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第三章习题和答案

第三章习题和答案

第三章习题和答案1. 计算能量在E=E c 到2C *2n 100E E 8m L h =+ 之间单位体积中的量子态数。

解:2. 试证明实际硅、锗中导带底附近状态密度公式为式(3-6)。

2222C C3231*223010*********2203E E 23*22332()4()ZZ V21Z ()4()100224()8L 310003c c n n nC h h E E m lm lnC c nCn cm dZg E V E E dE hd m g E dE E E dE Vhh E m E E m h E L ππππ**++*==-===-+=-=⎰⎰()单位体积内的量子态数()()22222222221/221/22()212(())[]2(())[]x y z C t lt C l C k k k h E k E m m x y z a b c m E k E a b h m E k E c h +=++++=-⎧==⎪⎪⎨-⎪=⎪⎩导带底附近()对于椭球方程: 则:1/22221/23/234V=abc 32(())2(())4[]34(8)(())3t c l c t l C m E k E m E k E v h h m m E k E hπππ--∴=⋅=⋅-椭球体积公式:21/21/2321/21/2343(8)(())322(8)(())t l C t l C dv m m E k E dE h m m E k E dE hππ∴=⋅⋅-=⋅-3. 当E-E F 为1.5k 0T ,4k 0T, 10k 0T 时,分别用费米分布函数和玻耳兹曼分布函数计算电子占据各该能级的概率。

4. 画出-78o C 、室温(27 o C )、500 o C 三个温度下的费米分布函数曲线,并进行比较。

y=(1.38065e-23)*(273.15-78)*log(1./x-1);(图中红色)y=(1.38065e-23)*(273.15+27)*log(1./x-1); (图中粗蓝色)21/21/2321/21/2321/21/233/221/22*23~dZ Z 2VdV 2=2V (8)(())1s 22V (8)(())Z ()=S 4(8)(())(2)(8)t l C t l C t l C dn t l n dn t l E E dE d m m E k E dEh m m E k E dEd h g E dE dES V m m E k E hm S m m m m s m m πππ+=⋅-⋅-=⋅=-=⎡==⎣在空间内的量子态数又因为,导带极值不是个,而是个,则:若令: 则有:13⎤⎦y=(1.38065e-23)*(273.15+300)*log(1./x-1); (图中细蓝色)5. 利用表3-2中的m *n ,m *p 数值,计算硅、锗、砷化镓在室温下的N C , N V 以及本征载流子的浓度。

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凡对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

(1)现测得两个共射放大电路空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均为-100,将它们连成两级放大电路,其电压放大倍数应为10000。

( )(2)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独立,( )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 )(3)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影响,( )它只能放大直流信号。

( )(4)只有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晶休管的参数才随温度而变化。

( )(5)互补输出级应采用共集或共漏接法。

( )二、现有基本放大电路:A.共射电路B.共集电路C.共基电路D.共源电路E.共漏电路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

(1)要求输入电阻为1kΩ至2k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2)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M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3)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Ω~200k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4)要求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大于10,输入电阻大于10MΩ,输出电阻小于100Ω,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5)设信号源为内阻很大的电压源,要求将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且,输出电阻R o<1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三、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是。

A.电阻阻值有误差B.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C.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D.电源电压不稳定(2)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

A.便于设计B.放大交流信号C.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3)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A.克服温漂B. 提高输入电阻C.稳定放入倍数(4)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

A.差B.和C.平均值(5)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 e,将使电路的。

A.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B.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C.差模输入电阻增大(6)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

