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使用CPAP呼吸机护理论文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CPAP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4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CPAP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各42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7.62%>83.33%)相对更高(P<0.05),而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4.76%<19.04%)相对更低(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58.24±6.19)h<(79.15±8.81)h、氧疗时间(88.52±9.26)h<(116.52±10.85)h及住院时间(15.93±3.42)d<(22.02±4.69)d相对更短(P<0.05)。
结论: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治疗期间给予其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维护新生儿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CPAP;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286-0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主要与产妇妊娠期并发症、早产以及宫内窒息等因素有关。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于婴儿娩出后不久,由于患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缺氧、C02潴留等因素的影响,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严重则会出现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健康安全。
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以促进肺的气体交换为主,主要采用供氧和呼吸支持的方式,并配合以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2]。
本研究以我院新生儿科2014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CPAP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新生儿科2014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别接受CPAP治疗(42例)和常规治疗和护理(42例),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
针对性护理在鼻塞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辅助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针对性护理在鼻塞 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辅助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评估针对性护理在鼻塞CPAP(持续正压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辅助通气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2例,均实施鼻塞CPAP治疗,依据护理方法均分为两组,行常规护理的41例患儿为对照组,行针对性护理的41例患儿为观察组。
评估该护理方法是应用效果。
结果:两组患儿氧合指标比较,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采取鼻塞CPAP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氧合,继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鼻塞CPAP;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价值前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被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于新生儿出生不久后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病症,其病发机制为涵儿因缺乏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而导致,从而使患儿肺泡发生进行性萎缩,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严重可导致患儿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而鼻塞CPAP是临床常用的呼吸支持方式,可通过鼻塞使患儿在呼气、吸气可保持呼吸道正压的支持技术,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广泛[1]。
本文以82例患儿为例,分析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我院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
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1-16d,平均年龄(7.66±1.73)d;体质量为 1.20-4.65kg,平均体质量(3.26±0.23)kg。
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1-14d,平均年龄(7.66±1.53)d,体质量为1.35-4.77kg,平均体质量(3.21±0.42)kg。
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给氧(CPAP)在新生儿疾病应用护理论文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给氧(CPAP)在新生儿疾病应用中的护理体会[关键词] 鼻塞cpap 新生儿疾病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 r4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61-01持续气道正压给氧(cpap)系对有自主呼吸的新生儿经鼻塞或气管插管,于呼吸的回路中在呼气的终末时提供正压,这样使新生儿肺泡在异常情况下保持扩张而不至于萎陷,从而改善通气,减少肺的功能分流,使氧分压升高[1]。
