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身边的生物科学》教案1 苏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身边的生物科学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身边的生物科学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身边的生物科学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2、1 身边的生物科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2)举例说出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3)能利用网络、报刊、杂志以及电视媒体等途径收集“人类面临的粮食问题”“现代农业技术在解决粮食问题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资料,能根据材料写出一篇符合规范的研究报告。

(4)讨论“人类面临的粮食问题”“2002年全球主要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及所占比例”,形成问题对比分析能力、数据分析等能力。

2、能力目标:经历“调查我国公民对转基因食品的认同程度”的课题研究,初步形成“动手做科学”的能力、课题研究意识、信息的收集与甄别的能力、批判性学习的能力、交流与交往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往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与交往的态度。

(2)认同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的社会价值,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现状,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学会辩证地看待生物技术的价值与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尝试将生物科学与身边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从生物科学的角度来理解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2)了解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在解决粮食问题中的巨大贡献。

(3)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看待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难点:(1)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提高学生获取与甄别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举例说出生物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3)举例说出人类面临的粮食问题以及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在解决粮食问题中的巨大贡献。

三、教学方法1、关于粮食问题,通过一组数据来展示粮食问题是一种困扰人类社会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而人类解决粮食问题的道路还很崎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此引导学生分析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2、关于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主要通过介绍转基因技术在解决粮食问题中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生命科学知识在解决粮食问题中的地位,而通过“2002年全球主要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及所占比例”的表格的阅读,以及相关数据的分析,试图让学生理解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巨大的社会效益,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发展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物技术的正面作用与负面影响,从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

苏教新课标高一必修《身边的生物科学》学案

苏教新课标高一必修《身边的生物科学》学案

第1章生物科学和我们一.学习目标1.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2.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关系3.尝试像科学家一样实验4.了解自然发生说的含义及其相关的实验5.了解科学实验的方法和实验各步骤的重要性二.学习重点1.人类面临的问题及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2.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人类健康面临的新挑战3.了解科学家挑战“自然发生说”的主要过程4.理解研究生命科学需要正确的方法三.知识梳理(一)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健康问题1、细胞的癌变⑴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些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⑵引起细胞癌变的因素称为致癌因子,致癌因子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①物理致癌因子:该类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包括紫外线、X射线、电离辐射等②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亚硝胺、黄曲霉素、煤焦油等,农药中的有机氯杀虫剂等③生物致癌因子:乙肝、丙肝病毒等⑶预防措施:①避免接触物理、化学、病毒等各种致癌因子:②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⑷细胞癌变的特点:①能无限增殖;②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变化;③癌细胞的表面糖蛋白物质减少,使得细胞之间黏着性减少,导致癌细胞在有机体内的分散和转移2、传染病⑴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玻它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2022年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率为10万,死亡率为10万,病死率为%.其中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和麻疹;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狂犬病、艾滋病、白喉、新生儿破伤风和流脑⑵传染病的突出特点: 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⑶其预防措施:①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二)生物科学与社会: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1、基因诊断的几种方法(初步认识)⑴核酸分子杂交法(DNA探针法)该方法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互补的双链DNA解开,把单股的DNA小片段用同位素、荧光分子或化学发光催化剂等进行标记,之后同被检测的DNA中的同源互补序列杂交,从而检出所要查明的DNA或基因具体步骤:抽取病人的组织或体液作为化验样品;将样品中的DNA分离出来;用化学法或加热处理法使样品DNA解旋;将事先制作好的DNA探针引入到化验样品中这些已知的经过标记的探针能够在化验样品中找到互补链,并与之结合(杂交)在一起,找不到互补链的DNA探针则可以被洗脱这样通过遗留在样品中的标记过的DNA探针进行基因分析,就能检出病人所得的病⑵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法)PCR技术可模拟细胞核内DNA复制的天然过程,可在3~4h内使目的基因扩增上百万倍,达到肉眼可见的量,不需要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就能分析、检测基因,大大提高了基因检测的灵敏度具体过程:首先,研究者把DNA加热,使双链分开,然后人工合成一段单链核苷酸,即DNA引物,把人工合成的引物粘附到DNA单股螺旋上,之后按照DNA复制规律就能够复制出DNA来,重复放大50倍后就可以制成10亿个DNA分子在PCR放大过程中的关键是利用耐热DNA聚合酶使少量的DNA在短期内即能扩增数百万倍,便于分析、检测2、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指采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基因治疗的原理是指采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患者的某种细胞中,体外培养使其增殖,然后输回患者体内,这样重组受体细胞因导入正常的基因,可以纠正或弥补缺陷基因带来的影响;或将带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载体直接送入患者的某些细胞中,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巴斯德“自然发生说”的空气,微生物能自然发生吗儿后密封,若干年后)多数瓶子保持无菌②盛酵母菌溶液的瓶子(消毒后拉成曲颈瓶,未密封)保持无菌微生物不能自然发生对实验结果的干扰②曲颈使瓶内不会被污染(四)像科学家一样实验:科学实验研究生命科学的程序:①生命科学的研究大多数从观察开始②在观察中提出问题③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研究者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一个初步的解释及设想,进而提出假说④对所提出的假说作出科学的预测⑤设计严谨的实验对预测进行检验,即用科学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与否在生物科学研究的实验设计中要设计对照实验组,要考虑数量及重复性⑥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结论可能肯定所作的假说,也可能否定假说⑦修正假说并进一步观察,进入下一步认识周期。

