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资统考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三)

合集下载

广东省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考试题

广东省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考试题

广东省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考试题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相对于人的一生,岁月的长河沉静缓慢,一个小小的转弯,也往往会耗上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间。

而历史的记录,浓缩这缓慢过程中关键性的拐点,放大这冗长沉闷中戏剧化的细节,甚至是剑拔弩张的氛围,慷慨激昂的情绪……读史,确实让人沉迷。

这段话的中心议题是。

A:记录历史B:岁月C:读史D:历史记录2、中国古人饮食文化中。

很强调座次的重要性,将座次上升为一种因包含礼仪的饮食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一般宴请也保留了一些座次礼仪,一般贵客应该坐在。

A:靠近门口的位置B:正对门口的位置C:坐北朝南D:坐西向东3、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A: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B:由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C: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4、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瑞士心理学家()A:皮亚杰B:柯尔伯格C:格塞尔D:洛克5、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____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6、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策略是()A:元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7、下列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E:重视个别差异8、社会主义价值观分为两类,一是____,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职业道德B:八荣八耻C:以人为本D:五讲四美9、小娜是她们班的班长,她带领着班委会的成员维护班级的纪律.组织各种团体活动,大家都觉得自己在这个班级里像是在一个大家庭里一样,任课老师都说她们班的班委是整个年级最好的。

教资统考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

教资统考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

教资统考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第一章 职业理念教育观(一)【高频考点提要】1.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2.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高频考点速记】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一)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二)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3.外延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三)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1.素质教育观的产生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概念。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等。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必考点新版考题 卷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必考点新版考题 卷3

教师招聘题库带答案《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必考点word版可编辑1.单选题。

下面几位历史人物,属于一朝开国国君的是_____A、汉武帝B、纣C、汤D、周文王2.单选题。

关于人文奥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A、人文奥运是文化的奥运、实现和谐的奥运B、人文奥运发端于1896年,是在世界首次举办的奥运C、人文奥运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奥运D、人文奥运是“更快、更高、更强”与“和谐、和睦、和平”有机统一的奥运3.单选题。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A、魏晋南北朝分裂的三百年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B、杜甫的诗歌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C、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人关,推翻明朝D、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到联俄联共的变化4.单选题。

以下属于孔子思想观点的是( )。

①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统治者爱惜民力②具有辩证观点,认为对立双方会互相转化③提出“礼”治,要求人们严格遵守等级秩序④主张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_____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5.单选题。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是_____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6.单选题。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创造天地的是_____A、黄帝B、女蜗C、盘古D、伏羲7.单选题。

成语“四面楚歌”出自_____A、楚汉战争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城襥之战8.单选题。

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国家是_____A、中国B、美国C、印度D、埃及9.单选题。

“文景之治”出现在哪个朝代?_____A、周B、汉C、唐D、宋10.单选题。

科举制度创立于_____A、隋朝B、唐朝C、北宋D、明朝11.单选题。

中国古代有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

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_____A、西周B、秦朝C、东汉D、明朝12.单选题。

结束了“禅让制”的是_____A、尧B、舜C、禹D、启13.单选题。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知识点复习(手打整理)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知识点复习(手打整理)

(三)工业文明1.辛亥革命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以“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

孙中山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宣告清王朝专制统治结束。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易名《新青年》),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

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4.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1日,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这段时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简称“大革命时期”。

5.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提出了“三大政策”,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这次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指1927年—1937年间,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性政权发动的战争,此战争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结束。

6.南昌起义1927年1月,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在南昌宣布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常考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常考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常考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文化1.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性文献:《诗经》、《尚书》、《论语》、《孙子兵法》等。

2.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特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法家文化、兵家文化、纨绔文化等。

3.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形式: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

4.中国古代文化的节日和习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二、世界文化1.欧洲文化的代表性文献:《圣经》、《战争与和平》、《简·爱》等。

2.欧洲文化的主要特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

3.世界各国的文化特点和代表性作品: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日本的和服、法国的香水等。

三、科学文化1.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论:观察、实验、归纳、假设、验证等。

2.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科学家和重大科学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居里夫人的放射性等。

四、艺术文化1.音乐文化: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的分类和发展、音乐的风格和流派等。