主要适用于低氧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胎粪吸入综合症、肺水肿、早产儿呼吸暂停等,也可作为应用或撤离呼吸机前的一种过渡通气方式。
低氧血症、rds和频发呼吸暂停多主张先应用经鼻塞cpap。
现从我科2008年8月-2010年4月采用鼻塞cpap治疗的病例中选取12例新生儿疾病,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疾病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胎龄30+2-32周4例,33-40周8例;出生体重<1500g2例,<2000g5例,<2500g3例,2500g以上2例;轻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3例,新生儿重症肺炎2例,早产儿呼吸暂停6例,胎粪吸入综合症1例。
经使用鼻塞cpap辅助呼吸并配合其他治疗后,10例治愈,1例死亡,1例家属放弃治疗。
2 cpap装置与患儿的连接方法连接好cpap装置,调整患儿的体位,合适的固定是保证cpap治疗成功的关键。
2.1 应选择大小适合的鼻塞和婴儿帽,松紧适当。
2.2 检查患儿前额上前置鼻管的高度,前置鼻管应与患儿的脸平行,将鼻塞连接到前置鼻管,再将cpap装置管路连接到前置鼻管,确保连接到患儿前开启气流已被输送。
2.3 插人鼻塞前先清洁患儿口鼻腔中的分泌物,将鼻塞插进患儿的鼻中。
2.4 将前置鼻管固定在婴儿帽上,cpap装置管路位置应低于前置鼻管水平面从而减少冷凝水进入患儿鼻腔。
3 护理体会3.1 使用鼻塞cpap时,必须保证患儿安静,因患儿哭闹时难以保持气道正压,可给予安抚奶嘴,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探讨 CPAP在新生儿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 CPAP在新生儿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刘得平;胡营【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在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126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家长对患儿处理方式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儿68例,给予鼻塞式CPAP治疗;对照组患儿58例,因家长拒绝采取CPAP治疗,采取头罩吸氧联合药物改善患儿呼吸。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在治疗2 d后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能较好的改善呼吸,提高患儿呼吸衰竭治愈率并能减少新生儿机械通气的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2页(P39-40)【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困难;价值【作者】刘得平;胡营【作者单位】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山东济南 250101;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山东济南 2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新生儿呼吸困难是新生儿在临床中常见的急性症状,常发生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等[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较危重,病死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因为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生儿呼吸疾病治疗技术也不断进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stant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呼吸治疗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
我们所说的CPAP 是指针对患有自主呼吸的新生儿,在患儿整个呼吸周期过程中,经过患儿鼻部进行正压通气,这样可以增加了患儿的功能残气量,保证患儿在呼气过程中呼吸道和肺泡均维持一种扩张的状态。
我们对68 例呼吸衰竭患儿进行CPAP 治疗,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护理评价

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护理评价【摘要】目的:探讨简易鼻塞式CPAP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收集新生儿呼吸困难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4%;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的11.4%比较差异显著(P【关键词】新生儿;呼吸困难;简易鼻塞式;护理呼吸困难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将导致患儿窒息甚至死亡。
简易鼻塞式CPAP主要是应用简易装置经鼻腔予以持续正压通气,也就是在自主呼吸的基础上,维持气道内正压水平恒定的一种通气模式[1]。
在应用该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过程中,精心的护理措施必不可少。
本研究分析了简易鼻塞式CPAP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21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困难88例,其中,男49例,女39例,日龄为1h-10d,平均为(5.6±1.2)d;出生体质量950-2500g,平均为(1600±500)g。
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遵医嘱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2.1 常规护理使患儿取平卧位,并将以软垫将其肩部垫高 1.0-1.5cm。
维持肩颈部位轻度伸展,以维持呼吸道的通畅。
视患儿的日龄及体质量等,将患儿放置于适宜的暖箱中或放于远红外辐射床上,予以保暖措施,维持体温正常。
