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案.doc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案.doc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巴赫》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乐曲,引导学牛感受、体验巴洛克咅乐;通过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对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欣赏以及对背景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能初步知道“巴洛克咅乐”、“复调咅乐与主调咅乐”和咅乐家巴赫。

三、知识与技能:1、《马太受难曲》的创作背景2、介绍巴赫及其作品3、区分复调咅乐与主调咅乐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复调音乐教学难点:复调咅乐的概念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前分析:对于中学生來说“复调音乐”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教学中要尽可能得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由浅入深,进行讲解。

通过学习《马太受难曲》对复调音乐有所认识。

教学过程:-:导入播放音频,F人调双簧管协奏曲,提问:(1)这是什么类型的音乐?(复调音乐)(2)听到这个咅乐你能联想到什么?(教会咅乐)-:介绍巴洛克音乐——引出巴赫巴洛克原意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是一种艺术形式。

巴洛克音乐的一些特点,它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

对比较传统的宗教音乐的保守,那些艺术家贬成其为“巴洛克”。

(1)介绍巴赫及作品《马太受难曲》的创作背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年3月21 H -1750年7丿J 28 Fl),巴洛克时期的徳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

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

巴赫是一位基督教徒,英作品冇75%位宗教作品,因而人们经常把他视为伟大的宗教作曲家,而《马太受难曲》被人们称为“现存宗教咅乐的顶峰”。

代表作甜有《平均律钢琴曲集》、《勃兰登堡协奏曲》、《戈德堡变奏曲》、《马太受难曲》、《大量康塔塔》等,1750年7刀28日逝世,享年65岁。

(2)概念复调音乐:几条旋律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的一种多声部音乐,而且这儿条旋律都具有其独立性,和互Z间形成对比或补充。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第十四节 巴赫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第十四节  巴赫

第十四节《巴赫》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马太受难曲》感受、体验欧洲宗教音乐风格,结合作品欣赏了解巴洛克音乐,同时了解巴洛克建筑的特色。

深层认识音乐之父巴赫。

(二)结合《圣经故事》聆听巴赫《马太受难曲》初步指导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知道十二平均律的知识。

(三)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西方宗教音乐对后世西方音乐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分析《马太受难曲》感受、体会宗教音乐风格特征。

难点:理解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节课把听赏《马太受难曲》的第1、第72分曲作为重点内容;
把初步认识复调音乐、主调音乐作为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资源的利用:
教师提供充足的音响资料,协助学生欣赏、分析音乐作品。

五、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
(一)教学方法:
(二)根据老师的建议,完善自己的八小节创作。

第7单元第14节巴赫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1)

第7单元第14节巴赫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1)

教学设计: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学目的:1.介绍欧洲宗教音乐的顶峰——《马太受难曲》,了解作曲家巴赫。

2.结合欣赏学习有关音乐知识:巴罗克音乐,欧洲宗教音乐,复调音乐,十二平均律等3了解作品《马太受难曲》。

重点:作品分析难点:音乐知识教具:多媒体教程:一、导课播放音乐《马太受难曲》前一小部分,引出这个音乐作品被人们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作曲家--巴赫,被称为最伟大的宗教作曲家.板书:《马太受难曲》二、新授板书标题: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介绍作曲家---巴赫,通过文字简介巴赫的一生,并出示图片认识和加深印象。

.:巴赫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全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生于法国的爱森那赫,祖辈都是音乐家,是延续了几百年的音乐家族中的第五代.1695年巴赫10岁时,父母先后去世,从兄学习音乐,15岁参加教堂唱诗班独自谋生,18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巴赫生前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百年后,其创作才得到应有的尊重.巴赫笃信宗教,(问学生:世界上几大宗教?),他把路德派新教的众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响构思的核心,巴赫是巴罗克时期音乐的集大成者,作品浩如烟海.他的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其中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次实现了在古钢琴键盘上采用平均律音调演奏24个大小调的可能性,为大小调体系和以主调为中心的转调开拓了道路.三、音乐知识的学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加记忆)1.巴罗克音乐:是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起源于意大利并流传于欧洲以及拉丁美洲各国的一种音乐风格,其特征是:高贵庄严,气势雄伟,富有动力,常给人紧迫感.巴赫是晚期巴罗克音乐的杰出代表,他的去世标志着巴罗克音乐时期的终结.。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案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案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案主题:探索巴赫的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导语:宗教复调音乐是一种追求宗教精神和音乐艺术结合的形式,这种音乐在巴赫的作品中达到了顶峰。