2.美术文化:绘画的基本要素、绘画的分类和发展、著名画家和作品等。

3.戏剧文化:戏剧的起源和发展、戏剧的表演形式和剧目、著名戏剧家和作品等。

五、体育文化1.奥运会的起源和发展、奥运会的体育项目和比赛规则。

2.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武术、乒乓球等。

3.国际著名体育比赛和运动员:世界杯足球赛、奥运会体操比赛、尤西比奥·恩利克等。

六、文化交流与国际交流1.世界语言的发展和分类: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2.国际交流组织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等。

七、生态文化与环保知识1.生态文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等。

2.环保知识: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保护等。

这些都是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常考的文化素养知识点,对考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也有助于备考教师资格证的综合素质考试。

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三)

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三)

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三)◇天人合一。

古代哲学思想。

古人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的高度统一,表达了一种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一致、和谐地共存共生的思想境界。

◇四大名绣。

我国刺绣工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时,绣品就精美绝伦。

近年来,丝绸之路不断有精美的绣品出土。

著名的织绣工艺品种有: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

◇京剧。

中国传统国粹之一,代表了中国戏曲中诸多剧种。

其表演的艺术形式主要是唱、念、做、打四种。

人物造型夸张,音乐节奏明快,舞台美术华丽,组成一个十分和谐的整体。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

剧目丰富,有五千多个传统剧目。

◇南戏。

中国最早的正式戏剧。

诞生于北宋末年商业繁荣的温州地区,由街坊小唱发展而成,后流传到南方广大地区。

演唱形式有独唱、合唱等,舞台气氛活跃、热烈。

◇古器乐。

有吹、拉、弹、打四大类,分别由金、石、土、木、匏、革、丝、竹等八种材料制成,史称八音。

◇天下第一楼。

即岳阳楼,坐落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上,毗邻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风景如画。

◇古都。

中国历史上有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安阳。

西安古称长安,历史上秦、汉、唐等10个朝代曾在此建都,作为都城的时间达一千多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茶文化。

茶起源于中国。

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陆羽认为,品茶应该注重茶的意趣,他被尊为茶圣。

◇五音。

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

加上变宫、变徵,共七音。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

文房,即书房。

北宋苏易简著有《文房四谱》一书,叙述了四种文具的种类及故事等。

◇国画。

中国传统国粹之一。

创作工具是毛笔、墨汁、宣纸。

◇岁寒三友。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青松翠竹经冬不凋,梅花傲雪凌霜,象征在逆境艰难中仍然保持节操的人,因此将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

◇四灵。

指我国传说中的龙、凤、麟、龟四种动物。

西藏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试题

西藏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试题

西藏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是全部教育活动的核心、主题和灵魂。

A:教育理论B:教育目C:教学科研D:教书育人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__A.图表B.新知识C.认知框架D.以上都对3、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以下特点__ 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B.过渡性、多样性、群体性、互补性C.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成熟性D.多样性、互补性、群体性、不成熟性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重视()教育。

A:0—3岁婴幼儿B:2—5岁幼儿C:3—6岁儿童D:4—7岁学龄前儿童5、”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这副对联所指的历史人物是()A:诸葛亮B:文天祥C:林则徐D:岳飞6、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__。

A.教育观B.人才观C.应试升学观D.教育质量观E.精英教育观7、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二个阶段是__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8、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

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运气好坏D:任务难易E:重视个别差异9、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__。

A.享用性功能B.教育性功能C.发展性功能D.生存性功能10、一个孩子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五个碗;另一个孩子在柜子上拿糖吃,打破了一个碗。

谁犯的错要大一些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经常采用的方法。

属于__A.两难故事法B.对偶故事法C.个案分析法D.文献研究法11、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A:学习B:交往C:锻炼D:考试E:重视个别差异12、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A: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B: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和劳动教育C: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政治教育D: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和理想教育13、-I’m going to study engineering in Qinghua University tomorrow.-____ .A:All the best in your studyB:All the best with your studyC:All the best in your businessD:All the best in your new job1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常考知识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常考知识汇总