1.2.2 病情监护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并予以心电监护,监测患儿的呼吸、心率、血压以及SaO2等,定时进行血气分析,并及时调整氧流量及CPAP压力,观察患儿的呻吟、吸气三凹征、呼吸暂停以及发绀等的改善情况。
准确记录患儿的24h出入量,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抢救。
探析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分析以及护理

探析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分析以及护理目的:总结鼻塞式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临床应用方法和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应用鼻塞式CPAP来治疗呼吸衰竭的66例新生儿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66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在采取鼻塞式CPAP治疗和护理后,52例病情完全得到缓解,占78.8%;10例病情有所改善,占15.1%;无效4例,占6.1%,总有效率为93.9%。
结论:对存在呼吸衰竭新生儿采取鼻塞式CPAP治疗方法,并做好适当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疾病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标签:鼻塞式;CPAP;新生儿;呼吸衰竭;护理鼻塞式CPAP主要是通过鼻子至呼吸回路内的呼吸终端为存在自主呼吸新生儿提供正压,让新生儿的肺泡即使在异常状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的扩张运动,防止肺泡的萎缩凹陷,能够改善人体通气功能,减少肺功能存在的分流现象,对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
本文对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采用鼻塞式CPAP治疗呼吸衰竭66例新生儿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应用鼻塞式CPAP来治疗呼吸衰竭的66例新生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在1小时至28天,平均年龄为69小时。
原发性疾病类型:13例新生儿湿肺,11例早产儿呼吸暂停,10例RDSⅠ至Ⅱ期,18例中度、重度的缺氧缺血性脑病,14例吸入综合征。
1.2应用方法:利用美国国产的鼻塞式CPAP与新生儿鼻腔和呼吸器进行有效的连接,保证鼻塞型号的适宜,初始气流量应为6至8L/min,患者病情改善后调整为3至5L/min;初始吸入氧的浓度为100%,后可调整为40%至60%,同时吸入时间应小于4小时;初始压力应保持在4至6cmH2O范围内,动脉血压应保持在50至70mmHg范围内,并同时降低吸入氧的浓度。
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障碍的护理分析与效果

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障碍的护理分析与效果引言新生儿呼吸困难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出现呼吸节律异常或呼吸频率减慢、呼吸消失,甚至呼吸停止的现象。
呼吸系统的不成熟是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包括了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肺部疾病等。
新生儿呼吸困难会给新生儿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
一、新生儿呼吸困难的表现1. 呼吸节律异常新生儿正常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40-60次,当呼吸频率在60次以上或低于30次时即为呼吸节律异常的表现。
2. 呼吸频率减慢新生儿呼吸频率低于30次/分钟。
3. 呼吸消失呼吸频率低于10次/分钟,时间超过20秒称为呼吸消失。
4. 呼吸停止呼吸持续停止20秒以上为呼吸停止。
二、鼻塞式CPAP治疗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一种采用鼻腔导管和面罩,给予新生儿连续气道正压以改善呼吸功能的治疗手段。
通过CPAP治疗可以保护新生儿的肺部、改善胸廓稳定度、促进肺泡开放和肺水肿的吸收,从而改善新生儿的呼吸困难症状。
1. CPAP治疗适应症(1)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早起辅助通气;(2)氧合指数(OI)>5;(3)肺泡压力(PaO2)<60mmHg;(4)通气(PaCO2)>50mmHg;(5)吸氧浓度FiO2>40%,持续气道内侧压(PEEP)>6cmH2O;(6)有手术指征,禁忌于手术后,疑似发生“人工肺泡”情况。
2. CPAP治疗方式鼻塞式CPAP治疗分为持续正压通气和双气源双水平通气两种方式。
前者是将压力持续加入肺泡,后者是在吸气末阶段降低压力,达到吸气时更轻松的效果。
三、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分析1. 环境准备(1)治疗场所: 应选择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安静的场所进行治疗。
(2)设备准备: 准备好CPAP设备,包括呼吸机、鼻腔导管或面罩、氧气供应、蒸馏水或生理盐水。
2. 护理操作(1)患者观察: 随时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浅、呼吸节律等。
新生儿使用CPAP呼吸机的护理

新生儿使用CPAP呼吸机的护理关键词新生儿CPAP呼吸机护理持续气道正压给氧(CPAP)对自主呼吸存在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中(吸气相和呼气相)提供高于大气压(正压)的的气体,使患儿在呼吸末保持肺泡正压,增加肺泡内压,减少分泌物,有助于维持肺泡、气道开放,避免其呼气相萎陷,增加功能残气量[1];可提高肺部顺应性,减少呼吸功;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增加肺氧合,纠正低氧血症。
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肺不张、肺水肿、新生儿湿肺、早产儿呼吸暂停等。
临床资料2009年8月引进广东鸽子AD—Ⅱ型呼吸机,采用鼻塞法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早产儿呼吸暂停、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者62例,患儿均有紫绀,呼吸急促,三凹征明显。
其中58例原发疾病治愈出院,4例因病情危重,家庭支持不到位放弃治疗。