高等数学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高等数学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练习题一、填空1、设常数,函数在内零点的个数为 22、3、曲线的拐点是(1,4).4、曲线的拐点是 (0, 0)5、.曲线的拐点是.6、217、38.9、函数xxe y =的极小值点是 ____1-=x ______10、函数x x e y xcos -+= 在 []π,0上的最小值是 011.=-→xe x x 1limsin 0 1 二、选择1、设,则有( B )实根.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无 2、的拐点是( C ) A. BC.D.3.( B )A 、B 、C 、D 、4.( B )A、B、C、D、5.( C ) A、 B、C、 D、6.( A )A、 B、 C、 D、7.AA、B、C、D、8.DA、 B、C、 D、9.( C )A、B、C、 D、10.函数( C )A、0B、132C、120D、6011.( B )A、B、C、D、12.(B)A、B、C 、D 、13.设在=2处 ( A )A. 连续B.不连续C. 可导D.不存在极限14.( B )A 、B 、C 、D 、15.设,则 ( C )A. 0B. 1C.-1.D. 2三、计算与证明:1、解:⎪⎭⎫ ⎝⎛--→x e x x 111lim 0()11lim 0-+-=→x x x e x e x 11lim 0-+-=→x x x x xe e e 2121lim lim 00-=+-=++-=→→x xe e e e x x x x x x2、()()()()2000ln 1ln 111lim lim lim ln 1ln 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解:()00111lim lim 221x x x x x x x →→-+==+ 12=3、2ln lnarctan 2lim arctan lim xx x x x x eππ⎛⎫+ ⎪⎝⎭→+∞→+∞⎛⎫= ⎪⎝⎭解:112ln ln arctan 2arctan 1112lim limx x x x x xx eeπ⋅++-→+∞→+∞==2eπ-=4、1)1(1lim 11)1(1lim cot )11ln(lim22=++=+-+-=++∞→+∞→+∞→x x x x x x x arc x x x x5、解:x x x e e x x x sin 2lim 0----→= xe e x x x cos 12lim 0--+-→ =x e e x x x sin lim 0-→-=x e e x x x cos lim 0-→+=26、解 x x x sin 0lim +→=xx x e ln sin 0lim +→而+→0lim x x x ln sin =+→0lim x x x ln =+→0lim x x x 1ln =+→0lim x 211xx-=+→0lim x )(x -= 0 故x x x sin 0lim +→=10=e 7、解:原式=30sin lim x x x x -→=203cos 1lim xx x -→=x x x 6sin lim 0→=618、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解:定义域为(,)-∞+∞, 212363(2),0,0,2,y x x x x y x x ''=-=-===令得 列表如下:x (,0)-∞0 (0,2)2 ∞(2,+)y' + 0 - 0 + y↑1↓-3↑(,0)-∞∞所以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及(2,+),单调减区间为(0,2),…01-x x =当时取极大值,当=2时取极小值3.9、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及极值和凹凸区间。

第三章 光合作用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光合作用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光合作用一、名词解释1. 光合作用2. 光合强速率3. 原初反应4. 光合电子传递链5. PQ穿梭6. 同化力7. 光呼吸8. 荧光现象9. 磷光现象10. 光饱和点11. 光饱和现象12. 光补偿点13. 光能利用率14. 二氧化碳饱和点15. 二氧化碳补偿点16. 光合作用单位17. 作用中心色素18. 聚光色素19. 希尔反应20. 光合磷酸化21. 光系统22. 红降现象23. 双增益效应24. C3植物25. C4植物26. 量子产额27. 量子需要量28. 光合作用…午睡‟现象三、填空题1. 光合色素按照功能不同分类为和。

2. 光合作用的最终电子供体是,最终电子受体是。

3. 光合作用C3途径CO2的受体是,C4途径的CO2的受体是。

4. 光合作用单位由和两大部分构成。

5. PSI的原初电子供体是,原处电子受体是。

6. PSII的原初电子受体是,最终电子供体是。

7. 光合放氧蛋白质复合体又称为,有种存在状态。

8. C3植物的卡尔文循环在叶片的细胞中进行,C4植物的C3途径是在叶片的细胞中进行。

9. 在卡尔文循环中,每形成1摩尔六碳糖需要摩尔ATP,摩尔NADPH+H+。

10.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有、、、和。

11. 光合作用的三大步聚包括、和。

12. 光合作用的色素有、和。

13.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叶绿体的中进行,而暗反应是在进行。

14.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色,在反射光下呈色。

15. 光合作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中被氧化的物质是,被还原的物质时是。

16. 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谱最强吸收区在,它不仅可以吸收传递光能,还具有的作用。