一、历史部分(一)重要战争(1)中国古代重要战争1.牧野之战:商朝和周倒戈相向2.春秋五霸:齐桓公(最早称霸)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吴越之战-卧薪尝胆)3.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纸上谈兵)4.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5.巨鹿之战:项羽(楚军)和秦军;破釜沉舟6.东汉末年三大战役:官渡之战、夷陵之战、赤壁之战7.淝水之战:东晋和前秦军(苻坚-氐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8.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唐朝由盛转衰9.黄巢起义:首次提出了平均的思想10.靖康之变:宋徽宗和宋钦宗双双被俘虏,北宋灭亡11.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推翻了建文帝朱允炆的政权(2)中国近现代重要战争1.中英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和澎湖列岛/1895 年-1945 年,50 年殖民地3.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凡天下田,天下人耕种/《资政新篇》5.武昌起义:打响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枪6.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7.北伐战争:国共第一次合作/合作破裂/国民党发动屠杀共产党的“白色恐怖”8.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9."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东北三省沦陷为日本殖民地10.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11.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全国抗战拉开序幕1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3)世界近现代重要战争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2.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三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3.美国内战:林肯/《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伟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5.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萨拉热窝/凡尔赛-华盛顿6.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日本偷袭珍珠港),使二战达到了最大的规模/雅尔塔体系7.“冷战”: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二)重要盛世1.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汉朝的第一个治世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3.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4.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三)重要变法1.商鞅变法:为后期秦朝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军功爵制;建立县制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改鲜卑旧俗/着汉服,说汉话,采用汉姓3.洋务运动:前期口号:自强/后期口号:求富/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垄断性、买办性4.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四)重要思想解放潮流1.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2.文艺复兴: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3.法国启蒙运动:伏尔泰-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卢梭-直接民主共和制4、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综合素质》文化素养二、文学部分(一)中国古代文学1.诗歌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风、雅、颂/赋、比、兴2).《离骚》:作者是屈原/骚体诗2.散文1).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2).道家:老子-《道德经》(《老子》)/庄子—《南华真经》(庄子)3).儒家:孔子/《论语》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4).墨家:墨子(墨翟)/《墨子》5).法家:韩非子/《韩非子》/集儒、墨、道、法大成于一体6).贾谊:《过秦论》/被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7).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8).班固:《汉书》/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班固、扬雄、张衡9).司马光:《资治通鉴》/《史记》并称为“史学双璧”10)."三曹":曹操(被鲁迅称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曹丕/曹植11).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师说》/《马说》12).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永州八记》13).欧阳修:《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14)."三苏":苏洵、苏轼、苏辙3.小说1).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2).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3).蒲松龄:《聊斋志异》4).吴敬梓:《儒林外史》/《范进中举》4.戏曲1).关汉卿:《窦娥冤》/元曲四大家之一2).郑光祖:元曲四大家之一/《倩女离魂》3).白朴:元曲四大家之一/《墙头马上》4).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汉宫秋》《天净沙秋思》5).王实甫:《西厢记》6)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7)孔尚任:《桃花扇》/中国戏曲文学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二)中国近现代文学1.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且介亭杂文》2.茅盾: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3.