本教案将对巴赫的宗教复调音乐进行深入探索,并了解巴赫为何成为这一领域的领袖。

通过学习巴赫的宗教复调音乐,学生将能够理解宗教音乐的意义和巴赫作品的独特之处。

目标:1.了解宗教复调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研究巴赫宗教复调音乐的作品;3.探索巴赫作品中宗教音乐的意义;4.分析巴赫作品中运用的技巧和结构。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宗教复调音乐的了解,分享他们听过的或了解过的宗教复调音乐作品。

教师则简要介绍宗教复调音乐的定义和特点,并解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步:研究巴赫的作品(30分钟)1.向学生展示巴赫的宗教复调音乐作品的例子,如《圣约翰受难曲》或《大堂颂》。

让学生听一段或其中的一个乐章,并要求他们关注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和技巧运用。

2.让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部巴赫的宗教复调音乐作品进行研究。

鼓励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中找到相关资料,了解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和结构。

3.学生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分享他们对巴赫宗教复调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步:探索宗教音乐的意义(20分钟)1.学生讨论巴赫作品中的宗教音乐与宗教精神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巴赫如何通过音乐传达宗教信仰、情感和思想。

2.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或演讲,探讨巴赫作品中宗教音乐的意义,并详细解释他们所选择的一部巴赫作品中的宗教主题。

第四步:分析巴赫作品中的技巧和结构(25分钟)1.介绍巴赫作品中常见的技巧和结构,如赋格、对位法和旋律演绎。

2.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巴赫的一部宗教复调音乐作品,探究他们发现的技巧和结构,并解释它们如何增强宗教音乐的表达力。

3.学生可以通过创作一个简短的音乐片段来演示他们发现的技巧和结构。

第五步:总结和展望(10分钟)学生回顾他们对巴赫宗教复调音乐的学习体验,并回答以下问题:1.巴赫的宗教复调音乐有何特点?2.巴赫如何通过音乐传达宗教信仰和情感?3.学生对巴赫宗教复调音乐的作品有何新的理解和欣赏?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研究巴赫的宗教复调音乐作品,并写一篇短论文,探讨他们对巴赫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14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学设计

14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学设计

课题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课型欣赏课1课时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聆听《马太受难曲》感受、体验欧洲宗教音乐风格,结合作品欣赏了解巴洛克音乐,同时了解巴洛克建筑的特色,深层认识音乐之父巴赫。

自主发展结合《圣经故事》聆听巴赫《马太受难曲》初步指导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知道十二平均律的知识。

社会担当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西方宗教音乐对后世西方音乐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聆听、分析《马太受难曲》感受、体会宗教音乐风格特征。

难点理解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概念。

教学方法谈话法、欣赏法、分析法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人类音乐千姿百态的百花园中,西方音乐是一直奇葩,我们常见的各种乐器,如:小提琴、钢琴、管乐,我们学习的乐理知识等都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产物。

西方专业音乐的发展对今天全世界的专业音乐学习奠定了基础,它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每个时期都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在西方音乐史上有三大重要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和重要的代表人物——巴赫,及他的作品。

推进巴洛克音乐:首先,我们先来说一下这个巴洛克(baroque)。

巴洛克原意指形状不规则新课的珍珠,是一种艺术形式,由于这种艺术风格的盛行后人称之为巴洛克时期。

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大致为17世纪。

其最早的表现在意大利为16世纪后期,而在某些地区,主要是德国和南美殖民地,则直到18世纪才在某些方面达到极盛。

接下来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巴洛克时期的著名音乐作品——《哈利路亚》,同学们思考:这首音乐作品属于什么类型的音乐作品,它跟什么宗教有关系,播放音乐《哈利路亚》师:听完了这首曲子,现在我请同学们来回答我刚刚提的问题。

