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答案

合集下载

清华版编译原理课后答案——第三章参考答案

清华版编译原理课后答案——第三章参考答案

第三章1、L(G[S])={ abc }2、L(G[N])={ n位整数或空字符串| n>0 }3、G[E]:E—>E+D | E-D | DD—>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4、L(G[Z])={ a n b n | n>0 }5、(1) 考虑不包括“0”的情况G[S]:S—>0S | ABC | 2 | 4| 6 | 8A—>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B—>AB | 0B | εC—>0 | 2 | 4 | 6 | 8考虑包括“0”的情况:G[S]:S—>AB | CB—>AB | CA—>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C—>0 | 2 | 4 | 6 | 8(2)方法1:G[S]:S—> ABC | 2 | 4 | 6 | 8A—>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B—>AB | 0B | εC—>0 | 2 | 4 | 6 | 8方法2:G[S]:S—>AB | CB—> AB | 0B | C | 0A—>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C—>2 | 4 | 6 | 86、设<表达式>为E,<项>为T,<因子>为F,注:推导过程不能省略,以下均为最左推导(1) E => T => F => i(4) E => E+T => T+T => T*F+T => F*F+T => i*F+T => i*i+T => i*i+F => i*i+i(6) E => E+T => T+T => F+T => i+T => i+T*F => i+F*F => i+i*F => i+i*I7、<表达式><表达式>*<表达式><表达式>+<表达式>i i i<表达式><表达式>+<表达式>i <表达式>*<表达式>i i8、是有二义性的,因为句子abc 有两棵语法树(或称有两个最左推导或有两个最右推导)最左推导1:S => Ac => abc最左推导2:S => aB => abc9、(1)(2) 该文法描述了变量a 和运算符+、*组成的逆波兰表达式10、(1) 该文法描述了各种成对圆括号的语法结构(2) 是有二义性的,因为该文法的句子()()存在两种不同的最左推导:最左推导1:S => S(S)S => (S)S => ()S => ()S(S)S => ()(S)S => ()()S => ()()最左推导2:S => S(S)S => S(S)S(S)S => (S)S(S)S => ()S(S)S => ()(S)S => ()()S => ()()11、(1) 因为从文法的开始符E 出发可推导出E+T*F ,推导过程如下:E => E+T => E+T*F ,所以E+T*F 是句型。

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习题答案

1第三章交流电路3-1 试写出表示u A =)120314sin(2220,314sin 22200-==t u tV u B A 和V t u C )120314sin(22200+=的,并画出相量图。

解:V U V U V U C B A 0.120220,120220,0220∠=-∠=∠=∙∙∙3-2 如图所示的是时间t=0时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图,并已知U=220V ,I 1=10A ,I 2=52A ,试分别用三角函数式和复数式表示各正弦量。

解:u=2202 sin (314t )V ;i1=102 sin (314t+900)A ;i2=10sin (314t-450)A∙U =220∠00, ∙1I =j10A ;∙2I =)(5525222522A j j -=⨯-⨯23-3已知正弦电流i 1=22sin(100πt+60°)A, i 2=32sin(100πt+30°)A,试用相量法求i=i 1+i 2。

解Atg j j j j I I I 010000210.4284.4)598.3232.3(3914.23232.3598.3)213232(23321230sin 330cos 360sin 260cos 2∠=∠=+=⨯+⨯+⨯+⨯=+++=+=-∙∙∙i= 4.842 sin (100πt+42.00) A3-4在图示电路中,已知R=100Ω,L=31.8mH ,C=318uF 。

求电源的频率和电压分别为50Hz 、100V 和1000Hz 、100V 的两种情况下,开关S 合向a 、b 、c 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并计算各元件中的有功功率和 无功功率.解:当F=50H Z 、U=100V 时,S 接到a ,Ia=)(1100100A =;有功功率为:P=UIa=100W S 接到b ,Ib=)(1099.9100108.312501003A L V ==⨯⨯⨯=-πω 无功功率为:Q=UIb=1000VarS 接到c ,)(10100103182506A C V Ic =⨯⨯⨯⨯==-πω。

