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额累进税率与超率累进税率的区别

合集下载

税收基础知识[1]

税收基础知识[1]
税收基础知识[1]
(三)财产税的纳税地点 要根据财产的形态来决定。
率(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超率累 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
税收基础知识[1]
定额税率(Fixed Rate):是以实物计量单 位为标准确定的计税比例。分为单一定额 税率、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分 类分级定额税率等。
【举例】对盐征收的资源税:固体盐1060元/吨;对烟征收的消费税150元/每条; 车船使用税的乘人车:60-320元/每年
税收基础知识[1]
四、纳税环节
l 税法规定的纳税环节是指征税界定在哪个环节征税 的问题。
按照不同征税对象的性质来看:
1. 有商品的流转环节(流转税); 2. 所得的形成环节(所得税); 3. 也有财产的保有环节(财产税); 4. 行为的发生环节(行为税)等。 l 按照某种税征税环节多寡来分: 1. 一次课征制:消费税税法就规定只在生产环节缴纳
税收基础知识[1]
八、违章处理
l 是税法规定的对税务征纳过程中, 对纳税方和征税方违章行为给予的 处理。
税收基础知识[1]
违章行为的认定:
l 偷税——纳税人通过欺诈、隐瞒的手段, 如套开发票、隐瞒收入、更改帐簿甚至销 毁帐簿等方式以达到少缴或不缴税的目的。
l 抗税——纳税人拒绝按照税法的规定履行 纳税义务。如:以各种理由拒绝办理纳税 申报和提供纳税资料;以各种理由抵制税 务机关的纳税通知;拒不接受税务机关的 纳税检查,甚至威胁围攻、暴力殴打税务 执法人员。
的收入只差20元,税款却相差107元?
总结: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各自的特点:
l 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简便,但在应纳税所得额 的级距的临界点出现税负极不合理现象。
l 超额累进税率计算较复杂,但税负合理。我 国现行税制使用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公共财政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公共财政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简述题1、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有哪些表现?请举例说明。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

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存在着的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a.垄断b.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d.收入分配不公e.经济波动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如垄断、信息不充分、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等;二是市场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失灵,完全依靠市场分配,必然会出现不同阶层收入悬殊,导致两极分化;三是市场在宏观经济运行方面的失灵,完全依靠市场自发调节,宏观经济难免会出现周期性波动。

由公共部门(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产品特征:○1非排他性,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2非竞争性,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公共产品,是指可供社会成员共同消费的产品,这些产品在每一社会成员消费时不会导致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1)消费的非排他性,即某些人对一种产品的消费不会阻碍其他人同时对该产品的消费,或者要想阻碍的话成本很高。

(2)消费的非竞争性,即某些人对一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量。

萨缪尔森对公共产品消费的经典描述:X=Xi其含义是指对任何一个消费者而言,他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Xi)也就是该公共产品的总量(X)。

纯公共物品是同时具备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物品和服务,比如国防、法律等。

准公共物品是具备两个特征之一的物品和服务,包括由私人部门生产的共用品和由公共部门提供的私用品。

如学校、交通系统、公园等。

4、什么是外部效应?政府对外部性产品或行为应采取什么措施?请举例说明。

外部性是指某人或某企业的活动给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他(它)并没有因此而取得报酬或提供补偿的现象。

自考《中国税制》知识点梳理(一)

自考《中国税制》知识点梳理(一)

一、税收的概述(一)税收的概念及对其的理解1.定义: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2.对税收概念的理解⑴从直观来看,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

⑵从物质形态看,税收缴纳的形式是实物或货币。

⑶从本质上来看,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

⑷从形式特征来看,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的特征。

⑸从职能来看,税收具有财政和经济两大职能。

特点: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征收数额上的稳定性。

经济职能主要表现在:调节总供求平衡;调节资源配置;调节社会财富分配。

⑹从性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税收的本质1.税收本质的涵义: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关系。

3.税收本质的内涵⑴税收体现分配关系⑵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它是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来实现的。

(三)税收的三性特征及其关系1.三性特征:缴纳上的无偿性(核心);征收方式上的强制性;征收范围、比例上的固定性。

2.三性特征的关系⑴三性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⑵无偿性是税收的本质和体现,是三性的核心,是由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决定的。