17. 叶绿素吸收光谱有光区和光区两个最强吸收区。

18. 光合作用CO2同化过程包括、、三个大的步骤。

19.根据光合途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三种类别。

20. 尔文循环按反应性质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

21. 在光合作用中,合成淀粉的场所是,合成蔗糖的场所是。

(完整版)财务管理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财务管理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财务管理第三章习题及答案第三章财务分析⼀、单项选择题1、下列经济业务会使企业的速动⽐率提⾼的是( )。

A、销售库存商品B、收回应收账款C、购买短期债券D、⽤固定资产对外进⾏长期投资2、下列财务⽐率中,可以反映企业偿债能⼒的是( )。

A、平均收款期B、销售利润率C、市盈率D、已获利息倍数3、下列不属于偿债能⼒分析指标的是()。

A、资产负债率B、现⾦⽐率C、产权⽐率D、安全边际4、下列财务⽐率中综合性最强、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

A 、资产周转率B、净值报酬率C 、资产负债率D 、资产净利率5、流动⽐率⼩于1时,赊购原材料若⼲,将会( )。

A、增⼤流动⽐率B、降低流动⽐率C、降低营运资⾦D、增⼤营运资⾦6、在计算速动⽐率时,要把存货从流动资产中剔除的原因,不包括( )A、可能存在部分存货已经损坏但尚未处理的情况B、部分存货已抵押给债权⼈C、可能存在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存货估价问题D、存货可能采⽤不同的计价⽅法7、不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利⽤价值的因素是( )。

A、销售折让与折扣的波动B、季节性经营引起的销售额波动C、⼤量使⽤分期付款结算⽅式D、⼤量使⽤现⾦结算的销售8、ABC公司⽆优先股,去年每股盈余为4元,每股发放股利2元,保留盈余在过去⼀年中增加了500万元。

年底每股账⾯价值为30元,负债总额为5000万元,则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 )。

A、30%B、33%C、40%D、44%9、在杜邦财务体系中,假设其他情况相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权益乘数⼤则财务风险⼤B、权益乘数⼤则权益净利率⼤C、权益乘数等于资产权益率的倒数D、权益乘数⼤则资产净利率⼤10、下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

A、股利⽀付率+留存盈利⽐率=1B、股利⽀付率×股利保障倍数=1C、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D、资产负债率×产权⽐率=111、市净率指标的计算不涉及的参数是( )。

A、年末普通股股数B、年末普通股权益C、年末普通股股本D、每股市价12、⼀般认为,流动⽐率保持在( )以上时,资产的流动性较好。

会计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会计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答案: 正确
19 企业计提当年盈余公积的基数,不包括年初未分配利润。
答案: 正确
20 年度终了,“利润分配”账户所属的各明细账户中,除“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可能有余额外,其他明细账户均无余额。
答案: 正确
21 得利与损失是与企业日常活动直接关联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或总流出。
答案: 错误
8 下列支出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是 。
A: 支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费
答案: 制造费用
10 “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可设置 、 、 、 、 和“非货币性福利”等明细分类账户。
答案: 工资 社会保险费 职工福利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11 .直接生产工人的薪酬费用应计入 账户,车间技术及管理人员薪酬费用应计入 账户,销售机构人员的薪酬费用计入 账户,行政管理人员薪酬费用计入 账户。
答案: 正确
15 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的工会经费及职工教育经费应记入管理费用。
答案: 错误
16 企业专设销售机构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应计入销售费用。
答案: 正确
17 “生产成本”账户若有余额应在借方,反映期末自制半成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答案: 错误
18 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包括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和年初未分配利润。
B: 制造费用
C: 本年利润
D: 管理费用
E: 利润分配
答案: B, D
5 工业企业以下收入中应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的有 。
A: 销售产品
B: 销售材料
C: 固定资产盘盈
D: 固定资产出租收入
E: 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答案: B, D
6 工业企业以下各项应记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