大学物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r3
, k 为常量。试求两粒子相距为 r 时的势能,设力为零的
r = a cos ωt i + b sin ωt j , r 式中 a , b , ω 是正值常数,且 a ≻ b 。
(1)说明这质点沿一椭圆运动,方程为

x2 y 2 + = 1; a2 b2
(2)求质点在 A 点 (a ,0) 时和 B 点 (0, b ) 时的动能; (3)当质点从 A 点到 B 点,求力 F 所做的功,并求 F 的分力 Fx i 和 Fy j 所做的 功; (4) F 力是不是保守力? 12 . 如果物体从髙为 h 处静止下落,试求(1)时间为自变量; 12. (2)高度为自变量, 画出它的动能和势能图线,并证明两曲线中动能和势能之和相等。 . 一质量为 m 的地球卫星,沿半径为 3R e 的轨道运动, R e 为地球的半径,已知 13 13. 地球的质量为 M e ,求(1)卫星的动能; (2)卫星的引力势能; (3)卫星的机械 能。 . 如图所示, 14 14. 小球在外力作用下, 由静止开始从 A 点出发做匀加速运动,到达 B 点时撤消外力,小球 无摩擦的冲上竖直的半径为 R 的半圆环, 到达最高 点 C 时,恰能维持在圆环上做圆周运动,并以此速 度抛出而刚好落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A 处, 如图试求 小球在 AB 段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大? . 如图所示,有一自动卸货矿车,满载时的质量 15 15. 为 M ,从与水平倾角 α = 30° 斜面上的点 A 由静 止下滑。设斜面对车的阻力为车重的 0.25 倍, 矿 车下滑距离 l 时,矿车与缓冲弹簧一道沿斜面运 动。当矿车使弹簧产生最大压缩形变时,矿车自 动卸货, 然后矿车借助弹簧的弹性力作用, 使之返回原位置 A 在装货。试问要完成这 一过程,空载时车的质量与满载时车的质 量之比应为多大? . 半径为 R 的光滑半球状圆塔的顶点 A 16 16. 上,有一木块 m ,今使木块获得水平速度

第三章 参考答案

第三章 参考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X商品的心情甚于想要一单位Y商品,原因是(A )A.商品X有更多的效用B.商品X的价格较低C.商品X紧缺D.商品X是满足精神需要的2.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B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值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3.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4.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B )A.可以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C.完全互补的D.互不相关的。

5.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商品X和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C )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6.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B )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D.以上三者都不是7.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不变动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移动8.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逆时针方向转动是因为(假定以横轴度量X的量,以纵轴度量Y的量)(D)A.商品X的价格上升B.商品Y的价格上升C.消费者收入下降D.商品X的价格不变,商品Y的价格上升9.假定X、Y的价格Px 、Py已定,当MRSxy> Px/P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 A )A.增购X,减少Y B.减少X,增购YC.同时增购X、Y D.同时减少X、Y10.当消费者的偏好保持不变时,消费者(C )也将保持不变。

A.均衡点B.满足C .所喜爱的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图D .购买的商品数量 11.商品的需求价格由( C )决定的。

A .消费者的收入B .消费偏好C .该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D .该商品的生产成本 12.缘于一种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导致该商品消费量的变化叫做( D )A .收入效应B .收入效应C .价格效应D .替代效应 13.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C )A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B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C .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D .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 14.低档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A )。

第三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基因型效应:通常情况下,一定的基因型会导致一定表型的产生,这就是基因型效应。

2、反应规范:遗传学上把某一基因型的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显示的表型变化范围称为反应规范。

3、修饰基因:能改变另一基因的表型效应的基因。

它通过改变细胞的内环境来改变表型。

4、表现度:是指杂合体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影响下,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

5、外显率:指在特定环境中,某一基因型(常指杂合子)个体显示出预期表型的频率(以百分比表示)。

6、不完全显性(半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类型,称之为不完全显性。

7、镶嵌显性(嵌镶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个体上双亲性状在不同部位镶嵌存在的现象。

8、共显性(并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的现象。

9、表型模写: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类似于某基因型引起的表型变化的现象。

10、显性致死:只有一个致死基因就引起致死效应的。

在杂合状态下即可致死。

11、隐性致死: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一样时,才起致死作用。

12、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成为复等位基因。

13、顺式AB型:I A和I 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没有任何等位基因,血型是AB型,基因型I AB i。

14、基因互作: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

15、互补作用: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分别处纯合显性或杂合显性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新性状的发育。

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纯合或杂合),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这种作用称为互补作用。

F2性状的分离比是9:7。

16、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则能产生第二种相似的性状,当两对都是隐性基因时则表现出第三种性状。