⑶强制性是无偿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无偿性、固定性的保证。

⑷固定性是强制性的必然结果。

⑸税收的三性特征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是区别于非税的重要依据。

二、税法的概念及其分类(一)税法:国家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税收制度的核心。

单选,填空(二)税法的分类1.按税法的效力分类:税收法律(人大及常委制定);税收法规(国务院制定);税收规章(税务管理部门制定)。

2.按税法的内容分类:税收实体法(规定实体权利和义务,税法的核心);税收程序法(程序关系为调整对象)。

3.按税法的地位分类:税收通则法(共同性问题);税收单行法(某一类问题)4.按税收管辖权分类:国内税法(一国范围内);国际税法(国家与国家之间税收权益分配)三、税收法律关系1.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即税收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它由存在税收权利义务关系的双方,即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组成。

企业税率 税率

企业税率 税率

企业税率税率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中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那么具体的这些税率类型是怎样?。

一、税率有哪些类型?一、比例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税比例。

中国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等采用的是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在适用中又可分为三种具体形式: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

1、单一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的所有纳税人都适用同一比例税率。

2、差别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适用不同的比例征税。

具体又分为下面三种形式:(1)产品差别比例税率:即对不同产品分别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同一产品采用同一比例税率。

如消费税、关税等;(2)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即按不同行业分别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同一行业采用同一比例税率。

如营业税等;(3)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即区分不同的地区分别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同一地区采用同一比例税率。

如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3、幅度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税法只规定较低税率和较高税率,各地区在该幅度内确定具体的使用税率。

二、定额税率定额税率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不是按照课税对象规定征收比例,而是按照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所以又称为固定税额,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

其优点是:从量计征,不是从价计征,有利于鼓励纳税人提高产品质量和改进包装,计算简便。

但是,由于税额的规定同价格的变化情况脱离,在价格提高时,不能使国家财政收入随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在价格下降时,则会限制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在具体运用上又分为以下几种:(1)地区差别税额:即为了照顾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生产水平和盈利水平的差别,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的不同税额;(2)幅度税额:即中央只规定一个税额幅度,由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中央规定的幅度内,确定一个执行数额;(3)分类分级税额:把课税对象划分为若干个类别和等级,对各类各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额,等级高的税额高,等级低的税额低,具有累进税的性质。

财政学复习题答案

财政学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公共产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在消费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与私人产品相对应2、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3、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4、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是国家预算资金的必要补充,具有分散性、自主性、专用性的特点。

5、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由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6、事业服务收费: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服务而收取的费用以弥补其开支。

7、转移支出:转移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不相应地获得商品和劳务。

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洛伦茨曲线:也译为“劳伦兹曲线”。

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拉弗曲线: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瓦格纳法则:是指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即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相应提高的思想。

8、税收制度简称“税制”,它是国家以法律或法令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办法的总和,反映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国家财政制度的主要内容。

累进税

累进税

综合所得税基----累进税率制悬赏分:0 - 提问时间2006-6-12 09:08请大家帮帮忙,这是救命的提问者:wuxiangpeng - 一级网友推荐答案累进税率即随着征税对象数额增大而提高的税率,累进税率的确定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等级再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

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的等级,税率越高。

采用累进税率时,表现为税额增长速度大于征税对象数量的增长速度。

累进税率对于调节纳税人收入,有特殊的作用和效果,所以现代税收制度中,各种所得税一般都采用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的形式有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超倍累进税率。

1.全额累进科简称全累税率,即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量都按其相应等级的累进税率计算征税率。

金额累进税率实际上是按照征税对象数额大小、分等级规定的一种差别比例税率,它的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一般相等。

全额累进税率在调节收入方面,较之比例税率要合理。

但是采用全额累进税率,在两个级距的临界部位会出现税负增加不合理的情况。

例如;某甲年收入1000元,适用税率5% 某乙年收入1001 元;适用税率10%。

甲应纳税额为50元,乙应纳税额为100.1 元。

虽然,乙取得的收入只比甲多1元,而要比甲多纳税50元,税负极不合理。

这个问题,要用超额累进税率来解决。

2. 超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简称超累税率,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的数额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超累税率的“超”字,是指征税对象数额超过某一等级时,仅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征税。