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4.老舍:“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5.曹禺:《雷雨》6.叶圣陶:教育家/《稻草人》-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儿童文学7.冰心:儿童文学家/《繁星》《春水》《寄小读者》8.郭沫若:《女神》/《屈原》9.林语堂:《京华烟云》10.陈忠实:《白鹿原》11.钱钟书:《围城》12.戴望舒:“雨巷诗人”13.沈从文:《边城》14.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15.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红高粱》(三)世界文学1.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皆大欢喜》2.但丁:与莎士比亚、歌德并称为“世界三大文学巨匠”/《神曲》3.雨果:《巴黎圣母院》4.莫泊桑:与契诃夫、欧亨利并成为“世界三大短片小说巨匠”5.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6.普希金:俄国文学之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7.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8.契诃夫:《变色龙》《套中人》9.欧亨利:《麦琪的礼物》10.海明威:诺贝尔奖获得者/《老人与海》《综合素质》文化素养三、自然科技常识1、农学1).贾思勰:《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2).徐光启:《农政全书》2、医学1).《黄帝内经》:我国现存的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2).扁鹊:“脉学之宗”/四诊法(望闻问切)3).华佗:被誉为“外科鼻祖”/发明了麻沸散/创作了“五禽戏”4).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医史上“理、法、方、药齐备的论著”/中医方书的鼻祖/医圣3、药学1).孙思邈:《千金方》2).李时珍:《本草纲目》4、天文学1).张衡:发明了地动仪2).郭守敬:《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精密的历法5、算学1).祖冲之:精确的算出圆周率3.1415926-3,1415927 之间2).《周髀算经》: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著作3).《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6、物理学、数学1).阿基米德:被称为“力学之父”/杠杆原理/浮力定律2).欧几里得:被称“几何之父”/《几何原本》7、西方近代1).哥白尼:日心说的创立者2).伽利略:被称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3).牛顿:牛顿定律/万有引力4).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进入了“蒸汽时代”5).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进化论四、艺术鉴赏(一)中国音乐史1.戏曲方面1).昆曲: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2).京剧:行当“生旦净末丑”/中国国粹/微剧是京剧的前身2.器乐1).琵琶曲:《十面埋伏》-我国最早的琵琶曲之一2).古琴曲:《广陵散》—题材取自《聂政刺韩王》3).二胡曲:二泉映月—瞎子阿炳4).中国古代十大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3.主要作曲家1).聂耳:《义勇军进行曲》2).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二)中国美术史1.隋唐时期1).阎立本:《步辇图》十大传世名画2).吴道子:被称为“画圣”2.宋元时期1).张择端:《清明上河图》2).黄公望:《富川山居图》/《剩山图》《无师书卷》3.明清时期1).郑板桥:擅长画“竹子”4.近现代1).齐白石:擅长画“虾”2).徐悲鸿:擅长画“奔马”(三)外国音乐史1.巴洛克时期1).巴赫:“西方音乐”之父2.古典主义1).维也纳三杰:海顿、贝多芬、莫扎特2).海顿:“交响乐之父”3).贝多芬:“乐圣”4).莫扎特:“音乐神童”3.浪漫主义1).肖邦:“钢琴诗人”2).柴可夫斯基:“俄国音乐大师”3).约翰斯特劳斯:“圆舞曲之王”(四)外国美术史1."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蒙娜丽莎的微笑》3.米开朗基罗:雕塑-《大卫》;壁画《最后的审判》4.拉斐尔:《西斯廷圣母》、《雅典学院》5.梵高:《向日葵》6.毕加索:《亚威农少女》《梦》《格尔尼卡》《综合素质》文化素养五、文化常识(一)书法艺术1.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2.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3.汉字演变顺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二)建筑艺术1.四大名楼:江西滕王阁-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苏阅江楼2.世界五大宫殿:中国(故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3.中国四大园林: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三)人文地理1.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2.四大佛教名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3.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生活百科1.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山水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3.四大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4.特殊称谓:豆蔻年华(13 岁的女子)/30 而立/40 不惑/50 知天命/60 花甲/70 古稀(五)电影艺术1.国际著名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2.中国三大电影奖: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3.华语三大电影奖:金鸡奖/金像奖/金马奖4.中国第一部电影:1905 年—京剧《定军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考点速记】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一)天文历法1.四象2.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一更——黄昏、一鼓、甲夜——19—21点二更——人定、二鼓、乙夜——21—23点三更——夜半、三鼓、丙夜——23一1点四更——鸡鸣、四鼓、丁夜——1—3点五更——平旦、五鼓、戊夜——3—5点3.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4.四时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5.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