F2产生9:6:1的比例。

第3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3章作业参考答案

λ2l
l!
e− λ2 ,
l = 0,1,2,"
P( X + Y = n) = ∑ P{ X = k}P{Y = n − k}
k =0
=∑
k =0
n
λ1
k
k!
e −λ1
λ2
n−k
(n − k )!
e −λ2 =
e −( λ1+λ2 ) n λ1 λ2 e −( λ1+λ2 ) n k k n−k e −( λ1+λ2 ) n ! = ∑ ∑ Cn λ1 λ2 = n! (λ1 + λ2 )n n! k =0 k! (n − k )! n! k =0
18. 设随机变量 X 和 Y 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λ1k
e
−λ1
λ2n−k
e−λ2
⎛ λ2 ⎞ ⎜ ⎜λ +λ ⎟ ⎟ ⎝ 1 2⎠
n−k
f ( x, y ) =
1 − 2 (x2 + y2 ) e , ( x, y ) ∈ R 2 2π
1
计算概率 P{− 2 < X + Y < 2 2} 。 解:
19. 随机变量 X 与 Y 相互独立,X 服从参数为 λ 的指数分布,Y~U(0, h), 求 X+Y 的概率密 度。 解:
20. 一射手向某个靶子射击,设靶心为坐标原点,弹着点坐标(X,Y)服从二维正态分布 N(0,1;0,1;0). 求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Z 的概率密度函数。 解: (X,Y)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f ( x, y ) =
1 − 2(x2 + y2 ) e , ( x, y ) ∈ R 2 2π
1
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Z 的分布函数为

第三章 习题答案

第三章  习题答案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1(即教材中第96页的图3—22)所示。

其中,横轴OX 1和纵轴OX 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图3—1 某消费者的均衡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2)求商品2的价格P 2;(3)写出预算线方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 点的MRS 12的值。

解答:(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 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 =2元×30=60元。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 =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 2=M 20=6020=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P 1X 1+P 2X 2=M 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3X 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MRS 12=P 1P 2,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MRS 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P 1P 2。

因此,MRS 12=P 1P 2=23。

5. 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20元和P 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 =3X 1X 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解答:根据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 1MU 2=P 1P 2其中,由U =3X 1X 22可得 MU 1=d TU d X 1=3X 22; MU 2=d TU d X 2=6X 1X 2 于是,有 3X 226X 1X 2=2030 整理得 X 2=43X 1 (1) 将式(1)代入预算约束条件20X 1+30X 2=540,得20X 1+30·43X 1=540 解得 X 1=9 将X 1=9代入式(1)得 X 2=12因此,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该为X 1=9 ;X 2=12。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指令格式是由操作码和操作数所组成,也可能仅由操作码组成。

2、若用传送指令访问MCS-51的程序存储器,它的操作码助记符应为MOVC 。

3、若用传送指令访问MCS-51的片内数据存储器,它的操作码助记符应为MOV 。

4、若访问MCS-51的片外数据存储器,它的操作码助记符应为MOVX 。

5、累加器(A)=80H,执行完指令ADD A,#83H后,进位位C= 1 。

6、执行ANL A,#0FH指令后,累加器A的高4位= 0000 。

7、JZ rel的操作码地址为1000H,rel=20H,它的转移目的地址为1022H 。

8、JBC 00H,rel 操作码的地址为2000H,rel=70H,它的转移目的地址为2073H 。

9、累加器(A)=7EH,(20H)= #04H,MCS-51执行完ADD A,20H指令后PSW.0= 0 。

10、MOV PSW,#10H是将MCS-51的工作寄存器置为第 2 组。

11、指令LCALL 37B0H,首地址在2000H,所完成的操作是2003H 入栈,37B0H →PC。

12、MOVX A,@DPTR源操作数寻址方式为寄存器间接寻址。

13、ORL A,#0F0H是将A的高4位置1,而低4位保持不变。

14、SJMP rel的指令操作码地址为0050H,rel=65H,那么它的转移目标地址为 00B7H 。

15、设DPTR=2000H,(A)=80H,则MOVC A,@A+DPTR的操作数的实际地址为2080H 。

16、MOV C,20H源寻址方式为位寻址。

17、在直接寻址方式中,只能使用8 位二进制数作为直接地址,因此其寻址对象只限于片内RAM 。

18、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其“间接”体现在指令中寄存器的内容不是操作数,而是操作数的地址。

19、在变址寻址方式中,以 A 作变址寄存器,以PC 或DPTR 作基址寄存器。

20、假定累加器A中的内容为30H,执行指令1000H:MOVC A,@A+PC后,把程序存储器1031H 单元的内容送入累加器A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电子的能量分别为10eV ,100 eV ,1000 eV 时,试计算相应的德布罗意波长。