苏教版必修1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word教案

苏教版必修1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word教案
(4)课件:当今世界艾滋病传播情况。
(5)学生交流:①什么是艾滋病?②艾滋病患者有何症:状?③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④为遏制艾滋病迅速蔓延的势头,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⑤怎样对待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5)精讲点拨: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死亡率极高。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
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
课时编号:1复备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尝试说出人类生存所面临的挑战。
2.列举癌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
3.举例说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几种传染病。
能力目标:说出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与、交流、讨论,关注人类自身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认同生物科学对人类治疗疾病的积极意义。
课件展示:基因治疗的过程。
自学质疑: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基因治疗有几种途径?
学生讨论交流展示:一是采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区导入患者的受体细胞中,体外培养使其增殖,然后输回体内;是将目的基因通过载体直接送入人体内受体细雕中。有两种,体外途径和体内途径。体外途径是在体外培养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形成重组受体细胞并增殖,然后输入患者体内,体内途径是通过载体把目的基因直接导入体内的受体细胞。
2.预防措施:避免接触物理、化学、病毒等各种致癌因子: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1.基பைடு நூலகம்诊断
2.基因治疗
课后反思
收获与分享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生物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关系怎样?你如何向你的家人及朋友宣传健康的生活力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高中生物 第一章第一节 身边的生物科学(1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一章第一节 身边的生物科学(1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1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1课时)【学习目标】1、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2、了解癌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了解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几种传染病。

3、了解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的知识。

4、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和难点:基因治疗。

预习篇【知识链接】请回忆你所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什么是生物,生物有哪些特征?【教材自主导读】1、你关心的健康问题有哪些?你认可的解决方案?2、你所认为的基因治疗是?【预习质疑】预习中你可能有一些问题,请将它们记录下来。

探究篇【要点探究】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疑问结合以往知识回答观察讨论、探究新知一、癌症对人类的威胁1、提供信息资料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癌症对人类的危害。

2、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癌症对人类的威胁。

请结合以下问题,阅读书本P2的内容。

(1)哪些因素会导致癌症的发生?(2)事实1中发病率上升较快的有哪些?你认为是什么原因?(3)为什么农村发病率上升比城市的高的多?(4)事实2归纳的癌症发病率上升原因有哪些?结合事实分析癌症的预防措施。

(1)导致癌症的发生的外界原因是、、。

(2)发病率上升较快的是和。

(3)农村癌症发病率高的可能原因是。

(4)发病率增长的原因主要是。

(5)预防措施是。

3、进一步说明知识,与生活联系(1)生物因素是病毒等,侵入人体导致组织发生肿块等;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辐射;化学因素有烟中的烟碱、尼古丁,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一些化学药品。