这首音乐作品属于什么类型的音乐作品,师:好,我们看一下这两个题目,我们注意一下第二个问题,我问大家它跟什么宗教有关系,那其实这里就已经告诉了大家了,这是一首什么音乐——,生:宗教音乐师:对,这就是一首宗教音乐,那第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了,第二个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缦丽艳授课年级:高一教学内容:了解“巴洛克”音乐;复调与主调音乐;音乐家巴赫。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巴洛克时期音乐,宗教复调音乐及音乐家巴赫。

2、能力目标—通过感欣赏、对比、体验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及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相关知识。

3、情感目标—从这一课中理解和尊重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体味宗教音乐折射出的精神世界,感受巴洛克时代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作品,区别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

教学难点:巴洛克音乐特点教具:多媒体乐器教学过程入们看见了什么对!巴赫、教堂(宗教)、管风琴、音乐风格,那就围绕着这些让我带大家进入今天的课题:《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天的课题。

步感受音乐技术的对位,从而了解复调的基本形式。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首先,我们一起进行一个练习1、节奏对位练习这样的模仿即:“对位”是复调音乐的雏形。

2、加音高的对位旋律这种严格对位叫“卡农”是复调音乐的形式之一。

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多声部很简单,但是在1200多年之前,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有必要说一下复调音乐1、要求:教师读至第二小节时,学生从第一小节开始模仿至尾。

从节奏上感受复调支体2、在节奏对位的基础上,加音高,让学生初步感受卡农形式的复调旋律。

2、通过自己的二声部演唱,进一步感受复调旋律。

3、了解自身的知识层面。

通过了解巴赫及欣赏他的作品,了解以下的产生。

3、复调音乐的产生中世纪早期:单声音乐中世纪中期:平行调(奥尔加农)中世纪中后期:简单对位直到文艺复兴后期(16世纪)将对位法技巧运用的更复杂和精致,直到巴洛克时期将复调音乐退至顶峰时期。

4、巴洛克:(17、18世纪)3、单声部旋律已近不能满足音乐的需要,于是作曲家开始尝试多声部,开始是简单的平行调:即五度、四度的平行叫“奥尔加农”平行调的进行听起来很呆板、没有音乐的动力,因此作曲家又开始在节奏上做文知识:十二平均律宗教音乐。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案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案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案教案: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巴赫的音乐作品,了解宗教复调音乐发展的历程和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巴赫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表达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宗教复调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巴赫的音乐作品及其特点。

2.宗教复调音乐的发展历程和表现形式。

三、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理解和欣赏巴赫的音乐作品。

2.宗教复调音乐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积淀。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向学生展示巴赫的音乐作品片段,并引导学生准确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

Step 2 学习巴赫的音乐作品(3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巴赫的音乐作品进行学习,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2.指导学生通过听音乐作品、观看相关演出视频等方式,感受巴赫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3.学生分组交流,回答以下问题:-你们选择的作品是巴赫的哪一部分?-作品中有哪些特色的音乐元素?-你们认为这首作品表达了什么情感?Step 3 学习宗教复调音乐的历程和特点(4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宗教复调音乐的历史演变和发展阶段,让学生了解宗教复调音乐的起源和演变。

2.引导学生分析宗教复调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例如合唱、旋律层叠等。

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宗教复调音乐的特点是什么?-宗教复调音乐与其他类型音乐有何区别?-宗教复调音乐有哪些著名的作曲家?Step 4 音乐欣赏与感想写作(4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集中聆听巴赫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感受到宗教复调音乐的魅力。

2.学生个人撰写感想或者小组合作撰写评论,讲述对巴赫音乐的观点、感受和理解。

3.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对巴赫和宗教复调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Step 5 小结与巩固(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宗教复调音乐对于当代音乐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五、教学延伸1.邀请音乐老师或者专业音乐人来学校进行讲座,详细介绍宗教复调音乐和巴赫的音乐作品。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市光明中学赵晓雯课标分析:本单元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7单元第14节,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是欧洲的专业音乐创作,引导学生探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重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是关键性内容。

新课标指出“音乐的风格与流派是音乐家在进行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艺术想象,是人类音乐文化的最终体现。