解:依计算电子能量和电子波长对应的公式 nm E 2261.=
λ
nm
nm 3880
10.==
λ 1.226 nm nm 0.1226100
1.2262==
λ
nm nm 0.03881000
1.2263==
λ
3-2 设光子和电子的波长均为0.4nm ,试问:(1)光子的动量与电子的动量之比是多少?
(2)光子的动能与电子的动能之比是多少?
解:(1)由p
h =λ 可知 光子的动量等于电子的动量,即p 光子:p 电子=1:
1
(2)由 光子动能与波长的对应的关系 nm KeV E )
(光子光子 1.24=
λ
电子动能与波长的关系 nm E 电子
电子 1.226=
λ
nm E )(
电子
电子λ= 1.226
则知
96294
0..31.226
101.242
3
=⨯⨯=
电子
光子E E
第三章3题解
3-3 若一个电子的动能等于它的静止能量,试求:(1)该电子的速度为多大?(2)其相应的德布罗意波长是多少?
解: (1)依题意,相对论给出的运动物体的动能表达式是:
)111(
c
m c
v c m E k =--
=
所以
1
=--
1)11(
2
2c
v
0.866c c 4
3
v ≈=
(2) 根据电子波长的计算公式:
0.001715nm
eV
105111.226nm
)
(1.226nm
3
=⨯=
=
eV E k λ
3-4 把热中子窄束射到晶体上,由布喇格衍射图样可以求得热中子的能量.若晶体的两相邻布喇格面间距为0.18nm ,一级布喇格掠射角(入射束与布喇格面之间的夹角)为30°,s 试求这些热中子的能量.
第三章 练习5,6
3-5 电子显微镜中所用加速电压一般都很高,电子被加速后的速度很大,因而必须考虑相对论修正.试证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加速电压的关系应为:
nm 226.1r
V =
λ
式中Vr =V (1+0.978×10-6),称为相对论修正电压,其中电子加速电压V 的单位是伏特.
3-6 (1)试证明:一个粒子的康普顿波长与其德布罗意波长之比等于
1-⎪⎪⎭

⎝⎛E E 式中E o 和E 分别是粒子的静止能量和运动粒子的总能量.(康普顿波长λ
c =h /mc ,m 为粒子静止质量,其意义在第六章中讨论)
(2)当电子的动能为何值时,它的德布罗意波长等于它的康普顿波长?
第三章7,8题参考答案
3-7 3-7 一原子的激发态发射波长为600nm 的光谱线,测得波
长的精度为
10
-

λ∆,试问该原子态的寿命为多长?
解: λ
=ν=c h h E
λ
λ∆=∆hc E
2

∆∆E t
s c hc E
t 10
6110
3143410
10
600422-
-
⨯=⨯⨯⨯⨯⨯=
λ∆λπλ
=
λ
∆λ⋅λ=
∆≥
∆..
3-8 一个电子被禁闭在线度为10fm 的区域中,这正是原子核线度的数量级,试计算它的最小动能. 解: 2

∆∆x p x 粒子被束缚在线度为r 的范围内,即Δx = r
那么粒子的动量必定有一个不确定度,它至少为:x
2∆≥∆ x p
∵ ])[(x x x p p p -=∆ 0=x p
∴ 平均平均
)()
(3
1p p x =

∴ 电子的最小平均动能为 eV mr
E k 10848283⨯==
.
3-9 已知粒子波函数

⎬⎫
⎩⎨⎧---=c z b y a x N 2||2||2||exp ψ,试求:(1)归一化常数N ;(2)粒子的x 坐标在0到a 之间的几率;(3)粒子的y 坐标和z 坐标分别在
-b →+b 和-c →+c.之间的几率.
3-10 若一个体系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设它的归一化空间波函数为ψ(x 1,y 1,z 1;x 2,y 2,z 2),其中足标1,2分别代表质子和电子,试写出: (1)在同一时刻发现质子处于(1,0,0)处,电子处于(0,1,1)处的几率密度;
(2)发现电子处于(0,0,0),而不管质子在何处的几率密度;
(3)发现两粒子都处于半径为1、中心在坐标原点的球内的几率大小
第三章习题11,12
3-11 对于在阱宽为a 的一维无限深阱中运动的粒子,计算在任意本征态ψn
中的平均值x 及)(x x -,并证明:当n →∞时,上述结果与经典结果相一致. 3-12 求氢原子1s 态和2P 态径向电荷密度的最大位置.
3-13 设氢原子处在波函数为1
),,(a
r e
a
r -
⋅=ππϕθψ的基态,a 1为第一玻
尔半径,试求势能
r
e r U 41)(πε
-
= 的平均值.
3-14 证明下列对易关系:
i p y =],[ 0=],[y p x
0],[x =L x
z L x
i ],[y = 0=],[x x L p
z P L p
i ],[y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