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3章 力学基本定律与守恒律 习题及答案1.作用在质量为10 kg 的物体上的力为i t F)210(+=N ,式中t 的单位是s ,(1)求4s 后,这物体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2)为了使这力的冲量为200 N ·s ,该力应在这物体上作用多久,试就一原来静止的物体和一个具有初速度j 6-m ·s -1的物体,回答这两个问题.解: (1)若物体原来静止,则i t i t t F p t 1401s m kg 56d )210(d -⋅⋅=+==∆⎰⎰,沿x 轴正向,ip I imp v111111s m kg 56s m 6.5--⋅⋅=∆=⋅=∆=∆ 若物体原来具有6-1s m -⋅初速,则⎰⎰+-=+-=-=t tt F v m t m F v m p v m p 000000d )d (,于是⎰∆==-=∆t p t F p p p 0102d,同理, 12v v ∆=∆,12I I=这说明,只要力函数不变,作用时间相同,则不管物体有无初动量,也不管初动量有多大,那么物体获得的动量的增量(亦即冲量)就一定相同,这就是动量定理. (2)同上理,两种情况中的作用时间相同,即⎰+=+=tt t t t I 0210d )210(亦即 0200102=-+t t 解得s 10=t ,(s 20='t 舍去)2.一颗子弹由枪口射出时速率为10s m -⋅v ,当子弹在枪筒内被加速时,它所受的合力为 F =(bt a -)N(b a ,为常数),其中t 以秒为单位:(1)假设子弹运行到枪口处合力刚好为零,试计算子弹走完枪筒全长所需时间;(2)求子弹所受的冲量.(3)求子弹的质量. 解: (1)由题意,子弹到枪口时,有0)(=-=bt a F ,得ba t =(2)子弹所受的冲量⎰-=-=tbt at t bt a I 0221d )(将bat =代入,得 ba I 22=(3)由动量定理可求得子弹的质量202bv a v I m == 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球,在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1/4圆弧形滑槽中从静止滑下。

马原,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马原,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方式B .地理条件C .社会意识D .人口因素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 .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了(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 .生产力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 .上层建筑是指( )A .社会的经济制度B .科学技术C .社会生产关系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8 .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 .生产力的发展B .生产关系的变革C .社会形态的更替D .科技的进步11 .社会革命根源于( )A .人口太多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实现社会公平13 .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1、在T1=750K的高温热源与T2=300K的低温热源间工作一卡诺可逆热机,当其从高温热源Q1=250kJ时,该热机对环境所做的功W= -150 Kj,放至低温热的热Q2= -100 kJ。

2、以汞为工作物质时,可逆卡诺热机效率为以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时的100% 。

(可逆热机效率与工质无关)
3、液体苯在其沸点下恒温蒸发,则此过程的△U 大于零;△H 大于零;△S 大于零;△G 等于零。

4、将1mol 温度为100℃、压力为101.325kPa的液体水投入一密封真空容器中,并刚好完全蒸发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则此过程的△H 大于零;△S 大于零;△G 等于零。

5、H2与O2均为理想气体,当经历如下所示的过程后,则系统的
△U 等于零; △H 等于零; △S 等于零; △G 等于零。

6、732 K时,反应NH4Cl(s)==NH3(g)+HCl(g)的∆r G=-20.8 kJ·mol-1,∆r H=154 kJ·mol-1,则该反应的∆r S = 239 J·K-1·mol-1 。

7、某双原子理想气体3 mol从始态300 K,200 KPa下经过恒温可逆膨胀到150KPa ,则其过程的功W是-2152.6 J。

8、某双原子理想气体3 mol从始态350K,200 KPa下经过绝热可逆膨胀到235.5 K平衡,则其过程的功W是-7139.6 J。

9、在真空密封的容器中,1mol温度为100℃、压力为101.325 kPa的液体水完全蒸发为100℃、101.325 kPa的水蒸气, 测得此过程系统从环境吸热37.53kJ,则此过程的△H= 40.63 kJ, △S= 108.88 J·K-1, △G= 0 kJ 。