重庆房产税方案已上报拟采用“累进税率制” 房地产门户-搜房网2010-10-24 12:38:00 来源:中国经营网[我要评论][提要]根据个人拥有房屋套数或面积的不同,制定并征收不同税率房地产税的累进征税方式,或将在山城重庆“先行先试”。

根据个人拥有房屋套数或面积的不同,制定并征收不同税率房地产税的累进征税方式,或将在山城重庆“先行先试”。

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
一、按照累进方式和累进依据的不同,可以分为:全额累进、超额累进、全
率累进、超率累进、超倍累进等等
二、全额累进税率:1、定义2、特点3、计算4、弊端
超额累进税率:1、定义2、特点3、计算4、优点
三、通过下面计算比较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税率:
举例——税率表如下:
征税对象级距税率
0~1000元10%
1001~2000元20%
2001~3000元30%
现在假定征税对象数额分别为1000元和1001元
1、按照全额累进税率计算:1000×10%=100元和1001×20%=200.2元
2、按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1000×10%=100元和1000×10%+1×20%=
100.2元
3、下面举例介绍超额累进税率计算问题:
(1)超额累进税率的一般计算方法:逐级分段,加总计算
(2)简捷计算方法:速算扣除法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本级税率-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上级征税对象最高额×(本级税率-上级税率)+上级速算扣除数
例如:4000
应纳税额=500×5%+(2000-500)×10%+(4000-2000)×15%=475
或者用速算扣除法计算为:
应纳税额=4000×15%-125=475。

会计经验:超额累进税率和全额累进税率区别

会计经验:超额累进税率和全额累进税率区别

超额累进税率和全额累进税率区别
超额累进税率----分别以征税对象的超额部分为基础计征税款的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的一种。

凡税基每超过一个级距时,即分别以其超额的部分适用相应级距的税率征税。

假定累进税率规定为:所得额在1000元以下时,税率10%;超过
1000元到3500元时,税率20%;超过3500元至10000元时,税率30%;超过10000至25000元时,税率35%。

超额累进税率的特点是:(1)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征税对象越大,包括等级越来越多,计算就越复杂。

(2)累进幅度比较缓和,税收负担较为合理。

特别是征税对象级次分界上下,只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一般不会发生增加部分的税率超过增加的征税对象数额的不合理现象。

有利于鼓励纳税人增产增收。

(3)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不一致,税收负担透明度差。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解决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税款这一比较复杂的问题,采取了速算扣除法。

超额累进税率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以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为基础计征税款的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的一种。

凡税基超过某个级距,即以其全额适用相应级距的税率征税。

全额累进税率有二个特点:(1)对具体纳税人来说,在应税所得额确定以后,相当于
按照比例税率计征,计算方法简单。

(2)税收负担不合理。

特别是在累进分界点上税负呈跳跃式递增,不尽合理。

甚至会出现增加的税额超过增加的课税对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率累进税率。

即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率每超过一个级距的,对超过的部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

目前,采用这种税率的是土地增值税。

超率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原理相同,只是税率累进的依据不是征税对象的数额而是征税对象的某种比率。

:【例题】某企业某年度取得应税利润600万元,销售收入1600万元,如果以应税利润为征税对象,采用超率累进税率形式(税率表如下),则该企业本年应纳税额为()万元。

级数销售利润率税率
1 5%以下0
2 5%-10%(含)5%
3 10%-20%(含)10%
4 20%-35%(含)20%
5 35%以上35%
A.210
B.560
C.162
D.82
答案:D
【解析】本题以应税利润为征税对象;利润是按收入乘以利润率得出的,销售利润率=应税利润÷销售收入。

销售利润率=600÷1600=37.5%
应纳税额=1600×5%×0+1600×(10%-5%)×5%+1600×(20%-10%)
×10%+1600×(35%-20%)
×20%+1600×(37.5%-35%)×35%=80×0+80×5%+160×10%+240×20%+40×35 %=82(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