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于支纪法”。

6.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2)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建元)。

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等。

(3)于支纪年法。

于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

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卵、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

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我国传统纪年法依旧沿用于支纪年。

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丁卵”指公元1627年。

(4)年号于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二)古代称谓1.年龄称谓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牮24岁(女)——花信年华始龀、龆年:男孩八岁束发:男子十五岁弱冠:男子二十岁而立:男子三十岁不惑:男子四十岁知命:男子五十岁2.别称父母称高堂、椿萱、双亲。

妻父俗称丈人,雅称岳父、泰山。

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老师称先生、夫子、恩师。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堂称寒窗、鸡窗,同学为同窗。

女婿称东床、东坦、娇客。

父母死后称呼上加“先”字,父死后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后称先母、先慈、先妣。

同辈人死后加“亡”字,如亡妻、亡兄、亡妹。

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夫死称妻为寡、孀,妻死称夫为鳏。

3.讳称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佛道徒之死称:涅檗、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

“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三)传统思想文化1.秦(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思想家辈出,学派纷起林立,形成“百家争鸣”,为中国思想文化之源。

《汉书•艺文志》列出学派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

(2)先秦代表思想流派先秦代表思想流派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

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在当时影响也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儒家说“爱人”,墨家说“兼爱”。

思想看似相近,但有差别。

儒家“爱人”是“有差等”的,墨家“兼爱”是“无差等”的。

(3)“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天人关系是中国先秦哲学争论的重要问题。

天人关系的核心是人作为主体同他的周围世界客体的关系,也是思维同存在的关系。

中国思想家很早就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思考。

(4)先秦重要著述♊六经六经指儒家奉为经典的六部先秦著述,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六经亦称六艺。

不过“六艺”另外一种含义是指六种基本能力,即礼、乐、射、御、书、数。

♋《论语》孔子弟子编纂,主要记述孔子言行。

♌《孟子》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道德经》老子著,也有人说此书后人编纂。

2秦汉魏晋(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借以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2)东汉道教产生道教产生于东汉,但是与神仙方术及各种先秦思想有关,特别是奉老子为教主。

(3)东汉佛教传人佛教从印度传入,一般认为是东汉明帝派人访求佛教经卷,以白马驮至洛阳,建白马寺。

(4)玄学魏晋时,何晏、王弼等以道家的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种思潮。

3.宋明(1)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亦称道学),起于宋,是宋以后影响中国社会数百年的儒家学术思想。

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是“理”。

“理”是一种理论抽象,其概念内涵复杂。

理学家的思考,有探索意味。

但宋明理学的历史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

(2)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周敦颐♋程颢♌程颐♍程朱学派♎陆九渊♏王守仁4.清(1)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

其代表作为《日知录》,反映了他的“经世致用”思想。

其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2)戴震清代思想家,对程朱理学持批判态度,其代表作为《原善》,梁启超、胡适称之为近代“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

(3)严复清末启蒙思想家,积极介绍西方思想,其翻译的《天演论》,将进化论思想引进中国。

(4)康有为近代中国推进思想变革的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戊戌变法奠定理论基础。

(5)粱启超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戊戌变法时期重要的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饮冰室合集》。

(四)古代地理1.中国2.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

”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3.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4.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王勃《社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5.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6.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嵋山。

7.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五)传统科技文化1.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2.《九章算术》中国古代最早的数学专著,成书于东汉初年。

3.《黄帝内经》春秋战国时即成书,是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

(六)传统艺术1.书法书法讲究线条、对称、变化、章法、风格美等。

2.“书圣”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兼善隶、草、楷、行各体。

3.“楷书四大家”欧阳询、严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颊。

4.“岁寒三友”中国绘画中常以“松、竹、梅”为题材。

5.“四君子”中国绘画中常以梅、兰、竹、菊为题材,寓意“高洁”等。

6.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7.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有六百多年历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

8.京剧清代道光年问,在各种戏曲声腔影响下形成的新剧种,近代以来发展很快,成为中国传统代表剧种。

9.武术《辞海》的解释为“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10.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我国各少数民族都留存下来的宝贵的传统艺术作品,包括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和民间工艺,比如蒙古族民间乐器、维吾尔族歌舞,藏戏和唐卡等。

(七)科举制度1.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科举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3.及第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4.进士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6.八股文7.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

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8.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9.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10.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八)传统习俗1.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3.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4.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

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

5.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

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

6.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

7.十二生肖8.少数民族节日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有自己的不同节日,譬如,维吾尔族的肉孜节、古尔邦节,藏族的藏历新年,傣族的泼水节等。

少数民族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中的一部分。

(九)物质文化遗产1.十朝古都西安,自周朝开始至唐,有十个王朝在此建都,故称十朝古都。

2.九朝古都洛阳,自东周开始至五代后唐,有九个王朝在此建都,故称九朝古都。

3.六朝古都南京,自三国东吴开始至南朝宋、齐、梁、陈,有六个王朝在此建都,故称六朝古都。

4.五岳北岳恒山、西岳华山、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5.宋五大名窑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