判断题
1、绝热过程都是等熵过程。

×
2、理想气体的熵变公式∆S nC V V nC p p p V =⎛⎝ ⎫⎭⎪+⎛⎝ ⎫⎭
⎪,,ln ln m m 2121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 3、等温等压且不涉及非体积功条件下,一切吸热且熵减小的反应,均不能自动发生。


4、若隔离系统内发生了一不可逆过程,则该隔离系统的△S 增加。


5、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而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
选择题
1、任意两相平衡的克拉贝龙方程d T / d p = T ∆V H m m /∆,式中∆V m 及∆H m 的正负号B
A .一定是相反,即∆ V m > 0,∆H m < 0;或∆ V m < 0,∆H m > 0;
B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即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C .一定是∆V m > 0,∆H m >0 ;
D. 一定是∆V m <0,∆H m < 0 ;
2、下列热力学四个基本方程中不正确的式子是:D
A. dU= TdS -PdV ;
B. dH= TdS +VdP ;
C. dG=-SdT+VdP ;
D. dA=-SdT+PdV 。

3、液态水在100℃及101.325 kPa 下汽化成水蒸气,则该过程的D
A. ∆H = 0 ;
B. ∆S = 0;
C. ∆A = 0;
D. ∆G = 0 。

4、已知某化学反应的∑νB •C p, m (B) > 0,则从T 1升温到T 2时,该反应的∆r H 与∆r S 都 : C
A. 不随温度升高变化;
B.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r H 增大∆r S 减小。

5、对于只作膨胀功的封闭系统,的值是:B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不能确定。

6、某封闭物系进行了一个过程时,D
A. 物系的熵值一定增加;
B. 过程可逆则物系的熵差等于零;
C. 物系的熵值一定减小;
D. 物系的熵差可能大于零也可能小于零。

7、在263K 和101.325Kpa ,1mol 过冷水结成冰,则系统、环境的熵变及总熵变
为 C
V T A ⎪⎭⎫ ⎝⎛∂∂
A.0<∆系统S ,0<∆环境S ,0<∆总熵变S
B.0>∆系统S ,0>∆环境S ,0<∆总熵变S
C.0<∆系统S ,0>∆环境S ,0>∆总熵变S
D.0<∆系统S ,0>∆环境S ,0<∆总熵变S
8、 A(l)+0.5B(g)=C(g) 在500K 、恒容条件下反应了 1mol 进度时热效应为-10.0 kJ 。

若该反应气体为理想气体,在500K 、恒压条件下同样反应了 1mol 进度时,则热效应为: D kJ
A. 7.92;
B. -12.1;
C. 10.0;
D. -7.92
9、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C
A.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
B.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但给环境留下不同的影响;
C. 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

D .无法确定
答: “C 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
10、公式∆H=Q p 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B
A. 理想气体从1013.25kPa 反抗恒定的外压101.325kPa 膨胀;
B. 273K, 101.325kPa 下冰融化成水;
C. 298K, 101.325kPa 下点解CuSO 4水溶液;
D. 气体从状态I 等温变化到状态II
11、由物质的量为n 的某纯理想气体组成的系统,若要确定该系统的状态,则系统的 D 必须确定。

A. p
B. V
C. T,U
D. T,P
12、2.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一循环过程中 C 。

A .功与热可以完全互相转换;
B .功与热都不能完全互相转换;
C .功可以完全转变为热,热不能完全转变为功;
D .功不能完全转变为热,热可以完全转变为功.
13. 在一带活塞绝热气缸中,W ’= 0条件下发生某化学反应后,系统的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则此反应过程的W B ,△rU B ,△rH C ,△rS A ,△rG B 。

A. 大于零;
B.小于零;
C. 等于零;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零.
14、在下过程中,△G =△A 的过程为 C 。

A. 液体在正常沸点下汽化为蒸气;
B.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C. 理想气体A与B在恒温下混合;
D. 恒温、恒压下的可逆反应过程。

15、理想气体与温度为T的大热源接触做等温膨胀,吸热Q,所做的功是变到相同终态的最大功的20%,则系统的熵变为:C
A.Q/T B. 0
C. 5Q/T
D.-Q/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