二、传染病的危害1、指导阅读P3第一段,回答:为什么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很高?可能原因是。

2、要求观察表1-1回答:(1)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分别是什么?(2)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1)发病率最高的是,死亡率最高的是。

(2)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多。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易被忽视。

3、进一步提问:你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吗?你知道怎样预防传染病吗?预防抓住三个方面:、、和。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本节学习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通过学习,了解生物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以及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能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二.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新挑战。

难点: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将生物科学的发展进程与人类社会联系起来,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知道生物科学的实用价值。

三. 学习过程1、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健康问题(1)癌症是人类健康的杀手①事实Ⅰ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报告指出,我国癌症的死亡率20世纪70年代为84.58/10万,20世纪90年代为94.36/10万。

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90年代死亡率上升了11.56%。

发病率上升的癌症主要是胃癌、肝癌、肺癌和白血病,发病率下降的癌症主要是宫颈癌、鼻咽癌、食管癌和女性乳腺癌。

其中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是肺癌,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90年代城市和农村的发病率分别上升了74.50%和143.35%;其次为肝癌,城市和农村分别上升了13.43%和53.71%。

Ⅱ 2003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癌症报告》中指出,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到2020年,癌症发病率将可能比现在增长50%。

我国现在每年新增癌症患者1000万,其中男性530万,女性470万。

与1990年相比,全球癌症患者的发病率增长了19%,死亡率增长了18%。

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吸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缺乏体育锻炼。

该报告强调,禁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将癌症发病率降低1/3,另外1/3的癌症患者可以通过早期诊断得到有效的治疗。

②致癌因子:引起细胞癌变的因素称为致癌因子,致癌因子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Ⅰ物理致癌因子该类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包括紫外线、电离辐射等。

Ⅱ化学致癌因子迄今已知的化学致癌物已有数千种之多,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有机物如联苯胺、烯环烃、亚硝胺、黄曲霉毒素等。

高中生物身边的生物科学学案教案

高中生物身边的生物科学学案教案

高中生物身边的生物科学学案教案第一章:身边的生物科学导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2. 认识到生物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生物科学的定义和范围:介绍生物科学的定义,解释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生物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举例说明生物科学在食品、医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 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通过观察身边的生物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物科学的奥秘。

教学活动:1. 引入生物科学的定义和范围,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举例说明生物科学在食品、医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组织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物科学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作业与评估: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身边生物现象的观察报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观察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第二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2. 掌握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介绍植物的生长器官,解释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2. 植物的繁殖方式:介绍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方式,解释植物的生殖机制。

3. 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学习植物的主要特征,了解植物的分类系统和常见植物类别。

教学活动:1. 介绍植物的生长器官,解释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

2. 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解释植物的生殖机制,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繁殖方式。

3. 学习植物的主要特征,了解植物的分类系统和常见植物类别,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作业与评估:1. 让学生制作一份植物的生长过程的手抄报,加深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2. 进行植物分类实验,让学生根据植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实验第三章:动物的适应与行为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适应和行为特点。

高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1.1身边的生物科学名师精选教案苏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1.1身边的生物科学名师精选教案苏教版必修

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 1.1 身边的生物科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目前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具体内容2、能力目标:通过癌症和传染病的学习,形成问题分析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1、重点:1.1、使学生了解目前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癌症,并探讨癌症发生的病因,发生机理及预防措施。

1.2、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并能主动预防,常识性地掌握发病率高和病死率高的一些传染病。

1.3、使学生了解目前比较热门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并用具体的病例帮助学生理解。

2、难点:2.1、举例说出生物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2.2、举例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新挑战【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主题教师活动:首先来说说自己身边与生物科学有关的事例,再引导学生说出与自己身边有关的生物科学。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应对,拓展学生对生物的认识,点破生物研究的对象,生物,即就是有生命的物体。