CPAP呼吸机的使用方法与护理查对患儿,向家属说明应用CPAP呼吸机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将加热增湿器及CPAP Driver紧固安装到杆和底座上,湿化罐内注入蒸馏水至水位线。
将应用空气和氧气软管连接到呼吸机的驱动器。
将驱动器电源线接到合适的电源插座。
连接患儿呼吸回路及呼吸发生器。
为患儿选择正确尺码的鼻塞,将鼻塞与发生器相连接。
接通驱动器电源。
設置所需的FiO2,一般开始设置在40%~60%,然后根据情况调节。
将流速设定在8L/分,闭合套管并检查压力是否为4~5cmH2O,若不是,应检查气体管路有无漏气或堵塞。
打开增湿器开关,设置希望吸入气体的温度,一般将温度设置在36~37℃。
将鼻塞式CPAP呼吸机头帽戴到患儿的头上(此帽为我科医务人员自主研发,已取得相关资格证书),选择大小合适的鼻塞,正确连接并固定。
打开驱动器开关,确保压力符合规定,绿色LED显示常用的压力。
至少每隔3~4小时给患儿做下列检查:①鼻子刺激和隔膜变形。
②皮肤刺激和压迫性坏死。
③由于缺乏湿润造成鼻黏膜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使用CPAP呼吸机的护理
关键词新生儿cpap呼吸机护理
持续气道正压给氧(cpap)对自主呼吸存在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中(吸气相和呼气相)提供高于大气压(正压)的的气体,使患儿在呼吸末保持肺泡正压,增加肺泡内压,减少分泌物,有助于维持肺泡、气道开放,避免其呼气相萎陷,增加功能残气量[1];可提高肺部顺应性,减少呼吸功;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增加肺氧合,纠正低氧血症。
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肺不张、肺水肿、新生儿湿肺、早产儿呼吸暂停等。
临床资料
2009年8月引进广东鸽子ad—ⅱ型呼吸机,采用鼻塞法cpap 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早产儿呼吸暂停、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者62例,患儿均有紫绀,呼吸急促,三凹征明显。
其中58例原发疾病治愈出院,4例因病情危重,家庭支持不到位放弃治疗。
cpap呼吸机的使用方法与护理
查对患儿,向家属说明应用cpap呼吸机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将加热增湿器及cpap driver紧固安装到杆和底座上,湿化罐内注入蒸馏水至水位线。
将应用空气和氧气软管连接到呼吸机的驱动器。
将驱动器电源线接到合适的电源插座。
连接患儿呼吸回路及呼吸发生器。
为患儿选择正确尺码的鼻塞,将鼻塞与发生器相连接。
接通驱动器电源。
设置所需的fio2,一般开始设置在40%~60%,然后根据情况调节。
将流速设定在8l/分,闭合套管并检查压力是否为4~5cmh2o,若不是,应检查气体管路有无漏气或堵塞。
打开增湿器开关,设置希望吸入气体的温度,一般将温度设置在36~37℃。
将鼻塞式cpap呼吸机头帽戴到患儿的头上(此帽为我科医务人员自主研发,已取得相关资格证书),选择大小合适的鼻塞,正确连接并固定。
打开驱动器开关,确保压力符合规定,绿色led显示常用的压力。
至少每隔3~4小时给患儿做下列检查:①鼻子刺激和隔膜变形。
②皮肤刺激和压迫性坏死。
③由于缺乏湿润造成鼻黏膜损伤。
④检查胃胀和腹部胀气。
出现相关并发症应及时给予处理。
为了预防胃胀和腹胀,可于上呼吸机同时给患儿上胃管,持续胃肠减压。
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如停用呼吸机,先将呼吸机与患儿分离,依次关增湿器开关及呼吸机开关,调呼吸机工作参数至最低值,切断电源,关氧气。
拆除除各种管道,设备表面进行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防尘。
倒去增湿器内残水,将湿化罐、各管道及鼻塞用含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洗净晾干,经消毒柜消毒后用备。
cpap驱动器以紫外线消毒30~60分钟后备用。
增湿器金属部分及压力线以75﹪酒精消毒后晾干备用。
注意事项
连接患儿呼吸回路时必须确保连接的密封性。
插入鼻塞前应先清洁鼻腔分泌物,鼻塞应完全填满鼻孔,尽可能使用最大尺寸的鼻塞,但不要有挤压皮肤,在鼻翼和鼻塞之间留下至少2mm间隔。
患儿应用呼吸机中要随时注意临床表现的改变,如患儿面色、皮肤紫绀、呼吸等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过高浓度、过长时间用氧,发现意外,及时处理[2]。
当病情恶化,cpap 8~12cmh2o,fio2增加仍不能维持
pao2>50mmhg,或自主呼吸逐渐减弱,则需改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参考文献
1李林华.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浙江临床医学,2007,9.
2崔焱,主编.儿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4.
率,强化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自觉地将其渗透到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有效地保障了护理安全。
如表3所示,实施质量控制后缺陷检出率较未实施质量控制时明显下降,有显著性有
异,p<0.05;实验组在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控制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使用眼药水执行单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率,执行过程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参与有效地改善医患间的沟通,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发生,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眼药水执行单的记录要求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使每一个护士能把其临床应用提升到一个法律的高度来认识。
为医疗、护理纠纷的“举证责任倒置”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参考文献
1曾育葵.临床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j].全科护理,2009,7(10):2697.
2郭建怀.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与医疗纠纷防范[j].全科护理,2009,10:2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