率是实纳税额与实际征税对象的⽐例,即实纳税额/实际征税对象数量。

我国现⾏税率分为三种:⽐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4、⽐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例税率是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为等⽐例关系。

⽐例税率可分为:(1)单⼀的⽐例税率:即⼀个税种只规定⼀个税率。

(2)差别⽐例税率:即⼀个税种规定不同⽐率的⽐例税率。

按使⽤范围可分为:①产品差别⽐例税率,对不同产品使⽤不同的税率,如消费税;②⾏业差别⽐例税率,对不同⾏业采⽤不同税率,如营业税采⽤的税率;③地区差别⽐例税率,按照不同地区规定不同税率,如农业税采⽤的税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各有哪些优缺点:
定额税率亦称固定税额,它是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

定额税率在计算上更为便利,而且由于采用从量计征办法,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它的缺点是负担不尽合理,因而只适用于特殊的税种。

比例税率是对相同的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额的大小,均按同一比例计征的税率。

在具体运用上又可分为几种类型:行业比例税率,即按行业的差别规定不同的税率;产品比例税率,即按产品的不同规定不同的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即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税率。

在比例税率下,同一课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的负担相同,具有计算简便负担率明了,激励作用较强优点,也有利于税收征管,一般应用于商品课税。

比例税率的缺点是有悖于量能纳税原则,且具有累退性质,不能兼顾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

累进税率指随着征税对象数增大而相应逐级提高计征比例的一种税率制度。

它能对纳税人的收入进行弹性调节,符合公平税负、合理负担原则,其不足之处在于计算相对复杂且对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