因此,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对音乐中各种各样与流派的性质、特点及其形成、发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音乐鉴赏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它对音乐鉴赏教学以及整个高中音乐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音乐的风格和流派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它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其多样性是由各种客观因素决定的。

如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主题的多样性、文化思潮的多样性以及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等。

所谓统一性就是一定的时代、一定的民族在音乐创作中所呈现出来的主导风格。

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对音乐风格的了解是对音乐作品鉴赏的先决条件,因为音乐的风格是通过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而呈现出来的,它体现出独特的音乐美学特征。

如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内容标准,大多是建立在音乐的风格与流派之上的。

教材分析:一、巴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巴赫生于法国,祖辈都是音乐家,是延续了几百年的音乐家族中的第五代。

巴赫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他的作品才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

巴赫是虔诚的信徒,他把这种宗教思想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响构思的核心,但他也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

二、《马太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创作与1724-1727年,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

“受难曲”是为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而写的大型套曲。

因主要用《圣经》中的《马太福音书》词句写成二得名。

整部作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5分曲,描述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36-78分曲,描绘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第十四节《巴赫》
第_1__课时
教学内容:《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课型:鉴赏课
目标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及解读】
感受与欣赏:
(1)通过对音乐家巴赫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家巴赫对世界音乐所做的贡献。

(2)通过欣赏《马太受难曲》第1,72分曲感受体验欧洲宗教音乐风格,使学生初步了解巴洛克音乐的艺术风格特征。

(3)通过体验,研究,探究等多样性活动,使学生了解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的区别,并掌握辨别技巧。

表现:
通过学习,能够体验感受《马太受难曲》以及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征。

创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了解音乐家巴赫以及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的概念区别。

2.【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之《巴赫》,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探究欧洲的专业音乐创作,探究各个历史的流派风格。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1727年间,被人们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

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35分曲,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

第二分曲36-78分曲,描绘而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在巴赫去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音乐几乎被人们遗忘。

1829年,在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的指挥下,这部作品在莱比锡获得公演,成为了人们重新审视巴赫的重要转折点。

第1分曲:《来吧,锡安山的女儿们》开场的双合唱曲是这部悲剧的序幕。

在管弦乐队伴奏下,气势磅礴的双合唱队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入一种悲哀的气氛中,确立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调。

这段合唱共有两个主题交织进行,采用二双重对位法,并且使用合唱团中的低音部分为基本旋律伴唱,达到了相当鲜明的效果。

第72分曲:《主啊,此时不要离开我》是一首众赞歌,演出时要求听众一起演唱。

这部分在《马太受难曲》中先后出现过5次。

这次是耶稣死去之后出现的,将这部宗教悲剧推向了高潮。

第78分曲:《在你的墓前,我在哭泣》是《马太受难曲》的终曲。

和第1 分曲首尾呼应,也是双合唱曲。

3.【学情分析】学生平时大多喜欢唱流行歌曲,对欧洲宗教音乐几乎没有了解。

经过调查,高一的大部分学生在上八年级、九年级的时候,都没有上过音乐课,进入高中,课本虽然是音乐鉴赏,看似是很轻松的课程,也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的积累,对于中学生来说,似乎对西方音乐知识了解的很少,尤其是复调音乐,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由浅入深,进行讲解主调复调音乐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知道宗教复调音乐也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宗教音乐的魅力,了解巴洛克音乐以及音乐家巴赫。

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引导学生对比《马太受难曲》的1分曲72分曲,感受两个分曲调性,速度,音乐形式等方面的区别。

2.通过欣赏,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音乐家巴赫以及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征。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调音乐复调音乐的区别,并掌握辨别技巧。

评价任务:
1.能够说出巴赫的生平,以及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征。

2.能够说出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的区别,并且能够听辨判断。

3.能够感受宗教复调音乐的魅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只有老师枯燥地讲,学生被动地听,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

后来发现,从电影片段《耶稣受难记》进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说出我们耳熟能详的巴赫的卡农和小步舞曲等作品,以此引导学生走进巴赫,走进巴赫的作品,走进巴赫的宗教复调音乐,走进巴洛克音乐。

板书设计;宗教音乐的顶峰--巴赫《马太受难曲》
第1分曲复调音乐及图示
第72分曲主调音乐及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