凡是与生命相关的都是我们生物科学研究的范畴。

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教师活动:在生物科学中,哪些是人类目前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活动:教师灵活的将所有的棘手的问题引导到环境与健康问题上,并引导学生能够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并能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人打农药影响人类健康等。

教师活动:人类的活动影响环境,使环境恶化,环境恶化导致疾病的发生,比如:肿瘤、传染病。

环境恶化引发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再度抬头:疟疾、登革热、脑膜炎。

(全球变暖使病毒活跃,城市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环境,使蚊蝇大量滋生,再加上人口流动)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非典、禽流感、艾滋病、埃博拉病毒等。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活动:教师适时点评。

将问题归结到对人类影响较大的两类疾病:癌症和传染病。

设计意图:情景创设“由大到小”引出所要研究的主题,即:从生物科学——身边的生物——身边的最为棘手的生物科学——身边的最为棘手的有关健康的生物科学——癌症、传染病、基因诊断和治疗。

身边的生物科学教学设计

身边的生物科学教学设计
《身边的生物科学》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苏教版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
计划学时
1学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癌症诱发机理以及癌症难以治疗的原因
、理解基因治疗的原理
2.能力目标:
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搜集整理生物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实例,并加以解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可本学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讨论生活中如何预防癌症
比较基因治疗两种途径的异同点并能加以判断
2

3
分钟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播放一些好看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
1
分钟
课后作业
收集整理生物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其它运用实例,并进行简要说明
板书
设计
身边的生物科学
1、生物科学简介
2、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
3、基因治疗与基因诊断
4、高考中生物的比例
举人类镰刀形贫血病的治疗作为基因治疗和基因诊断的案例讲
运用类比的方法解释基因的表达和基因治疗的原理,以加深同学的理解。
点明生物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远不止于疾病治疗还有其它更多的方面,并以此作为课后的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进行生物科学在其它方面运用的资料收集与整理。
三、介绍本学科在高考中的比例
回忆初中所学知识
介绍癌症对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威胁
讲解癌症难以治疗的两个重要原因
1、近乎无限的分裂能力
2、癌细胞的可移动性
讲解诱发癌症的一些因素
1、物理致癌因子
2、化学致癌因子
3、病毒致癌因子
介绍其它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进而由
介绍疾病转入如何治疗疾病的环节。强调生物科学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举基因治疗作为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
2、了解癌症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3、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环节、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重点难点]
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新挑战
[学习过程]
1、高中生物实验教材的特点有哪些?
2、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人类面临的问题:健康问题
1、癌症原病因及预防措施
阅读“癌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回答:
(1)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90年代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是,其次为。

(2)2003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癌症报告》中指出,全球癌症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增长的原因主要是。

(3)现在认为,可能导致癌症发生的因素为、、。

议一议:联系自己熟悉的事例,列举出导致癌症发生的一些具体因素?
联系自己熟悉的事例,说一说如何来预防癌症的发生?
2、传染病及其预防
阅读本节内容及表1—1,可知:
(1)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
(2)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
想一想:根据常见传染病的特点,想一想什么是传染病?
联系自己熟悉的事例,想一想如何来预防传染病?
议一议:联系自己熟悉的事例,议一议如何来预防传染病?
想一想:除了癌症和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外,人类健康还有哪些挑战?
1.下列都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A.癌症、肺结核 B.狂犬病、艾滋病
C.伤寒、糖尿病 D.炭疽病、色盲病
2.下列致癌因素中属于物理因素的是 ( )
A.病毒引起细胞癌变 B.紫外线引起皮肤癌
C.防腐剂引起消化道癌变 D.吸烟引起肺部癌变
3.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请回答:
(1)绿色食品是指 (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2)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废料
(3)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固体垃圾 D.移风易俗
4.我国人多耕地少,劳动力过剩,根据这一国情,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
A.围湖造田,增加粮食产量 B.将山地平原化,建立更多工厂
C.填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5.“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下列哪一项所致()
A.汽油大量燃烧 B.农药的大量使用
C.煤的大量燃烧 D.生活垃圾的大量增加
6.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三类,分别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